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各家学说 批驳火神邪派

对于先生所提的问题我浅谈几句,不知对与错。对于炙关元主要作用是补人的整体元气为主,使人体散在的元气与浮越,的元气回归脏腑,使浮越的元气或已变成邪气制造成病灶的能量Gd然而止。使病灶供生能量消失。补元气可使脏腑的功能强盛起来。这就是补关元补元气的作用。所以补元气有收敛的功能。炙命门是在补肾火壮阳作用较大。不知我说错了没有。
再请教!重灸关元时,总是在施灸处最热最疼时,同步出现远端的病灶一起疼痛,有时远端的疼痛甚至远远盖过施灸处疼痛。有时“通窜”是以电流深入体内一闪而过,有时“通窜”的电流固定长度位置持续10秒以上。
这些力道,是艾火燃烧时外来输入的而外能量,还是身体里的浮阳聚集后发生的作用?
 
我这一生很少做艾炙,有一次我为自已作艾炙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发觉胸部及脖胫有大量气机呈现疾速流窜式向下跑去。我想这就是通过艾炙上述穴位时体现收敛的散在元气吧。我当时胸部脖胫没有病灶,若有病灶在此流窜气机的情况下也会有较强的反应。而不是外来能量动力。愿闻先生高论。
 
如果在脖胫上、下腭、胸部长一些肿瘤,在这种流窜式疾速向下跑去气机时,供肿瘤生长的能量会迅速被切断,造成肿瘤萎缩逐渐消失。
 
我大约是2006年才知道有火神派的。当时看了一本《思考中医》。而且当时有一个“中医学术交流”QQ群,每日浮头听讲,大约知道当时有几个火的不得了的人,如三七生,王正龙,当然也有李可。记得那时群里讲述了李可被重金请到上海施诊,药后病人更甚,两剂未完便丧命了,当时只当个故事看,也不知道此公是谁。
当时对这些大医的方药不太理解,也许是自己是门外汉的原因吧。
后来才知道火神派之火,真正的是火遍神州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附子,这跟某个时期固元膏卖得很火有些相似。
再后来,不经意看到火神的理论,也看到诸多狂吃“四逆汤”的帖子。
于是,我就经常性地批驳火神派--见一个批一个,以一个中医粉丝的身份。

首先,所谓的火神派,他们已经不懂阴阳了。即便以前还是正经的中医,火神邪灵附体后,也变得癫狂了。火神的立足,就在于“人生于阳,阳主阴从”,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去“扶阳”。有一个挺有哲理的笑话:某卖鼠药的广告称--只要往老鼠鼻子上抹一点,老鼠就会死。
问题是:你怎样才能把鼠药抹到老鼠的鼻子上去?
阴和阳谁贵谁贱?这本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生活常识--世界上男女,谁贵谁贱?
另外一个常识是,人要睡觉。人困的时候,是阳气不足还是阴气不足?充足睡眠后是阳气足了还是阴气足了?
而更扯淡的是,火神派弄出了一个“真阳”-真阳岂是附子能补得了的?
因此,火神派的大神们已经失去生活常识了。

其二,火神派已经脱离中医的三宜了,天时,地域,个体,这是中医治疗必须考虑的事情,而在火神派的观点里,阳虚十之八九,阴虚百不见一。这样扯淡的理论都想得出来,而说这个话的大神,其前期医疗案例中用滋阴的也不在少数,自己打自己的仗。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内经中的观点---很简单,人活动的时间比睡眠时间多,地球上的资源永远似乎都不够用,人们每日忙碌(阳),目的只是为了得到那点生存的资源(阴)啊-其实这也是生活常识。即便有人群阳虚症状,也是因为现代社会没有充足的休息而导致的。阴为体,阳为用,这种阴阳互根的道理火神派似乎根本就不屑一顾,没有阳就没有阴,可没有阴哪来的阳?
况且天有四时,地有南北,人有强弱,以四逆汤作保健品,岂不是中医的笑话?!

