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本旨新解(原创)生理篇1

把古老的中医经典说清楚真的不容易,楼主已经尽力,还得给个赞以示鼓励。好样的,楼主,继续努力吧,相信您一定会讲得更好的
谢谢你的指点
 
6·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机制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以及作用机理,我们还要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规律。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四经一络的确定。四经一络确定了,但是还要明白他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连接所具备的条件,才能明白张仲景指出的“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中的正常的生理顺接。

6·1正常交接

对于人体中的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我们可以从内经中来寻找,并通过内经的描述,来明白其中的交接规律.

《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素问·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以上是内经中关于经脉与络脉相互交接的提示说明,分别用了注于,传入于,入舍于,传舍于等用词,说明了从络脉专注于经脉的一个过程.说明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情况.

经脉起始于心包,经过四行支遍及全身,最终到达于肾,完成了人体中津液与阳气温养肌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了四处交接方式:

一是外行支涉及到从心包到全身的肌表,从肌表开始的络脉,这里的交接是在肌表四肢完成的,是心阳之血温养肌表四肢的表现,体现了内经说的心部于表的道理,最终达到于命门之内。

二是内行支从心包开始运行于胃肠道的经脉,由于火能生土的道理,使得经脉运行于胃肠道,起到温养阳明之里的作用最终到达于命门之内。

三是上行支到头脑的交接,由于脑为诸阳之会,神明之居,心包首先上行于脑,不仅能够供养脑中神明,还能附载神明布散全身。

四是气化支从心包开始,进入到肺内,进行气化,再连接络脉完成呼吸作用。

以上四经,不论到达何处,均是由粗到细的,由内到外的运行方式,与其交接的络脉,则是与经脉正好相反,从经脉达到的最末端开始,由外到内,由细到粗,逐渐汇聚成大络脉,交接于心包,完成了肌体的阴阳气在经脉与络脉内的交接。

但是,还有最主要的是另外的交接方式,是从心包直接交接于肾中,体现了心肾相交,心肾阴阳气与神明的运行与潜藏。而相对应的络脉也是从肾开始输运,完成了肝肾同源,肝行肾气的道理。我说的这里的这种交接方式,不是另外的经脉,而是隶属于内外行支的主干道,而到达肌表与四肢的是分支干道。络脉也是这个道理,从肾的开始,从肌表四肢的开始,从胃肠道的开始,逐渐汇聚。

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正常交接图:浏览附件96875







经脉与络脉的微观交接图:浏览附件96874


这种分支干道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在金匮要略书中,张仲景设立了风水,由于外行支的经脉上的腠理被风热之邪损伤,导致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外出,充斥于经脉内,形成了风水,张仲景用麻黄行卫气,开腠理,清邪热,使得肾内的经脉腠理开放,经脉内的水液得以排除。还有一点,内经中说的“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第一条文指出了通过开腠理以利小便的作用机理。第二条文指出了外行支在寒热两种不同的环境下,出现不一样的表现,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天热或者穿的厚,使得肌表的腠理开放,出现汗出;如果感受寒邪以后,经脉的腠理闭塞,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肌表,反而过度的运行于骨节以及肾内,骨节内过多的津液,会出现“聚沫为痛”过多的津液从膀胱出则尿多。过多的从胃肠道透散则表现为失气多。从本条文中可以体会到外行支在寒热不同的表现。张仲景也从太阳病的思路中指出了风湿痹症以及风热风水的发病机理。

6·2气机运行

在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中,生理上的交接固定的,也就是说,经脉与络脉只是阴阳气运行的通道,但是,经脉与络脉自己不运动,需要借助气的运动,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那么,有必要对经脉与络脉的,涉及到的气,进行分析,以便明白气与脉之间的作用机理。

在人体的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中,体现了四种气的不同作用。分别是肾气,肝气,宗气,卫气四种。肾气运行于经脉与络脉内,起到封藏固涩的作用,防止经脉内的气血津液过多的透散于脉外,还制约了三种运动之气的过度运动。而肝宗卫气则是作用于脉外的运动之气,为了减少肾气的过度封藏,肝气升发输运络脉,使得肝主疏泄,不仅输运肾中的阴液,还能排泄肾气封藏固涩的精气,经血,小便,大便等。肝气的升发还能够促进宗气的搏转。宗气在上,起到搏转的作用,具备了贯心脉,行呼吸,转运营气的作用。卫气则是运行于经脉外,对经脉进行行经脉,开腠理,濡养肌体的作用,起到了出汗,胃液分泌,小便的作用机理。

