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中医理论----不揣浅陋,斗胆创新----《新六经辨证》

巴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2/06/18
帖子
34
获得点赞
32
声望
18
年龄
45
所在地
内蒙古赤峰市
在笔者学习《伤寒杂病论》时,六经辨证的理论结合他人的学说,使我有了一些感悟。

说起六经辨证,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六经?它的实质是什么?自古有很多说法,有的认为是六条经络、有的认为是病理层次、有的认为是证候抽象,说法不一。其中伤寒大家胡希恕认为六经辨证就是八纲辩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阳为总纲,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其中“表里”表示疾病位置,“表”指的是身体表面,“里”指的是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等管道,“半表半里”,指的是二者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六经,指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六经名称的由来,涉及经络系统或者阴阳消长变化等概念,如无兴趣,可以不必深究)

经络病位性质
太阳经阳证
阳明经阳证
少阳经半表半里阳证
少阴经阴证
太阴经阴证
厥阴经半表半里阴证



吴昶等(《论三胚层理论与六经辨证体系的相关及实践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8月第31卷第8期)认为六经系统与三胚层演化的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就是说六经是三胚层分化而来。生物学家认为,所有的高等多细胞动物都是从一种类似浮浪幼虫的原始动物进化而来的,它只有内外两胚层。比如腔肠动物水螅就是二胚层动物。


图片5.png

自扁形动物门开始有中胚层的分化,但尚无真正的体腔,中胚层也只是在二胚层之间有特定功能的一些细胞组织(肌肉结构、原肾管型和生殖系统等),随着动物逐渐进化,中胚层分化出体腔和更多的器官,它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就这样形成了高等多细胞动物三胚层的格局。


图片6.png

另外,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重演了种族发展的过程,所以高等多细胞动物(包括人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要一个二胚层到三胚层阶段,即原肠胚阶段。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

外胚层分化出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主要功能为:与外环境隔离,对外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外胚层对应中医六经的“表证”。当外界环境引起寒冷、疼痛、危险等感觉时,机体交感神经支配占优势,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积极做出有利的反应。内胚层分化出消化道上皮、呼吸道上皮、尿道上皮。主要功能为:吸收与排泄机体新陈代谢的必须物质,如消化食物和水、排泄出粪便与尿液、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内胚层与中医六经的“里证”内涵类似。当外部环境温暖而安全时,副交感神经支配占优势,机体积极新陈代谢,储存能量。中胚层分化出骨骼、肌肉、肾脏、循环系统、生殖系统,主要功能为:支持、营养、繁衍等,与中医六经“半表半里证”相对应(中医里某些脏腑不在表,也不在里,只能说在半表半里了)。

中胚层在所有的高等动物中都非常重要,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非常广泛。比如,表皮是外胚层所分化,而其下的真皮、结缔组织却由中胚层形成,对皮肤起奠基和支撑作用。比如,呼吸道、消化道等上皮由内胚层所分化,而呼吸道的软骨、消化道的平滑肌却由中胚层形成,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构成,起奠基和支撑作用(大部分空腔器官,内胚层所形成的只是薄薄的一层功能细胞,剩下的组织都由中胚层所形成)。中胚层分化了大部分实质性器官,并参与了大部分血管的构成,可以说,机体内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中胚层都参与其中,对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起主导和奠基作用。外胚层和内胚层所分化的器官发生疾病,短时间可能只在表皮或上皮,病情加重,时间长了就可能影响下面的组织(中胚层所分化),所以叶天士说:“久病入络”。同理,一些表现为中胚层的病证,很可能就有表证或里证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病,病位在循环系统,是典型的中胚层病变,如果气温降低,寒冷刺激表皮(外胚层因素),交感神经兴奋,其下的微血管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使高血压病人病情加重。或者病人近期吃的多,容易饥饿,不能控制饮食(内胚层因素),血脂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也可使高血压病情加重。

吴昶等认为三胚层与六经的对应关系:

外胚层——太阳、少阴——表证

内胚层——阳明、太阴——里证

中胚层——少阳、厥阴——半表半里证

结合胡希恕的理论,我演化了“新”六经与三胚层的关系:


六经病位性质胚层
太阳经实证外胚层
阳明经实证内胚层
少阳经实证中胚层
少阴经虚证外胚层
太阴经虚证内胚层
厥阴经虚证中胚层
上表 六经与三胚层的关系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半表半里证,改成了中证,一是“半表半里”名称相对繁琐,不简洁。二是半表半里证对应的方剂一般认为是小柴胡汤,而我认为小柴胡汤是表里同病的方子(表证和里证的都有),不是“中证”的代表方剂。为了避免二者混淆,就另起名称了。那么“中证”的治疗方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呢?后面会逐步说明。至于为什么把胡希恕的六经证的性质改为虚实了?首先,阳证包括表证、热证、实证,阴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其中表里是说明的病位,这里已经有这一项。而寒证热证,是说明所感病邪的性质。因为很多疾病都包涵热证与寒证的因素,有时不能截然分开,可随着病程的不同而变化,只是比例多少罢了。另外,寒热很多情况只是有形物质的淤积而引起,以病人主观感受为主,我们疏通了郁结,寒热也就没有了。而虚实所描述的是机体对于疾病抗争能力的大小和有无,比较关键。所以一般对疾病的性质来说,寒热不如虚实重要。综上所述,在疾病性质的描述中,把比较宏观的阴证阳证(表里、寒热、虚实)替换成了比较具体而重要的虚证、实证。

