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阴阳五行道学的基本理论

你对太阳与太阴的理解是值得商量的太阴太阳之太是初与始的意思,恰恰相反,太阳是初阳而不是巨阳,所以叫太阳寒水,太阴也不是至阴,而是初阴始阴,所以太阴病比少阴病轻。看来,你同我一样在中医基础理论是下了大功夫的。我们可以交流一番,
可能是说法不一样。我看到很多说法认为太阳就是老阳,至阳。我所表达的是老阳,至阳。
太阳到底是初阳还是至阳,我还要看看。
但在这里是“至阳“意思。
也有说成老阴老阳。

参考如下:
极大。古作“太”,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

又叫泰阳。大阳。


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亦大也。 ——《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 ——《易·系辞》。注:“大极者。”

太史。 ——《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太tai。大下加点为太之范式。
1、本义:大而又大。如:《资治通鉴》:“王者以嫡长子为太子。谓之国储副君。(孔颖达曰:‘太者,大中之大也’。 )”。


同“泰”。指“安宁、顺利”。如:《道德经》:“往而不害,安平太。”。魏源《默觚上》:“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陆云《九愍》:“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

衍义:由于褒义或贬义形容词前,表示“极端、过分、甚、很”。如:《孔雀东南飞》:“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韩非子·说疑》:“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又如:太好了、太离奇了、太多、太热、太客气了、太侈(骄泰奢侈)。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最后编辑:
春夏秋冬,是四象。
也有认为这个中,是中夏(季夏)。
中夏主养。
春生,夏长,中(季)夏养,秋收,冬藏。
中夏养成熟的。
这是一种说法。《春秋繁露》里面有讲。
但在《黄帝内经》里面只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季夏,是夏天最末的一个月,即农历六月。果实养成熟。
 
最后编辑:
20221124_103150.jpg
 
以上是顾植山老先生的三阴三阳开阖图,应当说,顾老先生对三阴三阳的理解是最透切,最合理的,太在这里作初始应是正解,以前的帝王的开国皇帝一般叫太宗,如李世民为唐太宗,如皇太极叫清太宗,还有宋太宗,所以太在这个地方理解为初始更合理。
 
以上是顾植山老先生的三阴三阳开阖图,应当说,顾老先生对三阴三阳的理解是最透切,最合理的,太在这里作初始应是正解,以前的帝王的开国皇帝一般叫太宗,如李世民为唐太宗,如皇太极叫清太宗,还有宋太宗,所以太在这个地方理解为初始更合理。
少的意思,一般是比较年轻。比如少主,少年。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 ——《礼记·月令》
武王崩, 成王幼少。 ——《淮南子·汜论》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 ——《后汉书·王允传》
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 ——《诸病源候论·石淋候》

从少到多。
比如阳气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到达巅峰,巅峰就是“泰“。一些解释认为“太“是“泰“和“大“。
就是少阳开始到多阳。

泰极 [tài jí]
汉语词语
泰极,读音为tài jí,汉语词语,意思是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李善注引《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极,的太就是大,世界之初,广大无边,一片混沌。从大开始的。大极。这个时候的世界只有一极,就是太极,广大无边,一片混沌(没有差异,分布均匀的原始之气,无法探知)。所以,可以称太。


可能是反起的,也许是人们认为朝代的初期为大,比如“高宗,太宗“为大,后世都是小。从大到小。什么唐太宗,宋太祖,表示大或者老一辈,后来的都是年轻的,自然不敢称大。

但是阳气,从春天开始到夏天,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阳气在夏天达到巅峰为大。春天为小。所以,夏天为太阳。也就是大阳。

不知道是不是太极,有正反转原因。我还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到底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太极怎么旋转,可能涉及一个知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人道中行“。

左旋:从右向左旋转,即正向旋转。
右旋:从左向右旋转,即反向旋转。

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从左向右转),实际上,太阳根本没动,而是地球从西向东在悄然地自转,也就是从右向左转,才形成了“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之分”的自然现象。《逸周书·武顺篇》说:“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人道,是走中和之路。就好像人们希望熟练掌握一门技巧手艺,实际就是操作平衡感,比如驾驶汽车,手感感官操作熟练,比如踩高跷,平衡中和感觉到了,人就不会倒。也就是中行平衡感。所以,人道走中行。做任何事情,合不合适,是人该考虑的。
 
