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一次反复风寒感冒的两种辨证论治

半夏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8/03
帖子
46
获得点赞
13
声望
8
所在地
广东汕尾
近期流感猖狂,我也不能幸免。

六月某个周五,天气炎热,下班后跟同事打了场篮球。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运动,由于长时间未运动,加之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球是打痛快了,人也累得不行。没有带干净的衣服,穿着湿漉漉的短袖一路走回家。到了家,光膀子,吃饭,洗澡,开空调,睡觉。但是,睡前感觉嗓子不舒服,咳嗽,心中暗暗连说“不妙!”。半夜起来一次,疲劳,嗓子不舒服,咳嗽。第二天(周六)早上醒来,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果然,感冒啦!午后开始发烧,38.6度。

辩证,风寒束表,治法,当然是辛温解表,拟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穗15 ,防风15, 紫苏8,羗活12,独活12,前胡10,柴胡10,桔梗8,枳壳8,白芷10,茯苓15,陈皮6,川芎6,藿香10,薄荷6,竹叶6,甘草5,2剂。每剂12.5元,共25元。汗出而解。

可是,还没完!天有不测之风云,事情总有不尽人意之处,感冒也有一波三折。

到了周一,身体还在恢复中,下午不得已要外出开会,半天都呆在会议室里吹空调,期间清流鼻涕不断,后背阵阵寒意袭来,感冒初愈,身体遭受不起空调的再次打击。会毕,晚餐应酬。回到家马上洗热水澡,赶紧休息睡觉,但整晚清流鼻涕不断,纸巾用了半包。第二天周二上班,又是会议,会间打喷嚏,流鼻涕,突热突冷,居然不断地出汗了,感觉像是身体开了孔似的,汗不停往外流。现在是非常时期,同事们对感冒症状者非常敏感,感觉不妙,走为上策。回家一测体温,37.7度,果然又发烧了,伴有咳嗽,痰少而稀白。

还是风寒束表,还是辛温解表,但这次有汗,是表虚证,拟桂枝汤加减:桂枝15,白芍15,杏仁6,半夏6,桔梗6,黄芩8,生姜3片,大枣9枚。3剂,每剂7.5元,共23.5元。第一剂头煎喝完,身体立即感觉温暖许多,舒服许多,汗很快就止住了。三剂毕,愈。

从五月份雨季以来,本地区流感不断,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防止复发,后期用桂枝汤继续服用3天,以巩固疗效。​
 
最后编辑:
第二张方子开得不错,比第一张开得好。
第一张方子,发散药、辛燥药用得多了点,致使阴阳俱损,这是导致再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热天,轻寒闭表,第一方用不了那么多解表药、辛燥药。
老师说得在理,我记住了,回头看看第一张,确实发散之品较多,拿药前还是有些顾虑的,所以也只两服,得汗后止后服,不敢多服,就算是给自己用药,我也是谨慎翼翼。第二张的黄芩,是考虑喉咙间偶有一口浓黄痰。谢谢老师点拨。夏安!
 
近期流感猖狂,我也不能幸免。

六月某个周五,天气炎热,下班后跟同事打了场篮球。这是今年来第一次运动,由于长时间未运动,加之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球是打痛快了,人也累得不行。没有带干净的衣服,穿着湿漉漉的短袖一路走回家。到了家,光膀子,吃饭,洗澡,开空调,睡觉。但是,睡前感觉嗓子不舒服,咳嗽,心中暗暗连说“不妙!”。半夜起来一次,疲劳,嗓子不舒服,咳嗽。第二天(周六)早上醒来,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果然,感冒啦!午后开始发烧,38.6度。

辩证,风寒束表,治法,当然是辛温解表,拟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穗15 ,防风15, 紫苏8,羗活12,独活12,前胡10,柴胡10,桔梗8,枳壳8,白芷10,茯苓15,陈皮6,川芎6,藿香10,薄荷6,竹叶6,甘草5,2剂。每剂12.5元,共25元。汗出而解。

可是,还没完!天有不测之风云,事情总有不尽人意之处,感冒也有一波三折。

到了周一,身体还在恢复中,下午不得已要外出开会,半天都呆在会议室里吹空调,期间清流鼻涕不断,后背阵阵寒意袭来,感冒初愈,身体遭受不起空调的再次打击。会毕,晚餐应酬。回到家马上洗热水澡,赶紧休息睡觉,但整晚清流鼻涕不断,纸巾用了半包。第二天周二上班,又是会议,会间打喷嚏,流鼻涕,突热突冷,居然不断地出汗了,感觉像是身体开了孔似的,汗不停往外流。现在是非常时期,同事们对感冒症状者非常敏感,感觉不妙,走为上策。回家一测体温,37.7度,果然又发烧了,伴有咳嗽,痰少而稀白。

