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各家学说 内经派和经方派

初步看了一下,这本书对于不懂中医的小白来说,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但如果深究的话,里面有很多观点实际上比较主观片面。
有没有具体的 书的作者也说了 欢迎指正问题
 
有没有具体的 书的作者也说了 欢迎指正问题
太多了,懒得一点点敲出来,因为论证一点需要引用太多文献,麻烦。你再过十年回头再来看这个本书,就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了。
 
初步看了一下,这本书对于不懂中医的小白来说,可以作为一本普及读物,但如果深究的话,里面有很多观点实际上比较主观片面。
其实各家学说都有这个问题,某个方面经验多的,就会讲的比较透彻,其他方面不免有些臆测,或者有些按照自己的方法治好了病,然后反推理论,都会有漏洞,比如倪海厦的东西,如果专听专信就会出问题,临床多的才会慢慢剔除一些不实信息
 
其实各家学说都有这个问题,某个方面经验多的,就会讲的比较透彻,其他方面不免有些臆测,或者有些按照自己的方法治好了病,然后反推理论,都会有漏洞,比如倪海厦的东西,如果专听专信就会出问题,临床多的才会慢慢剔除一些不实信息
嗯,但这本书总的来说,比起市面上的很多科普书,还是更深入的,而且比起不少中医教材,多了不少思考和分析过程,对于读者来说,避免了死记硬背,也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例如煎药,实际上有些是不能直接补充冷水的,要等药水慢慢冷却后再加。尤其是附子这种,主要跟药性有关。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突然变冷,药渣遇冷收缩,导致析出成分的通道被阻塞,而再次加热到合适温度时,外部早就已经发生反应,内部残留部分就相当于浪费了。

另外,分次煮出来的有效量实际上不如一次性多加水煎煮出来的药效(因为植物药材吸水性强,以及挥发原因)。只不过一次性的药汁分两次喝,现代人上班节奏快,热药不方便(注意,药不能微波炉加热),所以分两次煎煮了。

关于“是药三分毒”问题,不仅内经有提到(“大毒治病……中毒治病……小毒治病……无毒治病……”),而且现代医学也研究过(例如70%浓度药效跟100%浓度杀菌效果有区别,但进入人体后没差别,因为人体不是只让药效发挥作用而自身啥也不帮忙)。其实人体自主调节能力很强的,不要怕量不够,治病好的差不多就可以停药,待正气回复,不必尽剂。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句话并不是说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对机体产生破坏。真正的意思是冬天伤了寒邪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身体处在难以散热的状态,等到春天,体内的阳气随天气一起升发,但因为寒邪而受阻,郁而化热,体外的环境天气也转暖,于是容易出现机体平衡向热偏离的病情。
此说待商榷。《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篇主题是讲生长化收藏通天之气,人应该天人相应,全都是讲人如何跟自然的气相通的。春天伤于风,风性疏泄,夏天为啥就飱泄?因为还没到木的疏泄是要火来承接,还未承接就已经疏泄(也就是夏天再感受风邪),即完谷不化的飱泄病。夏天本为火气有余,由火向着暑气转变,有火势减弱的趋势,但伤于暑,灭了这个火势,长养不足,待秋气一来,若感受风邪,就容易患痎疟。而秋天本肃降,干燥,伤于湿,导致肃降不及,湿气留恋,冬天要潜藏也无法潜藏(因为湿气不是精),若感受风邪,自然身体要抵触,患咳嗽排出。冬天伤于寒,藏精不密,春之生发气一来,使其拔根而起,若再感受风邪,木旺化火,即得温病。

所以“A伤于B,X必Y”这四段话说的都是有前提的——在X阶段由风邪诱发,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前面人体气机已经不符合自然了,外界风邪一动,内部就乱了,自然就发病。没有感染风邪,那内部也只是处于不稳定水平而已,根据自己的作息饮食以及运动而视,身体有可能慢慢自动调整正常。有时候还会出现隔年同样季节感风邪而触发(实际上是陈年之病,所谓伏邪,实际上不是伏邪)。


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这种解释有误。“风性善行而数变”描述的恰恰是风邪多动的自身特性,“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之痹症并非因为风邪偏盛,而是病情尚轻,气血未完全痹阻于一处。
此说有也待商榷,因为很多病情都几十年的,按理说正气损耗,病情并不轻,但也出现“游走性”。