最后编辑:
易经里说,四象是:太阴(⚏),少阳(⚎),少阴(⚍)太阳(⚌)

从字面讲起:太者 —— 大、最。 少者 —— 小,少。

太阳就是阳气最足的意思,肯定是属阳的。少阴就是阴气刚刚出现,还比较少的意思,这时候阴气还比阳气少,主流说法认为,因为这个时候,实际还是阳气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少阴是阳(表)中生出的一缕阴(里),就是阳中之阴。就如同秋天,其实秋天天刚开始很热的,表面是火热阳气为主,但是还是一点阴气升起,阳气略微下降。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阳消阴长。后面会慢慢阴气增多,阳气逐渐越来越少。



太阴就是阴气最足的意思,肯定是属阴的。少阳就是阳气刚刚出现,还比较少的意思,这时候阳气还比阴气少,主流说法认为,因为这个时候,实际还是阴气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少阳是阴(表)中生出的一缕阳(里),就是阴中之阳。就如同春天,其实春天天刚开始很冷的,表面是寒冰阴气为主,但是还是一点阳气升起,阴气略微下降。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阴消阳长。后面会慢慢阳气增多,阴气逐渐越来越少。

也有人说了些笑话,仅供娱乐:说太极图中两个点是幼,因为幼比少更小,少都是少年了,幼年更小,还有说那两个点是阴阳二气的胚胎,也就是胎儿,这更小。我感觉是不是胚胎更靠谱。

胚胎,婴儿,幼儿,儿童,少年,成年,壮年,中年,老年。
 
最后编辑:
求实地讲,这个问题是我对太极阴阳最大的纠接。但后来我终于明白,从太极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少阳,老阳,老阴,少阴,这与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是不同的,而后人将两者混为一淡,结果把自己搞乱了,黄帝内经引入厥阴,和阳明两个概念,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诀,这样使得三阴三阳成为一个前后连接,延续,循环的闭环。如果按你的理解,仲圣的三阴三阳就会出现矛盾,太阳是最大,少阳接着衰减,到阳明岂不变成最弱,这显然说不过去,如果太阳为初阳,少阳进一步加强,阳明到达到顶峰而物极必反,太阴为始阴,少阴为阴进一步加强,到厥阴为阴到达顶峰,而阴极生阳,这在逻辑自洽和事实上都能自圆其说。
 
求实地讲,这个问题是我对太极阴阳最大的纠接。但后来我终于明白,从太极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少阳,老阳,老阴,少阴,这与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是不同的,而后人将两者混为一淡,结果把自己搞乱了,黄帝内经引入厥阴,和阳明两个概念,把这个问题完美的解诀,这样使得三阴三阳成为一个前后连接,延续,循环的闭环。如果按你的理解,仲圣的三阴三阳就会出现矛盾,太阳是最大,少阳接着衰减,到阳明岂不变成最弱,这显然说不过去,如果太阳为初阳,少阳进一步加强,阳明到达到顶峰而物极必反,太阴为始阴,少阴为阴进一步加强,到厥阴为阴到达顶峰,而阴极生阳,这在逻辑自洽和事实上都能自圆其说。
阳明,太阳到少阴之门户(临界点)。阳气的巅峰。阳明无阴。
厥阴,太阴到少阳之门户(临界点)。阴气的巅峰。厥阴无阳。

《黄帝内经》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开是增长壮大,阖是门扇,枢是转换。

阳明状态,阳气不能再增加了,增长关闭了,已经达到阳气巅峰了,跨过了这个门,就是阴气的胚胎萌芽了。


厥阴状态,阴气不能再增加了,增长关闭了,已经达到阴气巅峰了,跨过了这个门,就是阳气的胚胎萌芽了。




阳明病,只有热无寒,过头就生燥。
厥阴病,只有寒无热(阴寒闭于内),过头就生风。

阳明病,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阳明病可转向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身体阳气衰微。

厥阴病,“伤寒脉微而厥,寒邪中于阴也。”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风多变,阴阳紊乱。厥阴病为里虚而外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最后编辑:
阖,门扇也。——《说文》
外阖不闭。——《荀子·儒效》。注:“阖,门扇也。“

满,全,所有
阖属(所有属下);阖座(满座);阖朝(全朝);阖门百口(全家所有的成员)


