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郑氏伤科(郑怀贤)秘方

杏林一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2827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郑氏伤科(郑怀贤)

郑怀贤(1897-1981),河北新安县人,生前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四川中医学会理事等职。

郑氏幼读私塾,14岁拜师习武八年,22岁拜北平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为师,深造武功兼习伤科八年。后于南京、上海执教武术。1936年在第十一届奥运会(德国柏林)作武术表演。1937年迁成都,从武授徒,挂牌行医。1958年成都体院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郑氏致力于伤科诊疗的研究总结。

郑氏主要著作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运动创伤学》、《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等;参加编写《中国中医百科全书·运动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伤科学》部分条目并任编委。(施杞)

整理中--
 
郑怀贤教授简介

郑怀贤(1897.9~1981.10 )河北安新县人,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分会副理事长、成都运动医学学会**、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等职。
郑氏幼读私塾,幼时丧母、家贫,故识字不多。
11岁时拜师李二庆学习飞叉,
14岁开始拜安新人李而清为师习武、学习骨伤科8年,其武功和医术在当地小有名气。
后经李而清介绍,又先后拜武林前辈和高手:北平的赛活猴孙禄堂、铁臂魏金山为师,深造武功兼习骨伤医疗技艺。在师傅的精心教授下,不但在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方面造就了一身过硬武艺,而且其医术医理得到系统完善。
30岁以后,只身辗转上海、南京等地,赁着自己高超的武功和精湛的医术,行医、授艺谋生,并结识了一批武林朋友。曾先后于南京“中央国术馆”与少林门长王子平、武当门长高振东等在一起交流、切磋、研习武艺。在上海中华体育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西江体育师范学校担任武术教员。
1936年,郑氏被选入中国武术队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郑怀贤作为中华武术表演团11名成员之一,他在大会上表演的飞叉在身体上下盘旋、左右滚动,从身前滚到身后,如粘在身上一般,惊得观众齐声喝彩。其飞叉绝技震惊了德国,以致柏林市长在宴会上特别举杯向他致意说:“飞叉在先生身上转来转去,如有磁铁吸住一样,简直不可思议。”一位丹麦博士亦在报上发表评议:“中国武术是艺术的精华。”
于1937年迁来成都定居。
1944年到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任教。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成都体育专科学校改为西南体育专科学校,后又改为成都体育学院。
1953年作为西南代表队武术总教练率队参加全国民族形式运动会。
1958年后专门研究伤骨科,继承传统医学和民间医疗经验,整理出具有特色的正骨和按摩技术。
1958年和1960年,在当时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和指示下经有关部门的批准,成都体育学院建立了附属体育医院和运动保健系(1978年改为运动医学系),郑怀贤教授任医院院长和系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伤科诊疗、中药、按摩的研究、教学和临床等工作中,并走上讲台,亲自讲授凝聚他毕生心血的正骨、按摩和伤科用药的经验。
几十年来,运动医学系和附属体育医院为体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培养了大批中医骨伤科和运动医学人才,已遍布祖国四面八方。有的还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宏扬中华医术造福全人类。在他的带领下,成都体育学院逐步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传统骨伤科为特色的全国运动医学基地。

郑氏伤科学术幼从师学,博采诸家之长,结合多年临床体验而成。郑氏对骨伤科造诣甚深,人称“神手”。如治急性腰肌劳损,经他理筋揉按,几分钟即痊愈而可直立行走。
1.归纳出郑氏正骨12法,摸捏按提拉顶,再加端送搬摇挂;
2.郑氏伤科按摩13法,抚摩、揉、捏、揉捏、搓、摩擦、推压、摇晃、抖动、提弹、振动、叩击和按压;
3.独创经穴按摩8手法,摩推按拿,分合揉掐,
4.总结了郑氏伤科经验穴位55个。
5.郑氏治伤,重视功能,强调治筋。指出骨为主干,节为枢纽,筋肉为动,若骨折脱位不治筋,十治***难屈;重视综合治疗,强调外治;重视医患结合,强调治“心神”;倡导医者练功力、手法,熟记解剖、方药等基本功。
6.在骨折治疗方面,他提出宁可重迭、也不可分离的治疗原则,并且创造了用小夹板固定法和绷带矫正固定法,至今仍为临床常规使用。
7.他还创造了指针按摩法,既有局部疗效,又有全身调节作用。并发现了5个新的指针穴位。
8.其所创“一号新伤药”、“舒活灵药酒”、“铁弹丸”、“三七散”、“抗骨质增生丸”、“一号活络膏”、“虎骨木瓜酒”等郑氏经验良方,用于临床治疗,以其独特功效,为千百万患者解除了痛苦,有的已被正式生产为外伤骨科成药。。
此外,郑老还善于学习别人经验为己所用。60年代初,选派自己的学生数人赴天津医院骨科向方先之、尚天裕等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学习小夹板制作和使用技术,并独创了铁丝托板。使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成为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骨伤科和运动创伤教学、临床医疗和科研基地。

