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苓桂术甘汤的剂量问题

飞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1/30
帖子
61
获得点赞
19
声望
7
看金匮原方是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但所有的方剂学书里,都把此方改为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甘草6g(也就是四两、三两、二两、二两),也就是把比例更改了,不知道这是为何。记得伤寒里用药比例是很关键的,不能轻易改动。
 
这个比例没有改动,只是把一两等于3g来计算,全方各药剂量缩小而己,我通常用的量是茯苓15,桂枝10,白术5,甘草5,效果也很好。我看你先得把什么是药量,什么是比例分清楚再说。
 
飞花说的意思是无论用一两等于几克计算都行 但那个比例是更换了的 原方的比例是4332 现在变成了4322 他问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你那个效果很好 是因为你医术高明:014:
 
飞花说的意思是无论用一两等于几克计算都行 但那个比例是更换了的 原方的比例是4332 现在变成了4322 他问的应该是这个意思 你那个效果很好 是因为你医术高明:014:
不敢说高明,其实无论4332,还是4322比例我都用过,还用过全方甘草是最小量3g,也就是没完全按原方比例。用方不要那么死板,得根据病人的具体病证定量。
 
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变的,作为去水的苓桂剂类方药,君药茯苓的量一定要大于臣药桂枝的量,茯苓量大于桂枝就不会发表而增邪热。
 
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变的,作为去水的苓桂剂类方药,君药茯苓的量一定要大于臣药桂枝的量,茯苓量大于桂枝就不会发表而增邪热。
我倒是认为主要是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比例,桂枝还是相对芍药来看,没有芍药,那么桂枝还是走表的。
把茯苓白术作为太阴药来看的话,也是一出一入,白术向外,茯苓向内,也是一个合力,茯苓多,也就是向内渗透多,水从血管走入小便。说明这个水的位置比较靠里,如果在表的话,多半用苍术从表散了。
这样分析的话,桂枝的效用,可能温心阳的作用更多一点。
 
我倒是认为主要是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比例,桂枝还是相对芍药来看,没有芍药,那么桂枝还是走表的。
把茯苓白术作为太阴药来看的话,也是一出一入,白术向外,茯苓向内,也是一个合力,茯苓多,也就是向内渗透多,水从血管走入小便。说明这个水的位置比较靠里,如果在表的话,多半用苍术从表散了。
这样分析的话,桂枝的效用,可能温心阳的作用更多一点。
桂枝主要是强心阳,温肝升阳的作用。因心火能生脾土,所以源头还是在于心阳弱导至的水邪为病。茯苓可去全身之水气,与桂枝配对则就是所谓的强心利水。
 
我倒是认为主要是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比例,桂枝还是相对芍药来看,没有芍药,那么桂枝还是走表的。
把茯苓白术作为太阴药来看的话,也是一出一入,白术向外,茯苓向内,也是一个合力,茯苓多,也就是向内渗透多,水从血管走入小便。说明这个水的位置比较靠里,如果在表的话,多半用苍术从表散了。
这样分析的话,桂枝的效用,可能温心阳的作用更多一点。
茯苓与白术配对只是去除太阴的水湿之气,若太阴之虛是因为心阳弱的原故,那么就只能治标,但无治本。根据虛则补其母的原理,补火能生土,所以要用桂枝来强心火。简单的才四味药的方子里,除了关系到五行的原理,而且也关系到了四气五味的原理,苓桂朮甘汤里的桂枝和甘草配伍就是根据辛甘化阳的原理,整个方子主要都是围绕着增强心阳的路子,然后佐用白朮的苦燥(四气五味),让水气下走,从下而出。
所以不难看出伤寒金匮的方子都有按照内经所说的四气五味,阴阳五行,升降出入的原则来组方的。
 
  
  [苓桂术甘汤]本身就有较弱的解表作用,祛湿剂也需要{解表宣肺},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宣肺解表才能行水利尿},比如[真武汤]用生姜不用干姜(术也宜苍术)。

  桂枝入肺经心经膀胱经,[苓桂术甘汤]里面没有生姜,桂枝的作用就是{宣肺解表/气化水湿/通脉利尿}。

  痰饮病总体偏寒,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是个以宣发通阳为主的温性药,非大辛大热之品。
  痰饮偏寒者用桂枝,可以温助正气,即使微有饮郁化热,用桂枝也能宣通化气、祛湿散热。
  
 
  
  [苓桂术甘汤]本身就有较弱的解表作用,祛湿剂也需要{解表宣肺},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宣肺解表才能行水利尿},比如[真武汤]用生姜不用干姜(术也宜苍术)。

  桂枝入肺经心经膀胱经,[苓桂术甘汤]里面没有生姜,桂枝的作用就是{宣肺解表/气化水湿/通脉利尿}。

  痰饮病总体偏寒,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是个以宣发通阳为主的温性药,非大辛大热之品。
  痰饮偏寒者用桂枝,可以温助正气,即使微有饮郁化热,用桂枝也能宣通化气、祛湿散热。
  
宣肺是有,但是有茯苓压制,就不会发散,只是通肺气而己,这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这方子是先升而后降的,因为是上焦胸部里的水气停饮,肺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通又如何让水归为常道?这,里就是让水气归为正常循环而己,最终还是从下走,若从上走,那么就是直接发汗从汗出了,而这个方子是发不了汗的。
 
宣肺是有,但是有茯苓压制,就不会发散,只是通肺气而己,这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这方子是先升而后降的,因为是上焦胸部里的水气停饮,肺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通又如何让水归为常道?这,里就是让水气归为正常循环而己,最终还是从下走,若从上走,那么就是直接发汗从汗出了,而这个方子是发不了汗的。
  
  当然不会达到发汗的力度,宣肺通表气是为了提壶揭盖行水利尿,让水湿往下走从小便解。
  
 
但是有一点是不能变的,作为去水的苓桂剂类方药,君药茯苓的量一定要大于臣药桂枝的量,茯苓量大于桂枝就不会发表而增邪热。
说得妙,学习了!
 
茯苓与白术配对只是去除太阴的水湿之气,若太阴之虛是因为心阳弱的原故,那么就只能治标,但无治本。根据虛则补其母的原理,补火能生土,所以要用桂枝来强心火。简单的才四味药的方子里,除了关系到五行的原理,而且也关系到了四气五味的原理,苓桂朮甘汤里的桂枝和甘草配伍就是根据辛甘化阳的原理,整个方子主要都是围绕着增强心阳的路子,然后佐用白朮的苦燥(四气五味),让水气下走,从下而出。
所以不难看出伤寒金匮的方子都有按照内经所说的四气五味,阴阳五行,升降出入的原则来组方的。
说得精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