阳明和厥阴为阖,这个时候的阳气或者阴气满了,处于巅峰状态,也是阳阴的门户,跨过这个门,就开始朝相反转变了。


枢,转换。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少阴少阳为枢。

中心;枢纽;关键 重要的,如“中枢“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战国策·秦策》

谓之道枢。 ——《庄子·齐物论》。释文:“要也。”

少阴少阳不是阴阳消长的起点,而是中心点,关键点,重要点。所以,用“少阴少阳“代言阴阳消长。
比如少年,是婴儿与壮年之间的中点。婴年、幼年才是真正的起点。
 
最后编辑:
三阳之开、阖、枢,为什么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从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中可以看到,太阳在东北方,冬至过后,正是阳气渐开之时,故为阳之“开”;阳明在西北方,阳气渐收,藏合于阴,故为阳“阖”;少阳在东南方,夏至太阳回归,阴阳转枢于此,故为阳之“枢”。三阴之开、阖、枢同理:太阴在西南,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为阴之“开”;厥阴居东向南,阴气渐消,并合于阳,故为阴之“阖”;少阴在正北方,冬至阴极而一阳生,故为阴之“枢”。
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人体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主要依据,关系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王冰对《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的注文云:“离,谓别离应用;合,谓配合于阴。别离则正位于三阳,配合则表里而为脏腑矣。开、阖、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所以,王冰之注基本正确,但北宋林亿等《新校正》引《九墟》“太阳为关”之文,以讹校正,徒生歧义。更糟糕的是杨上善,不仅将《太素》中的“开”写成“关”字,还以“门关”“门扉”“门枢”作譬喻,这是杨氏不明五运六气而产生的误释。近人采信杨氏之说,把“开、阖、枢”误解为“关、阖、枢”,让开、阖、枢这一重要的理论无从索解。
 
看有关资料,应该年龄可能这样划分: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及晚年。

少阴少阳,就是对应少年。
 
三阳之开、阖、枢,为什么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从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中可以看到,太阳在东北方,冬至过后,正是阳气渐开之时,故为阳之“开”;阳明在西北方,阳气渐收,藏合于阴,故为阳“阖”;少阳在东南方,夏至太阳回归,阴阳转枢于此,故为阳之“枢”。三阴之开、阖、枢同理:太阴在西南,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为阴之“开”;厥阴居东向南,阴气渐消,并合于阳,故为阴之“阖”;少阴在正北方,冬至阴极而一阳生,故为阴之“枢”。
三阴三阳的开、阖、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人体阴阳之气升降出入的主要依据,关系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王冰对《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的注文云:“离,谓别离应用;合,谓配合于阴。别离则正位于三阳,配合则表里而为脏腑矣。开、阖、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所以,王冰之注基本正确,但北宋林亿等《新校正》引《九墟》“太阳为关”之文,以讹校正,徒生歧义。更糟糕的是杨上善,不仅将《太素》中的“开”写成“关”字,还以“门关”“门扉”“门枢”作譬喻,这是杨氏不明五运六气而产生的误释。近人采信杨氏之说,把“开、阖、枢”误解为“关、阖、枢”,让开、阖、枢这一重要的理论无从索解。
太阳为阴之开,太阴为阳之开。
开就是启。开端或者起点,开端或者起点是什么?是0坐标。

阳明和厥阴是“门“。

阖,门扇也。——《说文》
外阖不闭。——《荀子·儒效》。注:“阖,门扇也。“


太阳把阳明之门打开,迎接阴。

太阴把厥阴之门打开,迎接阳。


也就是说坐标原点,坐标开端,0坐标。
阴以太阳为0坐标起始原点。这个时候阴数为0.
阳以太阴为0坐标起始原点。这个时候阳数为0.
所以,是0坐标原始点。

所以,太阳开启阴之路,太阴开启阳之路。
而阳明和厥阴是阴阳临界点的“门“。
越过了阳明之门,阴数就不为0。即便是阴数很极弱小,但不为0。
越过了厥阴之门,阳数就不为0。即便阳数很极弱小,但不为0。

确实“开“是开端,起点。太阳太阴确实是起点,但是......

