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本旨新解(原创)生理篇1

柴桂方应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1254
获得点赞
191
声望
63
年龄
50
从今天开始,零星的把自己学习伤寒论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发布出来,不论对错,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要想理解伤寒论的内在思路,必须要明白内经与伤寒论中的生理功能,只有明白了生理功能,才能解开伤寒论的大门,由于张仲景深入学习内经的生理功能,使得产生了一套统一的生理体系,还无法用一般的语言表达(或者有已经遗失),只能借助条文病理表现,从反面来衬托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经过反复学习伤寒论以后,借助有限的条文,结合内经,来分析甄别张仲景的话语,从而得出不一样的思路,在此做一浅释,以求同道指正。

要深入理解伤寒论,必须要明白几个常用的词语概念,不然不好理解。至于这些词语,每家都有各自的说法,说法不尽相同,希望能够全面解释伤寒论的条文,至于有些单独的词语,我也是没法全部来解释,那可能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的问题,在此只是说说常见的问题。

伤寒论本旨新解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生理篇,病理篇以及药物篇。

对于伤寒论中的生理功能,我们先从脉道开始论述,明白了脉道学说,继而脉之内外的营卫学说,明白了营卫学说,继续脉内的阴阳学说,,明白了脉内的阴阳气,继而分析进出脉之内外的气化学说,四大学说明白了,还要结合特有的吸附功能,最后结合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先从脉道学说开始,由于这里的脉道学说是伤寒论中的厥阴的部分,涉及到全身的各个方面,只要明白了厥阴的生理病理,整个伤寒论的框架就出来了。厥阴病的千古疑案也就迎刃而解。

伤寒论本旨新解的内容比较奇特,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在先入为主的学术思想下,不容易接受,不容易明白,但是这是古医学的心法,是古人不易外传的生理。所以各位老师不要嘲笑。能接受就看,不接受就弃之。
 
脉道学说

脉道学说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针对人体中看得见的经脉与络脉而言,为了区分针灸的经络与经脉络脉的不同,特别在此定名为脉道学说,从而把针灸的经络排除,通过有形的脉道来说明人体中的经脉与络脉。

《灵枢·经脉》:“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这是古人对于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的表现与定位,我们借此来发挥古人的深意,来探究经脉与络脉的生理机制,以便于更好的挖掘古人的特意思维。

理解经脉与络脉,是深入学习与理解伤寒论的主要思想,是关乎明白整个伤寒论的主题构架,是完全明白人体脏腑功能的必要条件,是深入理解药物作用机理的主要思想,所以,要详细的分析一下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才能把伤寒论一书剖析的明明白白,广泛的应用于生理,病理,药理之内,来探求张仲景的高深的学术思想,以便为现在的中医学提供一种完美的,具有一定理解思路的,合乎古中医的,还与现在相符合的中医体系,也由此能够提供脏腑理论的统一,寒温医学的统一,甚至是中西医学的统一,我们将通过理解经脉与络脉的生理机制,来逐渐理清经脉与络脉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

对于经脉与络脉来说,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说法,主要原因是把能够看得见的经脉与络脉结合了针灸的无形经络,两个从古到今一直混淆者,张仲景从内经中把经脉与络脉理清出来,结合了自己的临床体会,编写了伤寒论,我们还是在内经中的混肴之中,不能自拔,使得经脉与络脉至今没有定论,也弄不明白伤寒论的内在心法。

但是,我们如何看待伤寒论书中的经络问题,书中的经络是哪一个?是个难点,很多的医家还是使用针灸的经络来分析伤寒论,从各个地方来套接伤寒论,所以,至今伤寒论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整体框架。为什么?因为这和内经中的经络循行是不一样的,那么,张仲景说的“随经”“过经”“到经”“动经”“伤经”“中经”等,这些经是和《内经》中的经络是一样的吗?回答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内经中提示了两种不同的经络,一种是针灸的经络循行,一种是经脉与络脉的交接。张仲景在深入理解经脉与络脉的基础上,辨别分析,融会贯通,结合了腠理,三焦以及营卫之气,肝原之气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思路,从而脱离了针灸的经络思路,形成了个人的认识思维,编写了伤寒论。

其次,针灸的经络是靠针的针刺,使得吸附于体外的经络循行,通过借助针来作为传导工具,使得体外的经络循行来调整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来治疗肌体气血津液紊乱的一种治疗方法,这和张仲景用药物来治疗的思路是不一样的。药物治疗是通过体内的经脉与络脉的正常的生理功能,针对不同的生理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虽然都是在治疗疾病,但是治疗的方法与思路是不一样的。这里可以打个比方,针灸的经络如同飞机的运行,其道路是看不到的,但是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人体的经脉如同是高速公路,是看得见的,虽然两种途径是不一样的,但是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在学习张仲景的思路上,还是要和药物的理解应用相结合,来探讨张仲景的不同寻常的思路。

虽然张仲景的理解与众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内经中的言语中来深入理解,以求全面解开伤寒论的本体思维。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经脉与络脉的不同。

1·经脉与络脉的生理机制

对于经脉与络脉的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些生理功能是我从内经中,逐渐理清,辨别是非,一步一步的把内经中的道理分辨出来,来结合伤寒论的生理功能。从而把伤寒论的认知发掘出来。

脉的组成

脉在内经中分为两种,一种是针灸的经络之脉,一种是看得见的血行之脉。对于血行之脉,《灵枢·决气》指出了脉的定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但是要明白的组成,必须要明白腠理通道的机理,才能明白经脉与络脉不同的作用机制,才能明白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腠理是通行于脉之内外的道路,也是外邪进入人体的通道。既是水谷精微进入脉内的道路,也是水湿毒邪排出体外的通道。腠理在人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腠理的部位是在血行的脉道上,进一步讲,也就是说,人体的经脉与络脉是由无数个腠理组合而成的圆形的通道。为此,有必要从内经中来寻求关于腠理的条文,来理清腠理的来龙去脉。

1·1腠理的形态

对于腠理来说,《内经》中只共计57处腠理的出现,但是只提到腠理的开合,没有说腠理的形态,张仲景虽然说出了腠理的形态,但是说得很高深,不容易明白。现根据个人理解来说一下。

张仲景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这一句话中不容易理解的就是张仲景结合了三焦来说明,更加扑朔迷离。什么是三焦?三焦都不明白,那腠理怎么来理解。所以现在根据个人的理解来说一下腠理。

三焦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相互联系的一个通道,是直接连接体外的,能够进行出入交换的场所,这些场所中的通道就是由腠理组成的。所以张仲景在此结合三焦,其实就是让人们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既然三焦是出入的道路,腠理也是进出的道路,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是相同的,但是作用有点不一样。腠理包括三焦在内,三焦只是腠理的一部分。三焦是针对人体外界与人体内部的三处与众不同的交换,而腠理是全身性的,不仅包括体内外,也包括体内的脉内与脉外之间的出入。

腠字的解释自古解释的很含糊,说文解字中没有,只是根据内经中的提示自己来理解。内经中提到腠理开则汗出,闭则汗止,外邪从腠理进入络脉等等,通过对腠理开汗出的理解,结合张仲景所说,得出腠理就是一个通道。是人体的正常的气血津液运行于内外的通道。这里的通道就是张仲景所说的“通会元贞之处”,贞通于真,元贞就是元真,也就是内经中提到的元真之气,就是正气,确切的说就是指伤寒论中指出的含有肾气的营气。通者,通行之意,会者,汇聚的意思,处是指地方。这6个字的意思是通行与汇聚人体正气的地方,接后面所说,为血气所注,就说明了腠是气血津液进出脉道的通道。理字的理解很好解释,条理,纹理之意,张仲景说“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就是说,腠理的通道表面如同人体皮肤或者脏腑表面的纹理。

1·2腠理的功能分类

腠理说是通道,是从微观上来说,是我们肉眼也看不见,只能是体会,但是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来说。一面墙是由无数个砖垒成的,我们可以把每块砖比作一个腠理,这样腠理就容易理解了。但是这样不能很好的来理解开关,我们还可以把腠理比作房屋的门窗,门开则出入,关则闭止。这样就明白了。

但是,这和腠理的分类有什么关系?难道腠理还有不同的?不是这样,腠理的形态是相同的,但是他的开关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写到这里,有的同行会出现纳闷了?腠理本来就看不见,你写出来了,有点道理,我们认同,可是这腠理的开关方式还不一样,你是臆想的吧?其实不是,这是根据内经中的言语来推断的。

“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从以上可以看出,腠理开则汗出。这里的汗出是津液从脉内向脉外透散的表现,这里的脉指的是经脉,经脉的作用是从心包开始,从内向外遍布全身的,卫气在脉外运行,卫气行则开腠理,开腠理则汗出,所以这里的腠理打开的方式向外的,是不能向内运行的,这里是必须要明白的。因为经脉的腠理是对外的,是对机体濡养的必要经过,不然,内经中说的“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就不会明白了,这里一定要结合卫气,经脉,气血津液,形成一线贯通,这样才能明白腠理的真正机理。

经脉腠理对外,为什么说络脉腠理打开方式不一样。这里就要来分析腠理与络脉之间的关系。看内经中是如何说的。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

“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从这三条文来看,外邪的进入是从腠理进入的,进入后到了哪里呢?是进入了络脉。这里为什么会进入络脉。张仲景也说过“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这就要我们来明白腠理与络脉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络脉的腠理是往里通行的,只能进入,不能外出。由于经脉与络脉的运行方式不一样,所以腠理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络脉的腠理由于肾气(或者叫营气)在脉内发挥封藏的作用,使得脉内的肾气处于一种收缩状态。只有这种封藏的作用,使得脉外的水谷精微进入脉内,水湿之邪进入脉内,发挥着脾的运化作用。所以在这里的腠理只是对内不对外,只有向脉内进入,不能外出。

想想,经脉的腠理是对外不对内,发挥濡养的作用,而络脉的腠理只许进不许出,两种腠理相反相成,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平衡。所以说,腠理是两种不同功能的腠理,这主要取决于脉内脉外两种气的不同的生理作用。

经脉的腠理之门是向外开的,而络脉的门是向内开的,虽腠理分为两类,但是形态是一样的。这样的理解有助于理解伤寒论吗?

举个例子,经脉的麻黄汤证,感受寒邪,闭塞腠理,卫气不能正常的运行阳气布散于全身,导致肌体失温失养,出现头身疼痛,恶寒。这在治疗上首先是要通行卫气,有助于行经脉开腠理,所以用麻黄来运行卫气,辛散卫气以开腠理。正如内经中说的“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腠理虽开,但是寒邪还没有祛除,所以用桂枝来通阳散寒,从脉内向脉外透散,使得心阳得以透散,津液得以外出,达到汗出的目地。腠理开泄而汗出,邪气去则发热消退,疼痛自止,恶寒自除。

而关于络脉的理中丸方证,脾胃虚寒引起的下利,方剂中使用人参来补益肾气,通过肾气的封藏作用,使得脾的运化作用增强,佐以白术来健脾运化,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针对寒邪,使用干姜来温中散寒,促进白术的健脾,使以甘草缓和诸药。理中丸就是通过针对络脉,采取的治疗方法,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在人参,白术的作用下,从胃肠道内入到络脉内,在这络脉的腠理上,就体现了脾的运化。


1·3腠理的特点

腠理的形态与分类都明白了,但是还要理解一下他的特点,这样有助于综合理解腠理。

a·腠理是个能开合的圆形通道。

b·腠理是遍布全身的。腠理组成了人体全身的脉道以及五脏六腑。

c·腠理与三焦,经脉络脉与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d·腠理有疏密之不同,这取决于营气与卫气的作用。

e·腠理的开合与卫气肝气和肾气的相互制约有关

在《内经》一书中还有一句话是来说腠理的,对于这句话,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取决于对腠理的理解。现做一浅释。这句话是“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这句话提到了三焦,提到了膀胱,提到了腠理毫。三焦我们后面再讲,但是这里说三焦膀胱,是指三焦的下焦是膀胱,为什么在这里说到膀胱,这里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前面说过,腠理遍布全身,其中也包括膀胱,这是其一,最主要的是三焦,三焦是人体内部与外界有直接联系的三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腠理通道。在这三个地方中,上焦是气的进入,中焦是水谷的进入,而下焦是水液的排出,所以膀胱的水液排出,与腠理开而汗出是一个道理,只是表现的部位不同,但是机理是一样的,所以说“其应”。

很多的学者在这句话上,很容易结合上经络的膀胱经,来套用腠理毫毛,说明与外感寒邪引起的头项强痛而恶寒相联系。其实这是错误的,为什么会提到三焦,这里就说明这个问题,不是膀胱经,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白三焦的部位与机理。

腠理开阖的问题,根据内经中的提示,得出腠理闭塞引起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气不行,为气收而胸闷;一是皮肤引急,起鸡皮疙瘩;一是汗不出。腠理开放也有三个表现,一是感热气泄则汗出,一是津脱不固之汗大泄,一是阴阳离决之绝汗。