郑怀贤教授除临床诊疗外,还勤于著述。先后撰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中西医治疗骨伤科经验》、《伤科按摩术》、《运动创伤学》、《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等著作名著,参加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运动医学》等。其中《正骨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已被译成外文,传播到海外。

**省骨科医院

**省骨科医院(系原国家体育总局成都体育医院,于2003年12月顺应中央科研院所改革要求,划转到**省,更名为**省骨科医院,另名成都体育医院、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

历史沿革:我院的前身是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在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由已故的中国武术协会**、著名中医骨伤专家郑怀贤教授担任院长。198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改建为国家体委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另名成都体育医院,隶属国家体委。系首批省市社会保险定点医院和多家商业保险定点医院。

**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医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32号

附:骨折病人的饮食

骨折病人的饮食宜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特别注意以下营养成分的摄取,有利于骨折愈合。
◆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青菜、卷心菜、萝卜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骨原纤维生成,有助于骨痂连接。
◆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鱼、猪肉、豆类等。蛋白质缺乏可使骨质生成不良,影响愈合,而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大豆制品,牛奶(不可空腹喝)、海藻、蔬菜、骨头汤(炖骨头汤时加两滴醋,这样可使骨头中的钙质溶解到汤中)或用蛋壳粉加在食物中。
◆适当补充锰:锰与促进骨质合成的作用有关。粗加工的植物性食物如小麦、大米含锰最高。
◆一般认为钙与维生素D联合使用效果好,可适当食用肝脏、乳类、蛋黄及有色蔬菜。
创伤后机体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及代谢谢改变,合理及时的补充营养能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伤口(或切口)迅速愈合和全身康复。

您的饮食应该包括:
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
富含铜的食物:瘦肉、肝、水产、虾米、豆类、白菜、口蘑、小麦、粗粮、核桃等。
富含锌的食物:虾皮、紫菜、猪肝、芝麻、黄豆、绿豆、带鱼、鲤鱼等。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心、肾、动物全血、蛋黄、瘦肉类、鱼类为首选;绿叶蔬菜、水果、干果、木耳、海带、芝麻酱、红糖等植物性食物亦可选用。
富含钙的食物:.鱼松、虾米、虾皮、芝麻酱、豆制品,奶制品等。
富含维生素 A的食物: (植物性食物)菠菜、韭菜、油菜、莴笋叶、胡罗卜、红薯等。
(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螃蟹、蛋类、黄油、全脂牛奶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及猕猴桃、刺梨、沙棘等野果。

骨折不同时期饮食的选择:

1.骨折早期:应注意纠正失水、失盐。宜选用低脂、高维生素、高钠、高铁、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半流饮食。每日4~5餐。四肢骨折轻伤员可用普通膳食,每日3餐,下午加餐维生素AD奶或强化钙酸奶。
2.骨折后期:可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铜的饮食,以利骨折愈合和机体消耗的补充。
饮食中应注意:
1.避免食用太凉的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防止肠蠕动过多及胃肠道
炎症引起腹泻。
2.对脊柱、骨盆、下肢骨折卧床病员,要注意增加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以避免便秘。
3.对因上肢骨折不能自行进食的病员要做到定时、定餐喂食,注意喂食速度慢,
充分咀嚼后吞咽,以利于消化吸收。
4.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伤员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剂或维生素D片或强化维生素D牛奶、酸奶等。
5.对有糖尿病、肾病或肝病等疾患的骨折病员,饮食原则必须兼顾,否则不利于整体健康的恢复.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希特勒惧与郑怀贤握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http://www.taiji.net.cn/ShowCopyFro...并没有就此中止,从1984年开始,他的弟子总作为随队医生,为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健儿保驾护航。
 
