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伤寒论条文学习

林疏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2/12/26
帖子
1002
获得点赞
6
声望
38
所在地
湖北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所表现的证候,是脉象浮,头痛,项部痛而牵强不舒,恶风寒。凡见到这些证候,就可诊断为太阳病。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古人根据人体的脏腑和经脉循行的密切关系,划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络,又运用三阴三阳的名称,来分别疾病浅深轻重和属性,作为临床诊治的准则。

太阳经主人身的外表,好像外藩一样,外邪侵入人体,首先要通过太阳经,所以又称太阳为六经之首。太阳经受到外邪侵袭以后所发生的证候,就称为太阳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脉浮、头项强痛与恶寒。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映,提示病位在表。

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恶寒是太阳表证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辩证地看待。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总之,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是太阳病的主要特征,因此,作为太阳病的审证提纲。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所谓太阳病,当具有第一条提纲的脉证,本条在提纲证的基础上更提出中风证的脉证特点,以便与第三条太阳伤寒证鉴别。因风性疏泄,而病人发热汗出,肌腠疏松,与风的特性近似,故类比而名为中风。

由于汗出肌疏,则恶风显著,并不是没有恶寒,也正由于汗出肌疏,所以脉象缓纵。结合提纲脉浮,则应为浮缓。只要见到这些脉证,就可诊断为太阳中风证。

以往注家对于中风大多只据病因解释,并且与伤寒作比较,认为风为阳邪,中风即感受了风邪;寒为阴邪,伤寒是感受了寒邪。由于感受风邪,所以恶风,感受寒邪,所以恶寒,几乎已成定论。其实风与寒每每相兼为患,不可能截然分开,恶寒的必然恶风,恶风的也会兼有恶寒。

论中桂枝汤证恶风、恶寒并提,麻黄汤证只提恶风,就是很好的证明。至于“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仅是行文的方便,决不等于风只伤卫,寒只伤营,仲景原是论述麻黄汤证的病机,后世附会为大青龙证,实属张冠李戴,不应当再墨守下去。这一问题,牵涉到中医病因学的特点,风寒不是单指外因而是内外因的综合,是对正邪双方的病机概括。

因风性疏泄,所以自汗脉缓,名为中风;寒性疑敛,所以无汗脉紧,名为伤寒。

丹波元简说:“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虚表实,有汗无汗而立其目,此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有助于对中风、伤寒名称的理解。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本条在太阳病提纲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证的主要脉证。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阳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阳郁闭则营阴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他经传变的趋势。

《素问 •热论》所说的“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是伤寒传经学说的理论根据,但是病情的变化,决不会如此机械刻板,事实是既可传入阳明,又可传入少阳,甚至可直接传入三阴,也可始终在太阳一经而不传变。因此,仲景不墨守计日传经说,而强调以脉证来推断病邪的传与不传,这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

所谓一日,可理解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如果脉与证符而不数急,就表明病在太阳,不会发生传变。如果脉象数急,颇欲吐,而又躁烦不安,则表明病邪已有化热传里的趋势,所以说“为传也”。

大凡疾病的传变,阳证入阴为逆,阴证出阳为顺。病在三阳,标志病人的阳气,能够与邪相争;若阳气不能抵御病邪,或经误治阳气伤残,病邪即内陷三阴,这是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传变。又如直中的少阴病寒化证,经过治疗,阴寒消散,阳气来复,可以出现阳经证候,这是由阴转阳,由重转轻的传变。

太阳病也有不传变而始终在一经的。所谓不传,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不传而自趋痊愈;一是病邪仍在太阳不解。

总之诊断传经与否,要以脉证为据,如病时虽较久,而太阳脉证未变,则仍从太阳治疗;如日数虽短,但太阳表证已罢而出现其他经脉证,那就不能再作太阳病论治。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患外感病二三日,既没有阳明的证候,也未见少阳的证候,这是病仍在太阳,没有发生传变。

