•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电子书 伤寒大数心法

伤寒大数李保柱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22/05/07
帖子
7
获得点赞
31
声望
3
年龄
30
所在地
陕西

伤寒论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

张仲景不但以方名,而且还以术著,千古不传之秘——张仲景术的发现可以轻松解读伤寒论,张仲景方是伤寒论的精品,而张仲景术才是伤寒论的神品,仲景方术验于临床如桴鼓之相应。
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先天遗传缺陷是造成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分类比较思想是仲景撰著伤寒论的理论依据,人类个体在生老病死生命演化过程中呈有序性、动态性在逐渐发展变化,其变化规律以九变十化的形态呈现不同的周期,三阴三阳所表示的是人体部位的分类,疾病的分类,以及生命周期的分类,同时还表示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类,研究伤寒论必须研究河洛八卦象数学说才能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

揭开仲景方术的神秘面纱

仲景曰:病乃先天,而医乃后天,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观其病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东汉大医张仲景以撰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而著称于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伤寒论》自序中曾二次提到“方术”一词,批评当时的人“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而自己却“余宿尚方术”。无独有偶,后世诸多医家也曾提到“方术”一词,《太平御览》有“仲景方术,今传于世”之句,清陈士杰在重刻《金匮玉函经》序中称“仲景当汉季年,笃好方术以拯夭横。”清陈世铎在《辩证奇闻凡例》中亦云“祖父素好方术”。那么仲景先师为何如此崇尚方术呢?明白“方术”的内涵对研究仲景学说至关重要。其实,方者,技也,术者,数也。方术就是方技和术数的合称。秦汉时众多方术士所专长的服饵,烧炼,医,卜,星,相等诸术统称为方术。
稽考古文献,方术一词在先秦时本指治道之术,《庄子天下》云“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唐代道士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悉召文字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的记载。《后汉书》立有《方术传》将医术与卜筮诸术同归为一类。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就此曾云“方者隅也。医药改病,各有所立,专精一隅,故药术称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汉书艺文志》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并称为方技,耐人寻味。《汉书艺文志》中还有一处提及方技,云“侍医李柱国校方技。”颜师古注云“方技,医药之书。”后来方技一词渐渐与方术混用。而“术数”一词最早出现于《内经上古天真论》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句。班固《汉书艺文志》总序中说”术数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已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术数为六种”。
综上所述,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属方技的范畴,而命,卜,相等推算人事灾疾,占断吉凶诸术属术数范畴。方术的内涵可谓博大精深。
张仲景博通五术——山医命卜相,不但以方名,而且还以术著,岂止“垂妙于定方”。〈伤寒杂病论〉原著十六卷是用方术结合形式写成的。其方的部分依据的是〈汤液经法〉,而术的部分是采用〈三元九宫太乙术〉加以推算而成的396条方法论。仲景仙逝后,仲景亲传弟子山西河东人卫讯和魏太医令山西高平人王熙,字叔和开始收集整理仲景遗论,将〈伤寒杂病论〉的396条方法论撰次为〈张仲景方〉15卷流传于世,而千古不传之秘——〈三元-上中下三元共180年;九宫-河洛之九宫;太乙-五运六气;术〉即〈张仲景术〉1卷秘不示人
一千八百多年来,医坛学子都在〈张仲景方〉的辩证论治上下功夫,而从无人问津研究寻觅〈张仲景术〉,此犹未识仲景之道,未尽仲景之真传也。余由是搜歧黄之秘,探〈伤寒〉之源,博极群书,历时十五载寒暑,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方获仲景之术,方得仲景之真传也。其后运用仲景方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验证,其效如桴鼓之相应。时至今日,仲景奇方以活人无数,而仲景异术却鲜为人知。目睹世人疾苦,今将仲景方术公之于世,以求证于博雅诸君。余在此大声疾呼,〈张仲景方〉是伤寒论的精品,而〈张仲景术〉才是伤寒论的神品。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曾撰文称“张仲景〈伤寒论〉既有辩证论治的学问,也有辩证知机的奥妙,两个层次则有高下之分,精粗之别,不可混为一谈。”
〈张仲景术〉是开启仲景学说大门的一把钥匙,谁拥有了这把钥匙,谁就可以登堂入室,一窥仲景堂奥,苦涩难懂的伤寒论396条方法论就会由模糊转向清晰,由误解转向明白,由肤浅走向深刻。诸如三阴三阳六病实质,三阴三阳排序,发病与传变,合病与并病,提纲与非纲,以及396条方法论的来源和含义等学术难题都会活泼泼的呈现在您的面前,使您无不惊呼“张仲景真神人也,原来医道通仙道”!
 

附件

  • 伤寒大数李保柱.pdf
    6.9 MB · 查看: 630
方术,方是方药,术是方法,并不是什么术数。因为张仲景说了“曾不留神医药”什么是医药,过去都流行针术,巫术,所以张仲景设立了方术,术这里是指方法,使用中药的方法。因此,张仲景设立了理法方药的一套方术,脱离了针灸的经络理论,也没有结合所谓的巫术,只是后人不解其中的道理,胡乱考虑。
 
我想说的是作者是不是搞错了概念,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个术数,这个术与医学而言就是方术,与命理上讲就是命术。整个学问而言,就是学术。仲圣的著作本身包含着方术,而今作者将方与术分开而言,是不是标新立异,不得而知,就伤寒杂病论而言,本身就是个半成品。不过,还是期待作者的高见。
 
方术,方是方药,术是方法,并不是什么术数。因为张仲景说了“曾不留神医药”什么是医药,过去都流行针术,巫术,所以张仲景设立了方术,术这里是指方法,使用中药的方法。因此,张仲景设立了理法方药的一套方术,脱离了针灸的经络理论,也没有结合所谓的巫术,只是后人不解其中的道理,胡乱考虑。

