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一次反复风寒感冒的两种辨证论治

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也是热,热汤面虽然使得气血趋于肠胃,但是热汤面本身的热量会从肠胃往外散,人体只需要40度的热量,那么这一碗七八十度的汤面,这个热量会随血液和水分往外散,最先热的是后背,后背散不完就开始走肺了,热汤面有这个效果,干馒头就没有,干馒头更不容易消化,气血肯定也是趋于肠胃的,就不会导致流涕。
可以采用反证法,如果是热,你可以清肺试试。实际上临床很多医生就是采用的清肺治法,效果不但不好反而病人会鼻塞流涕加重很痛苦;而采用宣肺温肺的方案会对肺部症状缓解有效,但过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咳嗽黄痰或者无痰干咳。
你的桂枝汤去桂加丹皮实际上就是释热的,释放的还是下焦肾的热,再传到肺的,并不你说的肺热治法。
而且我没说不是热啊,不过这个热部位不一样而已。
你可以看看干馒头进入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再来讨论干馒头为啥不能导致你所说的肺热流涕。
你所以为的热量传导的路径真的就可行吗?人体没有什么应对极寒进入或者极热进入的模式吗?就你所说的热汤面进入胃是需要大量的津液来中和的,否则人体胃壁首先就烫坏了,而津液哪里来的?就是随血液来的。
什么事情不能说得太绝对,也不能否定得太轻易。
 
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认为也是热,热汤面虽然使得气血趋于肠胃,但是热汤面本身的热量会从肠胃往外散,人体只需要40度的热量,那么这一碗七八十度的汤面,这个热量会随血液和水分往外散,最先热的是后背,后背散不完就开始走肺了,热汤面有这个效果,干馒头就没有,干馒头更不容易消化,气血肯定也是趋于肠胃的,就不会导致流涕。
对了,你所说的吃辣椒和热汤面流涕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夏天吃火锅喝冰啤的情况。
你可以试试吃辣椒之后吃点冰棍喝点冰水,不要吃雪糕因为有奶油后续释热太多了。
 
最后编辑:
  
  最伤阴津的不是燥药,而是发热,尽快退热才是上策。
  伤寒论中有多处“急下存阴”的证治条文,急下的药显然会伤阴,但用于实热燥结证反而能够存阴,釜底抽薪、围魏救赵的道理。
  
  {……早上醒来,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果然,感冒啦!午后开始发烧,38.6度……}

  如果用经方,属典型的麻黄汤证,如果体温超过39度则属大青龙汤证。
  但夏季须防止发汗太过,改用温和一点的[荆防败毒散],我觉得合适。
  
  有一种中成药[九味羌活丸]也适合第一次感冒时的证候。
  
九味羌活,印象中江南一带的医生喜欢用的。
 
九味羌活,印象中江南一带的医生喜欢用的。
  
这个情况我不熟悉。
感觉散寒湿的作用比较强,兼顾肾阴,西南地区倒很适合。

中成药[九味羌活丸]合[金匮肾气丸]同用,有[独活寄生汤]之效。
也有中成药[独活寄生丸],但闻上去辛散的气味太弱,功效可能远不及上面两种中成药的合用。
 
外感病,永远是中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医最擅长的病证之一。感谢以上诸位老师的回复!
外感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发热。那么身体为什么会发热呢?现代医学解释那是因为有病毒或细菌感染一,即中医所说的外感风邪。身体里的这些病原体大量繁殖,被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发现并通过提高体温将病原体杀死。
外感病发热可以分为三期: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烧期、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如果发烧不严重,病人恶寒当然也就不那么明显,伤寒论称为恶风,可以理解为怕风;如果是发高烧,这一阶段就会有明显的恶寒,严重时身体还会打冷战,发抖。当体温升高到一定值以后,发烧会持续一段时间;当病原体被消灭以后,会通过出汗带走热量,体温恢复正常,病基本就好了。当病人发热高,出现恶寒,没有汗,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麻黄剂或败毒散等来强行发汗降温,体温降下来了,病也就好了。如果病人已经开始出汗降温了,我们用桂枝剂稍稍加强一下散热作用即可,不需要再用麻黄发汗降温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到了体温下降期,用桂枝汤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同时,桂枝汤也有扶正之功,帮助身体抵抗外邪,病也就好得快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见解,请大家指正。
 
外感病,永远是中医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医最擅长的病证之一。感谢以上诸位老师的回复!
外感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发热。那么身体为什么会发热呢?现代医学解释那是因为有病毒或细菌感染一,即中医所说的外感风邪。身体里的这些病原体大量繁殖,被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发现并通过提高体温将病原体杀死。
外感病发热可以分为三期: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烧期、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如果发烧不严重,病人恶寒当然也就不那么明显,伤寒论称为恶风,可以理解为怕风;如果是发高烧,这一阶段就会有明显的恶寒,严重时身体还会打冷战,发抖。当体温升高到一定值以后,发烧会持续一段时间;当病原体被消灭以后,会通过出汗带走热量,体温恢复正常,病基本就好了。当病人发热高,出现恶寒,没有汗,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麻黄剂或败毒散等来强行发汗降温,体温降下来了,病也就好了。如果病人已经开始出汗降温了,我们用桂枝剂稍稍加强一下散热作用即可,不需要再用麻黄发汗降温了,因为这时候已经到了体温下降期,用桂枝汤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同时,桂枝汤也有扶正之功,帮助身体抵抗外邪,病也就好得快。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见解,请大家指正。
  
