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电子书 《本草备要》清·汪昂(逐药分部索引)_HTM_全文检索_字幕诵读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6221
获得点赞
7728
声望
113
所在地
 
  
  《本草备要》,8卷,汪昂撰,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初刊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自刊行以来,翻印次数至少超过200余次,在古代临床实用本草中影响最为深广,成为中医药人员必读必备之书。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

  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六禽兽部药25种,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八人部药9种,共计478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00余幅,更臻完善。

  汪氏编写《本草备要》之前,系统调研了数百家本草书。他认为有的本草名著卷帙浩繁,难携难查(如《本草纲目》),许多入门药性歌诀又过于简单,无法提供临床用药参考(如《药性赋》)。且以往本草大多罗列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单调枯燥,读之乏味催眠,难解难记。于是他萃取历代本草精华、精选常用实用之药479味,筛滤切实有效的功能主治,又配合药效对比、常用配伍、临床用药案例,甚至穿插相关的典故等方式,采用醒目的编排方式,使《本草备要》具有文约指博、好读实用的特色。该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问世以来,立即不胫而走,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临床实用中药书。



语音朗读功能提示:《本草备要》清·汪昂(逐药分部索引)_HTM_全文检索_字幕诵读.jpg

  
 

附件

  • mobi《本草备要》清·汪昂(逐药分部索引)_HTM_全文检索_字幕诵读.rar
    225.3 KB · 查看: 147
郑金生老师整理的质量还是可以信赖的,建议大家多以本版本为基准文本。感谢楼主上传共享。
 
郑金生老师整理的质量还是可以信赖的,建议大家多以本版本为基准文本。感谢楼主上传共享。
  抱歉,这个不是郑金生老师的版本,只是借用了他的导读一文。
  人卫版的只有前面80味药可以免费试读,无法获得完整内容所以没有用,仍然用的是《中华医典》中医古籍650本那个光盘里面的版本,仅对前80味药中“耆”字缺失进行了补全,精力有限无法将其它漏字一一修复。
 
  另外说明一下:超过300字的段落会强制拆句朗读,即使音色选单收起也会显示字幕板。
 
  抱歉,这个不是郑金生老师的版本,只是借用了他的导读一文。
  人卫版的只有前面80味药可以免费试读,无法获得完整内容所以没有用,仍然用的是《中华医典》中医古籍650本那个光盘里面的版本,仅对前80味药中“耆”字缺失进行了补全,精力有限无法将其它漏字一一修复。
这就是高质量的中医医籍电子文本很少见的原因。
 
  
  《本草备要》,8卷,汪昂撰,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初刊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自刊行以来,翻印次数至少超过200余次,在古代临床实用本草中影响最为深广,成为中医药人员必读必备之书。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书。

  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58种,卷六禽兽部药25种,卷七鳞介鱼虫部药41种,卷八人部药9种,共计478种。每药先辨其气、味、形、色,次述所八经络、功用、主治,并根据药物所属之“十剂”,分记于该药之首。后世刊本又增附药图400余幅,更臻完善。

  汪氏编写《本草备要》之前,系统调研了数百家本草书。他认为有的本草名著卷帙浩繁,难携难查(如《本草纲目》),许多入门药性歌诀又过于简单,无法提供临床用药参考(如《药性赋》)。且以往本草大多罗列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单调枯燥,读之乏味催眠,难解难记。于是他萃取历代本草精华、精选常用实用之药479味,筛滤切实有效的功能主治,又配合药效对比、常用配伍、临床用药案例,甚至穿插相关的典故等方式,采用醒目的编排方式,使《本草备要》具有文约指博、好读实用的特色。该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问世以来,立即不胫而走,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临床实用中药书。



收到,谢谢
 
这就是高质量的中医医籍电子文本很少见的原因。
这是《中华医典》中医古籍650本那个光盘里面的,文本质量比较差,错误比较多,不建议作为正规文本引用。

  《中华医典》中医古籍650本那个光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刚才查了一下,她是“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怎么可能错误较多??
  https://www.gmw.cn/01gmrb/1998-08/25/GB/17795^GM7-2519.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华医典/7659667?fr=aladdin

  
1638844961180.png


  《中华医典》光盘版虽然我没有看到过,但想必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一样,内容是用HTML网页格式展现的吧!网页字符集里面没有的文字照说都应该用了图片以图文混排的形式来显示,如果不保存成HTML网页格式,而是复制粘贴为TXT文本格式,这些图片自然会丢失,形成一个空格。
  如果是这样,恐怕就不能怪人家质量差了。

  正规的电子出版物,无法显示为文本的难僻字都会制作成图片插入文本行中以图文混排的方式完整呈现,比如下面这种样式:

  
1638844979442.png
 
  《中华医典》中医古籍650本那个光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刚才查了一下,她是“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项目,怎么可能错误较多??
  https://www.gmw.cn/01gmrb/1998-08/25/GB/17795^GM7-2519.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中华医典/7659667?fr=aladdin

  浏览附件108128

  《中华医典》光盘版虽然我没有看到过,但想必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一样,内容是用HTML网页格式展现的吧!网页字符集里面没有的文字照说都应该用了图片以图文混排的形式来显示,如果不保存成HTML网页格式,而是复制粘贴为TXT文本格式,这些图片自然会丢失,形成一个空格。
  如果是这样,恐怕就不能怪人家质量差了。

