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学习:什么是阳明证

既发热又出汗是矛盾冲突的。矛盾冲突必有原因,其原因就是卫强荣弱。中风病太阳证的基本病机是卫强荣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荣弱。其实阳明病也是卫强荣弱,只不过这里的主要矛盾是卫强。准确地说不是卫强,而是邪火强,所以治疗阳明病主要办法是救火,即辛寒清气。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固有免疫,一个是获得性免疫。什么是固有免疫呢,就好比一个人,他对待别人(非家人)具有固定的警惕性和排斥性,别人走到他的家里来了,他就会采取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称为固有免疫。什么是获得性免疫呢,某个人(非家人)反复跟他接触,于是他就越来越不排斥这个外人,而他仅仅排斥最初几次接触到的外人。
 
一个人要维持自己的家庭稳定和安全,必须识别“自我”和“非我”。自己的家人是要“自我”,其他人是“非我”。每个人都有能力识别“自我”与“非我”。要维持自己家庭稳定和安全,需要有识别“自我”与“非我”的能力。凭什么识别呢?凭“脸型”等个人特征。这种“个人特征”,西医学者给它取了一个名称,叫做“分子模式”,molecular pattern。人体的免疫系统根据molecular pattern(分子的脸型)来识别“自我”与“非我”。免疫系统识别和排斥“非我脸型”的分子,来达到维持人体稳定和安全的目的。对于固有免疫系统来说,“非我”者永远不是自己人。而对于获得性免疫系统来说,混熟了就可以成为自己人。
 
对于固有免疫系统来说,敌人永远是敌人。对于获得性免疫系统来说,混熟了可以成为朋友,甚至可以成为自己人。低等动物只有固有免疫系统,高等动物譬如人类既有固有免疫系统,又有获得性免疫系统。由此可以明白,获得性免疫比死板的固有免疫更进步。敌人永远是敌人,那么敌人就会越来越多。一个人只要伤害过你一次,以后他就永远是你的敌人,那么你的敌人越来越多。最终很快你就会被众多的敌人消灭。所以,正确的合理的办法是获得性免疫。敌人身上有敌对成分,也有友好的成分。固有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敌人身上的敌对成分和友好成分,只能识别敌人和家人。获得性免疫系统有能力识别敌人身上的敌对成分和友好成分,于是就会找到办法与敌人混下去,化敌为友,最终让敌人变成家人。
可以打一个比方可能更有利于理解。固有免疫就好比是一个国家的顽固分子,在他们的头脑中敌人永远是敌人。譬如美国人曾经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它就永远是敌人。英国法国也是如此。日本就不用说了,既参加了八国联军,还单独地大规模地侵略了中国。它们通通都是敌人,永远是敌人。所以要永远反美反日反欧。这是固有免疫。敌人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被孤立,最后会让自己灭亡的。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会识别曾经的敌人在哪些方面是敌对的因素,哪些方面是不敌对的因素。把它们区分开了,就可以找到与对方打交道的合理办法,化敌为友。最终就会有办法让美国日本欧洲都成为自己的朋友。这就让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多,让自己可以与全世界友好相处。敌人身上全是敌对成分吗,当然不是啦。所以需要获得性免疫系统来区别对待敌人身上的不同成分。
 
人体的免疫系统,用中医的话来说可以称为“荣卫系统”。荣卫系统其实是非常非常合理和精妙的系统。荣是阴,卫是阳。阴阳可以很好地维持平衡状态,这样可以化敌为友,让人体不断地得到进步。这叫做与时俱进。
 
固有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力其实是不高的,而获得性免疫效力才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固有免疫对敌人采取的是“狂风烂炸”,而获得性免疫系统对敌人采取的是“精确打击”。要精确打击,就需要有能力识别敌人阵营中的友好成分和敌对成分,并且有办法区别对待(discrimination)。用伟人的话说叫做“统一战线”。这样才能化敌为友,让敌人一天天被孤立,让自己越来越壮大。
当一个新的传染病传染人体时,获得性免疫系统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此时固有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但是,固有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力是不足的。因此,新的传染病传染到人类群体时,病情会比较重,病死率会比较高这是一定的。一个人,只要能挺过第一波打击,存活下来的就会有获得性免疫系统积极参与,敌人就不那么可怕了。然后,病毒与人体都会与时俱进,越来越不那么水火不容,传染病的危害就越来越小,最后与人类和平共处。
 
