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凌耀星——教学《内经》的体会

甘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698
获得点赞
10
声望
0
【作者简介】凌耀星,(1919年~)上海青浦县人,十六世祖传中医。自一九五六午上海中医学院成立起担任《内经》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孜孜以求,潜心研究经旨,颇有所得。

曾参加编写《内经》(第一、二、三版)及内科(第二版)全国教材,写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发表于杂志及内部资料。

我父凌禹声是祖传十五世儒医,早年在青浦开业,后迁至上海。一九三六年我高中毕业后开始随父学医。当时启蒙的书是汪昂的《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初读时,虽有父亲指点,还是困难重重,大多只是囫囵吞枣,连一知半解也谈不上。以后随父临诊,继而独自开业,结合医疗实践反复推敲,逐渐领略到个中趣味,读一遍有一遍不同的体会,越来越领会刽《内经》的确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医入门和深造必读之书,其中道理,够我钻研一辈予。

一九五六年,上海市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研究班开课,继之上海中医学院开学。那时我虽届"不惑"之年,却犹如初生之犊,丑;知天高地厚,竟自告缶勇,担负起《内经D课的教学工作。但这也就使我一下予体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旬至理名言的深刻意义。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自己学得太不扎实,简直象浮在水面上,遇到问题,经不起问一两个为什么。形势与任务逼着我,只有老老实实从头学起,边学边教,边教边学。

到现在为止,我对《内经》的许多问题仍不僻其解。我化过一些精力,走过不少弯路。往往一个问题,苦思冥想,觉今是而昨非,但到了明天,叉否定了今天的结论。这里我愿把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写在下面,供学习《内经))者参考。其中一定有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希指正。

文理与医理

《内经》是一部医学理论巨著,它的医理是通过一百六十二篇文章表达出来的。文理不通,医理难明。由于《内经》文字古奥,盲简意腹,加之成书年代久远,历经战乱毁伤,竹简编绝,文字改革,错简衍脱,在所难免。凡此种种,都给学习上带来困难。

我的体会是:如果能掌握一些《内经》文理的情况和特点,可咀少走弯路,有利于学习。

(一)原文有错误历代医家对《内经》文字上的讹误做了不少考据校勘工作,可资参考,但还有未被校正者。举例如下:

1.音误。口授笔录,音同字异而致误。如t

"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①"易"为"溢"之误。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①"要"为"约"之"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②"通"为"痛一"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耀"为"摇"之误,"之"为"知"之误。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④"忌"为"起"之误。

其他如"留"与"流","如"与"于","已"与"以"等亦常以音似而互误。,

2.形误。字形相似,传抄致误。如: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⑥,"守"为"宇"之误。

"容色弛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容"为"客"之误。

用篆书时亦常有形误。如篆书"上"作"=","下"作"=","上"下"两字常互误。如"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腹与阴,名日肾痹。"∥上"为"下"之误。叉如"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①不少注本认为其中"上"下"互误。

再如篆文"上"亦作"卫",与"生"(之字)仅一笔之差。稍有麂蚀或裂纹,亦每致误。如"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与"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撷中。"⑨两句中"之"字乃"上"之误。而"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⑩之"上字则为"之"字",此外如"日"与"曰","本"与"朱","翮"与"嘲","搏"与"搏"等亦常因形似而互埕。

3.字体误。古代字体多种,亦易致误。如《内经》中常见的"白汗"、"魄汗",诸家注释大多以肺主皮毛,汗白皮毛而出,与肺有关,而肺色白,肺藏魄,故汗亦称"白汗"或"魄汗"。我认为"自汗"可能为"自汗"之误。查《说文解字》古代"自"字有两种写法,即"由"与"幽",均音自。但在作为其他文字的组成部分H{,"圆"常借作"白"字使用。如"酋"("皆"字),"西"("百"字),由此误以"园"为"自"。以"自汗"写作"白汗",又因古"自"与"魄"通,于是又作"魄汗"。观"战国策))鲍彪:"自汗,不缘暑而汗也",其指自汗也明矣。"白",古又通"迫",有时白作迫解。

