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朱一帖临证选》

中医心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30
帖子
678
获得点赞
68
声望
28
我于而立之前,深感需要小结一下,遂把一些医方医案整理成文,成文后存在E盘。今年初,被网友从qq转发至网上,此为本人三十之前的诊疗记录,旨在存真。现在回头看看,还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今发到百草居,可供初学者借鉴。漏误之处,还请贤达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
感谢分享


临 证 选


朱文杰 著
2013年7月









业 医 十 年 赋


勤求古训历十年
博采众方效圣贤
践行不倦古今萃
大医精诚创新篇


朱文杰
2008年于丰城





目 录

医者简介
自 序

一. 医方选
1.清透九味方
2.风咳六味方
3.四因定喘汤
4.养肺汤
5.骨伤六味方

二. 医案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肺部感染)
2.感冒戴阳
3.感冒合并乳蛾
4.风痰咳喘
5.痰热郁闭肺炎
6,麻疹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2.胸痹
3.胃痞痛
4.脂肪肝,高血脂
5.风痹
6,中风(中经络)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2.脓包疮
3.内伤

三.医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医者简介


朱文杰,男,江西丰城市人,1983年出生于医药世家,1997年接过先祖荣根公赐给的传家医书,开始学习中医。勤奋自学考取医师资格证,跟随诸位名老抄方以广见闻。

继承发扬先祖技艺,常一帖定效。精于内、儿科,长于妇、外、伤科,养生延寿。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感冒,咳嗽,乳蛾(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痰嗽,哮喘,胃脘痛,眩晕,失眠,高血压,急慢性肝炎,大小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脂肪肝,痛风,糖尿病,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蛋白尿,癫狂类精神疾病;妇科乳腺增生,盆腔积液,囊肿,肌瘤诸病;跌打损伤或车祸导致之脑干伤、颅内出血,失忆,不言不语半身不遂,跌打内伤;疔疮肿毒,烧烫伤;部分疑难重症。

验方“龙马至来丹”,对阳痿,勃起不坚有显著效果(上到56岁,下至21岁,经临证运用,3-15天皆愈);验方“溶石散”配合汤剂,治疗肾中顽固之小结石经实践15天-30天化无;灵仙通络散治疗骨质增生,多可达到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得明师传授《洗髓易筋经》与药饵,于养生延寿有一定心得。主编学术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自 序

余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药与针灸很有兴趣,家中长辈见我对医颇有悟性,遂培养我学医。自1997年开始学习,2001年临证,至今已有十余载,景岳云上一层有一层之见地。余业医后方识医海无涯,学无止境。韩愈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想学有所成,唯有持之以恒,精勤不倦,以求融会贯通。张锡纯氏认为学贵与年俱进。余深以为然。读书-临证-思考-总结,这种螺旋式的实践,使得我们不断提高,在继承古今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践与认识,有所突破提高,这就是发展了。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民要求绿色环保、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医,也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适合自身学术技术的方方面面。像现在的免煎剂,就很好的解决了急诊煎煮费时的弊端,个人通过实践,认为这是安全高效的,这是中医药人对人类健康,对医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再如一些疾病,7天能自愈的能不能1、2天就治愈?传统需治疗15天的,能不能治疗7、8天就治愈?服药后需2、3小时取效的,能不能1个小时就取效?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研求精进,加以解决。
今欲效仿前人,出外游历,现撷个人十年之得整理成篇,以作见面之资,水平有限,漏误之处还请贤达指正为幸!
朱 文 杰
于2013年7月



一 医 方 选


1. 清透九味方

苍耳子 一枝黄花 连翘 鱼腥草(生石膏) 荆芥
桔梗(枳壳) 麦芽(炒莱菔子) 山楂 薄荷


2. 风咳六味方

蝉衣 僵蚕 杏仁 百部 桔梗 甘草


3.四因定喘汤

生麻黄 苦杏仁 穿山龙 丝瓜络
紫苑 款冬花 桑白皮 乌梅 甘草


4.养肺汤

川贝母 炙款冬花 五味子 冰糖 雪梨


5.骨伤六味方

煅自然铜 骨碎补 血竭 地鳖虫 苏木 干地黄















二 医 案 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证(肺部感染)


熊某某,男,27岁,中学教师。2007年11月1日初诊。
患者10月30日晚开车受寒,鼻塞流涕,常欲嚏而不能,自服阿莫西林不效。10月31日晚大汗。
刻下:恶寒、咳嗽明显;鼻塞流涕,手足凉,口干,常欲喷嚏而不能,嚏则舒。心不烦,精神,食欲,二便如常。舌尖红,苔薄腻。右脉寸偏沉,关稍显弦;左脉稍细。x片示:两肺纹理明显增强,左肺门稍大,右肺下叶有纹理点状阴影。余(-)。示:肺部感染。
此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有郁热之渐。诊为太阳病(肺部感染),有传入气分之势。治拟温散疏清法,先发制病,力求截断。
荆芥 10g防风 10g桂枝 10g生姜 7大片 炙甘草 6g
柴胡 12g黄芩 12g杏仁 10g前胡 10g百部 10g僵蚕 10g
2剂。嘱之首剂若效则明天服第二剂,否则今晚进第二剂。
忌油腻,鱼,辛辣食物,注意保暖。未再复诊。

11月4日晚往患者家中随访,与患者电话联系。
患者云:服药1剂,诸证基本消失,次日又服第一煎,因药苦难喝,未再服药。刻下鼻子稍有阻塞,余无异常,因教学事忙,未能复诊,十分感谢云云...
过几天带学生来看病,说自己病已痊愈。
按:症状虽为太阳伤寒证,但汗后未解,且出现口干脉弦舌尖红,x片显示肺部阴影,说明病有入里之势,通过表里兼顾,其病截然而止。


2.感冒戴阳

李某某,女,69岁。2011年6月1日13时初诊。
素来劳作,身体尚可。昨夜变天降温,夜卧未盖衣被以致受寒。今晨起即感思睡,纳差,咳嗽动痰。
刻下:重衣恶寒。面稍红,自觉微热。但欲寐,咳嗽动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四肢温暖。向来大便稀软。舌淡红润,苔薄白腻润,左边偏厚。右脉寸关浮弦细,沉取尺部无力。
外感风寒,少阴戴阳夹痰证。治以温阳散寒潜纳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从龙汤化裁。
制附子15g甘草10g生麻黄5g煅龙骨10g杏仁10g苏子6g
1剂,清淡饮食。因步行来诊,嘱服药1道后再回家,14时45分服药后回家,未再复诊。

6月4日再见,自述当日回家即睡,静卧时周身小汗出,诸证豁然而解。
现偶有一二声咳嗽,嘱之静养。又言久苦晨起4-6时腹痛稀便,天冷尤甚,此为年老阳虚五更泻,拟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嘱之每次10粒,每天2次,服后五更泻得愈,大便成形。


3.感冒合并乳蛾

杜某某,女,1岁8个月。2010年11月15日17时初诊。
发热36小时左右。
前天感冒鼻塞,未引起重视。昨日开始发热,在家服护彤,阿莫西林等无效。
刻下:鼻塞,周身发热(38.3),面稍红,目光有神,不恶寒,无咳嗽。纳呆,无饮食不洁(节)史,舌偏红,众多红点,苔净。咽红肿,左侧扁桃体有一小脓点。
此乃感冒合并乳蛾。清解法,升降散合银翘散加减。停西药,中药6小时当见其效。
蝉衣3g 僵蚕12g 赤芍6g 荆芥10g皂角刺10 g 生麦芽10g
苍耳子10g连翘30g 牛蒡子15g 鱼腥草30g 芦根30g
1剂,煎取120毫升。18时,21时,24时各服药40毫升。注意寒温,清淡饮食。

11月16日11时通电话,昨夜23时发现身和热退,24时未再灌药。至今诸症皆去,玩耍嬉笑。前方所留药液每四小时服30毫升再服一天。明天视情况善后调理。

11月16日18时家访,患儿生活饮食正常,但咽部仍有轻微红肿,脓点已无。六味汤化裁以善后。
蝉衣6g 僵蚕10g 桔梗5g 生甘草5g 荆芥10g 竹叶10g
牛蒡子6g 白扁豆10g 谷麦芽各10g
2剂,每剂煎取240毫升,每次服30毫升,分2天服完。
过几日街头相遇其家长,述患儿药后病愈,一切正常。


4.风痰咳喘

熊某某,女,6个月。2009年1月30日初诊。
本月21日因喷嚏微咳,在社区以头孢、青霉素治疗几天未效。26日下午病加,咳喘有痰声,急去某人民医院治疗,几天下来无效,且咳声紧闷。今天上午又在某门诊治疗,静滴地塞米松后咳嗽稍松活,但诸证依旧,转南昌治疗前求中医一治。
刻下(15时):精神较安,但家长述其易烦躁。咳嗽,痰声尚松活,稍喘促,喉间痰鸣,喜饮水,面色萎黄略青,自汗颇多(素来自汗多),面目虚浮,腹软。舌淡红,苔厚白腻有涎沫。但手足温,双目有神,饮奶尚可。
此为体虚自汗,偶感风邪,夹痰犯肺,诊为风痰咳喘。治当调营卫,平喘咳,化痰涎。处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合射干麻黄汤化裁,停它药。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3g 杏仁6g 厚朴3g
麻黄根5g 射干3g 生龙牡各10g 苏子3g莱菔子3g
生姜1小片 大枣2枚
2剂,每天一剂,煎取120毫升药汁,每2小时服20毫升。

二诊:1月31日15时。
前方1剂自汗大减,咳喘痰鸣稍减,并出现流涕打喷嚏。
刻下精神好,自己游戏玩耍,苔化,舌中白腻稍厚。
此乃营卫渐和,邪有外出之势。治当加重祛痰力量。改小青龙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麻黄根5g 桂枝10g 白芍10g 法半夏5g 杏仁5g 细辛2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葶苈子3g 大枣2枚 桑白皮5g 射干5g 紫菀10g 生姜1小片
2剂。

三诊:2月1日。
昨日药后下黑色油腻样便3次,今天亦下四次,含痰涎样粘液。诊时忽剧咳而呕,呕出痰涎样物与米粥。但患儿面色红润,精神好。
继服前方,改为每4小时服药1次,每次30毫升。

四诊:2月3日。
稍有咳嗽痰声,卧姿转动时有痰声,饮奶量减,鼻塞,大便日1次。舌淡红苔净。处消食化痰,调和肺胃法,从龙汤合保和丸化裁:
生龙牡各10g 苏子5g 法半夏5g 葱白3寸 桔梗5g
炒山楂10g 炒麦芽10g 炒莱菔子5g 白前5g 僵蚕5g
2剂。

五诊:2月5日。
前方去麦芽,加陈皮5g,2剂。
至2月9日,患儿精神饮食睡眠二便皆正常,面色红润,惟喉间偶有痰声。处六君子汤加桔梗3g,神曲3g,健脾益肺善后痊愈。

5月2日患儿被传染流感,初服桂枝汤合二陈汤得效,再转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而愈。继以蜂房粉煎蛋调理体质(蜂房粉5克与蛋搅匀,净锅无油煎熟服,每天1次)。
9月上旬相遇,该孩长高体健,未再感冒,嬉笑玩耍,大异以往。
2010年8月相遇,其家长述去年5月病愈后,至今身体健康,未再感冒。


5.痰热郁闭肺炎

陈某,女,7个月。2010年7月31日初诊。
入夏天热后每隔两三天即发热感冒打点滴。前天因吹风以致发热39.5度,点滴后热减,当晚泄泻6次。昨日继续点滴但未泻。
8点20分刻下:周身发热(38.3度),不恶寒,喜风吹,不吹则哭闹,有汗,咳嗽痰声沉闷,舌淡红苔薄干,咽诊无异。脉络风部浮粗紫,气部浮细紫,食纳好,今晨大便一次如常。听诊肺部细小湿啰音。
此乃痰热郁闭,诊为肺炎痰咳。始考虑桑菊饮化裁,但汗出喜凉,脉络上气关,病已入里在肺,遂疏1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务使闭开咳畅,其热外达。开方毕其家长又不确信,说想打点滴再加服中药,余遂介绍其往西医儿科处就诊,暂时不用中药。
下午17时,临近下班,复来求诊。见症如上,但周身发热无汗(38.6度),胸膈微煽,舌红苔干。
炙麻黄6g 生石膏15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10g 僵蚕10g,1剂。
因浙贝无货,改为冬瓜子6克。
煎取100毫升,分3次温服,3小时服一次。

二诊:8月1日。
昨晚18时,21时,24时各服药一次。24时服药时发现患儿身凉静卧,安睡至晨。
刻下:患儿嬉笑,身凉(37.3度),稀便一次,咳嗽松活已应痰,双眼下有红斑。
肺闭已开,减少其制。
炙麻黄6g 生石膏10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6g 僵蚕10g 茯苓10g
1剂,煎取120毫升,分4次温服,5小时一次。