还有经络问题(到底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到底是不是什么等高线之类,作者推测成分居多),肝到底归中焦还是下焦问题(前面说肝不是西医的肝,三焦不是具体器官,这里又根据空间位置说在中焦,岂不左右逢源以自圆其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思考一下中医肝的功能到底是如沤还是渎?),正邪斗争中(作者没有对新病久病辩证看待,而是一概而论)的问题等。

即便有待完善,这本书仍然瑕不掩瑜,推荐大力宣传,尽量让每个老百姓都看,有望提高国民中医功底和常识,回复甚至超过古代的程度。古代普通百姓也多少懂点中医,现代人没有专门深入研究中医的普通人,大多对中医都是道听途说,压根没啥正确的观念。
 
最后编辑:
例如煎药,实际上有些是不能直接补充冷水的,要等药水慢慢冷却后再加。尤其是附子这种,主要跟药性有关。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突然变冷,药渣遇冷收缩,导致析出成分的通道被阻塞,而再次加热到合适温度时,外部早就已经发生反应,内部残留部分就相当于浪费了。

另外,分次煮出来的有效量实际上不如一次性多加水煎煮出来的药效(因为植物药材吸水性强,以及挥发原因)。只不过一次性的药汁分两次喝,现代人上班节奏快,热药不方便(注意,药不能微波炉加热),所以分两次煎煮了。

关于“是药三分毒”问题,不仅内经有提到(“大毒治病……中毒治病……小毒治病……无毒治病……”),而且现代医学也研究过(例如70%浓度药效跟100%浓度杀菌效果有区别,但进入人体后没差别,因为人体不是只让药效发挥作用而自身啥也不帮忙)。其实人体自主调节能力很强的,不要怕量不够,治病好的差不多就可以停药,待正气回复,不必尽剂。


此说待商榷。《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篇主题是讲生长化收藏通天之气,人应该天人相应,全都是讲人如何跟自然的气相通的。春天伤于风,风性疏泄,夏天为啥就飱泄?因为还没到木的疏泄是要火来承接,还未承接就已经疏泄(也就是夏天再感受风邪),即完谷不化的飱泄病。夏天本为火气有余,由火向着暑气转变,有火势减弱的趋势,但伤于暑,灭了这个火势,长养不足,待秋气一来,若感受风邪,就容易患痎疟。而秋天本肃降,干燥,伤于湿,导致肃降不及,湿气留恋,冬天要潜藏也无法潜藏(因为湿气不是精),若感受风邪,自然身体要抵触,患咳嗽排出。冬天伤于寒,藏精不密,春之生发气一来,使其拔根而起,若再感受风邪,木旺化火,即得温病。

所以“A伤于B,X必Y”这四段话说的都是有前提的——在X阶段由风邪诱发,因为风为百病之长,前面人体气机已经不符合自然了,外界风邪一动,内部就乱了,自然就发病。没有感染风邪,那内部也只是处于不稳定水平而已,根据自己的作息饮食以及运动而视,身体有可能慢慢自动调整正常。有时候还会出现隔年同样季节感风邪而触发(实际上是陈年之病,所谓伏邪,实际上不是伏邪)。



此说有也待商榷,因为很多病情都几十年的,按理说正气损耗,病情并不轻,但也出现“游走性”。

还有经络问题(到底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到底是不是什么等高线之类,作者推测成分居多),肝到底归中焦还是下焦问题(前面说肝不是西医的肝,三焦不是具体器官,这里又根据空间位置说在中焦,岂不左右逢源以自圆其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思考一下中医肝的功能到底是如沤还是渎?),正邪斗争中(作者没有对新病久病辩证看待,而是一概而论)的问题等。

即便有待完善,这本书仍然瑕不掩瑜,推荐大力宣传,尽量让每个老百姓都看,有望提高国民中医功底和常识,回复甚至超过古代的程度。古代普通百姓也多少懂点中医,现代人没有专门深入研究中医的普通人,大多对中医都是道听途说,压根没啥正确的观念。
经络部分 我也觉的作者说的有点牵强。
 
经方派更像“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内经被时方派拿来背书,被异化解读,资料残缺也比较严重,良莠不齐,如傅青主陈士铎对比时方从理论和用药路数都有很大出入。
 