除了以上种种字误之外,还有文字颠倒。如"去菀陈堇"@应作"去菀垄陈"。"尺脉缓涩,谓之解侪"qi应为"尺缓脉涩,谓之解协"。"咏R赢常热者,谓之热中"⑥应为"脉赢尺常热者,谓之热中"等。

其他如衍文、错筒,不一一枚举。鉴于原文有些错误存在,在学习中遇到确难理解时,可暂时放下,不解比曲解为好,免得浪费精力与时间。

(二)名词的概念不同由于古代词汇较贫乏,加之《内经》非出一人手笔,所以常有一个名词,多种概念。如《内经》中最常见的"阴阳"一词,就有多种涵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1.抽象的哲学慨念。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⑨,"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中的"阴阳"即是。

2.相对的具体事物。包括相反的两种事物形态、性质、位置、方向、作用、反应等。如脏与腑,男与女,阳经与阴经,内与外,昼与夜,寒与热,升与降,出与入,呼与吸,伸与缩,化气与形成等等。

3.指阳气与阴精。如"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臭"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者藏精而起匿也,阳者卫外而为固电"m

再如"标本"一词。在"移精变气论"中"标本已得,邪气乃眼。~标率不得,亡神失国"。。标"指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本"指病机病情。"标本已得"主要是药能对症,即正确诊断与治疗。而在"汤液醪醴论"中"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句中之"标"虽同样指医疗措施,而"本则是指机体对医疗措施的反应。"标本不得"即前段"神不使"的意思。指出即使诊断无误,治疗及时,药能对证,但在"神不使"的情况下,还是"邪气不服"、"标本不得",治之无效的。其他如"标本病传论"及"天元纪大论"等篇中"标本"有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有指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等等,概念均不相同,学习时必须具体分析,把概念搞清楚。

反过来,《内经》中也有几个不同的名词代表一-个东西的,如"汗孔"在"生气通天论"中称"气门"--"气门乃闭"l"汤液醪醴论"中称"鬼门"--鬼门;框"水热穴论"中称"玄府"与"汗空"--于玄府"、"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又如桡动脉,"经脉剐论"巾称"气口",在《灵枢·禁服》中称口",《灵枢·小针解》中则称"咏口"等。

开客在q。

(三)一字多义古代.文字较少,一字常有多种解群。如以"精"字为例:

1."肾藏精"@之"精"为名词,指人体的宝贵物

,拈质。

2."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⑩句中之"精"为形容词,作"清净"解。

3."骨气以精"@之"精"为形容词,作"正"字解。

4."云雾不精"⑩之"精"为形容词,作"明"字解。

5."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⑩句,"精者"指少年,"不精者"指老年。

6."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①,"精明"指眼睛。

7."脉要精微"、"五色精微"①,"精"作"精细"再以"当"字为例:

1."当躁而弹之"画"当作"对"字解。

2."万举万当"⑩,"当"作"正确、确当"解。

3."劳汗当风"@,"当"作"临"字解。

4."阳气当隔,隔者当写"@,前一"当"字作"挡"解,后一"当"字作"应当"解。

5."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当"作"在"字解。

6."诊此者,当候胃脉"@,。当"作"必须"解。

此外,有些字在古代有特殊解法。如"颇"字,现多作"很"字解,有"多"、"大"的涵义。但在古代常作"少"、"小"、"稍"解。如"在左当主府在肾,颇关在肺"@,"颇"作"少","稍"解。此句应语释为"病主要

在肾,而稍有关于肺"。又如"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日厥"霉,。颇。作"虚"、"不足"解,乃与"盛"相对而言。联系上文,说明"人迎躁盛"为阳明胃有余,"太阴脉微细如发"为太阴j5ifi不足。再如"四十岁……发颇斑自"⑩,"颇"作"稍"解,言四十岁头发开始略有花自了。以上各条如果把"颇"字作"很"字解,则医理全错了。

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是"不"字。现在一般都作为否定之词,但在古代,有时作语助词用。如"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此处"不"字是语助词,"色不青"即"色青"。联系下文"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肋下,令人喘逆",因跌仆致伤,有瘀血在肋下,色当为青。再如"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不收"当作"收"解,盖寒主收引,故皮肤收缩,肌肉坚紧,于义方顺。不仅如此,有时甚至可作"很"、"非常"、"大"解。不,通还。《说文》:"_不,大也。"虫u"恶气不发"@应解为"恶气大发"。"所谓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不"字均应作"根"字解,方与前文"但弦无胃日死"、"但石无胃目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的意义相合。由此可见字义的重要性,不可不加注意。

