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阴阳五行道学的基本理论

说起三阳三阴,不得不说先天和后天
————————————
不得不说,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就是天然的,天性的。
后天,就是因人和事而动。

三阴三阳,是后天演化出来的。易经阴阳四象是先天。
 
最后编辑:
纠正下对三阴三阳认识误区:



所以,不能用先天易的方式看待三阴三阳。之前我也理解有点错误,就是用先天易去看待三阴三阳后天模型。用先天易去看,就是错误的,因为人体和天地自然运行布局不一样,但用后天易角度看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编辑:
五行 可用 太极阴阳来解释 属于地 也就是上面你们探讨的东西 五行即五运 行即运 运既是行。帝经 说了 一气 在地化为五行 在天化为六气 , 太极图善于研究地之五行 所以有 东南西北中 五个方位 在地有10地支 描述即五个方位, 天为六气 三阴三阳 风燥暑湿寒热,故天有12天干与之对应 也就是三阴三阳。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半天半地 半阴半阳 纯阳者为仙 纯阴者为鬼。 既有天之气又有地之运。而能伤人者一般 在表为天之六气,在人则是体内之六气与之相应,所以伤寒以天之六气 命名 就是三阴三阳 与太极的阴阳根本不是一回事, 太阴湿土,少阴君火 厥阴风木,太阳寒水, 阳明燥金, 少阳相火。要用太极图的阴阳来描绘这六气 必须要将 六气 归于五行 从6到5 而不是从阴阳去 解释6气 从2到6.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最后编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白话翻译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岐伯:我听说天称之为阳,地称之为阴,日称之为阳,月称之为阴。大小月360天为一年,人体的变化与这些自然现象是对应的。今天听说三阴三阳,不是一阴一阳,也不是《易》中的二阴二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白话文【翻译】
岐伯回答说:阴阳的概念,可以代表十种事物,由此展开可以象征百种事物;也可以代表千种事物,由此展开可以象征世间万物,万物的数量是无穷大的,不能一一罗列,但是其中的要点只有一条。


【原文】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白话文翻译】
和自然世界一样,只有天覆盖万物,同时地承受一切的时候,才是阴阳相交,万物生长的时候。没有生长出来的,因为其生命力的根源在阴处(地面下),所以名叫阴中之阴(大地为阴,又未长出地面);已经生长出来的(出了地面),叫做阴中之阳(出了地面,但根在大地)。


【原文】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白话文翻译】
(阳气主发生,阴气主成形)阳决定了万物生长的发展方向等,阴主导了万物之形最终的生长的形态、归宿等(光合作用就是阳气作用,植物生长,施肥浇水就是阴气作用,植物获得营养成形)。所以出生因为春天阳气萌发,生长壮大因为夏天的阳气旺盛,收获是因为秋天阳消阴长万物已经长成了最终形态,万物生命的收藏是因为冬天是阴气向内收敛内藏的。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预知的。


【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白话文翻译】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身体的前面部分叫广明(阳盛的意思),身体的背面部分叫太冲(为阴,太是盛大的意思,冲是涌出来的意思,太冲是身体后面,太阴是身体后面的下半身)。太冲所在的位置,名叫少阴;少阴的上面,名叫太阳;太阳的根起始于阴气极大的位置,结束于耳眼之处,所以名叫阴中之阳。


【原文】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白话文翻译】
身体中部往上叫做广明(阳盛的意思);广明往下叫做太阴;太阴之前面叫做阳明。阳明的根起始于厉兑,所以叫做阴中之阳。
厥阴的外表,名叫少阳。少阳的根起始于窍阴,所以名叫阴中之少阳。
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岐伯说:外面的是阳,里面的的是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最后编辑:
中医 的 涉及的 方面包括三个 精 气 神。 大多对神的层次描述的都比较少反倒是佛道两家 对神的层次描述较多。 神分为两个 在道家来说就是识神与元神, 佛教来说就是 凡夫意识与真如本性, 其实都指的同样两个东西,佛家经典对意识的底层运作机制描述得相当的细致,其实两家的重点都是如何让元神显性而占主导地位,而让识神逐步不运作。 用现代语言来说 识神有点像潜意识,元神是意识。 意识才是真正的你。但一般的人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决定都是被潜意识牵着鼻子走半点不由人。中医对神这个层次的医疗极限就是 识神这个层次,无法达到元神。但佛道两家却可以。
佛教有一个经典场景 我看花 我是主体 花是客体,我想一个人 我是主体 一个人是客体,这就是说凡事想要成立必须有两个东西 一个主体一个客体。 如果只有一个主体那是无法察觉自我,无法思考自我, 因为就像自己提着自己的鼻子 不可能把自己提起来一样 当明白,真正实证到 能够感受到,想的,甚至念头,想法都不是元神的时侯 那就开始入道了 道家一般偏向于集中意识到自己回光反照 让识神一点一点不运作,以这种方式来修炼元神, 佛教方法有很多但也逃不过四念处,估计这也是唯一的一条途径吧。但是元神的功能确实很强大,对于治病来说 其中原理还没找到相关的解释,但是我自己确体验到过几次, 都是闲得无聊 休习 佛家 上座部四念处的时候,有那么一两次感觉特别神奇,完事后 多年脾胃问题感觉一阵轻松,似乎有点要病去的感觉,第二天神清气爽。当时我还是比较浅层次远未达到经典记载的那些初级的层次。也许只是稍微减弱了一下潜意识的运行吧。那感觉很爽 第二天继续的时候 比较急于进入那个状态反而进入不了,反而心生烦躁。试多几次后就放弃了。
 
请问,一般在临症中用五行来辩证后,怎么谴方用药?
有没有这方面相关的典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