三诊:8月2日。
昨日生活起居已正常。痰咳应在咽喉口腔,即将出痰。或清或淡黄稠鼻涕。
调和肺胃法。
苏叶子各5g 荆芥10 g 竹叶6g 生甘草6g
陈皮6g 法半夏6g 茯苓12g 桔梗5g
2剂,服法如前。

四诊:8月4日。
患儿在嬉笑玩耍时呼吸有少许痰声。
茯苓12g 生甘草6g 五味子3g 姜半夏6g
杏仁6g 苏子3g 生龙牡各10g
3剂,服法如前。病愈后仍需注意寒热,饮食调摄。

按:痰热郁闭于肺,叠进抗生素之苦寒,以致压遏难透,势必增重,以麻黄开其肺闭,苇茎汤祛其有形之痰,重以石膏清透其热,取效满意;
三诊时其痰已有外出之势,因势利导;
四诊运脾化痰,收敛正气,善后而愈。
 
6.麻疹

左某某,男,8岁。2009年5月11日16时初诊。
以头面颈项胸背腹部多红疹,手足红疹偏少10小时而来诊。
患儿昨夜吃了3根冰棒,致夜卧时打嗝不断,家长给服霍香正气丸1包。今晨起发现头面有红疹,发热,咽痛,咳嗽,未作处理,至下午时热升疹增遂来诊。
刻下:头身红疹,手足偏少,不痛不痒,发热(38.5度),不恶寒,有汗出,咽红且痛,咽痛刺激而咳。双睑红赤,有少量泪涕,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头痛,口腔黏膜、牙龈有红点。但精神好,心不烦。小时侯打过麻疹疫苗。舌边尖红,两侧有小白疱作痛,舌尖亦痛。苔淡黄且腻,中部偏厚。右脉寸浮大,一息五至,来疾;左寸亦显浮大。
外感麻毒,卫气同病,诊为麻疹。治当清解宣透,予银翘散,薄杏石甘汤,升麻葛根汤合方主之。
金银花30g 连翘30g 薄荷5g 杏仁10g 生石膏45g 炙甘草5g
芦根20g 升麻10g 白芍10g 牛蒡子10g 桔梗5g
1剂,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大便如溏则减量或停后服。清淡饮食。

二诊:5月12日15时。
药后手足疹多,大便下3次,第一次量多,后2次量少。今晨疹出至手掌足底,体温37.3度。上午胸腹背红疹大部分消失。
刻下:发热(腋温38.1度),手足仍有红疹。咽红痛,口干,纳差。舌边尖红,仍痛,苔黄厚腻。脉如前。
考虑食滞以致郁热难透,拟消滞清透法,升降散合升麻葛根汤加减。
生山楂10g 生麦芽10g 生甘草5g 蝉衣6g 僵蚕10g
生大黄3g 赤芍10g连翘15g 麦冬10g 升麻10g 葛根10g 薄荷5g
1剂。(家长知医,自行点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养津液,未加它药)
三诊:5月13日9时。
除舌尖痛外,其他症状消失。苔薄。脉右寸虽浮大但缓。
生山楂10g炒麦芽10g枳壳5g生甘草5g
生地10g木通6g竹叶10g浙贝6g
1剂,稀粥调养数日。

5月14日继以沙参麦冬山楂麦芽赤芍紫草等养胃阴清余热。
5月18日相遇,病已痊愈,生活正常。
按:本例为不典型麻疹,24小时即已出透,疹退时间也短,当然也不能排除治疗因素缩短了病程,加快恢复。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曾某某,女,50岁,孙渡镇下塘村。2008年10月24日初诊。
两个月前因子宫肌瘤动子宫切除术,术后刀口感染,经点滴治愈,但刀口不适至今。
20天前因家庭之事而情绪忧思,以致失眠,后失眠自愈但出现头痛已10天,痛在头顶与右侧一条线,自述头痛,重,昏,喜则痛缓,忧思痛加。经常自感疲乏,心悸,梦多,易自汗恶风,二便饮食如常。舌淡红苔薄黄干。诊脉右部偏细软;左关细软,重取无力。
术后有伤,加之忧思过度,以致肝郁脾伤,营卫不和,心神不安,浊阴上扰,诊为头痛,治当疏肝、益脾、降逆、调和营卫。予三方化裁。
炒柴胡 10g 当归 15g 白芍 15g 云茯苓 15g 生白术 10g 薄荷 5g
吴茱萸 6g 党参 12g 大枣 3枚 生姜 3大片 桂枝 10g 甘草 6g
5剂。怡情娱乐。

二诊:10月29日。
1剂见效,5剂服完,诸症皆有好转。效不更方,前法续进。

三诊:11月2日。
头痛愈半,舌淡边有齿痕。六脉较前有力,有时心烦。前方去吴茱萸,加丹皮 10g,栀子 6g,党参增为 15g,5剂

四诊:11月7日。
头痛已愈。耳后至太阳一条线有闭塞感,偶有耳鸣一二声。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缓较前有力。续进5剂。

五诊:11月13日。
头右侧不舒,诸症消失。病愈九分,逍遥丸缓调,注意调畅情志。

12月29日介绍病人来诊,言其病愈未再反复。
按:肝郁脾虚,营卫失和,浊阴上扰,三个病机三张方,逍遥散,桂枝汤,吴茱萸汤,全面兼顾,治疗过程中产生了郁热,又改为丹栀兼顾,终得病愈。


2.胸痹

张某某,女,32岁,中药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
以眠差多梦1个月而诊。
患者素多思虑压力大。烦躁易怒3个月余,3个月来经前则乳房胀痛7天左右(本月吃了逍遥丸稍减)。
近15天来,每天8时,18时许自觉背上寒冷如掌大,每次发作6-10分钟。

刻下:烦躁易怒,偶头晕,胸闷痛如窒,口中觉热,经常起小泡似溃疡,易饥食量大。偶腰痛膝痠。
舌淡红苔白腻偏厚。
左脉来疾,两尺沉无力;右脉寸沉,关大于寸尺。
嘱其作肝胆B超,彩超示:轻度脂肪肝。
患者自述久患“隐匿性肾炎”,尿中隐血加号。

此乃久郁化火,上扰心神,诊为郁证。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10炒栀子10炒柴胡12当归12白芍12薄荷3生白术10
茯苓10生甘草5瓜蒌皮30薤白12黄连3肉桂1 *3剂。

二诊:12月6日。
前方一知二己三巩固(服第一剂当晚睡眠好,烦躁胸痹诸症基本消失),唯舌尖仍觉热。
12月3日晚洗澡后,头部昏沉,如有物蒙至今。
刻下舌淡红苔白薄偏腻。脉起有力,右寸软。
炒苍术15升麻5干荷叶10竹叶5 *2剂。

三诊:12月8日。
药后头部诸症皆去,但梦多睡眠又差,肝火清而未尽,有些许烦躁。
丹皮栀子各6黄连3肉桂2 *5剂。
上4味煎汤送服逍遥丸(自备)。

2012年12月31日回访,服前5剂药后诸证皆愈。
近因月经来前左乳房稍胀,嘱之服逍遥丸,每月经前15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
2013年3月再访,去年服逍遥丸后已愈,未有异常。


3.胃痞痛

唐某某,女,34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胃痛6年,时好时发,多地求治,叠进中西药,收效甚微。
刻下:精神不振,胃脘痞闷微痛,时有烧灼感;头痛;情绪不佳时胃痛加剧,痛涉背、右肩后,发完脾气后则觉舒。喜饮泠水,先舒后痛。大便软,二三次/天。说多话自觉短气不够用。全身不畏寒,手足温。舌淡红苔干偏黄。右脉沉迟无力;左脉沉迟无力,寸浮于尺,左寸稍弦。
此为寒多热少,交结成痞,太阴不升,阳明失降,诊为痞证。治拟温中降逆,除热调中法。方予半夏泻心合吴茱臾汤化裁。
处方:姜半夏 15g 黄连 3g 黄芩 5g 干姜 5g 炙甘草 6g
党参 10g 吴茱臾 6g 枳壳 10g 生姜 5大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9月5日。
精神振作,烧灼、胃痛、头痛好多,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形。胃泠明显。
加重温中力量。前方半夏减为10克,干姜加为10克,党参加为15克,3剂。

三诊:9月10日
诸症大减,刻下胃脘稍有闷,按之微痛,若有心烦则痛及胸胁。舌淡红,苔薄淡黄而腻。六部教前有力而缓。
干姜改为8克,续3剂,临床治愈。
后于2009年中秋相遇,自述2年前治愈后,胃病未反复。


4.脂肪肝,高血脂

张某某,男,31岁。2010年5月29日初诊。
因病脂肪肝,高血脂6个多月来诊。
患者因长期烟酒,肥甘饮食,身体不适,于2009年11月5日在某人民医院检查,发现ALT 65u/L,AST 47u/L,总胆红素19.20umol/L,甘油三酯9.29mmol/L,总胆固醇8.30mmol/L。B超示中度脂肪肝。诊断为脂肪肝,高血脂。经降血脂,保肝治疗无效,诸证逐渐加重。
刻下:纳差,时有腹胀。患者形体肥胖气盛,易烦躁,大便秘,质稀,日2,3次,小便黄。两眼白睛出现黄色云状斑。近月来每天晨起后头痛,咽部烘热感。舌红偏胖,苔腻,根部苔淡黄偏厚。左脉偏滑,沉取关稍弱;右脉寸滑,关无力,尺部有力。
此为饮食肥甘,脾失健运,痰瘀渐趋凝结。诊为脂肪肝,高血脂。治拟健脾升清,化痰行瘀法。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生白术30g 茯苓20g 炒苍术30g 升麻6g
鲜荷叶1小张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生麦芽10g 炙甘草6g
5剂,嘱之坚持治疗,清淡饮食,戒烟酒,注意适当锻炼,晚睡晨起时各饮温水500毫升。

二诊:6月2日。
服前方2剂即觉舒适,续进5剂。

三诊:6月11日。
胃纳正常,腹胀消失。舌偏红,苔薄腻。脉右关渐有力,寸滑。
续进3剂。

6月15日变方: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炒苍白术各30g 茯苓20g 陈皮10g
姜半夏15g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炒山楂15g 炙甘草6g
5剂。

6月21日,患者白睛黄色云状斑消失,全身症状消失。化验血脂与肝功能:ALT 23u/L,AST 33u/L,总胆红素11.00umol/L,甘油三酯3.79mmol/L,总胆固醇4.83mmol/L。B超示轻度脂肪肝。嘱之注意饮食调摄,适当锻炼。
2012年1月31日随访,患者自述于2010年服药近30剂,症状体征消失,后自行停药。2011年又在市人民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迄今身体健康无异
按:本案病情较轻,有向痰瘀互结的趋势,通过四君子,升陷汤,清震汤,二陈汤合方化裁,并始终重用生薏苡仁以健脾祛湿,取得了病速退复健康的效果。


5.风痹

王某,男,57岁。2007年10月16日。
今年6月份因夜吹风扇,致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继而游走至大腿处。近五天因挑担而发左臀部胀。
刻下: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左臀胀,上楼不胀痛,下楼则发,与寒热无关,抬腿实验无异。
精神,饮食,气力,二便如常。
唇有青紫斑,舌稍红苔薄白。
脉左细软稍弦;右关尺细软,寸稍洪大。
此为外风袭络,气血壅滞。诊为风痹。
治拟祛风养血通络法。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 10 桑寄生 15 秦 艽 10 威灵仙 12 当 归 10
白芍 10 茜 草 10 怀牛膝 6 生 姜 3片 大 枣 5枚
5剂。

二诊:10月21日。
臀部症状消失。
独活 10 桑寄生 30 秦艽 12 细辛 4.5 川芎 10
升麻 10 赤白芍各10 威灵仙 15 当归 15 茜草 10
怀牛膝 10 5剂。

患者于2008年8月份带其妻前来看病,言其小腿稍有不适,再予壮腰健肾丸6瓶以巩固。


6.中风(中经络))

罗某某,女,58岁。2007年6月16日初诊。
素有头晕头痛史,10年前胃手术。
6月3日晨起发现右侧手足软弱无力,口角向左歪斜,血压220/130毫米汞柱, CT检查为“脑梗塞”。头痛甚剧,经西医治疗15天,病势略缓,经治医生来请会诊。
刻下:右侧肢体能举动但不能站立,患侧无拘急,口角时歪时正,头尚微痛。少气懒言,脸面少华,自感乏力,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有时咳而动痰。
舌偏红而肿,无津,中剥无苔,舌体短缩不能伸于外。
左脉浮滑弦,重按有力,倍于右脉。
右脉缓涩偏沉细,重按少力。
诊断:此乃气不举于内,血不充于脉,风邪中于外。断为中风之中经络证。
法拟益气活血,化痰散风法。
处方:秦艽6 白菊花6 当归10 白芍10 生地12 川芎3
怀牛膝6生芪15 地龙10 桃仁10 丹参10 赤芍10
鲜竹沥20克(分冲) *3剂
用生姜一片搅匀竹沥后温服2次/剂/天。
三天后家人掺扶患者来诊,原接诊医生续按原方以进,10剂不到病人生活已可自理,惟走路略有跛行。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黄某,女,4岁。2007年12月25日初诊。
全身红斑疹3天,此起彼伏,红斑中有痂点,身痒夜甚,饮食二便正常。家长述病前少衣吹风,又食牛奶,续现该病。舌淡红苔薄润略腻。
此外风搏于肌肤,郁而成斑。
治拟外疏内化,养血祛风。
方予消风散加减。
荆芥 10 防风 6 蝉衣 6 胡麻仁 6 苦参 6 知母 6 通草 6 当归 6 生地 6 生甘草 6 *3剂
第三煎取汁擦洗全身。愈。
2008年1月7日其姐亦患此病,处原方3剂亦愈。