这次新冠疫情对全世界人民和全部的中国人民都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生动的课。这堂课其实具有非常非常大的意义。

新冠肺炎是一个传染病。“传染病”是西医的说法,中医的说法是“瘟疫”。而“瘟疫”的说法其实也就是在明代末期和清代才盛行起来。什么是“瘟疫”?瘟,通温。更早的古人称之为温,而不是瘟。温就是火的意思,疾病的性质属于火。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火居其一。火邪引起温病。它的临床特征是:发热、恶热、汗出、口渴、烦躁。它的发病机理是人体的阴气不足,邪火内生。什么是邪火?火有两种,一种是正火,它推动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一种是邪火,它扰乱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邪火,用西医的话说就是炎症反应。什么是温病,温病就是炎症反应比较严重的疾病。人体的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是同时存在而又彼此不同的两个过程,二者是矛盾的。炎症反应越强,提示免疫反应效力越低。免疫反应效力越强,炎症反应就会越弱。所以,温病的病理特征是感染邪气后,人体的免疫反应效力低,而炎症反应强。瘟疫的“疫”,通徭役的“役”,形容温病的发生就像政府对百姓实行徭役那样,家家户户都会摊上。表示这种温病的传染性特别强,用西医的话来说就是指烈性传染病。
 
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不是都是温病呢,却不是。是不是温病,是因人而异的。平常真气充足的人感染新冠肺炎,要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要么表现为简单的上呼吸道感染,并没有温病的特征。当然那些真气亏虚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则可以呈现为温病。
 
《黄帝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由此可见,《黄帝内经》认识到温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精”气不足。什么是“精”?精,英文是“essenctial substance”,指基本的必要的物质。就好比是一个国家,各类专业人才都是精。每种精都是它的专长。如果人体不缺精,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会得温病,最多象感冒一次而已,甚至不发病。感冒之轻者,恶风,发热,然后汗出而痊愈。名曰风寒感冒。重者为太阳中风证,恶风,发热,汗出,反复出现几次,然后也会自然而愈。其最重者则表现为温病,发热而恶热,汗出而邪气不除,口渴烦躁。此谓温病。其最重者,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骂咧不避亲疏。邪火扰乱心神。名曰阳明病。温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热而怕热,怕热而烦躁,汗出而邪气不除。邪火扰乱正常的生命活动,这是温病的本质特征。
 
《黄帝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由此可见,《黄帝内经》认识到温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精”气不足。什么是“精”?精,英文是“essenctial substance”,指基本的必要的物质。就好比是一个国家,各类专业人才都是精。每种精都是它的专长。如果人体不缺精,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会得温病,最多象感冒一次而已,甚至不发病。感冒之轻者,恶风,发热,然后汗出而痊愈。名曰风寒感冒。重者为太阳中风证,恶风,发热,汗出,反复出现几次,然后也会自然而愈。其最重者则表现为温病,发热而恶热,汗出而邪气不除,口渴烦躁。此谓温病。其最重者,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骂咧不避亲疏。邪火扰乱心神。名曰阳明病。温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热而怕热,怕热而烦躁,汗出而邪气不除。邪火扰乱正常的生命活动,这是温病的本质特征。
更正笔误:essential substance
 
温病就是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的疾病。当然,只要感染了细菌病毒,多多少少都会有炎症反应的,只是炎症反应有轻有重。温病是其重者。之所以炎症反应重,是因为免疫反应效率弱。人体对细菌病毒未能精确打击,也就是获得性免疫反应未能有效调动起来。
 