但是也应该知道,不管是表证还是里证,或者中证,不管是虚证还是实证,都可以伴随着热证或寒证,如果六经再加入寒热这两个因素,那么六经也许会变成十二经(3×2×2=12)。

外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在人体的最外表(皮肤等),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一般都是空腔脏器(肺、气管、消化道),如而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一般都是密度较大的实质性脏器(骨、肌肉、肾、脾等)。三胚层所分化的各种器官在“脉”上的投影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外胚层形成的器官(皮肤)会是在脉的最表浅的层次,也就是浮位的浅层。二,内胚层形成的器官(空腔脏器)在脉的浮位深层,比皮肤深一点。三,中胚层形成的器官(除了骨以外实质性脏器)在脉的中层。四,中胚层所形成的骨组织在脉的最深层,就是沉位的深层。那么如果哪一胚层所分化的器官发生了疾病,由于机体行使其自愈能力,病变处就会血流增加,使该器官在“脉人”上的投影变强,从正常脉象显露出来,出现与众不同的“独”,这样我们就能通过脉诊来确定疾病的大体位置,为辩证用药打下基础。

六经病位性质胚层脉位
太阳经外胚
阳明经内胚浮位深层
少阳经中胚中、沉
少阴经外胚
太阴经内胚浮位深层
厥阴经中胚中、沉
上表 六经与脉位的关系

那么,我们是否能跟据这个表来指导用药呢?我想恐怕不能,首先,表证和里证从脉位上来说不好区分,特别在疾病状态下。比如胃炎引起的上腹胀满,属于里证范畴,脉象也可以浮起,与表证单纯从脉位(浮沉)上不好鉴别。其次,在中医理论中,“表里”是指病邪的位置的深浅。而比如皮肤病,病位表浅,应该属于“表证”,但治疗时不可能只用解表法,或全部病人都用解表法,具体治疗方法还得仔细辨别。再比如胃肠炎,如果有湿邪存在,要促进水液的代谢,祛除湿邪,我们不但要燥湿、利尿,而且祛湿还可以发汗,以振奋机能。所以说,虽然我们知道了六经的结构基础是三胚层,也把它们和脉诊联系起来,可是还是不能准确指导临床用药。

我经过多年的摸索,找到了一些方法,更加快速准确地指导辩证。下表中脉象与治法直接对应:

六经胚层脉象治法
表实证外胚发汗
里实证内胚通里
中实证中胚活血
表虚证外胚紧虚发汗+补益
里虚证内胚软虚通里+补益
中虚证中胚沉虚活血+补益
上表 新六经辩证的脉象与治法

这张表里,我把六经直接概括成类似八纲的名称。以脱离中医经络概念的干扰,比如把太阳证表示为表实证,把少阴证表示为表虚证。

对这张表的解释,首先说一说治法是怎样得出的。我重新定义了六经系统(表证、里证、中证)的概念:1,凡事能用发汗解表药物治疗的病证,称为表证。2,凡事能用“通里”的药物治疗的病证,称为里证。这里的通里法包括泻下法、消食法、理气法、利尿法、化痰法、燥湿法、涌吐法等,能通畅由于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固体或液体的淤积。3,凡事能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的病证,称为中证。

这么定义的原因,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因为要找到“脉象”与治疗方法对应的关系,以达到凭脉用药的目的。所以我罗列了中医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发汗法,泻下法、消食法、理气法、利尿法、化痰法、燥湿法、温里法、清热法、活血法、补气法、补阳法、补血法、补阴法、安神法、息风法、收涩法,还有些不太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涌吐法(患者比较痛苦),杀虫止痒法,拔毒生肌法,驱虫法等等。从中可以看到,表证治疗方法只能对应发汗法。而里证,凡事能通畅内胚层器官固体和液体的淤积的方法,都归于治疗里证的方法。而中证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是活血化瘀法,因为中胚层所分化的器官和组织,一是质地比较致密,是实质性脏器,二是不与外界交通,不象皮肤直接暴露在外,通过出汗可排除病邪,也不象肺或消化道、泌尿道,能把分泌物和排泄物排除体外。所以如果中胚层所分化的器官和组织有了病邪和毒素,只能通过血管把病邪运输到外胚层和内胚层,从而排出体外。在治疗时,就要设法提高血液的运输效率,只能采取活血通络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比如治疗关节痛、老寒腿,涉及外胚层和中胚层,我们会用活血通络、发汗祛风的方法来治疗。

至于经常和活血法合用的理气法,主要能推动消化管内或血管内有形物质的淤积,而对密度较大的实质性器官的治疗,只起到辅助作用,(比如活血理气法)不适宜当作基本的治疗方法。比如,心脏和血管属于中胚层所分化。据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血瘀证为主要证型,其频率为73.71%(《9790例冠心病心绞痛辩证分型文献统计》——其其格等)。

那么六经的特征性脉象,是如何演化出来的呢?
 
