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本人今年17,不知道怎么中医入门?

老张在线学医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12/03
帖子
10
获得点赞
2
声望
3
所在地
江苏苏州吴中区
希望有经验的老师可以指点一下,去年疫情伊始的时候我刚开始接触中医,阴阳五行的基础内容基本已经晓得了,但是后续的深入不知道怎么学习,看很多人有各种观点。
我不是中医世家的,也很羡慕那些世家的人,所以目前正在背诵中医四小经典。
或者说不知道怎么静下心学习,家里父亲常受糖尿病(消渴)的折磨,经常犯困,总想一步登天,希望有老师可以教我静心方法。
 
学中医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有很好的平常心耐心和恒心,不能着急,有可能你很长时间学了感觉收获寥寥,但却可能在某几天感悟良多。
四大经典很重要,能背先背,多看看相关著书(要细看,勤思考),但不要执一家之言。你刚想学中医就进了这个论坛是很幸运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多多浏览,会有很多帮助的
 
17岁开始 25岁就能出师 四小经典要背 要想快 可以看医宗金鉴 背一些常用药方 那就是大学的水平了 然后就选一个四大经典看 深入的看 但本草一定要多看
 
建议楼主静下心来读三年《伤寒论》《金匮要略》,然后再读其他医书,这是捷径!
 
最好学习的年龄,熟读脉经,和伤寒论,3年就入门了,努力钻研10年后基本上成高手了,少则得,多则惑
 
光学不用,只不过懂点纸面上的东西,就跟在陆地上学游泳一样,看的明明白白,说的头头是道,到水里一样漂不起来
 
建议楼主静下心来读三年《伤寒论》《金匮要略》,然后再读其他医书,这是捷径!
老师,如果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也可以这么看吗?不懂文言文,行不?现在在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发现基本看不懂,纯粹读文字,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不知道啥意思,感觉太深奥。
 
老师,如果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也可以这么看吗?不懂文言文,行不?现在在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发现基本看不懂,纯粹读文字,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不知道啥意思,感觉太深奥。
那就看《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后世注释本吧!关键是持之以恒,一天学一点就行。
 
按你的年龄来说 可能会坚持不了 如果一定想从伤寒入手 可以买伤寒论浅注 陈修园的 伤寒来苏集 柯韵伯的 伤寒贯珠集 尤在径的 试试吧
 
最好入门的书是:人体使用手册和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这种才是入门读物。
楼上推荐的那些已经需要很高的门槛了,看都看不进去,懂又懂不了,很快就没兴趣了。
伤寒论很好懂?恰恰因为我们已经缺失的阴阳五行等古代基础知识,而变得难懂很多,再加上需要比较高的文言文功底,就难上加难,我看了好多讲金匮伤寒的,明显就有很多名词解释错误,都不忍猝读。
 
贴一段别人的讲稿吧: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张仲景也是用了内经问答的开头。张仲景的学生问他,上工治未病,为什么?张仲景说,一般的人,“夫治未病者,见肝病知肝传脾”。夫,大夫,应该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治疗未病有方法的,他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说肝火旺盛的话,病人的脾就容易受到伤害的,这样说的话同学们可能也不好理解,张仲景这样说,同学们也不一定相信的。”

把“师”说成张仲景本人也就不说了,把“夫”解释成大夫,这个就错的离谱了,这相当于高中文言文就没学好了,所有理解出现偏差也就不奇怪了,后文我也就不想看了,免得我也被带偏掉。
虽然很多注家是清朝的,但是行文用词和现代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所以读起来也不可能很顺畅,有那么几个地方卡住了,这段话什么意思就完全不可捉摸了。
 
贴一段别人的讲稿吧: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张仲景也是用了内经问答的开头。张仲景的学生问他,上工治未病,为什么?张仲景说,一般的人,“夫治未病者,见肝病知肝传脾”。夫,大夫,应该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治疗未病有方法的,他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说肝火旺盛的话,病人的脾就容易受到伤害的,这样说的话同学们可能也不好理解,张仲景这样说,同学们也不一定相信的。”

把“师”说成张仲景本人也就不说了,把“夫”解释成大夫,这个就错的离谱了,这相当于高中文言文就没学好了,所有理解出现偏差也就不奇怪了,后文我也就不想看了,免得我也被带偏掉。
虽然很多注家是清朝的,但是行文用词和现代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所以读起来也不可能很顺畅,有那么几个地方卡住了,这段话什么意思就完全不可捉摸了。
这个夫的解释确实觉得很牵强 不过主要是看他后面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吧 能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出来 咱们还是可以吸收一下的 就按人无完人来说吧
 
伤寒论单单 中风,伤寒两个词不解释清楚,很多人怕都不太懂。
太阳病,或以发热.....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这个只是解释了这种症状叫伤寒,但是伤寒这个名词又该如何解释?
正确的解释方法是,伤于寒,于这个介词省略掉了,同样的中风这个中于风的于字也给省略了。
不然中风就和现代的脑出血脑梗混在一起了。
 
伤寒论单单 中风,伤寒两个词不解释清楚,很多人怕都不太懂。
太阳病,或以发热.....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这个只是解释了这种症状叫伤寒,但是伤寒这个名词又该如何解释?
正确的解释方法是,伤于寒,于这个介词省略掉了,同样的中风这个中于风的于字也给省略了。
不然中风就和现代的脑出血脑梗混在一起了。
是是 所言极是 主要是现在人们都不接受古汉语这种语境了 网上不是有人说 想学中医 首先要学汉语言文学 然后学哲学 最后才学中医吗
 
中医入门的方法有很多,现在推广中医的人也多。
比如很多人都是看或听讲座对中医感兴趣的。
据我所知的讲养生的节目接受度比较高,慢慢的培养对中医的兴趣,最后才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学习。
我听别人说的入门讲座就有徐文兵的,罗大伦的,曲黎敏的,倪海厦的等等。
曲黎敏,女,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攻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 曲黎敏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著有《从头到脚说健康》、《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从字到人》、《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等。
徐文兵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罗大伦,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健管家,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 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
单看谁的解说能恰好说中了你的那个切入点吧!
深入的就不说了,等到达那个程度自然就知道了要看什么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