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宗源闲话】46 中风偏瘫案一例纪实之瞎扯

恐怕你不是真皇帝吧。我们虽有过争执,我也支持,天地良心,愿你的誓言早显灵。那些造假者显原形,会想法攻击我们的。
 
害怕啦,怕造报应啦。骂别人是小人的君子睡着了。
 
那位为孩子寻方者,难道希望被欺骗吗。真是显原形了,
 
中风是现代的称法.中医叫做什么?
当然楼主所说的"中风″并不是伤寒或内经中的"中风".
 
老师的理法简单易懂!

古今书籍早有记载说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责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者.责气虚与湿痰

临床上中风常见左边肢体麻木不仁,多因脑溢血或脑缺血(脑梗),总得来说是血分病!

但老师所述此医案,乃病在气分,所以给予补气而中病如神!
 
老师的理法简单易懂!

古今书籍早有记载说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责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者.责气虚与湿痰

临床上中风常见左边肢体麻木不仁,多因脑溢血或脑缺血(脑梗),总得来说是血分病!

但老师所述此医案,乃病在气分,所以给予补气而中病如神!
老师的理法简单易懂!

古今书籍早有记载说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责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者.责气虚与湿痰

临床上中风常见左边肢体麻木不仁,多因脑溢血或脑缺血(脑梗),总得来说是血分病!

但老师所述此医案,乃病在气分,所以给予补气而中病如神!

引用的好,结合临床表现
 
9月14日上午到我处,自行安排住下,晚上11点10分左右,打电话给我,说不好啦,又出现上次4号的那种症状表现了,开始也是右手发麻,从肩膀向下一直到手指,然后右手就不能动了。随后从右腿开始向下发麻,右腿也开始出状况了。接到电话,赶紧起床赶过去看看,15里路,开车也要十几分钟的。一面赶路一面急速分析计算,然后安排红参300克紧急煎汤,尽量浓煎,以备急用。

刻诊:

病人浑身冷汗,衬衣湿透,面色发白,言语困难,右肢萎软,完全不能操控;右腿发麻,在向小腿发展,病人非常恐惧。病人不要去医院,说宁可死在中医手中,也不愿死在医院的折腾。(好吧,这也是中医脑残粉啊,简直就是骨灰级的大神。)

切脉:病人右手寸关极其微弱,右尺弱,左手三部尚可。

分析为寒湿入侵经络,导致经络脏腑正气阳气亏衰,导致中风复发。

急给补中益气丸100粒,人参归脾丸两大丸,热水送服。

然后给后背两太阳经(从后颈至脚踝)、督脉刮痧,两手臂三阳经刮痧,手背、手指、手心刮痧。温覆。

计算参汤已成,取,顿服。再加300克,同煎备用。

右腿发麻的感觉停止了继续下行的趋势。右手脉象开始恢复,基本到中取时中下可取。

病人汗逐渐转温,右腿的活动能力基本保全。面部停止向左倾斜,右侧面纹略浅,言语蹇涩程度没有继续加重。

半小时后病人起来活动,说右腿只有稍微力弱,如果左腿是10分的话,右腿是9分左右。

取第二遍参汤跟进;丸药跟进。



楼上(3)的脉象:当晚反馈的脉象,右手基本如常,左关左尺空,见底。
本楼(4)的脉象:病人右手寸关极其微弱,右尺弱,左手三部尚可。
左右相左,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是:发病间歇期和发病期有标本的差异吗,还是什么?
很想知道老师的解释。谢谢
 
虽然是第二次中风,由于拦截的及时,所以发病程度,却要比第一次要轻很多。

所以,大家在临床上处理中风的时候,对第一时间的拦截,也可以适当重视一下,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纠正偏废的肢体上去拼命。更不要一见到中风,就被西医的脑血管出血、血栓之类的理论拐到沟里了。


好吧,本节完成。更多的后续处理,以后有兴趣再接着写吧。这个案子,曾经在小群里直播的,闲饭炒着真的没多大的劲儿,显得更无聊了。
本节老师是治疗脑栓塞的中风一案。老师在治疗中紧紧抓住了气虚这一根本病因上,大力采用补气养血之药而收功。这有什么可置疑的,无可挑剔。本症中风属阴证范畴,此次治疗必然痊愈。脑溢血中风属肝风内动,邪气上冲所致。属阳证范畴,治宜清宜降宜泄。待到体内升降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扶正固本了事。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更不能说三道四。
 
很好的医案,为什么不支持呢?支持楼主,谢谢分享!
 
