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恽铁樵:最有用而最难用者为附子

甘草学院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6/08
帖子
11
获得点赞
9
声望
8
所在地
杭州
更多优质文章、免费直播、中医社区,尽在“甘草学院”

写文章花了37小时,读完它仅需8分钟

邀您共同思考:

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是怎么制成的?

都说附子“回阳救逆”,它的用法用量你有何体会?

附子的毒性如何把握?

附子,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 “冬至栽培,夏至采收”,秉天地之阳气,具有雄厚、独特的扶阳散寒之力。


附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法与用量】3~15g,先煎,久煎。


张景岳把附子列为“药中四维”之一,陆懋修称“药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黄、附子 、人参。”严观因擅用附子而有“严附子”的美称,郑钦安善用大剂量附、姜、桂等大辛大热药,人称“火神”。


附子的效用在一些名医手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同时,也多有医家因附子大毒及辛热之偏性甚剧,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而不敢用。


所以知名医家恽铁樵有“最有用而最难用者为附子”的感慨!


想要安全高效的使用附子,就必须在附子的炮制、配伍、剂量、毒性、偏性上好好加以研究。

微信图片_20210610162318.png

甘草医生拍摄于天江药业江油附子产地


附子的炮制

川产附子占全国产量的85%,道地产区是江油市,栽培技术独到,采取“山区育苗,坝上种药”,保证附子的优良品质。有种说法是“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

微信图片_20210610162420.jpg

甘草医生拍摄于天江药业江油附子产地


附子药性峻猛,若应用不当,会“毒发”伤人,而炮制,是附子减毒的重要环节之一。


盐附子


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卤水)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淡附片


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黑顺片


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向切成约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加菜油、红糖制成的着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到出现油面、有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成“黑附片”,顺着切就叫“黑顺片”。

微信图片_20210610162520.jpg


白附片


取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向切成约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炮附片


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凉。



附子的配伍与应用

1 亡阳证



亡阳证的临床典型表现:一个四肢逆冷,一个脉细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衰败、欲绝。

微信图片_20210610162604.jpg



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大汗、大吐、 大泻所致亡阳证,如四逆汤(《伤寒论》);


本品能回阳救逆,人参能大补元气,二者同用,可治亡阳兼气脱者,如参附汤(《正体类要》);


若寒邪入里,直中三阴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吐泻腹痛,脉沉迟无力或无脉者,可与干姜、肉桂、人参同用,如回阳急救汤(《伤寒六书》)。


2 阳虚证


阳虚证中首先是肾阳虚,其次是脾阳虚,另外是心阳虚。


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应用。配肉桂、山茱萸、熟地等,可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如右归丸(《景岳全书》);


微信图片_20210610163341.jpg


图片


配党参、白术、干姜等,可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致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如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


与茯苓、白术等同用,可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如真武汤(《伤寒论》);


若治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治阳虚兼外感风寒者,常与麻黄、细辛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3 寒痹证


前人说附子:“只要有寒,不论虚实,都可以使用”,一个是虚寒证,一个寒实证,虚证是用来温补阳气,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

微信图片_20210610163450.jpg



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伤寒论》)。


附子的用量

附子的用量,书上是3〜15g,但在全国不同地区悬殊比较大:


在江南沿海的一些地方用量偏小,因为当地气候炎热,人容易受热,也容易出汗,多有一些伤津的情况,医生用附子都特别谨慎,用几克的很常见;


但是在西南地区,很多临床医生觉得用几克可能效果上不去, 所以附子用到30克是家常便饭。来自云南的现代医家、人称为“火神”的吴佩衡老先生,在处方当中用100〜500附子,也并不罕见。


关于用量我们要正确对待,用量过分地偏大,是不安全的,对药材也是浪费,但是过分地谨慎也会影响它的疗效。


初学者,刚刚开始临床,教科书上的量是比较可行的量,应该先以这个量为主,在有经验以后,如果觉得必要,可以增加一点用量。


附子毒性的把握

结合有记录的附子中毒案,附子中毒一般有以下五大原因,有意识的规避,可以大大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煎药时间


附子入煎剂,一般应先煎1小时以上,以减低毒性;或将煎剂煎1小时以上;不宜久煎的解表剂和攻下剂,也应先煎附子。有些大剂量的附子需要煎3-5小时


微信图片_20210610163457.jpg



病者易忘医嘱,特别是农村病人,对中药附子中毒认识不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煎药,医家应再三强调、充分告知!



图片
药毒累积



附子有毒,一般常用内服量3~10克,大剂量30克。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极量中毒。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多疾之人,排泄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药毒累积中毒,临诊开药时尤其注意。


药物配伍


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除配伍禁忌外,常与生姜、干姜、甘草相伍,既可缓解附子的燥烈之性,也可加强其回阳救逆、补阳温中、蠲痹止痛之功。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更应注意配伍,不可等闲视之。


病体素质


年轻体健者,中毒反应轻,耐受性强,恢复时间快;反之,年老体弱多病者,中毒皆重,且险症丛生,甚则祸不旋踵。


炮制质量


崔桂波在谈到附子的临床应用提到:“余临床近10年,使用附子已不计其数,对因附子的炮制质量所致的附子中毒,有很沉重的经验教训。8例附子中毒案中,1989年4、5、6月各1例,是使用同一批进货,1990年3、4月3例,又是同一批进货。而在其前后所用附子,却少有发生中毒者。“


可见,附子的炮制质量,是附子中毒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610163630.png


甘草医生拍摄于天江药业江油附子产地


用附子难,难在用附子的探索性上。这需要医者多读书、多临床、多思考,多总结,还要有胆识。本文仅供同道们鉴阅,如果大家有好的附子用药经验,欢迎分享探讨。



I 参考资料

  • 《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讲述/徐仲才,整理/陆鸿元、郭天玲
  • 《附子中毒五因琐谈》,作者/崔桂波
  • 《浅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作者/赵亮
  •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编著/张廷模,人民卫生出版社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院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最后编辑:
帖子不错,学到不少。有一点就是中毒症状和中毒程度没有切实提出。另外附子半夏的配伍未必有禁忌,很多方中都有
 
这个资料大多引用了别人的数据。自己实践经验不足
 
我用附子都不先煎的,先煎后药力不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