主要脉象的解析

弦脉

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肝郁气滞、疼痛、疟疾。

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疼痛。

弦紧脉的定义:在一个搏动周期里,当脉管处于扩张过程,突然遇到阻碍,使扩张终止,出现脉管绷直的一个现象。脉管绷直后出现颤动,就是紧脉,如果不出现颤动就是弦脉。是否出现颤动与脉管的“紧束”程度有关,紧束的越厉害,脉管扩张停止的越突然,就越是容易出现颤动。根据全息理论,“紧束”信息来源于人体外表皮肤受到紧束,从而投影到脉象上。寒冷是其中的重要的原因,人体在感到寒冷时,毛孔收缩,皮肤的毛细血管也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这些收缩的信息,投影到脉象上,就表现出了紧脉。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也可以是感受到心理压力所致。如竞争、对抗、危险、焦虑等状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减少不必要器官的血流量(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优先供给心,脑,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战或逃”反应,保证人体平安度过应激状态。由于脉管的“紧束”程度相比寒冷刺激所引起的要低一些,所以在高血压病的患者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一般会表现出弦脉,很少表现为紧脉。

人在生气、愤怒时,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收缩力加强、肝脏瘀血、胃肠道血流量会降低、蠕动减慢,机体积极做好“战斗”准备。这时脉象上,也会表现为弦脉。

人在疼痛时,也可引起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随着疼痛程度的不同,血管收缩的力度有大有小,引起脉管的“紧束”程度也会不同,从而会出现紧脉或弦脉。

脉管绷直后是否出现颤动,出现“紧”象,还与脉管的弹性有关。如果弹性好就容易出现,如果弹性不好则不易出现。比如一个橡皮筋,手拿两端,突然拉紧,就容易在绷紧后出现颤动。如果是一根粗线,突然拉紧,颤动就不容易出现,这说明橡皮筋弹性比粗线好。此现象在脉管上,则表示易出现颤动的血管弹性好,没有动脉硬化或只有轻度的硬化,不出现颤动则表示动脉硬化或者动脉缺乏某些精微物质的营养(就像风化的橡胶,硬而脆)。

同样,如果脉管不存在“紧束”的状况,但动脉本身出现硬化,或缺少某种精微物质,从而弹性下降,脉管在搏动时,扩张过程末期也会被血管本身所限制,扩张突然终止,也会出现弦脉。比如在动脉硬化的患者中,或者在肝炎、疟疾的患者中也会出现弦脉。如图所示:

当然,轻度弦脉也属于正常脉象。健康的血管,或者轻度硬化的血管,在搏动时,扩张过程末期被血管本身延展性所限制,会出现轻度弦脉。

当人体受到寒邪外侵时,脉管紧束,出现明显的紧脉,这时对应的治疗方法就是发汗解表法,通过药物和物理温覆取汗,来达到治疗效果。笔者把应用发汗解表法来治疗的病证,称为“表证”,那么相应的在脉象上,紧脉就是表证的标志性脉象。这个结论也可以换另一种思路理解。根据全息理论,当脉长时,则说明人体气血组成的“脉人”也长,(“脉人”可以理解为由气血组成的躺在“寸、关、尺”上的小人),当脉短时,则说明人体气血组成的“脉人”也短。当脉浮时,人体气血组成的“脉人”也膨胀而大,当脉沉时,人体气血组成的“脉人”也紧实而小。紧脉表示脉管张力增大,也就是紧张度升高,而脉象的紧张度总是体现在脉象的表层,也就是说不管是浮紧脉还是沉紧脉,紧束之象都是在“脉人”的体表,对应着人体外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所以说表证的特征性脉象就是紧脉。古人说:一分恶寒有一分表,笔者则认为:“脉有一分紧象就有一分表证”。不管是浮脉还是沉脉,有紧象,就要解表,或君、或臣、或佐。(主要、次要、再次要)。

弦脉所主之病,除肝胆病、肝郁气滞、疼痛、疟疾之外,一般认为也主痰饮。最早出现在《金匮*痰饮》病篇第12条曰:“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陈国权在《〈金匮〉痰饮病“脉偏弦”研究》一文中指出,《金匮》中论述痰饮的一共多达几十条,除了上述《痰饮》病篇第12条以外,很少论及弦脉主痰饮,仅在第21条再次论及悬饮证时,方论及“脉沉弦”,这是除“脉偏弦者饮也”之外,唯一具体论及弦脉可主悬饮,且屈居沉脉之后。所以传统中医认为的弦脉主痰饮,是不恰当的。

紧脉所主之病,除寒冷、疼痛之外,一般认为也主宿食。出自《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第25条,“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胡希恕老师认为转索无常为滑脉,这一条应该是滑紧脉,指的是滑主宿食。第26条说,“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这里的脉紧,是接着25条所说,也是滑紧脉。此条是论述宿食的滑紧脉与一般外感风寒紧脉的鉴别。而第21条说,“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第22条说,“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这两条都没有说紧脉主宿食。所以说紧脉不主宿食,宿食的脉象应该是滑、涩、或软脉。

浮脉与沉脉:浮脉在原则上,表示气血在人体表层,正邪相争在表层,一般出现在外感疾病中。但在中医临床上,大多数浮脉却出现在胃肠道疾病或虚损性疾病中,所以浮脉不能代表“表证”,更不能说凡是浮脉都使用发汗解表法,所以笔者对于浮脉的重视程度不大。那么具体都有哪些病证会出现浮脉呢?

