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脾虚腹泻多年,自治过程

看了半天,觉得还是平人求本老师的大黄附子汤能治此病,说实话,我开始想用大承气汤
 
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

说说我近来的情况。

试过刘保老师的香砂六君丸,次日起床口舌干燥,头痛。不敢再吃。

试过平人求本老师的附子大黄汤,热利并不能消除。

后来查陈士铎的著作,里面讲到休息痢,并有方,但全方都是寒凉药,不敢用。查网上关于休息痢的治法,查到的资料包括民间人士转载的资料和正规的论文,大多提出应以黄连去余邪,加人参白术炮姜护中焦。虽然我没有便赤白痢,但病因都是大肠湿热,感觉可以一试。查到按这个思路的方子,照方抓药。果然立杆见影。再原方抓两付,入口感觉没有第1付极苦的味道,隐隐感觉不对,但没细想。服这两付药期间,小腹经常隐隐不舒服。但大便没有出现问题。服完两付药已经是三四天后了,加上第1付,正好一周。某天,突然小腹痛,热利。

极恐,以为病菌对黄连产生了耐药性,赶紧在原方基础上小改,9克黄连改为6克黄连+3克大黄。其它药亦稍改。在药店抓药时仔细回想上一个方(下简称黄连方),突然省悟,当时两店员同时帮我抓药,一个从前往后,一个从后往前,应该是漏了黄连。回到家赶紧翻药渣,果然没有黄连。

第2个方子(就是上面黄连改黄连大黄方,下简称黄连大黄方)第1付服后效果极佳,2、3付后效果变差。一周后再次出现热利。现在回想,不晓得是方子本身的原因还是每次煲药我都放很多水,喝3天,药泡太久而失效。

上周五(1月12日),去求助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还是挂上次开乌梅汤的女教授,这次是电脑开方,没有纸质方子,我看了一眼,好像有黄连、大黄、桂枝、延胡索、川楝子。还是医院做的药散,没有胶囊,直接开水冲服。

医院可能是为了怕病人拿方出去抓药造成医院利益损失(要知道,医院的中药非常贵,开给我的是很小一个方子,一天一次,五小盒药散,药店价估计就30-40元,医院里100元,上次的乌梅散200元),现在改成了电脑开方,药房直接打成散装盒。说实话,没有胶囊包装的药散对胃刺激非常大。上次喝乌梅散就感觉食道和胃有一种烧灼一般的苦。这次周六服第1次时,最后一口我直接吐了。服后小腹隐痛没有改善,到下午,越发严重,又出现了热利。一天拉了5次。中间紧急服用了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两次后,恢复正常。

不敢再服教授的方。

前面查休息痢的资料时,很多提出慢性病应以丸散服之,以持久药效。前面的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就是网上提供的思路。决定按这个组合慢慢治疗。这两天都是1份香连胶囊+1份补中益气丸。感觉身体越来越冷,或许香连胶囊过寒了。今早起床全身都冷,胃口不好,现在也没吃中午饭,准备下午上班时偷空吃点。

本贴的标题写的是脾虚腹泻,其实,前两年确实是脾虚,现在脾虚已经不是主要原因了。

想起大概十年前,有一次,夏天,我回老家,突然严重拉肚子,一天十几次,那时候完全不懂中医的寒热说法,现在回想起来隐约觉得是热利。各种吃药无效,后来去医院吊了几瓶药水终于止住。

这半年来中医折腾了这么久没有根治,准备下周去区人民医院(本人所在地为自治区)求助西医,验大便,做肠镜,该挂水挂水,该吃药吃药。

仔细回忆我这个病的前因后果,隐约记得从初中开始我就经常湿热泻利,高中亦如此。民间传说铁树叶可以治愈湿热,初中高中(不同学校)两任校医还好心给我煲过铁树叶汤。然而,并没有效果。大学是在干燥的北方上的,印象中仍然容易拉肚子,但好像已经不是湿热利,转为脾虚寒了。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在省中医药学院(现已升级为中医药大学,就是上面所说的学校)看教授连续看了好几年,同时不间断地求助民间中医,脾虚寒有所好转。腹泻得到了缓解,不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就没继续治疗。

