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学习中医之路

青岭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0/02/20
帖子
1067
获得点赞
167
声望
63
在自学中医的路上,我慢悠悠地走了好多年,虽然没有骄人的成绩,但是我是越学越觉得中医的深奥神奇,越学越有味,如今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亲近了中医,那年我高龄怀孕,为了躲避计生,我很少出去活动,到胎儿6个月时,身体渐渐不适,呕吐脸潮红,有一日我突然四肢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发生强烈的抽动。很快昏迷过去。醒来以后软弱无力。这样的情况发生了三次,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我这样的症状叫子痫,但是西医不给开药,说是药物对胎儿不好。我很害怕,觉得生命毫无保障。不给用药意味着昏迷还会继续,还记得当时无助、迷茫、陷入忧心忡忡的状态。

这时有人提议看看中医,打听到丈夫的朋友他的岳父是一名退休中医,可以上他家看病,那时候个人行医还是偷偷摸摸的事情。我们买了一些礼品去了张医生家,医生宽慰了我们几句,开了药方,给我搭脉时告诉我是女婴(后来B超证实是女婴)。我服了三帖药以后再也没有发生子痫。

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医发生极大的兴趣,如果不是亲身体会,我很难相信这些根根草草能让我几天内就变的神清气爽。西医犯难的事情,中医却手到病除。

自从领悟了中医的神奇,我以后有病就去看中医,一般张医生用药都能手到病除,有时候贪图方便到附近诊所看病,常常吃了中药会有更难受的感觉。那种吃错药花钱找罪受的懊恼,使我下决心去了解中医学习中医,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疾病进行控制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健康与命运。

从此我到张医生那里看病会下意识地多聊天,常问他关于方子中各种中药的作用等等,还把张医生给我开的方子收藏起来,在方子上注明当时的病症。张医生的书柜里有很多医药书籍,我常望着那些书本垂涎三尺,有一次我终于向张医生要到一本书《中医入门》,是很薄很旧的一本书。我如获至宝地读着,领会着。并且在生活中运用着。

从30多岁第一次接触中医慢慢过去十年。到1997年正月,我从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中医学,是贺志光主编的第四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从此开始了中医理论学习。当时我非常渴望能得到一个中医诊所工作的机会,我一边学习中医教材,一边熟悉中药,这样学习中医效果就会突飞猛进。但是我没有等来这种缘分。那时没有网络,信息也很闭塞。我时常痴痴地站在那些中药店的柜台前,想着假如是我在看着药方称药,那么熟能生巧,我不用干巴巴地强记药名药性。

我确实碰上了好医生,一个方三帖药就把这个天大的愁人的病给治好了。当时张医生给开的是羚羊钩藤汤,几贴药喝下去一切病症即消失,神清气爽这是多么可贵的享受。经历了风雨才倍感阳光的亲切,身受了痛苦恐惧后更感到身体健康的幸福,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一直以感恩的心怀念张医生,恭恭敬敬地学习中医。
 
由版主最后编辑:
我爸可以号:怀男,怀女,孕脉。我可不行。努力吧?中药中医很深。
 
原创好文!中医博大精深。
 
回复 4# 青岭


楼主是碰到了好医生呀,幸福!医院里的很多中医我觉得都不是太明白的样子
 
回复 10# 青岭


呵呵楼主加油,期待您学有所成!有时候想一想中医真的神奇呀,虽说大家都说中医治本见效没有西医快,可是治疗起来却是摧枯拉朽一样!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几味草药,几个针刺轻松就能给解决了~~~
 
《中医入门》是秦伯未写的吧。
 


这本书已经很破旧了,作为纪念我仍旧把它摆在书柜上,刚才我去翻了翻,找不到作家,编者志没有名字,只有日期,是1959年9月出版,定价0.28元。
书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都有张医生的图章,可见他对书本的爱护和珍惜。1959年张医生一定是个热血青年,而我当时只有7岁,如今我也是近花甲的老人。张医生早已作古。可是此书此情,一种执著的中医情怀通过人世间一些特殊或必然的缘分相传下来。中医一定会延续发展下去,因为我坚信红尘世界是通过轮回代代相传地。
 
不知道是不是我运到不好,我从没见过这么神的中医 .
 