总之,腠理不论是开阖情况如何,都与营卫之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是祛除邪气的通道,也是感受外邪的通道,所以理解腠理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

1·4腠理的总结

写到这里可能还有不理解的,那么你是怎么知道腠理是形成脉的,《内经》中曾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张仲景还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再结合卫气的作用“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想一想,卫脉营之间的关系,既然卫气运行于脉外能开腠理以出汗,那么这里的腠理是不是形成脉道的腠理。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内经中说的经脉与络脉,就是由无数个腠理组成的,一个腠理是单独的一个小通道,无数个腠理组成了运行气血津液的大通道,经脉与络脉形成了人体的阴阳气循环无端的完整的一条通道。因此,腠理通道是脉内与脉外通行的通道,而脉道则是通行人体气血津液阴阳的通道。
 
最后编辑:
2·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脉道是人体的主要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的基础。张仲景对于厥阴的确立,就是以脉道作为确定的依据。并且把根据内经的思想,脉道分为了两个方面,确定了经脉与络脉。经脉通阳为阳脉,络脉疏阴为阴脉。

经脉与络脉的不同,这在《内经》中也曾提到过,并且说得很详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经脉与络脉与针灸经络的不同之处。

首先古人是这样说的“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这一段重点指出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之处。其一是以可见与不见来从表面上来区分经脉与络脉,其二从确定经脉从气口来得知,从而得出不同之处是能动与不动来区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其三说明经脉是来探测人体虚实的部位。

“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这一句话看出经络浮沉是可以看到的,在生理上具有上下逆从之分,经脉是从上向下运行属于从行,而络脉则是从下向上运行属于逆行。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以上几句话说明经络之脉的不同,但是有的条文,还是结合了针灸经络的的一些认识,所以说内经中是混肴。我们只是来理解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经脉是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但是也有常见的,如外踝之上,或者寸口部脉,以及头部动脉,颈部动脉,这在《内经》中分为天地人三部脉。这些是经脉的外在表现,所以《内经》中称道经脉决生死。而络脉则是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见在内经中区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点是在于看得见与否,能动与否。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本段话是说明络脉的循行,其特点是“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大节为关节,复合是交汇,绝道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绝是断的意思,道是脉道的意思,也就是看不到络脉的顶端,看不见脉道的终端而接后是出入,也就是从看得见的细小的浮络,到孙络,到络脉,到大络脉,到进入体内看不见,这里的大络脉的终端为绝道。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这一段说明三个问题,一是络脉是随经上下的;二是说明经脉与络脉是上下顺逆,循环无端的;三是上焦络脉与肺之间的关系。

综上可以看出,经脉与络脉具有以下两点区别:

第一是部位的不同

经脉有三个特点,一是伏行于分肉之间。一是经脉表现的部位较深,沉行于里;一是经脉是看不见的。

络脉也有三个特点,一是不行经于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皆见于外;一是络脉表现的部位比较浅;一是常见于皮肤表面。

第二是运动的不同

经脉的运动,一是能够触及到经脉的能动性,一是经脉的运行是由内而外,由上而下的顺行,一是经脉能够测知虚实预后,通畅与否。

络脉的运动,一是看得见,但是感觉不到运动,一是络脉都是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的逆行;一是络脉只能测知气血的运行情况

经脉与络脉具有共同点特点就是相互连接,共同运行,循环无端,阴阳气维持着正常的运行状态,不得偏多偏少,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异常的病例,古人也提到了不同

经脉的运行---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此为邪中于经脉,

络脉的运行---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此为肺之络脉逆

对于经脉的运行情况,张仲景设立的当归四逆汤就是针对经脉的运行不畅,而针对络脉的运行,张仲景设立的四逆散,四逆散方后注中的咳喘就是络脉逆的病机。古人通过起居如故,而息有声音来推测络脉的运行。
 
3·经脉与络脉的作用

对于脉的作用,内经已经说得很明白,我们通过对古人的理解,来探讨脉的作用。以便明晰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的作用。对于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无非就是运行气血津液,但是,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必要辨别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于脉的作用来说,内经中是这样说的:“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说明了脉具有三个作用,一是约束营气,并为营气运行提供道路;一是制约营气不致溢出脉外;一是防止外邪伤及营气。但是,这只是共性,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机理是不一样的,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各自的不同作用。

经脉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对于经脉来说,内经中提到了很多的有关条文,综合条文的意思,大致得出经脉的作用具有以下几点:

行血气 经脉具有运行气血津液的作用,经脉的运行从心包开始,由内而外,层层温养,只有运行气血津液,才能起到濡养肌体的作用。所以,行血气是经脉的主要作用。

营阴阳 阴阳者,是指脉内的阴阳气,营者,营运,就是经脉具有输运并透散脉内的阴阳气,使之能够透散于脉外,起到濡养作用,还起到输运阴阳气,在脉内正常的运行的作用。

濡筋骨 濡者,濡润,濡养的意思,经脉能够输运气血津液不仅能够濡养分肉皮肤,还能濡养筋骨,就是能够把经脉内的气血津液物质,透散达于筋骨,起到濡养作用。

利关节 关节是骨节,经脉不仅濡养筋骨,还能濡养骨节,起到滑利关节的作用,所以,内经说“经脉通利,肢节得安”说明了经脉能够透散津液来濡养骨节,使得骨节滑利,如果感受寒邪,束郁经脉腠理,使得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肌表,过多的透散于骨节,引起风湿痹症,所以内经中在经脉通利前说了“风痹不作”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说明了经脉的作用,在内经中主要是对人体的濡养,不仅濡养分肉,肌表,筋骨,骨节等,还能濡养腠理,濡养脑髓,脏腑组织等。说明了经脉的濡养是从脉内往脉外透散的结果。但是,内经中指出了经脉的几个特点,如下:

决死生 经脉主要是输运气血津液,对人体进行濡养,但是这里的濡养不仅需要气血津液的作用,还主要是经脉的输运,经脉的输运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经脉,人体将不再生存。所以,古人对经脉的作用起到了决定生死的重要性。

处百病 处者,祛除或者处理,就是能够祛除人体的疾病,对抗外邪,祛除经脉内的邪气,例如水气,浊气,瘀血,以及体外的寒邪,风邪,湿邪,或者外邪引发的疾病,经脉能够通过运行阴阳气,能够消除诸多疾病。

调虚实 经脉内运行的是气血津液以及阴阳气,对于人体的疾病,不论虚实,均能通过经脉的运行,来调节虚实寒热,达到经脉内的营卫和合,津液自合,阴阳自和等,使得人体恢复正常状态。

不可不通 通者通行,不可不通说明了经脉要始终处于通畅,不能不通畅,说明了经脉的特点就是始终保持通畅运行状态。出现了不通,就会出现瘀阻。

流行不止 流行不止是指经脉始终处于一种运动状态,不能停止,可以缓慢,可以加速,就是不能停止,停则生命终止。

环周不休 环周不休是指经脉与络脉共同循环,交接往来,输运阴阳气,经脉不仅需要通畅,还需要不能停止,最主要的是与络脉循环无端,环周不休,这才是主要的特点。

壅遏营气 壅遏者,制约,阻止的意思,是说经脉具有制约者经脉内的营气,不致于溢出脉外的作用,防止出现出血。

气动而行 经脉主要的作用是濡养肌体,但是在濡养过程中,只有经过气的运动才能运行,说明了经脉自己不运动,只有借助运动之气才能发挥作用。

位置深伏 经脉从心包开始,逐渐由内到外,层层温养,伏于分肉之间,运行于全身各处,起到对全身的濡养作用,能表现的是寸口,能够测知虚实。

极寒伤经 经脉对人体起到了濡养作用,尤其是经脉内的心阳之血,能够部于表,起到温养作用,但是经脉最害怕的是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束经脉,最容易伤及经脉,使得经脉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内经中指出了寒气中于脉外与脉内的不同所引发的疼痛,张仲景根据经验总结了极寒伤经之说。

络脉

经脉的作用好理解,但是,络脉的就很难解释了,内经中关于络脉的很少,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中明白络脉的作用机理。

我们知道,经脉与络脉的作用不一样,主要是取决于腠理的不同,经脉由于是具有濡养作用,所以经脉的腠理是对外的,只有对外开门,才能使得经脉内的气血津液得以透散,起到濡养作用,但是人体也不能只出不进,那么怎么进入,就是从络脉进入的,才能完成人体的正常的平衡。

我们理解络脉的作用,必须要明白如何进入到络脉内的,以及明白由络脉进入经脉的顺序,才能做到经脉与络脉的交接。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此为肺之络脉逆

“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


由于络脉属于厥阴的阴脉,也就是输运阴精的脉道,它的运行是与经脉相互连接而共同运行的,所以《内经》中说道“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这就看出,我们所说的经络之脉是相互连贯,循环无端的,那么,经脉为阳,络脉为阴。把厥阴的脉道分为了阴阳两个方面。

根据内经中的用词,络脉分为孙络,浮络,络脉,大络脉四种,络脉的运行是从孙络,到浮络,到络脉,到大络脉,最后交接心包,在这逐渐汇聚的过程中,张仲景在序言中说的是“阴阳汇通”,其中的汇就是指络脉的逐渐汇聚。通是指经脉的运行。所以,学习内经中的话语,需要具有分析与判断的思维,才能明白内经中的深奥道理。

那么为什么感受外邪,《内经》中提到首先是从络脉开始的?这就取决于经脉与络脉不同的腠理作用机制。前面曾提到过,经脉的腠理是对外的,而络脉的腠理是对内的。也就是说,经脉的运行是从体内向体外,从腠理之内向腠理之外运行的,这主要是气的作用。而络脉则是从体外向体内,从腠理之外向腠理之内运行的,所以,感受外邪,首先是影响的是经脉的外出,而随着的是从络脉的内入。这也就验证了张仲景所说的一段话。即“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以上是络脉从小到大逐渐汇聚成络脉的过程,说明了络脉的运行途径,是从肺,肌表与胃肠道等三个地方的孙络逐渐汇聚成浮络,再逐渐汇聚成大络脉的,交接于经脉。显示了孙络是微小的络脉,浮络是能够看得见的小络脉,中络脉是诸多浮络汇聚成的,大络脉是由中络脉汇聚.

络脉的循行途径是从四个方面来发挥作用的,一是从肌表入分肉,再入内里,说明了络脉的作用与肌表分肉肢体有关,一是从胃肠道开始,两个方面汇聚成一个大络脉,上交于心包。三是从肺中逐渐汇聚成大络脉.四是从肾中的下焦来逐渐汇聚.

络脉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输运脉内的气血津液肾阴肾阳上行于心包,起到升发阴精之气的作用。二是输运脾吸收的经脉透散而出,濡养肌体以后的代谢产物,就是痰饮水湿。三是输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四是输运肺内吸入的自然界中的清气。

经脉濡养是从心包遍及全身,而络脉的开始则是从全身汇聚到心包,完成了人体的正常的循环无端的过程。明白了络脉的循行以及作用,还要知道络脉的特点:

络脉随经上下循环运行,以逆行上达为主。

络脉的颜色具有可变性,具有色青,色赤,色黑之不同。

络脉是在体表的具有浮而常见的特点。

热极伤络。

络脉分为阳络与阴络,肌表为阳络,胃肠道内的为阴络。

络脉的作用是跟随着络脉的由小到大而增强。

络脉的运行方式是靠肝气收缩运行。

络脉与三焦有着密切的关系。

络脉不论起始于哪里都与肾有关。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4·经脉与络脉的循行途径

前面分析了经脉与络脉的组成,区别,作用,继而进行主要的分析,就是经脉与络脉的循行途径。

经脉与络脉的循行,由于是相互连接,循环无端的,所以有必要把经脉与络脉各自的循行方式给予指明,以便于更深刻的明白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对张仲景伤寒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此条文指出了心包以及经脉的定位。为什么称之为包络,是因为膻中是心包,是心的臣使,心主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脑,心包与经脉,古人统称为包络,是心主的臣使,但是,在功能上内经中又把心包与脉的运行,给与了分工,把心包的运行之气称之为宗气,经脉的运行称之为卫气,所以,我们理解包络,也就分成了两个方面。至于这里面的道理,后面详述,在此只是知道经脉始于心包就行了。

经脉

经脉起始于心包,运行于全身各处,起到濡养肌体的作用。但是在这濡养肌体的道路上,古人给予了分支,通过分析内经的条文,得出了从心包分出的分支,共计四条,根据部位的不同,我给予定名为外行支,内行支,上行支以及气化支。我们从内经中来寻找说明四行支的描述。