誉满海内外的杰出武术家郑怀贤
2007年09月08日 09:32 来源:保定日报

-----












郑怀贤,我国当代武术家、中国武术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华体育总会常委、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代表中国出席第11届奥运会做飞叉表演,誉满海内外;曾为周总理治疗腕伤,被总理称为*你是我家的朋友”。<广告>

1897年农历十月十五,郑怀贤出生于安新县新安镇北辛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幼年时,按照父母意愿,到私塾读过两年书。郑怀贤天资聪颖,塾师所教的书,他过目不忘,颇得塾师喜爱。只是后来因缴不起“束修”而未能继续读书。所谓“束修”,就是塾童家长按惯例定时送给私塾教师的报酬。修,古代称干肉为修;束修,相当于现在的学费。

十一岁那年的正月十五,新安城里“出会”,这给童年的郑怀贤以很大的震撼,从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当时因为白洋淀上芦苇很多,收割下来垛成垛的芦苇最怕失火,一旦失火,各家的苇垛相连,那可就要“火烧连营”了。为此,这里的民俗就是正月十五去火神庙祭火神。到这天下午,新安城里的少林、五虎、龙灯、跑旱船、高跷等各路花会都要出动,而打头阵的却是叉会。舞叉的动作花样极多,包括“十字披红”,即叉从前胸滚过,转到后背;穿裆,即耍叉人左腿抬起,叉从裆下穿过去,又从右腿下穿过来;撩叉,即把叉腾空抛起,耍叉人翻个筋斗,正好叉落下来,接住再耍……十一岁的郑怀贤看得出神,不由得跟着叉会转了一下午,第二天就去叉会报了名学耍响叉。

到13岁,又跟新安号称“飞叉大王”的李二庆学飞叉,兼学接骨治伤本领。18岁那年,郑怀贤跟李二庆边卖鱼边耍叉卖跌打损伤的药。这时,他耍叉的本领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步,被称作“新飞叉大王”。在涞水、易县一带人们为看他耍飞叉,涌上前去买他的鱼。

以后,他又先后拜武林高手孙禄堂、魏金山为师,深造武功兼习医术。在师傅的精心教授下,不但在太极、形意、八卦、擒拿、飞叉等方面练就一身硬功夫,而且运动医术学方面也得到系统传授。30岁之后,郑怀贤只身辗转于上海、南京等地,并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与少林门长王子平、武当门长高振东等研习、切磋各门派武术,从而使其采各家之长,集南北武艺之精于一身。

1936年,郑怀贤作为中华武术表演团成员之一赴德国参加第11届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参赛项目多数受挫,独有国术表演队出尽风头,其中,尤以郑怀贤的飞叉表演更为精彩。郑手执钢叉,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进入练功状态。接着,他挥舞钢叉,只见吞吐开合,闪跃腾挪,动作凌厉如闪电,钢叉飞舞带风声,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真是扬了国威,长了国人志气。

从奥运会归国后,郑怀贤名声大振,被当时的黄埔军校聘任为国术教官,培训了黄埔军校第17、20、21、22、23期学员。抗战时期,定居四川,从事武术和伤骨医疗工作。

1953年,郑怀贤作为西南代表团武术总教练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1958年后,专门从事体育医学和独具特色的正骨和按摩技术研究。在当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关怀和指示下,经有关部门批准,成都体院建立了附属体育医学院和运动保健系,郑怀贤任院长和系主任。他博采诸家之长,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归纳出郑氏正骨11法、郑氏伤科按摩13法。在此期间,著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中西医治疗骨伤科》等10余本骨科医学专著。