2.脓包疮

熊某,男,14岁。2008年1月5日来诊。
上月因接触传染,致全身脓包疮,在余处服五味消毒饮加白鲜皮,陈皮,外擦三日膏,基本治愈。
前日因吃公鸡,致使反复,臀部尤甚,口中腻,疮面红有黄点,此起彼伏,其疮在不同时期(或始或谢)现于周身,不痒,流少量黄水。手足温,饮食正常,素来大便三日一解,脸部瘰豆较多。舌偏红,苔黄腻。
此为外受毒邪,蕴于皮肤未净,因食发物反复,前法再进,重在解毒。
蒲公英 25 野菊花 18 天葵子 20 金银花 45 白鲜皮 20
陈皮 10 蝉衣 10 *3剂愈。


3.内伤

徐某某,女,49岁,2007年8月26日初诊。

昨日早晨7时许,被人打伤全身。尤以头,左手腕,右肩后,腹部,颈项处为甚。伤后半小时疼痛加剧,自出豆大汗,短气,呕吐清口水,中午,晚上稍作寒热,一日未进饮食,因故未治疗。

今晨自下大便,进粥少许。
刻下:前额晕痛,左手腕青紫肿痛,右肩后痛而稍肿,左胁角痛,腹痞闷,颈项痛影响转侧,自汗,略短气,不饥。(已绝经一年)
舌有瘀斑线。脉六部稍沉,左脉细小,右脉关尺略弦紧。
X片示:左手腕无异。让其去市中医院行头部CT:头部无异。
临下班时病人赶回。此为跌打受伤,瘀血停内,阻滞营卫,气机逆乱。
先以温开水送下云南白药保险子一粒。下午再来开方拿药。

下午三时来诊,自言中午胃饥思食,进饭半碗。睡一觉后,自觉精神振,诸痛缓。
法取破瘀通腑降气之剂。予复元活血汤合小承气加味。
处方:柴胡 12桃仁 12红花 6厚朴 10枳壳 15当归 10
生地 30山甲末 5天花粉 10酒炒大黄 10(后下)
白酒一两,共水煎 *2剂。煎服两次,
药汁送云南白药0.5克(每天一克),能下淤血更好。
患者述受伤前气匀力健,形体较瘦.

其虚考虑为淤血阻滞,疼痛剧烈所致.如伤后即服保险子或童子尿,也许不会出现诸虚像.
其头部CT为伤后24小时所拍.并要病人家属严密观察,有特殊反映即刻就医.
明天将来复诊.

二诊:8月28日。
26日下午服第一剂后自觉胃脘烧灼,头晕痛。27日停送服云南白药则无此弊(考虑白药之刺激)。
诸伤处肿消痛减。每天大便一次且正常。食欲转佳,每餐一碗。自言伤处发热在药后大减,由25日全天伤处发热转为(26日,27日)发作二三次,每次1--3分钟。
舌象如前。脉左脉细小,右脉细略弦,关尺已无紧象。
考虑到痛减且全身乏力,气短,再予前方加生黄芪15克,白酒一两。二剂。酒炒大黄同煎。云南白药改为酒调外敷。
数诊随证加减,9月4日来诊时伤愈大半,左手腕,右肩后稍有疼痛,续服活血和营方药善后。



三 医 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精神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癫狂”范围,常因精神刺激,性格内向失于调解,脑部外伤等原因,以致血瘀气滞,派生痰饮,影响肝气疏泄,进而出现精神沉闷,不欲见人等精神抑郁症状,化郁热者还能出现狂躁,打人毁物,如不积极治疗,将给社会与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笔者临证根据患者精神沉闷,咯痰苔腻,大便干或结,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病因乃郁,痰,瘀,治当兼顾三者,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取效满意,介绍如下:

例一:杨柳,男,16岁。2009年1月1日初诊。
2年前被击伤头部,家人发现社会交往力减。在某精神病院诊断为“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服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安乐片,氯丙嗪诸药控制。半年后受寒致头痛,至今未解。
刻下:神情闷闷,整天在家不欲见人。巅顶微痛,大便干硬,久挣方出。咽微干,口中腻,失眠(服氯丙嗪诸药则睡,停药则不寐),惊则心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白腻。脉右关细弦。此为头部受伤,瘀血阻络,渐生痰饮,少阳阳明同病。诊为郁证头痛(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生柴胡 30g 法半夏 15g 黄芩 10g 枳实 10g 生大黄 10g(后下) 白芍 10g 桂枝 10g 茯苓 15g 丹皮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生姜 5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1月3日。大便顺畅,头不痛,口中稍腻,舌苔减,药后仅惊悸一次。脉左关细稍弦;右重取有力。前方续进5剂。

三诊:1月8日。家长述其乐观不少。效不更方,前法续进5剂。守方治疗至1月23日,已停西药,精神无异。舌淡红体偏胖,苔白腻稍厚。脉左细软,关弦,三部重取无力;脉右关细弦,重取少力。方中枳实改为枳壳10g 生大黄减为 5g(同煎),7剂。务必舌苔化净,病方退尽,守方续治。
坚持治疗至2月7日八诊之时,生活正常,舌前部舌苔已薄,但中后部仍白腻稍厚。大便头偏干硬。守方再进,生大黄后下,加石菖蒲、合欢皮各15克,治疗至3月初,舌苔薄白,临床治愈,停药观察。

5月13日。因家长斥骂患儿,致使病情反复。刻下:惊悸,大便2—3天一次,舌苔白腻而厚,布满全舌。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炒柴胡20g 黄芩10g 法半夏15g 茯苓15g 桂枝10g 生龙牡各30g 生磁石30g 石菖蒲15g 远志10g,5剂。嘱咐家长注意思想开导。
6月10日患儿祖父因病来诊,述患儿2剂即愈,愉快玩耍。加服逍遥丸巩固疗效。2010年4月10日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脑外伤后,血瘀气郁,派生痰饮,郁证乃生。服药15剂,症状虽失,但病根仍在,以其舌苔厚腻有根,继治者,疏化其沉伏之痰气,终至苔变薄白,病乃治愈。加石菖蒲与远志,取其悦心神,化痰浊的功效,果然取效更捷。

例二:陈浩,男,16岁。2009年9月29日初诊。
患儿10岁时被人击伤头部,当时正值升中学,学习压力大,家长发现患儿沉默少言,不欲见人,未引起重视。今年起发现患儿精神郁闷更甚,消极自卑,生活无味,频言自杀,易烦躁而摔物打人,嗜食辛辣。
刻下:患儿对答虽正常,但明显不耐烦。咯痰色白,大便3天一解。舌暗红,多红点,舌根部苔薄黄。右脉关浮滑如豆,三部细;左脉细弦,重取尺部有力。此乃受伤后恰逢学习压力过大,气郁生痰化火,诊为郁证,有化狂之势。治当疏泄清化法。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炒柴胡30g黄芩10g生大黄10g枳实12g法半夏15g茯苓15g桂枝10g丹皮10g赤白芍各10g桃仁10g生姜2片大枣2枚,3剂。饮食清淡,家长多加开导。
期间或加生龙牡,或加石菖蒲合欢皮,治疗至12月5日,精神,生活已正常,患者往南昌打工,带药10剂。(补:以背部老伤,行刀罐法一次,完成后即坐车往南昌打工)
2010年4月10日电话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2011年12月中旬遇到家属,说陈某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病久郁而化火,且喜食辛辣,导致烦躁,已有成狂之势。通过清疏其气郁痰火,烦躁自平,终至复常。

临证中,笔者体会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此类疾病患者咯痰、苔腻、精神沉闷三症改善较慢,在摸索中加入石菖蒲,远志或合欢皮化痰醒神悦心药对后,对减少痰涎,化浊苔,开阔精神沉闷有明显促进效果,点滴之见,提出供大家参考。
 
习医十年,便有如此造诣,了不得。:080::080:
 
感谢诸位学友的支持。
这本医案选是一些初级的典型医案,发出来可以供初临证者借鉴。
现在回头看一看,发现有些不足,其实还可以做的更好。
中医就是学习,临证,思考,总结,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与大家一起共勉!:082:
 
6.麻疹

左某某,男,8岁。2009年5月11日16时初诊。
以头面颈项胸背腹部多红疹,手足红疹偏少10小时而来诊。
患儿昨夜吃了3根冰棒,致夜卧时打嗝不断,家长给服霍香正气丸1包。今晨起发现头面有红疹,发热,咽痛,咳嗽,未作处理,至下午时热升疹增遂来诊。
刻下:头身红疹,手足偏少,不痛不痒,发热(38.5度),不恶寒,有汗出,咽红且痛,咽痛刺激而咳。双睑红赤,有少量泪涕,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头痛,口腔黏膜、牙龈有红点。但精神好,心不烦。小时侯打过麻疹疫苗。舌边尖红,两侧有小白疱作痛,舌尖亦痛。苔淡黄且腻,中部偏厚。右脉寸浮大,一息五至,来疾;左寸亦显浮大。
外感麻毒,卫气同病,诊为麻疹。治当清解宣透,予银翘散,薄杏石甘汤,升麻葛根汤合方主之。
金银花30g 连翘30g 薄荷5g 杏仁10g 生石膏45g 炙甘草5g
芦根20g 升麻10g 白芍10g 牛蒡子10g 桔梗5g
1剂,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大便如溏则减量或停后服。清淡饮食。

二诊:5月12日15时。
药后手足疹多,大便下3次,第一次量多,后2次量少。今晨疹出至手掌足底,体温37.3度。上午胸腹背红疹大部分消失。
刻下:发热(腋温38.1度),手足仍有红疹。咽红痛,口干,纳差。舌边尖红,仍痛,苔黄厚腻。脉如前。
考虑食滞以致郁热难透,拟消滞清透法,升降散合升麻葛根汤加减。
生山楂10g 生麦芽10g 生甘草5g 蝉衣6g 僵蚕10g
生大黄3g 赤芍10g连翘15g 麦冬10g 升麻10g 葛根10g 薄荷5g
1剂。(家长知医,自行点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养津液,未加它药)
三诊:5月13日9时。
除舌尖痛外,其他症状消失。苔薄。脉右寸虽浮大但缓。
生山楂10g炒麦芽10g枳壳5g生甘草5g
生地10g木通6g竹叶10g浙贝6g
1剂,稀粥调养数日。

5月14日继以沙参麦冬山楂麦芽赤芍紫草等养胃阴清余热。
5月18日相遇,病已痊愈,生活正常。
按:本例为不典型麻疹,24小时即已出透,疹退时间也短,当然也不能排除治疗因素缩短了病程,加快恢复。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曾某某,女,50岁,孙渡镇下塘村。2008年10月24日初诊。
两个月前因子宫肌瘤动子宫切除术,术后刀口感染,经点滴治愈,但刀口不适至今。
20天前因家庭之事而情绪忧思,以致失眠,后失眠自愈但出现头痛已10天,痛在头顶与右侧一条线,自述头痛,重,昏,喜则痛缓,忧思痛加。经常自感疲乏,心悸,梦多,易自汗恶风,二便饮食如常。舌淡红苔薄黄干。诊脉右部偏细软;左关细软,重取无力。
术后有伤,加之忧思过度,以致肝郁脾伤,营卫不和,心神不安,浊阴上扰,诊为头痛,治当疏肝、益脾、降逆、调和营卫。予三方化裁。
炒柴胡 10g 当归 15g 白芍 15g 云茯苓 15g 生白术 10g 薄荷 5g
吴茱萸 6g 党参 12g 大枣 3枚 生姜 3大片 桂枝 10g 甘草 6g
5剂。怡情娱乐。

二诊:10月29日。
1剂见效,5剂服完,诸症皆有好转。效不更方,前法续进。

三诊:11月2日。
头痛愈半,舌淡边有齿痕。六脉较前有力,有时心烦。前方去吴茱萸,加丹皮 10g,栀子 6g,党参增为 15g,5剂

四诊:11月7日。
头痛已愈。耳后至太阳一条线有闭塞感,偶有耳鸣一二声。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缓较前有力。续进5剂。

五诊:11月13日。
头右侧不舒,诸症消失。病愈九分,逍遥丸缓调,注意调畅情志。

12月29日介绍病人来诊,言其病愈未再反复。
按:肝郁脾虚,营卫失和,浊阴上扰,三个病机三张方,逍遥散,桂枝汤,吴茱萸汤,全面兼顾,治疗过程中产生了郁热,又改为丹栀兼顾,终得病愈。