还是风寒束表,还是辛温解表,但这次有汗,是表虚证,拟桂枝汤加减:桂枝15,白芍15,杏仁6,半夏6,桔梗6,黄芩8,生姜3片,大枣9枚。3剂,每剂7.5元,共23.5元。第一剂头煎喝完,身体立即感觉温暖许多,舒服许多,汗很快就止住了。三剂毕,愈。

从五月份雨季以来,本地区流感不断,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防止复发,后期用桂枝汤继续服用3天,以巩固疗效。
  
  最伤阴津的不是燥药,而是发热,尽快退热才是上策。
  伤寒论中有多处“急下存阴”的证治条文,急下的药显然会伤阴,但用于实热燥结证反而能够存阴,釜底抽薪、围魏救赵的道理。
  
  {……早上醒来,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果然,感冒啦!午后开始发烧,38.6度……}

  如果用经方,属典型的麻黄汤证,如果体温超过39度则属大青龙汤证。
  但夏季须防止发汗太过,改用温和一点的[荆防败毒散],我觉得合适。
  
  有一种中成药[九味羌活丸]也适合第一次感冒时的证候。
  
 
老师说得在理,我记住了,回头看看第一张,确实发散之品较多,拿药前还是有些顾虑的,所以也只两服,得汗后止后服,不敢多服,就算是给自己用药,我也是谨慎翼翼。第二张的黄芩,是考虑喉咙间偶有一口浓黄痰。谢谢老师点拨。夏安!
不客气,夏安!
 
夏季轻寒夹湿型感冒,用荆防败毒散最合适。用此方不需要再加紫苏、薄荷之类的发散药。千万不要小看紫苏、薄荷等药的发汗力。夏天感冒,最易伤阴,有了羌活、独活,就不必再加白芷。当然,如果在有滋阴药保护的情况下,那就无妨。
 
最后编辑:
  
  最伤阴津的不是燥药,而是发热,尽快退热才是上策。
  伤寒论中有多处“急下存阴”的证治条文,急下的药显然会伤阴,但用于实热燥结证反而能够存阴,釜底抽薪、围魏救赵的道理。
  
  {……早上醒来,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果然,感冒啦!午后开始发烧,38.6度……}

  如果用经方,属典型的麻黄汤证,如果体温超过39度则属大青龙汤证。
  但夏季须防止发汗太过,改用温和一点的[荆防败毒散],我觉得合适。
  
  有一种中成药[九味羌活丸]也适合第一次感冒时的证候。
  
夏天用荆防败毒散的机会多,用麻黄汤、大青龙汤的机会非常少。
 
夏天用荆防败毒散的机会多,用麻黄汤、大青龙汤的机会非常少。
  
  [九味羌活汤]里面有少量养阴的〈生地黄〉,这个方子配伍兼顾比较周到。
  张元素自己说:此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证治准绳》[九味羌活汤]条目下有段引文:
  陶尚文注云:不问四时,但有头痛、骨节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者,宜用此汤以代麻黄为稳当。如头疼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者,宜用加减冲和汤,即羌活汤中减苍术、细辛,加白术、黄芪是也。
 
  
  [九味羌活汤]里面有少量养阴的〈生地黄〉,这个方子配伍兼顾比较周到。
  张元素自己说:此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
  
  《证治准绳》[九味羌活汤]条目下有段引文:
  陶尚文注云:不问四时,但有头痛、骨节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者,宜用此汤以代麻黄为稳当。如头疼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者,宜用加减冲和汤,即羌活汤中减苍术、细辛,加白术、黄芪是也。
九味羌活丸,用于寒湿型感冒是可以的,但是兼有口干口渴咽痛的要慎用。
 
九味羌活丸,用于寒湿型感冒是可以的,但是兼有口干口渴咽痛的要慎用。
  
  [九味羌活汤]里面七味都是阳药,只有两味用量不大的阴药,
  但这两味药又很重要,至少各自起两个方面的作用:
  黄芩:一清气分热;二是燥湿
  生地:一清血分热;二是护阴

