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第四节 补中气,温下元,涩中寓通,一法之中八法兼备--志远博士专题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6
声望
10
年龄
53
2008年4月8日上午10许 一位本市网络接诊患者的过程

最近一直忙于教学、临床与科研,俗务缠身,很久未能来此发帖交流,深表歉意!承蒙版主几次力邀,下决心多抽时间写点心得与爱爱医诸位贤达继续交流,敬请大家多多来访!

患者亲自来门诊诊疗,过程如下:其不明我是哪位,其人故意拨打我的手机号码试探,确认接诊者是我后才过来排队(我不记得对方电话号码,起初以为是那个朋友的骚扰电话)。初时患者较多,其在一旁排队,见其手拿一个小本子,不时记录、写下几个字,以为是暗访的记者或者是中医爱好者来偷艺,就未作声张。但观其面色恍白无血色,神情略显忧郁,精神倦怠,显然属于常见的办公室白领“气虚、血虚体质”,等待不久即在诊室几乎睡着。我想此人看来气血不足,而且阳气亦不足,有点象《伤寒论》讲的“少阴病快速的运转思考着。再抬头仔细一看,其人穿着尚较考究,然近日天气这么热,一般着单衣即可,其却仍然穿着薄毛衣、绿色毛衣状披肩,再次验证着我的判断。但是由于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诸多患者身上,未能回忆起此人是与我预约好来看病的。

几十分钟后,轮到这位患者看病了,我才注意到她好像是由父亲陪着来看病的(父亲高大体胖,堆病情显得颇为关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表明身份后,就拿出一大堆既往住院诊疗即服用中药的记录给我看,妇女二人都显得非常焦急和迫切。我仔细翻越了几乎所有的病例,西医多是止血、消炎与激素等治疗,既往中药多是益气健脾,养血止血,部分兼予滋肾、凉血等治疗,诸方中以我院一位专家的效果为好,然服用后常易致腹泻(患者本来就患有慢性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等),甚至每日腹泻数次。

经过了解,我大概整理其主诉如下:既往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慢性肠炎病史数年,叠经中西医多方医治,效果不佳。现经血淋漓不断,时轻时重,下腹不疼痛、坠重感,倦怠乏力,头晕,畏寒,心情忧郁,睡眠较差,多梦,食纳欠佳,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

生黄芪60克 生晒参10克 炮附子6克 仙鹤草30克 煅龙牡各25克(先煎) 乌贼骨20克 生山药30克 山茱萸30克 灵磁石25克(先煎) 生内金10克 大枣10枚 炮姜炭10克 当归10克 炒杭芍15克 炙甘草8克

水煎2次,然后去渣再煎3-5分钟,以纯净、和缓药性,防止腹泻,分多次温服。

按语:

1、此案仿张锡纯之固冲汤与安冲汤意,急宜摄血,兼顾脾肾阳气,再缓图补益,兼以调肝,佐以心理安慰。少阴火不暖土,只宜“微微生长少火”,不宜“大剂温阳耗散”。吾常缓缓增加温阳中药剂量,中病即以温通、温补、阴阳动静之药配伍而巩固之。

2、此案也另我想起去年治疗一例崩漏数月不止的中年患者,南平人,形体略瘦,平素体质不佳,多方求医皆为归脾汤加味,效果不佳。我看天气比较热,患者还穿着2件毛衣、一件厚外套,很明显的虚寒体质;我开玩笑似额与其握了下手,感觉手背、手指较凉,详询之多畏寒、不敢进食生冷食物,更加确认其系虚寒病证。乃处归脾汤加附子理中丸,汤剂煎服,2剂即大效,后巩固调理乃愈。

3、记得《方剂学》教材中说理中丸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用,主治:脾胃虚寒证、脾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等,血色暗淡,质清稀)以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兼见胸脘痞满,逆气上冲心胸;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尽管教材中只是简单地写下可治疗“崩漏”二字,但是我们得抓住根本病机,从其虚寒体质与当前证候结合考虑治疗。我想,这对初学者体会中医药的精妙之处,应当有所裨益吧。

续:

1、今日患者来诊,说已经是服药第8日了,自服药第二日起开始顿挫病势,现在出血量已经减少到原来的10%左右了。其言谈间颇为欣慰,自信心也较前大为增强。原方略调整后继续服用。

2、患者经连续调理3周,出血已止2周,现反馈病情恢复满意,精神、体质状态良好,嘱其继续调理巩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