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群言录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61
获得点赞
769
声望
113
一、两个药对
河北~王强:
龟板这味药。是治疗心脏病的神药。
五十岁后的老年人,心慌气短,睡眠不佳,只要脉沉,就可以用,效果非常好。
但要量大些。20克以上。并且还要配伍防风。
这个理论是我从伤寒论里悟出来的。脉沉说明病不在表,病已入里。
龟板入里。不加防风无效。防风引邪出表。用于临床,一般十二副药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龟板要大量,防风10克左右就行。龟板我最多用过45克。也没用过太大。超过防风一倍,最少这个量。

中医的精髓就是抛开现在理论,用先人的思维去看待药物的作用,因为那才是中医的根。脱离了就别谈理论了。有时可能有些迷信,不过他的机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了的。

今年夏末。患者女,62岁,心脏不好多年,经常心慌,惊悸,气短,失眠,近期早晨五六点钟潮热盗汗,汗不多,起床活动一会就好,伴随心悸,胸部压榨感,喜欢自己敲打。脉沉略弦,尺弱。(补充:小便次数多。因为服用降压药。)
败龟板20厚朴12防风6香附10合欢皮12羌活10肉桂3薤白30
六剂,好转,续服六剂,三诊已经喜上眉梢。


我再说说相反药对。
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量大为主,人参量小为客。治痰饮胸闷,食欲不佳,效果非常不错。
 
二、探讨一下肢体颤抖
王家祥
我们抛开西医病名,学习中医就在中医的角度思考,中医思考,就离不开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把握自然规律。
颤抖,早在内经的时候,称为“掉”,或者叫“振掉”
我这里简单说几个内经条文:
其病动摇;掉眩巅疾;掉振鼓栗;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当然内经中类似条文很多!不在多举
大家都知道,震颤在中医多归于风
肝风内动这是最普遍的说法---说风可能大家都没有争议
风,大家都知道,肝、春、东都是一类
而春风~~这个风大吗?
不大,春风扶面,和风细雨
这种风伤人吗?
伤人也只是一个轻微的伤风(感冒)而已
我们一年中哪个季节的风最伤人?
冬天的风
为什么冬天的风伤人?
不正之风伤人,这个四时都有
冬本应藏,如不能正常的藏,就会伤。
藏,藏的什么?阳气
也就是说冬天被风伤的,其主要内在因素就是阳气不藏
动被风吹,其身振摇
看看和前面一个条文,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是不是归到一起了----冬,肾,骨,髓


现在震颤的分类,其中就有一种肾精亏虚
我临床中早年也按教材分类治疗过,基本无效,当然哪个时候功力不够也是主要原因
而学习伤寒论后,慢慢对这类疾病有了比较深的认识,近两年临床治疗了几十个此类患者,疗效都非常满意
其主要原因,我认为肾虚(下焦虚寒)是本
治疗我就抓主这个不放
髓虚为本
无论它证都是标
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海!
也就是肾生脑髓
肾气足则髓生,肾不足则髓亏
下亏为则上亏
我们搞中医的,有很多人喜欢将器官定为实质性的器官思考。
我的理解,人体本是一气,这一气而分阴阳
阴阳二气(合和之气)的升就是肝的功能,释放就是心的功能,收敛就是肺的功能,收藏就是肾的功能,其中输转这个气的就是脾的功能(可以简单理解为五脏)
这是从五脏来论阴阳
那么我们脏和腑如何来分阴阳
脏为阴,府为阳
前面的五脏应该说是,阴阳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对应脏
这里讲脏和腑的运动形式
脏为阴,府为阳。府气以下行为顺,脏气以上奉为要。
五脏只按一气去理解,一脏(一气)的不同运动
我们五脏之气要上奉,上奉到什么地方?
脑,啊
脑为髓海,五脏精气在这里汇聚为海
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上气不足,指的就是我们髓海不足
髓海不足,就会出现眩晕,肢体颤抖等症状
大家看看这里是不是把颤抖的一个类型分出来了(髓海不足)
也就是说出现肢体震颤的主要原因是髓海不足!
髓海为什么不足?
五脏精气不能上奉啊
五脏精气为什么不能上奉?
下焦虚寒(肾不藏阳)
少火之气升
我们脏的精气要上奉,靠的什么?下焦这个少火(命门之火)
所以归到底,就是我们的藏出了问题!
这个藏,我们归到肾的功能
肾阳不足
这是本
冬天为什么伤寒?这不又回来了嘛!
治疗
外治关元百会重灸
关元灸的目的,补充下焦之阳
百会灸的目的,给阳气下达之路
阳气下达,温绚肢体,则震颤可解
针内关和三阴交
为什么用脏的经穴?
颤抖是筋的问题
筋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筋的挛急
其二是筋的松弛
筋急~~寒则筋急
筋纵~~热则筋纵
筋纵是筋松弛了,我们的萎证是此类
我们肢体颤抖是什么?筋急
热证归于阳明(治萎独取阳明)
阳明是什么?府哇!府气以通调为顺
筋急归于脏,脏寒则筋急
所以临床可以配合脏的经脉上的穴位针刺
不一定非取内关或者三阴交
至于用药
我常常以吴茱萸汤为主方,多配合真武汤汤或者苓桂剂
为什么用这些方,理路在上面已经讲了
真武汤补下焦虚寒
 
