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请你先把它解释了,再说是否错字。
《易》:“夫玄黄者,在天为玄,在地为黄。”《淮南子》:“天玄地黄,宇宙洪荒。”何曾有过“在地为化”?再者,“东方生风,风生木”,“风”无形而“木”有形,“风”为生,“木”为成,这是“实证”的逻辑过程。而阁下的“玄生神”有什么可以实证?《内经》错漏之处甚多。连老子《道德经》目前都已纠正了不少错漏之处,《内经》有何神秘可言?只需以平常之心对待,明白其立场、观点、方法即可。
再者,这是一篇骈文。联系上下文,“南方生热,热生火,在天为热,在地为火……西方生燥,燥生金,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北方生寒,寒生水,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就可知“东方生风”这一条无法对偶。莫非这位古人的语文水平很差吗?不见得!可见必有错简。
错的事情,在谁都会发生。过去以为开国伟人从不出错,后来才发现他不是神。
那么,现在却要以为古人的《内经》从不出错?古人也不是神。
“逻辑+实证”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每一部经典都有自己的体系,你不能看到《河图》说天生地成,就说"在天为生,在地为成",现在又搬出《易》说"天地玄黄了。
 
有一句话说,
一个人说了一谎,就要用一百个谎去圆这个谎。
因为上面所论及的经文,不只是在一处出现,这里改动的话,引起连索反应,如其他地方出现"地化如何"等等经文也随之要修改。
 
玄的本意见《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为玄“。黑色给人一种未知神秘的感觉,因此玄进一步被引申为”高深莫测“、”不容易理解“的意思。
天玄地黄说的是开天辟地初期,天空是黑色的(现在呈蓝色是因为大气层的缘故),地面是黄色的。玄有幽冥深邃莫测之意,同样天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说文》说”黄,地之色“,大地给人踏实厚重的感觉,因此黄色也代表踏实厚重。故”天玄地黄“以及”在天为玄,在地为黄“指的都是天地的颜色以及其抽象的质感。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这句话确实很突兀,下面论述其他各脏中并未见这种句式。但这句话出现在三处,其中另外两处是《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
在《天元纪大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的原貌: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
黑体那段话本身指的是五运六气(三阴三阳)变化的具体表现,在天(宇宙空间)则体现为深远莫测,在人则表现为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生化,物质的生化产生了五味,认识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就产生了智慧,深远无边的字宙,生成变化莫测的神明。从上面可知,文言文为了不重复,后面论热湿燥寒时,省略了主语”神“一字,应该是”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神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同样,《五运行大论》中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上面”其在天为玄“中的”其“指的是”寒暑燥湿风火“,这句话是单独的,与肝无关,后面论述都是神在天为风时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黑体那段话是单独论述五运六气或者三阴三阳在天地变化的具体表现,而神在天为风、神在天为热、神在天为湿等等各个情况的详细体现。
《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是唐代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七篇大论中的两篇,他说参考了先师秘藏的本子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①,添加进去的。如果来源确实如此,很有可能是素问九卷中失传的那一卷(王冰当时只见八卷流传)。这样一来,”玄“不应是”生“的错简字。更何况”玄“字和”生“字根本不容易弄错——小篆(汉初用小篆)中的字形完全不同(玄字像扭结的绳索,生则像地里长出的草),唐朝时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体,”玄“和”生“都有很大区别,所以传抄过程不可能错简。
但如果王冰所参考的他搜集的资料以及先师秘本,这些资料若并非是《内经》原文,只是(晋唐之间)后人将五运六气著作汇集,参照当时存在的《素问》八卷的内容,进行模仿增删以贴近《素问》文风面貌的话② ,那很有可能以上两篇文章中黑体的话也只是模仿复制《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部分内容而已。此外,他本人也说过,当时他自己增添的文字用朱色以示区别③ ,现在是看不到了,无法知晓上面哪里是自己添加的,哪里是原文。