但不是“太阳开阳,太阴开阴“。
应该是“太阳开阴,太阴开阳“。
 
最后编辑:
还有一种年龄划分分段:
1、幼年的年龄阶段为1~6周岁之间的年龄。
2、童年的年龄阶段为7~10岁之间。
3、少年的年龄阶段为11~15岁之间。
4、青年的年龄阶段为15~29岁之间。
5、壮年的年龄阶段为30~44岁之间。
6、中年的年龄阶段为45~59岁之间。
7、老年的年龄阶段为:满60周岁。
8、暮年
 
最后编辑:
五行 可用 太极阴阳来解释 属于地 也就是上面你们探讨的东西 五行即五运 行即运 运既是行。帝经 说了 一气 在地化为五行 在天化为六气 , 太极图善于研究地之五行 所以有 东南西北中 五个方位 在地有10地支 描述即五个方位, 天为六气 三阴三阳 风燥暑湿寒热,故天有12天干与之对应 也就是三阴三阳。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所以半天半地 半阴半阳 纯阳者为仙 纯阴者为鬼。 既有天之气又有地之运。而能伤人者一般 在表为天之六气,在人则是体内之六气与之相应,所以伤寒以天之六气 命名 就是三阴三阳 与太极的阴阳根本不是一回事, 太阴湿土,少阴君火 厥阴风木,太阳寒水, 阳明燥金, 少阳相火。要用太极图的阴阳来描绘这六气 必须要将 六气 归于五行 从6到5 而不是从阴阳去 解释6气 从2到6.
 
太阳为阴之开,太阴为阳之开。
开就是启。开端或者起点,开端或者起点是什么?是0坐标。

阳明和厥阴是“门“。

阖,门扇也。——《说文》
外阖不闭。——《荀子·儒效》。注:“阖,门扇也。“


太阳把阳明之门打开,迎接阴。

太阴把厥阴之门打开,迎接阳。


也就是说坐标原点,坐标开端,0坐标。
阴以太阳为0坐标起始原点。这个时候阴数为0.
阳以太阴为0坐标起始原点。这个时候阳数为0.
所以,是0坐标原始点。

所以,太阳开启阴之路,太阴开启阳之路。
而阳明和厥阴是阴阳临界点的“门“。
越过了阳明之门,阴数就不为0。即便是阴数很极弱小,但不为0。
越过了厥阴之门,阳数就不为0。即便阳数很极弱小,但不为0。

确实“开“是开端,起点。太阳太阴确实是起点,但是......

但不是“太阳开阳,太阴开阴“。
应该是“太阳开阴,太阴开阳“。
太阳开阴,太阴开阳逻辑和事理上说得过去吗?这个太真正的意思只能是初,早,到的意思。太阴是始阴,弱阴,达阴,这样才能与阳明承前启后,形成一个圆循环。太阴和太阳严格来说不是起点,阴极生阴,阳极生阴,这在厥阴和阳明已经开始了。厥通卷,卷阴这个阴巳经卷过来了,阴卷过来就是阳了,所以太阳开阴能成立吗?反之,阳明亦复如是,中医是个圆道思想,沒有O点起点的意思,任何一个点即是原点又是终点。
 
顺便也说个题外的话题 反正也是胡侃, 纯阳者为仙 纯阴者为鬼 这句话到底是 描述性的文字 还是迷信呢? 这得从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情说起,大概20年前吧 亲眼目睹了 一个人先经历了 阴脱而后阳脱去世 阴脱阳脱 这个也是我后面才知道 这种病的, 大概去世前大半年 眼睛就开始目盲了,也就是阴脱了,但是身体去医院检查丝毫查不出什么问题,期间病人很多次主述要去医院看,而且也去了多次医院, 但得到的结论都是 人很健康,没啥问题,检查不知作了多少,到后面估计病人也丧失信心干脆也不去医院了,因为检查不出来。这个时候人除了目盲之外能吃能睡能喝,也精神,后过了几个月就开始 泄利。阴脱的泄利 很吓人,一天几十次 每一次都是来不及脱裤子的别说去厕所了 而且无征兆,到了这个时候病人还能吃能和能睡只是有点无力, 说话也有中气,经常烦恼泄利问题。到去世前不久,有一天突然拿一把斧头在房间里乱劈,并非人的精神出问题发疯的那种, 后面他说出 他是在劈鬼,房间看到鬼。当时都认为他精神可能出问题吧 但是问答之间逻辑清晰,起居坐卧都似常人。不久后人就去世了。 直到多年后 在一本医书上看到 一句话 阴脱者清旦目盲, 阳脱者白日见鬼。 那不正是那种情况吗,当时看到这句挺震撼的。原来医书上那些看似迷信话。有可能还真是真实情况的一种记录而已,而且医书做为较为严谨的书籍不太可能捏造一些东西放进去,而且如果只是单一个案也不会去记录。退而广之,神农本草经里的 很多药都杀鬼虫精怪,真的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或者是迷信吗?
 