按照《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说,二日应传阳明,三日应传少阳。可是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引饮等阳明证,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等证,则可断定病邪仍在太阳,而没有传变。

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证候为据,决不可以日数印定眼目,这正是仲景师古而不泥古,理论善于结合实践的范例,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仲景学说是在《内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汗,身体沉重,睡眠多,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症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身体如火熏过。一次错误的治疗,还不至于马上死亡;再次误治,生命危险就迫在眉睫了。

太阳病除伤寒、中风外,还有温病。温病与风寒性质的伤寒、中风不同,而是温热性质,治法迥异,必须明确区分,才能避免错误。

太阳温病的证候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标志着津伤热盛,因称之温病。它与伤寒、中风并列,为太阳病的三大类型,后世医学在本条定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温病学说体系。

根据太阳病提纲,恶寒为必具症状,不恶寒,不得称为太阳病;从后世温病学说的卫分证来看,恶寒也是必见症状。本条既然明确提出是太阳病中的温病,又说不恶寒,显然与太阳病的定义不合,与温病卫分证的条件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合。“不”字可理解为“微”,因为临床上所见到的温病卫分证,恶寒较发热为轻,确实具有程度轻微、时间短暂的特点。若恶寒一罢,则成为气分证,也就是由太阳传入阳明而成阳明病了。
第二段“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是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法以后的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属于新感温病的风温是不同的。与《伤寒例》中重感异气变病的风温也不相同,都不应混为一谈。由于太阳温病是温热之邪,误用辛温发汗,则助热伤津,所以热势更盛而身热如火烧灼一样。接着补充说明风温的一系列表现:温热之邪充斥于外,所以脉尺寸皆浮;热迫津液外泄,所以自汗出;热伤经气,所以身重;热上熏神明,所以多眠睡;热壅肺胃,所以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第三段又论述误下与误火的变证。温病虽是热盛津伤,但里无有形之实,故下法亦不可用,假使误用下法,反而夺其津液,水源枯竭,则小便不利;精神昏愦,至二便不能控制而遗失不禁;阴精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直视而转动不灵。温病为阳热之邪,火法当然也不可用,假如误用火法,轻则两阳相熏,皮肤出现黄色,重则热内迫神明,出现类似惊痫状态,热伤阴液,筋脉失养而发生抽搐痉挛。

最后,举出一误再误,误上加误,一次治误还有挽救余地。如果再次误治,则死亡迫在眉睫,无法救治。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病有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的,是发于阳经,性质是阳性的;不发热而只恶寒的,是发于阴经,性质是阴性的。阳性证候的愈期,往往在第七日,阴性证候的愈期,往往在第六日,这是因为七属阳数,六属阴数的缘故。

阴阳是两种不同的属性,任何疾病或者仅是一个症状都有相对的两种情况,把疾病区分为阴阳两种类型,是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最科学的方法,因而也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纲领。

例如表与里相对,则表为阳,里为阴,动与静相对,则动为阳,静为阴,强与弱相对,则强为阳,弱为阴,热与寒相对,则热为阳,寒为阴……这是从大体上区分,如进一步分析,表里虚实之中,又各有阴阳,所谓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

本条所谓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其阴阳的区分,就是以热之有无为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有发热的属阳,没有发热的属阴。

由于病的属性不同,因而愈期也有差异。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就是对愈期的推断,这个预测可能是古人经验的记载。

至于说阳数七、阴数六,其理论根据仍不出阴阳的范畴。在数字来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七日为奇数,六日为偶数,所以阳证的愈期是病程经过逢单的日数——七日,阴证的愈期是病程经过逢双的日数——六日。然而这仅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证候的愈期,绝不会如此固定,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的脉证与疾病的趋势,以及正气的强弱来分析判断,日数不必泥定。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太阳病头痛,到了七日以后,自然痊愈的,这是因为太阳病程已尽的缘故。假如病还未愈,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的穴位,使邪不得内传,就能痊愈。

太阳病头痛,既然称太阳病,就应当具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脉证,单举头痛,是一种省文。

