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湿与湿证的辨证治疗

请问李老师,手脚经常出汗,尤其是手,不是冷汗,是湿吗?谢谢

未必,需要全面诊断,综合考虑。湿、瘀、虚,都有可能。
 
不是我说,你写的不是很准确的,第一你用的是书本上的温热理论。其实这书也就是湿热的简单理论。第二书上的理论同样是用的阴阳五行理论。只要是阴阳五行的理论,它只是针对的是简单的伤寒病。温热病一来就是阴中阳理论了,没有真正的理论指导,根本就发现不了,人体疾病的整体,局部,个体的起因,变化,发展的过程,没这过程,都只能说是蒙病。人体疾病除简单伤寒外,没一个病是一种病的病,就是简单伤寒病它都是寒夹带病。象湿病,是不存在的,应该是简单寒湿,复杂肝经湿热,温热湿热,恶性的风,寒,湿热,痰。
到底什么湿热;伤寒病的简单寒湿,复杂伤寒的寒,湿,微热。如果加风,心脏会跳的快,心急。温热是超出湿热的一种。其实它也是肝经湿热的递增病。它除了湿病,还有煮干人体肌肉,和血,和骨髓津液的一个病。它有两种病,寒,湿微热,和温热两病。而这病与风热结合,因为风热一定产生痰结,这个结首先结的是人体骨头。第二结经络,第三结肉。这就形成了癌病。而骨头一结痰,就形成了,寒,湿,热,风。痰。这就是风湿病,加上火毒,数脉。这就是内风湿病。所以不知道切脉,就根本不知道病的起因,变化,发展的过程,不知道这过程,根本就治不了病。每个湿病都分不同的层次,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到恶性的规律。中医不改变理论,总是停留在二千年的时代。永远研究也超不出简单伤寒的治疗范围。
 
11.汪承柏:阴虚湿困进退有法
慢性乙型肝炎阴虚湿热兼见者颇多。湿困治宜温化,阴虚理当滋阴,而温化可加重阴虚,滋阴又可加重湿困。慢性肝炎,湿困阴虚兼见者临床殊不罕见,对这一治疗矛盾,如果处理的好,有助于提高疗效,处理的不好,反而加重病情。
兼有湿困与阴虚二证的临床见证,根据病情可分为轻重两型。轻型者既有乏力困倦,轻度浮肿,纳少便溏,腹胀矢气,舌体淡胖,苔腻等脾虚湿困症状,同时又有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眼球干涩,小腿转筋,爪甲枯裂,心烦失眠,便干溲赤,舌红等阴虚表现。重型者既有水湿内停,如心下停饮,水肿、腹水,水气凌心,肢体沉重麻木,苔黄腻而厚等见症,又有午后低热盗汗,鼻衄、齿衄,舌绛苔剥,肝掌,蜘蛛痣,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等严重阴虚症状。临床所见,可以是湿困重于阴虚,也可是阴虚重于湿困,亦可湿困阴虚皆轻,或湿困阴虚皆重。
湿困阴虚的临床表现虽有轻重之分,但其病因病机皆与失治、误治有关。本病早期感受湿热之邪,首先侵犯肝脾,肝喜调达恶抑郁,脾喜燥恶湿。湿邪浸渍肝脾,则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邪久羁伤及脾肾之阳,可致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若祛湿清热不力,病至慢性阶段,邪毒深伏,或因湿久化热,或因血瘀血热,或因久病肝郁,未予疏泄或疏泄太过,或因久服苦寒辛燥之品,均可灼伤阴液,导致阴虚。
湿为实邪,阴虚为正亏,湿困虽可有腹水、水肿,心下停饮,但阴虚并不标志病人体液缺损,二者病机虽不尽相同,但互为因果,互相转化,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实践证明,湿困日久且渐重者,阴虚也愈明显。湿困以脾虚为多见,而阴虚可累及多脏腑。湿困与阴虚并存,常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对湿困阴虚的诊治,当根据湿困与阴虚的轻重程度,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祛湿养阴合治或分治进行治疗。对湿困较轻,如湿困无明显湿阻,湿困而无明显留饮,湿困而无明显阳虚氺泛,苔腻而不厚者,可在祛湿同时予以养阴。对湿困较重而不适于同时养阴者,当先祛湿,后养阴。这种分段治疗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祛湿尽快改善胃肠道症状,增进食欲,为下一阶段重用养阴之品以促进病人免疫状态的调节,和肝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祛湿兼顾养阴,常用四君子汤合四物汤、一贯煎、三石汤加减,药以党参、茯苓、当归、桑葚、枸杞、女贞子、茅根、水牛角等为主,祛湿为主,养阴为辅,用于湿困与阴虚均较重者,并因湿久化热,或阴虚内热,而有不同程度的热象,当用辛甘温凉法为治,取其辛能散邪,甘能润养,温能化湿,凉能清热,但不宜重用大苦大寒之剂。对湿困阴虚均重,尤其是久服苦寒之品或刚停服五味子制剂的病人,气阴具伤,湿邪深伏,内热又盛,以祛湿养阴合治难以取效,当先祛湿,然后养阴,分而治之。
 