炎症反应之中必定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免疫反应效率。细菌病毒都会被有效控制下来的。但是,炎症反应对人体自身具有巨大的打击力度。所以,疾病发展到温病阶段时,最重要的是在不降低免疫力的前提下给人体泼冷水,让火气降下来。降火气,既会降邪气也会降正气,这是治疗温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好比用冷水灭火,邪火与正火都会熄灭。这就需要把握度,古人称之为“中病即止”,且不可过头。用什么药灭火呢?辛寒清气药。邪火控制了,正气会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有条不紊地继续抵抗邪气,使免疫力继续发挥作用,而炎症反应则被消除。靠什么样的免疫反应发挥作用呢,当然是获得性免疫反应,它会对敌人实行精确打击,既打击敌人又不让战火烧死自己人。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这段话指出了伤寒病太阳证的基本病理机制,那就是风伤卫寒伤荣,并借此指出伤寒病太阳证的主要症状之一的骨节烦痛的机理。

卫,卫气,指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力。荣,荣气,指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结构物体,包括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分子等。卫是功能,荣是物体。当然,功能与物体也是相对而言的。确定了一个物体,它的功能才能确定。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伤寒病太阳证的脉象是浮而紧。脉浮提示为表证,脉紧提示为寒证。即寒邪侵犯太阳。寒邪侵犯太阳会出现骨节烦痛。什么是骨节烦痛呢,就是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太阳病伤寒提纲条款说的“必恶寒,体痛,呕逆”中的体痛。为什么会体痛呢,这里指出是因为“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的缘故。伤寒病太阳证的邪气不是寒邪吗,又不是风邪,不是中风,哪里来的风呢?所谓风,指的是“热”。《黄帝内经》认为风为阳邪。那阳邪具有火性热性。什么是火性热性呢,就是扰乱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性质。伤寒不是会化热么,由此就可以推指伤寒病太阳证本身就会产生热,只是火热处于萌芽状态而被寒邪掩盖了而已。人体感受的是寒邪,寒邪抑制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也就是卫气,也就是免疫系统的效力。《黄帝内经》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寒伤形,形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譬如免疫系统的细胞、组织、分子等。这是寒伤荣。寒邪悄悄地化热,热伤气,气伤痛。于是就会既痛又肿,西医称之为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痛可以灵敏地感受到,肿则不明显,因为外邪毕竟不是侵犯全身的皮肤肌肉和关节,而是侵犯呼吸道或消化道,有肿胀我们看不到。

当发其汗。用什么药?辛温发汗药。此时寒邪是主要的,压倒性优势的。火热处于很微弱状态。故而只用辛温发汗药。
 
《伤寒论》六经辨证,依据的是人体阴阳平衡状态的不同。

中医有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所以邪气不同,并非是反映入侵人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而是人体阴阳平衡状态不同。邪气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于是邪气就表现得不同。不管是细菌感染也好,病毒感染也罢,中医是不需要去区分的。但是需要区分人体的阴阳失平衡状态,根据阴阳失平衡状态来决定使用不同的药物。

什么是寒邪?寒邪就是细菌或病毒侵犯人体,人体的真气充足,有能力一鼓作气消灭病原微生物。遭受寒邪侵袭时,人体采取的应对办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增强阳气就行。医生需要的是提醒病人多休息,休息保暖,不要让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如果病人因为体温发热而解衣揭被,冷毛巾敷,医生提醒他不要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人体需要维持升高的体温,这样就可以维持比较强的阳气,免疫力就会持续增强,邪气就会被消灭的。病人吃得很饱,吃得很油腻,医生提醒他不要这样,要吃半饱,吃清淡,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什么呢?因为吃多了,吃油腻了会增加消化吸收活动,人体不得不把更多精力用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的精力就不足。由于病人真气充足,可以一鼓作气增强阳气以提高免疫力,因此病人发热而恶寒无汗。直到驱除了邪气而出汗热退,疾病就好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呈现这样的症状体征,就认为这个邪气是寒邪。不用去管它是细菌呢还是病毒,不用去管是哪种细菌哪种病毒。如果要治疗,就使用辛温发汗药。不用药其实也是可以的。
你也许没吃过亏,所以才这样说。
 