就目前所知,仲景书中根本就没有谈方的组成法则,也没有谈药。也就是说仲景书说的是法和方,没有“理”和"药".
从楼主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看,确实是得到了“仲景方术”真传的,用仲景方术可以推演预知一个人的疾病乃至病的初期发展预后,跟铁板神数非常相似。
仲景的术:是用已知推得未知。
用出生年所在的上中下三元,确定气质分型,推出遗传缺陷期,排除气数图。
临证检验,有一定的准确度。
张仲景的方:来源于汤液经。
先生以柴桂为名,想来深得柴胡桂枝方用法。而柴胡桂枝二方乃阴阳之总方,汤液之阴旦,阳旦是也。
以阴旦为例:
柴胡 黄芩 半夏 芍药 人参 甘草炙 生姜 大枣
组方法则:苦苦咸酸 甘甘辛甘
明明就是泻心 补脾法则
心实则:胸胁苦满,心烦。
脾虚则:不欲饮食,喜呕。经曰:脾虚则上下不宁,上下不宁则寒热往来。
心为火,火味苦,故口苦亦为心热之证。
至于柴胡为何必配黄芩,人参为何必配甘草,这又涉及到药的“体”“用”及相生规律,就不细谈了。
以上就是仲景方的组方法则,也就是方理,当然方理必须建立在药理的基础上,而药理就是四气五味,体用。而体用最是组方的关键。
 
就目前所知,仲景书中根本就没有谈方的组成法则,也没有谈药。也就是说仲景书说的是法和方,没有“理”和"药".
从楼主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看,确实是得到了“仲景方术”真传的,用仲景方术可以推演预知一个人的疾病乃至病的初期发展预后,跟铁板神数非常相似。
仲景的术:是用已知推得未知。
用出生年所在的上中下三元,确定气质分型,推出遗传缺陷期,排除气数图。
临证检验,有一定的准确度。
张仲景的方:来源于汤液经。
先生以柴桂为名,想来深得柴胡桂枝方用法。而柴胡桂枝二方乃阴阳之总方,汤液之阴旦,阳旦是也。
以阴旦为例:
柴胡 黄芩 半夏 芍药 人参 甘草炙 生姜 大枣
组方法则:苦苦咸酸 甘甘辛甘
明明就是泻心 补脾法则
心实则:胸胁苦满,心烦。
脾虚则:不欲饮食,喜呕。经曰:脾虚则上下不宁,上下不宁则寒热往来。
心为火,火味苦,故口苦亦为心热之证。
至于柴胡为何必配黄芩,人参为何必配甘草,这又涉及到药的“体”“用”及相生规律,就不细谈了。
以上就是仲景方的组方法则,也就是方理,当然方理必须建立在药理的基础上,而药理就是四气五味,体用。而体用最是组方的关键。
这个脏腑和四气五味辩证还是过于粗糙,有待确认和细化。
 
这是信巫不信医!

不论托名於谁,这都是一套巫术,而非医学。
 

太乙九宫占病法

诗曰:会得九宫占病法,不须把脉看根源,此是卢医(扁鹊)真妙法,仲景留下不传人

河洛文明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开启智慧宝典的一把金钥匙,那么河洛图书究竟是何物?它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为什么传世文献的记载都藏头露尾,语焉不详?几千年来河洛图书就像谜一样地吸引着后人,也困惑着后人,就连大文豪欧阳修也在《葛氏鼎》一诗中对河洛图书产生了质疑“马图出河龟负畴,自古怪说何悠悠”。从这首诗中可看出欧阳修视河洛为奇谈怪论,历史上对于河洛图书的真伪之争,直到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和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幕太乙九宫占盘的出土才被彻底打破,延续了近九百年的河洛真伪之争才宣告结束。但是遗憾的是只有图书之形和图书之数,而没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以及用法,那么对河洛所表示的这种宇宙模型和宇宙秩序仍然是不明究竟。其实,中国文化的源头在天文,而天文的落脚点在历法,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指导农事活动的天文历法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而在文字还未产生以前的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只能用河洛图书之形和数的黑白圆点来表达,由此产生了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等学说,所以河洛文化是宇宙人类和万物演化最高度的概括模型。而太乙九宫占病法是其中的用法之一。

某男,68岁,2010庚寅年农历4月19日找我诊治,余视其面部右侧肌肉痉挛,口角严重向左歪斜,言语困难,略有涎从口角流出,询其病由,知今年正月开始出现了口眼歪斜,曾就诊于中西医治疗而无寸效,始求诊于我,余问其出生,告之是1943癸未年农历4月26日生,余放弃传统四诊而不用,独用九宫占病法知其是厥阴病中风,而先天亥卯未化青龙汤,告其这种病很危险是脑梗的前兆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生右侧肢体偏瘫,于是拟方麻黄30克,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白芍30克,杏仁15克,葛根3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防风20克,柴胡30克,半夏20克,大黄10克,全蝎6克,生姜50克,红枣10个,嘱其煎服,前后三诊十五副药,第十一副恢复如初而痊愈。气数图示:

5/1​
4/9​
3/8​
2/7​
1/6​
9/5​
8/4​
7/3​
厥阴​
4/9​
3/8​
2/7​
1/6​
9/5​
8/4​
7/3​
6/2​
3/8​
2/7​
1/6​
9/5​
8/4​
7/3​
6/2​
5/1​
2/7​
1/6​
9/5​
8/4​
7/3​
6/2​
5/1​
4/9​
1/6​
9/5​
8/4​
7/3​
6/2​
5/1​
4/9​
3/8​
太阳中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