第一,外感疾病,外邪侵袭体表,正气抗争,气血在机体表层旺盛(皮肤,上呼吸道等),脉象上表现为浮脉。

第二,内胚层所分化的空腔脏器,在发生病变时,特别是腹部发生涨满的时候,胸部发生喘满的时候,它们在脉道上投影向周围扩大,突破正常时的浅层位置,显现到表层,出现浮脉。

第三,虚损性病证,气血供应不足,会优先保证大脑、头面部、心肺的血液供应,这些组织器官会在脉象上投影相对增大,就会出现浮脉。或者阴虚证,大脑、头面部的气血也会相对增加,表现为虚性的亢奋,也在脉象上表现为寸部的浮象。



沉脉,一般是指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但是笔者认为还包括这种脉象:在总按或者分按寸、关、尺时,重按到截断搏动时,在医生手指的尺侧端(患者桡动脉的近心端),仍然有脉搏搏动的脉象。

肝脏、脾脏、心脏、血管、肌肉、骨骼这些实质性的组织器官发源于中胚层,如果它们发生病变,气血供应增大,相应脉管沉位的投影就会增强,而其它组织器官气血相对减少,其投影也相对减弱,于是表现为沉脉。所以沉脉是中证的标志性脉象(中证就是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病证,位于人体最里层)。在治疗上活血化瘀法是其主要治法。沉脉主血瘀,如果瘀而化热,出现沉数脉,或沉滑脉等,则为血瘀血热,一般应用凉血活血的药物。如赤芍、牡丹皮、丹参、紫草等。

但在临床上,虚损证有时在脉象上也表现为沉脉。在阳气虚时,阳气不足,不能输布全身,只能龟缩在人体最里面(心脑血管),就像将要熄灭的烛火,火苗越来越小。但这种情况,沉脉一般兼有细、或弱、或弦紧,常出现在肾阳虚证中。所以在临床中,出现沉脉时一定要区分虚实这两种证型。

还有一种情况,在病邪来的比较急、比较重时,正气无力抗邪,出现气血被压缩在心脑血管等深层组织器官,在脉象上表现出极沉的“伏”脉,证型上表现为各种厥证、痛极、大寒、严重的食积等等。治疗时应该立即祛邪,邪去则阳气回复,脉亦浮现。

软脉,在中医28种脉象中,没有软脉这一脉象,与之相近的有濡脉。濡脉表现为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与笔者所说软脉不同,软脉是单纯的脉管紧张度降低,续按有力或无力。即在脉管搏动时,扩张的后期,脉管逐渐停止扩张,没有遇到明显阻碍,无端直而长的感觉,称为软脉。为脉管扩张过程无外在因素或血管本身的紧束。或者脉管搏动力量弱小,未达到动脉边界,就像拉一根绳子,没有拉直,就看不到绳子直挺绷紧的状态。总的来说,凡不是脉管紧张度高的弦紧脉,其它脉管紧张度低的脉象都可以归为软脉。那么也就意味着临床上很多脉象属于软脉,如濡、弱、微、散、虚、实等,同时很多病证也表现为软脉,就使软脉所对应的病证很复杂,可以是除了表证和血瘀证之外的一切病证(比如虚、实、热、湿热、痰、湿、水、饮、积等)。

软脉出现的原因,一是出现在健康人的“平脉”中,特别是在休息时、心情平静愉悦,或者吃饭以后,没有寒冷与各种外在压力,副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处于“食”或“养”的状态,气血在内胚层分布稍多,脉象就会出现软脉。

二是有形之邪在内胚层所分化的器官内於积,比如肺脏、气管、胃肠道、泌尿系统等器官代谢异常,形成水、湿、痰、饮、宿便等。或由无形之邪或有形之邪於积而生的热证,如阳明气分证或湿热证、痰热证。这些情况时正邪抗争,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气血相对增加,而外胚层、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气血相对减少,投影在脉管上就出现软脉。所以说软脉为里证的特征性脉象,在疾病状态下,代表了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正处在病变中。那么内胚层所分化的器官患病后,气血相应增加,为什么脉象上一般表现为不是很强力的软脉呢?一是因为脉管柔和,没有搏指的脉管紧束之象。二是内胚层的组织器官气血虽然相对增加了,但病变所处的位置一是象胃肠道那样的空腔脏器,再就是象海绵一样的肺脏,与实质性脏器病变时的气血密度差很多,很少出现非常有力搏指的脉象。如果患者出现了软而有力的实脉、洪脉、滑脉等,则表示病情较重,正气不虚,需要用比较强力的祛邪方法,比如清法、下法、吐法等。

再一个,软而无力为虚脉。虚损分为气、血、阴、阳的虚损,除了阳虚证有时可以表现为沉细或沉紧等脉象外,都可表现为软脉。如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

滑脉与涩脉。滑、涩表示在每个搏动中,脉管扩张速度和回缩速度的快与慢,快的称滑脉,慢的称为涩脉。滑脉,中医理论认为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脉管的起伏,随起随落,滑脉见于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但在临床中,典型的滑脉不多见,痰饮、食滞、实热证大部分不表现为典型滑脉,而在血管弹性好的轻少年中,气血旺盛,也可以出现轻度滑脉。所以滑脉不是里证的特征性脉象。涩脉,中医理论认为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多由于血少精伤,津液亏损,气滞血瘀所致。但临床上典型的涩脉也少见,多见于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而绝大多数气滞血瘀证并不出现涩脉,所以涩脉不是血瘀证的特征性脉象,也就是说涩脉不是中证的特征性脉象(中证: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所患病证)。