在这四种气的作用机制中,主要的是要明白各自的不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与制约作用。脉外的运动之气,是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而脉内的肾气和脉外的运动之气之间,起到相互制约作用,需要仔细考虑,细心的体会。首先肾气在脉内,封藏固涩者脉外的肝气,防止肝气升发输运太过。其次是肾气还封藏固涩者心包外面的宗气,防止宗气搏转太过。张仲景的炙甘草汤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肾气还封藏固涩者经脉外的卫气,防止卫气过度的行经脉。开腠理,减少阳气的耗散,津液的透散。这就是正常的营卫和合的道理。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再明白了气的作用机理,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械运动组合机理。在这之中,交接是主要的,结合重要的气机,明白经脉内的阴阳气,就把厥阴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体现出来。

6·3阴阳运行

阴阳气是经脉内的两种不同的物质,隶属于少阴的范围,厥阴是指经脉与络脉,这里分析厥阴,必须要明白阴阳气。只有明白了阴阳气的运行,才能做到完美的解释厥阴。

阴阳气分为阳气与阴气。阳气是经脉内以心阳之血为主的阳气,以及上焦化生的气血津液,以及吸附在心血中的神明。在这经脉中,一共运行着三种物质,一种是营气,是吸附着肾气的具有濡养作用的液,统称为营气;一种是吸附着心阳与神明的营血,起到温养与神明的作用;一种是清稀的营阴,起到制约阳气,润泽营气,表现为汗尿的,没有营养作用的津。

阴气是指络脉内以肾阴之液为主的阴气,以及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和痰饮水湿,以及吸附着肾阳与肝魂的肝血。血的作用就是附载着阳与神魂,经脉内是心阳与神明,络脉内是肾阳与魂。这就是古人说的“随神往来谓之魂”。吸附着肾气的肾精之液,不仅制约着肝气的运行,在上制约着宗气的搏转,在经脉内制约着卫气的通行,使得脉外的运动之气与脉内的肾气,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气血津液的平衡。

总之,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作用,以及交接机制,就把厥阴的生理功能全部的整明白了。我们还要把厥阴的病理作一简要的说明。所以,我们如果要完全明白伤寒论,必须要把经脉与络脉的正常的循行交接,脉外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及脉内气血津液的化生,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白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再进一步结合伤寒论的条文来探讨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病理机制,最后结合药物机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治疗体系。

6·4 津液生布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运行机制,我们通过水液的生成,布散,代谢三个方面,来探析经脉与络脉以及气机的综合机制。

水谷进入到胃肠道内,经过卫气,运行于内行支,使得腠理开放,津液与阳气透散于胃肠道内,分泌胃液来泌糟粕,经过消化腐熟,化为食糜,存储于溪谷之地,经过肾气的封藏之性,脾的运化作用,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中焦的气化过程。水谷精微进入络脉内,再由肝气升发输运肝之络脉,把水谷精微输运到心肺之中,经过宗气搏转,把水谷精微运行到肺内,进行气化,其中络脉内的肾气封藏之性与脾的运化作用,使得吸入肺内的清气,在脾肾的作用下,进入到络脉内,与水谷精微相结合,在心阳的作用下,化生成气血津液,完成了上焦的气化过程,其中剽悍滑利的透散于脉外补益卫气,运行经脉;对人体有用的,具有濡养作用的营气,运行于经脉内,经过卫气的宣发肃降作用,使得经脉内的气血津液透散于脉外,进行温养,内行支则胃液出,上行支上养于神明,外行支则汗出,多余的下行于肾中,在肾气的封藏作用下,把多余的水津气化排出体外,阴液转化为精气与骨脑之髓。完成了下焦的气化过程,也由此完成了水液的化生布散过程。其中,在经脉透散温养肌体以后的代谢产物,也就是痰饮水湿之邪,再由全身的络脉中的脾肾之气进行运化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水液的代谢吸收机理。所以,我们明白人体的经脉与络脉,结合了脉外之气的运动,脉内之气血津液的化生,也就明白了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老师你好,如果把肝脏加入到上面人体经脉和络脉交接图中,应该在什么位置?谢谢!
 