后面的十几年中,肠胃有时候比较敏感,但大多数时候都正常,曾经有那么几年时间相当不错。一年中或许会有一次两次比较严重发作的时候,但随证治疗(找医生治,那时我完全不懂)后总能很快恢复正常。近来三四年起逐渐变得严重。去年7月中旬的广州之行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回想起这半年的病痛生活,4个字可以形容:生无可恋。在旁人看来,我这个病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和其它更严重的病痛比起来,热利有它的特殊性:发作起来没有任何喘气的机会,一旦不及时处理,后果极端尴尬。更严重的是,目前我看不到有治愈的可能。

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希望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继续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最后编辑:
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

说说我近来的情况。

试过刘保老师的香砂六君丸,次日起床口舌干燥,头痛。不敢再吃。

试过平人求本老师的附子大黄汤,热利并不能消除。

后来查陈士铎的著作,里面讲到休息痢,并有方,但全方都是寒凉药,不敢用。查网上关于休息痢的治法,查到的资料包括民间人士转载的资料和正规的论文,大多提出应以黄连去余邪,加人参白术炮姜护中焦。虽然我没有便赤白痢,但病因都是大肠湿热,感觉可以一试。查到按这个思路的方子,照方抓药。果然立杆见影。再原方抓两付,入口感觉没有第1付极苦的味道,隐隐感觉不对,但没细想。服这两付药期间,小腹经常隐隐不舒服。但大便没有出现问题。服完两付药已经是三四天后了,加上第1付,正好一周。某天,突然小腹痛,热利。

极恐,以为病菌对黄连产生了耐药性,赶紧在原方基础上小改,9克黄连改为6克黄连+3克大黄。其它药亦稍改。在药店抓药时仔细回想上一个方(下简称黄连方),突然省悟,当时两店员同时帮我抓药,一个从前往后,一个从后往前,应该是漏了黄连。回到家赶紧翻药渣,果然没有黄连。

第2个方子(就是上面黄连改黄连大黄方,下简称黄连大黄方)第1付服后效果极佳,2、3付后效果变差。一周后再次出现热利。现在回想,不晓得是方子本身的原因还是每次煲药我都放很多水,喝3天,药泡太久而失效。

上周五(1月12日),去求助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还是挂上次开乌梅汤的女教授,这次是电脑开方,没有纸质方子,我看了一眼,好像有黄连、大黄、桂枝、延胡索、川楝子。还是医院做的药散,没有胶囊,直接开水冲服。

医院可能是为了怕病人拿方出去抓药造成医院利益损失(要知道,医院的中药非常贵,开给我的是很小一个方子,一天一次,五小盒药散,药店价估计就30-40元,医院里100元,上次的乌梅散200元),现在改成了电脑开方,药房直接打成散装盒。说实话,没有胶囊包装的药散对胃刺激非常大。上次喝乌梅散就感觉食道和胃有一种烧灼一般的苦。这次周六服第1次时,最后一口我直接吐了。服后小腹隐痛没有改善,到下午,越发严重,又出现了热利。一天拉了5次。中间紧急服用了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两次后,恢复正常。

不敢再服教授的方。

前面查休息痢的资料时,很多提出慢性病应以丸散服之,以持久药效。前面的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就是网上提供的思路。决定按这个组合慢慢治疗。这两天都是1份香连胶囊+1份补中益气丸。感觉身体越来越冷,或许香连胶囊过寒了。今早起床全身都冷,胃口不好,现在也没吃中午饭,准备下午上班时偷空吃点。

本贴的标题写的是脾虚腹泻,其实,前两年确实是脾虚,现在脾虚已经不是主要原因了。

想起大概十年前,有一次,夏天,我回老家,突然严重拉肚子,一天十几次,那时候完全不懂中医的寒热说法,现在回想起来隐约觉得是热利。各种吃药无效,后来去医院吊了几瓶药水终于止住。