虚与实:虚是按之无力,实是按之有力。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病证的虚实是纲目。脉象的虚与实,是判断病证虚与实的最主要的方法。原则上好像很简单,其实有时很难分辨的。我们知道,诊脉时压力多少克是无力,多少克是有力,不能有标准数据,就是勉强制定一个,也不会适合所有的人。比如体力劳动者,气血相对强,趋势向外,脉象偏于弦大,脑力劳动者,气血相对弱,趋势向内,脉象偏于软弱。脉象的有力无力的感觉全是从对比中得出来的,不但所有人的对比,而且是病人的现在和过去对比。有了比较,才能得出结论。(临床时间长了,摸的脉多了,就会慢慢有些体会。但是很多情况还是要根据临床症状来揣测。)

总的来说,凡是无力的脉象,病证都有虚损的因素。如果脉管紧张性高,出现弦紧无力,可能是表证伴有气、血、阴、阳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虚损。同样,如果脉管紧张性低,出现软而无力的虚脉,可能是虚损证或者里证伴有气、血、阴、阳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亏损。如果出现脉沉而无力的弱脉,可能是阳虚证或者中证伴有气、血、阴、阳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的亏损。

迟与数,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脉搏跳动的次数,一个呼吸间,跳动少于4次,为迟脉,跳动多于5次,为数脉。一般来说,迟脉见于寒证,数脉见于热证。但临证时不可执着,现在看中医的一般都是慢性病,脉率偏快的很可能是心动过速、心力衰竭,脉率偏慢的很可能是心动过缓、脾虚湿胜证。再者运动员,心功能强,气血充盈,百脉通畅,心率也偏低。

脉的总按与分按。总按就是寸、关、尺三部脉一起按,分按就是单按寸、关、尺一部脉。笔者发现按远心端脉时,近心端脉搏动的力量会增强。比如按寸脉,那么关脉和尺脉相比分按时脉力增强,所以总按时,关、尺的脉力强于分按关、尺脉。由于同样原因:寸脉总按和分按脉的搏动力度是一样的,所以就导致总按时,感觉寸脉的搏动力度小于关尺脉,而分按时,寸、关、尺力度相差不多。

总按时关、尺脉象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体会人体总的状态,如弦、紧、虚、实、滑、涩、沉、浮等,而分按适用于体会脉晕点。
 
新六经辨证施治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或心理压力导致血管痉挛收缩、缺血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表证。治疗方法称为发汗解表法,是主要的祛邪方法之一。通过汗液排除病邪,或者改善人体腠理紧密的状态(腠理,中医概念,指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腠理的舒密影响着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若腠理紧密则汗孔闭,故不易出汗,若腠理疏松则汗孔开,故易出汗)。其对应的脉象为紧脉。在刚开始临床时,对于发汗法,不太重视,认为只是在风寒表证时,或风寒湿关节痛时应用。随着临床增加、学习名老中医经验,后来又逐渐总结出新六经辩证,认识到发汗解表法应用非常广泛,凡是脉象有紧象的,都认为有表证的因素,“有一分紧象就有一分表证”,只是比重有大小,都应该应用发汗解表法,或为主,或为辅。

现代社会,体力劳动减少,加上夏季空调冷饮,冬季“好俏不穿棉”,有很多人腠理紧密,不易出汗。体表就会淤积很多“垃圾”,排泄不出来,从而会出现很多疾病。从进化的角度看,人这种动物,适合长时间运动,因为没有皮毛,能通过汗液散热。有这种生理构造,说明人类是一种很容易出汗的动物,但现代社会,多少天不出一回透汗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保健养生方面,有很多人喜欢汗蒸、泡热水澡,能缓解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病、颈肩腰腿痛、慢性气管炎、哮喘、慢性皮肤病等等。

在著名中医李士懋所著《中医临证一得集》中,李老运用发汗解表法治疗高血压病,对我很有启发。笔者仿其方法,运用发汗解表药配合辅汗法,治疗表寒表郁型高血压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偶然得到治疗银屑病专方,仿此方意,笔者运用补肾活血祛风法治疗各种皮肤病,只要辩证准确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后来在临床中,笔者以发汗解表法为主,曾治疗尿频尿急症、遗尿、咳喘、头痛、面瘫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病邪在表,称表证,是外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如皮肤、神经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一系列的病证。表证的治疗方法为发汗解表法。方剂举例:麻黄汤、荆防败毒散等。

病邪在里,称里证,是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一系列的病证。里证的治疗方法称为通里法。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通常中空,属于中医的六腑,六腑以通为用(正常的生理功能为通畅),所以凡是能保持内胚层器官功能通畅的方法,都可以称为通里法。通里法可以清除,阻碍内胚层器官功能运行的病理产物,如热、水、饮、痰、湿、食积等,所以通里法包括泻下、清湿热、燥湿、利水、化痰、理气、化滞等多种治法。方剂举例:大承气汤、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平胃散、五苓散、二陈汤、保和丸。

病邪在中,称中证,是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如骨骼、肌肉、肾脏、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一系列的病证。中证的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法。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通常为实质性器官和组织,属于中医的五脏、肌肉、骨骼等,投影在“脉人”的最里层。由于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没有直接通往外界的管道,不能直接把病邪和病理产物排出体外,只能通过血液运输到外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排出去,或者通过血液运输到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排出去。所以中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所患的病证,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活血化瘀法。方剂举例:失笑散、血府逐瘀汤,七厘散等。

