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黄帝内经》男女生理发育分期理论:肾气和天癸

现代中医冲虚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7/19
帖子
84
获得点赞
18
声望
8
所在地
山西太原
《黄帝内经》男女生理发育分期理论:肾气和天癸

冲虚子


《黄帝内经》不是妇产科学专著,也一定不是最早的对妇产科学的认识,但它是对当时最先进、最新的医学理论的总结和汇集,其中涉及到的妇产科学内容,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它的地位就像《道德经》之于道家,《论语》、《孟子》之对儒家,是具有起始性的伟大的著作,视之为传统中医妇产科学理论的奠基石,是恰如其分的。冲虚子将分男女生理发育分期理论、妇产科学的任冲督脉理论、妇产病患治则等几部分对《黄帝内经》中的妇产科学理论做逐一讨论,本篇是对《黄帝内经》男女生理发育分期理论中的专业术语的讨论。冲虚子对《黄帝内经》里的妇产科学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很多可能突破既有观点,这一点望予以留意。

《黄帝内经》里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阐述了男女生理分期理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上面这段话尽管字数不多,但从男女发育阶段分期、各期特点,特别是用当时最先进的理论解释和揭示了生理发展阶段的内在驱动力,形成了基本的生理发育理论,是我国传统医学、特别是妇产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指导了之后数千年的妇产科学及人体保健的理论建设和临床诊治。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告诉我们,女子以七年为一个发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七岁(当时用的当时中国传统使用的虚岁,周岁约五到六岁,其余类推——冲虚子注)开始进入女性生理发育期,在强盛的肾气的催动下,这个时期的生理发育明显的就是换齿,头发开始迅速生长。第二个阶段从十四岁开始,生理发展的驱动因子主要是肾气,肝气和任脉、冲脉、阳明脉等。第三个阶段从二十一岁开始,肾气平均,乳牙更换完毕。第四个阶段从二十八岁时,是身体最盛壮的时期。但从三十五岁开始,阳明脉开始衰落,女子的面容开始焦黄,也开始落发了。从四十二开始进入第五个阶段,太阳、少阳、阳明脉开始从头部衰弱,这时的面容进一步焦黄,头发开始变白了。从四十九岁开始,任脉也要虚,太冲脉衰弱,天癸没有了(性激素不再产生了),生殖通道不通了,形体也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就不能怀孕生子了。

我们从《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对男子从八岁开始每八年为一个阶段开始发育以及衰老的阐述,可以发现古人已经意识到男子和女子的生理发育并不完全同步,男子发育略晚于女子,但发育阶段的跨度略大于女子,且比女子略晚于衰老。这在当时应该是符合现实的。

本篇讨论肾气和天癸。

肾气:“肾气”一词除了《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有“肾气盛”“肾气平均”“肾气实”“肾气衰”、“肾气有余”等相对固定的术语外,在《素问》中出现的还有: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痿论篇第四十四》)

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盛,故手足为之热也。(《厥论篇第四十五》)

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舩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冲虚子不认同七篇大论为《素问》原文,故不列为内经文而论。但七篇大论中也有数处肾气一词。如《气交变大论篇》:“甚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辰星,其谷秬。”《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黑起水变,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

《灵枢经》中的肾气也出现了几处,如“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本神第八》)“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脉度第十七》)“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淫邪发梦第四十三》)“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天年第五十四》)

那么,肾气到底是什么呢?《大辞海(医药科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说:肾气是肾脏的真气,包括肾阴和肾阳。《中医药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年版)说,横连两肾的筋,下入丹田,生精化气,为人体生命之根。读后不知其所言。我们的古人从来都不喜欢下定义,纵使如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基本理论范畴都没有严密的定义一样,肾气内经里也没有定义。纵观上述有关肾气的文句及内经里有关肾脏的阐述,我们大致可以总结为:在《黄帝内经》中,肾气是由肾脏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到衰老的物质形态,肾气具有先天性、遗传性等特点。内经列出的肾气在机体的状态为:有对立意思的如肾气的盛与衰、虚与实、和与不和、不足与有余;表达平衡意思的如肾气平均、肾气不衡等。只是单个概念的有肾气沉、肾气热、肾气内着、肾气逆、肾气上从、肾气焦;受到外因伤害的为肾气伤。

肾脏和肾气有联系又有区别,内经在使用时有时区别明显,有时又混为一体,总是说,肾气是依托于肾脏,由肾脏产生的可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到衰老等的精气。肾脏为五脏之一,和膀胱相表里,为阴中之阴,肾生骨髓,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主耳(《五藏生成篇第十》说肾主脾),肾病一般表现到骨骼上(肾藏骨髓之气)。肾脏也有顺应时令的特点,在冬季应注意收敛,如果冬季有大风,就容易伤害肾,其结果是四肢发病。大量饮酒后行房会损害肾脏,惊吓也会损害肾脏。肾脏的健康可以通过面色观察,如果脸色发暗,说明肾气失衡。《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意思是腰不能动了,肾脏就快出问题了。肾和腰的关系是腰坏肾才坏,所以用治肾以强腰,是不符合这个意思的。肾病通常的表现,实证的话,腹部肿大,咳喘,身体沉重,恶风。虚证的话,腹部肿大,胸疼、小腹疼,闷闷不乐。肾病的病情变化有日期上的特点,肾病一般会在甲乙日痊愈,如不愈会在戊己日加重甚至病亡,如果戊己日不死,那会延续到庚辛日,会在壬癸日康复。在一日之内,一般夜半比较平稳,在辰、戌、丑、未四个时辰加重,傍晚比较安定。

在现代医学中,肾脏和输尿管、膀胱、尿道和有关血管、神经等共同组成了泌尿系统,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泄的尿液,并以此排泄人体代谢废物,对机体内稳定起重要作用。肾脏同时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调整血压、红细胞生长和骨骼生长。尽管古代的医学认识不能和现代医学相比,但从内经对肾气和肾脏的认识看,依然让我们吃惊,比如发现肾脏可以让食物水化,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影响红细胞生长和骨骼生长等,是很了不起的发现。中国古人对肾脏和肾气的一些认识还超出了现代医学,如在生殖方面和性方面的功能,有人会说,凡是没有被现代医学证明了的都是不科学的,这个观点保证不对。如果现代科学认识了所有事物和物质,那我们就不会生病了,就是生了病也有特效药。但常识告诉我们,癌症还没有被攻克,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人类健康方面大量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探索。

天癸:和肾气相比,天癸要简单的多,除了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出现了五处外,在内经其他篇章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五处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段文字中,天癸显然不是月经或精液。杨上善认为是精气,马莳认为是阴精,张介宾说的更玄乎,他认为是天一之气。其实我觉得创造这个词来表现生命这一现象的人可能也不清楚,但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有一种特别的物质控制和影响着男女生理发育、成长和衰老,我们用今天的科学常识分析,不就是雄激素和雌激素吗?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四版)》(2009年版)也是这样的观点,但在第二版(1981年版)还没有这样的看法。很多人很重视宋元明清医家对内经和仲景著作的解释,其实他们既没有内经和仲景时代原创的条件和能力,也没有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研究工具,而且思想严重地禁锢在儒家正统文化范畴之中,只能以经解经,比如用《易经》解释内经,用五行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结果只能是形而上学罢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