老师大仁大爱,传播传统医药,造福华夏苍生,学生感觉很是惭愧。
 
老师大仁大爱,传播传统医药,造福华夏苍生,学生感觉很是惭愧。
老师们无私的分享 我们只要花个十几分钟做个整理 也算对老师的一个回馈吧
希望更多的同道参与进来,各自尽一份力。也许今天我们的这个星星之火,不久就会燎原:083:
 
白术老师辛苦了!感谢您把老师的谈话录音收集起来,供大家学习!
 
三、痛风
廖春蓉:
我分享个,因为没有经验,就试试,咋就有效果,肿当晚就消了。
三号晚上发作痛风,右足大趾关节肿痛,我让家属用桔梗煎水喝,并在痛处用姜末热敷,四号早上睡醒己消肿,稍有点疼,继续姜末热敷,阴阳九针处理,至今没在疼痛了。还在继续继续观察。

柴晓芸:
我师父用蜈蚣打粉敷患处,一天就好
 
最后编辑:
四、实践

徐嘉:
那还在我上针灸一年级的时候,连穴位还找不到几个的时候,扎针就更别提了。可是有一天,我先生扭伤了腰,痛到不能弯腰进入汽车里。。。。怎么办?网上四处查资料,说针后溪透合谷可以止痛,于是找来穴位图,一看,好家伙,在手上,还那么远,怎么个透法啊?还不得痛死人了?
因为是周末,无奈,只好发电邮给校长: 请问这个后溪透合谷怎么个扎法?危险不?
回信收到: 不要乱来!
我又不甘心,于是咬咬牙,找来家里当时最长的1.5寸针,坐在桌边,打算先在自己身上试试。
结果这一坐下来就是5分钟,我拿着那根针对着穴位,脑子里想着: 要是刺都血管,要是刺到神经,要是。。。。那么长刺进去,肯定痛得很。。。。。于是乎我手心冒汗,手也开始发抖了。
但是发抖也没用啊,这问题还得解决啊!最后我下定决心,要紧牙关,就此一搏,豁出去这只手不要了,不就是一扎么!于是针就进去了,结果您猜怎么着了?请大家在以下几个答案中选择哈:
1 痛不欲生,眼泪直流。
2 还好,痛,但是可以忍受。
3 居然几乎不痛,笑死我了!

后来我给我先生用的是手背上的腰疼点,5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五、吊线风

曾中强:
女,43岁在北京打工,因颈椎病,腰椎病,面瘫回家。在宜宾市人民医院治疗10天,她说是输液,吃西药。
到我处时,右眼不能闭合,嘴向左则偏歪,舌也偏歪。触诊右面部肌痛,枕后肌群肌紧,痛,腰,骶髋触多处痛点。颈,腰骶加中药药油烤半小时。行手法,松解,拿筋颈部,夹脊,臀部,膀胱经,一,二线,痛点刺血拨罐,颈≡针,天柱百劳大杼,面三针,翳风,地仓递颊车,禾髎,配患侧阳白,健则合谷,右则太冲,面部加烤灯留针半小时。中药,棱波微步汤加减,没用激素疗法。病人父亲是乡村医生,用善鱼血调麦面肤患侧面部。病人家远,隔日一次,=次腰颈已无痛,四次嘴角,舌不仔细看天偏歪。属其忌生冷食物,受凉。桑沙枕纠正颈椎生理屈度。病情有待进步观察。
 
根于中医才于意理!
 