(四)互词互词或称互文,是《内经》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为了词藻华美,把完蛙的意义分拆成为一双对句。如"营从安生,卫于焉会"@,意即营卫如何生会。叉如"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a@如果作为互文,则原文的文意应为"故非出入升降,则无以生长壮老已(指人与动物),亦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幢物)。"说明一切生物在生命过程中都是既要有出入一一机体与外界的联系,又要有升降一机体内在的活动。所以原文接着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再如"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作为互文应为"阴阳中有阴阳",于理更为明确。

历代医家由于不注意这种互词体例,往往易致谬误。如"湿热不攘,大筋缨短,小筋弛长,梗短为掏,弛长为痿"@旬,各家拄者都是随文释义。如王冰注云:"大筋受热则缩而短,小筋得湿则引而长";高世轼注云:"大筋联于骨内,矮短则屈而不伸,小筋络于骨外,弛长则仲而不屈";朱丹溪云:"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续短者,热伤血而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稍而不能柬骨,教为痿弱"⑧,张景岳注云:"温热不退而下及肢体,大筋受之则血伤,故为续短;小筋受之则柔弱,故为弛长"。如果我们作为互词来理解它,则原文应为"湿热不攘,大筋小筋,或为须短,或为弛长,绠短为拘,弛长为痿"。实际上.大筋、小筋。均可受湿受热。证诸临床,湿热所致的痿症,可以是拘挛性韵,也可咀是弛缓性的,不论大筋小筋都可以发生。如此,则文理既顺,医理亦明矣。

(五)不断句"内经》原文本来没有断句标点,有时亦可因断句不对而造成误解。例如"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断句应在"虚邪"之后。但不少书本在"虚"字后断句。作"风雨寒热,小褂虚,邪不能独伤人"。我认为前者较好。"虚邪"在《内经》中是一专词,目后文有"此必网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一为虚邪之虚,一为身形之虚,是为两蝗,其义甚明显。

叉如"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五色精微"应断旬,说明面部色泽的变化及善恶之分,至为精微,正如"脉要精微"一样,医者必须细心观察。

"象见矣"是指败象出现,即上文所说的"如赭"、"如盐"、"如蓝"、"如黄土"、"如地苍"等"不欲"之色。败象出现,预示其寿不久矣。但诸家注释均不断旬。把"精微象。连在一起,令人非解。

再如"劳风法在怖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洋,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日:治之奈何?妓伯日:以救悦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引"是针刺用词。"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阳"@,"邪在盯……取之行间,以日i胁下"@。可见,"巨阳目l"是言斜刺足太阳睹胱经的穴位。"阻救悦仰"是说先要救治俯仰喘息的症状。如"邪在肺,则皮肤痛,寒热,土气喘汗出,l唆动窟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节之傍,以手痰按之快然,乃刺之"◎。即是刺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膏肓等穴可治热病邪在肺阿见气喘咳功肩背的病症,与这里劳风的病机相合。通过正确的治疗,可使劳风之病情缓解,年少者只须三日,中年者五日,老年者七日,文义不是很清楚吗?但是历代注释都作如下断句:"……歧伯日:以救侥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如此文理便完全不同了。如吴岜注云:"巨阳与少阴肾为表里,肾者精之府,阴体也,不能自行,必巨阳之气引之,乃能施泄,故日巨阳引精。是为少壮之人,水避以济火,故三日可愈,中年者,精虽未竭,比之少壮则弱矣,故五日可愈;老年之人天癸竭受,故云不精,不精者真阴衰败,水不足咀济火,故治之七日始愈"。张景瞬注云:"太阳者,水之府,三阳之表也,故当日【精上行,则风从咳散,若巨陌气盛,引精速者,应在三日;中年精衰者,应在五日;衰年不精者,应在七日"。为了解释"巨阳引精",不得不兜很大的圈子,却仍旧没有说明问题。其他有的存疑而不解,有的说是衍文。由此可见,断旬不当,文理不明,医理亦难晓矣。
 