外行支

外行支是经脉从心包开始,由内而外,经过分肉到达肌表四肢的一条经脉。前面说过心主之包络也,是指心主的臣使是心包和与心包相连的经脉,古人统称为包络,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又给予了分开说明,是宗气作用于心包,起到搏转的作用,而经脉则是靠卫气运行,这对于连接于心包的所有经脉均是一个道理。那么经脉外行支的途径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可以从古人的话语之中来理清分明。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我们看看,经脉的作用提到了什么,行血气营阴阳,这是根本的功能,但是接着说,濡筋骨利关节,由内达到了外部的骨节,说明了经脉是由内而外达到肌表四末的。其次,我们看看卫气的作用,温分肉,充皮肤,也是由内而外,经过分肉,达到肌表,我们合起来说,经脉与卫气相合,使得产生共同点作用,通过心包,经过分肉,达到肌表与骨节,这是路径的问题,我们再结合一句,心部于表,为什么?其实结合路径,心阳之血运行于经脉内,通过经脉的外行达到肌表,起到濡养的作用,在这其中,心阳的温煦,也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我们称之为温养,温针对的是阳,养是针对阴。

我把这个由内而外,由心包到肌表的经脉,统称为经脉的外行支,是指经脉从心包开始温养,一直到达肌表的,不仅结合了经脉内的阴阳气,还结合了脉外的卫气,以及行血气的经脉,组成了三维一体的经脉运行思路。我们理解这里的经脉,不能结合现在医学的解剖思想,不论从心包出来多少经脉,凡是运行到肌表四肢的就属于一支,称之为外行支。这个外行支是从心包开始温养分肉肌表骨节的。

说到这里,我们明白了经脉是达到肌表四肢的经脉,还要明白一点,就是虽然经脉到达肌表,但是最终到达于肾,因为卫气运行经脉,作用结果一直到肾中,起到行经脉开腠理的作用,行经脉就是卫气促进经脉的往外运行,开腠理能起到温养透散的作用,不仅能够出汗,还能利小便,是经脉由心包达到于肾的道理,这属于外行支的一个分支。张仲景在此机理之中用于风水,也是取决于经脉。

我们可以参考内经中的条文来自己看看:

《素问·调经论》:“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我们结合张仲景的伤寒论来说明这个道理,首先要明白卫脉营的生理功能,这是张仲景亲自说的,也就是生理功能,这里的脉就是经脉,就是外行支的经脉,起到温养分肉,肌表与骨节的作用,中风的阳浮阴弱,经脉内的阳气通过经脉的腠理处透散出脉外,张仲景称之为阳浮,阳浮热自发,出现了发热;津液从经脉的腠理处透散,张仲景称之为阴弱汗自出,至于为什么说阴弱,后面再说,在此只要知道津液与阳气从经脉内透散就行了。这是中风,伤寒则是郁束经脉腠理,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通过腠理透散,充斥于经脉内,肌表失去温养,出现阳不温煦则恶寒,津液不出则无汗的情况,张仲景说的发于阳,发于阴就是这个道理。

内行支

内行支是经脉从心包开始,内行于阳明胃肠道的一支经脉,是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温养胃肠道的。也是卫脉营的作用机理,也是经脉作用于胃肠道功能的表现。也是卫气行经脉开腠理,以透散津液与阳气,起到温养胃肠道的作用,起到了消化腐熟水谷的作用。其道理与外行支的机理是一样的,只是部位不同而已。在这里的理解,与外行支的是一样的,不论通行于胃肠道的经脉有多少,就按照一支来说明,我们只要知道有这个机理就行了。

或者要问,内行支运行于胃肠道,有没有运行于五脏的,可以说,没有,因为在古人的思维里,人体的五脏均是由腠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密闭的通行阴阳气的通道,五脏的功能不一样,但是组成机理是一样的,经脉的内行支只是温养整个胃肠道的,最终也是达到于肾来封藏之。这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重要的思路。

经脉的内行支古人是怎么说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

《灵枢·卫气失常》:“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灵枢·上膈》:“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我们通过有限的条文来说明问题,寒气客于肠外,这里的肠外是指胃肠道表面,由于卫气运行经脉温养胃肠道,胃肠道中寒,寒气郁束胃肠道表面的经脉,使得与卫气相搏结,卫气不能正常的运行于胃肠道,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出现了气不得荣,卫气停滞于胃肠道,导致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壅滞于胃肠道内,久而久之,恶气出现,形成了息肉。我们不仅要明白形成息肉的机理,主要是明白正常的生理功能,显示了经脉的内行支的道理。以上三条文均是指出了卫气不能正常的运行经脉,来温养胃肠道的发病机理,我们只要明白经脉的内行支是作用于胃肠道就行了,这在以后分析阳明病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明白阳明病引起的神昏谵语很有帮助。

外行支与内行支的成立,形成了两个温养肌体的经脉,张仲景称之为表与里,把经脉作用于外行支的生理机制称之为太阳,把运行于胃肠道的内行支的生理机制称之为阳明,当然,阳明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需要络脉的参与,这在阳明病篇论述。在这里只要知道与经脉有关的内行支是阳明就行了。

上行支

上行支是由心包上行于头脑的经脉,是供养脑部的,温养神明的。上行支是神明调控心包经脉,进行濡养,进行传输神明的。上行支不仅能够感知进入神明的感觉的,例如痛痒麻木等,还能感知传出神明的支配,例如挠痒,按压,或者叉手自冒心,至于与神明以及七情的关系,后面再说。在此明白从心包具有一支上行于头部的经脉,就行了。

至于由心包上行于头部的经脉,我们可以从内经中寻找,来明白其中的道理。

《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心主血,但是心主为脑,心包为臣使,通过心包上行于头部是神明的正常生理功能,古人说出了宗脉感就是这个道理。宗气感知神明的指使,就会出现促进津液与阳气上行于头脑的供养,说明了宗脉感是一个传输中心,是神明上下传输的枢纽,神明得到指令,就让卫气作出反应。怎么说,因为肝气的升发,不仅能够疏运脾肾之阴,还能有助于升发转输人体的各种感觉,上传到宗气,宗气传输到心主,再由心主的神明做出判断,发挥指令,再由卫气运行含有神明的心阳之血,通过经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是肝主疏泄能够调节情志气机的作用机理,这里只是知道就行了,后面详细论述。

上行支的运行,内经中没有专门的论述,也有可能遗失,主要是取决于眼系与心系,可以从这些话中来体会上行支的运行。
内经中有四点
a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这里的贯心脉,是指运行于心主的经脉,其运行途径是通过咽喉以上行,来贯通心主的经脉,上行于脑。这里是省略之意。
b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这里的胃气上注于肺,是经脉的内行支,逆行上达的病机,上冲于头,是内行支内的阳热之气逆行于心包,通过心包的上行支,上冲于头部,这里面的病机是阳明腑实证,以及热入血室等引起的谵语的病机,这里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脑络,说明了上行支就是从心包,循咽,上走,循眼系,入脑。
c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灵枢经脉篇,提到了此条文,属于分支经脉,不是体外,而是体内的。从心系,还是通过咽喉,上连于目系。这里的系,都是经脉外的气道,与经脉相结合的运动形式。
d 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这里的筋骨血气之精气,是通过宗气搏转心包,通过经脉与宗气运行之道,并为心系,上行输运至脑,这是输精至脑的作用机制
以上四点,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了上行支的途径,分别是宗气搏转运行,内行支逆行上达于脑;两系关联;输精至脑。
至于上行支的循环往来,都是两系的相互作用,古人没有说明白,我们只能是从中体会其中的经过。经脉只是运行上达于脑,回来还是络脉的作用,古人没有说明白,络脉的三焦运行上,也没有说明,就当是借助两系来回循环,这属于心主与心包之间的专用通道,通过心系目系来完成他们之间的循环往来。这里面没有涉及到卫气,只有宗气的作用。卫气只是运行经脉的外行支,内行支,气化支。

明白了外行支,内行支与上行支,还有什么?这就是我说的气化支了。

气化支

气化支是一支特殊的经脉,是由心包到达于肺的一支经脉,对于这支经脉,我们可以从这几句话中体现出来。

《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灵枢·营卫生会》:“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这四句话一句话指出了宗气搏转经脉入于肺,脉气是指络脉之气肝气,流经是指络脉内的气血津液进入心包经脉内,经气是指宗气,归于是指进入,说明了宗气搏转心包经脉,进入到肺内,指出了连接心包的一支经脉。这个宗气有什么作用,具有贯心脉,行呼吸,助气化的作用,对于气化支的定名,起初为呼吸支,因为呼吸是由肺所主,在少阳病篇对于胸胁满闷使用的最多,基于心肺之间是气化的场所,所以还是改为了气化支,也就是参与气化生成气血津液的一条经脉。

明白了气化支,结合其他三支经脉,也就完全明白了人体经脉的循行,也就明白了内经中说的“水精四布”的生理功能,紧接着古人接着说“五经并行”,这里的五经是怎么回事,由于经脉具有四条,结合一条络脉,便形成了连接心包的五条脉道,古人称之为五经,由于这五经是同时运行的,所以称之为五经并行。

我们接着说络脉。

络脉

前面说的络脉的作用,我们说络脉的循行。我们知道,经脉与络脉是相互连接的,也就是张仲景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反衬,反面来说出了阴阳气在脉道内的正常的顺接。顺接就是由心包发出,经过全身的濡养,最终到达命门之内,再连接络脉,重新回到心包,这一个过程,就是阴阳气在经脉与络脉内正常的顺接过程。

《素问·三部九侯》“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素问·皮部论》“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素问·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络脉的开始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命门开始,输运命门之内的肾之阴阳精气上升于心包;一是从三焦开始,主要是输运吸入的清气进入络脉,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肾内水液防止过多的渗出而进入到络脉内。一是从人体的表里经脉末端交接开始的络脉,三个方面由小到大,逐渐汇聚成一个大的络脉,交接于心包,完成了络脉与经脉的交接。

经脉是从心包的大经脉到身体的最小经脉,完成了人体的分布循行以及濡养,而络脉正好相反,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古人的暗示之手法,古人提到络脉的孙络,浮络,大络脉,由小到大,也就是暗示了经脉的由大到小。所以古人说“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从而说明了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经脉为沉,络脉为浮,络脉上行,经脉下行,上者为逆行,下者为从,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经脉与络脉的循行大致规律。

我们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循行,知道了正常的交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全身的循环体,把五脏六腑全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在这整体当中,张仲景结合了药物针对这个整体的作用部位,来进行针对性的处方用药治疗,这也就是张仲景用药少而精的主要原因。只有把这个整体弄明白了,其他的都很好理解了。这也就是张仲景自己所说的“见病之源”了。关于针对用药,后面再说。

经脉与络脉的运行,已经反复说过多次,但是,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完成的,络脉是靠原气来完成的,结合后面的营卫之气的运行,可以形成一个总体的构架轮廓,只要把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弄明白了,才能在以后的条文中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

经脉与络脉是伤寒论的总体构架,通过分析与学习,得出了四经一络规律的存在,完美的解释了伤寒论的六个系统的疾病,经过厥阴经脉与络脉的分析,得出太阳病是经脉外行支的疾病表现,阳明病是经脉内行支的疾病表现,少阳病是络脉疾病,并引发的四经疾病表现,厥阴病则是以经脉与络脉不能正常的顺接为主的疾病表现,太阴病表现于络脉的脉道上,少阴病表现在经脉与络脉内的气血津液神。只有明白了四经一络规律,才能更加完美的深入学习伤寒论,并以此改变人体对脏腑功能的重新认识,也能够明白的知道药物的作用机理。
 
最后编辑:
5·经脉与络脉的生理机制

我们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组成,区别,作用,以及循行途径,接着我们需要明白经脉与络脉的定位与定性,也就是说,经脉与络脉是谁所主管,如何来认定经脉与络脉与五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明确经脉与络脉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

我们知道了经脉与络脉的组成以及循行,但是,经脉是谁所主管,经脉是如何运动的,络脉谁主管,如何运动的,这就要求我们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才能进一步明白厥阴脉的作用机制。

说到厥阴,我们都知道厥阴主心包与肝,但是如何把心包与肝结合到经脉与络脉上,形成一个共识,才是主要的,才能明白经脉与络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人体内部的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主要是心肾之间的阴阳气的交接,经脉是从心包开始,终止于肾的命门之内;络脉则是从命门开始,终止于心包的脉道。我们只有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正常的交接顺序,才能明白张仲景指出的“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病理机制,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交接的必备条件,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5·1经脉联署的心包

我们明白心包经脉,首先要区分心,心主,心包的不同,才能明白经脉与心包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心包的经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关于心包,历来医家很少提及,对其理解也不过是认为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更很少有学者深入研究心包的生理病理。温病学家在结合内经理论上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舌卷囊缩”等症称之为“热入心包”,因此,心包理论形而上的成为一种疾病的代名词,有其名而无其用。

在伤寒论一书中,脏腑功能为宏观作用的表现,不能单指某一部位而定为何病。理解心包,必须区分心包与心的定位关系,才能全面认识心包的生理病理以及功能特点。张仲景虽未专门论述,但是通过对内经与伤寒论的学习,可以看出张仲景已把心包与心分别来理解应用。

