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大家来分析一下天部之气和地部经水吧,以及他们的转化关系。

急脉,

气血物质为,强劲的阳热风气,肝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强劲的风气,运行规律为,循肝经上传章门及阴廉。

本穴物质为阴廉吸热上行的弱小阴湿水气,至本穴后,阴手冲脉的外散之热,此阴湿水气胀散,并化为强劲的风气,循肝经而行。故名。

主,调肝止痛,理气导滞。

主治,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凡下拖者,皆其所藏之腑,固摄大气不足,是一种严重的气虚证,造成此症的原因,皆为其所藏之腑,经络瘀滞,正气无源,导致无力固摄托举,遂为下陷。

治则宜通经益气,过瘦者配养血培补。上焦此病,单纯益气,中焦此病,升陷汤主之,下焦此病,固元气,通经络,考虑升陷汤加减。



急脉近于少腹,出于各经之热皆重,尚未能散开,加热此穴,以致肝血在此化风,然其所担通络之功亦重,

过则为疝,不足则脱。
 
掌门,

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气血物质为天部缓和之气,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

章,大型木材也,门,出入门户也,肝经的强劲风气,至此如同遇到门户阻拦,导致停风气息,转为缓和。

脾募,脾经募穴,意指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使腰腹部肌肉变为平摊状。

脏会,为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汇集之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包含五脏的五种气血物质,有肾水,脾土,肝木,肺金,心火,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足厥阴,少阳之汇,本穴物质为肝经急脉传来的强劲风气,和胆经辄筋穴传来的冷降水湿。

章门作为肝经大穴,对肝脏上的疾病有特殊疗效。主治黄疸,强化肝功能。

健脾消胀,和胃利胆。斜刺0.5-0.8寸,可炙。

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炙之。

热则水针,或者泻针出气。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肋痛,黄疸,痞块,腰脊痛。
 
期门,肝经募穴,交会穴之一,

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汽,运行规律是由需额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

期门,期望,募穴,募集,募集但是募集不到,因为门被关上了,所以只能期望。


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质外输,而使得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因为本穴处于人体正前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有无经水在此停留,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却是穴内气血空虚,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故名期门。

主治,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肝肿大,等,还很多。
 

附件

  • gjxt.jpg
    gjxt.jpg
    23.4 KB · 查看: 36
说一说我感受吧。

给我的印象是,阴经穴少其实这是个必然。因为阴经多沉于内里,其络于体表者,必少。

阴的程度越高,络于体表的穴位越少。

足经,厥阴肝,是最阴的,14穴,少阴肾,27穴。太阴脾是足经最不阴的,21穴。

手经,厥阴心包9穴,少阴心,9穴,太阴肺11穴,

从这些阴经来看,脾肾穴位非常多,异常的多,我认为,这主要源于,脾肾,包括的范围广,远远不是西医的脾肾,所以他穴多。



再看阳经,一般穴都非常多,因为阳经浮于体表,气血转化的繁杂,所以他穴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足经,太阳膀胱,69穴,吓人都。阳明胃,45穴,少阳胆,44穴,

手经,太阳小肠,19穴,阳明大肠20穴,少阳三焦23穴,


综上来看,阳经穴位都多的吓人,阴经穴位一般都少的可怜。

足经穴位一般比手经穴位多一倍。毕竟足经长吗。
 
阴经络脏,沉于内里,阴血重,阳气轻,其络于体表者,穴位少,多主沉降,水湿重,多主天部湿气和地部经水。

易患肿胀,痞满,逆上,下沉,寒痹,节痛之病。

阳经我还没研究,但是我估计是主导趋势是反过来,局部略有差别。
 
腧穴,皆为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局部气血汇集传入经络的部位。

往往都体现出,天部之气,沉降的趋势,此气或燥或湿,逐渐累加,集气成云,集云成雨,冷却沉降,汇入地部经水,

绝大部分都是这样。

往往出现问题是,井穴不出,荥穴不散,输穴不入,经穴不通,合穴过逆,

邪火燥热,以致天部之气炕上不降,而发火毒,

腧穴不通,以致地部经水汇聚不入,而发湿肿。

腧穴淤塞,水湿不运,感于风寒之邪,而有痹痛之苦。

经络淤塞,正气不出,精微不达,内里化热,而有内热外寒之病。

凡经络腧穴,皆以舒顺通畅为要,久於必病,进而损寿。
 
经络腧穴瘀滞者,先损于脏腑,后损于人寿。

我学了这么多中医之后我发现,中医医理,中药,经络,这三者各有侧重,

经络重于疏导,中药重于寒热,医理重于宏观。



这三者,既是同一个体系,又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多人,他就只懂中药,就足够吃饭了,

很多人,只懂经络,也足够吃饭了,

但是没有人只懂医理,因为这玩意不能吃饭,我可能就是这类。

但是,唯有这三者能融会贯通,收放自如,无障碍转化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上档次的中医。

比如李东垣,朱丹溪这种层次。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

岐伯说的那个,天地人,是说的是脉的盛衰,你可以参考《气的乐章》一书关于脉的强弱问题来侧面理解。
而你在本帖中讨论的全部内容,都是伪命题。是后世儒家特有的扣字眼派。这样解释不了问题,也没有实际意义。
 
我想弱弱的请教一下,像“气血物质为散行于天之中部的湿热水汽,运行规律是由需额外进入穴内后,循肝经下行。”这样的描写出自哪本书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