这半年来中医折腾了这么久没有根治,准备下周去区人民医院(本人所在地为自治区)求助西医,验大便,做肠镜,该挂水挂水,该吃药吃药。

仔细回忆我这个病的前因后果,隐约记得从初中开始我就经常湿热泻利,高中亦如此。民间传说铁树叶可以治愈湿热,初中高中(不同学校)两任校医还好心给我煲过铁树叶汤。然而,并没有效果。大学是在干燥的北方上的,印象中仍然容易拉肚子,但好像已经不是湿热利,转为脾虚寒了。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在省中医药学院(现已升级为中医药大学,就是上面所说的学校)看教授连续看了好几年,同时不间断地求助民间中医,脾虚寒有所好转。腹泻得到了缓解,不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就没继续治疗。

后面的十几年中,肠胃有时候比较敏感,但大多数时候都正常,曾经有那么几年时间相当不错。一年中或许会有一次两次比较严重发作的时候,但随证治疗(找医生治,那时我完全不懂)后总能很快恢复正常。近来三四年起逐渐变得严重。去年7月中旬的广州之行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回想起这半年的病痛生活,4个字可以形容:生无可恋。在旁人看来,我这个病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和其它更严重的病痛比起来,热利有它的特殊性:发作起来没有任何喘气的机会,一旦不及时处理,后果极端尴尬。更严重的是,目前我看不到有治愈的可能。

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希望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继续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医院只需要请到一个有国家称号的,挂号费至少300,更别说药费里面的利益了。如果药贵点但质量得过关,那也值得(但关键是不少医院怎么会去关心这个质量问题)。

所以,上面你仅仅从配伍来考虑,但是否考虑药材质量是否地道?这个如果不保证,恐怕方子即使正确,效果也不怎么样。
 
医院只需要请到一个有国家称号的,挂号费至少300,更别说药费里面的利益了。如果药贵点但质量得过关,那也值得(但关键是不少医院怎么会去关心这个质量问题)。

所以,上面你仅仅从配伍来考虑,但是否考虑药材质量是否地道?这个如果不保证,恐怕方子即使正确,效果也不怎么样。

老师,您说的是哪个方子呢?
 
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

说说我近来的情况。

试过刘保老师的香砂六君丸,次日起床口舌干燥,头痛。不敢再吃。

试过平人求本老师的附子大黄汤,热利并不能消除。

后来查陈士铎的著作,里面讲到休息痢,并有方,但全方都是寒凉药,不敢用。查网上关于休息痢的治法,查到的资料包括民间人士转载的资料和正规的论文,大多提出应以黄连去余邪,加人参白术炮姜护中焦。虽然我没有便赤白痢,但病因都是大肠湿热,感觉可以一试。查到按这个思路的方子,照方抓药。果然立杆见影。再原方抓两付,入口感觉没有第1付极苦的味道,隐隐感觉不对,但没细想。服这两付药期间,小腹经常隐隐不舒服。但大便没有出现问题。服完两付药已经是三四天后了,加上第1付,正好一周。某天,突然小腹痛,热利。

极恐,以为病菌对黄连产生了耐药性,赶紧在原方基础上小改,9克黄连改为6克黄连+3克大黄。其它药亦稍改。在药店抓药时仔细回想上一个方(下简称黄连方),突然省悟,当时两店员同时帮我抓药,一个从前往后,一个从后往前,应该是漏了黄连。回到家赶紧翻药渣,果然没有黄连。

第2个方子(就是上面黄连改黄连大黄方,下简称黄连大黄方)第1付服后效果极佳,2、3付后效果变差。一周后再次出现热利。现在回想,不晓得是方子本身的原因还是每次煲药我都放很多水,喝3天,药泡太久而失效。

上周五(1月12日),去求助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还是挂上次开乌梅汤的女教授,这次是电脑开方,没有纸质方子,我看了一眼,好像有黄连、大黄、桂枝、延胡索、川楝子。还是医院做的药散,没有胶囊,直接开水冲服。