(六)比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很复杂,且深藏体内,不可得见,要说清楚它是极不容易的。《内经》作者经常借助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作为比喻,进行阐述,使学者通过想象加以领会,这的确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办法。例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用当时的政体制度十二种官职,形象化地说明人体十二fI盘腑的主要功能和它们稃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的整体系统。在不少篇章中用各种生物的形状、神态、颜色、动作来描述那些难以言传的脉象和冲色。

如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来形容正常韵弦脉,以"新张弓弦"描写刚劲逼指病态或危重时所见的弦脉,以"如帛裹朱"形容白里透红、光润明朗的健康色泽,以"白如枯骨"、"黑如焰"描写晦暗、枯滞、病情严重的面色等。象这类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应透过现象找本质,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从而了解它所要说明的医学内容。

借鉴与思考

《内经》一向被尊为医书之宗丽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故研究、注释、校勘者颇不乏人。他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化了不少精力和时问。如宋代林亿等对《素河》的棱勘,"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张景岳编纂《类经》化了四十年的功夫。各家对《内经》都有较深的钻研,结合他们各自的临床经验,对《内经》中的一些理论,备有见地,颇多阐发,这对我们学习上给于很大帮助,大可作为借鉴。

如王冰对"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I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渭求其属也"@一条原文的注释云:"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翩阳光,故日求其属也"。

这二句话已成为中医治疗阴虚阳虚的理论性很强、指导意义较大的名言了。

吴岜的注释亦有独到之处。如"热论…帝日:五脏巳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日: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同,其气乃尽,故死矣。"诸家注释均在"故不知人"处断句。使经文原意尽乖。独吴岜云:"故不知人三日六字为旬"。这一改,可谓画龙点睛,文义顿明。盖两感于寒者三日即传遍六经,此时病人水浆不入,昏不知人,如此再三日,人体来自阳明的血气,消耗殆尽,故死矣。与前文所讲"六日死"前后呼应。

张景岳的《类经》把《素问》《灵枢》的全部内容,以类分门为十二大类,凡三百九十篇目,条分缕析,便于学习。其中"会通类"将《内经》重要内容摘录分类归纳,注明出自何篇,实可作为学习(<内经》的索引。他的注释每较深详而切合实际。如对《素问·汤液醪醴论》中"神不使"的注释云:"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治施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而经气

不应,此其神气已去,而无可使矣。虽竭力治之,终成虚废已尔,是即所谓不使也。"把针药等医疗措施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的道理,剖析得何等明晰l此外,如对"神"的问题,不但在"会通类"中把"内经》中有关"神"的资料搜集在一起,并在《灵枢))"天年"、"本神"等篇对"精神魂魄"作注释时,广泛选引孔、邵、朱、乐诸家的论述,及《淮南子》、《黄庭经》等有关资料,旁证博引,提出自己的见解,详加阐述,大有助于后学。

马莳之注亦有可取之处。如对"阳为气,阴为昧。

昧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一段原文注释中指出原文中的"气"有两种不同概念。"阳为气"、"气归精"、"精食气"之"气"字乃指食物之气。

"形归气"、"气生形"、"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之气,指人身之气。可谓独得经旨,与众不同。

其他如杨上善、高世拭、滑寿、李中梓、汪昂,姚止庵阻及日人丹波元简等各家注释均各有特色。学习《内经》有没有这些借鉴是大不一样的,各家注释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应择善而从。

但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崇古尊经的封建思想使历代医家对《内经》奉为圭臬,或明知有错,仍将借就错,不敢稍加改动,或互相抄袭,以误传误,相沿成习I或以经解经,随文演义,解了仍等于不解;或解不通的想尽办法,曲解使"通"。限于历史条件,产生这种情况不足为奇。如前面所举。巨阳引精"的注释,便是一例。这里再举两例:

"素问·逆调论》:"帝日:人有四肢热,逢风而如炙于火者,何也?岐伯日: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i支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冶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于火者是,是人当肉烁也。"对"两阳相得"一词,马莳、张景岳等注为"四肢属阳,风亦届阳,一逢风寒,两阳相得";张志聪注云:"四肢者,阳明之所主也。两阳,阳明也,两阳合明,故日阳明。