2.胸痹

张某某,女,32岁,中药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
以眠差多梦1个月而诊。
患者素多思虑压力大。烦躁易怒3个月余,3个月来经前则乳房胀痛7天左右(本月吃了逍遥丸稍减)。
近15天来,每天8时,18时许自觉背上寒冷如掌大,每次发作6-10分钟。

刻下:烦躁易怒,偶头晕,胸闷痛如窒,口中觉热,经常起小泡似溃疡,易饥食量大。偶腰痛膝痠。
舌淡红苔白腻偏厚。
左脉来疾,两尺沉无力;右脉寸沉,关大于寸尺。
嘱其作肝胆B超,彩超示:轻度脂肪肝。
患者自述久患“隐匿性肾炎”,尿中隐血加号。

此乃久郁化火,上扰心神,诊为郁证。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10炒栀子10炒柴胡12当归12白芍12薄荷3生白术10
茯苓10生甘草5瓜蒌皮30薤白12黄连3肉桂1 *3剂。

二诊:12月6日。
前方一知二己三巩固(服第一剂当晚睡眠好,烦躁胸痹诸症基本消失),唯舌尖仍觉热。
12月3日晚洗澡后,头部昏沉,如有物蒙至今。
刻下舌淡红苔白薄偏腻。脉起有力,右寸软。
炒苍术15升麻5干荷叶10竹叶5 *2剂。

三诊:12月8日。
药后头部诸症皆去,但梦多睡眠又差,肝火清而未尽,有些许烦躁。
丹皮栀子各6黄连3肉桂2 *5剂。
上4味煎汤送服逍遥丸(自备)。

2012年12月31日回访,服前5剂药后诸证皆愈。
近因月经来前左乳房稍胀,嘱之服逍遥丸,每月经前15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
2013年3月再访,去年服逍遥丸后已愈,未有异常。


3.胃痞痛

唐某某,女,34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胃痛6年,时好时发,多地求治,叠进中西药,收效甚微。
刻下:精神不振,胃脘痞闷微痛,时有烧灼感;头痛;情绪不佳时胃痛加剧,痛涉背、右肩后,发完脾气后则觉舒。喜饮泠水,先舒后痛。大便软,二三次/天。说多话自觉短气不够用。全身不畏寒,手足温。舌淡红苔干偏黄。右脉沉迟无力;左脉沉迟无力,寸浮于尺,左寸稍弦。
此为寒多热少,交结成痞,太阴不升,阳明失降,诊为痞证。治拟温中降逆,除热调中法。方予半夏泻心合吴茱臾汤化裁。
处方:姜半夏 15g 黄连 3g 黄芩 5g 干姜 5g 炙甘草 6g
党参 10g 吴茱臾 6g 枳壳 10g 生姜 5大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9月5日。
精神振作,烧灼、胃痛、头痛好多,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形。胃泠明显。
加重温中力量。前方半夏减为10克,干姜加为10克,党参加为15克,3剂。

三诊:9月10日
诸症大减,刻下胃脘稍有闷,按之微痛,若有心烦则痛及胸胁。舌淡红,苔薄淡黄而腻。六部教前有力而缓。
干姜改为8克,续3剂,临床治愈。
后于2009年中秋相遇,自述2年前治愈后,胃病未反复。


4.脂肪肝,高血脂

张某某,男,31岁。2010年5月29日初诊。
因病脂肪肝,高血脂6个多月来诊。
患者因长期烟酒,肥甘饮食,身体不适,于2009年11月5日在某人民医院检查,发现ALT 65u/L,AST 47u/L,总胆红素19.20umol/L,甘油三酯9.29mmol/L,总胆固醇8.30mmol/L。B超示中度脂肪肝。诊断为脂肪肝,高血脂。经降血脂,保肝治疗无效,诸证逐渐加重。
刻下:纳差,时有腹胀。患者形体肥胖气盛,易烦躁,大便秘,质稀,日2,3次,小便黄。两眼白睛出现黄色云状斑。近月来每天晨起后头痛,咽部烘热感。舌红偏胖,苔腻,根部苔淡黄偏厚。左脉偏滑,沉取关稍弱;右脉寸滑,关无力,尺部有力。
此为饮食肥甘,脾失健运,痰瘀渐趋凝结。诊为脂肪肝,高血脂。治拟健脾升清,化痰行瘀法。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生白术30g 茯苓20g 炒苍术30g 升麻6g
鲜荷叶1小张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生麦芽10g 炙甘草6g
5剂,嘱之坚持治疗,清淡饮食,戒烟酒,注意适当锻炼,晚睡晨起时各饮温水500毫升。

二诊:6月2日。
服前方2剂即觉舒适,续进5剂。

三诊:6月11日。
胃纳正常,腹胀消失。舌偏红,苔薄腻。脉右关渐有力,寸滑。
续进3剂。

6月15日变方: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炒苍白术各30g 茯苓20g 陈皮10g
姜半夏15g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炒山楂15g 炙甘草6g
5剂。

6月21日,患者白睛黄色云状斑消失,全身症状消失。化验血脂与肝功能:ALT 23u/L,AST 33u/L,总胆红素11.00umol/L,甘油三酯3.79mmol/L,总胆固醇4.83mmol/L。B超示轻度脂肪肝。嘱之注意饮食调摄,适当锻炼。
2012年1月31日随访,患者自述于2010年服药近30剂,症状体征消失,后自行停药。2011年又在市人民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迄今身体健康无异
按:本案病情较轻,有向痰瘀互结的趋势,通过四君子,升陷汤,清震汤,二陈汤合方化裁,并始终重用生薏苡仁以健脾祛湿,取得了病速退复健康的效果。


5.风痹

王某,男,57岁。2007年10月16日。
今年6月份因夜吹风扇,致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继而游走至大腿处。近五天因挑担而发左臀部胀。
刻下: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左臀胀,上楼不胀痛,下楼则发,与寒热无关,抬腿实验无异。
精神,饮食,气力,二便如常。
唇有青紫斑,舌稍红苔薄白。
脉左细软稍弦;右关尺细软,寸稍洪大。
此为外风袭络,气血壅滞。诊为风痹。
治拟祛风养血通络法。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 10 桑寄生 15 秦 艽 10 威灵仙 12 当 归 10
白芍 10 茜 草 10 怀牛膝 6 生 姜 3片 大 枣 5枚
5剂。

二诊:10月21日。
臀部症状消失。
独活 10 桑寄生 30 秦艽 12 细辛 4.5 川芎 10
升麻 10 赤白芍各10 威灵仙 15 当归 15 茜草 10
怀牛膝 10 5剂。

患者于2008年8月份带其妻前来看病,言其小腿稍有不适,再予壮腰健肾丸6瓶以巩固。


6.中风(中经络))

罗某某,女,58岁。2007年6月16日初诊。
素有头晕头痛史,10年前胃手术。
6月3日晨起发现右侧手足软弱无力,口角向左歪斜,血压220/130毫米汞柱, CT检查为“脑梗塞”。头痛甚剧,经西医治疗15天,病势略缓,经治医生来请会诊。
刻下:右侧肢体能举动但不能站立,患侧无拘急,口角时歪时正,头尚微痛。少气懒言,脸面少华,自感乏力,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有时咳而动痰。
舌偏红而肿,无津,中剥无苔,舌体短缩不能伸于外。
左脉浮滑弦,重按有力,倍于右脉。
右脉缓涩偏沉细,重按少力。
诊断:此乃气不举于内,血不充于脉,风邪中于外。断为中风之中经络证。
法拟益气活血,化痰散风法。
处方:秦艽6 白菊花6 当归10 白芍10 生地12 川芎3
怀牛膝6生芪15 地龙10 桃仁10 丹参10 赤芍10
鲜竹沥20克(分冲) *3剂
用生姜一片搅匀竹沥后温服2次/剂/天。
三天后家人掺扶患者来诊,原接诊医生续按原方以进,10剂不到病人生活已可自理,惟走路略有跛行。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黄某,女,4岁。2007年12月25日初诊。
全身红斑疹3天,此起彼伏,红斑中有痂点,身痒夜甚,饮食二便正常。家长述病前少衣吹风,又食牛奶,续现该病。舌淡红苔薄润略腻。
此外风搏于肌肤,郁而成斑。
治拟外疏内化,养血祛风。
方予消风散加减。
荆芥 10 防风 6 蝉衣 6 胡麻仁 6 苦参 6 知母 6 通草 6 当归 6 生地 6 生甘草 6 *3剂
第三煎取汁擦洗全身。愈。
2008年1月7日其姐亦患此病,处原方3剂亦愈。


2.脓包疮

熊某,男,14岁。2008年1月5日来诊。
上月因接触传染,致全身脓包疮,在余处服五味消毒饮加白鲜皮,陈皮,外擦三日膏,基本治愈。
前日因吃公鸡,致使反复,臀部尤甚,口中腻,疮面红有黄点,此起彼伏,其疮在不同时期(或始或谢)现于周身,不痒,流少量黄水。手足温,饮食正常,素来大便三日一解,脸部瘰豆较多。舌偏红,苔黄腻。
此为外受毒邪,蕴于皮肤未净,因食发物反复,前法再进,重在解毒。
蒲公英 25 野菊花 18 天葵子 20 金银花 45 白鲜皮 20
陈皮 10 蝉衣 10 *3剂愈。


3.内伤

徐某某,女,49岁,2007年8月26日初诊。

昨日早晨7时许,被人打伤全身。尤以头,左手腕,右肩后,腹部,颈项处为甚。伤后半小时疼痛加剧,自出豆大汗,短气,呕吐清口水,中午,晚上稍作寒热,一日未进饮食,因故未治疗。

今晨自下大便,进粥少许。
刻下:前额晕痛,左手腕青紫肿痛,右肩后痛而稍肿,左胁角痛,腹痞闷,颈项痛影响转侧,自汗,略短气,不饥。(已绝经一年)
舌有瘀斑线。脉六部稍沉,左脉细小,右脉关尺略弦紧。
X片示:左手腕无异。让其去市中医院行头部CT:头部无异。
临下班时病人赶回。此为跌打受伤,瘀血停内,阻滞营卫,气机逆乱。
先以温开水送下云南白药保险子一粒。下午再来开方拿药。

下午三时来诊,自言中午胃饥思食,进饭半碗。睡一觉后,自觉精神振,诸痛缓。
法取破瘀通腑降气之剂。予复元活血汤合小承气加味。
处方:柴胡 12桃仁 12红花 6厚朴 10枳壳 15当归 10
生地 30山甲末 5天花粉 10酒炒大黄 10(后下)
白酒一两,共水煎 *2剂。煎服两次,
药汁送云南白药0.5克(每天一克),能下淤血更好。
患者述受伤前气匀力健,形体较瘦.

其虚考虑为淤血阻滞,疼痛剧烈所致.如伤后即服保险子或童子尿,也许不会出现诸虚像.
其头部CT为伤后24小时所拍.并要病人家属严密观察,有特殊反映即刻就医.
明天将来复诊.

二诊:8月28日。
26日下午服第一剂后自觉胃脘烧灼,头晕痛。27日停送服云南白药则无此弊(考虑白药之刺激)。
诸伤处肿消痛减。每天大便一次且正常。食欲转佳,每餐一碗。自言伤处发热在药后大减,由25日全天伤处发热转为(26日,27日)发作二三次,每次1--3分钟。
舌象如前。脉左脉细小,右脉细略弦,关尺已无紧象。
考虑到痛减且全身乏力,气短,再予前方加生黄芪15克,白酒一两。二剂。酒炒大黄同煎。云南白药改为酒调外敷。
数诊随证加减,9月4日来诊时伤愈大半,左手腕,右肩后稍有疼痛,续服活血和营方药善后。



三 医 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精神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癫狂”范围,常因精神刺激,性格内向失于调解,脑部外伤等原因,以致血瘀气滞,派生痰饮,影响肝气疏泄,进而出现精神沉闷,不欲见人等精神抑郁症状,化郁热者还能出现狂躁,打人毁物,如不积极治疗,将给社会与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笔者临证根据患者精神沉闷,咯痰苔腻,大便干或结,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病因乃郁,痰,瘀,治当兼顾三者,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取效满意,介绍如下:

例一:杨柳,男,16岁。2009年1月1日初诊。
2年前被击伤头部,家人发现社会交往力减。在某精神病院诊断为“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服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安乐片,氯丙嗪诸药控制。半年后受寒致头痛,至今未解。
刻下:神情闷闷,整天在家不欲见人。巅顶微痛,大便干硬,久挣方出。咽微干,口中腻,失眠(服氯丙嗪诸药则睡,停药则不寐),惊则心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白腻。脉右关细弦。此为头部受伤,瘀血阻络,渐生痰饮,少阳阳明同病。诊为郁证头痛(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生柴胡 30g 法半夏 15g 黄芩 10g 枳实 10g 生大黄 10g(后下) 白芍 10g 桂枝 10g 茯苓 15g 丹皮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生姜 5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1月3日。大便顺畅,头不痛,口中稍腻,舌苔减,药后仅惊悸一次。脉左关细稍弦;右重取有力。前方续进5剂。