对于心,内经中由于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可以从中找到不同之处。要区分心,心主,心包的不同,必须要知道一点,就是这三个是不同的三个物质。心是主血,主阳;心主主脑,主神明;心包主心脏,主经脉。这是三个的区别,必须辨别清楚。这就说明了三种物质的不同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只是混沌的用一个心主血脉给说明了,其实作用是不一样的,心阳之血只是运行于经脉内的物质,心包只是搏转心血的机器,心主的脑与神明只是主管全身的统领。所以,我们有必要来好好的探讨一下内经中的这段话:

《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第一,五脏六腑之大主,里面有没有包含着心,肯定是没有的,那么,心者是指什么,就是心主,五脏中指的是什么?是心包,心包里面运行的心血,所以,心主就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脑内的神明。

第二,紧接着说到,精神之所舍,说明了是精神的居住地,那么形态怎么样,其脏坚固,邪弗能容是指外邪不能损坏他,说明了心主的脏器坚固就是指头。指出了脑的功能是精神的居住地。也就说明了心主主神明,主脑。

第三,指出了诸邪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分为心包与脉络。也就是说,外邪伤及心神,都是在心主的心包以及经脉内,如果涉及到心主就会出现神明的改变。因为,心包与经脉是心主通行并发挥指令的通道。

此条文说明了三个问题,也进一步说明了心主与心包之间的关系,定位确定,定性明白,才能进一步理解心,心主与心包之间的关系。

5·1·1心主血,主阳

心主全身之血,心血属于有形的赤色物质,主要运行于经脉与络脉内,所以说“脉者,血之府也”。血的生成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还说“心生血”,是指中焦脾把水谷转化成水谷精微,此时的水谷精微只是半成品,上疏于肺,经过心阳肺气的气化,才能把水谷精微转化成血,所以,血的生成是在上焦,也就形成了心生血。

所以,我们理解心,必须要明白这两点,一是主要运行于脉内,一是由心生赤色的血。说明了心血的形态是赤色的,心血的条件是必须运行于脉内。那么,心血有什么作用?历代医家有没有确切的定论,经过查询资料,也只是说其功能表现,没有指明,结合内经中的“心为阳中之阳”“心为火脏”“通于夏气”“阳病发于血”等得出心还主管人体中的阳,也称之为君阳,吸附在心血之中,心血只是心阳的载体,心阳的温煦作用,借助心血运行于脉内,起到了温煦作用,因为阳是无形的,只有功能,没有形态,和气是一样的,运动之气运行于气道上,看不见,但是有功能。心阳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心血的作用之一就是吸附心阳进行温煦。

其次,内经中还提到了“血者,神气也”,说明了心血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吸附了神明,神明通过心血的运行,遍及全身,起到感知全身的作用,并借助气的运行来支配全身,也就是说,心血附载着神明通过经脉遍及全身,起到了“五脏六腑之大主”的作用。所以,也就形成了心血的作用之二是附载神明支配全身。因此得出心血是心阳与神明的载体。

5·1·2心主主脑,主神明

前面分析了心主主脑的说法,为精神的居住地,也就是说脑为神明的工作场所,是人体中主管,调配,指挥中心。其脏坚固说明了心主的形态特点,作用是精神之所舍,所以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内经还说过“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这里的主就是心主,也就是脑。这里的明是指神明。

明白了心主是指脑以外,还要明白一点,就是在古人的认识当中,下焦的命门之内,也是神明的居住地。难经中说道“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这又是什么道理?我们知道,肾主封藏,肾气的封藏作用不仅能够封藏有形的阴血,还能封藏无形的气与神明,从而说明了神明白天的工作场所是在脑内工作,晚上潜藏于命门之内以休息。也就是说,神明的居住地,也就是“舍”具有两个,这对于治疗神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卫气运行经脉遍布全身,经脉的运行能够输运神明在全身发挥作用,但是,到了夜晚,肾气的封藏作用加强,也会使得卫气运行神明,下潜于命门之内,进行封藏。所以内经中指出形成不瞑的道理。

《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桥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内经中的三条文指出了形成不瞑的发病机理,都与卫气有关,都与卫气运行通畅与否,与卫气夜行于阴有关,与肾气的封藏有关。通过不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神明运行于经脉内;一是说明神明与卫肾之气的关系。

明白了神明的两个舍,还要知道为什么古人说是“精神之所舍”,不是神明之所舍?精神,包含了精与神,神者,神明,精者,精气。一个人有精气才能有神气,这里的精气是指下焦气化的精气,包括具有生殖功能的精液,以及骨脑之髓液,均是精气,精气是含有肾气的液,具有上养于脑,下流于阴,外养于皮,内渗于骨的作用,所以精神是指精气濡养神明作用于脑的表现。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统称为精神,包括人的意识,思维,神志,活动的总称。

但是,这里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区分心血吸附神明,与心主主脑的神明之府,两个神明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一是运动形式不一样,心血吸附神明外行于经脉内,遍及全身,发挥神明的温养作用,而脑神明是支配调节全身的,例如:局部的疼痛是心神的感觉,传输到脑神,作出反应是脑神的作用。心烦是心神的不能正常的运行,心血不定,神明不安,出现了心烦,但是,脑神明是正常的,能够正常的支配全身。

二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心神的随着经脉遍及全身,局部的烦痛,局部的瘙痒,局部的疼痛,单独的心烦,出现的感觉都是心神的感觉,没有涉及到脑神,而脑神则是神明之府出现了紊乱,神明失常,出现了躁烦,谵语,发狂,惊狂等,伴随着肢体的不能正常有序的运动。

三是制约形式不一样。心神的运行与制约,是与经脉内的阴阳有关,也就是阴寒格阳,或者是阴虚阳盛,或者血热扰神,或者是气郁化火扰及心神,或者水气过多制约心神等等,均是和心包与经脉内的心神有关,和少阴病的肾气封藏固涩,下潜神明以睡眠的不一样,反而内经指出的神明之府,精神之舍均是脑神明有关,与肾气的封藏有关,所以脑神明与全身支配有关,与睡眠有关,是一个整体,而心神与全身与睡眠无关,只是整体中的一个方面。其中有关联,也有不同,需要区分明晰。

5·1·3心包主心脏,主经脉,主宗气

明白了心血心阳,明白了心主神明,那么心包什么机理。内经中指出的包络,包含了心包与经脉的统称,为了便于理解经脉与卫气之间的关系,我把心包与经脉分开分析,其实是一个道理。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说明了心包经脉是心主所管辖的,但是,内经中把包络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是心包与经脉。经脉前面已经都说明白了,在这里主要是分析一下心包。

心包理论自古至今没有很好的被发掘与利用,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中包括了心包,在内经中也定位了心包,例如“出属心包络”“散落心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内属于心包”等,这里的心包不是心包经,而是心包的定位。心包定位在哪里,什么形态?我们通过内经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十二官指出了膻中,没有心包,其实膻中就是心包。为了防止两者之间混肴,古人使用膻中来说明。膻中的定位在哪里,在左乳下;膻中的形态什么样子?古人用了两个来说明,一是虚里,说明了心包内部是虚空的,一个是如同宫城,纵横交错,有城墙,有通道,有出口。古人把心包表现的多么的形象。膻中的作用是什么?臣使之官,说明了心包是心主的臣使,待君行驶命令的的臣子,也就是脑之神明行使作用时,会指令心包发挥心主的命令,什么命令,就是精神,也就是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等。所以,古人把膻中指出了“喜乐出焉”就是这个道理。什么机理?就是心血吸附着心阳与神明,通过心包的搏转,把心血排到经脉内,通过卫气的运行,发挥于全身,来行使神明的作用。没有心包,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神明的作用。

但是,心包是如何完成臣使的作用的,这就要明白心包的运动形式,以及心包运动的动力。

对于宗气的作用,前面已经说明,在此只是明白宗气的运动形式。心包的运动是靠宗气来完成的。心包的运动形式是搏转。我们来分析一下古人的认识。

心包主宗气

对于宗气的认识,至今教科书也没有很好地定位,现在倒是把宗气定在了肺气里面,真的是大错特错。对于宗气的认识,内经中称之为大气,宗气,并且很多的条文指出了宗气的作用机理。“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宗气的部位

对于宗气的理解,古人说的很明白了,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说明了处于左乳下的虚里部位,是宗气搏转心包的作用机制。为什么加上一个脉,其实这是后人给与分错了,应该是“其动应衣脉”是指能够跳动,并且使得身上的衣服动,用手触之感觉跳动的都是宗气的表现。也就是说,宗气的作用体现在看见了虚里部位的衣服动,用手触之也感觉到跳动,这里的脉是动词,触之的意思,不是名词经脉的脉。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来“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的。所以,古人说明了宗气的作用部位就是左乳下的心包。

宗气的运动

宗气的作用,古人给与了定论,古人称之为“搏”,“其大气搏而不行者”,大气之搏,其动应衣,合称为搏动,说明了心包的运动方式是搏动。但是,张仲景结合了古人的思想,可能是没有想到其动应衣的动,结合了由此到彼的过程,提出了“转”的说法,主要是络脉转入经脉,所以张仲景说道“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里的大气一转,形象地说明了心包搏动后的运转表现。但是,不论是搏动,还是转,都是心包的作用形态,我给与整合为搏转,既搏动还转运。

宗气的作用

对于宗气的作用,古人提出了三种作用,

一是参与呼吸 也就是内经说的“走息道”,宗气对于人体的呼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过程中,吸是肾气的作用,呼是卫气的作用,呼吸表现的有规律的不间断的运动则是宗气搏转的作用机制。对于详细的分析见于后面的“关于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文。

一是助气化 宗气能够搏转水谷精微进入到肺内,经过心阳与肺气的气化,使得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再通过经脉布散全身。这里的气化过程,是宗气搏转促进的作用,没有宗气的搏转,就没有心肺的气化过程,所以把心肺气化定为宗气的作用之一。对于这里的古人提到的“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的气化过程,我把这里的经气由心包转向肺内的经脉,称之为气化支。也就是参与气化的一直经脉,这在少阳病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机制。其中,这个由心包经脉进入肺内,气化后再次回到心包的过程,就是气化的过程。至于这里提到了由肺回到心包,不是结合了现在医学,而是古人说的“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这里单独的提出了肺之络脉逆的问题,其实就是参与气化的经脉与络脉不能正常运行的结果。

一是转运营气 也就是内经说的“贯心脉”。络脉内的水谷精微以及肝血肾精均要经过心包的搏转,才能运行到经脉内,发挥本来应有的濡养作用,在这其中,心包的搏转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这是运行经脉与络脉中的阴阳气的主要动力,主要交接地点,所以心包这一点对于厥阴病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宗气与卫气的不同

提到宗气,就要明白卫气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在这里要破除现在医学的认识思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医学的认识中,脉搏的跳动是心脏的作用结果,但是,古人早就说了,宗气只有搏转作用,没有运行经脉的作用,这一点必须要区分。

内经提到了“大气搏而不行者”这里的搏就是指搏动,但是后面为什么提到了不行,其实就是宗气只主管搏动,不管运行,这里的不行就是说明了宗气的作用特点。紧接着结合肺朝百脉,说明了能够运行经脉的是指肺卫之气。我们结合经脉的外行支与内行支,就能明白肺的宣发肃降的作用机理。

张仲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特意的指出了这里面的不同点。“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这里的阴阳相得是指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说明了阴阳气是正常的。这里的大气一转说明了宗气作用于心包的作用机制。由于心包连接了经脉与络脉,其气乃行是指肝气,其气乃散是指卫气,也说明了宗气在经脉与络脉之间的关系。

明白了宗气作用于心包的发病机制,还要明白卫气作用于经脉的作用机制,因为卫气作用于经脉外,行经脉,开腠理,透散经脉内的阴阳气血津液,至于卫气可以参考卫气的专篇论述。

总之,得出心主与心以及心包的不同,明白心主只是定位,心阳是特性,心血是物质,神明是功能,心包只是行使心主命令的臣子,心阳与神明吸附在心血之中,作用于心主与心包之经脉内,通过宗气的搏转,使得心包行使君主的命令,通过卫气的作用经脉,使得心阳与神明表现于全身各处,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5·2络脉联署的肝

明白了经脉,我们还要明白络脉。至于络脉,前面已经说明,但是,络脉是如何运行,以及是如何被肝所主的,有必要进一步阐述。

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一端交接了心包,那么另一端交接于何处?答案是肾。对于肾的交接,内经中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是循着张仲景指出的书籍中寻求,在《内经》《难经》中找到了答案。

《难经·三十九难》“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

《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难经·八难》“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难经·六十六难》“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难经·四十一难》“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难经·七十七难》“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对于经脉与络脉的交接,前面提到了心包的交接,对于肾的交接,我们从难经中来分析,从而得出其中的发病机制。由于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还有点麻烦,所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5·2·1肾