不是我说,你写的不是很准确的,第一你用的是书本上的温热理论。其实这书也就是湿热的简单理论。第二书上的

谢谢,多谢指教。
 
12.刘志明:湿热致咳,用药须轻灵
湿热壅肺致咳,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有所论述。根据临床观察,外感湿热之邪袭肺,或外感之湿与内蕴之热相合,或脾胃湿热上犯于肺,或因肺脏本身病变而致停湿蕴热,都可形成湿热壅肺之咳。其临床主要表现是:除有气逆咳嗽外,尚可见痰多粘稠,色白或微带黄色,或咳吐泡沫样痰,胸闷不舒,口渴而饮水不多,口中发粘,食欲不振,肢体困重,小便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苔白腻微黄,脉滑数等症状。
湿热致咳在新病时多属实证,其病变主要在肺,此时应以清化上焦湿热为主。久咳多见肺、脾、肾等正气虚损之证,但湿热之邪亦往往留恋不去。如肺失志节,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停湿蕴热。脾失转输则聚湿酿热生痰。肾阴虚生热,可熏灼津液,均可以虚而致实,继发湿热痰浊之证。而咳嗽虽不在肺,但又不离乎肺,故虽久病,对于上焦湿热仍不可忽视。因此对于久病咳嗽,不仅要注意正虚,还要注意有无湿热之邪存在,不可不察虚实,一见病久,便概投补益之剂,而犯“实实”之戒。
清化上焦湿热,宣肺通气是治疗本证的重要法则,临证喜用千金苇茎汤加减。痰热明显者合以麻杏石甘汤,酌加茅根、黄芩、川贝、瓜蒌等。湿盛痰多,舌苔白腻不渴者加半夏、厚朴。风寒外束加苏叶、前胡。苇茎甘寒可清可利,生薏仁甘淡微寒,利湿健脾,以枯湿热之源。黄芩苦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为上焦湿热要药。而湿热两感之病,又必先通利气机,俾气水两畅,则湿从水化,热从气化,庶几湿热无所凝结,因此应用清热祛湿法时,用药组方应重视升降相配,宣畅肺气。如常用药物中的麻黄、杏仁、苏子、苏叶、前胡、厚朴等均具有宣肺理气的作用。气机调畅,水湿得去,湿去热自孤而易清,咳嗽自得缓解。
因肺为娇脏,居上焦,故用药宜选轻灵之品,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湿热蕴肺,药用“轻灵”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气味轻薄,药物气轻,可上行入肺,祛上焦之湿热。因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因此清化湿热要得当,清热不可过于苦寒,化湿不可过于温燥,要力避药物性味之偏而伤肺。其二,药性灵动,湿热壅阻,肺气膹郁而生咳嗽,应用轻灵流动之品有利于宣畅肺气。其三,药力较轻。湿热壅肺,禁大汗、大下,只能使用轻剂清化其湿热,峻猛攻伐之品,均非所宜。
对于久咳肺虚,益气养阴之品亦必不可少,但总以不碍湿热,补而不壅,滋而不腻为原则,常用太子参、北沙参之类。
 