注释:
①《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② 根据现有《难经》《中藏经》等假托扁鹊、华佗所作而流传的书籍,不难看出古人有很强的填补经典阙佚遗憾的动机,对于内经也会如此。此外,王冰所加七篇大论共计五万二千多字,篇幅约占《素问》的三分之一。这与内经剩余文章篇幅有较大区别,从而更加让人怀疑不是原内容。
③《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玄的本意见《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为玄“。黑色给人一种未知神秘的感觉,因此玄进一步被引申为”高深莫测“、”不容易理解“的意思。
天玄地黄说的是开天辟地初期,天空是黑色的(现在呈蓝色是因为大气层的缘故),地面是黄色的。玄有幽冥深邃莫测之意,同样天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说文》说”黄,地之色“,大地给人踏实厚重的感觉,因此黄色也代表踏实厚重。故”天玄地黄“以及”在天为玄,在地为黄“指的都是天地的颜色以及其抽象的质感。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这句话确实很突兀,下面论述其他各脏中并未见这种句式。但这句话出现在三处,其中另外两处是《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
在《天元纪大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的原貌:黑体那段话本身指的是五运六气(三阴三阳)变化的具体表现,在天(宇宙空间)则体现为深远莫测,在人则表现为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地则表现为万物的生化,物质的生化产生了五味,认识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就产生了智慧,深远无边的字宙,生成变化莫测的神明。从上面可知,文言文为了不重复,后面论热湿燥寒时,省略了主语”神“一字,应该是”神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神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同样,《五运行大论》中上面”其在天为玄“中的”其“指的是”寒暑燥湿风火“,这句话是单独的,与肝无关,后面论述都是神在天为风时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黑体那段话是单独论述五运六气或者三阴三阳在天地变化的具体表现,而神在天为风、神在天为热、神在天为湿等等各个情况的详细体现。
《天元纪大论》和《五运行大论》是唐代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七篇大论中的两篇,他说参考了先师秘藏的本子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①,添加进去的。如果来源确实如此,很有可能是素问九卷中失传的那一卷(王冰当时只见八卷流传)。这样一来,”玄“不应是”生“的错简字。更何况”玄“字和”生“字根本不容易弄错——小篆(汉初用小篆)中的字形完全不同(玄字像扭结的绳索,生则像地里长出的草),唐朝时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体,”玄“和”生“都有很大区别,所以传抄过程不可能错简。
但如果王冰所参考的他搜集的资料以及先师秘本,这些资料若并非是《内经》原文,只是(晋唐之间)后人将五运六气著作汇集,参照当时存在的《素问》八卷的内容,进行模仿增删以贴近《素问》文风面貌的话② ,那很有可能以上两篇文章中黑体的话也只是模仿复制《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部分内容而已。此外,他本人也说过,当时他自己增添的文字用朱色以示区别③ ,现在是看不到了,无法知晓上面哪里是自己添加的,哪里是原文。

注释:
①《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② 根据现有《难经》《中藏经》等假托扁鹊、华佗所作而流传的书籍,不难看出古人有很强的填补经典阙佚遗憾的动机,对于内经也会如此。此外,王冰所加七篇大论共计五万二千多字,篇幅约占《素问》的三分之一。这与内经剩余文章篇幅有较大区别,从而更加让人怀疑不是原内容。
③《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单从文体上看,我不认运气七篇和內经其他篇幅有区别。虽然是王冰补入,但其成书绝非在唐代,应该是汉代之作。
同样,你去看《刺法》篇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两种写作风格。刺法应是后人之作。所以其内容的可靠度就没有其他高。可能原著确有刺法篇,或许因其内容技术含量高,被人为的去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内经中还是有多处提到刺法篇的
 
单从文体上看,我不认运气七篇和內经其他篇幅有区别。虽然是王冰补入,但其成书绝非在唐代,应该是汉代之作。
同样,你去看《刺法》篇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两种写作风格。刺法应是后人之作。所以其内容的可靠度就没有其他高。可能原著确有刺法篇,或许因其内容技术含量高,被人为的去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内经中还是有多处提到刺法篇的
五运六气成熟于汉,之前在别的帖子我也指出了,肯定是汉代的理论内容。王冰补入的,定然不是他自己所作或同时代所作,他所作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所见的版本和这些流传的五运六气内容之间进行相互参照,以补充和修正矛盾的地方,使得内经前后连贯,文意通顺而已。
汉朝时期的那些五运六气理论著作在师承的方式下流传,直到他的先师手中,然后他才见到。
然而在阴阳应象大论中“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这段话有人为移动的痕迹,有两种可能:1这段话原本就在他所见素问八卷中,只是可能中间有混乱,别的一篇的内容插入到这一段中间了;2这段话本没有,但在他先师所藏的五运六气书籍中论述肝的时候有,为了前后一致性,它将《天元纪大论》 和《五运行大论》 中出现的这段话插入到《阴阳应象大论》肝论述文字之间。当然,这也是猜测而已,毕竟朱书不可见了。
不管五运六气是不是内经原文内容,它本身也是历经了实践检验慢慢成熟的理论,即使不是内经体系的东西,但是对于应用有帮助,保留是有必要的。只是它的理论阐述是否能用于解释内经其他各篇内容,这里我还是不太肯定。
 