对于肾的认识,难经中把肾分为了两个方面,定名为左肾右命门,虽然分为两个,但是他们是相互交通的,说明了肾与命门的作用不一样,但也是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的。主要取决于肾阴与肾阳的平和。

左肾是指的肾阴与水液的功能表现,右肾是以肾阳与精气为主。我们这里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行,至于由经脉下行于肾的气血津液,各归于何处,暂且不谈,只要明白经脉交接于肾就行了,后面详述。

对于命门的论述,难经中说的比较多,为什么?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内容,慢慢说来。

命门之内是肾的场所,由肾气主管封藏固涩,使人体的根本,命门是主管进出肾的门户,通过学习难经,得出命门的作用分为了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之所舍。说明了命门是精神的归属地,安身场所,为什么这样说,肾气的封藏固涩使得心神下潜于命门之中,得以潜藏,人体才能得以睡眠,安定。如同人们有居家才能安心。这是命门内部的主要作用之一。

二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命门的封藏固涩作用,能够使得男子固涩精气,不致于外泄。女子关乎生育,对于胞宫的稳固,命门中的肾气封藏作用使得胞宫不致于下垂,甚至脱出。甚至胎儿的稳固也有关。这是命门内部作用之一。

三是原气之所系。什么是原气,后面再说,这里只要知道命门系者原气。系在哪里?系者联系,关联之意。也就是说原气是系于命门之外的,这里用系,就是说明了不是命门之内的物质,但是与命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同女子系胞,胞宫也是与命门关联的,受制于肾气的封藏,这里的原气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后面详述。所以,系原气是命门外部重要的作用。至于内外的区别,在于古人用词的含义上。内部的是用舍,藏来说明,外部用系来说明。

四是参与气化。既然肾与命门是相通的,还有什么作用,这里就是肾阳与肾阴在肾与命门之中,产生的气化作用。水谷精微上疏到心肺,进行气化,转化为气血津液,再由经脉疏运至全身,以供养全身的应用,最后的气血津液归属于肾中,在肾阳的作用下,进行气化,把有用的转化为髓液与肾精,把无用的排出体外,完成最后的气化过程。这样,就形成了上面心肺气化,与下面肾之气化,使得各自的气化产生了不同的物质,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可以参考后面的“气血津液”。

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经脉由心包发出以后,经过全身的润养,最终到达于肾中,这里面不仅仅是经脉的连接,主要是神明的潜藏,经脉内营气的归藏,以及肺胃气的下纳。主要是经脉下连于肾的交接。

5·2·2原气

前面提到了原气系于命门。那么,到底是什么是原气?难经中说的很详细。

原气,古人称之为生气之原。什么是生气之原?怎么还有原。原者,源也,源头,说文解字说是开始也,一个道理。什么的开始,气的开始,什么气的开始,生气的开始。就是人体内生发之气的开始,源头。生者,生长,逐渐生长的意思,生气者,是指气从源头逐渐满满的生长。原气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表现,有什么特点。我们接着说。

原气的表现

原气有什么表现,难经说的“肾间动气”,动气者,运动之气,位居于两肾之间的一种具有运动作用的气,古人称之为肾间动气,也就是原气。肾间动气我们感觉到吗?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这如同心包宗气的搏转,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在发病状态下才能感觉到。我们明白就行了。这里的动气,古人用“犹如两心”来形容。也就是说,人体就如同两个心在跳动,至于道理,后面详述。

原气的作用

原气系于命门,那么,原气有什么作用?古人说了五点:

五脏六腑之本

原气是人体的生气之原,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原动力,是五脏六腑的根本,没有原气的生气,则脏腑就会失去动力,根本就不会牢固。原气的生气能够促进脏腑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十二经脉之根

由于原气是生气之原,是气的原始动力。不仅仅是脏腑的动力,主要还是经脉与络脉的动力(这里古人说的十二经脉,说明了古人认识的经脉定位了两种,一种是结合了针灸的十二经络,一是没有区分经脉与络脉,把络脉也属于经脉的范围)。这里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原气和经脉与络脉有密切的关系,也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原气是从络脉开始发挥作用的。

呼吸之门

这里为什么说是呼吸之门?这和呼吸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肾主封藏,主纳气,肾的纳气是从经脉内下纳的肺气,产生了吸,但是,不能只进不出,气的出,有两点,经脉是卫气的开宣,络脉是原气的升发,原气的升发减少了肾气的封藏,也促进了呼吸的运行。怎么说明,我认为,古人觉得我们呼吸之时,能够使得气下行于肾中,再由肝气升发。打个比方说:一个房屋内只能坐下10个人,要想再加入,必须出去一个才行,肾气的封藏摄纳作用,能够摄纳肺气的进入,怎么出去,原气的升发疏泄就能够通过络脉输运出去,原气升发疏运了,命门之内就能吸收进入,所以说原气是呼吸之门就是这个道理。其次,由于三焦是原气的别使,从三焦开始的作用也是原气的作用,因此,呼吸时,吸气是肾气的作用,但是原气能够促进络脉的运行,络脉运行,则呼吸正常,自然界中的清气就能够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呼吸。这两点来分析呼吸之门,一个是从经脉下潜,一个是从络脉吸入。

三焦之原

这里提到了三焦,这和三焦有什么关系,其实,原气与三焦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于三焦,后面有专门的的论述,这里只提重点。三焦是三个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三个地方,主要是气道,谷道,水道三个地方,但是,这三个地方,都与原气有关,上焦气的进入,在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下,呼吸的清气进入到络脉内,再由原气疏运升发络脉,上疏到心肺,中焦是水谷精微的进入也是一样的道理,下焦水液的排出,也是属于肝气疏泄的表现,肝气也就是原气的大络之气,原气只是作用于孙络,或者浮络的气。这里的三焦之原,原就是开始,源头。

守邪之神

这是什么意思?守者,防守,防御,邪者,外邪,说明了原气是防御外邪的大神。为什么原气成了守邪之神了?一则是原气是脏腑之根本,络脉运行的根本,能够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抵御外邪。一是原气升发疏运,使得水谷精微上疏到心肺,进行气化,使得肌体能够增强,抵御外邪。

以上五点,分别从脏腑,经脉,呼吸,三焦,守邪来说明了原气的重要性。总之,原气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对于此。古人也说明“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这一句话也指明了三个问题。一是人体运动的根本动力,一是借用树根绝则茎叶枯说明了与肝肾有关,与水木有关,一是通过寸口脉来测知原气是不是绝于内。可以看出古人的理解思维。对于原气的原,古人给与了指明,从而更进一步明白了原的含义。

原气的定位

原气在正常的思维中,是系于命门,起于肾间动气。但是,这只是一种思路,在人体中,络脉与原气起始于全身各处,所以,古人提出了五脏俞,更进一步分析了俞的道理。

《难经·六十六难》“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什么是五脏俞?古人是这样认为的,是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怎么理解这十个字,三焦的运行时体现了经脉与络脉的作用,三焦是在经脉与络脉的作用下完成他应该有的作用。络脉起始于三焦,前面已经说过,肺气的进入,水谷精微的进入,水液的排出都是络脉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这里的之所行就是这个道理。清气的进入,水谷精气的进入,这是气的开始,到达于肾,肾气封藏,就是气的停止,说明了气的开始与结尾。所以这里的俞,也就是五脏各处的原气开始的表现,经脉到达于五脏六腑,络脉则从五脏六腑开始,这样就形成了五脏俞。所以,张仲景在序言中也指出了“经络府俞”的俞,就是与经脉与络脉相关的。因此,古人说“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原气不单纯的就是从命门开始,也从三焦以及全身开始,这就要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交接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不限于命门,还在于三焦,还在于全身各处。

所以,古人说三焦与原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指出了“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说明了三焦是原气发挥作用的别使,也进一步说明了原气从命门开始是主使,三焦是别使,这如同从命脉开始是总店,从三焦开始是分店是一样的道理。通过别使二字,使得我们想到原气的开始部位,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命门开始,一是从三焦开始,一是从脏腑肌表四肢开始。

对于络脉来说,络脉分为孙络,浮络,大络脉,是有小逐渐汇聚成大的的一个过程,体现了原气逐渐增强的表现,如同树木的生长,所以,难经中还提到了“其幼尚小”这里的幼小就是络脉的开始细小的孙络。张仲景提到了“经络汇通”这里的汇就是络脉汇聚的表现。那么,原气和肝有什么关系?难经中还专门提出来了

5·2·3肝气

前面已经说到,原气和三焦的关系,三焦和经脉与络脉的关系,现在说肝气的分析。

至于肝,历来医家均以肝主疏泄与肝藏血来论述,厥阴病的难以理解,就在于对肝的作用部位以及生理作用为完全明白,才导致了厥阴病成为千古之谜。

肝分为肝气与肝脉两种,其中,肝气主升发,肝脉主输运。那么,怎么理解肝气与肝脉。肝主疏泄,历来均以“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调畅情致”来加以论述,这样理解不知道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还与张仲景的厥阴病不能吻合。医者皆知,少阳主气机,主要是调理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所以小柴胡汤都是气分药。假如对少阳肝气的功能来理解厥阴肝脉的功能,还能与张仲景的厥阴病吻合起来吗,张仲景说的是“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厥阴病是关于阴阳在脉内的运行是否正常,不是调理气机的。所以,这就是对厥阴病难以理解的原因所在。

肝主疏泄,输者输运,泄者排泄,体阴而用阳,性主升发,将军之官。但是这些功能是如何来实现的,教科书没有说明,其次,结合肝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肝主藏血来理解,肝藏血,怎么来储藏血液的,教科书上也没有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这个血行与血归与什么有关呢?教科书上还是没有提到。带着这些问题来看伤寒论,简直是难上加难,基础理论都没有讲明白,学生能学明白吗?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作用,但是肝的疏泄与藏血是靠什么来发挥这些作用的,历来医家只言其功能,不言其机理。通过分析厥阴病的乌梅丸,炙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以及当归四逆汤等四个方剂,发现有共同的药物组成,即同时应用了活血通脉的药物,这是在众多的方剂中的不同的一点,也是全书药味最多的方剂,结合内经难经的分析,深入理解阴阳气不相顺接的指示,终于悟出厥阴肝的疏泄作用与脉有关,靠脉来发挥所有作用的。

肝主脉,可以说是一个发现,但是如何来验证肝脉与疏泄,藏血的关系。

肝主疏泄,其疏运排泄有两种,一种是上升的疏运,就是把脾肾之阴上疏到心肺,以濡养全身,还能疏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一种是由体内向体外排泄,例如男子的射精,女子的月经以及大小便的排出均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疏泄主要与肝气有关。我们知道,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肾的封藏之性能够使得体内的气血津液储藏于体内不致外出,但是肝的疏泄能够有助于精微与糟粕的排出体外,这样维持了正常的新陈代谢。大小便的排出与男子的射精以及女子的月经是肝主疏泄中的泄的作用表现。而疏是指输运络脉的作用表现。

肝的输运,是靠肝脉来完成的,不仅具有输运脾肾之阴的作用,还有藏血的作用。肝藏血是指肝脉具有储藏血液的作用,还有调节血量的作用,储藏血液是让络脉扩张充盈,调节血量是升发输运借助了肝的疏泄作用。所以,肝主疏泄与肝藏血是络脉的两个方面。如果肝气升发无力,肝疏运的作用就会减弱,疏运减弱肝藏血的作用就增强了。相反,肝的输运增强了,输运加速,就会出现肝藏血的就少了,这主要是取决于肝气的升发。

明白了肝脉的疏泄与藏血,还要明白肝气的作用。

肝气,又称为原气。原气起始于命门,系于肾,为人体的原始动力,为络脉运行的主动力,原气的升发有助于络脉的输运。由于原气与络脉一样,有细到大,逐渐汇聚,而原气运行之道也是这样,我把络脉起始的气定位原气,汇聚到一定程度称之为肝气,一个道理,络脉起始是孙络,继而浮络,最后大络脉,所以肝气是指大络脉外的气,称之为肝气。

肝气有什么作用,有三个,一是有助于络脉的输运。一是调畅情志,调理气机升降。一是排泄,就是射精,月经,大小便的排出。

血脉是有形的,但是有形的脉需要无形的气来推动,方能发挥脉的作用,但是脉外的肝气,在人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肝气在肾气与宗气之间,起到了推动作用。肝气上升能促进肝脉的输运,还能促进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能促进卫气的布散,所以三种气在人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张锡纯所说“人之元气自肾达肝,自肝达于胸中,为大气之根本”,从而指出元气与宗气之间的关系。

我之前先介绍厥阴之经脉与络脉,就是为了明白厥阴肝脉与肝气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弄不明白,始终分不清什么是厥阴病。在伤寒论的少阳病中,主要是涉及到肝气的问题,与肝脉无关,虽然与肝脉的运行快慢有关,但是没有涉及到阴阳气的正常顺接。进而能够明白厥阴病是脉道发生的病变,与脉外的气没有关系。

