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五行之“五”探源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0
声望
63
年龄
62
五行之“五”探源

金栋按: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已成一般常识。自先秦《尚书·甘誓》《洪范》始至今成为哲学概念后,可谓是引得无数贤哲尽折腰。为何是五行,而不是四行、六行等?世人或多疑问。

据藏明、孙开泰《邹衍自然观》考述,五行起源有六说,即起源于①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②先民的图腾崇拜、占卜、祭天,③先民的农业生产,④商代四方五方的观念,⑤天上的星宿及⑥殷代的“改火”等共六种说法。并从“五行”的原始字形甲骨文、金文和《说文》中,认为“交错、纵横可能是‘五’的最初含义。……前行、行进可能是‘行’的最初含义。而‘五’和‘行’如果结合到一起,则有了通达四方的含义。”(《邹衍自然观》)

目前学界多认同胡厚宜殷墟甲骨文考证(1941年发表的论文)有“四方”“四方风”之记载,并进一步推断商代已有“五方”(殷商乃四方之中心)观念。但这个说法“理由勉强”(赵洪钧《内经时代》),因为“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西周及以前已有五行观念……五行观念产生的时代亦十分难以确定,我们还是可以说,五行观念的发生,当早于战国中、末期以前”(谢松龄《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但张其成《中医五行新探》据《逸周书》五行说,“推测西周前期可能已有了‘五行’观念”。

而卓廉士《中医感应、术数理论钩沉》认为,“人手上的五指,是人类认识‘五’的原始起点。……郭沫若也认为五的概念起于手指……人的手掌一掌五指,双手则‘合五成十’……‘五’作为术数比象于五行。”

据上可知,一人有一人的五行起源,各家有各家的数字臆断。

愚见,五行之“五”数,源于史前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亦名阴阳五行历,见于彝族十月太阳历(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及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有说)及中原传世典籍如《夏小正》《管子·五行》《春秋繁露·治水(顺)五行》《淮南子·天文训》等相关典籍。

阴阳五行历是纯阳历,用木、火、土、金、水五行将一年分五季,每季七十二天分阴阳两个月,每月三十六天,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外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一年十个月,用十天干(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表示,其中五个阳月,用甲、丙、戊、庚、壬表示;五个阴月,用乙、丁、己、辛、癸表示。奇数为阳月,《天文训》谓之刚月(“凡日,甲刚乙柔,丙刚丁柔,以至于癸”),彝族十月太阳历谓之公月;偶数为阴月,《天文训》谓之柔月,彝族十月太阳历谓之母月。而上半年是阳年(苗族历法谓之阳旦),下半年是阴年(苗族历法谓之阴旦),梁代陶弘景《辅行诀》记载伊尹《汤液经》有大、小、阴、阳旦汤之方名,与此有关。

五行之“五”,即五季、五时之“五”。五行之“行”,即五季之“季”、五时之“时”,季节气候运行变化之谓也!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按:当是四时历与五行历并存)

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说:“五行者,五气也。”

东汉官典《白虎通·五行》说:“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

天,指天体宇宙(日、月、地球相互作用)按一年五季各个时节行气。气,天气、季节、节气、气候之气(阴阳寒暑之变)。五行,即五种不同季节气候之运行变化规律。

相传此种历法由黄帝所创制。如《管子·五行》说:“(黄帝)作立五行,以正天时。”

《史记·历书》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

据何新《〈夏小正〉新考》,“十月历有二种:一种为素朴的较原始的所谓十月太阳历,即陈久金先生所引用的彝族十月历;另一种为较复杂高级的五行十月历,此即黄帝历及《夏小正》的历法。”

《管子·五行》说:“日至,赌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毕。”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说:“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

《淮南子·天文训》说:“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以上皆从冬至日到冬至日为一年,用木、火、土、金、水五行表示,每行各七十二日,即始于木行七十二日,依次为火、土、金行,终于水行七十二日,剩余五至六日为过年日。