五运六气成熟于汉,之前在别的帖子我也指出了,肯定是汉代的理论内容。王冰补入的,定然不是他自己所作或同时代所作,他所作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所见的版本和这些流传的五运六气内容之间进行相互参照,以补充和修正矛盾的地方,使得内经前后连贯,文意通顺而已。
汉朝时期的那些五运六气理论著作在师承的方式下流传,直到他的先师手中,然后他才见到。
然而在阴阳应象大论中“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这段话有人为移动的痕迹,有两种可能:1这段话原本就在他所见素问八卷中,只是可能中间有混乱,别的一篇的内容插入到这一段中间了;2这段话本没有,但在他先师所藏的五运六气书籍中论述肝的时候有,为了前后一致性,它将《天元纪大论》 和《五运行大论》 中出现的这段话插入到《阴阳应象大论》肝论述文字之间。当然,这也是猜测而已,毕竟朱书不可见了。
不管五运六气是不是内经原文内容,它本身也是历经了实践检验慢慢成熟的理论,即使不是内经体系的东西,但是对于应用有帮助,保留是有必要的。只是它的理论阐述是否能用于解释内经其他各篇内容,这里我还是不太肯定。
其实中医所有理论都成熟于先秦,只是书名变换而已。而且有可能更早,內经中说,上古使僦季代,理色脉而通神明。这就说明诊断的色与脉在上古使僦季代手里已经完成。汉代所谓的上古就可想而知了。
五运六气有可能是《上经》的部分内容之一。
内经说,《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内经之前的经典,这几书部我认为才是真正的经典。
仓公之后这些书全部消失,而后宫庭出现了黄帝扁鹊内外经,
 
最后编辑:
玄的本意见《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为玄“。黑色给人一种未知神秘的感觉,因此玄进一步被引申为”高深莫测“、”不容易理解“的意思。
天玄地黄说的是开天辟地初期,天空是黑色的(现在呈蓝色是因为大气层的缘故),地面是黄色的。玄有幽冥深邃莫测之意,同样天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说文》说”黄,地之色“,大地给人踏实厚重的感觉,因此黄色也代表踏实厚重。故”天玄地黄“以及”在天为玄,在地为黄“指的都是天地的颜色以及其抽象的质感。
我已说过,看书要看立场、观点、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先生认为,内经作者上述这些话,是为了说明“东方生风……”等等,实属高深莫测,神秘难解吗?
根本不是!我在楼上已经说过,这是古人对于阴阳五行意图实证的逻辑过程
东方生风,“风”是什么?实体的气流吗?不是。古人的世界观是“唯动论”:“成改倚伏生乎升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因此“风”是指“升发”这种运动状态!或许有人会说:“啥是升发?看不摸不着!”所以古人就来了个实证:你看春天的草木,一遇暖风就迅速地往上生长,这就叫“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而人也有这种机制,也叫“升发”!好了,看见没有?确实看见了。
但是,“生发”的原始概念,是大自然的物理矢量,用来解释生物生长,证据链充足吗?生物,有许诸多化学问题,仅以物理说明,显然证据不够!这就是西方人和现代中国人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的主要原因。那么,古人难道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古中医人其实比现代所有中医人都聪明!不要不服气,大家想到没有?古人已经试图运用化学现象来补充证据链了!
这就是“木生酸,酸生肝“。
或许有人嗤之以鼻,”不笑不足以道“,就让我来明确解说一下。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如果说”风“是自然物理的生发运动,那么”木“就是生物的生发运动。生物的生发运动,也就是生物细胞(精)的努力生长。在此,古人认为”精“是先天(事先)存在的东西,这时由精所构成的生物基本结构已经具备。那么当细胞们努力生长的时候,由于能量代谢过于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就是”碳酸“。而这就叫”木生酸“!
生了酸会怎么样呢?酸会使血管舒张,从而较多的血液存留于血管,进入微循环者相对减少,这就叫做“藏血”。从阴阳角度来说,升发为阳,升发激烈导致“藏血”增加,便是“阳生阴长”;而藏血增加又反过来制约了“生发”(细胞能量代谢)程度,这种自动负反馈又是“阴阳相制”。于是,阴阳既有”互长“又有”互制“的特性,这其实是古人实证的结果。
而血管舒张血液存留这种“藏血”机制,中医就叫做“中医的肝”。所以,”酸生肝“!
至此,理论上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完整了!”肝“,既”升发“,又”藏血“,证据确凿。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就完整了?肝主藏血难道只有那么点内容?“
我说的是证据链的完整,而不是肝藏血所有内容的完整。就好比从上海到北京,有铁路,有公路,有海路,有航空线。但我们只要证明其中一条道路畅通,从上海就可以到北京,任何人都反驳不了,其它路线的可以逐渐添加。换言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木生酸,酸生肝“的实证过程,经过我的补充解说,证据链已经完整,即便拿到西医那里去,他也只有目瞪口呆地点头承认,在科学上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因为他们自己的实验分析也是这么干的!
至于其它证据的添加,只要常握了方法,我想在座的执业医师们自己就会增补完善了。
比如含有碳酸的血到达肺,就会交换氧气,失去酸性,这岂不就是”燥胜风,辛胜酸“?
又比如含有碳酸的血液本为紫黑色,透过血管壁、透过黄白色的皮肤,便是青色,所以”在脏为肝,在色为苍“!
由此可见,《阴阳应象》整段话的主要骨干,就是以具体验证抽象。而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古人条件有限无法细致,必须加上我们现代人的补充才更精湛。
那么,回头再看”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这一段,除了”化生五味“之外,可以用具体验证抽象吗?根本不行!联系上下文,可见它是衍生文字无疑!
 