  生地制约细辛的温燥,避免出现少阴阴虚咽痛
  黄芩清少阳郁火,消除胆热上扰导致的口苦咽干咽痛。
  
  对于口干口渴咽痛,我觉得适当增加这两味药的量,能够兼顾。
  
 
九味羌活丸,适用于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如果加重黄芩和生地的用量,可能它的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功效会降低,甚至有可能出不了汗。我觉得,如果有口干口渴咽痛等症状,可以考虑加大甘草用量,同时再加上桔梗、玉竹之类的药。
 
我就会开麻黄汤
 
我认为第一方应为葛根汤+杏仁。第二次有表证,还有突热突冷,应是少阳证了,用柴胡桂枝汤更合适。
 
我是十分同意赵绍琴胡希恕关于咽痛是温病和伤寒的分界线的,也就是说咽干这事代表着体表津液的不足,胡希恕常常在有咽干的情况下用小柴胡来治外感,我个人认为有咽干的情况下,体内缺少津液,然后有太阳病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用汗解,“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没有提恶寒,那么这种无汗其实是缺津液导致的,脉浮是肯定的,但是未必真的是紧,这个时候的受寒,未必真的是表闭,更可能是津液不足而无汗,用汗法其实是从血液中抽调水分来解的表,这个时候反而加重了津液不足的问题,连里也开始虚了,后来病进入到少阳了。

最开始的那种情况,我个人认为桂枝去桂加黄芩丹皮是合适的
 
胆子挺大的,夏季本就是容易出汗的季节还用桂枝汤!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基本原则。
发热流清涕并不一定就是感寒,况且感寒之后还能化热呢!
 
我是十分同意赵绍琴胡希恕关于咽痛是温病和伤寒的分界线的,也就是说咽干这事代表着体表津液的不足,胡希恕常常在有咽干的情况下用小柴胡来治外感,我个人认为有咽干的情况下,体内缺少津液,然后有太阳病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用汗解,“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没有提恶寒,那么这种无汗其实是缺津液导致的,脉浮是肯定的,但是未必真的是紧,这个时候的受寒,未必真的是表闭,更可能是津液不足而无汗,用汗法其实是从血液中抽调水分来解的表,这个时候反而加重了津液不足的问题,连里也开始虚了,后来病进入到少阳了。

最开始的那种情况,我个人认为桂枝去桂加黄芩丹皮是合适的
有咽痛至少也是风寒入里化热,也可以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治疗,所以临床医生比较喜欢用也不用区分的那么清楚。
但有流清涕的就不能清肺热,可以清心/胃热。
现代人津液不足是常态了。
 
有咽痛至少也是风寒入里化热,也可以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治疗,所以临床医生比较喜欢用也不用区分的那么清楚。
但有流清涕的就不能清肺热,可以清心/胃热。
现代人津液不足是常态了。
我认同刘国栋老师说的流涕是热,流涕和自汗类似,清涕也是热,热量不能正常从表散发,不管表是寒还是热,最后都导致太多的热量需要从肺来散,使得津液趋于肺,而导致流涕。
吃辣椒的时候或者吃热汤面的时候,也会有清涕的。
 
我认同刘国栋老师说的流涕是热,流涕和自汗类似,清涕也是热,热量不能正常从表散发,不管表是寒还是热,最后都导致太多的热量需要从肺来散,使得津液趋于肺,而导致流涕。
吃辣椒的时候或者吃热汤面的时候,也会有清涕的。
流清涕的寒热都有,流黄涕的才是热;不过现时代流清涕的多数也是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吃辣椒和热汤面的时候流清涕是因为人体在吃饭的时候改变了血液的分布,血液都往肠胃部去消化食物吸收水液和精微物质去了,相对的肺部血流减少就寒了。所以肺寒的时候有可能是胃热。其实正常人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变化,有这类现象的人至少也是亚健康状态了。
 
流清涕的寒热都有,流黄涕的才是热;不过现时代流清涕的多数也是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吃辣椒和热汤面的时候流清涕是因为人体在吃饭的时候改变了血液的分布,血液都往肠胃部去消化食物吸收水液和精微物质去了,相对的肺部血流减少就寒了。所以肺寒的时候有可能是胃热。其实正常人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变化,有这类现象的人至少也是亚健康状态了。
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也是热,热汤面虽然使得气血趋于肠胃,但是热汤面本身的热量会从肠胃往外散,人体只需要40度的热量,那么这一碗七八十度的汤面,这个热量会随血液和水分往外散,最先热的是后背,后背散不完就开始走肺了,热汤面有这个效果,干馒头就没有,干馒头更不容易消化,气血肯定也是趋于肠胃的,就不会导致流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