据国家体委主办的《新体育》杂志1980年第3期刊文介绍,郑怀贤于1964年春节前夕,在贺龙元帅推荐下,曾为周总理治疗右手腕伤。当时,周总理正奔波于访问亚非欧14国,不慎把右手拧伤。正在四川自贡市参加筹备运动会的郑怀贤被紧急召见,赶赴成都为周总理疗伤。经几天连续治疗后,伤情大为减轻。在为周总理治伤的日子里,周总理的平易近人、辛勤劳作、忧国忧民、体贴下属的作风,为郑怀贤树立了楷模。事过多年,郑怀贤仍觉得只有抓紧余生的每分每秒去工作,去培养年轻一代,才能完成党和人民的嘱托,也才能无愧于总理所说的“你是我家的朋友”这句令人终生铭记的话。(刘保良、蔡文暖、周润彪)
 
保定安新籍著名武术家、神医郑怀贤史料补遗 2009年04月20日 0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









笔者曾两次撰写保定安新籍著名武术家、神医郑怀贤史料,最近在采访郑怀贤乡邻和阅读有关史料中,发现遗漏不少,补遗如下:

郑怀贤“偷艺”
郑怀贤18岁那年为营救大哥得罪了大户人家,被迫逃往北平,并拜师于“铁臂猴子”魏金山门下,学习形意拳。魏金山不仅是武林高手,而且是治疗骨伤专家,有祖传“铁弹丸”,其硬如铁,是药、械两用的宝物,御敌可做暗器,入口则成粉沫,治疗跌打损伤立见奇效。只是魏家此方为祖传秘方,不仅传子不传女,而且只传长子。 http://www.heb.chinanews.com.cn/][c...的郑怀贤获救。粉碎“四人帮”后,郑怀贤于1979年被选为中国武术协会主席。(薛鹏、马峻韬)
 
此借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从另类视角解析伟人罕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再一次缅怀中华人民的伟大领袖周恩来总理。