因为亲身体验,所以更加真切,好文,期待下文
 
看了很感动,国家该大力提倡中医药事业,大城市看中医的人不到一层,源于大家不了解中医,总觉得麻烦,苦,没有西药快,这个是三大误解。自从学了中医,基本不吃西药,老婆,老爸,自己,娃娃,所有的病都是自己开药吃好了,很有成就感。
 
谢谢大家对本帖的关心及鼓励,能和这么多喜爱中医中药的人士相遇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也感激网络所赐。有了网络人生不孤单。

今日在论坛博文中看到一句话,【观念比治疗重要 养生比药物有效】说到心坎里去了。中医中药是看病治病,如何能少生病或不生病呢?
 
昨晚去看妈妈,妈妈已是80高龄了,她形胖体虚。患有较轻的糖尿病。她诉说近日很容易感冒,鼻塞喷嚏伤风,去看了中医,吃了三服中药,又去那里说自己还不舒服,要求再开药,医生给开了二帖。

我拿过病例想看看医生开的什么药方,但是病历上没有药方,对于病情诊断那些书写文字,潦草认不出来。又问妈妈,医生看病给你搭脉否?妈妈说现在医生不搭脉,只是看看舌头,然后边听你说一边在电脑里打处方。我再去看中药,中药份量重又多,大约有二斤左右,价68元。药都是10克小包装,里面有杏仁,葛根,半夏,炒术等,其他药种我不能确认,一帖药里有很多药量是30克。其中半夏也是30克。

我看医书,都说半夏有毒性,用量在6——10克。可是妈妈已经是80高龄,小小的感冒30克半夏是否过重?
 
回复 20# 青岭


接上贴,今早上为妈妈的药量我去问了老中医,他说30克半夏确实重了,然后我打电话给妈妈,劝她把一帖药分两次吃,妈妈说要不要把剂量大告诉医生去,我劝她不要去说,80岁的老人思维已经像小孩那么简单,妈妈又是是直统统说话的习惯,如果和社区医生闹僵,将来有病看病反而不美。

其实在妈妈看病开药的当天晚上,给妈妈开药的医生突然往妈妈家里打电话,(妈妈的病例上可能有电话)问妈妈是不是有糖尿病,老人复述内容我不甚明白,猜想医生也许事后回忆这药方可能心里不踏实。

学习中医后,虽然只学了皮毛,但已经受用无穷。我有17年没有去过医院,前几年我清晨陪朋友去验血,才知道医院已经像菜市场那么热闹。如今物资生活这么丰富,人们的健康水平怎么下降了呀!
 
其实中医还是来的快,有很多的病人,下咽病就减轻,而针灸来的更快,下针有的疼痛立即消失,有时候快的病人都不相信,说自己是不是刚才在装病啊
 


是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中药喝下去,就一会,腹内有发烫或神清气爽的感觉。有时候自己都不相信,是药效还是自己的心理作用。特别是学习过佛法禅修的人,身体感觉异常灵敏。
 
中医就是很神奇的,往往真正的中医在民间
 
回复 3# 3737813422


能否请教请教把,我也想学的
 
2001年恢复了成人高考制度,我与两位朋友报考了中医各种课程的高考,叶医生是一位校医,老常是干部,他小时候因父亲早逝家中贫穷,村里的长辈便劝他“孩子,你不要贪图玩耍,你在读书空闲时读点医书,也是一门手艺,将来可以帮衬家庭。”后来老常当了干部,退休下来还是看医书给周围人开药方。当时我们的报名费大约300多。 后来我们三个人都没有去参加考试。我觉得药性、药味、方剂太难背了,如果没有和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光凭死记硬背很难有成效,我当时50岁,光阴如金,不想枉费心力,就打了退堂鼓。把精力放到学习佛法上面去了。 有心摘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到2008年,我竟然在寺院中认识了一名真正的中医,而且是主贴给我看病张医生的朋友,啊!以前朝思暮想的愿望今日得以实现,可以从他那里学习中医经验,可是光阴如箭人生短暂,衰老已经步步逼近 待续
 
由版主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