成都** 雷晋豪:
女,46岁,头痛6+年,再发一天。
头痛如裂,呕吐清涎,大便微溏,舌淡苔薄脉沉细弦。
吴茱萸汤+川芎、白芷
厥阴头痛.jpg
 
最后编辑:
唐联杰:
患者,65岁,主诉反复眩晕欲吐几年,再发加重4天。患者自诉每当此秋冬季节发病。症见:头晕,卧起头晕眼花,天旋地转,胸闷欲吐,口干欲饮,喜饮热水;无其他不适。舌质淡微胖,苔裂纹,舌边水饮点,脉沉弱。西医诊断:美尼尔氏综合征。予泽术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一诊:进药两付,今早查房,头晕减轻,余无不适,效果可。颈椎不适,X线片:颈椎退行性病变,不做太多考虑。
QQ截图20161122105129.png
 
最后编辑:
山东陈国峰:今日凌晨三点,我被中脘部腹胀满及疼痛难忍而醒来。右关太过。针足临泣、侠溪、解溪。用克我之胆木的体-足临泣侠溪,克已土之过。针后三分钟,整个中脘部出现鼓噜噜的声音,似乎气在转动的感觉,腹部开始慢慢变软。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左右,居然熟睡了,六点醒来针还在。
 
曾中强:
昨天处理一男病人32岁,脚痛,髋,小腿外则胀痳痛不适一月就诊。以前打针输液,也搞过按摩。牵引。CT示腰5,骶l,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查体,右肩夹区有压痛点,右背比左背高一厘米。右足长约一㎝,左臀比右低约一㎝。右骶髂比左要痛。跳跃点,环跳,承山,丰隆,皆麻痛。伏以丰隆处较甚。舌型尖,舌尖,右边舌红,舌中白胖,伸舌时舌轻微右偏。考虑肝风内动,脾肾阳虚。手法,拿筋枕后肌群,顺推夹脊,膀胱经至发热,痛点松开,寻足膀胱经,胆经舒通,优以委中承山,肾俞,膀胱俞,跳跃,阳陵泉,丰隆多如用时。针剌阳陵泉留针十分钟,丰隆,跳跃右侧骶髂这几个胀麻痛点针刺松解如罐十分钟。正骨,腰,骨盆。病人下床后甚是高兴,一个月了,今天舒服多了。棱波微步汤加减中药一煎,病情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
 
曾中强:
今天一男病人58岁,农民,昨天抬一木头摔了一跤,扭伤,右胸牵拉性痛来诊。右侧乳头偏右下痛,起身弯腰加剧。查体,右侧乳头下约一拳头痛,局部无红肿。右侧肩夹摸筋有痛点特别是隔俞部按痛。用推胸过腹功法只用轻推法,痛点处轻按揉二分钟。背部也用推法推夹脊,膀胱经。左侧隔俞夹脊膀胱经用拨法拨一拳头长短,右侧拨通背部,用分筋正骨法正胸骨,病人坐起,两足放床下,右手掌贴住右侧隔俞处,令病人深吸气,用力咳嗽同时右手发力推顶共三次。双提法提松胸骨。病人下床好了百分之八十,西药对症处理口服一天。
 
湖南长沙李妍:

患者,女,62岁,以舌体疼痛,咽痒,咳嗽7月余就诊。该患于今年4月回乡受凉,即有类感冒症状,咳嗽,声嘶,口干,唇干,伴舌体两侧裂痕。曾在航天医院,湘雅附三住院多次未果!遂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咳嗽以白天为重,舌体转动时咳嗽加重,咳嗽后即痒,两者交替!由于该患多次住院,我只看了11月25号的出院小结,均以“咳嗽待查”收住院!胸片,实验室检查都未见明显异常!我只检查一下患者的舌体,苔白不腻,两侧舌裂,舌后体略肿胀,当说话戴有“儿”话音时,患者吐字不清,并且咳嗽,舌板加压可见粘膜滤泡增生,余(一)。我当时也很凌乱,毕竟这个患者治疗这么久了,脑海里有甘草泻心汤,潜阳丹,封髓丹,飘过……嗯,就这样吧,三者“哗众取宠”5剂,上针液门透中渚下灸涌泉透海泉……封膻中和大椎,并在这两个穴位上贴止咳的膏药……患者体内的寒火呀,湿邪呀,再不走我也黔驴技穷了

谁知患者今天下午一来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伸着舌头让我看……妈呀!舌裂好了,只有偶尔的几声咳嗽,患者高兴的同时我很欣慰!其实我也不知道给这位患者定什么病名,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再给患者用什么止咳的方子都显得于事无补,与其困在原地不动,不如绕道继续前行“曲线”也一样可以“救国”
 