(一)总理的第一次右手骨折和石膏固定后右肘关节强直 周恩来总理是在1939年7月10日到中央党校作报告,骑马摔伤右臂的。周总理当时从杨家岭骑马出发,到陕北公学礼堂来参加送别晚会,骑马过了延河,他的马突然受惊,跳了起来,周总理没有防备,马滑摔下去。岸边是一个树根坑,还有嶙峋的大块乱石,右臂摔撞在一块尖锐的岩石上,当时折断,骨头都露了出来,流血很多。受伤以后,周总理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步行来到党校会客室,由中央卫生处派来的医生作了简单的包扎,打上了石膏。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很差,不能接骨。直到8月18日,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大夫和巴素华大夫再次对周总理的病情进行了检查,取下石膏后才发现骨折处的愈合很不理想。他的肘部已经不能活动,右臂肌肉开始萎缩。尽管进行了按摩和热敷,右臂仍然无法伸直,只能处于半弯曲状态。于是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到苏联治疗。当时苏联政府安排了许多高明的医生为他治疗,先后进行过3次大的会诊,提出两个治疗方案,供周总理选择:一个是把肘骨拆开,重新接上。这样胳膊可以运动自如,但是治疗过程太痛苦,而且时间长,当然还要冒手术不成功的风险。二是不开刀,采用按摩治疗的方法,这样做所需的时间短,但是坏处是愈合的效果不会太好。由于国内工作太忙,不允许在国外滞留太久,所以周总理坚持选择第二个方案。手术是9月19日在克里姆林宫医院进行的。这是一次小手术,只切除了一小块突出的骨头。过了一周之后,即25日就已经拆线,经检查伤口已经全部愈合。从拆线的第二天起就开始新的疗程,主要是按摩、烤电、运动和浴疗,目的是使受伤的手臂逐渐恢复运动技能。按照教授和医生们的最初估计,他的手臂将可以弯曲45度。经过了一周卓有成效的治疗,他的手已经可以移动,手部的颤抖也已经减轻。但是,邓颖超在信中不无哀伤地指出:尽管以后手的弯曲程度要比预料的大些,但是要完全恢复将是不可能的,这只手最终将是半残疾的。治疗过程中,有时在注射麻药后,医生把他的胳膊强行按一定的角度加以固定,简直是痛苦异常,特别是在麻药失效后,病人疼痛难忍。但是周总理都以极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周恩来总理在医院总共住了两个多月,在新年的前几天出院。1940年元旦的晚上还出席了共产国际举行的新年联欢会。出院后,周总理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二)周总理右手第二次受伤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陪同下,连续访问了非洲10国以及阿尔巴尼亚。这些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这项前所未有的系列外交活动中曾经再次负伤,并由此引发了一段故事…… 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埃塞俄比亚时,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抵达后的第三天上午,根据埃方安排,去首都郊区的一家农场参观。这天,当地降雨,周恩来和东道主一边说话一边朝迎宾馆外走。不料,在走下宾馆主楼门口的台阶时,由于天雨路滑,致使周恩来脚下一滑,身子随之一个趔趄摔倒在台阶上。周恩来摔倒时,右手下意识地往地上撑了一下。总理的右手现在这么一撑,再次负伤。陈毅马上召来随团医生,立刻给周恩来紧急治疗。埃塞俄比亚国王也当即命令其私人医生前往迎宾馆一起替周恩来检查。周恩来根据自己的感觉,又征询了随团医生的意见,认为“没有问题”,坚持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外事活动。可是,当天晚上,周恩来的手伤开始发作,疼痛不已。次日,周恩来按原计划离开埃塞俄比亚,前往访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非洲国家索马里。在索马里的三天外事活动中,由于东道主方面各界人士每日无数次的热情握手,致使周恩来的右手出现肿胀,非常痛苦。最后一天,当周恩来和送行的东道主握别,进入机舱坐下时,额头已经沁出了汗珠。 (三)骨科大家郑怀贤为总理治愈顽疾 回国后,卫生部方面认为,中医对于骨伤治疗自有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他们建议请中医骨伤科专家诊治,可能会有奇效。陈毅把卫生部的意见转告给周恩来,周恩来笑了:“对了!贺老总以前对我说起过四川有位姓郑的武术家,特别擅长治疗跌打损伤!”于是,周恩来给贺龙元帅打了电话。