三诊:1月8日。家长述其乐观不少。效不更方,前法续进5剂。守方治疗至1月23日,已停西药,精神无异。舌淡红体偏胖,苔白腻稍厚。脉左细软,关弦,三部重取无力;脉右关细弦,重取少力。方中枳实改为枳壳10g 生大黄减为 5g(同煎),7剂。务必舌苔化净,病方退尽,守方续治。
坚持治疗至2月7日八诊之时,生活正常,舌前部舌苔已薄,但中后部仍白腻稍厚。大便头偏干硬。守方再进,生大黄后下,加石菖蒲、合欢皮各15克,治疗至3月初,舌苔薄白,临床治愈,停药观察。

5月13日。因家长斥骂患儿,致使病情反复。刻下:惊悸,大便2—3天一次,舌苔白腻而厚,布满全舌。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炒柴胡20g 黄芩10g 法半夏15g 茯苓15g 桂枝10g 生龙牡各30g 生磁石30g 石菖蒲15g 远志10g,5剂。嘱咐家长注意思想开导。
6月10日患儿祖父因病来诊,述患儿2剂即愈,愉快玩耍。加服逍遥丸巩固疗效。2010年4月10日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脑外伤后,血瘀气郁,派生痰饮,郁证乃生。服药15剂,症状虽失,但病根仍在,以其舌苔厚腻有根,继治者,疏化其沉伏之痰气,终至苔变薄白,病乃治愈。加石菖蒲与远志,取其悦心神,化痰浊的功效,果然取效更捷。

例二:陈浩,男,16岁。2009年9月29日初诊。
患儿10岁时被人击伤头部,当时正值升中学,学习压力大,家长发现患儿沉默少言,不欲见人,未引起重视。今年起发现患儿精神郁闷更甚,消极自卑,生活无味,频言自杀,易烦躁而摔物打人,嗜食辛辣。
刻下:患儿对答虽正常,但明显不耐烦。咯痰色白,大便3天一解。舌暗红,多红点,舌根部苔薄黄。右脉关浮滑如豆,三部细;左脉细弦,重取尺部有力。此乃受伤后恰逢学习压力过大,气郁生痰化火,诊为郁证,有化狂之势。治当疏泄清化法。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炒柴胡30g黄芩10g生大黄10g枳实12g法半夏15g茯苓15g桂枝10g丹皮10g赤白芍各10g桃仁10g生姜2片大枣2枚,3剂。饮食清淡,家长多加开导。
期间或加生龙牡,或加石菖蒲合欢皮,治疗至12月5日,精神,生活已正常,患者往南昌打工,带药10剂。(补:以背部老伤,行刀罐法一次,完成后即坐车往南昌打工)
2010年4月10日电话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2011年12月中旬遇到家属,说陈某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病久郁而化火,且喜食辛辣,导致烦躁,已有成狂之势。通过清疏其气郁痰火,烦躁自平,终至复常。

临证中,笔者体会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此类疾病患者咯痰、苔腻、精神沉闷三症改善较慢,在摸索中加入石菖蒲,远志或合欢皮化痰醒神悦心药对后,对减少痰涎,化浊苔,开阔精神沉闷有明显促进效果,点滴之见,提出供大家参考。
分享了
 
感谢分享


临 证 选


朱文杰 著
2013年7月









业 医 十 年 赋


勤求古训历十年
博采众方效圣贤
践行不倦古今萃
大医精诚创新篇


朱文杰
2008年于丰城





目 录

医者简介
自 序

一. 医方选
1.清透九味方
2.风咳六味方
3.四因定喘汤
4.养肺汤
5.骨伤六味方

二. 医案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肺部感染)
2.感冒戴阳
3.感冒合并乳蛾
4.风痰咳喘
5.痰热郁闭肺炎
6,麻疹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2.胸痹
3.胃痞痛
4.脂肪肝,高血脂
5.风痹
6,中风(中经络)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2.脓包疮
3.内伤

三.医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医者简介


朱文杰,男,江西丰城市人,1983年出生于医药世家,1997年接过先祖荣根公赐给的传家医书,开始学习中医。勤奋自学考取医师资格证,跟随诸位名老抄方以广见闻。

继承发扬先祖技艺,常一帖定效。精于内、儿科,长于妇、外、伤科,养生延寿。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感冒,咳嗽,乳蛾(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痰嗽,哮喘,胃脘痛,眩晕,失眠,高血压,急慢性肝炎,大小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脂肪肝,痛风,糖尿病,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蛋白尿,癫狂类精神疾病;妇科乳腺增生,盆腔积液,囊肿,肌瘤诸病;跌打损伤或车祸导致之脑干伤、颅内出血,失忆,不言不语半身不遂,跌打内伤;疔疮肿毒,烧烫伤;部分疑难重症。

验方“龙马至来丹”,对阳痿,勃起不坚有显著效果(上到56岁,下至21岁,经临证运用,3-15天皆愈);验方“溶石散”配合汤剂,治疗肾中顽固之小结石经实践15天-30天化无;灵仙通络散治疗骨质增生,多可达到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得明师传授《洗髓易筋经》与药饵,于养生延寿有一定心得。主编学术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自 序

余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药与针灸很有兴趣,家中长辈见我对医颇有悟性,遂培养我学医。自1997年开始学习,2001年临证,至今已有十余载,景岳云上一层有一层之见地。余业医后方识医海无涯,学无止境。韩愈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想学有所成,唯有持之以恒,精勤不倦,以求融会贯通。张锡纯氏认为学贵与年俱进。余深以为然。读书-临证-思考-总结,这种螺旋式的实践,使得我们不断提高,在继承古今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践与认识,有所突破提高,这就是发展了。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民要求绿色环保、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医,也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适合自身学术技术的方方面面。像现在的免煎剂,就很好的解决了急诊煎煮费时的弊端,个人通过实践,认为这是安全高效的,这是中医药人对人类健康,对医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再如一些疾病,7天能自愈的能不能1、2天就治愈?传统需治疗15天的,能不能治疗7、8天就治愈?服药后需2、3小时取效的,能不能1个小时就取效?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研求精进,加以解决。
今欲效仿前人,出外游历,现撷个人十年之得整理成篇,以作见面之资,水平有限,漏误之处还请贤达指正为幸!
朱 文 杰
于2013年7月



一 医 方 选


1. 清透九味方

苍耳子 一枝黄花 连翘 鱼腥草(生石膏) 荆芥
桔梗(枳壳) 麦芽(炒莱菔子) 山楂 薄荷


2. 风咳六味方

蝉衣 僵蚕 杏仁 百部 桔梗 甘草


3.四因定喘汤

生麻黄 苦杏仁 穿山龙 丝瓜络
紫苑 款冬花 桑白皮 乌梅 甘草


4.养肺汤

川贝母 炙款冬花 五味子 冰糖 雪梨


5.骨伤六味方

煅自然铜 骨碎补 血竭 地鳖虫 苏木 干地黄















二 医 案 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证(肺部感染)


熊某某,男,27岁,中学教师。2007年11月1日初诊。
患者10月30日晚开车受寒,鼻塞流涕,常欲嚏而不能,自服阿莫西林不效。10月31日晚大汗。
刻下:恶寒、咳嗽明显;鼻塞流涕,手足凉,口干,常欲喷嚏而不能,嚏则舒。心不烦,精神,食欲,二便如常。舌尖红,苔薄腻。右脉寸偏沉,关稍显弦;左脉稍细。x片示:两肺纹理明显增强,左肺门稍大,右肺下叶有纹理点状阴影。余(-)。示:肺部感染。
此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有郁热之渐。诊为太阳病(肺部感染),有传入气分之势。治拟温散疏清法,先发制病,力求截断。
荆芥 10g防风 10g桂枝 10g生姜 7大片 炙甘草 6g
柴胡 12g黄芩 12g杏仁 10g前胡 10g百部 10g僵蚕 10g
2剂。嘱之首剂若效则明天服第二剂,否则今晚进第二剂。
忌油腻,鱼,辛辣食物,注意保暖。未再复诊。

11月4日晚往患者家中随访,与患者电话联系。
患者云:服药1剂,诸证基本消失,次日又服第一煎,因药苦难喝,未再服药。刻下鼻子稍有阻塞,余无异常,因教学事忙,未能复诊,十分感谢云云...
过几天带学生来看病,说自己病已痊愈。
按:症状虽为太阳伤寒证,但汗后未解,且出现口干脉弦舌尖红,x片显示肺部阴影,说明病有入里之势,通过表里兼顾,其病截然而止。


2.感冒戴阳

李某某,女,69岁。2011年6月1日13时初诊。
素来劳作,身体尚可。昨夜变天降温,夜卧未盖衣被以致受寒。今晨起即感思睡,纳差,咳嗽动痰。
刻下:重衣恶寒。面稍红,自觉微热。但欲寐,咳嗽动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四肢温暖。向来大便稀软。舌淡红润,苔薄白腻润,左边偏厚。右脉寸关浮弦细,沉取尺部无力。
外感风寒,少阴戴阳夹痰证。治以温阳散寒潜纳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从龙汤化裁。
制附子15g甘草10g生麻黄5g煅龙骨10g杏仁10g苏子6g
1剂,清淡饮食。因步行来诊,嘱服药1道后再回家,14时45分服药后回家,未再复诊。

6月4日再见,自述当日回家即睡,静卧时周身小汗出,诸证豁然而解。
现偶有一二声咳嗽,嘱之静养。又言久苦晨起4-6时腹痛稀便,天冷尤甚,此为年老阳虚五更泻,拟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嘱之每次10粒,每天2次,服后五更泻得愈,大便成形。


3.感冒合并乳蛾

杜某某,女,1岁8个月。2010年11月15日17时初诊。
发热36小时左右。
前天感冒鼻塞,未引起重视。昨日开始发热,在家服护彤,阿莫西林等无效。
刻下:鼻塞,周身发热(38.3),面稍红,目光有神,不恶寒,无咳嗽。纳呆,无饮食不洁(节)史,舌偏红,众多红点,苔净。咽红肿,左侧扁桃体有一小脓点。
此乃感冒合并乳蛾。清解法,升降散合银翘散加减。停西药,中药6小时当见其效。
蝉衣3g 僵蚕12g 赤芍6g 荆芥10g皂角刺10 g 生麦芽10g
苍耳子10g连翘30g 牛蒡子15g 鱼腥草30g 芦根30g
1剂,煎取120毫升。18时,21时,24时各服药40毫升。注意寒温,清淡饮食。

11月16日11时通电话,昨夜23时发现身和热退,24时未再灌药。至今诸症皆去,玩耍嬉笑。前方所留药液每四小时服30毫升再服一天。明天视情况善后调理。

11月16日18时家访,患儿生活饮食正常,但咽部仍有轻微红肿,脓点已无。六味汤化裁以善后。
蝉衣6g 僵蚕10g 桔梗5g 生甘草5g 荆芥10g 竹叶10g
牛蒡子6g 白扁豆10g 谷麦芽各10g
2剂,每剂煎取240毫升,每次服30毫升,分2天服完。
过几日街头相遇其家长,述患儿药后病愈,一切正常。


4.风痰咳喘

熊某某,女,6个月。2009年1月30日初诊。
本月21日因喷嚏微咳,在社区以头孢、青霉素治疗几天未效。26日下午病加,咳喘有痰声,急去某人民医院治疗,几天下来无效,且咳声紧闷。今天上午又在某门诊治疗,静滴地塞米松后咳嗽稍松活,但诸证依旧,转南昌治疗前求中医一治。
刻下(15时):精神较安,但家长述其易烦躁。咳嗽,痰声尚松活,稍喘促,喉间痰鸣,喜饮水,面色萎黄略青,自汗颇多(素来自汗多),面目虚浮,腹软。舌淡红,苔厚白腻有涎沫。但手足温,双目有神,饮奶尚可。
此为体虚自汗,偶感风邪,夹痰犯肺,诊为风痰咳喘。治当调营卫,平喘咳,化痰涎。处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合射干麻黄汤化裁,停它药。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3g 杏仁6g 厚朴3g
麻黄根5g 射干3g 生龙牡各10g 苏子3g莱菔子3g
生姜1小片 大枣2枚
2剂,每天一剂,煎取120毫升药汁,每2小时服20毫升。

二诊:1月31日15时。
前方1剂自汗大减,咳喘痰鸣稍减,并出现流涕打喷嚏。
刻下精神好,自己游戏玩耍,苔化,舌中白腻稍厚。
此乃营卫渐和,邪有外出之势。治当加重祛痰力量。改小青龙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麻黄根5g 桂枝10g 白芍10g 法半夏5g 杏仁5g 细辛2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葶苈子3g 大枣2枚 桑白皮5g 射干5g 紫菀10g 生姜1小片
2剂。

三诊:2月1日。
昨日药后下黑色油腻样便3次,今天亦下四次,含痰涎样粘液。诊时忽剧咳而呕,呕出痰涎样物与米粥。但患儿面色红润,精神好。
继服前方,改为每4小时服药1次,每次30毫升。