三,火神派不会处方。四逆汤和理中汤,这两个方子是他们的拐杖。他们已经“超越”了内经,“超越”了伤寒论,他们已经不需要中医的四诊八纲了-因为,这两个方子通治诸病,无病健身。而且看用量来衡量医术的水准,附子动辄半斤以上,非此不能为名医。
另外,火神的大师们发明了一个名词:排病。四逆汤吃了拉稀水,是排寒湿。
再有,火神派里还有“真火神”“假火神”之说,反正都是拄着拐杖,能有真假之分吗?
火神派的大神们,不仅超越了中医,且已经颠覆中医了。

其四,火神派毒害无穷。论坛里疾病咨询板块,经常有吃四逆汤吃出反应的,可怜,自己还以为是排病在。火神之邪灵,由于网络的原因传播很广,因其理论的简单信者无数---不动脑筋就能获利的理论就是容易博得人们的喜欢,否则为什么传销组织总是那样此起彼伏?绿豆泥鳅牛蹄为什么能热上一阵子?他们共同的原因是道理简单明了,不费神不费事,因此容易火。而正经的中医,是要明四诊,熟草药,背汤头的,这样复杂的事情谁愿意去下功夫?!
如果中医就这么简单,那些执业中医师都用不着这么辛苦了!
股市上有人指望发明一个指标永久获利,跟上述的现象本质原因是一样的。以前有,现在有,未来肯定也有。

其五,火神派跟挂着中医幌子的其他“流行派”一样,如绿豆泥鳅芒硝派,热一阵子就过去了。通过媒体的疯狂轰炸是他们共同的发热方式。各领风骚三五年,其归宿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更有现实意义的是,该派的大神命短的多,如黄元御,这样闭门造理论的天才被人捧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英年早逝的原因被人归结为寒凉所害和生活困苦,你再苦,苦得过战争年代的士兵吗?有的老红军身上还留着单片呢!还有诸如刘力红的师傅,还有自己排病排的王正龙,死了都不敢公布真相的倪海厦,这些人都鼓吹“那一丝真阳”,可偏偏他们的真阳飞散得那么快。他们是扶阳的大师,也许他们也经常吃四逆汤保健吧……
更有利害的,连执业中医资质都没有,也敢出来吹,而且吹得更辉煌……

最后,火神派只是一场经济活动,跟中医技术无任何关系。名气大了,似乎就是“神医”,这是中国人的普遍弱点--总是需要神,没神就不自在,而实际上,中国人是最没信仰的,这是题外话。神医的诊疗费自然高,出的书本自然卖得快,更有一些有经济头脑之人趁机写些跟火神相关的东西,分一杯羹,四川的江油也得附子之福而鸡的屁高涨…..这都是经济活动。
至于火神派到底治好了几个病-这真的跟中医没半点关系,尽管他们也用附子干姜这几味中药。
如果火神派真的这么神,医院早关张了,医师们早该下岗了。
您说得很有道理,辛苦您了。但是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朱震亨的观点。
 
如真的救命之用(危证),在辨证基础上用多大的量都无可厚非,只要能救活。除了救命,本人找不出大量用附子的理由,一个牙痛搞个100来克的附子,我只能说这种医生已经走火入魔了。关于火神派的看法,我摘一篇文章让大家欣赏一下:


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一名中医师,看了这篇文章后深有体会,笔者所说的也是目前中医扶阳学界的一大通病,其实这些年,我在临床上也是善用附子,我也目睹了一位扶阳专家,自己大量的服用以熟附子为主药的中药,不到50多岁的年龄,3年前还只是少许的白发,现在头发白了大半,我心有戚戚啊!今天见了这位博友的文章,他虽说不是中医师,不是从事中医的专家,学者,但能从医易的角度写出这样有见地的文章,作为中医师,深感愧疚,所以看到这样的好文章,推荐给中医学子,认真的研读这篇文章,会对温阳,扶阳有一些新的认识,新的体会,新的收获.