中胚层分化了大部分实质性器官,并参与了大部分血管的构成,可以说,机体内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中胚层都参与其中,对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起主导和奠基作用。所以活血化瘀法使用非常广泛,清代医家王清任对活血化瘀法推崇备至,为后世的应用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面讲述了三经的治疗,都是实证,即表实证、里实证、中实证。还有三经,即表虚证、里虚证、中虚证,治疗时只是相应的治法加上补益的方药,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种虚损,可以单补一种,也可以几种合用。以适用于临床各种虚实夹杂的证型。虚实各三经,就是六经。

以上是三胚层病证的主治法,如果有两经合病(两个胚层病证都有),该怎么治疗呢?

如果脉象紧,又有里证的症状(即内胚层疾病的症状),是表里同病。方剂举例:小柴胡汤去人参、银翘散、藿香正气散、小青龙汤、越婢加术汤等,可以治疗多种表里同病的病证,比如胃肠炎、鼻炎、咽喉炎、肺炎、气管炎、哮喘、肾炎、尿频尿急症等。

如果脉象软、续按沉而有力,有里证的症状,是里中同病。方剂举例:桃核承气汤、丹参饮、鳖甲煎丸等,可以治疗多种里中同病的病证,比如慢阻肺、胃溃疡、各种消化道肿瘤、呼吸道肿瘤等等。

如果脉象沉紧,又有中证的症状(即中胚层疾病的症状),是表中同病。方剂举例:小活络丹、身痛逐瘀汤等,可以治疗多种表中同病的病证,比如骨关节疾病、肌肉韧带疾病、心脏、颅脑等很多组织器官的疾病。如果脉象沉紧,或沉细紧,又有肾阳虚损的症状(如腰酸腿软、四肢怕冷、夜尿频多、阳痿等),是肾阳虚证,宜补肾助阳,方剂举例:四逆汤、右归丸、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可以治疗肾阳虚证,或者感受寒邪的肾阳虚证。

经过多年思考和总结,得出了临床中脉象辨证的一些思路。

1,凡是症状中有内胚层症状的(内胚层所分化的组织器官发生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必用通里法。根据症状和脉象的有力无力来确定有无虚损证,决定是否应用补益的方法及其比例。

2,凡是脉象有弦紧之象的,必“加”用发汗解表法,即在原来治法的基础上,加上发汗解表法。视症状和脉象情况,决定其比例,或为主,或为辅。

3,凡是脉象有沉的因素的(一种情况是脉位深沉,第二种情况是截断脉搏时,在桡动脉近心端仍有搏动),必“加”用活血化瘀法,即在原来治法的基础上,加上活血化瘀法。视症状和脉象情况,决定其比例,或为主,或为辅。(当然,沉而无力的脉象,也可能是肾阳虚证)

4,脉象出现无力的因素,则根据症状来决定是否有虚损证,及虚实比例的多少,或补益为主,或补益为辅。

以上总结,只适用于一般的常见病、慢性疾病,对于重症、急症,由于气血变化剧烈,可能不太符合上述规律,会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比如在大痛、大寒、厥证、严重的食积,会出现伏脉,甚至脉伏而不见。这时我们应该舍脉从症,注意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能更好的辨证与治疗。
 
如果搞中医创新,我觉得理论创新难度比较大,而且不容易被多数人接受。我认为,中医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解或解释创新。中医的不少经典结论,论证不充分,让人总觉得有点玄,甚至有点怀疑它的正确性。如果用现代科技知识去解释,就会使大家对高深的中医理论更加理解、尊重和运用。
二、 对疑难杂症的治法有突破。不管多么高深的理论最终都要体现在临床效果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在高深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些疑难杂症在治法上有突破性进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如果理论创新跟传统经典相悖,八成是费力不讨好。
 