很好的题目!经方派和《内经》派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派互有融合,但是差别依然很大。例如:
1)经方的理论来自于经验;《内经》的理论来自于实验。
2)经方治疗以方药为主;《内经》治疗以针灸为主,兼有推拿、音疗、玉疗等。
3)经方的基础是方药;《内经》的基础是经脉和穴位。
4)经方的辩证是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淫等;《内经》的辩证是经络辨证。
由于经脉辩证的失传,很多人就把经方的理论用在针灸上。
 
“例如煎药,实际上有些是不能直接补充冷水的,要等药水慢慢冷却后再加。尤其是附子这种,主要跟药性有关。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突然变冷,药渣遇冷收缩,导致析出成分的通道被阻塞,而再次加热到合适温度时,外部早就已经发生反应,内部残留部分就相当于浪费了。

另外,分次煮出来的有效量实际上不如一次性多加水煎煮出来的药效(因为植物药材吸水性强,以及挥发原因)。只不过一次性的药汁分两次喝,现代人上班节奏快,热药不方便(注意,药不能微波炉加热),所以分两次煎煮了。

关于“是药三分毒”问题,不仅内经有提到(“大毒治病……中毒治病……小毒治病……无毒治病……”),而且现代医学也研究过(例如70%浓度药效跟100%浓度杀菌效果有区别,但进入人体后没差别,因为人体不是只让药效发挥作用而自身啥也不帮忙)。其实人体自主调节能力很强的,不要怕量不够,治病好的差不多就可以停药,待正气回复,不必尽剂。”

这个深有体会!
我用过桃核承气汤,一次就加满水煮出来的药效非常好;分两次煮,第二次的药效基本不能满意。
 
很好的题目!经方派和《内经》派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派互有融合,但是差别依然很大。例如:
1)经方的理论来自于经验;《内经》的理论来自于实验。
2)经方治疗以方药为主;《内经》治疗以针灸为主,兼有推拿、音疗、玉疗等。
3)经方的基础是方药;《内经》的基础是经脉和穴位。
4)经方的辩证是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淫等;《内经》的辩证是经络辨证。
由于经脉辩证的失传,很多人就把经方的理论用在针灸上。
经方的理论不会是来源于经验,靠经验是凑不出来那些神效的药方的,即使凑到死也不行。应该也是来源于实验。
 
从伤寒的医理上推断,源头是不太像内经的。倒是黄元御的土枢四象看起来更合理。
黄元御是把《伤寒论》发扬广大的,要说到《伤寒论》的源头,那就岔了:084:
 
很好的题目!经方派和《内经》派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两派互有融合,但是差别依然很大。例如:
1)经方的理论来自于经验;《内经》的理论来自于实验。
2)经方治疗以方药为主;《内经》治疗以针灸为主,兼有推拿、音疗、玉疗等。
3)经方的基础是方药;《内经》的基础是经脉和穴位。
4)经方的辩证是六经、八纲、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淫等;《内经》的辩证是经络辨证。
由于经脉辩证的失传,很多人就把经方的理论用在针灸上。

八纲辨证是内经的补泻依据。
营血卫气是内经的核心理论。
六经传变是内经的热病传变。
六经辨证是经方的忽必烈烈。太阳经五十三个方,你们经方派,新冠是怎么过的,讲讲?都吃的什么药啊?

卫气营血证型,是忽必烈烈。

六淫是病因。
气血津液是病机。
不是辨证。是刷嘴的。
 
内经和伤寒就一派,都是用阴阳五行做指导的,虽然我没看过伤寒

那你内经也白看了,内经是阴阳手足,二元论的对立统一。

内经有四也有五,四象五行。甚至有的篇章既有四也有五。
 
伤寒和内经是统一的,都只是阴阳六分法而已,体和用而已。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读过伤寒论就知道伤寒论的机理就是内经的机理。
 
伤寒本自出于内经, 内经理论体系 显散乱 估计在漫长传承过程中,遗失了使其连贯的部分, 伤寒金匮 出自内经但仅仅 是将疾病归类 类似于一本速查手册, 而没有阐明其中的原理, 有关药理的书 胎卢药录 也丧失了 这是一本最准确的药理书, 相传是高人在品尝诸药后 你高深内观术胎息术 观药力在人体运行的轨迹与作用原理 写成, 现在人想要写得如此经典 的药理书已经不可能了。 想通中医就至少得找到 能大致将伤寒与内经部分, 用药学 能结合的理论。 最基础的药象也要有所涉及 ,这样就能大概了解到每味药的大致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