四诊:2月3日。
稍有咳嗽痰声,卧姿转动时有痰声,饮奶量减,鼻塞,大便日1次。舌淡红苔净。处消食化痰,调和肺胃法,从龙汤合保和丸化裁:
生龙牡各10g 苏子5g 法半夏5g 葱白3寸 桔梗5g
炒山楂10g 炒麦芽10g 炒莱菔子5g 白前5g 僵蚕5g
2剂。

五诊:2月5日。
前方去麦芽,加陈皮5g,2剂。
至2月9日,患儿精神饮食睡眠二便皆正常,面色红润,惟喉间偶有痰声。处六君子汤加桔梗3g,神曲3g,健脾益肺善后痊愈。

5月2日患儿被传染流感,初服桂枝汤合二陈汤得效,再转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而愈。继以蜂房粉煎蛋调理体质(蜂房粉5克与蛋搅匀,净锅无油煎熟服,每天1次)。
9月上旬相遇,该孩长高体健,未再感冒,嬉笑玩耍,大异以往。
2010年8月相遇,其家长述去年5月病愈后,至今身体健康,未再感冒。


5.痰热郁闭肺炎

陈某,女,7个月。2010年7月31日初诊。
入夏天热后每隔两三天即发热感冒打点滴。前天因吹风以致发热39.5度,点滴后热减,当晚泄泻6次。昨日继续点滴但未泻。
8点20分刻下:周身发热(38.3度),不恶寒,喜风吹,不吹则哭闹,有汗,咳嗽痰声沉闷,舌淡红苔薄干,咽诊无异。脉络风部浮粗紫,气部浮细紫,食纳好,今晨大便一次如常。听诊肺部细小湿啰音。
此乃痰热郁闭,诊为肺炎痰咳。始考虑桑菊饮化裁,但汗出喜凉,脉络上气关,病已入里在肺,遂疏1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务使闭开咳畅,其热外达。开方毕其家长又不确信,说想打点滴再加服中药,余遂介绍其往西医儿科处就诊,暂时不用中药。
下午17时,临近下班,复来求诊。见症如上,但周身发热无汗(38.6度),胸膈微煽,舌红苔干。
炙麻黄6g 生石膏15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10g 僵蚕10g,1剂。
因浙贝无货,改为冬瓜子6克。
煎取100毫升,分3次温服,3小时服一次。

二诊:8月1日。
昨晚18时,21时,24时各服药一次。24时服药时发现患儿身凉静卧,安睡至晨。
刻下:患儿嬉笑,身凉(37.3度),稀便一次,咳嗽松活已应痰,双眼下有红斑。
肺闭已开,减少其制。
炙麻黄6g 生石膏10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6g 僵蚕10g 茯苓10g
1剂,煎取120毫升,分4次温服,5小时一次。

三诊:8月2日。
昨日生活起居已正常。痰咳应在咽喉口腔,即将出痰。或清或淡黄稠鼻涕。
调和肺胃法。
苏叶子各5g 荆芥10 g 竹叶6g 生甘草6g
陈皮6g 法半夏6g 茯苓12g 桔梗5g
2剂,服法如前。

四诊:8月4日。
患儿在嬉笑玩耍时呼吸有少许痰声。
茯苓12g 生甘草6g 五味子3g 姜半夏6g
杏仁6g 苏子3g 生龙牡各10g
3剂,服法如前。病愈后仍需注意寒热,饮食调摄。

按:痰热郁闭于肺,叠进抗生素之苦寒,以致压遏难透,势必增重,以麻黄开其肺闭,苇茎汤祛其有形之痰,重以石膏清透其热,取效满意;
三诊时其痰已有外出之势,因势利导;
四诊运脾化痰,收敛正气,善后而愈。
分享了
 
感谢分享


临 证 选


朱文杰 著
2013年7月









业 医 十 年 赋


勤求古训历十年
博采众方效圣贤
践行不倦古今萃
大医精诚创新篇


朱文杰
2008年于丰城





目 录

医者简介
自 序

一. 医方选
1.清透九味方
2.风咳六味方
3.四因定喘汤
4.养肺汤
5.骨伤六味方

二. 医案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肺部感染)
2.感冒戴阳
3.感冒合并乳蛾
4.风痰咳喘
5.痰热郁闭肺炎
6,麻疹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2.胸痹
3.胃痞痛
4.脂肪肝,高血脂
5.风痹
6,中风(中经络)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2.脓包疮
3.内伤

三.医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医者简介


朱文杰,男,江西丰城市人,1983年出生于医药世家,1997年接过先祖荣根公赐给的传家医书,开始学习中医。勤奋自学考取医师资格证,跟随诸位名老抄方以广见闻。

继承发扬先祖技艺,常一帖定效。精于内、儿科,长于妇、外、伤科,养生延寿。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感冒,咳嗽,乳蛾(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痰嗽,哮喘,胃脘痛,眩晕,失眠,高血压,急慢性肝炎,大小三阳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脂肪肝,痛风,糖尿病,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病蛋白尿,癫狂类精神疾病;妇科乳腺增生,盆腔积液,囊肿,肌瘤诸病;跌打损伤或车祸导致之脑干伤、颅内出血,失忆,不言不语半身不遂,跌打内伤;疔疮肿毒,烧烫伤;部分疑难重症。

验方“龙马至来丹”,对阳痿,勃起不坚有显著效果(上到56岁,下至21岁,经临证运用,3-15天皆愈);验方“溶石散”配合汤剂,治疗肾中顽固之小结石经实践15天-30天化无;灵仙通络散治疗骨质增生,多可达到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得明师传授《洗髓易筋经》与药饵,于养生延寿有一定心得。主编学术著作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自 序

余出生于医药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药与针灸很有兴趣,家中长辈见我对医颇有悟性,遂培养我学医。自1997年开始学习,2001年临证,至今已有十余载,景岳云上一层有一层之见地。余业医后方识医海无涯,学无止境。韩愈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想学有所成,唯有持之以恒,精勤不倦,以求融会贯通。张锡纯氏认为学贵与年俱进。余深以为然。读书-临证-思考-总结,这种螺旋式的实践,使得我们不断提高,在继承古今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实践与认识,有所突破提高,这就是发展了。
当今社会节奏快,人民要求绿色环保、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医,也必须与时俱进,发展适合自身学术技术的方方面面。像现在的免煎剂,就很好的解决了急诊煎煮费时的弊端,个人通过实践,认为这是安全高效的,这是中医药人对人类健康,对医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再如一些疾病,7天能自愈的能不能1、2天就治愈?传统需治疗15天的,能不能治疗7、8天就治愈?服药后需2、3小时取效的,能不能1个小时就取效?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研求精进,加以解决。
今欲效仿前人,出外游历,现撷个人十年之得整理成篇,以作见面之资,水平有限,漏误之处还请贤达指正为幸!
朱 文 杰
于2013年7月



一 医 方 选


1. 清透九味方

苍耳子 一枝黄花 连翘 鱼腥草(生石膏) 荆芥
桔梗(枳壳) 麦芽(炒莱菔子) 山楂 薄荷


2. 风咳六味方

蝉衣 僵蚕 杏仁 百部 桔梗 甘草


3.四因定喘汤

生麻黄 苦杏仁 穿山龙 丝瓜络
紫苑 款冬花 桑白皮 乌梅 甘草


4.养肺汤

川贝母 炙款冬花 五味子 冰糖 雪梨


5.骨伤六味方

煅自然铜 骨碎补 血竭 地鳖虫 苏木 干地黄















二 医 案 选
(一)外感类医案


1.太阳伤寒证(肺部感染)


熊某某,男,27岁,中学教师。2007年11月1日初诊。
患者10月30日晚开车受寒,鼻塞流涕,常欲嚏而不能,自服阿莫西林不效。10月31日晚大汗。
刻下:恶寒、咳嗽明显;鼻塞流涕,手足凉,口干,常欲喷嚏而不能,嚏则舒。心不烦,精神,食欲,二便如常。舌尖红,苔薄腻。右脉寸偏沉,关稍显弦;左脉稍细。x片示:两肺纹理明显增强,左肺门稍大,右肺下叶有纹理点状阴影。余(-)。示:肺部感染。
此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有郁热之渐。诊为太阳病(肺部感染),有传入气分之势。治拟温散疏清法,先发制病,力求截断。
荆芥 10g防风 10g桂枝 10g生姜 7大片 炙甘草 6g
柴胡 12g黄芩 12g杏仁 10g前胡 10g百部 10g僵蚕 10g
2剂。嘱之首剂若效则明天服第二剂,否则今晚进第二剂。
忌油腻,鱼,辛辣食物,注意保暖。未再复诊。

11月4日晚往患者家中随访,与患者电话联系。
患者云:服药1剂,诸证基本消失,次日又服第一煎,因药苦难喝,未再服药。刻下鼻子稍有阻塞,余无异常,因教学事忙,未能复诊,十分感谢云云...
过几天带学生来看病,说自己病已痊愈。
按:症状虽为太阳伤寒证,但汗后未解,且出现口干脉弦舌尖红,x片显示肺部阴影,说明病有入里之势,通过表里兼顾,其病截然而止。


2.感冒戴阳

李某某,女,69岁。2011年6月1日13时初诊。
素来劳作,身体尚可。昨夜变天降温,夜卧未盖衣被以致受寒。今晨起即感思睡,纳差,咳嗽动痰。
刻下:重衣恶寒。面稍红,自觉微热。但欲寐,咳嗽动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四肢温暖。向来大便稀软。舌淡红润,苔薄白腻润,左边偏厚。右脉寸关浮弦细,沉取尺部无力。
外感风寒,少阴戴阳夹痰证。治以温阳散寒潜纳法。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从龙汤化裁。
制附子15g甘草10g生麻黄5g煅龙骨10g杏仁10g苏子6g
1剂,清淡饮食。因步行来诊,嘱服药1道后再回家,14时45分服药后回家,未再复诊。

6月4日再见,自述当日回家即睡,静卧时周身小汗出,诸证豁然而解。
现偶有一二声咳嗽,嘱之静养。又言久苦晨起4-6时腹痛稀便,天冷尤甚,此为年老阳虚五更泻,拟桂附地黄丸合四神丸。嘱之每次10粒,每天2次,服后五更泻得愈,大便成形。


3.感冒合并乳蛾

杜某某,女,1岁8个月。2010年11月15日17时初诊。
发热36小时左右。
前天感冒鼻塞,未引起重视。昨日开始发热,在家服护彤,阿莫西林等无效。
刻下:鼻塞,周身发热(38.3),面稍红,目光有神,不恶寒,无咳嗽。纳呆,无饮食不洁(节)史,舌偏红,众多红点,苔净。咽红肿,左侧扁桃体有一小脓点。
此乃感冒合并乳蛾。清解法,升降散合银翘散加减。停西药,中药6小时当见其效。
蝉衣3g 僵蚕12g 赤芍6g 荆芥10g皂角刺10 g 生麦芽10g
苍耳子10g连翘30g 牛蒡子15g 鱼腥草30g 芦根30g
1剂,煎取120毫升。18时,21时,24时各服药40毫升。注意寒温,清淡饮食。

11月16日11时通电话,昨夜23时发现身和热退,24时未再灌药。至今诸症皆去,玩耍嬉笑。前方所留药液每四小时服30毫升再服一天。明天视情况善后调理。

11月16日18时家访,患儿生活饮食正常,但咽部仍有轻微红肿,脓点已无。六味汤化裁以善后。
蝉衣6g 僵蚕10g 桔梗5g 生甘草5g 荆芥10g 竹叶10g
牛蒡子6g 白扁豆10g 谷麦芽各10g
2剂,每剂煎取240毫升,每次服30毫升,分2天服完。
过几日街头相遇其家长,述患儿药后病愈,一切正常。


4.风痰咳喘

熊某某,女,6个月。2009年1月30日初诊。
本月21日因喷嚏微咳,在社区以头孢、青霉素治疗几天未效。26日下午病加,咳喘有痰声,急去某人民医院治疗,几天下来无效,且咳声紧闷。今天上午又在某门诊治疗,静滴地塞米松后咳嗽稍松活,但诸证依旧,转南昌治疗前求中医一治。
刻下(15时):精神较安,但家长述其易烦躁。咳嗽,痰声尚松活,稍喘促,喉间痰鸣,喜饮水,面色萎黄略青,自汗颇多(素来自汗多),面目虚浮,腹软。舌淡红,苔厚白腻有涎沫。但手足温,双目有神,饮奶尚可。
此为体虚自汗,偶感风邪,夹痰犯肺,诊为风痰咳喘。治当调营卫,平喘咳,化痰涎。处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合射干麻黄汤化裁,停它药。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3g 杏仁6g 厚朴3g
麻黄根5g 射干3g 生龙牡各10g 苏子3g莱菔子3g
生姜1小片 大枣2枚
2剂,每天一剂,煎取120毫升药汁,每2小时服20毫升。