徐华宙:
今日分享:一女,71岁,回族,左侧上胸部疼痛十天就诊,曾到地区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而按疱疹治疗无效,也曾扎火针亦无效,检查见疼痛部位在左胸部第一肋上下缘,患者坐位站起时喊其儿子扶着才能起,问其原因,回答说坐位站起用力局部疼痛加重,遂采用刺血治疗,先刺左尺泽,问病人感觉,患者诉轻松了,可以自己从坐位站起而不用扶,病人又试着弯腰均不受影响了,接着重刺阿是穴及肺俞,疼痛顿消。患者及家属连连称奇,疗效满意,付费称谢离去。
 
乐道安12:04:34
今天交流骶髂关节手法,从懒扎衣的园胯档的动作中体会骶髂关节运动规律,并引申到肩关节三维运动。
11.jpg
骶髂关节是中柱地基,当他的活动弹性大时,相对中柱的活动度就大,故作为地基要保持住他最大的弹性活动度是康复手法重点,也就是说腰腿痛的病人首重是骶髂关节调理,而肩关节可说是颈椎特有的地基,而作为肩关节应该还包含肋笼这个结构,而且肩关节活动与骶髂关节活动基本是同向的,肩关节以锁骨作杠杆也在和骶髂一样做三维同向运动,在太极运动中,园档动作下,肩关节也在做同样园形活动,而不是只是手在活动,而只有在放松情况下,慢做才能将之完全放开,也就是说放松也是手法的第一个条件,只有放松才能给错缝的骨头回去的空间,如果紧张了,骨头受到筋膜牵拉,是不可能回到他自己娘家.松是手法的第一个条件,而中正不仅仅只是骨头摆位中正,而又要筋膜安顺,两者合一,才会各归其位,各安其份,这更是手法的必然。作为医者,练习太极是必要的,如你通过了骶髂关节肩关节三维拉伸,达到了4肢力整合于胸前4角,你出的力与下盘的稳定活动度可以用大声脑感知,你在治疗病人时,如病人肩关节有问题,你用你的髋带动你的手而带动病人肩也在做三维活动,这就是一种极妙治疗,而且不是市面上简便拉伸术。

拉开髋与拉开肩也不是现在市面上所说的那样,并且如果你没有拉开,你又如何体会这个中之味,现在做医者大多就少了这个条件,而且抱着书本上理论并且从字面上分析而认为真理,我感觉还是有不到之处,如发现肩上痛,说这是岗上肌等痛,只要用针还用手一松就会好,我感觉现实中应该没有这么好,而且一时解释不开,还会导用什么失代偿了这样西医无标准的语句,我感觉我如果是学习者我听不下去。我与同行一起讨论骶髂关节活动规律,谈到骶髂关节引起的中柱侧弯,我说到了如天生一边小屁股的人,当他坐下时,因为一边高一边低。而人天生两眼中正平视,中住的侧弯就出来了,如果我在小屁股下加个垫子,侧弯就好了,如果是腰椎间盘破裂了,而引起腰椎保护性的侧弯,我加个垫子,那可是更弯。

同时,我们要明白我们手法大多不是去直接处理椎间盘这个个体,而是松相关筋膜与调节骨的中正,让腰椎在整体上受到张力减下来,而使破裂椎间盘得到部分还全部康复,我们同时还发现,很多影像学了椎间盘突出很历害,但没有还出现临床症状不是线性椎间盘突出症,而有的医生如果治疗好了,说我用手法治疗好了椎间盘突出症,还引影像学作为自己做好标准,我认为不当。

同时,医者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病人症状很重,而相关的影像学加体格检查也不符合,更要慎重,如前几天有报导腹主动脉破裂出血病人,首示就是腰腿 痛,也是诊断腰突症而三天后死亡,如果是我还你们接到这样病人,你会如何处理,慎!

好的,有机会接着谈。
 
乐道安:
谈正骨“松”字诀,小时候,大人爱在我们小孩面前显摆力量,弯曲两肘,一边挂着二个小孩,而且宣称谁能拉直他的双手,10元钱奖金,可是到现在我没能拿到这10元奖金,也可能是大人的诱惑,我也进入了他们练习行列,在同学练习的时候,有时一个动作下,同行的轻松的推力,我还是站不住自己的双脚,大人们瞧到了,他让我还是原来的那个动作,只是上来给我微微变动摆着动作的架子,让同行用力去推,可加上一倍之上力也推不动我的双脚,而且在给我捏架子同时,总是一句话,中正而松,现在我有50年龄了,我终于明白了松的意思,