如果不太理解,请先参考中医脉诊与全息律这个帖子,复述了许跃远教授脉诊的全息规律,结合本帖三胚层理论,就能推导出新的六经辨证。



大家知道,在中医临床中有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其中问诊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辩证手段。初诊时,没有二、三十分钟,是看不好一个病人的,这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病人交流。但在慢性病、疑难杂症中,有的患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都难受,不容易抓住重点。而有的疾病又缺少症状,无“症”可辨,如乙肝缓解期,没有明显不舒服,这时就需要脉诊来确定自愈机能的“用力”方向,一锤定音了。脉诊属于四诊的“切”诊。所谓“切诊”,就是脉诊和触诊。触诊,就是以手触按病人的局部体表,察看病人的体温、硬软、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诊断。特别是腹部的触诊有很大的价值,日本的“汉方医”就非常重视腹部触诊。
说起脉诊,是中医标志性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最难掌握的部分之一。首先,要明确脉搏的形成机制,它是一种动脉的整体搏动,就像心脏一样,首先扩张,然后再回缩,其周期与心跳一致。它的形成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机械波,以动脉管为介质进行传播。脉搏并不是血液向前运动造成的血管周期性扩张,而是在心脏收缩期(约0.3秒)终了之前就把收缩引起的扰动传遍全身。就人的感觉而言,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等处的搏动和心跳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而从心脏射出的血液流到这些地方所需要的时间要长的多,差一个数量级以上。
而脉诊的原理其实也很简单,有些人可能知道“全息律”这个概念,它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人体。它的概念是:“生物相对独立的部分,包含了整个生物体的病理、生理、生化、遗传、形态等各方面的生物学信息”。比如常见的有耳诊、足诊、面诊。有的人可能做过足疗,有经验的技师,就会通过足部反射区,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态。脉诊,也是一种全息律。中医脉诊的部位是桡动脉在手腕附近表浅的一段,大约5、6厘米,可以很容易摸到。当然整条桡动脉不可能全是脉诊的范围,只可能是显露的这一段。桡动脉的这种位置和形态,促成了我们优先选取这段动脉作为脉诊的对象,它具有方便、浅表易触及(伸手就能摸到)、不长不短、不粗不细、没有弯曲等特点。古时候,曾经使用过“遍诊法”,就是选取头部、手部、足部的动脉进行脉诊,很不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逐渐被淘汰,没有人再使用。另外,如果桡动脉发生变异,绕行到手背,就形成“反关脉”或“斜飞脉”,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脉诊就会失去诊断价值,因为此时的桡动脉弯曲,且周围软组织较薄,血管凸出,与正常脉诊的感觉明显不同。
脉诊是全息律的一种,但它和一般的全息律略有不同,一般全息律都是静态的,而它是“动态”的。脉诊更能反应生命体的各种状态,但是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不同于一般面诊、足诊那样容易操作,脉诊需要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脉诊时指下细微的感觉,得经过一段时间体会,才会慢慢感受到。脉诊难以掌握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标准,每种脉象都是一种感觉,脉诊专著只好用各种形容词来描述,往往和脉诊风马牛不相及,歌诀背的滚瓜烂熟,临床时也傻傻分不清。“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脉象的标准,是在临证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是通过病人与正常人对比、病人与病人对比、病人的自身对比而得出的。如在疾病状态下,脉的有力和无力,有力代表机体正气正努力抗邪,无力代表机体各种功能减弱。但是脉搏搏动力度多大是有力,多大是无力,是需要一定时间实践才能掌握的。
脉诊一般从八个方面来考察动脉的搏动:
1,力度:脉搏应指力度的大小。它反应了机体各种功能的强弱,应指有力则正气旺盛,在疾病状态下,提示正邪相争剧烈。应指无力则正气虚弱,在疾病状态下,提示病情迁延,抗邪无力。
2,紧张度:脉管的张力,包括紧、弦、软等。这个方面比较重要,紧张度高,代表着交感神经支配占主导地位,小动脉收缩,血压可升高。紧张度低,代表着副交感神经支配占优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脉位:最明显的搏动在脉管中的位置,浮、沉等。在病理状态下可以提示病灶位置的深浅。
4,脉晕点:异于其它部位,根据全息律可提示病灶的位置和性质。
5,流利度:每个搏动地快与慢(脉管扩张与回缩的速度),搏动地快称滑脉,搏动地慢称涩脉。
6,脉体:所能触及脉管的粗与细、长与短。
7,脉率:脉动频率的快与慢。
8,脉律:脉搏节律和力度是否均匀整齐。
传统的28种脉象,不外乎以上8个方面的叠加与组合。
脉诊首先要明确正常脉象是什么样的,这个要多“摸”,慢慢地心中才能有正常脉的标准。一个是摸正常人的脉象,另一个是摸病人的脉象。病脉在各种方面都可能不同,如力度有大有小,脉率有快有慢,摸地多了,就会总结出正常脉象是什么样的。总的来说应指力度适中,脉管的紧张度可以偏弦、偏紧,或偏于软,但程度轻微,脉位不浮不沉,流利在度正常范围,或有轻度滑脉,脉体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脉搏不快不慢,节律规整,没有明显的脉晕点,这就是正常脉象。但学脉诊时间久了,脉诊时也不会把脉的每个方面都逐个观察,而是一搭手,很快就会大体感觉到病情的轻重,就是中医所说的候脉要注意候脉的“胃”、“神”、“根”,就是脉搏的跳动要从容和缓,柔和流利,不急不躁,无以名状,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正常脉象。而就是异常脉象如果具备这种感觉,那么疾病也不严重,容易治疗。如果在脉诊中,以上八个方面的某一方面异于正常,或者脉管的某一部分异于其他部分,称为脉的“独”,独处藏奸,独特的,异于正常的,就是有病的部位,候脉就是察“独”。
中医的传统脉象,一般为28种,但是它没有和具体的疾病向对应。每种脉象列举了许多证型,比如数脉(脉搏跳动地快),一般见于虚证或热证,但具体为什么证型,则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来确定。如果病程短,发热,咽痛等,可能为热证。如果病程较长,长期低热,体质瘦弱等,可能为虚证。但具体是什么疾病,是感冒还是某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还要参考其它诊断方法。但是历代出现了很多中医大家和脉诊高手,能够凭脉断病,凭着三个手指就能诊断出病人的具体疾病,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使广大群众对于脉诊的期望值很高,很多病人看病时,伸出胳膊一言不发,就等着医生“号脉”,说出自己的疾病。这种情况使初出茅庐的中医在临床时,很不适应。幸好当代也有很多脉诊大家,比如许跃远、金伟、王光宇等等。例如,金伟著有《金氏脉学》,他的脉诊正确率可以达到85%以上,这个正确率不是简单的临床诊断,而是精确的病理诊断,如病灶的大小、性质、肿瘤的良性恶性等。这些脉诊大家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有幸学习这么先进的理论,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技术。
许跃远教授提出各个系统、脏器、组织的脉气团构成了整个脉象,脏器小,脉气团就小,脏器大,脉气团就大,脉管里就像躺着个小人,称为“脉人”,脉诊时要做到胸中有“人”,脉中有“人”,指下有“人”,人脉相应,候脉就是摸“脉人”。下面引用许跃远教授《中华脉神》中的几张图片,可以直观的了解。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1,空腔器官在腋前线水平,在脉管中居浮位。
2.腋中线水平器官多为实质性,居沉位。
3.后背软组织,显示在脉的桡侧缘,是一种特殊的边脉,也居于浮位,这是因为人体是圆柱形,相对沉位来说,浮位是它的四周,沉位则是圆柱的中心,如图:
图片4.png


