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老符医话:学习黄帝内经认识系列之七: 医工的理论基础

老符医话

会员违规,头衔屏蔽
封禁会员
注册
2020/08/27
帖子
53
获得点赞
81
声望
18
所在地
深圳
学习黄帝内经认识系列之七:

医工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们社会上各行各业聘用工人,都有据个自不同素质的需求,有所要求,这可能叫准入机制,在中国古时的医疗保健行业,对医工也有准入机制。在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与《灵枢·官针》都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意思是医工的素质必须对四季寒热有明确的认识;对气的过盛与不及、及对人的需求有所认识;对人体需求的太过与不及也有所认识的人,才可为医工的一员。这和现在各大公司招工,有素质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对医这个工种,如果认识上不知,年之所加,不知气的盛衰,虚实的所起,就不能做医工。简单的说,就是民众中的医工对疾病的认识问题,认为人在生存中的正常规律受体内或体外的异常冲击造成了规律的偏聚的现象,形成了疾病,靠医工来理顺机制,救偏通聚,说以叫治病。西方认为疾病是外来微生物的侵害,故叫抗病。

首先是《年之所加》简单讲,就是生存岁月.每个人的时光都是一年复一年过生活,虽然每个人生长的年龄不同,但都是这样熬过时光的,每年都要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样的变化着重在温度与湿度两个方面,这就是内经说的 “天给人以五气”就是寒热燥湿风。风是气的流动。温度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温度的太过与不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燥湿是水分存在的太过与不及就是湿度。实际这些对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有影响,常言道: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历史上很多医家说秋天为燥季,因为少雨就是干燥。夏天说是暑季、实际是温度过高,又与湿气混合,才叫暑。四季雨少气候都会干燥,这是说湿度与温度又有一定的关系。近代由于科学的发展,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对身体侵蚀,不管什么微生物都有特定的生存条件,这就是温度和湿度。如果一个人忽视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可以当医工。

《气的盛衰》中医和西医最大的理论区别,就在于中医说气,在内经《素问·保命全形论篇》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是说以天地之气之作用才生成人类。由天地四时变化的规律才成就人的形体,天地之间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皆是由于气四时变化的作用形成的。所以人的形体内部也皆有气在支撑,内经认为人体就像器皿一样盛着生化的物质。人的形体也在制造各种气,以供生存的需求。如产生的营气,就是人体产生的营养物质,去营养全身各地,人体产生的卫气,就是保卫机体不受侵害。产生的宗气,支撑体内的机能正常运行。人体呼吸,吸进自然的真气和体内消化产生的谷气相结合,推动身体的运行。人就依靠身体的正常运行来生存。《素问.六微旨大论》“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说的是气的流动的快慢来回,就是风。气的流动才有变化,气的盛衰就是气的变化。中医所谓的风病,就是气的流动冲击形成的病。

此篇又说: “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说的是变化有早晚,有大小,而贵常守,常守就是正常,不正常就会有灾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气在身体中的流动正常与气在体内流动的规律紊乱,反常就是紊乱了。也就是说气的盛衰就是气的正常运行和反常的运行,反常就是功能紊乱,灾害至矣,就是要生病。因为气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事存在的东西。气在体内是有规律的流动的。西方医学和中医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正视气对人体的作用。

上个世纪中国人讨论废除中医的原因,就说中医是理论的不科学,主要的矛头就是中医说的气,鲁迅先生就说:“中医什么都是气”,讥笑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科学的根据,找不到靶点。中医认为人类除了呼吸的气之外,体内还存在谷气。就是食物消化中产生的气体。也能和呼吸的气体化合产生一种叫宗气,还有卫气,营气之说,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无法解释。上世纪有个美国科学家叫穆拉德等提出了一氧化氮是一种调节体能的气体,世界公认有科学价值。并得到诺贝尔奖,这证明古老的中国医学关于气在保健中起到的作用是实事存在的,只是用现代的方法还无法解释,不过迟早会有解释的。如果一种方法对疾病有效一定是有原因的,有时候因说法不同。就武断的下一个定义说什么科学与不科学,就要取蒂,实在令人怀疑。

《虚实所起》1.平常人的虚实《素问.调经论篇》说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这是平常之人的情况。劳累耗伤了气血,气血涩少就是虚,因虚出现紊乱现象,也就是“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2.气血占位引起的虚实,此篇内又说 “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并,故为虚焉”。并就是气血的多少占位,逆于平常出现了偏与聚,气多的地方就少有血、血多的地方气就无有,因此就出现了气血的虚实,而气血的流动温度对其影响巨大,内经所谓“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气占据了位置,就是气实,而血虚。血占据了位置,就是血实而气虚。3.紊乱阻止的虚实,风雨伤人先入皮肤,这就是寒湿。气血与水湿都存在于皮肤.肌肉之间,此时“荣血涩,卫气去故曰虚”。在内喜怒不节,容易引起气的升降紊乱,升降失调、若再食入寒凉、气血止涩耗散,这就是虚。形气衰少的现象若形成“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故内热”。外热则因 :“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故外热”。因热而寒留,故内寒。若失调形成了局部的不通,那么这病位之前因流动不行,为有余为实。病位之后因营养运送不足为虚。4.病时的虚实,而到有病时的邪正争斗时则不同《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就是说,病时的邪正争斗时邪气盛时则是实。内部的财实,就是精气被邪气霸占,本身无法得到营养,就是虚。那么虚与实是从那里引起的,此篇又说“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于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意思是说所谓阳者就是从肌表开始的是受风雨寒暑的侵袭。所谓阴者就是从内在开始的,是由于,饮食失宜,起居无常,房事过度,喜怒不节引起的。虚实所起,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的解释内经旨意,不难看出影响身体虚实的原因是饮食的出入,接触寒湿,这是从外部看虚实的所起、从自内生的虚实所起,是气血受因寒热燥湿与劳累和情绪的变化而引起的。

纵上所述 可以看出内经对医工的理论要求并不是什么哲学思想或

什么玄学理论,只要投入生活经历中去体验。医工针对的是疾病,是施术。怎样施术才是关键,至于什么哲学思想,玄学理论,当然明白这思想理论更好,不明白,医工应该也不苛求,因为从事这行业的医工都在疲于应对生存,这就好象部队的工兵是会架桥通道,炮兵操作只需命中靶点一样,也和建筑工程行业的砖工只要垒砖齐整,电工只要供电照明一样。实际每个行当也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理论行当内又有分工。中医有“很多“久病成良医”的医者都是通过一年又一年的经历、和温度湿度的接触,体谅自身的变化而积累的经验,来认识食物中的谷、果、畜、菜和其它物质组方来改变体内的偏、聚现象。内经认为人体就像盛车西的器皿,时时要向内供应物质,这就是食欲。也要按时排泄,这就叫新陈代谢,也叫出入、医工中的游医,专讲,门道,就是如何用药物帮助人体机能把过盛排出去,再把不足自口中吃进来,这就是泄实补虚的机制。
 

附件

  • 公众号二维码.jpg
    公众号二维码.jpg
    26.9 KB · 查看: 31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