我已说过,看书要看立场、观点、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先生认为,内经作者上述这些话,是为了说明“东方生风……”等等,实属高深莫测,神秘难解吗?
根本不是!我在楼上已经说过,这是古人对于阴阳五行意图实证的逻辑过程
东方生风,“风”是什么?实体的气流吗?不是。古人的世界观是“唯动论”:“成改倚伏生乎升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因此“风”是指“升发”这种运动状态!或许有人会说:“啥是升发?看不摸不着!”所以古人就来了个实证:你看春天的草木,一遇暖风就迅速地往上生长,这就叫“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而人也有这种机制,也叫“升发”!好了,看见没有?确实看见了。
但是,“生发”的原始概念,是大自然的物理矢量,用来解释生物生长,证据链充足吗?生物,有许诸多化学问题,仅以物理说明,显然证据不够!这就是西方人和现代中国人认为中医理论“不科学”的主要原因。那么,古人难道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古中医人其实比现代所有中医人都聪明!不要不服气,大家想到没有?古人已经试图运用化学现象来补充证据链了!
这就是“木生酸,酸生肝“。
或许有人嗤之以鼻,”不笑不足以道“,就让我来明确解说一下。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如果说”风“是自然物理的生发运动,那么”木“就是生物的生发运动。生物的生发运动,也就是生物细胞(精)的努力生长。在此,古人认为”精“是先天(事先)存在的东西,这时由精所构成的生物基本结构已经具备。那么当细胞们努力生长的时候,由于能量代谢过于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就是”碳酸“。而这就叫”木生酸“!
生了酸会怎么样呢?酸会使血管舒张,从而较多的血液存留于血管,进入微循环者相对减少,这就叫做“藏血”。从阴阳角度来说,升发为阳,升发激烈导致“藏血”增加,便是“阳生阴长”;而藏血增加又反过来制约了“生发”(细胞能量代谢)程度,这种自动负反馈又是“阴阳相制”。于是,阴阳既有”互长“又有”互制“的特性,这其实是古人实证的结果。
而血管舒张血液存留这种“藏血”机制,中医就叫做“中医的肝”。所以,”酸生肝“!
至此,理论上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完整了!”肝“,既”升发“,又”藏血“,证据确凿。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就完整了?肝主藏血难道只有那么点内容?“
我说的是证据链的完整,而不是肝藏血所有内容的完整。就好比从上海到北京,有铁路,有公路,有海路,有航空线。但我们只要证明其中一条道路畅通,从上海就可以到北京,任何人都反驳不了,其它路线的可以逐渐添加。换言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木生酸,酸生肝“的实证过程,经过我的补充解说,证据链已经完整,即便拿到西医那里去,他也只有目瞪口呆地点头承认,在科学上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因为他们自己的实验分析也是这么干的!
至于其它证据的添加,只要常握了方法,我想在座的执业医师们自己就会增补完善了。
比如含有碳酸的血到达肺,就会交换氧气,失去酸性,这岂不就是”燥胜风,辛胜酸“?
又比如含有碳酸的血液本为紫黑色,透过血管壁、透过黄白色的皮肤,便是青色,所以”在脏为肝,在色为苍“!
由此可见,《阴阳应象》整段话的主要骨干,就是以具体验证抽象。而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古人条件有限无法细致,必须加上我们现代人的补充才更精湛。
那么,回头再看”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这一段,除了”化生五味“之外,可以用具体验证抽象吗?根本不行!联系上下文,可见它是衍生文字无疑!
这些只是古人运用当时的理论去解释去对应中医的手段。重点还是在医道而不是阴阳五行。
就像五运六气,是以五运为中心,五运是人的系统。而六气是外界的因素。不管外面是六气还是八气十气,到了人身上就统一按五处理。如同计算机,运算如何复杂,十进制或八进制,它都是以二进制来计算。
经说天有八风,人有经风,八风受邪变为经风,触五脏。
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原因千变万化,但是维修的时候都要了解其结构原理。
 