相得者,自相得而为:【{}也。"只要梢加分析,便可看出两者都难令人信服。因为人均有四肢,也均有阳明,如以此作为两阳相借,那么无论何入受了风邪,四肢无不如炙于火了。殊不知本段经文的主要精神在于突出个体的特殊性,所以原文强稠"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是人当肉烁也"。正因为其人是阴虚阳盛的体质,平素即自感四肢热,受风后,风为阳邪,于是内外结合,两阳相得,益觉四肢烦热如炙于火。

其云"四肢者阳也"只是为了说明阳气的盛衰在四肢表现为最明显突出而已。故"四肢者阳也"后应加句号。

再如"颈脉动喘疾咳,日水"@。对"颈脉动"诸家均注作"人迎脉",即颈动脉。独王冰日:"颈脉谓耳下及结喉傍人迎脉也。""耳下"之脉当指颈外静脉。《内经》来源于实践,要正确理解它必须证诸临床实际。对人迎脉的解释便不能无疑。因为人迎脉本来就是动脉,这在《灵枢·动输))中写得非常明确,即"动"是生理现象,如果是病理现象应该写成"动甚"。喘、疾咳而由于水肿者多见于有胸水腹水患者,如右心衰竭较重时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时,可以见到颈静脉搏动。《内经》的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由此可见,对以前各家注释作为借鉴的同时,必须发挥独立思考,切不可盲目服从。应考虑蓟我们今天的视野、经历和所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今天学《内经》应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敢于怀疑,善于思考、剖析阱至释疑解惑。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首要的是从无疑到有疑,它需要解放思想,发挥独立思考。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但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习《内经))也同样如此。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提出问题。从有疑到无疑,同样需要艰苦的脑力劳动去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精读与博1觅

古人用字精炼,言简意嫉,寥寥数语常常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内容。如"人之病……同时而伤,其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⑩;"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⑥,"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m,其脉上时绝,是二逆也。款,湟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

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以上对疾病后果的预测,均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一句成为伤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原则。"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一句中包含着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诸如此类的内容都是宝贵经验的结晶,在《内经》里是不胜枚举的,在学习时必须联系实际,仔细推敲。

我在学习时先对全文通读一遍,只要求漉览,不要求深钻,看不懂的放过,有心得处记下,这样化时不多,而对《内经》全貌,心中有数,全局在胸。在这一基础上,有计划地把内容分为若干单元分段学习。有时候对一个词必须联系上下文及其他原文,始能得其真谛。如读"素问·经脉别论》第一段的"喘",一般注释都理解为呼吸急迫的气喘。但联系上文"黄帝问目: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日: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分析啄文,乃论述各种原因导致"脉之变",则"喘"应指由于急行、跌仆、惊恐而致的心跳加快时的脉象"喘促"。再联系《内经》其他篇中办常以"喘"来形容脉象之急迫。如"赤脉之至也,喘而坚……白脉之至也,喘而浮"⑦,"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脉至如喘"鹄"盛躁喘数者为阳"固,"脉不遥则气因之,故喘动廊手矣"@等句中之"喘"均作脉象解。有时对一个l可要联系临床实际加以领会。如"湿胜则孺泻"@一旬,联系临床治泄泻常用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祛湿、健脾燥湿、温阳胜湿等,虽病机不同,治法各异,而都不离一个"湿"字,由此体会"内经》原文之精义。

学习《内经》要精读细嚼,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下苦功。但我又感剐不能限于"内经》,囿于《内经》。还要求博览其它有关的书籍。这是因为《内经》本身包含了多学科的知识,而多方面的知识亦有助于《内经》内容的理解和闸发。

《内经》是一部古典著作,学习《内经》必须具备一些古代历史知识和阅读古典文学的能力。例如文中涉及黄老学说对《内经》的思想影响,来自五方不同生活条件的异法方宜j出于诗书礼乐等古代典籍的文字通假等等。我们必须了解《内经》时代的医学概况,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文字特点等,才有助予对《内经》某些内容韵理解。