老师你好,如果把肝脏加入到上面人体经脉和络脉交接图中,应该在什么位置?谢谢!
肝在古代中医学中是指络脉,心包主经脉,但是,络脉外面运行的是肝气,络脉内运行的是肝血,肝气的往上升发促进了络脉得疏运,使得络脉内的肝血与脾运化水谷精微,肾之阴阳气,往上运行至心肺之中,但是,络脉得升发疏运部位分为四个方面,其中,三个方面就是三焦,另外一个就是四肢。明白了这四个方面的部位,也就明白了少阳病引起的三焦表现与四肢表现。
另外,肝脏还主管肝血的储藏与调节,肝的藏血就是藏于肝脏内,调节是络脉的作用,这是不同的地方。这里面的道理在我写的中医五脏理论体系中,现在还没有发表。知道里面的道理就行了。
下面是肝主的络脉与三焦之间的关系图
Screenshot_20200716_080319.jpg
 
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固然不错。但肝气并非行于血脉外的组织液,而是脉管之上的平滑肌紧张度。正因如此,所以肝病脉弦。也正因如此,所以肝主筋。血管平滑肌,是筋的一部。
 
肝藏魂,随神而往来谓之魂。肝还主管心念发动之后的继发性情绪反应。所以,神经也是肝所涉及的部份。神经内的营养,也是肝血;神经的应激阈值,也是肝气。这种肝气,也称胆气。“胆大“者,应激阈值高;“胆小“者,应激阈值低。
 
气行脉外,血行脉中,固然不错。但肝气并非行于血脉外的组织液,而是脉管之上的平滑肌紧张度。正因如此,所以肝病脉弦。也正因如此,所以肝主筋。血管平滑肌,是筋的一部。
肝气运行的是气之道,不是组织液,肝气是无形的,如同电流,电流借助电线发挥作用,组织液是有形的液体,不属于气的范围,正常的组织液是津液,运行于脉内,脉外的属于痰饮水湿。
其次,脉分为经脉与络脉,其中的作用机理是不一样的,需要区分理解。
肝主筋是对的,内经书中还指出了筋脉,说明了肝主筋的升发收缩,对于络脉也是一样的收缩运行。而筋的伸张属于卫气的作用,卫气开宣,所以,经脉是扩张运行的。
脑卒中的后遗症,筋急收缩的,与卫气运行的开宣失职有关,而松弛下垂的,则是与肝气的升发疏运失职有关。
 
肝藏魂,随神而往来谓之魂。肝还主管心念发动之后的继发性情绪反应。所以,神经也是肝所涉及的部份。神经内的营养,也是肝血;神经的应激阈值,也是肝气。这种肝气,也称胆气。“胆大“者,应激阈值高;“胆小“者,应激阈值低。
你提到了 随身往来为之魂 什么是往来,是你来我往,神明从心包运行于经脉内,遍及全身,而魂则是从全身的末端逐渐汇聚于心包,如果不明白经脉与络脉,这里神与魂的往来还是不明白。所谓的神魂颠倒也就不明白什么机理。
至于胆大胆小的问题,只有明白了肝的生理功能,也就很简单了。
学习中医,就按照古代中医的思维来分析,和西医不一个层次。
 
10·经脉与络脉的疾病分析

为了帮助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临床应用,加深理解经脉与络脉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借用中风病来做一分析,以便更加深入的理解张仲景分析中风病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组合机理。

组成是:麻黄3桂枝3杏仁40,人参3甘草3,当归3川芎1.5,石膏3干姜3

原文主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受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在金匮要略书中,对于中风病的病机分析,张仲景做了分析说明。我们先分析张仲景的理解,再结合续命汤。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对于中风病的认识,结合了经脉与络脉以及脏腑来认识,但是,对于形成的原因,也是根据经脉与络脉来推理的。脉浮而紧,一看是伤寒的脉象,但是在这里却不是。脉紧是为寒邪郁束经脉,说明了经脉不能正常的运行透散,经脉腠理处于闭塞状态,一是说明了经脉运行不好,和伤寒一个道理;一是说明了经脉内的津液透散不好,一行一散说明了脉紧的发病机理。这是针对脉紧而言,但是这里张仲景却说脉浮为虚,不是指卫气表浮,而是血虚,先不要说血虚,既然是虚浮,与不能正常的外行的经脉相搏结,说明了“邪在皮肤”,这里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肌表皮肤的寒邪郁束腠理,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津液。一是络脉升发输运的津液不能正常的从肌表透散,致使经脉内的津液营血从其他地方透散。这就是邪在皮肤的含义。