最后编辑:
这些只是古人运用当时的理论去解释去对应中医的手段。重点还是在医道而不是阴阳五行。
就像五运六气,是以五运为中心,五运是人的系统。而六气是外界的因素。不管外面是六气还是八气十气,到了人身上就统一按五处理。如同计算机,运算如何复杂,十进制或八进制,它都是以二进制来计算。
经说天有八风,人有经风,八风受邪变为经风,触五脏。
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原因千变万化,但是维修的时候都要了解其结构原理。
古人当时的理论,也是中医现在的理论。中医没有单独的医道,只有与阴阳理论结合的医道。比如中医的医考,也得考阴阳!有一句话您说得对,“如同计算机,运算如何复杂,它都是以二进制来计算”,阴阳就是中医的二进制,离开了它,中医根本无从计算!中医最基本的计算就是阴阳,阴阳是构成“五”还是成“六”,自古以来便有不同流派,但针对的客观系统都是一个“圆运动”,这我已在别的贴子里说过(古中圆运动的两种物理形式)。
“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原因千变万化,但是维修的时候都要了解其结构原理。”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了解到什么程度,仅根据维修的需要。比如修计算机的,他们其实只是据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调整,你让他具体修理线路板硬件,他不懂也不会;让它修理硬盘电动机,它照样不懂也不会。可人家堂堂正正就是电脑修理师!
中医也是一样。每个中医都要学习人体解剖,但治病却是根据功能模块进行调整。病人得了冬季气管炎,给他小青龙汤,而不是把胸腔割开来“刮管疗毒”。为什么这样治病?在阴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得出的结果。小青龙汤是依据张仲景六经分析而来,认定“太阳病”,并且实证有效。在此“太阳”就是功能模块,而不属于具体结构。
如果觉得“太阳”这种理论“落后”,那么现代电脑修理师难道也在使用“落后理论”修理电脑?
 
其实中医所有理论都成熟于先秦,只是书名变换而已。而且有可能更早,內经中说,上古使僦季代,理色脉而通神明。这就说明诊断的色与脉在上古使僦季代手里已经完成。汉代所谓的上古就可想而知了。
五运六气有可能是《上经》的部分内容之一。
内经说,《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内经之前的经典,这几书部我认为才是真正的经典。
仓公之后这些书全部消失,而后宫庭出现了黄帝扁鹊内外经,
是的,根据史记中记载仓公口述上述书籍中一些条文可知,那些条文是相当古朴的,但对应病脉也是很纯粹的,即(相对于先秦来说的)后世的复杂病可能很难找到完全一致的条文对应。于是(我猜测)后人可能根据实践与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发挥形成内经理论体系。如果民间能出现这几部古书(毕竟仓公也有不少弟子,虽然每个弟子只学其一)或者能出土原始素问和灵枢版本就好了。
 
是的,根据史记中记载仓公口述上述书籍中一些条文可知,那些条文是相当古朴的,但对应病脉也是很纯粹的,即(相对于先秦来说的)后世的复杂病可能很难找到完全一致的条文对应。于是(我猜测)后人可能根据实践与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发挥形成内经理论体系。如果民间能出现这几部古书(毕竟仓公也有不少弟子,虽然每个弟子只学其一)或者能出土原始素问和灵枢版本就好了。
古人当时的理论,也是中医现在的理论。中医没有单独的医道,只有与阴阳理论结合的医道。比如中医的医考,也得考阴阳!有一句话您说得对,“如同计算机,运算如何复杂,它都是以二进制来计算”,阴阳就是中医的二进制,离开了它,中医根本无从计算!中医最基本的计算就是阴阳,阴阳是构成“五”还是成“六”,自古以来便有不同流派,但针对的客观系统都是一个“圆运动”,这我已在别的贴子里说过(古中圆运动的两种物理形式)。
“一台机器,出现故障,原因千变万化,但是维修的时候都要了解其结构原理。”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了解到什么程度,仅根据维修的需要。比如修计算机的,他们其实只是据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调整,你让他具体修理线路板硬件,他不懂也不会;让它修理硬盘电动机,它照样不懂也不会。可人家堂堂正正就是电脑修理师!
中医也是一样。每个中医都要学习人体解剖,但治病却是根据功能模块进行调整。病人得了冬季气管炎,给他小青龙汤,而不是把胸腔割开来“刮管疗毒”。为什么这样治病?在阴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得出的结果。小青龙汤是依据张仲景六经分析而来,认定“太阳病”,并且实证有效。在此“太阳”就是功能模块,而不属于具体结构。
如果觉得“太阳”这种理论“落后”,那么现代电脑修理师难道也在使用“落后理论”修理电脑?
现在的中医能治青龙症,不是因为你所谓的阴阳理论,假如没有伤寒论我想什么也不会,如果只给两部书内经和本经,多数人将 ̄片茫然。这说明什么?现在人根本就不懂中医的原理精髓。
再说气官炎也不是青龙汤所能治愈,现在中医缺乏求实精神,这里说某汤能愈某症,结果人家用了发现达不到这种效果。这是通病,为什么会有这种现像。
 