医院可能是为了怕病人拿方出去抓药造成医院利益损失(要知道,医院的中药非常贵,开给我的是很小一个方子,一天一次,五小盒药散,药店价估计就30-40元,医院里100元,上次的乌梅散200元),现在改成了电脑开方,药房直接打成散装盒。说实话,没有胶囊包装的药散对胃刺激非常大。上次喝乌梅散就感觉食道和胃有一种烧灼一般的苦。这次周六服第1次时,最后一口我直接吐了。服后小腹隐痛没有改善,到下午,越发严重,又出现了热利。一天拉了5次。中间紧急服用了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两次后,恢复正常。

不敢再服教授的方。

前面查休息痢的资料时,很多提出慢性病应以丸散服之,以持久药效。前面的香连胶囊+补中益气丸就是网上提供的思路。决定按这个组合慢慢治疗。这两天都是1份香连胶囊+1份补中益气丸。感觉身体越来越冷,或许香连胶囊过寒了。今早起床全身都冷,胃口不好,现在也没吃中午饭,准备下午上班时偷空吃点。

本贴的标题写的是脾虚腹泻,其实,前两年确实是脾虚,现在脾虚已经不是主要原因了。

想起大概十年前,有一次,夏天,我回老家,突然严重拉肚子,一天十几次,那时候完全不懂中医的寒热说法,现在回想起来隐约觉得是热利。各种吃药无效,后来去医院吊了几瓶药水终于止住。

这半年来中医折腾了这么久没有根治,准备下周去区人民医院(本人所在地为自治区)求助西医,验大便,做肠镜,该挂水挂水,该吃药吃药。

仔细回忆我这个病的前因后果,隐约记得从初中开始我就经常湿热泻利,高中亦如此。民间传说铁树叶可以治愈湿热,初中高中(不同学校)两任校医还好心给我煲过铁树叶汤。然而,并没有效果。大学是在干燥的北方上的,印象中仍然容易拉肚子,但好像已经不是湿热利,转为脾虚寒了。毕业后回到老家工作,在省中医药学院(现已升级为中医药大学,就是上面所说的学校)看教授连续看了好几年,同时不间断地求助民间中医,脾虚寒有所好转。腹泻得到了缓解,不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就没继续治疗。

后面的十几年中,肠胃有时候比较敏感,但大多数时候都正常,曾经有那么几年时间相当不错。一年中或许会有一次两次比较严重发作的时候,但随证治疗(找医生治,那时我完全不懂)后总能很快恢复正常。近来三四年起逐渐变得严重。去年7月中旬的广州之行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回想起这半年的病痛生活,4个字可以形容:生无可恋。在旁人看来,我这个病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和其它更严重的病痛比起来,热利有它的特殊性:发作起来没有任何喘气的机会,一旦不及时处理,后果极端尴尬。更严重的是,目前我看不到有治愈的可能。

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希望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继续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兄弟我建议你用用柴胡类的方子,总觉得在少阳阳明,不是阴症。可以试试大柴胡汤,去掉大黄或者只加三克到六克左右的大黄。
 
兄弟我建议你用用柴胡类的方子,总觉得在少阳阳明,不是阴症。可以试试大柴胡汤,去掉大黄或者只加三克到六克左右的大黄。

昨天抓了一副附子泻心汤,今天上午服第2次,效果不错,但不如上面的黄连方、黄连大黄方第1次服效果那么明显。后面,我准备在附子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上四逆散。这两个方的合方基本上就是大柴胡汤方。

谢谢您一贯以来的帮助。
 
互相帮助吧 我现在大便没什么问题 一天一次 基本成型 但是就是左下腹疼 腹部沉 多方不应。
 
附子泻心汤服法有讲究,否则就太寒了,归经也可能不一样了:
【用法】上四味,切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服法有讲究,否则就太寒了,归经也可能不一样了:
【用法】上四味,切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400毫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

