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五谷杂粮如何养五脏和安五脏-经方的营养学原理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5987
获得点赞
7415
声望
113
所在地
 
  
1659658990194.png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方中,是这样用“不同种类的五谷杂粮”来“养五脏”和“安五脏的:
  
  一、通过“补益扶正”来“养五脏”,用的是“谷薯及其制品”
  1、小麦-补中益气:如[甘麦大枣汤];[厚朴麻黄汤]
  2、山药-补肺脾肾:如[肾气丸]、[薯蓣丸]、[栝蒌瞿麦丸]
  3、粳米-和胃固肠:如[麦门冬汤];[桃花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4、大枣-健脾养血:大枣有“木本粮食”之称,在总共260几首经方中,有63首都使用了大枣
  5、饴胶-补虚润燥:如[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当归建中汤](饴胶即麦芽糖,为米、麦、粟等粮食发酵糖化制成)
  
  二、通过“清利袪邪”来“安五脏”,用的是“豆类及其制品”
  1、赤小豆(杂豆)-清利湿热,解毒排脓: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赤小豆当归散]、[瓜蒂散]
  2、淡豆豉(大豆)-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如[栀子鼓汤]、[瓜蒂散]
  3、豆黄卷(大豆)-解表祛暑,清热利湿:如[薯蓣丸]
  
  “杂豆粥、豆渣馒头”等添加了一定比例的豆类的饮膳,具有“消化费力吸收缓,饱腹感强饿得慢,清热利尿通大便,利胆降脂平血糖”的功能特点,适合那些“胃热消渴饿得快,嗜食肥甘纤维少,餐后血糖血脂高,湿热尿黄大便粘”的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主食。
  如果“脾胃虚寒,中气不足,口淡纳差,腹胀便溏”的人,过量或者频繁的食用“杂豆粥、豆渣馒头”等粗粮饭食,不但不能“养五脏”,反而会损胃气、伤五脏,加重肠胃症状,引起营养不良。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豆类古称“菽”,位列“五谷( 稻、黍、稷、麦、菽 )”之一,“豆类”本是“可以用来养五脏”的,但在“加工食用方法”上有一定要求:
  一、不能只是煮水喝,因为煮水溶出的主要是豆类“清利湿热、解毒排脓”的药效,而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溶出量很少。
  二、不宜直接吃煮熟或炒熟的整豆,更不要吃生豆,因为这样消化费力、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低。而要通过“泡发、碾磨、过滤、发酵、压榨”等“深加工”方法,减轻寒凉渗利之性,去掉过多的膳食纤维(消减胀气因子),并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将豆类制作成“豆浆、豆腐、豆干、豆芽、纳豆、豆豉、豆瓣、豆酱、酱油、腐乳、豆粉、豆油、醋泡黑豆”等营养富集又易于消化吸收的“豆制品”来食用,这样才能达到“养五脏”的功效。



 
  
  平衡是饮食最基本的原则,任何食物和任何一种营养素对人体来说都有一个适宜的量,摄入过多或者过少都对健康不利。
  现代人趋之若鹜的益生元“低聚糖”,在几十年前动物食品短缺主要吃蔬菜和粗加工粮食的年代,曾经是一个想尽办法都要消减的沉重的负担。因为过多的膳食纤维不仅会影响钙、铁、镁、磷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其中的“低聚糖”还是一种难以破解的“胃肠胀气因子”,若摄入过多,所谓的“益生菌”繁殖量过大就会大量产气,胃肠动力不好的人就容易发生胀气。

  动物性食品短缺的年代,人们获取优质蛋白主要通过两类食物:

  一、薯类
  别看薯类是粗粮,但其蛋白质为“完全蛋白(优质蛋白)”,而谷类细粮中的蛋白质反而是“半完全蛋白(普通蛋白)”,这应该是经方《金匮》[薯蓣丸]用山药为君,能治疗“虚劳病”的营养学原理之一。
  薯类也含“胃肠胀气因子”,但它不是“低聚糖”,加热熟食就能轻易消除。