中医的理论应回归于源头,气血经脉,理论应当朴实易懂,而非抽象含糊。比如说我往一个水桶中加水,水桶里的水会多,这个应该任何人都不会反对。理论就应该这样。
再比如麻黄汤症,伤寒。寒邪使体表的毛细血管网络部分受凝不通,导致阴阳交汇部分中断,不通在最外的表皮,所以无汗,如果不通在荣(桂枝症)而表通的话,中断所产生的压力便以表体的汗孔以汗的形式释放,太阳病愈于午。这是治法,也就是说太阳病必须鼓动阳气去强行冲击不通之处,用药的话就用辛味发散之药入上焦鼓动阳气。用针的话就补其阳络(针刺部分静脉闭合,人为的产生压力差),来达到目的,阳气增强同时对阴也产生冲击,故用甘草之缓以护太阴。
 
最后编辑:
中医的理论应回归于源头,气血经脉,理论应当朴实易懂,而非抽象含糊。比如说我往一个水桶中加水,水桶里的水会多,这个应该任何人都不会反对。理论就应该这样。
再比如麻黄汤症,伤寒。寒邪使体表的毛细血管网络部分受凝不通,导致阴阳交汇部分中断,不通在最外的表皮,所以无汗,如果不通在荣(桂枝症)而表通的话,中断所产生的压力便以表体的汗孔以汗的形式释放,太阳病愈于午。这是治法,也就是说太阳病必须鼓动阳气去强行冲击不通之处,用药的话就用辛味发散之药入上焦鼓动阳气。用针的话就补其阳络(针刺部分静脉闭合,人为的产生压力差),来达到目的,阳气增强同时对阴也产生冲击,故用甘草之缓以护太阴。
若说中医理论“回归源头”,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阴、阳”究竟是什么?继而明确“气”是什么,“血”是什么,“精”是什么,等等。如果这些概念不明确,回归到哪里都没用。而中医人一般是比较顽固的,顽固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中医概念得不到实证,导致每个人认定自己的一套。当你把实证方法告诉他时,他又非常排斥。为什么排斥?因为一旦实证可以进行,它的知识就面临考验,需要有所扬弃,辛苦一辈子得来的东西,竟然对错参半,这是不能容忍的!
您说的“回归源头”,如果指的是“回归于模糊不清”,那是无人反对的,因为谁都能从中混水摸鱼。如果是“回归于清晰概念”,那就要遭致反对:“凭什么你的就是清晰,我的就是模糊?”于是就需要“逻辑+实证”进行判定。而一旦到了这一步,就有人不和你讲逻辑了!比如:“不管什么逻辑,我这也是实证!”哪怕他只是“祝由”了一下(烧香拜佛),但病情好转了,便可振振有词,至于中间是否有着逻辑链,那是不提的……
而你提到的“麻黄证”、“桂枝证”的解释举例,逻辑链也是不足的。“寒邪”具体是什么?通过“什么”使“毛细血管网络部分受凝不通”,而“皮肤毛细血管网络”与“病毒感染”有何联系?“中断所产生的压力”又如何实测?“容”的概念是什么?它怎么引起的“压力”?什么时候使人出汗,什么时候不使人出汗?
 