贺龙当即去了中南海西花厅,听了受伤的情况,笑道:“总理啊,您放心,这事能够解决,只要找郑怀贤先生!” 2月7日傍晚,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飞抵成都,下榻于金牛招待所。周恩来抵达后没有休息,就提出请求:“请郑怀贤先生过来。” 郑怀贤当时担任成都体育学院教授。直到进了门才知道竟是给共和国总理治疗,心中非常激动,原地站在那里朝周恩来鞠躬行礼。周恩来已经站起来,大步迎上前,忍痛和郑怀贤握手。周恩来把受伤经过和之后的情况简述了一遍,说着,让邓颖超把X光片拿给他看。郑怀贤还没有打开X光片袋就开口道:“总理的手伤,并没有伤及骨头,只是软组织受伤不轻,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产生了肿胀疼痛现象。……刚才总理跟我握手时我就已经感觉到了。” 周恩来叹道:“郑老师医术高明,果然名不虚传啊!” 郑怀贤在周恩来的手部按摩、捏拿,一番治疗后,周恩来右手疼痛马上减轻不少。郑怀贤还当场调制了中药敷在伤处,然后交代了饮食禁忌。郑怀贤的治疗确实有奇效,当天晚上,周恩来就感觉到受伤部位不像前几天那样痛得几乎难以入眠,好好地睡了一觉。次日早上,周恩来自己打开裹在手上的纱布,惊喜地发现竟然已经消肿了。下午,郑怀贤又来为周恩来治疗。治疗中,周恩来跟郑怀贤像拉家常似的说着话:“郑老师是哪年出生的?” “我是1897年9月15日出生的。”周恩来笑道:“我比你正好少1岁。你体重多少?” “127斤。”“我比你少1斤。你身高多少?” “1米7”周恩来大笑:“这么巧!我又比你少1厘米。嘿,你看,我都比你差一点。” 从2月7日到2月12日,郑怀贤一共给周恩来进行了6次治疗,周恩来的手伤基本痊愈。 1964年的除夕是2月12日,当天下午,郑怀贤给周恩来作了最后一次治疗。周恩来高兴地说:“真的多谢郑老师了,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后天我出访时又能够从容地跟人握手了。”郑怀贤想了想,说:“总理,您每次出访得跟很多人握手,这对于您的手伤彻底恢复肯定是不利的。我教您一个姿式,您再跟人握手时,对方就握不痛您的手了。”随后,郑怀贤把中国擒拿术中的一个姿势教给周恩来。治疗结束后,周恩来让邓颖超跟郑怀贤结账付钱。周恩来说:“这是我个人的事情,不是四川省委的事。我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了跤,所以这治疗费应该由我个人承担。” 次日,周恩来飞返北京。2月14日,周恩来按照预定计划,离开北京,对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三国进行了为期16天的正式访问。出访期间,由于郑怀贤治疗得法和所教的那个握手姿势,周恩来的手没有再发生伤痛现象。 背景资料: 郑怀贤,1897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当地民风崇武。10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被誉为“飞叉大王”的李二庆将郑怀贤收为弟子。当时的武林高手,同时又都有一手高明的接骨治伤的本领,因此郑怀贤同时也学习接骨、捏腰医术。七八年学下来,郑怀贤已是当地有名的武术高手,被誉为“新飞叉大王”。后来,郑怀贤的这手飞叉技艺威震全国。1936年,蒋介石点名让郑怀贤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其绝技令希特勒目瞪口呆。解放后,郑怀贤担任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抵达成都,对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说想请郑怀贤先生治疗他在战争年代受伤的手。郑怀贤应邀而来,豪爽而又通晓武术的贺龙元帅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和郑怀贤谈着武林掌故、奇闻轶事。片刻,贺龙那只经郑怀贤拿捏过的手就消除了疼痛。贺龙回到北京后,在多个场合说起过郑怀贤的高超医技,引起了其他一些高级干部的兴趣。董必武、徐特立、李先念等前往成都请郑怀贤治疗伤痛,无不奏效。董必武在进行最后一次治疗后,对郑怀贤说:“郑先生你有这么一手高超的医技,应该用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啊!”郑怀贤受此启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体育医院(即四川省骨科医院,又名运动创伤研究所,体育医院),开创了中国体育医学之先。
本文参考文献:
1.《十年纪事:1937?1947年毛泽东在延安》 刘益涛 中共党史出版社
2.《文史博览》之周恩来的一次意外受伤与秘密治疗: 2007年4期-28-31页作者: 王春华
3. 全球中文论坛 文章引用自:
 
