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关于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和半夏泻心汤的一些体会

中医那些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6/09
帖子
2376
获得点赞
215
声望
63
如题,这两个方子都可以治疗肠胃病,尤其是胀满类的疾病。

从病机上来分析,脾不能升,胃气不降,是导致胀满,痞塞不通的主要原因。半夏泻心汤的位置偏上一些,为什么叫泻心哪。

可实际上,这两个方子在临床上并不是特别好区分。为什么这么说?

肠胃是相连的,且肠胃都属阳明腑,腑以通为用,一处不通则处处不通!这就可以解释有的肠胃病人根本就说不清到底是何处难受的问题啦!既可能出现心下的痞满,也可能会出现腹部的胀满!

对于此类患者,这两个方子可以合用,既除痞满,又消胀满,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用方的原则,以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做底方为君,酌情加减半夏泻心汤方药。这类疾病多是寒热虚实错杂的,遵循的应该是消七补三的原则,所以要以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为君。以苦温行气健脾为主。

谈谈方中黄芩黄连的使用,既可以清中上焦之邪热,也同时缓和了方中的温燥之性。故用之是点睛之笔。
一点拙见,供参考。
 
创新和探索是中医发展的路子!
 
有时候确实需要合方
 
说一下这两个方子合用后的情况。
有些人是矢气多,矢气后,痞塞不通的感觉消失。
还有人大便排出白色涎状物,排出后病减。
再有人就是小便多,不停的小便,小便排除后腹部胀满的感觉减轻了,而且会感觉到饥饿想吃东西。
前两种情况书上提及过,分别是这两个方剂单独用后经常见到的。最后一种情况,不是很常见,我想是因为用了大剂量的厚朴和生姜宣通了肺气后,下焦通利,痰湿随小便而去的表现。
刘渡舟大师在其《伤寒论讲稿》中阐述了厚朴半甘姜参汤用于气分病后的情况。在我看来阳主阴从,气行水也就行,痰湿也可随之去也!
所以说,在下看来治疗有些病证,不能见虚就补,还要考虑到邪气的问题。邪不去,正不安啊!
综观伤寒百十余方,绝大部分是以攻邪为主。所以后世的攻邪派才会大行其道。
读书再以致用,唯有亲历,方窥其中之奥妙。
拙见,供参考。
 
综观伤寒百十余方,绝大部分是以攻邪为主。所以后世的攻邪派才会大行其道。
读书再以致用,唯有亲历,方窥其中之奥妙。
拙见



不是拙见,只有体验了以后,才觉是高见,
 
综观伤寒百十余方,绝大部分是以攻邪为主。所以后世的攻邪派才会大行其道。
读书再以致用,唯有亲历,方窥

只是个人体会,在下不敢以偏概全。还是拙见.
 
这样的帖子越多越好,楼主真正的医家风范。
 
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理论的可靠性,否则无用。
 
前几天一个痞症,用泻心汤效果不佳,改为秦伯未推荐的宽中汤效果不错。
 
万不可见到腹胀都这么用。导致腹胀的原因很多,伤寒论中有20多处论腹胀的,寒热虚实都有,治法也不尽相同。哪有用一个合方通治的说法。
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从配伍上来看,就知道是脾虚气滞所致的腹胀,且以为气滞上逆为主,故方属以消为主,辅佐以补。

半夏泻心汤则是寒热错杂之痞证,虚实夹杂,故寒热药同用,且调节升降气机。两个方子根本完全不搭噶,怎么就分不清。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合用的必要,合用本质上等于改变半夏泻心汤加味并改变配比比例而已。

如果是食积或者湿热引起的腹胀,上面的用药不会有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