浮、中、沉又各自分为2层,所以脉管一共分为6层,浮取浅层所候的是皮肤和筋膜,浮取深层候一些空腔器官。中取候一些实质性脏器,沉取浅层可候质地致密的肿瘤,沉取深层候骨骼。脉学大家金伟也认为:人体腹侧体表或靠近腹侧体表的组织对应于脉的浅层,向后依次为中层、深层,骨组织多对应于底层。
笔者学习了许跃远教授的脉诊方法,很惭愧只会了一些皮毛,不能准确的说出疾病名称,但病人大体不舒服的位置一般能够确定,在临床诊病时也提高了一些患者的依从性,使病人很快地相信你。首诊的病人笔者一般通过“微观脉诊”先确定大体难受的部位,取得病人的信任,然后在按照中医传统的脉诊(整体脉象),结合问诊、触诊等来辨证,是寒是热,是虚是实。比如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的老年人得了感冒,首先要辨别偏于风寒还是偏于风热,是否有体虚的因素,比例是多少,是以解表为主,还是以补益为主,这些因素需要通过整体脉象和其他诊断方法才能确定。而到了复诊的病人,为了节省时间,通常会有意无意的忽略微观脉诊(辨病),只使用传统脉诊,因为笔者已经取得病人初步信任,现在就看初诊用药后的疗效了,如果疗效不好,还要校正初次的辩证结论。
笔者时常想,怎样才能把辨病(微观脉诊)与辩证(整体脉诊)结合起来,怎样才能借鉴这些脉诊大家的理论,能更好地进行辩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呢?大家知道,传统的28脉象,每一种脉象,可见于几种证型,而每种证型,也可以有几种脉象,它们并不是一一对应,比如“数”脉,可出现于热证,也可出现于虚证,而热证,即可见到数脉,又可见到滑脉,或者洪脉、大脉等。使得传统脉象在临床中,对于中医辨证的作用减弱,当症状复杂,且其它辩证方法的结论相互矛盾时,脉诊不能充当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传统脉诊理论,使脉诊能够更好地指导辨证施治。
 
最后编辑:
说句不太中听的话:如果理论创新跟传统经典相悖,八成是费力不讨好。
  
现在自创理论的多了。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教材:
单纯的{血虚证}直接补血,代表方为[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
而{气血两虚证}要{益气生血},代表方为[当归补血汤](黄芪5:当归1)/[归脾汤](重用参芪术枣,辅以当归龙眼)

而姚荷生的《中医内科学评讲》中:
把{心脾气血两虚证}说成{血阳虚},
没看过他这本书的人谁听得懂?
关键是把同一个证候换一种说法只会造成概念的混乱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理论创新
  

1655784957522.png
 
最后编辑:
  
  业内人士尚能很快理解这些{异名同指}的概念,而门外汉初学者头就要被搞大了,还给指责中医不科学的人以抓手。
  
 
本人在学医的过程中有一个感觉:对中医的学习越是深入,就越是觉得中医药的效果神奇; 对现代科技知识特别 是现代医学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是觉得中医的伟大和正确。
 
最为神奇的是中医经络学说,尽管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发现经络并创建经络学说的?
 
我记错了。中医理论是越古老越正确,这话不是郝万山说的,是郝万山转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学家祝总骧的观点。一个生物物理学家的话,显然比郝万山的话更有说服力。郝万山的话摘录:

有一次,我到他那里参观,他说,郝老师,你说中医书上所记载的东西,是古代的准确呢还是现代的准确?我当时想,科技是在发展的,应当是现代更准确。他说不对,他说宋朝王维一所做的针灸铜人,足三里穴往下,足阳明胃经是一条线,足阳明胃经走到足三里的时候,拐了一个弯,一条线下来了。可是《灵枢经》记载的胃阳明胃经的循行线,是在足三里穴这个地方分了两叉下来了,郝老师你说哪个对啊?我说这只能利用你的实验来验证哪个对,哪个不对啊。他说我试验验证的结果,《黄帝内经灵枢经》的记载是正确的,而宋朝王维一省略了一条支脉。

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的著作,是越古越准确,越古越好,这和一般的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不一样的。
 
顶一下。我这套理论的优点是,把脉象与治法对应起来,通过脉象直接能形成治法。
中医大家朱进忠的学术思想给了我很大启发。
 
脉象和治法怎么对应,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脉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