作为古代哲学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已成为《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了,起着指导思想的作用。因此,学习《内经》昂好能学些古代的和现代的哲学,特别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它、研究它、提高它,才能更好地掌握它。

《内经》是医学著作,学习《内经>)最好还应掌握一些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虽然两者的理论体系不同,而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一致的。现代医学在认识人身微观世界方面有较大的成就,正可以有助于对《内经》理论的研究,不少水平较高的西医师学习中医成绩卓著,充分说明这一点。有些内容需要自然科学帮助研究。如《内经》中论脉所提出的"来…去"问题,原文有;"去者为阴,至者为阳"④,"其气来盛去衰……其气来盛去亦盛……其气来不盛,去反盛,……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来疾去徐……来徐去疾"①,"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等等。对脉象中的升枝降枝形态变化,体味极为细致。可惜历代论脉,

均未予重视,鲜有论及者。我想,如果结合现代脉象仪的脉波图形及分析人体中影响脉波图形的种种生理因素,必将有助于脉学的研究。

此外,有人认为《内经》不仅是医学著作,它也是一部知识面很广的自然科学文献,如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历法乃至律吕音乐等都有涉及。掌握一些有关知识,也是必要的。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学科之问的互相渗透、互相阐发、互相促进的明显趋势。

目前对《内经B的理论研究已大大越出了《内经>)的框框。有人从哲学、文学、医学气象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控制论等角度,以最新的科学成就进行分析、探讨,这更启发我们需要博览多方面的书籍,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以扩大视野,使思想活泼而不致狭隘、僵化。

继承与批判

对,寺文化遗产必须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究竟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那就很不简单了。我一向立足于继承,对批判则抱慎重的态度。坚持做到四个"不":①不因解释不通而轻易否定;②不简单化地与现代医学"对号入座"}⑧不以现在的要求去要求古人;④不以现代的理解强加于古人。同时尊重原文的本来面貌,根据一篇里前后文舶联系,对照其他篇原文的有关内容,朴素地理解它的原始意义。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再作比较广泛的联系,如后世医家的阐述和发挥,对当前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其对今后医学科学研究方面的科学价值等。

例如《内经》中的运气学说,历代至今都是毁誉参半,甚至视为星相之类当作糟粕来处理。我在一九六0年对二届西学中班讲课时曾提出我的学习体会:运气学说所要探讨的乃是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精细的现察,发现历年气象存在着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等周期性规律,由此而带来的天灾虫害、流行病、瘟疫等也同样有周期性现象,因而试翻用天干地支为运算工具,以期掌握和预测气象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预防自然灾害及瘟疫流行痈等提供线索。它的基本观点是唯物的,是与当时那些把"四时之行"、"万物之生"归之于天的唯心论者针锋相对的。因此,尽管运气学说用天干地支准算的方法可能比较原始和不够精确,这只是有待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不能要求古人精确无误,更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据现代研究,这种周期性变化确实客观存在。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地球气候变动的影响极大,而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规律,它的周期约十一年叉四个月,这与运气学说所提示的十年十二年的数字基本相符。

又如《灵枢·五阅五使》及《灵枢-五色》中所载面部喊腑分部的理论,亦曾被认为无稽而遭无情的批判。面目前面针麻醉、鼻针麻醉、面部及体表特定部位与内脏相关的发现、生物全息现象以及特异功能的发现等,都有力地证明其中包含着科学的内容。它与当代崭新的系统论学说是完全一致的。

南此可见"内经》中尚未被继承的内容是很多的。谈继承,就必须抱老老实实的态度,立足于信,相信其中不少言之成理的内容是古人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或长期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在没有搞清楚它是否糟粕之前,先把有关内容继承下来,不要急于批判。