附子与火神派的偏激



近来看了一本火神派的小册子——扶阳讲记。没看多久就看不下去了,因为火神派的思想有问题。虽然,火神派的弟子卢崇汉也拿《易经》和《内经》中的一些论述说事儿,但是总体上理解上出了问题。

火神派的特点就是扶阳,认为阳起着主导作用,阴起着附属作用!居然还用《易经》中的话做为他的理论根据,其实风马牛不相及,确实有牵强附会之处。

火神派的特点是:大剂量的用附子、姜、桂。根据《扶阳讲记》中述,卢崇汉使用温热药的习惯为:全年的99.7%的处方都用了姜;使用桂枝、肉桂或官桂,占整个全年处方的98.8%;而制附片这样药,占了全年处方的96.8%;各类姜用量,每一剂药在30克到200克之间;桂类的用量,每一剂药在15克到30克之间;制附片的用量,最轻的是60克,最重的是一剂250克。

另如在《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中,范氏使用的附子量普遍由30克到120克之间,除此以外有一次15克,两次20克,有三次达到了 250克,更有一次是用了一剂500克的附子。而在《吴佩衡医案》中,大部份是用了15克到160克的附子量,亦有一次曾用上一剂400克的附子。至于祝味菊,虽然同是以使用附子而闻名,然根据其零碎医案纪录,其使用的附子量普遍在15克以下,最大的则只用上40克。

而现在的火神派传人,把郑钦安「阴阳当分清论」,变成了「有阳无阴论」,甚至有卢崇汉「天下没有阴虚」以及李可「从未见过一例纯阴虚患者」等等类似的言论在流传着。

现在的火神派传人,首先对阴阳就没有认识到位。厚此薄彼不是客观公正的医易之道,另外,我还找来了火神派最著名的两位医家吴佩衡,祝味菊的医案,看了之后才知道,此二人的思想是辨清症状以后,才会大用附子类的热药,不是啥子病都要开热药的。对于危急重症重用附子回阳无可厚非。而非卢崇汉完全以阳为主,甚至偏激地说出:天下没有人是阴虚的太过之言。

关于阴阳的论述,郭老师在博客中说的很明白了。“她”不是现代人理解的矛盾,而是事物的本体。不存在是阴好,还是阳好的问题。“她”就是一个整体,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如果按照卢崇汉偏于用热药的手法,无论何种病人都要扶阳,那不会出问题吗?如此,用主观意识下药开方能不出问题,我是严重怀疑!

所以说,卢崇汉并没有理解《易经》,如果理解了不会说出如此偏激的话,开如此偏激的方,出奇之心有,立论并不正,所以,用这种变了形的火神派思路看病,是会出大问题的。

病人的体制偏阴偏阳是有差异的,比如,瘦人多火,胖人多痰,这都是基本状态。大家都认可的。更不用说大病之人了,久病为虚(有可能阴阳双虚),这是事实,可人家火神派的卢崇汉就能说出来天下没有人是阴虚的话,我实在是感到困惑,如此学中医,都是怎么学的啊!难道为了出名就乱说,就出奇论,学张悟本,名利所诱啊!

附子的用法是火神派的重点,为了弄清楚附子到底如何用才是安全的。我特意重点读了远公《本草新编》关于附子的论述,摘录如下:



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天雄

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

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炮制方法很重要,而现在药材本身从采摘到炮制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严格的工序来做,造成附子毒性大的原因之一。吴佩衡更是主张附子要用水煮2个小时才用。)

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

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

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

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卢崇汉既是此类)

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辩证清晰方能大胆用之)

夫附子,阳药也,以阳治阴, 最为相宜,以阳治阳,自然相恶。阳主热,而阴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错误。惟阳似阴,而阴似阳,以假乱真,往往杀人,惨于刀刀也。

我今辨阴阳寒热之殊,使用附子者尽生人,而不再误杀人也。

阴热之症,乃肾水之耗,而肾中之火不能下安于肾宫,上冲于咽喉口齿之间 ,其舌必滑者也。论理大补其真阴之水,水旺而火又不归。然而,徒补其水,火虽少衰,终不能一时骤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大剂冷服,下喉而火即消,归于肾内 ,上焦之热,尽化为清凉矣,此用附子以治阴热之秘法也,(水中补火,医易之理。)