  麻黄汤、桂枝汤,个人认为不能理解为单纯用来发汗的,桂枝汤还可以止汗呢。

  我觉得太阳病期,是人体外感免疫过程的体温上升期,不达到与感染程度相适应(能够完成免疫,清除病毒)的程度,急于降温就会使病程迁延。
  服用麻黄汤、桂枝汤的第一个药效作用是继续升高体温,以帮助人体加快完成这个免疫过程,当体温达到峰值并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后,病毒感染被人体基本清除,这时人体会自动开启汗孔,排汗降温,这一阶段,辛温升散的汤药又帮助人体“开鬼门、开玄府”以促进排汗降温。
  太阳病汤药服用之后前期后期功效作用完全相反,双向调节

  桂枝汤服法: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


  感受外邪之后体温升高,是一个主动调节以增强免疫力的过程,机理与运动锻炼相似:
   运动锻炼能增强人的免疫力,因为运动后体温升高,体内产生内源性致热质EP,EP使体内的T淋巴细胞增加,而T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杀灭细菌和病毒。当体温从37度升高到39度时,T淋巴细胞的数目增加20倍,体内抗病毒干扰素的活性增加3倍,K淋巴细胞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而EP、干扰素、K淋巴细胞起着重要的抗病作用,所以经常运动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对了,你所说的吃辣椒和热汤面流涕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夏天吃火锅喝冰啤的情况。
你可以试试吃辣椒之后吃点冰棍喝点冰水,不要吃雪糕因为有奶油后续释热太多了。
这两个我现在都不能吃,自从吃过石膏剂后,现在完全不能吃辣,水果目前倒是可以吃了,但是吃多了还是会腹泻,所以冰棍也不能吃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的“极期”,当体温接近39.5度时,就不能再继续升高了,
  因为若体温再继续升高的话,不但会烧坏脏腑经脉,而且免疫力会掉头下降。
  
  此时就要用阳明病方,清阳明里热,在经者白虎汤,津重伤者,白虎加人参。
  阳明腑实已成而阳明经热尤盛者,白虎承气汤,腑实而经热不盛者大承气汤。
  
 
这两个我现在都不能吃,自从吃过石膏剂后,现在完全不能吃辣,水果目前倒是可以吃了,但是吃多了还是会腹泻,所以冰棍也不能吃
那是因为你只疏通了胃壁表面的那层,所以感觉回来了,还比较敏感。
敏感也是好事,总比没感觉乱吃对身体更有害强一些。
胃壁的中层和深层还没疏通,所以应对寒热的后续乏力,也就是说胃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变窄,远没达到正常的标准,一旦超过无论寒热就表现为难受和抗拒。
 
那是因为你只疏通了胃壁表面的那层,所以感觉回来了,还比较敏感。
敏感也是好事,总比没感觉乱吃对身体更有害强一些。
胃壁的中层和深层还没疏通,所以应对寒热的后续乏力,也就是说胃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变窄,远没达到正常的标准,一旦超过无论寒热就表现为难受和抗拒。
最近吃了很多知母,刚开始吃石斛不耐受,现在好多了
 
最近吃了很多知母,刚开始吃石斛不耐受,现在好多了
光吃石斛效果不好,还是要和麦冬玄参一起用,也很慢,不过解决的是整体,慢也值得的。
而且不能犯丝毫温热之禁,饮食尤其不可过多。
 
光吃石斛效果不好,还是要和麦冬玄参一起用,也很慢,不过解决的是整体,慢也值得的。
而且不能犯丝毫温热之禁,饮食尤其不可过多。
饮食上没有控制,只是最近摸到点知母的门道,关于下焦湿热问题,用风药散不掉的时候,用知母来润,反而有效。颠覆很多以前的认知,包括前不久一个别人的案例,湿疹用大剂生甘草,甘草用到40g,效果还挺不错的。而知母可能跟水热互结有关,像桂芍知母汤,是关节水肿而发烫,那么发热的水是不利于循环的,可能有这个因素在。
v2-af25de2834ea5ca473fa4544d83e6417_720w.jpg
 
饮食上没有控制,只是最近摸到点知母的门道,关于下焦湿热问题,用风药散不掉的时候,用知母来润,反而有效。颠覆很多以前的认知,包括前不久一个别人的案例,湿疹用大剂生甘草,甘草用到40g,效果还挺不错的。而知母可能跟水热互结有关,像桂芍知母汤,是关节水肿而发烫,那么发热的水是不利于循环的,可能有这个因素在。
还得继续颠覆 :014:
 
饮食不控制,必然是颠来覆去……
 
我是十分同意赵绍琴胡希恕关于咽痛是温病和伤寒的分界线的,也就是说咽干这事代表着体表津液的不足,胡希恕常常在有咽干的情况下用小柴胡来治外感,我个人认为有咽干的情况下,体内缺少津液,然后有太阳病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用汗解,“关节酸痛,疲乏,咳嗽,头疼,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没有提恶寒,那么这种无汗其实是缺津液导致的,脉浮是肯定的,但是未必真的是紧,这个时候的受寒,未必真的是表闭,更可能是津液不足而无汗,用汗法其实是从血液中抽调水分来解的表,这个时候反而加重了津液不足的问题,连里也开始虚了,后来病进入到少阳了。

最开始的那种情况,我个人认为桂枝去桂加黄芩丹皮是合适的
脉浮为风,温病,脉紧为寒,伤寒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