明白了肝的肝脉与肝气,我们还要明白古人是如何把肝定位在络脉上的。对于肝的定位与功能,古人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与了指示。也指出了肝脉的联属关系。使我们明白肝脾肾之间的联系。

《难经·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肝的形态

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这是取类比象的说明了肝的定位形态。一是位于东方,一是如同树木,一是对应于春天。这三方面形象地说明了肝的各种对应的特征。

肝的特点

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指出了肝的三个特点。一是提示了肝气主万物的生长,说明了原气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也展示了肝具有升发的特性,由于万物生长是指的花草树木,属于肝的范围。一是说明了原气开始时是幼小的,也说明了络脉开始也是幼小的,这说明了原气与络脉的开始不论是动力还是形态都是幼小的,作用轻微的,是具有活力的。一是说明了肝是容易攻窜克犯,孤立无援,没有亲属,虽说都烦他,都是还离不开他,这就是意无所亲的意思。如同一棵树,是独立的,但又对其他有益的。

肝的联属

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既然肝意无所亲,但是还是有联属的,肝脉的联系,古人描述的很形象。到底是什么?说出了两个太,一是太阴,是指脾土,一是太阳,是指心肺。离他们的距离都不远,说明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相通的。通过这两句话,我们结合前面的系于命门,就形成了三个联属,下连脾肾,上连心包的联属关系。说明了肝主的络脉连接于心脾肾,形成了心肝脾肾一线牵。

肝的作用

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这句话是说明了肝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原气的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说明了肝原之气能够使得络脉升发疏运,促进脾肾之阴的上行。本来心包的作用就是搏转,使得心阳之血运行于经脉之内,而肝的升发疏运,也是使得脾肾之阴通过络脉上疏到心包,这样就形成了肝的疏泄作用,犹如是另外一个心包,也就提出了“犹有两心,故有两叶”的说法。

说了肝的形态,特点,联属,作用,结合前面的原气系于命门,我们可以推断肝与肾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络脉来说明肝与脾之间的关系。古人也给与了说明。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土疏泄,苍气达

脾土要想疏运运化的水谷精微,就要肝来完成,由此产生了肝主疏泄的作用机理。也说明了肝与脾之间的关系。达是指完成,也就是说,土要想完成疏泄作用,必须要靠肝来完成。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

水谷进入到胃内,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这里的络脉是主管,结合内经的“散精于肝”,得出了络脉是由肝所主,也就是说,络脉主肝络之脉。对于是否正确,还要结合内经的一段话“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说明了水谷精微先渗入孙络,再进入大的络脉,再注入经脉。说明了水谷精微直接进入了孙络,与散精于肝相结合,说明了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就是进入到肝内,这里的肝是指络脉。

既然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这个进入到络脉内的过程是脾的运化过程,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脾的作用表现在哪里?想想,整个胃肠道表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脉道,分别是经脉与络脉,经脉的内行支遍及胃肠道表面,卫气开腠理能够使得胃液分泌,也就是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透散到胃肠道内,有助于食物的腐熟,另外在胃肠道表面还有络脉,络脉,腐熟的食物,经过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被脾运动转化成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脾在哪里?就在络脉的腠理处,也就是说,由腠理组成的络脉,这个络脉上的腠理具有脾的运化作用,因此得出脾作用于络脉上,能够运化吸收经脉与络脉外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使得他们经过转化后进入到络脉内,重新发挥作用。由此也就明确的指出了肝与脾之间的关系。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这是古人对于治未病的思路。通过此思路,可以看出肝与脾之间的关系。结合得出的脾作用于络脉上的观点,我们就能很简单的明晰肝病传脾的道理。为什么?是因为络脉为肝所主,脾就是作用于络脉上腠理,不论是孙络,还是浮络,还是大络脉,所主的腠理都是有脾所主,当肝主的络脉或者肝原之气出现疾病,不能正常的升发疏运时,脾的运化作用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古人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戒语。在治疗上说明了“当先实脾”,这里是指实脾,不是健脾,补脾。因此接着指出了“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说明了脾的治疗方法。实脾者运化也,补脾者补益也,张仲景治疗脾的小建中汤就是实脾,理中丸就是补脾,实者,运动之意。

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分析与探讨出了络脉与肝原之气的关系,以及肝与脾肾之间的联属关系,也就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

我们汇总一下,络脉是由腠理组成的,络脉起始于命门,络脉内运行的是脾肾之阴,以及肝血,络脉外运行的是原气,原气系于肾,能够推动络脉的升发输运,类同于第二个心包,从命门开始,逐渐汇聚,不仅是络脉的由小到大,也是原气的由小到大的形成肝气与肝脉,升发输运是络脉的作用,形成了肝主疏泄,与肝藏血的生理功能,由小到大,逐渐汇聚,形成了大的络脉,交接于心包,完成了人体的经脉与络脉的正常的顺接,也就明白了张仲景指出的“阴阳会通”,会者,汇聚,通者,通行,经脉通行,络脉汇聚,经脉内运行的是心阳之血,络脉内运行的是脾肾之阴,经脉与络脉在正常情况下运行了阴阳气,使得厥阴脉成了阴阳气运行的通道。

明白了厥阴主脉的生理机制,我们还要明白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太阳病篇的,张仲景写的“卫行脉外,营行脉内”的主要提示,我们在太阳病篇已经详细的说明,营卫脉的三维思路,这里的脉就是经脉,就是厥阴主管的脉道,所以,厥阴与全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其他的五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6·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机制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以及作用机理,我们还要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规律。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四经一络的确定。四经一络确定了,但是还要明白他们之间的连接,以及连接所具备的条件,才能明白张仲景指出的“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中的正常的生理顺接。

6·1正常交接

对于人体中的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我们可以从内经中来寻找,并通过内经的描述,来明白其中的交接规律.

《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

《素问·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以上是内经中关于经脉与络脉相互交接的提示说明,分别用了注于,传入于,入舍于,传舍于等用词,说明了从络脉专注于经脉的一个过程.说明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情况.

经脉起始于心包,经过四行支遍及全身,最终到达于肾,完成了人体中津液与阳气温养肌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了四处交接方式:

一是外行支涉及到从心包到全身的肌表,从肌表开始的络脉,这里的交接是在肌表四肢完成的,是心阳之血温养肌表四肢的表现,体现了内经说的心部于表的道理,最终达到于命门之内。

二是内行支从心包开始运行于胃肠道的经脉,由于火能生土的道理,使得经脉运行于胃肠道,起到温养阳明之里的作用最终到达于命门之内。

三是上行支到头脑的交接,由于脑为诸阳之会,神明之居,心包首先上行于脑,不仅能够供养脑中神明,还能附载神明布散全身。

四是气化支从心包开始,进入到肺内,进行气化,再连接络脉完成呼吸作用。

以上四经,不论到达何处,均是由粗到细的,由内到外的运行方式,与其交接的络脉,则是与经脉正好相反,从经脉达到的最末端开始,由外到内,由细到粗,逐渐汇聚成大络脉,交接于心包,完成了肌体的阴阳气在经脉与络脉内的交接。

但是,还有最主要的是另外的交接方式,是从心包直接交接于肾中,体现了心肾相交,心肾阴阳气与神明的运行与潜藏。而相对应的络脉也是从肾开始输运,完成了肝肾同源,肝行肾气的道理。我说的这里的这种交接方式,不是另外的经脉,而是隶属于内外行支的主干道,而到达肌表与四肢的是分支干道。络脉也是这个道理,从肾的开始,从肌表四肢的开始,从胃肠道的开始,逐渐汇聚。

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正常交接图:
1595244350727.png








经脉与络脉的微观交接图:
1595244323886.png



这种分支干道是如何形成的,是因为在金匮要略书中,张仲景设立了风水,由于外行支的经脉上的腠理被风热之邪损伤,导致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外出,充斥于经脉内,形成了风水,张仲景用麻黄行卫气,开腠理,清邪热,使得肾内的经脉腠理开放,经脉内的水液得以排除。还有一点,内经中说的“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第一条文指出了通过开腠理以利小便的作用机理。第二条文指出了外行支在寒热两种不同的环境下,出现不一样的表现,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天热或者穿的厚,使得肌表的腠理开放,出现汗出;如果感受寒邪以后,经脉的腠理闭塞,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肌表,反而过度的运行于骨节以及肾内,骨节内过多的津液,会出现“聚沫为痛”过多的津液从膀胱出则尿多。过多的从胃肠道透散则表现为失气多。从本条文中可以体会到外行支在寒热不同的表现。张仲景也从太阳病的思路中指出了风湿痹症以及风热风水的发病机理。

6·2气机运行

在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中,生理上的交接固定的,也就是说,经脉与络脉只是阴阳气运行的通道,但是,经脉与络脉自己不运动,需要借助气的运动,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那么,有必要对经脉与络脉的,涉及到的气,进行分析,以便明白气与脉之间的作用机理。

在人体的经脉与络脉的交接中,体现了四种气的不同作用。分别是肾气,肝气,宗气,卫气四种。肾气运行于经脉与络脉内,起到封藏固涩的作用,防止经脉内的气血津液过多的透散于脉外,还制约了三种运动之气的过度运动。而肝宗卫气则是作用于脉外的运动之气,为了减少肾气的过度封藏,肝气升发输运络脉,使得肝主疏泄,不仅输运肾中的阴液,还能排泄肾气封藏固涩的精气,经血,小便,大便等。肝气的升发还能够促进宗气的搏转。宗气在上,起到搏转的作用,具备了贯心脉,行呼吸,转运营气的作用。卫气则是运行于经脉外,对经脉进行行经脉,开腠理,濡养肌体的作用,起到了出汗,胃液分泌,小便的作用机理。

在这四种气的作用机制中,主要的是要明白各自的不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促进与制约作用。脉外的运动之气,是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而脉内的肾气和脉外的运动之气之间,起到相互制约作用,需要仔细考虑,细心的体会。首先肾气在脉内,封藏固涩者脉外的肝气,防止肝气升发输运太过。其次是肾气还封藏固涩者心包外面的宗气,防止宗气搏转太过。张仲景的炙甘草汤就是这个道理。最后肾气还封藏固涩者经脉外的卫气,防止卫气过度的行经脉。开腠理,减少阳气的耗散,津液的透散。这就是正常的营卫和合的道理。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再明白了气的作用机理,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械运动组合机理。在这之中,交接是主要的,结合重要的气机,明白经脉内的阴阳气,就把厥阴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体现出来。

6·3阴阳运行

阴阳气是经脉内的两种不同的物质,隶属于少阴的范围,厥阴是指经脉与络脉,这里分析厥阴,必须要明白阴阳气。只有明白了阴阳气的运行,才能做到完美的解释厥阴。

阴阳气分为阳气与阴气。阳气是经脉内以心阳之血为主的阳气,以及上焦化生的气血津液,以及吸附在心血中的神明。在这经脉中,一共运行着三种物质,一种是营气,是吸附着肾气的具有濡养作用的液,统称为营气;一种是吸附着心阳与神明的营血,起到温养与神明的作用;一种是清稀的营阴,起到制约阳气,润泽营气,表现为汗尿的,没有营养作用的津。

阴气是指络脉内以肾阴之液为主的阴气,以及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和痰饮水湿,以及吸附着肾阳与肝魂的肝血。血的作用就是附载着阳与神魂,经脉内是心阳与神明,络脉内是肾阳与魂。这就是古人说的“随神往来谓之魂”。吸附着肾气的肾精之液,不仅制约着肝气的运行,在上制约着宗气的搏转,在经脉内制约着卫气的通行,使得脉外的运动之气与脉内的肾气,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气血津液的平衡。

总之,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作用,以及交接机制,就把厥阴的生理功能全部的整明白了。我们还要把厥阴的病理作一简要的说明。所以,我们如果要完全明白伤寒论,必须要把经脉与络脉的正常的循行交接,脉外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及脉内气血津液的化生,三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白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再进一步结合伤寒论的条文来探讨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病理机制,最后结合药物机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治疗体系。

6·4 津液生布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运行机制,我们通过水液的生成,布散,代谢三个方面,来探析经脉与络脉以及气机的综合机制。