13.赵炳南:辨湿疹要在湿热互结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古代医书中虽然没有“湿疹”的病名,但是对于某些病象的描写与湿疹相符。例如“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瘑疮”等不下数十种之多,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儿湿疹、耳周湿疹、肘腋窝部湿疹,阴囊湿疹、盘状湿疹等。根据这些病的特点和中医的理论,统称之谓“湿疡”。“湿”是从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来考虑的,因为本病的发生条件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内湿,湿邪蕴久必然化热,所以湿热互结,渗出、流液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疡”是皮、外科疾病的总称,其读音近乎“扬散”的“扬”,和“瘙痒”的“痒”,反应映了湿疹的弥散、泛发和瘙痒的基本特点。急性湿疹称为风湿疹,慢性湿疹称为顽湿,湿疹合并感染称为湿毒疡,其他特殊部位的湿疹,足跖部的称为田螺疮、臭田螺,掌跖部皲裂性湿疹包括在鹅掌风之中,足胫部与手背部的慢性盘型湿疹称为瘑疮。
本病的发生,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多由饮食伤脾,外感湿热之邪所致。饮食入胃,由脾所运化,如过食腥发动风,炙煿厚味,烟酒、浓茶、辛辣,以致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更兼腠理不密,经常涉水浸湿,外受湿热之邪,充于腠理,发为本病。所以内在的湿热与湿热外邪相搏结,是本病的实质。从其临床特点来看,若与风邪兼挟则游行善变,皮损多泛发,瘙痒明显。湿重于热者,皮损肥厚,色泽暗红,渗液较多。热重于湿者,皮损焮赤,继发感染比较多见。又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性粘腻,故缠绵不愈,经常复发。
湿疹治疗应本着标本兼顾、内外并治的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湿热的表现,又重视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热盛者则用胆草、黄芩、栀子、连翘清湿热火邪,黄柏、泽泻、茵陈、车前草(子)除湿利水,槐花、生地凉血解毒,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疏风止痒。对于湿盛者则用厚朴、陈皮、茯苓、木通健脾燥湿利水,泽泻、茵陈、车前子、黄柏利湿清热,甘草和中。临证时宜佐用白术以健脾补气,运化水湿。顽湿不化则用全虫方熄风止痒、除湿解毒。在治法的应用上,先治其标,待湿热消退之后,则理脾助运,以治其本。故理脾化湿为治本病的根本。
全虫方:全虫6g、猪牙皂角6g、皂刺12g、黄柏9g、枳壳9g、苦参6g、白鲜皮15g、威灵仙12g、生槐花15g。
 
14.周慕新:幼儿湿疹,重在内虚
湿疹是婴幼儿夏秋季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与患儿素质有关。“内虚”是发病的先决条件,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侵入,风、湿、热、火、毒乘虚内侵,饮食不节,过食腥发动风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蕴化热,内外相感,相互搏结,乃病所由来。禀赋不足,肝肾阴亏,肝火偏旺,耗血伤阴,化燥生风,缠绵不已,以致反复发作。皮红起疹,多属火盛,瘙痒灼热,多属风邪。肿而浸淫,融合成片,汁液量多,湿邪偏盛,或脾胃湿热,溃烂日久,阴亏血耗,肝火上扰,病在上者多为风盛,病在下者多为湿盛。
本病的主要特点是痒,如起如粟,皮肤红热,或肿,或流黄水,或脱皮屑,或结痂皮,反复发作,日久皮厚为特征,兼见哭闹摇头,手搔蹭痒,哭啼不安等表现。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本病责之心火炽盛,脾胃湿热与风邪相搏而成。其治疗概括为“祛风、清热、化湿、凉血、解毒、脱敏止痒”诸法。后期辄采用“养阴、润燥”等法。重在辨证论治不拘一格。本病应加强护理,避风寒,适温暖,乳母和患儿一定要节饮食,或荤腥厚味及刺激性食物,尤当忌食鱼、虾、鸡、蟹、羊肉等。
 
15.高体三:顽固湿疹寒湿病
湿性属阴,顽固性湿疹性质属于寒湿。本病系常见难医疾之一,一般多从肌表皮肤论治,着眼于内在因素论治者少。湿疹症状虽表现在皮肤,但其病根内连脏腑,究其病理机制,实为卫气内陷而营血寒湿不能外透为病。盖脾主生化气血,气血循行周身内外,内行脏腑称气血,外行经络为营卫,营卫即经络之气血也。营卫如气血之枝叶行于表,气血似营卫之根本发于里,气血是营卫之后盾,气血内足则营卫外发,气血内虚则营卫内陷。阳气内虚致卫不外发,阴寒内盛致营郁不达,卫陷营郁发为寒湿顽疹。然湿归于脾,寒司于肾,脾肾阳虚不能温化内外寒湿,寒湿郁滞经络肌表营卫,卫气内虚无力温营透邪外出,此即形成顽固性湿疹之关键所在。由此可知,表为卫虚营寒,里系脾肾阳虚,治以温肾健脾利湿,补气充卫透表,以真武汤、五苓散、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
 