郑怀贤武术名家给周恩来、贺龙、董必武、徐特立、李先念治病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陪同下,连续访问了非洲10国以及阿尔巴尼亚。这些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这项前所未有的系列外交活动中曾经负伤,并由此引发了一段故事……
周恩来的右手再次受伤
周恩来在访问埃塞俄比亚时,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抵达后的第三天上午,根据埃方安排,去首都郊区的一家农场参观。这天,当地降雨,周恩来和东道主一边说话一边朝迎宾馆外走。不料,在走下宾馆主楼门口的台阶时,由于天雨路滑,致使周恩来脚下一滑,身子随之一个趔趄摔倒在台阶上。
周恩来摔倒时,右手下意识地往地上撑了一下。总理的右手当年在延安时曾经坠马摔伤过。现在这么一撑,雪上加霜,再次负伤。
陈毅马上召来随团医生,立刻给周恩来紧急治疗。埃塞俄比亚国王也当即命令其私人医生前往迎宾馆一起替周恩来检查。周恩来根据自己的感觉,又征询了随团医生的意见,认为“没有问题”,坚持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外事活动。可是,当天晚上,周恩来的手伤开始发作,疼痛
不已。次日,周恩来按原计划离开埃塞俄比亚,前往访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非洲国家索马里。在索马里的三天外事活动中,由于东道主方面各界人士每日无数次的热情握手,致使周恩来的右手出现肿胀,非常痛苦。最后一天,当周恩来和送行的东道主握别,进入机舱坐下时,额头已经沁出了汗珠。
回国后,卫生部方面认为,中医对于骨伤治疗自有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他们建议请中医骨伤科专家诊治,可能会有奇效。陈毅把卫生部的意见转告给周恩来,周恩来笑了:“对了!贺老总以前对我说起过四川有位姓郑的武术家,特别擅长治疗跌打损伤!”于是,周恩来给贺龙元帅打了电话。贺龙当即去了中南海西花厅,听了受伤的情况,笑道:“总理啊,您放心,这事能够解决,只要找郑怀贤先生!”
“神医”郑怀贤
郑怀贤,1897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当地民风崇武。10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被誉为“飞叉大王”的李二庆将郑怀贤收为弟子。当时的武林高手,同时又都有一手高明的接骨治伤的本领,因此郑怀贤同时也学习接骨、捏腰医术。七八年学下来,郑怀贤已是当地有名的武术高手,被誉为“新飞叉大王”。后来,郑怀贤的这手飞叉技艺威震全国。1936年,蒋介石点名让郑怀贤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其绝技令希特勒目瞪口呆。
1936年郑怀贤从德国奥运赛场回国后,应邀去国民党中央军校担任国术教练。1938年,郑怀贤随中央军校迁往重庆,从此,郑怀贤就在四川定居下来。不久,郑怀贤辞去军校教练,去成都行医授武,很快成为西南地区的著名中医骨科专家。
解放后,郑怀贤担任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抵达成都,对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说想请郑怀贤先生治疗他在战争年代受伤的手。郑怀贤应邀而来,豪爽而又通晓武术的贺龙元帅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和郑怀贤谈着武林掌故、奇闻轶事。片刻,贺龙那只经郑怀贤拿捏过的手就消除了疼痛。贺龙回到北京后,在多个场合说起过郑怀贤的高超医技,引起了其他一些高级干部的兴趣。董必武、徐特立、李先念等前往成都请郑怀贤治疗伤痛,无不奏效。董必武在进行最后一次治疗后,对郑怀贤说:“郑先生你有这么一手高超的医技,应该用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啊!”郑怀贤受此启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体育医院,开创了中国体育医学之先。
治疗后手伤痊愈
2月7日傍晚,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飞抵成都,下榻于金牛招待所。周恩来抵达后没有休息,就提出请求:“请郑怀贤先生过来。”
郑怀贤直到进了门才知道竟是给共和国总理治疗,心中非常激动,原地站在那里朝周恩来鞠躬行礼。
周恩来已经站起来,大步迎上前,忍痛和郑怀贤握手。周恩来把受伤经过和之后的情况简述了一遍,说着,让邓颖超把X光片拿给他看。
郑怀贤还没有打开X光片袋就开口道:“总理的手伤,并没有伤及骨头,只是软组织受伤不轻,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产生了肿胀疼痛现象。……刚才总理跟我握手时我就已经感觉到了。”
周恩来叹道:“郑老师医术高明,果然名不虚传啊!”
郑怀贤在周恩来的手部按摩、捏拿,一番治疗后,周恩来右手疼痛马上减轻不少。郑怀贤还当场调制了中药敷在伤处,然后交代了饮食禁忌。郑怀贤的治疗确实有奇效,当天晚上,周恩来就感觉到受伤部位不像前几天那样痛得几乎难以入眠,好好地睡了一觉。次日早上,周恩来自己打开裹在手上的纱布,惊喜地发现竟然已经消肿了。
下午,郑怀贤又来为周恩来治疗。治疗中,周恩来跟郑怀贤像拉家常似的说着话:“郑老师是哪年出生的?”
“我是1897年9月15日出生的。”周恩来笑道:“我比你正好少1岁。你体重多少?”
“127斤。”“我比你少1斤。你身高多少?”
“1米7”周恩来大笑:“这么巧!我又比你少1厘米。嘿,你看,我都比你差一点。”
从2月7日到2月12日,郑怀贤一共给周恩来进行了6次治疗,周恩来的手伤基本痊愈。
1964年的除夕是2月12日,当天下午,郑怀贤给周恩来作了最后一次治疗。周恩来高兴地说:“真的多谢郑老师了,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后天我出访时又能够从容地跟人握手了。”郑怀贤想了想,说:“总理,您每次出访得跟很多人握手,这对于您的手伤彻底恢复肯定是不利的。我教您一个姿式,您再跟人握手时,对方就握不痛您的手了。”随后,郑怀贤把中国擒拿术中的一个姿势教给周恩来。
治疗结束后,周恩来让邓颖超跟郑怀贤结账付钱。周恩来说:“这是我个人的事情,不是四川省委的事。我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了跤,所以这治疗费应该由我个人承担。”
次日,周恩来飞返北京。
2月14日,周恩来按照预定计划,离开北京,对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三国进行了为期16天的正式访问。出访期间,由于郑怀贤治疗得法和所教的那个握手姿势,周恩来的手没有再发生伤痛现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