【原文】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学习理解】
原文整理一下说:四季气候正常交替不会引起时行之气,冬季避免受寒也不会患伤寒。寒毒引起伤寒,它最具杀气,而且它会潜藏于肌肤之间。寒毒入侵,当时引起的疾病称为伤寒,潜藏起来日后引起的疾病,在春季发病的是温病,夏季发病的是暑病。暑病与温病的区别在于,暑病比温病热更严重。生活条件好的人不容易得温病暑病,辛苦之人最容易得温病暑病。这是因为冬季遭受严寒侵袭。温病暑病都不意味着是时行之气。四季气候异常变化,导致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大量患病且正常相似的才是时行之气。这是原文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

解释一下,所谓时行之气,指的就是今天我们说的烈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的烈性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传染性特别强,短时间造成大规模爆发流行。二方面是疾病很凶险,病死率很高。所谓烈性传染病,其实就是指新发生的传染病首次和前几次大流行。日后如果还能够反复大流行,那也只是传染性强,而毒性会越来越减弱,病死率会降低。

所谓寒毒藏于肌肤之间,指的是细菌病毒潜藏于人体之内,没有被消灭而发生了变异,于是对它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只能依靠不强的固有免疫即非特异性免疫。又由于病人属于辛苦之人,春夏秋冬不能保养,尤其是秋冬不能养阴(一年四季都必须天天劳累),肾精亏虚,免疫力本就减弱。于是就会发生温病暑病。

辛苦之人冬时遭受寒毒入侵,本来就更容易当时得伤寒病。得了伤寒病必进一步削弱肾精,导致寒毒不能被完全清除,会潜藏于人体之内,于是日后再发作的就不是伤寒,而是温病暑病了。
 
说暑病“热极重于温”。热,指的是邪火。什么是邪火呢,就是指扰乱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免疫力的火气。邪气侵袭人体,人体提高体温而发热,这不是热,而是正常的升高体温提升免疫力。什么是火呢,譬如烦躁,说胡话,怕热,这是火热。温病必有火热之症状,而暑病的火热症状更为严重。火热症状越严重,造成的肾精亏虚越严重,结局是,不仅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免疫反应会减弱,邪火也会自动熄灭,病人由热变寒,走向死忙。即从烦躁到昏迷而死亡。这是因为火热必定消耗阴精,阴精越来越减少的必然结局。
 
伤寒病,病人必恶寒,有发热。这种发热不是热证,而是表寒症状。《黄帝内经》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说的热也不是发热,而是火热之证,即既发热又怕热,既发热又出汗,烦躁不安。原文的意思是说,人得了伤寒病,会引发温热病。说的是伤寒与温病的必然联系,而不是说伤寒即为热病,热病即是发热性疾病。热病是什么病呢,包括温病和暑病。
 
《黄帝内经》说:“人之伤于寒则,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者必死”。什么是两感于寒?意思是说,病人已经受寒而正在得伤寒病,病还没好又再次受寒。这样就必死无疑。本来得伤寒病未必死人,只要保养得好,伤寒是自限性疾病。热虽甚不死。一错再错,则必死无疑。
 
新冠肺炎属于疫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不是都是温病呢,却不是。是不是温病,是因人而异的。平常真气充足的人感染新冠肺炎,要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要么表现为简单的上呼吸道感染,并没有温病的特征。当然那些真气亏虚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则可以呈现为温病。
瘟疫的传染性远远大于温病。温病也是有传染的,只是危重症比例非常低,病邪之危害性较低,例如病毒性感冒之温病。
瘟疫从新冠的变异来看,是病毒最初始与人体相遇,后面慢慢就会进化到可以缓慢感染人体并可以和人体共存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瘟疫症状了。
所以瘟疫是温病的爷爷辈或者更久远者。按照病毒周期14天来说,几年的时间不知道多少代进化了。
正气强的人不会感染,即使感染则病邪不会陷于内,正气虚的人会出现邪陷于内的情况(肺痈)。脏腑衰弱甚的人则会出现急性脏器衰竭症状也就是危重症。能出现温病状态的人,发热高烧,一般来说身体还可以。
这次的新冠疫情,揭示了中医的真实水平,比03年还差。这也显示中医仍然处于倒退之中,真正的新生力量仍然未能崭露头角,显示其独特的光芒。
中医的眼泪救不了中医这颗大树,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