阳热之症,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热胃中,发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谵语,手足反现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发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苔或红、或黄、或灰黑,必燥而峭,开裂成绫者也。论理不必从治,竟用三黄石膏直治其火,火泻而肾水不干,可免亡阳祸。然火过于旺盛,用大寒之药,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黄石膏汤中,以火从火,引苦寒之药下行,而不相背,热性过而寒性发,自能泻火邪于顷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阳热之秘法也。 (引火归元,从治之法。)

阴寒之病,乃寒邪直中于肾经,此伤寒之卒病也。肾受寒邪,命门之火自不能藏,欲遁出于躯壳之外,而寒乘胜追逐,犯于脾则腹痛,犯于肝乃胁痛,犯于心则心痛,或手足青者有之,或筋骨拘挛者有之,或呕或吐,或泻或利,甚则身青袋缩,死生悬于反掌,真危急存亡之秋也。探其舌必滑,急用附子二三钱、人参五六钱或一二两、白术一二两、干姜二钱,同煎服之,下喉而阳回寒散矣,此阴寒用附子之法有如此。(清阴寒附子、干姜,急救回阳,远公也不过用附子15克,某些人用400克,一定要看准了方能用,否则危乱矣。)

阳寒之病,平素伤其脾胃之气,不能荣卫于一身,以致风寒但犯,发热恶寒,喜卧而不喜语言,喜静而不喜纷扰,与之饮食,又能知味,身虽热,而神思甚清,脉必细微,气必甚怯,此阳气不足,而邪乃中之也,其舌虽干而必滑,急用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治之,正气足而邪自散矣。甘温除大热,非此之谓欤。阳寒用附子之法,又如此。(气虚之症,补脾土而温肾火,补正气邪去身安。)

知此四治,触类旁通,断无误用之失矣。

或问附子有毒,用之得当,可以一服即回阳,有毒者固如是乎?附子之妙,正取其有毒也。斩关而入,夺门而进,非藉其刚烈之毒瓦斯,何能祛除阴寒之毒哉。夫天下至热者,阳毒也,至寒者,阴毒也。人感阴寒之气,往往至手足一身之青黑而死,正感阴毒之深也。阴毒非阳毒不能祛,而阳毒非附子不胜任。以毒治毒,而毒不留,故一祛寒而阳回,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

或问附子入之于三生饮中,救中风之垂绝,何以必生用之乎?此实有妙义存焉。夫中风,非风也,乃气虚而痰塞于心中,故一时卒中,有似乎风之吹倒也。若作风治,十死九矣。必须用人参为君,附子为佐,加之生南星、生半夏、生姜,而后可以开其心窍,祛逐其痰涎,使死者重生也。世人皆以为人参之功也。苟非附子,何以推荡而奠宁哉?然此时用熟附子,正恐未必神效,往往有缓不济事之忧。必生用之者,取其无所牵制,则斩关突围而入,自能破劲敌于须臾也。药中用霸气而成功者,此类是欤。

或问参附汤之治阴寒直中,又救一时之垂绝者,何以又不用生附子耶?夫熟附子之治直中阴寒也,欲救其回阳也。阴寒入于至阴之肾中,祛命门之火出外,而不敢归宫,真火越出,而阴寒乘势祛逐,元阳几无可藏之地,此时而不大用人参,则元阳飞出于躯壳之外矣。然而徒用人参,不佐之以附子,则阴寒大盛,人参何能直入于腹中,以生元阳于无何有之乡?既用附子,而不制其猛悍之气,则过逐阴寒,一往罔顾,未必乘胜长驱,随阴寒而尽散热,必元阳无可归,而气又遽亡。故必须用熟者,同入于人参之中。既能逐阴寒之外出,又且引元阳之内归,得附子之益,去附子之损,所谓大勇而成其大仁也。

或问附子阳药,宜随阳药以祛除,何以偏用之阴药以滋补乎?