我几年前用过附子泻心汤,我是这样煲药的:附子单煮1小时,用保温的电开水壶烧开水,断电,放黄连、黄苓、大黄进去,盖上盖,泡十分钟。去药渣,把汁混入附子汁内,服用。

昨天晚上嫌麻烦,采取了简化的方法:附子单独先煲1小时,倒入黄连、黄苓、大黄,再烧1分钟,关火,不揭盖一直保温。

上面您说我的病在阳明我理解,在伤寒论中,整个胃肠系统都归阳明,但我不太理解如何辩证为病在少阳,少阳的表现是什么呢?小腹痛?还是其它?请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最后编辑:
我几年前用过附子泻心汤,我是这样煲药的:附子单煮1小时,用保温的电开水壶烧开水,断电,放黄连、黄苓、大黄进去,盖上盖,泡十分钟。去药渣,把汁混入附子汁内,服用。

昨天晚上嫌麻烦,采取了简化的方法:附子单独先煲1小时,倒入黄连、黄苓、大黄,再烧1分钟,关火,不揭盖一直保温。

上面您说我的病在阳明我理解,在伤寒论中,整个胃肠系统都归阳明,但我不太理解如何辩证为病在少阳,少阳的表现是什么呢?小腹痛?还是其它?请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忽而寒泻,忽而热利,应该是少阳枢机不利的原因。就像寒热往来似的。不一定对。
 
不知道你的脉象有没有特别异常的,比如太浮太沉之类的,根据脉象来调整方子才能有望治愈,否则南辕北撤治起来非常麻烦。
就个人经验来说,太浮之脉多有表寒,清热之类药一时有效终难长久,表有寒则里郁热,只清热不清寒只能见效一阵子。有的人这种脉象伴随一辈子,所以身体时不时有毛病,这种状况可能就是常说的先天之病。另外仔细分析到底是虚还是实,在气还是血,寒热之间天壤之别。我以前觉得伤寒论的方子就是经典,现在看来只是当时见识太少了,疾病千差万别有时很微妙,只一味药的差别效果完全不同。就说少阳伤寒小柴胡汤就有很大问题,实际应用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能用柴胡。个人经验自治之路且长且难,希望你能早日脱离病痛。
 
不知道你的脉象有没有特别异常的,比如太浮太沉之类的,根据脉象来调整方子才能有望治愈,否则南辕北撤治起来非常麻烦。
就个人经验来说,太浮之脉多有表寒,清热之类药一时有效终难长久,表有寒则里郁热,只清热不清寒只能见效一阵子。有的人这种脉象伴随一辈子,所以身体时不时有毛病,这种状况可能就是常说的先天之病。另外仔细分析到底是虚还是实,在气还是血,寒热之间天壤之别。我以前觉得伤寒论的方子就是经典,现在看来只是当时见识太少了,疾病千差万别有时很微妙,只一味药的差别效果完全不同。就说少阳伤寒小柴胡汤就有很大问题,实际应用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不能用柴胡。个人经验自治之路且长且难,希望你能早日脱离病痛。

谢谢!脉一直比较沉。现在感觉什么药都是一阵子。找不到好的医生,只能自己摸索着治。
 
我觉得还是在气血两面想办法,脉沉阳气必然下陷,上部阳气不足,脉沉则阳气入里,下部阴虚。升阳理气,滋阴清热间补阳气,随证加减或许有用。
 
我也是大便不成形,稀的。吃了好多药,只是暂时的好转。
你那种情况我估计:
1营养不良,饼干啥子都要吃,要不然就要拉稀。
2心肾不交,火下不去,水上不来,导致下焦虚寒。
我以前的情况水一到下午4,5点肚子就痛,要吃点东西,要不然不舒服。
后来吃了柴胡桂枝汤,附子理中丸好了点,现在还是稀的,不过好多了
 
现在大便基本恢复正常。总结一下整个过程。

其实在出差广州之前已经有少许口甜腹胀的症状。但大便基本上(划横线)正常(应该有溏,或带有少许热感,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不影响日常生活)。由于不影响日常生活,我也没太在意。