水谷进入到胃肠道内,经过卫气,运行于内行支,使得腠理开放,津液与阳气透散于胃肠道内,分泌胃液来泌糟粕,经过消化腐熟,化为食糜,存储于溪谷之地,经过肾气的封藏之性,脾的运化作用,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中焦的气化过程。水谷精微进入络脉内,再由肝气升发输运肝之络脉,把水谷精微输运到心肺之中,经过宗气搏转,把水谷精微运行到肺内,进行气化,其中络脉内的肾气封藏之性与脾的运化作用,使得吸入肺内的清气,在脾肾的作用下,进入到络脉内,与水谷精微相结合,在心阳的作用下,化生成气血津液,完成了上焦的气化过程,其中剽悍滑利的透散于脉外补益卫气,运行经脉;对人体有用的,具有濡养作用的营气,运行于经脉内,经过卫气的宣发肃降作用,使得经脉内的气血津液透散于脉外,进行温养,内行支则胃液出,上行支上养于神明,外行支则汗出,多余的下行于肾中,在肾气的封藏作用下,把多余的水津气化排出体外,阴液转化为精气与骨脑之髓。完成了下焦的气化过程,也由此完成了水液的化生布散过程。其中,在经脉透散温养肌体以后的代谢产物,也就是痰饮水湿之邪,再由全身的络脉中的脾肾之气进行运化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水液的代谢吸收机理。所以,我们明白人体的经脉与络脉,结合了脉外之气的运动,脉内之气血津液的化生,也就明白了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7·经脉与络脉的支脉分配

前面提到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这是正常的交接规律,但是,根据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表现以及病机,还要明白一点,就是经脉与络脉的支脉分配,什么意思,就是大的经脉或者络脉,出现的一些不同部位的分支,具有不同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通过这些分支来分配不同的作用,主要是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

经脉分支图:
1595245176308.png






例如:经脉的外行支从心包开始,下归于肾中,这是主行支,但是还有分支,这些分支,分别表现在一是分肉,一是肌表,一是骨节,最后是肾中,也就是一脉四支。这对于分析疾病的表现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张仲景的伤寒来分析一下,寒束肌表,腠理闭塞,使得经脉外行支中温养肌表的营气不能正常的透散,怎么办,经脉内的营气就会寻找其他的地方来透散,在没有逆传的时候,只能是从另外三个地方透散,一是过多的透散于骨节,出现了骨节的疼痛;一是过多的透散于肾中出现小便增多。一是过多的透散于分肉则肌肉酸痛,发热等.逆传了就会出现头痛,咳喘,心悸等,再严重就是传经入里阳明与少阳了。如果没有逆传,还是顺行,过多的津液与阳气透散于骨节,就会形成了风湿痹症,所以张仲景称之为太阳病。其次,过多的津液与阳气透散于肾中,损坏了肾中的腠理,使得津液排不出去,形成了风水,张仲景也称之为太阳病。在风水分析上,张仲景是这样说的“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张仲景为什么说“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这就是推测经脉传变的思路。不在骨节,就在于肾中,不同之点就在于痹症因于湿邪,风水因于热邪。

明白了经脉的外行支,内行支什么道理,一样的思路,内行支中,从心包开始,分布于整个胃肠道,在胃肠道中,一个主干又分为了五个分支,分别是行于胃,行于小肠,行于大肠,行于胞宫,最终于肾。这五个分支,分别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在阳明病中,也分别展示了气分与血分的不同的发病机理。不一样的是行于小肠的分支,重视的是脾的运化,而阳明病则是胃与大肠以及胞宫。为了便于区分,我把与小肠有关的疾病,分别归于阳明病的湿热痞证,黄疸以及下利之中,由于牵扯到胃与大肠,不能完全的分开,所以阳明病只是设立了阳明胃部疾病与肠类疾病两种。在对于治疗的用药上,张仲景使用的干姜就是作用于小肠的靶点用药。理中丸也是基于小肠来进行脾的运化。

对于上行支,是从心包开始运行于脑部的经脉,这里的经脉分为三个分支,分别是窍系(咽喉,目,耳,口,鼻)分布,脑外分布,神明分布。都是上行支的三个部位的不同表现。也是分别具有不同的发病机理,分别与四经一络有着密切的关系。阳明寒实证的吴茱萸汤引起的头痛,就是借此内行支,逆行上达,充斥于脑外部引起的头痛,扰及神明出现烦躁欲死,本来是经脉顺行,现在是逆行上达引起的。抵当汤的瘀热上冲,引起的如狂发狂也是逆传上达引起的。大肠燥热腑实引起的神昏谵语也是逆传内行支,上行于头脑引起的。太阳病引起的头痛就是外行支减少透散,过多的运行于头部;少阳病引起的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均是络脉不升,经脉不行,导致经脉内过多的津液与阳气上行于头脑引起的表现等。



络脉分支图:
1595245198847.png




而对于络脉是从全身逐渐汇聚而成,但是根据内经与张仲景的书中,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部位来源,不能叫分支,叫分部来源。根据前面的分析,大致分为从下焦肾部,从中焦胃肠道部,从上焦肺部,以及从脏腑肌表骨节部。通过这些分部来源,能够分析少阳病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表现。

因此,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支脉分配,就能很好的来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这对于深入理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完美的解释疾病的传经与表现。
 
8·经脉与络脉的病理机制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还要知道发病机理。经脉与络脉的作用就是维持了人体内部的阴阳气的平衡状态。我们在辨别疾病时,时刻要注意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的发病机理,才能区分疾病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八纲属性,有助于针对疾病的传变,伤害,耗损等不同的,针对人体的各种发病机理。

在定位上,厥阴的经脉与络脉遍及全身,在张仲景的思路中,我把经脉的外行支确定了是太阳病的发病机理;内行支定为阳明病的发病机理;把络脉所引发的,涉及到四经一络的各种表现定为少阳病的发病机理;把络脉上具有运化吸收作用功能的定为太阴病的发病机理;把经脉与络脉内的各种精微物质定为少阴病的发病机理;最后把经脉与络脉的正常运行交接,定为厥阴病,这样,就把六病给予了完美的定位。

外行支中,中风是肌表感受了风邪,使得风邪与卫气相结合,过度开泄,使得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得以透散,出现了发热,津液得以透散,出现了自汗出。所以张仲景说:阳浮则热自发,阴弱则汗自出。多么形象的说明,为什么阴弱汗自出,这里的阴弱就是指营气虚弱,本来是营卫和合是开腠理与封藏是平衡的,感受风邪,风与卫气相合,开腠理的作用加强了,反而使得营气减弱了,出现了营卫不和的发病机理。

伤寒,就是肌表感受了寒邪,使得寒束腠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经脉内,津液充足的,制约了阳热之气,就不会出现发热,阳热之气偏盛的就会出现发热,这就是张仲景为什么说或发热或未发热的道理。腠理闭塞,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所以出现无汗出,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温养肌表,所以出现必恶寒。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津液与阳气,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就过多的充斥于骨节内,骨节就会聚沫为痛,出现全身的骨节疼痛。腠理闭塞,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经脉内,不能外出,不能下出,反而逆行于心肺之内,出现了咳喘。

通过分析太阳病的中风与伤寒,从中不仅要明白外邪引起的体内不同表现,还主要是要明白经脉的运行情况,如何逆传,如何传经入里,如何逆传外达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说明,等每个病的条文分析时,在详细说明,这里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

说到厥阴病,无非就是经脉与络脉的问题,通过分析经脉与络脉,得出厥阴病的两个不同的发病机制,分别是经脉的发病与络脉的发病,经脉的发病不是血脉瘀阻不通,就是经脉不能正常的运行,所以,张仲景创立了当归四逆汤以及麻黄升麻汤。针对络脉的问题,不是肝疏不及,就是肝疏太过,所以张仲景创立了乌梅丸与炙甘草汤,大法已定,只有灵活的运用。

经脉与络脉隶属于厥阴的范围,但是,却是关乎全身的疾病表现,其中,外行支是太阳病的发病机制,内行支是阳明病的,少阳病是关乎络脉升发输运的,这是三阳。而两阴,太阴是作用于络脉上的,凡是有络脉的地方,就有太阴脾的作用;而少阴则是运行于经脉与络脉内的气血津液神,张仲景分为阴阳气与神明。
 
9·经脉与络脉的传经转变

说起传经,历来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教科书上也是只说明是从太阳传入阳明,或者有太阳传入少阳,由此经传入彼经的过程,称之为传经。这个说法对不对?对,只是说的太笼统了。这里的意思只是你让我们明白了传的道理,没有指明经脉的问题。

说起传,我们都知道,这里的传是传递,传送,或者转输,转运的意思,也就是由此到彼的过程。传字容易理解,难以理解的就是这里的“经”。对于经脉与络脉的传经,前面已经都讲明,张仲景指出的传经是针对经脉的由内向外,层层温养,由心包起始,遍布全身,最终到达于肾,完成经脉的由阳至阴的温行,温养,透散的过程。只不过经脉的运行分为两支,一是由内到肌表的外支,体现的是肺主宣发的表现,是卫气针对经脉运行心阳之血布散于肌表的功能表现。而另一支则是内行于胃肠道的內支,体现的是肺主肃降,是卫气运行心阳之血温透于胃肠道的功能表现。这两支都是起始于心包,有卫气运行,只有这样,经脉才能完成外而肌肉四肢,内而胃肠道的濡养。明白了经脉运行的正常生理功能,传经就明白了。

那么,在伤寒论中是如何来传变的,我们先说说机理,再说传经。

正常情况下,经脉从心包开始,外行支到达肌表,内行支到达胃肠道,这里的经脉运行,都是从心包到表与里的末端,这是正常的顺行,也就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从心包层层温养,层层透散,濡养人体的内外肌体。而逆行则是在正常的运行之时,到达末端之时,腠理闭塞,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透散外出,使得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充斥于经脉内,逆脉上行,称之为逆行,也就是返流入归于心包,心包是搏转气血津液的,不能到达心包,则经脉内津液与阳气就从其他的运行支,寻找出路,就会过多的下归于阳明之里,通过阳明胃肠道来透散,这个入归于里的过程,就是传经。

感受寒邪,郁束腠理,经脉内的心阳与津液不能正常的向外透散,肌表失温而恶寒,阳气充斥于经脉内而发热。这时候通过发汗可以开腠理,以散寒邪,津液得透而汗出,心阳得透而寒除。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素体阴虚,伤及津液,心阳偏盛,肌表不得透散,则会逆行于上,逆于心则烦躁,逆于肺则咳喘。如果心肺都很好,则心阳之血随经脉内行于里,从胃肠道来透散郁束之热,大量的阳热之气从胃肠道的阳明来透散。初期可能还可以,时间长了耗伤津液,则形成了阳明病的气分实热证,这时候清气分之热,补益津液则病愈。如果此时治疗不及时,导致阳热之气长时间的在胃肠道透散,不仅伤及津液,还灼伤胃肠道的腠理,出现胃肠道的腠理闭塞,致使停聚于经脉内的心阳之热不能内透,则由胃肠道内的经脉上逆于心包或者肺,逆传外达则发热汗出,逆于肺则喘,逆于头部神明则谵语。这就是有太阳传经阳明的机理。不知道这样写能否明白其中的道理。各个阶段用什么方药,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体现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由肌表逆传入里,再由内里逆传上达,形成了一种循着经脉逆传的表现。

还有一点,就是有太阳传经少阳的问题,这里的传经就更好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相连,经脉内的营气逆传于络脉中,导致肝气生发不利,而引起少阳病。

其次,还要明白几个词语。

“经尽”,经尽则自愈,头痛至七日以上,没有经过治疗,而自愈,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感邪不是很重,能够抵抗,二是津液比较充足,能够制约心阳。这里的经尽是指经脉内的心阳逐渐透散至正常,所以前面加上了一个动词“行其”,也就是运行到心阳与津液维持正常了,也就自愈了。所以张仲景还说过“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如果头痛七日以上,没有恢复,通过脉象与症状,又要出现传经的表现,可以针足阳明经,以泻其热。提前来截断传经。通过这一条文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病人不愿意服用药物,所以张仲景既提到自愈,又提到针灸。

“动经”,这里的动经是指扰动经脉。病起于误治,伤及脾运,水湿内停,治疗当健脾利湿,通阳利水,脾建水湿去而病愈,反而再次误治。前面提到吐下,反而再用发汗法,运行卫气而扰动经脉,出现身体自觉阵阵跳动。

“过经”,这里的过经其实就是传经,过经入少阳,过经入阳明。所以后面紧接着指出了表现于治疗方药。

“到经“,这里的到经是指,心阳之热已经传入阳明,但是治疗方法不对,采用火熏的方法来发汗,只是更伤津液,出现烦躁。这里的烦躁是在气分,如果再不治疗,必定会扰动经血,出现谵语,这时候不是正常的阳气了,名为火邪了。这里的火邪不是用火熏之火,而是指阳热之气太过了,称之为火邪。

“随经”,这里的随经与传经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传经是心阳之血能正常的在经脉内运行,只是心阳不能透散而已,阳热之气找地方来透散,形成的传经,而这里的随经,则是阳热之气随着传经由太阳传入阳明之里,并且阳热之气与内里的瘀血相胶结,阻滞于阳明之里形成了蓄血证。
 
10·经脉与络脉的疾病分析

为了帮助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临床应用,加深理解经脉与络脉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借用中风病来做一分析,以便更加深入的理解张仲景分析中风病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组合机理。