我当了一个中医医生,从事康复治疗疼痛专科,在实践中我对松的运用,有着特别的体会,松是徒手入门的法宝

一个病人走进诊室,他弯着他的腰,不用说,背上就象一张弓,可以说背上那紧张筋膜,还有张力下那累着的骨

一个病人抱着手机,在不停的按着他的双手,当他说颈在痛时,我瞧到他那隆着胸,也瞧到了那呻吟的肋茏,我对他说病不在颈而在胸肋

当一个头昏久治而试到我正骨医生的面前,我瞧到他纵向中轴的弯曲的僵直,在体检时他做后弯时,我摸到一边不能点头的骶骨,我明白中柱的不松并不正可能是其根,在他骶往上点头摆位下,我加是了外给送力,还是不动,就尝 用了变力,旋转,不想骶动了,更想不到,从此头昏不见了,

也可是我练习的传承下来的东西太久,也可能我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在思考上可能与别人有不同之得,练习时,两骨之间如果充满力量,骨也在受到牵拉,如何能动,假设其中有个骨头错动了,如何能回到他的娘家,只有松下来,骨者筋膜是松的,骨自然也松,再加上外力又寻到了他回娘家方向,我想才有骨归之位之意

大人在教我学架子时总在叨唠,松,不松就是挨打,我不明白,而且打开百度,让大人瞧高人表演,我说多有力量而且园滑,他大多说,肩不松,膝没松,不行,不行,现在我总算明白,一松才能接纳,一松才能骨能归槽,一松才能挖出潜力,

而作为徒手操作者,如果病人不松,他错缝的骨上很难归到娘家,如果操作者不松,病人对你的力下总有应答,这个应答就是反作用力,也就是紧张用力筋膜,故有医者不松,患者不松,

那么作为操作者医生该如何用力,太极给了我们答案,说一个坐势下治疗腰痛基础动作吧,坐势的优点在那,当患者坐着了如果是骶髂关节下的病引起腰痛因为一坐就将原发的骶髂下引起的原因消除了,因为一坐腰的根就在骶髂了,如是是骶髋引起腰痛如一边天生屁股小的人,你给他在小屁股那边加个垫子,这样两边屁股就等同恢复了中正,这样腰上张力自然就减了下来,你再去查腰,

故坐势好处一说就应有点明白吧,你用你手再平拉患者一边上臂,你在平拉上臂同时,你体会你摸到腰张力大的地方手下感觉,如果感觉张力在变小,说明你寻到骨筋膜相对和偕方向,因为局部筋膜松下来了,骨才有回到娘家空间,你顺着筋膜松软的方向进行牵拉,但牵拉底线是中轴不能失去中正,在临床中我学在牵用力时,给病人口令是,随着我的力病人上身在我的力 下在走,走,走,走,当感觉手下松下来时,你让病人头前弯还后弯,让手下紧张筋膜处在谷底还弓背,再加上一点拉力就是解开骨错缝之基础操作,腰在医者手下如何能左右侧移而不失中正,这就是坐着骶髂这个地基给的,

我们常说骶髂是中轴地基,地基作用是什么,就是给中轴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骶髂关节如果活动 限,那么就易引起腰痛之病,因为腰的弹性空间减少了,当有外力作用下,他易引起相关病变

故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骶髂关节活动减弱而使腰的活动弹性更小,故有一次不经意动作而引起腰痛,如果有老疾更能引起。不知大家明不明白我说的意思,

我只想说明,活体的人不是死体解剖,解剖学给了我们单块肌,但在整体活体的运动中,筋膜带着骨,两者相互影响而又相互作用,动骨动筋都要必要,也彰现出手法的独有优点,

而动骨动筋必要条件是松,没有松,医生难以达到目的

中医传承经历了很多过程,医学在发展,从巫到巫医共存,再到医巫分开,从巫产生医,到分开,巫也从盛走衰,而医从弱走到强,说明什么,说明面对人体这个自身神秘的个体,我们也在将道非常道的道还是以通俗的语句来不断的揭开,如果老是在传承时只说整体性还气血还阴阳等黑厢理论去指导,我感觉就象一个不能游泳的教练在教学习游泳,只是给学习者口才还困惑,,今天谈到这,不当之处请谅解
 
最后编辑:
曾祥彬整理:


湖北武汉乐道安老师分享《守中》: 今天我有一同行来我处交流,我提出第一总论是守中,在力学平衡中脊柱是中,在神经支配理论中脊柱还是中,在这个总
论中提出松法作用,而骶髂关节作了地基如何起作用和调理必要,从临床现场如何诊断与操作,用去了半天,感觉还不尽兴,下半天再续吧。同行在休息,过会再接着,而且我提出做手法要学会换劲,从太极学习开始,如果想续,一周内从太极角度来体会劲换的感觉,我不知能否达到交流的目的,也算是我的强硬一点。从临床上我做了一个肩周,几个腰,几个颈椎,从中西医角度都上了,而针法并在其中,而徒手是重中之重,也是必要的,提出颈痛不治颈,腰痛不治腰理法基础,而守中是必要的,是整体观的体现,临床中可立显效果。武术中咏春 的守中,太极的守中,在临床中我们诊断与治疗对病人守中,这是整体观的基础,也是必要的一点。在运动医学 ,常常会说 ,保持中立位 ,而在治疗中 ,有些疼痛 ,只需要我们把人体调整到中立位时, 疼痛立马缓解或者消失。比如 颈椎前移时 ,就可以导致斜方肌代偿紧张 ,从而出现不舒服的现象。如果把颈椎摆到中立位时 斜方肌就会立马放松。对局部出现的不平衡的张力,要思想到中的不平衡,而中的平衡能带回局部不平衡张力,故只对局部张力处理很难完全处理好相应病痛症状,而守中是治疗重点。中立位 平衡 ,整体观 ,应该是现代疼痛医学应该考虑的问题 , 而不是 单纯考虑肌肉松与紧。医学殊路同归,在学习中我们 要吸纳各科医学好的东西。临床中,颈痛是一个症状,当中线纵向一处出现问题而引起纵向曲度出现相应变化,而颈痛可能是一种代偿而出现病痛,那么我们下手不能只处理颈一个地方。故我们有时要在改变病人习惯的体位而设计手法,这就有了手法必要。如太极练习中有髋带下肢活动,而有人偏以膝固定而以膝作旋转而活动,这就有了膝损伤而痛,故在在改变病人习惯上下功夫。也就要我们临床医生如何掌握人体正常的活动规则上进行学习必要,而不是凭空而想出来的。而有些学习要自己身体力行才更明白,也就是只可体会而不可言传。 临床我们不仅要安慰“受害者”,而且要找出“加害者”,并惩罚它,让它学乖。我只说这么多,有时间好好交流。湖北武汉乐道安老师 再谈守中: 朋友住 在我的门诊,晚上他开不了我门诊里边的一个大门,他说他思想半天,瞧了瞧大门的摆向,大门偏歪了,他想了想,扶着大门的门 轴提了一下,目的是将大门中线扶正一下,再推,门开了,他说,天下之事,都者守中,原来如此! 临床病人来了,一个病人头昏,他处久治,针炙中西医无好转推拿! 无好转! 我让病人坐着,调骶 并腰纵轴,后加调肋笼,昨天做的,今天高兴而报,安康! 又一病人,诉双手麻木多年,在他处针炙一月之长,我也纵调中轴,横调骶髂,后也在大椎上一针,今日也是高兴而来,安康! 守中之用,可时见神佑,同一穴位,无守中,无效,一守中,效果立见! 朋友问我,急性腰伤,落枕也要守中?我说正是,我没此病,正是我守中,他得此病,正是他不守中, 一人立世,守中如做人,从生到死,中守则安,不守不康, 医者所做,不论中西,都是辅之,本还是守中! 守中之妙,要人深思! 我教朋友学我思太极,让他学会守中,明白守中,会守中之妙,两天之时,他自感我感觉更上楼层,我兴他兴,守中之好同行也沉思! 守中的中也有弹性,好中他的中自我调节体内痛处,故中首调地基,骶 髂重也,太极之练习,手是枝叶,骶髂是根,手脚之动,与骶髂同向,故有敌中之拳,是骶髂之大拳,而非手脚,用之临床,你用之力是骶髂之力而手力,明白此理,太极也上阶层! 而病人接受你的推拿之力是不痛之力,也就有了你松他松,一松百松,推立见功! 骶髂地基弹性有向,中弹性也有,故难见颈腰脚痛,今天胡乱而谈,有兴趣同行深究,共享其乐! 针炙针法没守中,无效,推拿守中,难信其功,只要守中,法显其功, 推拿无守中,难信其功! 中守之人,病之好治,中不守之人,痛难立显,同行没思,我自信说,不管千方万方,无守中之意,难做医者! 我把湖北武汉乐道安老师的发言汇总了一下,方便有识之士收藏!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