唉,学得那么认真的,老师欧气了。求知真的很难,只有自己感悟了


楼上(3)的脉象:当晚反馈的脉象,右手基本如常,左关左尺空,见底。
本楼(4)的脉象:病人右手寸关极其微弱,右尺弱,左手三部尚可。
左右相左,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是:发病间歇期和发病期有标本的差异吗,还是什么?
很想知道老师的解释。谢谢
 
唉,学得那么认真的,老师欧气了。求知真的很难,只有自己感悟了
有些人,是希望从别人的案子中学到自己不足的。
有些人,是努力想找别人案子中不符合自己观点的错讹处。
人心不同,所以懒得麻烦自己而已。:013:

你问的问题,是问到点子上的,说明你很仔细。

汉唐医学,特别强调脉诊。就是因为脉象,可以实时反馈出病人脏腑的真实情况。

楼上(3)的脉象:当晚反馈的脉象,右手基本如常,左关左尺空,见底。【这个是因为病势耗散,正气驱邪,整个脏腑储存消耗巨大。如果看过我们的脉学讲述,应该知道,在人体的左右两手脉的阴阳划分中,以左手脉爲阴、爲根基;右手脉爲阳、爲枝干叶冠。更多的内容,请参看相关的论述。左尺是大水库,是所有脏腑的根基。大水库空,见底,说明病人的脉象所表现出来的当前情况,是身体在大量调动脏腑能量在努力抗邪,以至根基亏空,从而形成了上盛下衰的局面。这种情况,尺部就像大树的树根,树根亏空,枝干叶冠茂盛,会怎样?会加速大树内在的衰竭。那么,这个时候,园丁一般是怎么做的?适当修剪树冠枝叶,以减少对大树自身能量的消耗;同时培补根本,滋养根基。其实治病也是类似的。这个时候,只要病势得以控制,就要用最快的时间把脏腑的能量调回来回守脏腑。】
本楼(4)的脉象:病人右手寸关极其微弱,右尺弱,左手三部尚可。【我们的用药,就是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去完成每一步的战略任务的。前面说了。外部邪势控制之后,脏腑空虚,就需要及时回援,以顾护根本。所以,我们就是这样用药的。一方面利用药力扶正抗邪,一方面把必要的能量调回根本处。药力方向去了,结果就来了呗。】
左右相左,不知道什么原因。难道是:发病间歇期和发病期有标本的差异吗,还是什么?【所以,你看到的病人的脉象,在很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这种变化。这也是汉唐医学的典型特点,就是重脉象。让你的针灸、汤药、刺血、拔罐、推拿、按摩等等技法,都要能按要求,达到你这样操作所预期的目的。而有没有做到,脉象会一目了然。】

所以,真正把汉唐医学的理法理解并能精准驾驭了,就能做到你想要改变哪个脏腑、出现哪个脉象,改变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大的药力,需要多长的时间……,这一仗需要消耗多少能量、病人自身可以提供多少、 病人脏腑之中存储了多少、病人经脉肌体中已经有多少能量在参战和防御、病人的战争大约需要多久、病人的体质能够支撑多久,需要哪些外力去帮助……如此等等,脉象都会告诉你的。这些,就是做到与脏腑谈心。

你问的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如果你有一天也能做到这些,你就真正理解了。
汉唐医学,不是经验医学,是一个浩瀚如海的完整医学体系。我说的这些,我也是基本可以做到,里面还有很深的内容可以挖掘。说这么多,算给你提供一个研究脉学的方向吧。这些相关的基础内容,我也都写在前面的文章里的。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没兴趣就算了哈。

学习汉唐医学,一个最直观的区别,就是对 脉势的精准驾驭和控制。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的耐心讲解。十分感谢
 
两尺弱还能用补中益气丸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