当然,这不是说《内经*的内容都是正确可靠,不可批判。它究竟是二千年以前的著作,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不可避免地有不少糟粕混杂其中,应予扬弃。伽如"肝生于苊,肺藏于右"二句见于《素问·刺禁*。前文是"黄帝问日:愿闻禁数。岐伯对日:藏有要害,不可不察。"后文又有"刺中肝,五日死……刺中肺,三日死。"可见这二句确实是指解剖部位,非指秆气左升,肺气右降的理论。又如"肝见良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啼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足谓真藏见皆死"@。这是古人试图从病人在垂危时出现的凶险脉象--真藏脉,按五脏所属及五行相克规律预测五脏病的死亡日期。实际E,临床每一病例情况刁、同,条件不一,要判断预后,尚必须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再从中找出规律,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在另一篇中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凡持真脉之藏脉者,忏至悬绝急,十八R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④。同样是见五脏真脏脉而预测的死期各异。这就很难说成规律性了。那只有两种可能,或属于主观推测,或属于个别病案的实地记载,不能作为一般规律。

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内经》里还有一种情况,即素材是来自实践,是长期观察中发现的规律性现象,有一定科学内容,但限于当时的水平,无法作小正确的解释。例如:"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⑧。原文提出了一毁人左手不如右手灵活,耳目与手足有交叉现象。证诸实际,确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长期锻炼中习惯多用右手操作,经多少万年而逐渐形成的左侧大脑优势半球支配右侧肢体,而形象、视觉、音乐才能则部属右半球所管辖的缘故。占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于是把"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一当时解释天象和地理特征的传说,牵强附会地来解释人体的这种生理现象。对于这种材料,只有用实践标尺自H以检验。

在这里使我想起_岜故著名老中医程门雪先生的一句活;"要从取其精华方面米扬弃糟粕,不主张从去糟粕方面来留精华。"我体会他的意思是在继承与批判的问题上,你是着眼于精华?还是着眼于糟粕?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就似地质勘探工作者探宝的精神,我赞成这种态度;后者l犹如纺织工人捡坏布挑疵点的方法,以这种态度来研究《内经》.必将是满眼糟粕,一无是处,这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批判的关系,我认为既要按((内经*那个时代的历史、地理、社会制度、科学水平等条件恰如其分地衡量它,又要以二十世纪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来整理它、提高它。《内经》理论米源于实践,占代医家从整体观点出发,对活体进行了长期的医疗实验,发现了许多特殊的联系和规律性的生命现象.都是客观存在,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限制,其中许多问题,只能作一些比较抽象和朴素的解释,它象珍珠被蒙,宝藏被埋。

人的奥秘是复杂的,至今还有许多未知数。这些问题,今天不能作出解释,也不足为奇,随着科学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得到证实。基本粒子的发现,并不是已经观察弛了基本粒子本身,而是找到了它们在泡室中的轨迹,并借助理论,通过计算而得到的,因此它也是间接的。对此,我们能因为没有看到基本粒子而否定其伟大发现吗?《内经》中的许多发现不也正类似这种情况吗?从科学发艮的历史看,"发现"一词的内容总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断向深度广度、宏观微观发展的,发现中再有发现,直至无穷。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前进,我深感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太浅,脑力精力又均已衰退。但我愿加倍努力,继续钻研,搞好教学工作,为培养新生力量和祖国医学的继承、整理、发扬,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舵①《索问·脉要精徽论*②《素问·痹论"◎《索问-宝命垒彤论#④《索问·阴阳荆论掉⑥《索问-胴阳应象大论磅⑥《素问·玉版论要篇Ⅺ⑦《素阿·五脏生成篇*⑧《素问·针解篇》⑨《豆抠·经脉篇"⑩《素问·举痛论》@《素闩-衙液醪醴论*⑥《素问-乎^气象论R@《是枢·阴阳系日月))@《素问·生气通天论》@《旯枉-术神*@"素问·酉气调神大论Ⅺ@《素问-评热病论》⑨《素问-三部九候论*⑩《素问-标本犒传论"⑨《素问·五运行大论*@《隶问·病能论*⑥《素问-奇病论》⑨《灵枢·天年*@《索问·调经论*⑨《灵枢·营卫生告Ⅺ⑧《索问·六截目大论≯⑤《素问·盘匮真言论m⑧《格致余论"⑨《灵枢·百病始生》⑨《旯枢·五邪n⑧《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序》⑧《索问-至真要大论*@《灵枢·论痛》《素问-@《素问-@a素问·热论》缪刺论矗谤要经终论B⑥Ⅸ素闸·大奇论Ⅻ⑧《素问一玉机真藏论》@《淮南子·天文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