盖附子大热之品也,入于阳药之中者,所以救一时之急;

入于阴药之中者,所以治久滞之病 。

凡阳虚之症,宜用阳药救之,故附子可多用以出奇;(吴佩衡用400克,当属于此症),阴虚之病,宜用阳药养之,故附子可少用以济胜。阳得阴而功速,阴得阳而功迟,各有妙用也。(现代社会应该是阴虚的居多,熬夜,睡眠不足,压力因素都可耗阴。内经中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也是常理,阴虚之病少用附子是远公告诫后人的良言,卢崇汉之流把附子用过了,其思想又不如其前辈吴佩衡,所以临床中出现了大问题。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基本法则,热病仍然大剂量用热药能不出问题吗?没有必要为了突出火神派的特点,按照自己的好恶用药,如同打仗任人唯亲,而不是唯贤!又如何能做到常胜不败呢?由远公药理、药性分析可见附子的辩证用药的重要性,一位重用附子主张扶阳,不分青红皂白,乃庸医也。

或疑附子之功,有以少而成功者,又是何故?夫急症宜多,而缓症宜少,此用附子之法

也。

但古人有用附子只一片而成功,非藉其斩关夺门之神也。盖附子无经不达,得其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留于脏,转能补气以生气,助补血而生血,而不至有增火增热之虞,反成其健土关胃之效也。

或问附子何以必得人参以成功,岂他药独不可制之乎?夫人参得附子则直前,无坚不破;

附子得人参则功成,血脉不伤。至于他药,未尝不可兼投。然终不知人参与附子,实有水乳之合也。

或问缪仲醇论附子之害,其言又可采否?噫。仲醇之心则仁矣,而论证尚未尽善也。如言外寒,脾阴不足,以致饮食无味,喜饮冷浆及鲜果,血虚腹痛,按之即止,火炎欲呕,或干霍乱,或大疟寒热并盛,老人精绝,阳痿,少年纵欲伤精,阴精不守,精滑,脑漏,妇人血枯无子,血枯经闭,肾虚小便余沥,梦寐纷纭,行履重滞,痹症,中风僵仆不语,中风口眼歪斜,中风言语蹇涩,中风半身不遂,中风痰多神昏,阴症痈疽未溃,其三十一症,皆必须附子,十补阴,三补阳,始能夺命奏功。

仲醇一概戒人勿用,庸医执滞不通,坚信不用附子以回阳,又何以生阴以续命乎?虽仲醇过于谨慎,与其乱用杀人于顷刻,不若烦用以听其自生。

然病实可生,任其悠忽,因循失救,而奄奄坐已,又行医之过也。铎所以将仲醇所忌七十二症之中,摘其宜用附子者,表而出之,以亦其救病之延生,勿坐视听死也。

或问缪仲醇之过慎,未必非全生之道,吾子以其所忌者,摘出以交之,必自万一杀人,过不在子乎?嗟乎!仲醇之所慎者,正病所不必慎者也。岂独不必慎,实症之不可慎者也。宜慎而不慎,与不可慎而又慎者,非至中之道也。
好贴子,应该点赞
 
======只有知道什么是火神才能入中医大门,火神不是什么病附子来一通。而是认知阴阳,从整体判断邪正虚实。
========
如此说来,你已经不是火神派了。

1.我所知道的火神派,是以卢,李等知名人物为代表的。不知道在你眼里,他们是真火神还是伪火神?如果他们不是火神,那么当今就没有火神派一说了。
2.千万不要把郑钦安强加为火神派。认知阴阳寒热虚实,对症下药的,不是火神派,他们是中医。中者,不偏。
3.千万不要把张仲景强加为扶阳始祖。伤寒论中很多药方用了附子,就有人片面地说医圣是善用附子第一人。但伤寒论中用甘草桂枝柴胡黄连白术等等药的方剂也不少,如此说,医圣善用诸药,何独附子?断章取义,为派别的理论找依据是不可取的。只看到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理中汤,对白虎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却视而不见,无异于掩耳盗铃。
4.在内经中摘取一两句有利于火神理论的话,有取有舍,这也是属于臆想的做法。
5.如果你认为我在冤枉火神派,你可以澄清一下:你所在的火神派是以何种理论立足的?跟流行的火神派有何区别?你认为现今哪些人才是真火神?你碰到过阴虚的病人没有?你用过寒凉或滋阴的药没有?当然若能举几个病例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本论坛有一篇《火神热之冷思考》地址https://www.tcmbe.com/threads/227868,写得细致,你可以搜来看看。
好文章,点赞
 
