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转帖)我凭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一部伪书?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 分析最好。《黄帝内经》肯定是先秦时期的作品,那么语言文字特点一定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仅此就能证明成书年代的。至于书中的内容,肯定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一定会从更远古时间的经验总结开始。
书中阴阳五行六十甲子都已经成熟,这样,书中的部分内容至少源自于三千五百年前了,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图了。按断代工程给出的时间,商建立时间在公元前1600年。
 
古代中医药书,一般都是集前人之大成!
从成书年代,作者行文特点,都可以找到鲜明的依据,但是用来否定理论就太扯了吧?否定理论需要的证据是要有按照理论的施行有错误的结果的案例吧?而且还不能是个案,还需要一定数量的案例才有说服力,就是我们现在常常称之为数据的东西!
古文献的考证从更多的方面都证明了《内经》的合理性正确性,包括近年来考古发现,这么多证据难道全都是摆设?
就凭那语焉不详的三条就否定了流传几千年,无数人验证的经典理论,何其轻率!
当然,如果是其心不良哪怕只有一个漏洞,也会被无限放大!
 
鸡蛋里挑骨头,这么大年纪还干这种幼稚的事。
 
《黄帝内经》源自地外文明
这句话没有任何根据。《黄帝内经》中所有的文化都是源自中华文明。例如:古琴、甲骨文、计时、度量衡等。
 
《黄帝内经》基本理论的错误
不否定《黄帝内经》中有错误。这些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错字和漏简。(例如《灵枢五十营》)
2、解读错误。《黄帝内经》中有些文章是解读早期文章的。由于时间相差千年所以会出现解读错误。(例如脉度把任督经脉合并成一条造成计算误差)
3、度量衡乱用。把汉朝的度量衡用于商朝。结果一日五十营就变成了一日一夜五十营。
4、医学实验的不完整。例如寸口脉诊只有十条经脉,缺如四条。
5、记录不详尽。关于经脉气血多少的记录有很多而且结果不同。这是由于实验普查的范围较多造成的。这时应当记录统计地区以示不同结果的原因。
6、医学设备不完善。例如利用六弦古琴做十二经脉的感传。如果使用七弦古琴做可以做出十四经脉的感传,用九弦琴做可以做出十七经脉的感传线路。
7、研究用的材料不充分。例如用玉石诱发经脉感传只有五色玉石。如果用几十种颜色的玉石或宝石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经脉有十七条了。
......
尽管《黄帝内经》有很多错误,但是依然不能否定《黄帝内经》中的医学试验方法还是科学的方法。其实验的结果依然可以有效的指导中医学的临床实践。
今后发展中医的方法有以下几条:
1、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
2、用现代科学技术高水平的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
3、大面积统计医学实验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4、修正古人的错误。
5、补充古人缺失的内容。
6、用不同时代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训诂《黄帝内经》的每一篇文章。
最后要强调的是:1)《黄帝内经》从来都不是一本医学专著而是医学文献汇编。变换角度以后再读《黄帝内经》结果就会是不一样的结论。2)做完实验以后再读《黄帝内经》理解的深度要比背诵强百倍。
 
很想看看完整翻译,出来跟正版的黄帝内经。很多中医书籍已经被篡改了。
 
  最后,《黄帝内经》的造句非常“现代化”。
  《黄帝内经》当中使用了“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二十八宿”这样的表述。这些表述绝不可能早于东汉(公元后23年)。上古时代的人表达超过10的数字,习惯于在中间加一个“有”字。如果连同单位词一起表达,则前后都得加上这个单位词。比如,表达“八十一”的习惯是“八十有一”;表达“123人”的习惯是“人一百有二十有三人”。此外,“二十八宿”是晋朝才有的说法。在晋朝以前,虽然已经有了与“二十八宿”相关的星座名称,但还没有归纳出“二十八宿”这个说法。更有甚者,像“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这一类的句子,都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少说也达到了唐朝的水平。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现在流行的《黄帝内经》中,《素问》的最后几篇特别长。其中,《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超过了23000字。《老子》才5000字。《周易》才8000字。单独一章,进行如此大篇幅的制作,在唐朝也不多见。
  有了这三大证据,我们就已经足够可以证明《黄帝内经》是在《史记》出版之后,由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反复伪造的冒牌货了。
严重怀疑你有没有看过汉代及以前的书,张口就乱说。
 
有道理
……
倒是能感受到内经和伤寒不是一个体系,一个六一个五,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人体,很多人都想糅合两者,最终都不太成功,我甚至怀疑不会成功
其实还有一个四时。
而《内经》为何要折騰[四时·五运·六气]呢?
这似乎是一个好的问题。
 
最后编辑:
其实还有一个四时。
而《内经》为何要折騰[四时·五运·六气]呢?
这似乎是一个好的问题。
四是从两仪分化来的,而六算是从四象分化来的,他们的渊源比较深,实际上二四六八都可以这样解释,唯独五不行
 
内经十三方?灵枢?春秋战国——清八股?伤寒论序文风——韩非子?马王堆——伤寒论?
 
我原先也以为[五]不行,但几经推演,竟是这样:

从四时到五运
没有意义,实际上从太极的演化来看,讲的就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而从五行来看,讲的就是地球本身的演化,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就像日心说和地心说,坐标轴不一样。
 
黄帝内经是成于唐朝的,这个是早有定论的,不是汉代的。
 
黄帝内经是成于唐朝的,这个是早有定论的,不是汉代的。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不能因为唐代的王冰整理了内经,就说明它是唐代的。
从内经的行文风格中,就可以看出它决非唐代的作品,这是最有力的证据。同样在素问《刺法》篇就十分明显是唐代的行文风格。刺法的行文风格就是另类,所以它是伪篇。
这个是绝对假不了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卬迹。
 
正如你说的是王冰整理的,内容是前人的,他只是整理成册,并形成《黄帝内经》这本书而已,并不是说内容是王冰原创的。
 
既然是中医理论改革,自然只与中医相关。对中医理论的感悟来自对《道德经》的理解,道生阴阳,阴是精神,阳是物质,具体到人,阴是意识,阳是真气。意识是君,真气是臣;意识可以调动真气出来,却无法让真气回去。真气是一种极细微的高能量物质,全程参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意识真气也就是阴阳与健康的关系是:由于意识能力的局限性,意识基本上对健康不利。一个世俗的人,七情六欲全是调动自身的真气。问题是真气多了就有害健康,真气多是一切疾病的总根源。真气多了是火,上火就是亚健康;真气再多了是风,可以说人得的一切疾病都是因为风,包括传染病。
阴是精神,阳是物质,居然会有这种见解,内经讲阴成形,阳化气,其实这个阴成形是固定形态的气,阳化气,这个气是无固定形态的气,气的状态不同而己,本质都是气。就象佛家的理事观,事即理,理即事。理事圆融。另外黄帝内经怎么是外星文明,是伪经,作为一个居士,怎么会有这么不着调的奇靶言论,真是疑惑?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