组成是:麻黄3桂枝3杏仁40,人参3甘草3,当归3川芎1.5,石膏3干姜3

原文主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受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在金匮要略书中,对于中风病的病机分析,张仲景做了分析说明。我们先分析张仲景的理解,再结合续命汤。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对于中风病的认识,结合了经脉与络脉以及脏腑来认识,但是,对于形成的原因,也是根据经脉与络脉来推理的。脉浮而紧,一看是伤寒的脉象,但是在这里却不是。脉紧是为寒邪郁束经脉,说明了经脉不能正常的运行透散,经脉腠理处于闭塞状态,一是说明了经脉运行不好,和伤寒一个道理;一是说明了经脉内的津液透散不好,一行一散说明了脉紧的发病机理。这是针对脉紧而言,但是这里张仲景却说脉浮为虚,不是指卫气表浮,而是血虚,先不要说血虚,既然是虚浮,与不能正常的外行的经脉相搏结,说明了“邪在皮肤”,这里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肌表皮肤的寒邪郁束腠理,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津液。一是络脉升发输运的津液不能正常的从肌表透散,致使经脉内的津液营血从其他地方透散。这就是邪在皮肤的含义。

那么,这里的血虚是什么含义,接着张仲景分析了脉浮的含义。脉浮者血虚,是指肝血不足,肝血位于哪里?肝血运行于络脉内,这里的血虚,是指络脉内的血行减少,络脉内运行的空虚,也就是说络脉内的阴液肝血虚少了,络脉内不能正常的充盈。络脉内的营气不能正常的制约脉外的肝气,使得肝气作为了贼邪,升发太过,这就是张仲景说的“贼邪不泻”的意思,肝气升发太过,上冲于心包,心包搏转加速,这时候经脉内的气血津液就要急速的往外运行,就要结合经脉的分支了。由于脉浮紧的缘故,肌表外行支的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这一支除外,如果外行支能够正常的透散,能够汗出,则不会大量的气血津液上冲于头。如果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就会寻找其他的地方透散,肝气升发输运的大量的气血津液就会从另外三个地方透散,从内行支的胃肠道则引起呕吐,腹泻,充斥于肺内则胸闷咳嗽,吐痰多,甚则吐血。上冲于头部则扰及神明,神明不能正常的支配肌体,出现了肢体偏废。如果气血津液从头脑透散出血,冲于左边则左边瘫痪,冲于右边则右边瘫痪,那为什么肢体正好相反?张仲景给我们说明了,就是“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是指气血津液从一侧透散以后,则脉内的过多的气血津液得以透散而减缓,相反的没有透散的地方,正气反而出现了急迫状态,急则收引,随即出现了正常一侧的偏废,出现了健康一侧的半身不遂。这是中风病的发病机理。

紧接着,张仲景指出了中风的不同表现,中风有急有缓,张仲景在深入结合经脉与络脉以及脏腑理论的同时,分别定为四种。我们知道,肝的疏泄分为两种,一种是太过,一种是不及,太过与不及均能引起中风病,太过就是前面的分析,不及就是少阳病的发病机理,和少阳有关,就是情志不遂引起的,情志爆发时,肝疏泄太过,引起中风,这样的急迫。有的是情志爆发时没有发病,爆发完以后,肝气不能正常的升发输运了,导致出现了络脉不升,经脉不行的病机。也就是肝气升发太过以后,肝原之气出现了升发无力,引起宗气搏转无力,卫气运行无力,血行不畅,壅堵于脑,引起中风病,这样的中风病和急性爆发时的发病机理不一样。所以也就出现了张仲景指出的不同的定位表现。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如果血行不畅,壅堵于络脉内,使得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输运,经脉运行不畅,肌体失养,出现了肌肤的麻木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如果血行不畅,壅堵于经脉内,导致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脾不运化,肌体运动无力而四肢沉重,不能正常的运动。

以上是张仲景指出的缓行的血行不畅,所以在用词上使用了“在”,而在于急性发病时,出现的半身不遂,则用“入”来说明,可见张仲景的心思缜密,用词恰当。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

如果急性爆发之时,肝气升发输运增强,大量的气血津液上行于心包内,心包搏转输运气血津液,肌表不能正常的透散,则大量的充斥于内行支,内行支不能正常的过多的透散,循经逆行上达,充斥于脑,扰及了神明则不识人,出现了神明失调的表现。为什么张仲景说是“入于腑”就是说明了逆传上达引起,与内行支的腑气不降有关。

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明白了入于腑的机理,对于入于脏就好明白了,说明了肝气上冲,大量的气血津液不能从表与里两个地方透散,就直接充斥于心主之脏,以及肺脏内。为什么说心主之脏,《灵枢·客邪》中说的“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说明了心主的脏是坚固的头部。张仲景这里指出的“入于脏”就是指头部。因此表现为舌即难言。大量的气血津液通过肺脏内透散,引起的口吐涎。看看张仲景的分析多么的精细。其中的对人体的基本框架完全符合了张仲景说的“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的脏腑经络框架。

明白了机理,我们再分析方剂。

本方是治疗中风病的一首名方,但是临床应用的却很少。本方能治疗中风的在经络入脏腑,但是这个风不是外风,而是内风,是由于肝气偏盛,气血上冲于脑引起的中风病,包括现在医学的脑出血或脑血栓之类。但是大多数的医生都认为肝风内动,治疗宜平肝潜阳熄风,他们的思维都是在考虑,既然气血上冲,当引血下行,制约肝气,潜伏肝阳,这是直观的理解思维,不能说不对,但是效果却不好。这如同喷泉上冲,你能降下来吗,只能是开源支流,把血引到别出。对于此唯独孙思邈独具慧眼,治疗中风多用续命汤,为什么呢,那是他的思维与现在的不一样,这种思维继承了张仲景的学术风格,通过张仲景的太阳病位与太阴病位的区域广大,来开源支流,引血外出,减少上冲的血液,从而来治疗中风病。

要了解开源支流,必须要明白太阳与太阴的病位关系,才能完全明白。太阳的病位在人体的肌表,所出的面积是人体最大的,在正常情况下,营卫的运行由内到外,遍及全身,温养肌表,所以人体才不会出现恶寒等症状。而相反的阳明病位则是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胃肠道虽属于阳明病的范围,但是在吸收与运化上与太阴作用部位是相同的,只是作用不一样。太阴为人体的三阴中面积最大的(偏重于小肠部位),所以内经有“卫气昼行于阳(太阳),夜行于阴(太阴)”,就是说明两个“太”的重要性。张仲景在组成此方时所考虑的思路所在。通过发汗与温中的方法来治疗气血上冲的两大思路。

本方的作用机理有二:一是通过发汗作用,能通达气血,布散于肌表,使上冲于头面的血液向外运行,这个作用就是解表的作用机制,所以用麻黄汤以引血外行,因此方后注中汗出愈。并且麻黄还有宣肺利小便的作用,能增加利尿,减少脑部水肿。二使是用温中的干姜,能使血液下行于胃肠道,从而达到温中的作用机理,使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速,也有利于减少脑部的充血。这两个方法统称为“开源支流”

以上是治疗中风的两大法门,但是只用这些也不行,要有兼顾。为了防止宣散过度,所以加人参以顾护正气,防止伤及气阴。气血下行于胃肠道,为了防止引起胃热,所以加用石膏来清胃肠道内干姜所温散的阳热之气。另外为了血脉的通畅,加用当归与川芎来活血通络,不仅有利于血脉的通畅,还能瘀血的消散与吸收(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全方合用,既能引血外达,又能促进瘀血的消散。其方剂的配伍与组方机理,可谓是绝妙。
 
此文章写得非常好,有深度,有新意,可见非一日之功,期待更新!经典是中医之根,有继承才有发展,才有创新,临床效果才会好,中医要讲悟性的。本人愚钝,学习中---
 
此文章写得非常好,有深度,有新意,可见非一日之功,期待更新!经典是中医之根,有继承才有发展,才有创新,临床效果才会好,中医要讲悟性的。本人愚钝,学习中---
谢谢老师的点评,多多指教。
 
框架分明,条理清晰,非常好。如果能将药物用量配比也用类似的一套独特方法来分析,那么就更完美了!
 
框架分明,条理清晰,非常好。如果能将药物用量配比也用类似的一套独特方法来分析,那么就更完美了!
谢谢,已经和伤寒论完美的融合,生理,病理,药理三者已经统一,张仲景使用的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哪个部位,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以及组方的机理和病理的印证,只有把生理学明白了,结合伤寒论的病理,才能看出张仲景的高深之处。
 
在内经基础上,楼主把经、络、脉的区别写得很详细了。但内经本身就由多人撰写,诸说皆有含混,所以最终也没能说得清楚。人,有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经”,肯定是以神经系统为主;“络”,基本上以循环系统为主,哪怕是主动脉,也有人称为“脾之大络”。但又有人说“络不过节”,其实肌肉不过节才是真的,事实上神经和血管全都过节。于是肉又成了“络”?炎症首先侵犯于肉,这就算侵犯于“络”了?据此是非所以,“络不过节”与内经其它论述肯定有一部分相悖,假若肉属于“络”,则血管与神经只能都属于“经”!但“脾之大络”何解?
可见,如果要遵奉内经,若有所从,必有所弃。如果全盘皆是,只能让人越看越糊涂。
我的意见,必须知道张仲景对于内经,究竟是从了什么,弃了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解读。比如伤寒论曾有如下语句:“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阳明病也。”这段话,表明了张仲景对于内经的阴阳、五行、经络概念,全都是既有所取也有所弃的,不可不察!如果不明白仲景的独特观点,就不算解读了《伤寒论》。
 
大致能看懂,但是看起来极累,因为楼主对很多名词又做了重新解读,每次读到这些名词就得重新换算一次,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感。
 
在内经基础上,楼主把经、络、脉的区别写得很详细了。但内经本身就由多人撰写,诸说皆有含混,所以最终也没能说得清楚。人,有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经”,肯定是以神经系统为主;“络”,基本上以循环系统为主,哪怕是主动脉,也有人称为“脾之大络”。但又有人说“络不过节”,其实肌肉不过节才是真的,事实上神经和血管全都过节。于是肉又成了“络”?炎症首先侵犯于肉,这就算侵犯于“络”了?据此是非所以,“络不过节”与内经其它论述肯定有一部分相悖,假若肉属于“络”,则血管与神经只能都属于“经”!但“脾之大络”何解?
可见,如果要遵奉内经,若有所从,必有所弃。如果全盘皆是,只能让人越看越糊涂。
我的意见,必须知道张仲景对于内经,究竟是从了什么,弃了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解读。比如伤寒论曾有如下语句:“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阳明病也。”这段话,表明了张仲景对于内经的阴阳、五行、经络概念,全都是既有所取也有所弃的,不可不察!如果不明白仲景的独特观点,就不算解读了《伤寒论》。
你说得对,内经不是一人写的,里面包含着两种不同的系统,所以把看得见的经脉与络脉从里面单独的提取出来,形成了单独的一套理论,完全符合张仲景的内涵机理。
其实人体中的经脉与络脉统称为脉,其实,经脉是单独的能够运动的,具有濡养肌体的作用,类似于现在医学的动脉,络脉类似于静脉,而神经系统是气运行的道路,动脉外的神经是卫气的道路,静脉外的神经是肝气的道路。

人体的组织分为筋脉肉皮骨,肉是分肉,不是络脉,只不过经脉与络脉都作用于分肉,也就是内经中说的卫气之温分肉,卫气运行经脉到达分肉,是卫气行经脉的作用,另外卫气开腠理作用能够透散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来濡养分肉,这就是经脉络脉与分肉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我们感受风寒之邪,肌表的阳气不能正常的从皮肤透散而恶寒,反而过度的充斥于分肉内引起了发热,所以,伤寒出现的发热就是阳气从分肉过多的透散引起的,这就是病理机制。

至于你说的络脉不过节,并不是不能过节,而是不能过大节之间,大节是指大的骨节,活动力度大的骨节,这样的络脉只能从一边通行络脉,所以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这里的绝道是指从一侧,或者骨节的边缘,或者是骨节的两边尽头。因为骨节的活动,不利于络脉来吸收运化经脉濡养骨节以后的水湿之邪,只能从一侧来发挥作用。因此《灵枢·小针解》中指出“络脉之渗灌诸节也”就是说明了络脉能够运行于骨节,只不过不能运行于大的骨节。
 
大致能看懂,但是看起来极累,因为楼主对很多名词又做了重新解读,每次读到这些名词就得重新换算一次,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感。
的确如此,初学容易不明白,主要是先入为主的错误学习,使得再学其他的生理,就很费事,只要完全明白了,就会出现世外桃源的感觉,对人体重新认识。希望多多指教。
 
楼主应该对西医解剖学不太懂,腠理都解释到这个微观的地步了,用现成的器官已经很能说明了,你就把你的经脉当成动脉,络脉当成静脉和淋巴管都可以了,还好理解的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