顺便也说个题外的话题 反正也是胡侃, 纯阳者为仙 纯阴者为鬼 这句话到底是 描述性的文字 还是迷信呢? 这得从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情说起,大概20年前吧 亲眼目睹了 一个人先经历了 阴脱而后阳脱去世 阴脱阳脱 这个也是我后面才知道 这种病的, 大概去世前大半年 眼睛就开始目盲了,也就是阴脱了,但是身体去医院检查丝毫查不出什么问题,期间病人很多次主述要去医院看,而且也去了多次医院, 但得到的结论都是 人很健康,没啥问题,检查不知作了多少,到后面估计病人也丧失信心干脆也不去医院了,因为检查不出来。这个时候人除了目盲之外能吃能睡能喝,也精神,后过了几个月就开始 泄利。阴脱的泄利 很吓人,一天几十次 每一次都是来不及脱裤子的别说去厕所了 而且无征兆,到了这个时候病人还能吃能和能睡只是有点无力, 说话也有中气,经常烦恼泄利问题。到去世前不久,有一天突然拿一把斧头在房间里乱劈,并非人的精神出问题发疯的那种, 后面他说出 他是在劈鬼,房间看到鬼。当时都认为他精神可能出问题吧 但是问答之间逻辑清晰,起居坐卧都似常人。不久后人就去世了。 直到多年后 在一本医书上看到 一句话 阴脱者清旦目盲, 阳脱者白日见鬼。 那不正是那种情况吗,当时看到这句挺震撼的。原来医书上那些看似迷信话。有可能还真是真实情况的一种记录而已,而且医书做为较为严谨的书籍不太可能捏造一些东西放进去,而且如果只是单一个案也不会去记录。退而广之,神农本草经里的 很多药都杀鬼虫精怪,真的只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或者是迷信吗?
从中医理论来讲,上面一点都不是迷信,中医有很多理论都是在西医领域外的。
 
太阳开阴,太阴开阳逻辑和事理上说得过去吗?这个太真正的意思只能是初,早,到的意思。太阴是始阴,弱阴,达阴,这样才能与阳明承前启后,形成一个圆循环。太阴和太阳严格来说不是起点,阴极生阴,阳极生阴,这在厥阴和阳明已经开始了。厥通卷,卷阴这个阴巳经卷过来了,阴卷过来就是阳了,所以太阳开阴能成立吗?反之,阳明亦复如是,中医是个圆道思想,沒有O点起点的意思,任何一个点即是原点又是终点。
常规的是
少阳(春)——》太阳 (夏) ——》少阴(秋)——》太阴(冬)——》少阳(春)......如此,阳是从少到多,阴也是从少到多。
如此顺序往复循环。

好像三阴三阳,确实与常规阴阳不太一样。

三阴三阳为何不与《易经》四象阴阳相应?《黄帝内经》有答案。

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 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参考这位人士解读(很有有启发)“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话以《易经》角度来说,天为南方乾是为太阳,亦称老阳;地为北方坤是为太阴,亦称老阴,此南北之太阳与太阴阴阳对待。日为东方离卦,离为日,是为日出东方为少阳状态,意为阳气初生,从东方升到南方就是老阳了;月为西方坎卦,坎为月,西方为少阴,少阴之意为新月初生,月升于西而入于东,故为少阴。东方之日初生与西方之月初出正好阴阳对待。

言“人亦应之”,是说人体内也有天地日月之四象,人以天地之气生,故人乃一小天地。

但为什么到了《内经》层面言阴阳,却是三阴三阳呢?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的四象基础上多出了厥阴与阳明。并且阴阳之对应成了东方的少阳与厥阴互为阴阳表里,西方的阳明与太阴互为阴阳表里,南北的太阳与少阴互为阴阳表里,此三阴三阳的阴阳对待完全与四象四时阴阳不相应。