  二、大豆及大豆制品
  大豆蛋白也是完全蛋白,而且含量特别高,是以前普通人摄取优质蛋白的最重要的来源,这也是[薯蓣丸]放着诸多渗湿利水药不用,而选择〈大豆黄卷〉的营养学原理之一,即要针对“蛋白质-能量 营养不良性水肿”。
  但问题来了,大豆含百分之三十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一半(15%)都是低聚糖(主要是棉子糖和水苏糖),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无法利用,而成为“益生茵”的“口粮”促使其大量繁殖产气易引起腹胀。
  最关键的是低聚糖耐高温,加热不会分解,所以大豆煮熟、炒香,或者制作成豆浆、豆腐等“非发酵豆制品”之后仍然容易引起胀气,而“发酵豆制品”需要加较多的盐且工艺复杂产量低价格高又无法大量食用。
  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30年前)有人研究出了一种方法,通过30多度的温水浸泡60-72小时,在“准备发芽”的过程中,大豆启动了自身的“酶系统”,将其所含的低聚糖分解殆尽。这样就能以较高的比例将大豆掺入普通面粉中,制成作为主食吃也不会引起胀气的“蛋白质营养强化馒头”了。
  大豆本身就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为何[薯蓣丸]不直接用大豆(黄豆、青豆、黑豆属大豆,其它为杂豆),而要用刚发短芽的〈大豆黄卷〉呢,我想除了增加祛湿药效的组方原理之外,消解胀气因子或是其隐含的营养学原理的一个小的方面。
  不尽于此,大豆发芽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B族维生素,它能保障能量代谢(相当于健脾益气)和营养神经(相当于安神益智)。虚劳病人不单是身体上的虚损,也有脑力智力和神经控制力的减弱,而西医治疗“神经衰弱”常用B族维生素作为“神经营养剂”,可能这也是[薯蓣丸]要选用〈大豆黄卷〉及另一个发酵食品〈神曲〉的营养学原理之一。
  
 
  
  〈大豆黄卷〉是采用大豆(黄豆或黑豆)浸水湿润发芽,晒干而成。性味甘、淡,平;归脾、胃经。功效解表祛暑,清热利湿。适用于暑湿、湿温初起,湿热内蕴所致发热汗少,恶寒身重,胸闷苔腻等症。用量10~15g。
  《本草便读》:豆卷,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其性味功用,与黑豆大同。然其浸水生芽,则有生发之气,故亦能解表。至于宣风解毒,乃豆之本性,能舒筋者,亦因水湿所困耳。


  将大豆炮制成〈大豆黄卷〉之后,除了“消减胀气因子”和“增加B族维生素含量”之外。
  还能消减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并生成多种营养素及营养素分解物(如游离氨基酸),提高了大豆营养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提升了大豆“养五脏”的功效。
  同时生成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或增加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如大豆异黄酮、伽马氨酸丁酸等),增加和增强了解表散邪等“安五脏”的药用功效。



大豆发芽后营养价值更高-1.jpg



大豆发芽后营养价值更高-2.jpg



大豆发芽后营养价值更高-3.jpg



大豆发芽后营养价值更高-4.jpg



大豆发芽后营养价值更高-5.jpg
 
  
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最佳方法,就是{自己养}

一方面少吃肥甘厚味断掉有害腐败菌的“粮草”:过剩的脂肪和蛋白和提纯糖,
另一方面多吃全谷薯类豆制品为益生菌送去充足的膳食纤维(低聚糖)助其大量增殖。

不然的话,即使长期花费不菲去服用益生菌产品,效果也是不佳的。
因为嗜食肥甘的人往往有返酸烧心的症状,过多分泌的胃酸会杀死绝大多数吃进去的益生菌,
而当剩下的极少量益生菌来到肠道时,生存自己必须的食物极少,周遭全是腐败菌喜欢的大量脂肪和蛋白质。

  
每天摄入10-15克大豆低聚糖(相当于100-150克成熟大豆)
17天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占比可从1%升高到45%
(CCTV健康之路:肠寿才长寿)


每天摄入10-15克大豆低聚糖(相当于100-150克成熟大豆)17天后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占比可从1%升高到45%(CCTV健康之路:肠寿才长寿)优化_900-645.jpg
 
最后编辑:
  《本草汇言》:"黑大豆,解百毒,下热气之药也。……又去风,利水,散热,故风痹瘫痪方中用之,黄痘水肿方中用之,烦渴热结方中用之。又煮熟食之则利肠,炒熟食之则闭气,水浸、生捣食之解毒,敷之肉上散痈肿。但性利而质坚滑,多食令人腹胀而利下矣,故孙真人曰,少食醒脾,多食损脾也。"
  要用黑豆来补肾益精,熟食整豆(深加工最好,比如煮熟后醋泡)而且要适量才有这样的功效,黑豆中优质蛋白等营养元素是难以溶解到汤剂中的,所以黑豆煮水主要起“活血,利湿,祛风,解毒”的作用。

  黑豆如何补肾,可以参考古人的用法:
  《肘后方》治消渴:乌豆置牛胆中阴干百日,吞之。
  《普济方》[救活丸]治肾虚消渴难治者: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汤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