那么,这里的血虚是什么含义,接着张仲景分析了脉浮的含义。脉浮者血虚,是指肝血不足,肝血位于哪里?肝血运行于络脉内,这里的血虚,是指络脉内的血行减少,络脉内运行的空虚,也就是说络脉内的阴液肝血虚少了,络脉内不能正常的充盈。络脉内的营气不能正常的制约脉外的肝气,使得肝气作为了贼邪,升发太过,这就是张仲景说的“贼邪不泻”的意思,肝气升发太过,上冲于心包,心包搏转加速,这时候经脉内的气血津液就要急速的往外运行,就要结合经脉的分支了。由于脉浮紧的缘故,肌表外行支的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这一支除外,如果外行支能够正常的透散,能够汗出,则不会大量的气血津液上冲于头。如果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就会寻找其他的地方透散,肝气升发输运的大量的气血津液就会从另外三个地方透散,从内行支的胃肠道则引起呕吐,腹泻,充斥于肺内则胸闷咳嗽,吐痰多,甚则吐血。上冲于头部则扰及神明,神明不能正常的支配肌体,出现了肢体偏废。如果气血津液从头脑透散出血,冲于左边则左边瘫痪,冲于右边则右边瘫痪,那为什么肢体正好相反?张仲景给我们说明了,就是“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是指气血津液从一侧透散以后,则脉内的过多的气血津液得以透散而减缓,相反的没有透散的地方,正气反而出现了急迫状态,急则收引,随即出现了正常一侧的偏废,出现了健康一侧的半身不遂。这是中风病的发病机理。

紧接着,张仲景指出了中风的不同表现,中风有急有缓,张仲景在深入结合经脉与络脉以及脏腑理论的同时,分别定为四种。我们知道,肝的疏泄分为两种,一种是太过,一种是不及,太过与不及均能引起中风病,太过就是前面的分析,不及就是少阳病的发病机理,和少阳有关,就是情志不遂引起的,情志爆发时,肝疏泄太过,引起中风,这样的急迫。有的是情志爆发时没有发病,爆发完以后,肝气不能正常的升发输运了,导致出现了络脉不升,经脉不行的病机。也就是肝气升发太过以后,肝原之气出现了升发无力,引起宗气搏转无力,卫气运行无力,血行不畅,壅堵于脑,引起中风病,这样的中风病和急性爆发时的发病机理不一样。所以也就出现了张仲景指出的不同的定位表现。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如果血行不畅,壅堵于络脉内,使得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输运,经脉运行不畅,肌体失养,出现了肌肤的麻木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如果血行不畅,壅堵于经脉内,导致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脾不运化,肌体运动无力而四肢沉重,不能正常的运动。

以上是张仲景指出的缓行的血行不畅,所以在用词上使用了“在”,而在于急性发病时,出现的半身不遂,则用“入”来说明,可见张仲景的心思缜密,用词恰当。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如果急性爆发之时,肝气升发输运增强,大量的气血津液上行于心包内,心包搏转输运气血津液,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则大量的充斥于内行支,内行支不能正常的过多的透散,循经逆行上达,充斥于脑,扰及了神明则不识人,出现了神明失调的表现。为什么张仲景说是“入于腑”就是说明了逆传上达引起,与内行支的腑气不降有关。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明白了入于腑的机理,对于入于脏就好明白了,说明了肝气上冲,大量的气血津液不能从表与里两个地方透散,就直接充斥于心主之脏,以及肺脏内。为什么说心主之脏,《灵枢·客邪》中说的“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说明了心主的脏是坚固的头部。张仲景这里指出的“入于脏”就是指头部。因此表现为舌即难言。大量的气血津液通过肺脏内透散,引起的口吐涎。看看张仲景的分析多么的精细。其中的对人体的基本框架完全符合了张仲景说的“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的脏腑经络框架。

明白了机理,我们再分析方剂。

本方是治疗中风病的一首名方,但是临床应用的却很少。本方能治疗中风的在经络入脏腑,但是这个风不是外风,而是内风,是由于肝气偏盛,气血上冲于脑引起的中风病,包括现在医学的脑出血或脑血栓之类。但是大多数的医生都认为肝风内动,治疗宜平肝潜阳熄风,他们的思维都是在考虑,既然气血上冲,当引血下行,制约肝气,潜伏肝阳,这是直观的理解思维,不能说不对,但是效果却不好。这如同喷泉上冲,你能降下来吗,只能是开源支流,把血引到别出。对于此唯独孙思邈独具慧眼,治疗中风多用续命汤,为什么呢,那是他的思维与现在的不一样,这种思维继承了张仲景的学术风格,通过张仲景的太阳病位与太阴病位的区域广大,来开源支流,引血外出,减少上冲的血液,从而来治疗中风病。