四象阴阳,实际上是静止的阴阳之相,天南地北,日东月西,指的都是天地日月四者的本体之位,天地初分之时的生成位,这个为先天八卦之四正位格局,而先天为体,混沌初分,天地日月初生,而天地阴阳二气静而未交,天在上地在下,天气未降地气未升阴阳没有交通,日东月西,太阳没有东升西降,月亮没有西升东降,没有日月往来相推。是故此四象阴阳是静态的先天八卦位,后天八卦呢?后天为用,后天八卦天地阴阳二气开始相交,日月升降交替往来相推,寒暑异位,四季更迭,所以后天八卦是天地阴阳二气对立升降以及交合互生的周流图,天地阴阳在对立交合 的过程中,产生了山泽、风雷、水火之三阴三阳,从后天八卦看,四阴卦在上,四阳卦在下,正是阴阳交泰的格局。

同理,《内经》之三阴三阳,实际上是四象阴阳的运动态。在《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探讨了三阴三阴的开枢阖:“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什么是开枢阖呢?开者开门也,门开而阴阳二气得以出表,所谓太阳为开,指的是太阳经主阳气出表,所谓太阴为开,指的是太阴经主阴气出表,什么是阳气出表?观一年之夏季与一日之中午可知,阳气外出故而外热。什么是阴气出表?观一年之冬季与一日之夜半可知,阴气外出于表而外寒。故《伤寒论》太阳欲解时在南方巳午未,此三个时辰太阳为开也;太阴欲解时在北方亥子丑,此三个时辰太阴为开也。什么是阖呢?阖为入里,阳气有出表边有入里,阳气入里西方阳明也,太阳东升西落,人亦应之,阳明欲解时,西方申酉戌,正阳气入里之时;厥阴为阖同理,不过厥阴是阴气之入里,故曰厥阴为阖,一如每个月月亮有升有降,有圆有缺;又如黑夜之阴气有出有入。君不见黎明阴尽而阳生乎?阴尽者,阴气阖也。傍晚阳尽而阴生,阳尽者,阳阖也。所谓枢,枢机也,主门户出入之枢转,出也枢,入也枢,枢不运转,则门户不得开与关,而阴阳二气遂不得正常出表入里。此开枢阖略道一二,以明三阴三阳为阴阳二气之对立性的出表入里运动,为阴阳二气之对待流行。

三阴三阳开枢阖,上古皆有方剂可应,明白此理,则能更深刻的理解应用上古经方,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小阳旦阴旦之类

举世之中医皆知一气周流,东升西降,以太阳之运动以为人身阴阳之全部,却不知人身还有太阴之气出表入里之开枢阖,正与太阳之开枢阖相反也。太阳之东升西降不过三阳之开枢阖,何以能代表人身阴阳二气之运动?正因为阴阳之道晦,而当下之中医临床辨证就不能以阴阳为纲纪调平人身阴阳平衡,以达人身中和之道。中医如此简单,三阴三阳阴阳平衡,可应千变万化之疾病,但此阴阳平衡,是运动态的阴阳二气周流平衡,指的是阴阳二气对立而又互生、彼此互为分离交合的对称周流运动。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时下中医,皆流于方与术,枝与叶,繁杂莫明,皆因不明阴阳大道。当“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是为上工。

人以天地之气生,人岂只有天道之东升西降?

至于少阴与少阳、太阴与太阳、厥阴与阳明,此为三阴三阳之阴阳别通,阴阳别通指相对于十二经脉六对表里阴阳之正通而言,别通阴阳亦为阴阳对待,但是是阴阳二气周天圆运动的对立性阴阳,是动态的阴阳对立。而正通是局部时空的阴阳对立,比如肝胆,是东方时空木的阴阳对立,肺与大肠是西方时空金的阴阳对立。


另外四象基础上加的厥阴与阳明,有两个用途:

一为交合天地阴阳二气,是为和。比如厥阴为风,是为和风,风为天地使,为天地阴阳二气交合之媒;阳明为胃为中,亦为和,是为和胃,胃也是天地脏腑阴阳二气之中和,亦曰冲和。

二为四方代表四象,少阳太阳是代表天地间的阳气,少阴太阴代表阴气。阴阳二气的出表入里就是厥阴和阳明,厥阴位东,代表阴尽阳生,与少阳阴阳配伍,在东方阖阴气的同时升发少阳之气。阳明位西为燥金,与太阴配伍为阴阳,代表阳尽阴升,阳明为阳气之阖,太阴为阴气之开,开者升也,西方为阴气之升发。

所以阳明与厥阴是阴阳二气在天地间出入的门户,四象的阴阳对待是静止的阴阳,但加上阳明厥阴就有了阴阳二气的对立出入。这个就是三阴三阳体系的由来。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