若说中医理论“回归源头”,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阴、阳”究竟是什么?继而明确“气”是什么,“血”是什么,“精”是什么,等等。如果这些概念不明确,回归到哪里都没用。而中医人一般是比较顽固的,顽固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的中医概念得不到实证,导致每个人认定自己的一套。当你把实证方法告诉他时,他又非常排斥。为什么排斥?因为一旦实证可以进行,它的知识就面临考验,需要有所扬弃,辛苦一辈子得来的东西,竟然对错参半,这是不能容忍的!
您说的“回归源头”,如果指的是“回归于模糊不清”,那是无人反对的,因为谁都能从中混水摸鱼。如果是“回归于清晰概念”,那就要遭致反对:“凭什么你的就是清晰,我的就是模糊?”于是就需要“逻辑+实证”进行判定。而一旦到了这一步,就有人不和你讲逻辑了!比如:“不管什么逻辑,我这也是实证!”哪怕他只是“祝由”了一下(烧香拜佛),但病情好转了,便可振振有词,至于中间是否有着逻辑链,那是不提的……
而你提到的“麻黄证”、“桂枝证”的解释举例,逻辑链也是不足的。“寒邪”具体是什么?通过“什么”使“毛细血管网络部分受凝不通”,而“皮肤毛细血管网络”与“病毒感染”有何联系?“中断所产生的压力”又如何实测?“容”的概念是什么?它怎么引起的“压力”?什么时候使人出汗,什么时候不使人出汗?
血液中的压力超出正常值就是邪气,压力怎么产生很好理解,打比方说明问题,一条河流的水在某处分成三个支流,若将其中一条支流截断,是不是这条支流的水便加在了其他两条支流上,人体的血管网络也是如此,在心脏泵血恒定的情况下,网络空间减少,压力便会上升。至于出汗也好理解,由压力上升,汗孔便以排出血液中的水份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之所以出汗是因为阳气大于阴气。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出汗,是因为心脏泵血加强而静脉回收不变。
古人的知识没有现代多,对中医的理解,多是物理方面的。
或许古不知道什么病毒之类的东西。但事实上病毒无处不在,人死尸体便会腐。水流静止便会成死水滋生细菌,只要把经络理通畅了,就不会为病毒的生存提供条件,癌症的发生都有一个特点,癌细胞厌氧,也就是说某处长期血液不通,氧气和营得不到提供为它提供了生存空间。
其实内经说破了就是讲这此内容。它的重点就是经脉,经脉可以调节气血。针刺千变万化。但目的只是一个去除多余的压力,打通闭塞之处。
 
血液中的压力超出正常值就是邪气,压力怎么产生很好理解,打比方说明问题,一条河流的水在某处分成三个支流,若将其中一条支流截断,是不是这条支流的水便加在了其他两条支流上,人体的血管网络也是如此,在心脏泵血恒定的情况下,网络空间减少,压力便会上升。至于出汗也好理解,由压力上升,汗孔便以排出血液中的水份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之所以出汗是因为阳气大于阴气。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出汗,是因为心脏泵血加强而静脉回收不变。
古人的知识没有现代多,对中医的理解,多是物理方面的。
或许古不知道什么病毒之类的东西。但事实上病毒无处不在,人死尸体便会腐。水流静止便会成死水滋生细菌,只要把经络理通畅了,就不会为病毒的生存提供条件,癌症的发生都有一个特点,癌细胞厌氧,也就是说某处长期血液不通,氧气和营得不到提供为它提供了生存空间。
其实内经说破了就是讲这此内容。它的重点就是经脉,经脉可以调节气血。针刺千变万化。但目的只是一个去除多余的压力,打通闭塞之处。
经络异常,会为病毒的生存提供条件,这是对的;毛细血管属于经络;体表毛细血管不通畅,呼吸道也受影响;如果病毒没发作,只是冷一些,慢慢会恢复,不叫病;病毒发作了,就是病。这样逻辑链算是通了。
附带地提醒一下:麻黄汤证的“压力”高,还是桂枝汤证的“压力”高?为什么一个无汗,一个有汗?
 
经络异常,会为病毒的生存提供条件,这是对的;毛细血管属于经络;体表毛细血管不通畅,呼吸道也受影响;如果病毒没发作,只是冷一些,慢慢会恢复,不叫病;病毒发作了,就是病。这样逻辑链算是通了。
附带地提醒一下:麻黄汤证的“压力”高,还是桂枝汤证的“压力”高?为什么一个无汗,一个有汗?
毛细血管网属于卫气的通道,因古人无法看见,所以一直用卫行脉外来叙述。所谓荣就是一些肉眼看得到的小络,荣伤也产生压力,但有汗以释放压力。而且两者脉像也有区别,紧和缓提示了压力的高低。消防水管通水的状态就是管子紧绷。人体的脉也是一样的。
病在阳以汗法,之所以能以汗法鼓动阳气去治,是因为体表有汗孔能释放多余的压力。
若病在阴,去鼓动阳气则是大逆,人的脏府和脑是处在封闭的结构中,没有地方释放。压力只会伤害组织。
伤寒论中的六经欲愈时,实际上也是治法。一天之中人体阴阳之气会有变化,那种状态下的气血有利于那种病,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针药人为的创造某病有利的气血状态。这就是治法。
 
风性善走,为阳邪,寒性收凝,为阴邪。人体的卫为性彪悍之气,行于体表,属阳;营(荣)为柔和养分物质,行于脉中,属阴。太阳中风,即风邪客于体表,身体产生更多卫气以抗击风邪,故出现(相对意义上的)卫强营弱。

卫为阳,性发散;营为阴,性收摄。二者相辅相成以完成对肌肤营养的输送和保护。卫强营弱,故卫气的发散太过,营无力收束制约,营中的水分动态平衡失衡,较多地从汗毛孔中外出,从而出现汗出怕风证,此为桂枝汤主证。