出差广州第1天,下了火车在地铁上就给我当头一闷棍。地铁中途不得不下车找厕所,出现了严重的热利,上了两次厕所,紧急吃了随身携带的肠炎宁片,才勉强到达酒店。

之后开始了艰难的治疗,过程如本贴所写。现再简单罗列如下:

首先是服用随身携带的桂附地黄丸配合肠火宁片,有效,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腹胀口甜未消。

看过两次伤寒论的讲座,但好多地方记得不牢,想起有一个号称消7补3的厚姜半甘参汤是治半虚半实、因虚致实的腹胀满的,里面有半夏和生姜,心想应该能顺便去水湿。在当地药店抓了一付(帮煎,下同),服后,明显感觉腰部空虚冷,泻太过了。

后面就是16楼所述,补骨脂肉豆蔻那个方,里面有温阳止泻、消食、行气药。服后仍然热下利,加葛根后,泻倒是止住了,但腹胀得厉害,吃饭不下,难受得很。去鸡内金加焦神曲,反寒下利。

想起生姜泻心汤症,抓了一付,服两次后,第2天大便很正常,而且,胃口很好,第1次把酒店准备的晚餐吃精光。

但是,生姜泻心汤后小腹仍有稍许不适,按我长年作为患者的经验,觉得应该有轻微热利趋势。心想能不能多加2克黄连?于是,第2方生姜泻心汤黄连由原方3克变为5克,其它药保持不变。临睡前服1次,第2天早起直接下利清谷!

各种应急措施后,提前撤离广州,回到家,按原方比例继续生姜泻心汤,效果不明显。

于是求助区(自治区)中医药大学专家,开了乌梅丸方+白芍,连服4天后热利越来越重。

自己换成甘草泻心汤,仍然热利。加葛根,泻利止住,可以小心翼翼地出门。但随后出现轻微湿热,加薏苡仁和陈皮。

随着服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方后,除肚子轻微不舒服外,利止,可小心出门,但热越来越重,经常有气往上顶而导致嗳气,肠鸣。

随着热的积累,前几天,出现心下痞硬,非常难受。加上舌苔黄腻,口水粘腻,我终于明白,甘草泻心汤对我来说过热。想起生姜泻心汤的“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腹中雷鸣,下利不止”的症状描述,感觉是100%符合啊。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换回生姜泻心汤。1付药后,热象大幅减轻,肚子不再那么难受,没有随时感觉泻利症状,2付药后,症状继续减轻,脚底的冰感也大幅减轻(由于脚底经常冰凉,这次买了艾灸工具配合汤药灸涌泉穴,脚底变暖可能也有这个因素),可以比较放心出门了——终于感觉到世界变得美好。昨天和今天服用第3付,今天大便开始成形。目前舌苔仍然有腻象,腹稍胀,准备换成四君子汤+砂仁+木香+薏苡仁专门健脾去湿。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细思有以下几点心得:
1、伤寒没学好,原文不熟,加之经验不足是主因。
2、确实如未到知音处老师所说,医不自医,治自己时容易心态不稳。
3、治疗过程中一直出现热利,应该如姜枣陈皮饮老师所说,方中热药大大多过寒药。后面一直服用的甘草泻心汤加减方中干姜9克,黄连才3克。我隐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加去湿药时,专门选用了凉性的薏苡仁,没敢加任何热性去湿药。煎药时,我还挑出了一小部分干姜。但实在是拉怕了,想起5克黄连的事,犹豫再三,又把干姜放进去了。实际上生姜泻心汤里3克干姜对3克黄连已经足够。现在想想,9克干姜不大热才怪。

在我治疗过程中,所有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都有一定道理,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感谢各位老师!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肾有问题?试下玄武汤
 
别去药店拿药了,中药的假药比西药还多。建议淘宝上选一家店买好,在家里自己配吧。走伤寒路子的话半夏用生的,炙甘草就是炒甘草,不是糖炒的,茯苓要打粉否则煮不出药效。否则就算方子对了,效果也出不来。不知道白头翁汤试过没有。供参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