又,据《管子》之《四时》《五行》篇及董仲舒《春秋繁露》论“五行之义”等,当时有两种历法,即四时历与五行历并存。
 
五行不重要,原因伤寒论不说,其它高手也不说,足见五行的影响很小,到了清朝才说,可见对治病没多大贡献,所以这个基本没有人在乎,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中医高手都基本不谈的五行没有意义,只有象征多
 
五行不重要,原因伤寒论不说,其它高手也不说,足见五行的影响很小,到了清朝才说,可见对治病没多大贡献,所以这个基本没有人在乎,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中医高手都基本不谈的五行没有意义,只有象征多
内经对五行阴阳天干地支倾注非常多的笔墨,可见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五行理论对于诊断和分析病因,有着客观科学的独特作用,在治疗中也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岂能说五行不重要?
 
五行不重要,原因伤寒论不说,其它高手也不说,足见五行的影响很小,到了清朝才说,可见对治病没多大贡献,所以这个基本没有人在乎,无论是近代还是古代中医高手都基本不谈的五行没有意义,只有象征多
治内伤很多时候都是用的五行原理,离开五行基本无法治。
 
IMG_20210917_031524.jpg
IMG_20210917_031524.jpg
 
内经对五行阴阳天干地支倾注非常多的笔墨,可见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五行理论对于诊断和分析病因,有着客观科学的独特作用,在治疗中也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岂能说五行不重要?
历代中医大家你看到几个人论述五行了?人家不说五行就不会治病了?这就是一个象征意义。所以历代中医高手没人关注。但是伤寒论这类重要理论基本上所有中医大家都学习和研究。所以五行地位之低。可想而知只是属于中医基础并不是常用的东西。很多人没学过不影响技术。
 
图中包含三方面革新:
一:对八卦图的革新;
二:对对阴阳五行的革新;
三:对养生功(禳命功)的革新。
 
五行起源河图洛书,后者可能代表古代对天文地理时间空间的认识。由五行发展出很多学问和解释,医家也会借用相关概念。它确实是狭隘的,但是过去知识体系里面有它发扬的很多东西。今天说五行,可能是指其中合理部分,比如生生不息生化制克的辩证思想吧。
 
看古代医案,补土生金、佐金平木,补火暖土、火木刑金、滋水涵木等等名字,都是治内伤病的方法,离开五行,那还叫什么中医。
否定阴阳五形的都是伪中医。
 
任何科学都要不断进步,固步自封显然不行。例如五脏六腑,肠膜是脏器,睾丸是脏器,胰脏是脏器,应该是八脏。
 
同样,前列腺和十二指肠是腑,应该是八腑。对应阴阳八行。
 
历代中医大家你看到几个人论述五行了?人家不说五行就不会治病了?这就是一个象征意义。所以历代中医高手没人关注。但是伤寒论这类重要理论基本上所有中医大家都学习和研究。所以五行地位之低。可想而知只是属于中医基础并不是常用的东西。很多人没学过不影响技术。
举例我现在肾衰竭谁能说五行相关东西能治此病?不要光谈理论。阴阳谁都知道。五行呢?不行的东西不要乱扯。后世基本上不说五行那是因为五行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不是治病的重要东西。所以看不到这东西是有原因的。可是阴阳没人说不重要。所以把概念混乱是现代人的通病。不重要的东西治病用不到的东西浪费时间。这是错误方向。看看那些高手中医。更多提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说明。没人关注什么是五行.所以前人总揽说阴阳为总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中医精髓。五行?那是什么?能治病的时候用吗?就说伤寒。你来说说怎么用五行治疗?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伤寒论是典籍。没听说过五行书籍。只是一笔带过
 
最后编辑:
读了四圣心源前1/3. 感觉, 5 就是人在天地水火之间,以观察者的身份存在. 不然, 只会有四形吧? 灵修的范畴里, 5就是人的意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