16.朱仁康:湿疹三号治泛发性湿疹及阴囊湿疹
朱氏治疗皮肤病很重视内治,其治泛发性湿疹或阴囊湿疹,自拟湿疹三号汤(生地、元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鲜皮、蛇床子)疗效颇好。认为湿疹主要由内湿外发肌肤所致。而湿性粘腻,重浊氤氲,故病多缠绵难愈。倘因患者不喜调养,姿食生冷,或不戒茶酒,不避腥发,助湿动火之物,而使病反复发作。主要症状为口干渴而不思饮,舌质红绛少津,苔净或根部稍腻,脉细滑或弦细。皮损表现为丘疹散在或集簇,渗水不多而持日较长。皮肤干燥或有脱屑,瘙痒不止。此种情况单用滋阴养血则滞腻恋湿,如仍投渗利苦燥则更伤阴血,或滋或渗,治有两难。朱氏凭其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上述复杂矛盾的病理特点,确立滋阴除湿法,标本兼顾,滋渗并施。滋阴除湿一法看起来似有矛盾,认为滋阴可能助湿,利湿可能伤阴。朱氏采用标本兼顾,渗滋并施的方法加以处理,滋阴与除湿并行不悖,从而使该法别具特色。从湿疹三号汤组成可以看出,生地、元参、丹参、当归滋阴养血和营,补阴血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白鲜皮、蛇床子祛湿止痒。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俾湿去而无伤阴之弊,阴复而无助湿之嫌。
朱氏强调指出,凡上述疾患渗水日久,阴伤湿恋之证,此法颇为合拍。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有时湿象明显,有时阴伤较重,反反复复,就应随时调整。阴伤较重时着重滋阴,湿象明显时着重除湿。只要认证准确,守法不变,增减适宜,终可见功。
 
附,主要参考书目:
《证治准绳》(王肯堂)、《景岳全书》(张景岳)、《简明医彀》(孙志宏)、《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成方切用》(吴仪络)、《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金匮要略心典》(尤怡)、《方症会要》(佚名)、《女科仙方》(傅青主)、《医宗必读》(李中梓)、《时病论》(雷丰)、《推求师意》(戴思恭)、《杂病治疗大法》(左季云)、《黄帝内经素问语释》(周凤梧)、《黄帝内经灵枢语释》(南京中医学院)、《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金匮要略讲义》(李克光主编)、《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丁光迪主编)、《金匮篇解》(程门雪)、《温病条辨白话解》(浙江中医学院)、《中医医论医案医方选》(甘肃省卫生厅)、《奇难杂症》(黄振鸣)、《中医疑难杂症诊治》(吕承全)、《名中医治病绝招》(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卢祥之)、《食湿与小儿疾病》(毕可恩)、《医林误案》(贺学泽)、《中医处方学》(李庆业)、《名医奇方秘术》(阎洪臣)、《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赵恩俭)、《中医妇科临床讲座汇编》(西苑医院)、《中医内科讲座荟萃》(西苑医院)、《六十年行医经验谈》(汤承祖)、《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陈贵廷主编)、《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内科分册》(中医大辞典编委会)、《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方药中、邓铁涛主编)、《中药学》(颜正华主编)、《中药学》(林通国主编)、《方剂学》(许济群主编)、《方剂学》(傅瑞卿主编)、《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印会河、张佰讷)、《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中医内科学》(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医外科学》(顾伯康主编)、《中医外科学》(金之刚主编)、《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黄绳武主编)、《中医眼科学》(廖品正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王德鉴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谭敬书主编)、《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大辞典编委会)、《当代名医临证精华.温病专辑》(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皮肤病专辑》(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史宇广)、《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史宇广)、《中医杂志》(1993/1)。
 
李老师大作啊,收藏!
 
运化失司,津液为湿、有湿为实,实久正虚,正虚湿聚,湿聚为痰,痰瘀同源,痰浊中阻,则百病生。
 
运化失司,津液为湿、有湿为实,实久正虚,正虚湿聚,湿聚为痰,痰瘀同源,痰浊中阻,则百病生。
谢谢,祝老师新春快乐,还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能多多指教。
谢谢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