二诊:1月31日15时。
前方1剂自汗大减,咳喘痰鸣稍减,并出现流涕打喷嚏。
刻下精神好,自己游戏玩耍,苔化,舌中白腻稍厚。
此乃营卫渐和,邪有外出之势。治当加重祛痰力量。改小青龙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麻黄根5g 桂枝10g 白芍10g 法半夏5g 杏仁5g 细辛2g 五味子3g 炙甘草3g
葶苈子3g 大枣2枚 桑白皮5g 射干5g 紫菀10g 生姜1小片
2剂。

三诊:2月1日。
昨日药后下黑色油腻样便3次,今天亦下四次,含痰涎样粘液。诊时忽剧咳而呕,呕出痰涎样物与米粥。但患儿面色红润,精神好。
继服前方,改为每4小时服药1次,每次30毫升。

四诊:2月3日。
稍有咳嗽痰声,卧姿转动时有痰声,饮奶量减,鼻塞,大便日1次。舌淡红苔净。处消食化痰,调和肺胃法,从龙汤合保和丸化裁:
生龙牡各10g 苏子5g 法半夏5g 葱白3寸 桔梗5g
炒山楂10g 炒麦芽10g 炒莱菔子5g 白前5g 僵蚕5g
2剂。

五诊:2月5日。
前方去麦芽,加陈皮5g,2剂。
至2月9日,患儿精神饮食睡眠二便皆正常,面色红润,惟喉间偶有痰声。处六君子汤加桔梗3g,神曲3g,健脾益肺善后痊愈。

5月2日患儿被传染流感,初服桂枝汤合二陈汤得效,再转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而愈。继以蜂房粉煎蛋调理体质(蜂房粉5克与蛋搅匀,净锅无油煎熟服,每天1次)。
9月上旬相遇,该孩长高体健,未再感冒,嬉笑玩耍,大异以往。
2010年8月相遇,其家长述去年5月病愈后,至今身体健康,未再感冒。


5.痰热郁闭肺炎

陈某,女,7个月。2010年7月31日初诊。
入夏天热后每隔两三天即发热感冒打点滴。前天因吹风以致发热39.5度,点滴后热减,当晚泄泻6次。昨日继续点滴但未泻。
8点20分刻下:周身发热(38.3度),不恶寒,喜风吹,不吹则哭闹,有汗,咳嗽痰声沉闷,舌淡红苔薄干,咽诊无异。脉络风部浮粗紫,气部浮细紫,食纳好,今晨大便一次如常。听诊肺部细小湿啰音。
此乃痰热郁闭,诊为肺炎痰咳。始考虑桑菊饮化裁,但汗出喜凉,脉络上气关,病已入里在肺,遂疏1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务使闭开咳畅,其热外达。开方毕其家长又不确信,说想打点滴再加服中药,余遂介绍其往西医儿科处就诊,暂时不用中药。
下午17时,临近下班,复来求诊。见症如上,但周身发热无汗(38.6度),胸膈微煽,舌红苔干。
炙麻黄6g 生石膏15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10g 僵蚕10g,1剂。
因浙贝无货,改为冬瓜子6克。
煎取100毫升,分3次温服,3小时服一次。

二诊:8月1日。
昨晚18时,21时,24时各服药一次。24时服药时发现患儿身凉静卧,安睡至晨。
刻下:患儿嬉笑,身凉(37.3度),稀便一次,咳嗽松活已应痰,双眼下有红斑。
肺闭已开,减少其制。
炙麻黄6g 生石膏10g 杏仁10g 生甘草6g
芦根15g 生薏苡仁15g 浙贝6g 僵蚕10g 茯苓10g
1剂,煎取120毫升,分4次温服,5小时一次。

三诊:8月2日。
昨日生活起居已正常。痰咳应在咽喉口腔,即将出痰。或清或淡黄稠鼻涕。
调和肺胃法。
苏叶子各5g 荆芥10 g 竹叶6g 生甘草6g
陈皮6g 法半夏6g 茯苓12g 桔梗5g
2剂,服法如前。

四诊:8月4日。
患儿在嬉笑玩耍时呼吸有少许痰声。
茯苓12g 生甘草6g 五味子3g 姜半夏6g
杏仁6g 苏子3g 生龙牡各10g
3剂,服法如前。病愈后仍需注意寒热,饮食调摄。

按:痰热郁闭于肺,叠进抗生素之苦寒,以致压遏难透,势必增重,以麻黄开其肺闭,苇茎汤祛其有形之痰,重以石膏清透其热,取效满意;
三诊时其痰已有外出之势,因势利导;
四诊运脾化痰,收敛正气,善后而愈。
6.麻疹

左某某,男,8岁。2009年5月11日16时初诊。
以头面颈项胸背腹部多红疹,手足红疹偏少10小时而来诊。
患儿昨夜吃了3根冰棒,致夜卧时打嗝不断,家长给服霍香正气丸1包。今晨起发现头面有红疹,发热,咽痛,咳嗽,未作处理,至下午时热升疹增遂来诊。
刻下:头身红疹,手足偏少,不痛不痒,发热(38.5度),不恶寒,有汗出,咽红且痛,咽痛刺激而咳。双睑红赤,有少量泪涕,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头痛,口腔黏膜、牙龈有红点。但精神好,心不烦。小时侯打过麻疹疫苗。舌边尖红,两侧有小白疱作痛,舌尖亦痛。苔淡黄且腻,中部偏厚。右脉寸浮大,一息五至,来疾;左寸亦显浮大。
外感麻毒,卫气同病,诊为麻疹。治当清解宣透,予银翘散,薄杏石甘汤,升麻葛根汤合方主之。
金银花30g 连翘30g 薄荷5g 杏仁10g 生石膏45g 炙甘草5g
芦根20g 升麻10g 白芍10g 牛蒡子10g 桔梗5g
1剂,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大便如溏则减量或停后服。清淡饮食。

二诊:5月12日15时。
药后手足疹多,大便下3次,第一次量多,后2次量少。今晨疹出至手掌足底,体温37.3度。上午胸腹背红疹大部分消失。
刻下:发热(腋温38.1度),手足仍有红疹。咽红痛,口干,纳差。舌边尖红,仍痛,苔黄厚腻。脉如前。
考虑食滞以致郁热难透,拟消滞清透法,升降散合升麻葛根汤加减。
生山楂10g 生麦芽10g 生甘草5g 蝉衣6g 僵蚕10g
生大黄3g 赤芍10g连翘15g 麦冬10g 升麻10g 葛根10g 薄荷5g
1剂。(家长知医,自行点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养津液,未加它药)
三诊:5月13日9时。
除舌尖痛外,其他症状消失。苔薄。脉右寸虽浮大但缓。
生山楂10g炒麦芽10g枳壳5g生甘草5g
生地10g木通6g竹叶10g浙贝6g
1剂,稀粥调养数日。

5月14日继以沙参麦冬山楂麦芽赤芍紫草等养胃阴清余热。
5月18日相遇,病已痊愈,生活正常。
按:本例为不典型麻疹,24小时即已出透,疹退时间也短,当然也不能排除治疗因素缩短了病程,加快恢复。

(二)杂病医案

1.头痛
曾某某,女,50岁,孙渡镇下塘村。2008年10月24日初诊。
两个月前因子宫肌瘤动子宫切除术,术后刀口感染,经点滴治愈,但刀口不适至今。
20天前因家庭之事而情绪忧思,以致失眠,后失眠自愈但出现头痛已10天,痛在头顶与右侧一条线,自述头痛,重,昏,喜则痛缓,忧思痛加。经常自感疲乏,心悸,梦多,易自汗恶风,二便饮食如常。舌淡红苔薄黄干。诊脉右部偏细软;左关细软,重取无力。
术后有伤,加之忧思过度,以致肝郁脾伤,营卫不和,心神不安,浊阴上扰,诊为头痛,治当疏肝、益脾、降逆、调和营卫。予三方化裁。
炒柴胡 10g 当归 15g 白芍 15g 云茯苓 15g 生白术 10g 薄荷 5g
吴茱萸 6g 党参 12g 大枣 3枚 生姜 3大片 桂枝 10g 甘草 6g
5剂。怡情娱乐。

二诊:10月29日。
1剂见效,5剂服完,诸症皆有好转。效不更方,前法续进。

三诊:11月2日。
头痛愈半,舌淡边有齿痕。六脉较前有力,有时心烦。前方去吴茱萸,加丹皮 10g,栀子 6g,党参增为 15g,5剂

四诊:11月7日。
头痛已愈。耳后至太阳一条线有闭塞感,偶有耳鸣一二声。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缓较前有力。续进5剂。

五诊:11月13日。
头右侧不舒,诸症消失。病愈九分,逍遥丸缓调,注意调畅情志。

12月29日介绍病人来诊,言其病愈未再反复。
按:肝郁脾虚,营卫失和,浊阴上扰,三个病机三张方,逍遥散,桂枝汤,吴茱萸汤,全面兼顾,治疗过程中产生了郁热,又改为丹栀兼顾,终得病愈。


2.胸痹

张某某,女,32岁,中药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
以眠差多梦1个月而诊。
患者素多思虑压力大。烦躁易怒3个月余,3个月来经前则乳房胀痛7天左右(本月吃了逍遥丸稍减)。
近15天来,每天8时,18时许自觉背上寒冷如掌大,每次发作6-10分钟。

刻下:烦躁易怒,偶头晕,胸闷痛如窒,口中觉热,经常起小泡似溃疡,易饥食量大。偶腰痛膝痠。
舌淡红苔白腻偏厚。
左脉来疾,两尺沉无力;右脉寸沉,关大于寸尺。
嘱其作肝胆B超,彩超示:轻度脂肪肝。
患者自述久患“隐匿性肾炎”,尿中隐血加号。

此乃久郁化火,上扰心神,诊为郁证。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10炒栀子10炒柴胡12当归12白芍12薄荷3生白术10
茯苓10生甘草5瓜蒌皮30薤白12黄连3肉桂1 *3剂。

二诊:12月6日。
前方一知二己三巩固(服第一剂当晚睡眠好,烦躁胸痹诸症基本消失),唯舌尖仍觉热。
12月3日晚洗澡后,头部昏沉,如有物蒙至今。
刻下舌淡红苔白薄偏腻。脉起有力,右寸软。
炒苍术15升麻5干荷叶10竹叶5 *2剂。

三诊:12月8日。
药后头部诸症皆去,但梦多睡眠又差,肝火清而未尽,有些许烦躁。
丹皮栀子各6黄连3肉桂2 *5剂。
上4味煎汤送服逍遥丸(自备)。

2012年12月31日回访,服前5剂药后诸证皆愈。
近因月经来前左乳房稍胀,嘱之服逍遥丸,每月经前15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
2013年3月再访,去年服逍遥丸后已愈,未有异常。


3.胃痞痛

唐某某,女,34岁。2007年9月3日初诊。
胃痛6年,时好时发,多地求治,叠进中西药,收效甚微。
刻下:精神不振,胃脘痞闷微痛,时有烧灼感;头痛;情绪不佳时胃痛加剧,痛涉背、右肩后,发完脾气后则觉舒。喜饮泠水,先舒后痛。大便软,二三次/天。说多话自觉短气不够用。全身不畏寒,手足温。舌淡红苔干偏黄。右脉沉迟无力;左脉沉迟无力,寸浮于尺,左寸稍弦。
此为寒多热少,交结成痞,太阴不升,阳明失降,诊为痞证。治拟温中降逆,除热调中法。方予半夏泻心合吴茱臾汤化裁。
处方:姜半夏 15g 黄连 3g 黄芩 5g 干姜 5g 炙甘草 6g
党参 10g 吴茱臾 6g 枳壳 10g 生姜 5大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9月5日。
精神振作,烧灼、胃痛、头痛好多,大便一天一次,不成形。胃泠明显。
加重温中力量。前方半夏减为10克,干姜加为10克,党参加为15克,3剂。

三诊:9月10日
诸症大减,刻下胃脘稍有闷,按之微痛,若有心烦则痛及胸胁。舌淡红,苔薄淡黄而腻。六部教前有力而缓。
干姜改为8克,续3剂,临床治愈。
后于2009年中秋相遇,自述2年前治愈后,胃病未反复。


4.脂肪肝,高血脂

张某某,男,31岁。2010年5月29日初诊。
因病脂肪肝,高血脂6个多月来诊。
患者因长期烟酒,肥甘饮食,身体不适,于2009年11月5日在某人民医院检查,发现ALT 65u/L,AST 47u/L,总胆红素19.20umol/L,甘油三酯9.29mmol/L,总胆固醇8.30mmol/L。B超示中度脂肪肝。诊断为脂肪肝,高血脂。经降血脂,保肝治疗无效,诸证逐渐加重。
刻下:纳差,时有腹胀。患者形体肥胖气盛,易烦躁,大便秘,质稀,日2,3次,小便黄。两眼白睛出现黄色云状斑。近月来每天晨起后头痛,咽部烘热感。舌红偏胖,苔腻,根部苔淡黄偏厚。左脉偏滑,沉取关稍弱;右脉寸滑,关无力,尺部有力。
此为饮食肥甘,脾失健运,痰瘀渐趋凝结。诊为脂肪肝,高血脂。治拟健脾升清,化痰行瘀法。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生白术30g 茯苓20g 炒苍术30g 升麻6g
鲜荷叶1小张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生麦芽10g 炙甘草6g
5剂,嘱之坚持治疗,清淡饮食,戒烟酒,注意适当锻炼,晚睡晨起时各饮温水500毫升。