  正规的电子出版物,无法显示为文本的难僻字都会制作成图片插入文本行中以图文混排的方式完整呈现,比如下面这种样式:

  浏览附件108129
当你以出版级的眼光去审阅这些它的文本就会发现问题了,我以前校对《本草新编》时用的底本就是那个电子文本,我只能说最终出版稿,改了无数。《中华医典》最早期光盘版本大约包含650部左右的中医典籍,有计算机高手突破限制,将它复制下来成为txt文本流传,后期这光盘又加了些书籍,但是关注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个国家吹牛逼的人太多,做实事的人少,冠以“国家”名义的并不一定就是好东西,只能说聊胜于无,可以参考而已。
 
当你以出版级的眼光去审阅这些它的文本就会发现问题了,我以前校对《本草新编》时用的底本就是那个电子文本,我只能说最终出版稿,改了无数。《中华医典》最早期光盘版本大约包含650部左右的中医典籍,有计算机高手突破限制,将它复制下来成为txt文本流传,后期这光盘又加了些书籍,但是关注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个国家吹牛逼的人太多,做实事的人少,冠以“国家”名义的并不一定就是好东西,只能说聊胜于无,可以参考而已。
  
  早期的{古籍校勘/电子化}确实存在{经验不足/可参版本不多}的情况。
  随着读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古籍校注的经验、水平和人才也在不断丰富提高。

  《中华医典》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劈荆斩棘/初开草创”之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难免有所不足,
  而且此书卷帙浩繁,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不同典籍的质量高低也会有差别。
  就这本《本草备要》而言,粗略看了一小部分,尚未发现输入性错误(错字),只有漏掉的生僻字,但如果熟悉中药名,还是容易发现和识读的。
 
古籍校注的经验、水平和人才也在不断丰富提高。
呵呵,你说反了,老家伙们死得差不多了,古籍整理水平越来越低,新人简直是乱弹琴。每本古医书现在都有很多错误的,包括人卫的书,《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我都发现很多错误,点错,字错的,不少。轻易就能发现。
 
呵呵,你说反了,老家伙们死得差不多了,古籍整理水平越来越低,新人简直是乱弹琴。每本古医书现在都有很多错误的,包括人卫的书,《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我都发现很多错误,点错,字错的,不少。轻易就能发现。
  {人卫/中医药}两个出版社电子医书的试读内容我都制作过一些单张网页版了,是有错别字。
  但感觉不算多啊,出版物好像有个错字率的标准,是万分之三还是千分之三来着?记不确切了。
 
  {人卫/中医药}两个出版社电子医书的试读内容我都制作过一些单张网页版了,是有错别字。
  但感觉不算多啊,出版物好像有个错字率的标准,是万分之三还是千分之三来着?记不确切了。
标准是万分之三,但是这个标准太低了,一本20万字的中医书,出60个错误,你满意不?何况是国家顶级出版社,行业翘楚,传承医学,泽被后世的,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太低端了。我自己校正的《精校本草新编》,出版后,我只发现3个错字,其中两个是水平有限,将古人正确的字改成了错误的,另一个是错字,形近而错。我都揪心不已。。
 
这么多年,我读过的错字最少的书籍是刘力红的《思考中医》,3-40万字的书,我只发现一个错字。
 
标准是万分之三,但是这个标准太低了,一本20万字的中医书,出60个错误,你满意不?何况是国家顶级出版社,行业翘楚,传承医学,泽被后世的,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太低端了。我自己校正的《精校本草新编》,出版后,我只发现3个错字,其中两个是水平有限,将古人正确的字改成了错误的,另一个是错字,形近而错。我都揪心不已。。
  
  郝万山讲《伤寒论》时,开篇就说讲课录像就像拍电影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看来出书也是啊,一旦付之枣梨,错别字和内容的不足之处就无法更改,只有留待下一版修正了。

  制作电子书也是一样,一旦上传论坛分享流传出去,就无法“召回”来进行内容校正和功能升级了。
  
  突然想起一个词:如履薄冰。
  和一句话: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郝万山讲《伤寒论》时,开篇就说讲课录像就像拍电影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看来出书也是啊,一旦付之枣梨,错别字和内容的不足之处就无法更改,只有留待下一版修正了。

  制作电子书也是一样,一旦上传论坛分享流传出去,就无法“召回”来进行内容校正和功能升级了。
  
  突然想起一个词:如履薄冰。
  和一句话: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维纳斯女神,艺术的残缺美,低要求自己,就当写医案医话是写病历,写日记,写出来让高人斧正,也好好学习,提高自己。
 
  
  《本草备要》〈苍术〉条中,汪昴对南阳文氏久服苍术益气力美容颜的典故提出了置疑:
  

  南阳文氏值乱,逃往壶山,饥,因有人教以饵术,遂不饥。数十年后归家,颜色更少,气力转健。术一名山精,一名山姜。《导仙录》曰∶子欲长生,当服山精,子欲轻翔,当服山姜。昂按∶苍术善发汗,安能长远服食?文氏仙录之说,要亦方书夸张之言也

  我想,如果汪昂能亲自到{云遮雾障、露气湿衣}的大山里面去住上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不同
的看法了。

  任何医家的经验和观点,都有其{自身局限性(个人体质/所见病患)}、{时代局限性(医药文化/经济水平)}、和{地域局限性(干湿温凉/地形日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