我觉得,有一个事实应该正视:现代社会的绝大部分人的疾病,是去看西医的,尽管我们在网络谈论中医似乎很火热。
也就是说,挂点滴的人(西医治疗),大部分能症状改善或痊愈。
也是事实
 
火神派第一大祖宗是张仲景

四逆汤就是老张发明的~~~~~~~~~!!
是的,您说得很对,但他老人家也开白虎汤呀
 
似的。但见很多患者感冒到医院里吊水后,烧倒是退了,反而咳的要命。西医很多时候看病,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又有新问题的发生。我本俩就是搞西医(西医的执业医师)的,发觉,西医很多并不是很适合国人,反而是在骗人,尤其是一些外感病和常见病。
在西方的医生对待感冒,都是要求病人休息,喝开水和普通的对症治疗,很少开处方药的,静脉点滴是绝无仅有的。
 
火神派是与西方生活习惯普及(常喝冰水,吃冰激凌)、西药滥用(多是寒凉药),常点滴(寒涼)有着深刻的联系。举个例就像某医开刀,开完刀病人血压愣是上不去,死了几个体弱的,后来意识到输的血是刚从冷库里出来造成的问题。只重其形而不重其神,中医重其神但难言其深意,中医必然是偏形而上的。
 
批驳的对!但批驳的并不是火神派,而是拿火神派做幌子的庸医。
 
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所以会出火神派,是由于现代人对于中医阴阳的理解实在太偏太歪了!何谓阴阳?二者之间是何时关系?目前的高等学府对此莫衷一是,何况普通百姓?
 
任何东西都有其存在的前提和适应的范围。
黑格尔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列宁说:真理超出半步就成谬误。
 
一入火神门,从此药不停。。。。。
 
我跟你续两句吧:若是停了药,人就丢了魂!:014:
本论坛不就有一位吗?以西医的诊断,用火神派的手段,每次都说自己好了,但过一段时间就换汤头接着吃…
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先诊断,再分析,再用药。
疾病可不认医生的派别。六淫七情,知犯何逆,随症治之,没听说扶阳治之…
 
四五年前曾践行过火神理论,实在是不堪回首。后来总算清醒了。

郑钦安号称火神,是善用姜附,不是滥用姜附。在现在我的理解,他是火神,但不应该是火神派的创始人。火神派,剑走偏锋,时有奇效,但流毒无穷。在我处,常有经火神派同事治疗未见效果,甚至病情加重的病人另寻医生诊治。火神,未必都神。再者,火神派开的药一般都贵很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浪费中药资源。

其实我也多用姜附,但开芩连,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看到我开姜附,就问我是不是火神派的。
中华文化的精华,其实也就是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找到最精准的平衡点,才是王道。别人提到李可,我曾说,李可先生是我的前辈,我敬重他,但不崇拜他。我也不崇拜任何人。做学问,不被条条款款、这门那派所约束,才能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自古名家出伤寒,温凉随症做加减,但求中庸不偏倚,悬壶济世有何难?
实践过火神理论的,等回首时,身体已被戕害得四处漏风的人多得是,但能清醒的人怕是很少。当火神派被变成一种信仰后,是很难清醒的
 
实践过火神理论的,等回首时,身体已被戕害得四处漏风的人多得是,但能清醒的人怕是很少。当火神派被变成一种信仰后,是很难清醒的
清醒过来以后也是你稍微用一点寒凉药,在明明诸症改善的时候出个啥不舒服的他就能想到是不是寒凉过量伤阳了。
这算是清醒吗?不一定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