二诊:6月2日。
服前方2剂即觉舒适,续进5剂。

三诊:6月11日。
胃纳正常,腹胀消失。舌偏红,苔薄腻。脉右关渐有力,寸滑。
续进3剂。

6月15日变方:
生黄芪15g 党参15g 炒苍白术各30g 茯苓20g 陈皮10g
姜半夏15g 生薏苡仁60g 丹参15g 知母10g 炒山楂15g 炙甘草6g
5剂。

6月21日,患者白睛黄色云状斑消失,全身症状消失。化验血脂与肝功能:ALT 23u/L,AST 33u/L,总胆红素11.00umol/L,甘油三酯3.79mmol/L,总胆固醇4.83mmol/L。B超示轻度脂肪肝。嘱之注意饮食调摄,适当锻炼。
2012年1月31日随访,患者自述于2010年服药近30剂,症状体征消失,后自行停药。2011年又在市人民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迄今身体健康无异
按:本案病情较轻,有向痰瘀互结的趋势,通过四君子,升陷汤,清震汤,二陈汤合方化裁,并始终重用生薏苡仁以健脾祛湿,取得了病速退复健康的效果。


5.风痹

王某,男,57岁。2007年10月16日。
今年6月份因夜吹风扇,致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继而游走至大腿处。近五天因挑担而发左臀部胀。
刻下:左小腿腓肠肌胀且微痛;左臀胀,上楼不胀痛,下楼则发,与寒热无关,抬腿实验无异。
精神,饮食,气力,二便如常。
唇有青紫斑,舌稍红苔薄白。
脉左细软稍弦;右关尺细软,寸稍洪大。
此为外风袭络,气血壅滞。诊为风痹。
治拟祛风养血通络法。独活寄生汤化裁。
独活 10 桑寄生 15 秦 艽 10 威灵仙 12 当 归 10
白芍 10 茜 草 10 怀牛膝 6 生 姜 3片 大 枣 5枚
5剂。

二诊:10月21日。
臀部症状消失。
独活 10 桑寄生 30 秦艽 12 细辛 4.5 川芎 10
升麻 10 赤白芍各10 威灵仙 15 当归 15 茜草 10
怀牛膝 10 5剂。

患者于2008年8月份带其妻前来看病,言其小腿稍有不适,再予壮腰健肾丸6瓶以巩固。


6.中风(中经络))

罗某某,女,58岁。2007年6月16日初诊。
素有头晕头痛史,10年前胃手术。
6月3日晨起发现右侧手足软弱无力,口角向左歪斜,血压220/130毫米汞柱, CT检查为“脑梗塞”。头痛甚剧,经西医治疗15天,病势略缓,经治医生来请会诊。
刻下:右侧肢体能举动但不能站立,患侧无拘急,口角时歪时正,头尚微痛。少气懒言,脸面少华,自感乏力,胃纳尚可,二便正常,有时咳而动痰。
舌偏红而肿,无津,中剥无苔,舌体短缩不能伸于外。
左脉浮滑弦,重按有力,倍于右脉。
右脉缓涩偏沉细,重按少力。
诊断:此乃气不举于内,血不充于脉,风邪中于外。断为中风之中经络证。
法拟益气活血,化痰散风法。
处方:秦艽6 白菊花6 当归10 白芍10 生地12 川芎3
怀牛膝6生芪15 地龙10 桃仁10 丹参10 赤芍10
鲜竹沥20克(分冲) *3剂
用生姜一片搅匀竹沥后温服2次/剂/天。
三天后家人掺扶患者来诊,原接诊医生续按原方以进,10剂不到病人生活已可自理,惟走路略有跛行。


(三)骨伤、皮外等医案


1.风疹

黄某,女,4岁。2007年12月25日初诊。
全身红斑疹3天,此起彼伏,红斑中有痂点,身痒夜甚,饮食二便正常。家长述病前少衣吹风,又食牛奶,续现该病。舌淡红苔薄润略腻。
此外风搏于肌肤,郁而成斑。
治拟外疏内化,养血祛风。
方予消风散加减。
荆芥 10 防风 6 蝉衣 6 胡麻仁 6 苦参 6 知母 6 通草 6 当归 6 生地 6 生甘草 6 *3剂
第三煎取汁擦洗全身。愈。
2008年1月7日其姐亦患此病,处原方3剂亦愈。


2.脓包疮

熊某,男,14岁。2008年1月5日来诊。
上月因接触传染,致全身脓包疮,在余处服五味消毒饮加白鲜皮,陈皮,外擦三日膏,基本治愈。
前日因吃公鸡,致使反复,臀部尤甚,口中腻,疮面红有黄点,此起彼伏,其疮在不同时期(或始或谢)现于周身,不痒,流少量黄水。手足温,饮食正常,素来大便三日一解,脸部瘰豆较多。舌偏红,苔黄腻。
此为外受毒邪,蕴于皮肤未净,因食发物反复,前法再进,重在解毒。
蒲公英 25 野菊花 18 天葵子 20 金银花 45 白鲜皮 20
陈皮 10 蝉衣 10 *3剂愈。


3.内伤

徐某某,女,49岁,2007年8月26日初诊。

昨日早晨7时许,被人打伤全身。尤以头,左手腕,右肩后,腹部,颈项处为甚。伤后半小时疼痛加剧,自出豆大汗,短气,呕吐清口水,中午,晚上稍作寒热,一日未进饮食,因故未治疗。

今晨自下大便,进粥少许。
刻下:前额晕痛,左手腕青紫肿痛,右肩后痛而稍肿,左胁角痛,腹痞闷,颈项痛影响转侧,自汗,略短气,不饥。(已绝经一年)
舌有瘀斑线。脉六部稍沉,左脉细小,右脉关尺略弦紧。
X片示:左手腕无异。让其去市中医院行头部CT:头部无异。
临下班时病人赶回。此为跌打受伤,瘀血停内,阻滞营卫,气机逆乱。
先以温开水送下云南白药保险子一粒。下午再来开方拿药。

下午三时来诊,自言中午胃饥思食,进饭半碗。睡一觉后,自觉精神振,诸痛缓。
法取破瘀通腑降气之剂。予复元活血汤合小承气加味。
处方:柴胡 12桃仁 12红花 6厚朴 10枳壳 15当归 10
生地 30山甲末 5天花粉 10酒炒大黄 10(后下)
白酒一两,共水煎 *2剂。煎服两次,
药汁送云南白药0.5克(每天一克),能下淤血更好。
患者述受伤前气匀力健,形体较瘦.

其虚考虑为淤血阻滞,疼痛剧烈所致.如伤后即服保险子或童子尿,也许不会出现诸虚像.
其头部CT为伤后24小时所拍.并要病人家属严密观察,有特殊反映即刻就医.
明天将来复诊.

二诊:8月28日。
26日下午服第一剂后自觉胃脘烧灼,头晕痛。27日停送服云南白药则无此弊(考虑白药之刺激)。
诸伤处肿消痛减。每天大便一次且正常。食欲转佳,每餐一碗。自言伤处发热在药后大减,由25日全天伤处发热转为(26日,27日)发作二三次,每次1--3分钟。
舌象如前。脉左脉细小,右脉细略弦,关尺已无紧象。
考虑到痛减且全身乏力,气短,再予前方加生黄芪15克,白酒一两。二剂。酒炒大黄同煎。云南白药改为酒调外敷。
数诊随证加减,9月4日来诊时伤愈大半,左手腕,右肩后稍有疼痛,续服活血和营方药善后。



三 医 论

1.精神抑郁症证治一得

精神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癫狂”范围,常因精神刺激,性格内向失于调解,脑部外伤等原因,以致血瘀气滞,派生痰饮,影响肝气疏泄,进而出现精神沉闷,不欲见人等精神抑郁症状,化郁热者还能出现狂躁,打人毁物,如不积极治疗,将给社会与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笔者临证根据患者精神沉闷,咯痰苔腻,大便干或结,辨证属少阳阳明同病,病因乃郁,痰,瘀,治当兼顾三者,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取效满意,介绍如下:

例一:杨柳,男,16岁。2009年1月1日初诊。
2年前被击伤头部,家人发现社会交往力减。在某精神病院诊断为“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服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安乐片,氯丙嗪诸药控制。半年后受寒致头痛,至今未解。
刻下:神情闷闷,整天在家不欲见人。巅顶微痛,大便干硬,久挣方出。咽微干,口中腻,失眠(服氯丙嗪诸药则睡,停药则不寐),惊则心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白腻。脉右关细弦。此为头部受伤,瘀血阻络,渐生痰饮,少阳阳明同病。诊为郁证头痛(脑外伤性精神抑郁症),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生柴胡 30g 法半夏 15g 黄芩 10g 枳实 10g 生大黄 10g(后下) 白芍 10g 桂枝 10g 茯苓 15g 丹皮 10g 赤芍 10g 桃仁 10g 生姜 5片 大枣 5枚,3剂。

二诊:1月3日。大便顺畅,头不痛,口中稍腻,舌苔减,药后仅惊悸一次。脉左关细稍弦;右重取有力。前方续进5剂。

三诊:1月8日。家长述其乐观不少。效不更方,前法续进5剂。守方治疗至1月23日,已停西药,精神无异。舌淡红体偏胖,苔白腻稍厚。脉左细软,关弦,三部重取无力;脉右关细弦,重取少力。方中枳实改为枳壳10g 生大黄减为 5g(同煎),7剂。务必舌苔化净,病方退尽,守方续治。
坚持治疗至2月7日八诊之时,生活正常,舌前部舌苔已薄,但中后部仍白腻稍厚。大便头偏干硬。守方再进,生大黄后下,加石菖蒲、合欢皮各15克,治疗至3月初,舌苔薄白,临床治愈,停药观察。

5月13日。因家长斥骂患儿,致使病情反复。刻下:惊悸,大便2—3天一次,舌苔白腻而厚,布满全舌。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炒柴胡20g 黄芩10g 法半夏15g 茯苓15g 桂枝10g 生龙牡各30g 生磁石30g 石菖蒲15g 远志10g,5剂。嘱咐家长注意思想开导。
6月10日患儿祖父因病来诊,述患儿2剂即愈,愉快玩耍。加服逍遥丸巩固疗效。2010年4月10日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脑外伤后,血瘀气郁,派生痰饮,郁证乃生。服药15剂,症状虽失,但病根仍在,以其舌苔厚腻有根,继治者,疏化其沉伏之痰气,终至苔变薄白,病乃治愈。加石菖蒲与远志,取其悦心神,化痰浊的功效,果然取效更捷。

例二:陈浩,男,16岁。2009年9月29日初诊。
患儿10岁时被人击伤头部,当时正值升中学,学习压力大,家长发现患儿沉默少言,不欲见人,未引起重视。今年起发现患儿精神郁闷更甚,消极自卑,生活无味,频言自杀,易烦躁而摔物打人,嗜食辛辣。
刻下:患儿对答虽正常,但明显不耐烦。咯痰色白,大便3天一解。舌暗红,多红点,舌根部苔薄黄。右脉关浮滑如豆,三部细;左脉细弦,重取尺部有力。此乃受伤后恰逢学习压力过大,气郁生痰化火,诊为郁证,有化狂之势。治当疏泄清化法。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炒柴胡30g黄芩10g生大黄10g枳实12g法半夏15g茯苓15g桂枝10g丹皮10g赤白芍各10g桃仁10g生姜2片大枣2枚,3剂。饮食清淡,家长多加开导。
期间或加生龙牡,或加石菖蒲合欢皮,治疗至12月5日,精神,生活已正常,患者往南昌打工,带药10剂。(补:以背部老伤,行刀罐法一次,完成后即坐车往南昌打工)
2010年4月10日电话随访,患儿生活正常,病未反复。2011年12月中旬遇到家属,说陈某生活正常,病未反复。
按语:病久郁而化火,且喜食辛辣,导致烦躁,已有成狂之势。通过清疏其气郁痰火,烦躁自平,终至复常。

临证中,笔者体会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此类疾病患者咯痰、苔腻、精神沉闷三症改善较慢,在摸索中加入石菖蒲,远志或合欢皮化痰醒神悦心药对后,对减少痰涎,化浊苔,开阔精神沉闷有明显促进效果,点滴之见,提出供大家参考。
习医十年,年轻而有为,了不得。:080::080:
 
看到消息,感叹时间快。
此稿乃我2013年在家的小结,那时治外感病较多。到杭州这几年来,更多的是治疗慢性疑难病,外感急症相对少了。
 
九天的清透九味方,曾经指导我灌肠治好了我家儿子很小时候发热到第9天不退,感激无尽!
 
可以一读,多谢分享!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