反之,伤寒则肌肉痛、恶寒,导致营凝结收束,从而卫弱营强。收束太过因此毛孔关闭无汗,而内部温度却无法释放,造成高热(故有的出现喘以释热),此为麻黄汤主证。

通常情况下,假若外界邪风强、气温(水温)低,风寒会同时伤人,只是(根据体质)受损程度不同,故以出现主证用对应的药。

当然,《伤寒论》只是仲景的例题集而已,它并不是遍历所有病,而是讲一些典型题的解法举例出来,好让后人仿照去学。序言中他说过,“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如果能学会他的用药和治疗规律,50%以上的病都能治。

比如麻黄汤的本质是去除营寒,以让汗出,从而退热,因此对太阳伤寒证有效。同样,根据仲景的例题进行“举一反三”:假若一个病人有冻疮(寒伤营,经络不通,血凝不走),也可以用麻黄汤加一些活血和通经药治疗。一个人出现寒疹,遇寒则痒,可用麻黄汤。类似地,有人自汗出,医师误用收涩剂(比如用了牡蛎粉),导致病人汗难出,身痒难耐,甚至身体发黄,此时照样用麻黄汤解之。

桂枝汤则相反,本质是出汗多,毛孔打开。此时要防止汗出伤阳,用桂枝生姜以补阳(很多学者和书籍都错误地说这里桂枝是发汗的),以将血液中的温度(能量)推导体表,而芍药则加速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防止能量散失太多),甘草红枣则补充津液,以弥补汗出以及生姜发汗导致的津液损失。因此,桂枝汤本身是补充体表能量和稍稍补充体内津液的作用。同样,不仅是太阳中风证可以用,对于其他很多病也可以用。比如桂枝汤加一些透表解毒药可以治疗风疹;卫气不和导致的自汗,也可用桂枝汤加防风黄芪治疗;一些风湿病程度不深,也可以桂枝汤加减治疗。再比如,经方中很多水液代谢失常的病也都是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仲景在序言中也说,“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可见他也自认为对那些幽深玄妙的五行经络穴位等东西的原理不是特别懂,所以他对于治病是以一种朴素的整体观来看待人体的——人死了身体就凉了,所以需要温度,要护阳;人不吃饭可以忍很多天,但不喝水则很快死去,所以要保存津液(现代证实人体60%以上都是水分);古代没有输液技术,也没有营养成分提取技术,自然只能靠人的胃来获取营养,所以保护胃气也是很重要的——遍观伤寒论一书,里面各种病治疗原则无非就是顾胃、护阳、存津而已。

他很少从五行经络来说明用药和治疗理论,仅仅是以整体观来推敲病(在六个层次,即“六经”)的深浅和传第情况,结合上述原则来治疗而已。对于脉象,他也只是辅助辨识作用,论述并不如后世那么细致,更多是以证以及用药后的反应为主要判断依据。

可以说,”证“就是一个经验模型,很难从生理原理上去解释为何有这种证(因为这会用到“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变化难极”;而且他自己又“非才高识妙”,无法给出原理解释),只告诉读者有某证该怎么样用药解决,用错了又会导致什么证,该如何解决而已。
 
内经和伤寒论不是一个体系,但他们并不矛盾。内经是理论模型,伤寒论是经验模型。理论模型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情况,总有例外,所以需要辩证地使用。这个辩证的能力,就体现出医生的水平了。这就是中医难学以及难教的原因;类似地,打仗也是,兵法讲的就那么一些,有些人看了,就成为著名的将军,有些人看了还是不会打仗,只会死背条文,去套用成法。一些战神甚至说不用尽依古法,这反映他理解透了兵书中要表达的意思(而不只是局限于文字上),过于较真那些文字反而成为条条框框约束自己。因此,经验模型则避免了这个过程,直接对应,告诉你什么情况用什么,因此也只能拿常见的、典型的例子(好处是,证对的上,效若浮鼔;坏处是,不太容易变通),而一些衍生的、次要的例子,不可能一一列举。比如《三十六计》果真世间能用的计策只有三十六种吗?灵活运用恐怕无数种。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出自阴阳应象大论。全句话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能也。”本句话中医界一直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其正确的含义是:天地是我们区分万物上下的参照物,气血的阴阳,如同男女的阴阳,而道路的阴阳,是人站在两条道路的中间,左手方为阳,左手边为阴,水火是我们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最佳参照物,阴阳是万物的始终。
我们区分万物上下位置是依什么为标准的,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内经告诉我们以天地为标准,地为下,天为上,距离地面近的为下,距离地面远的为上。道理的阴阳是即时确定的,是当你站在两条路中间才能确定道路的阴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