要了解开源支流,必须要明白太阳与太阴的病位关系,才能完全明白。太阳的病位在人体的肌表,所出的面积是人体最大的,在正常情况下,营卫的运行由内到外,遍及全身,温养肌表,所以人体才不会出现恶寒等症状。而相反的阳明病位则是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胃肠道虽属于阳明病的范围,但是在吸收与运化上与太阴作用部位是相同的,只是作用不一样。太阴为人体的三阴中面积最大的(偏重于小肠部位),所以内经有“卫气昼行于阳(太阳),夜行于阴(太阴)”,就是说明两个“太”的重要性。张仲景在组成此方时所考虑的思路所在。通过发汗与温中的方法来治疗气血上冲的两大思路。

本方的作用机理有二:一是通过发汗作用,能通达气血,布散于肌表,使上冲于头面的血液向外运行,这个作用就是解表的作用机制,所以用麻黄汤以引血外行,因此方后注中汗出愈。并且麻黄还有宣肺利小便的作用,能增加利尿,减少脑部水肿。二使是用温中的干姜,能使血液下行于胃肠道,从而达到温中的作用机理,使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速,也有利于减少脑部的充血。这两个方法统称为“开源支流”

以上是治疗中风的两大法门,但是只用这些也不行,要有兼顾。为了防止宣散过度,所以加人参以顾护正气,防止伤及气阴。气血下行于胃肠道,为了防止引起胃热,所以加用石膏来清胃肠道内干姜所温散的阳热之气。另外为了血脉的通畅,加用当归与川芎来活血通络,不仅有利于血脉的通畅,还能瘀血的消散与吸收(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全方合用,既能引血外达,又能促进瘀血的消散。其方剂的配伍与组方机理,可谓是绝妙。
 
金匮腠是三焦会通元真之处,有定位的。理则不然。伤寒论平脉法: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动物皆能食乃行脉道。卵生鱼类类水中成血,虫类则非。此可见腠者三焦会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之次第。
 
金匮腠是三焦会通元真之处,有定位的。理则不然。伤寒论平脉法: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动物皆能食乃行脉道。卵生鱼类类水中成血,虫类则非。此可见腠者三焦会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之次第。
谢谢指点
 
老师,您对十二经脉没有怎么阐释。针灸里面的经脉,具体是怎样作用于人体的,经脉里面的物质能量又有什么构成呢?
 
老师,您对十二经脉没有怎么阐释。针灸里面的经脉,具体是怎样作用于人体的,经脉里面的物质能量又有什么构成呢?
针灸的经络是一种无形的循行,不能称之为脉,只能是说足太阳膀胱经,这里的经是经过,循行路线。而我提到的是经脉,经脉是脉的一种,什么是脉?内经书中说了“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为脉”什么意思,就是约束并运行营气的管道才是脉,是人体中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有形的脉道。这一点必须要区分,张仲景就是把看得见的脉道学说,从内经书中的糊涂状态中脱离出来,形成了单独的理论体系。伤寒论书中的传经,就是指有形脉道中的经脉传变,也就是这个部位的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通过另外一个地方来寻求透散外出的途径,这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就是传经。至于有的学者可能要问,伤寒论书中也提到了针灸的经络,那只不过是一种借助针灸的治疗方法,不是理论。

针灸的经络理论是一种单独的理论体系,这种经络正常的吸附于人体中,人体有病了,通过借助针灸针作为传导工具,针刺于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得异常的生理功能得以纠正。针灸的理论与治疗机理和中药的不一样,中药的治疗是通过胃肠道吸收药物的精华,经过气化进入到络脉内,通过有形的脉道,络脉连接经脉以此运行并作用于人体全身。例如,柴胡作用于人体的哪个部位,麻黄作用于哪个部位,并以此来治疗疾病。

至于你说的经脉里面的物质,这在内经书中提到很多,只不过很多的是功能,对于伤寒论书中的营气运行于脉内,这里的脉是指经脉,经脉内的物质大致分为三种,营气,营血,营阴三种,营气是指津液的液,粘稠的,具有濡养作用的,由于肾主液,所以吸附着肾气一起发挥作用,称之为营气。营血就是指红色的血液,吸附着人体中的阳气。而营阴是指津液的津,也就是清稀的水津,包括汗,尿,胃液等。至于另外的精气,骨脑之髓液都属于肾精的范围,那是精华物质,属于营气的范围,但又不同于液,例如,痰属于液,但是和具有繁殖的精液不同,这里大致了解就行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