七日以上自愈,本论第七条云:“发于阳者七日愈。”《内经》上也有“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的记载,说明病经七日,已经正胜邪却,所以有自愈的可能。

以行其经尽,是指邪气在太阳经逐渐减退而消失。

若欲作再经,指太阳病经过第一个病程未愈,有进入第二个过程的趋势,可采用针足阳明经穴的方法,使其经气流通,抗病之力增强,则正能胜邪,病程缩短,就可即时痊愈。这与《金匮》“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是一致的。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大概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六淫之邪可以伤人致病,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又可以对人的机体发生好的影响而有助于抗邪,因此六经病欲解都各有一定的时间。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是从巳至未上,即现在的上午九时以后到下午三时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是一日中阳气最隆盛的时候,此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而充盛于外,有助于驱散表邪,所以太阳病欲解大多在这一时间。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患太阳中风的人,当表证解除以后,仍觉得不十分清爽的,大概要到十二日方能痊愈。

风家,指患太阳中风证的病人,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解除之后,还有不爽快的感觉,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余邪尚未全清,一是正气尚未全复。这时不必服药,等待数日自会完全痊愈。所谓十二日愈,乃约略之词,不能看成定论。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身发高热的病人,反而欲穿很多的衣服,这是外显假热,里有真寒;周身寒冷的病人,反而不欲靠近衣被,这是外露假寒,里蕴真热。

本条为辨别寒热真假而设,甚是重要,有许多医疗事故,都是由于未能辨清寒热真假的缘故。

所谓身大热,身大寒,是病人的体表情况,属于真热真寒的固然很多,而属于假热假寒的亦复不少,其间真假的辨别,最关紧要,如果辦证不清,将假作真,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处喜恶之情,欲得近衣者为内有寒,不欲近衣者为内有热,是辨证的关键。因为表象的寒热可假,病人的喜恶之情属真,我们如能掌握运用这一辨证原则,那么即使遇到寒热真假混淆的时候,亦不难当机立断,得出正确的断结论。

当然也不能仅满足于这一点,还应结合其他脉证作全面分析,可使诊断更加准确。

举例来说,一个身大热的病人,除了欲盖衣被以外,还有口不渴,或渴亦不喜饮,小便清长,舌苔滑润,舌质胖淡,脉浮取有余,沉取不足等,就可更加准确地诊断为真寒假热证。

反之,真热假寒证在身大寒的同时,除了不欲近衣是里有真热的证据外,必然还具有口渴喜冷饮,溲赤便秘,舌绛刺裂,脉沉取坚实有力等热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中风证,脉象寸浮而尺弱,寸脉浮则发热,尺脉弱则汗出。病人啬啬然恶寒,淅淅然恶风,发热好像皮毛披覆在身上一样,并伴有鼻息鸣响和干呕等症状,可用桂枝汤主治。
本条是对第二条太阳中风证脉证的补充和阐述。

脉阳浮阴弱,简言之即浮弱,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脉浮缓。

发热是卫阳抗邪于表,所以脉应之而浮,关前为阳,因而寸脉浮较著。

汗出因卫阳浮而不固,营阴弱而不守,营阴不足,所以脉亦应之而弱,关后为阴,因而尺部脉弱。

脉是病机变化的反映,因而根据脉的表现又可测知内在的病机变化,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因果关系,所以据脉测证,有着重要意义。

恶风与恶寒并提,说明这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决非只恶风而不恶寒,可见“伤风则恶风”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由于自汗,所以热不太高,与无汗发热不同,与里热熏蒸的蒸蒸发热也不相同,因此翕翕发热为最恰当的形容,也是太阳中风证发热所独有的特征,掌握了这一特征,就更有利于辨证。

人是有机的整体,尽管邪在肌表,亦必影响内在脏腑机能,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袭,肺气不利,则鼻道壅塞而鼻鸣;胃为卫之源,卫病影响及胃,则胃气上逆而干呕。这虽然不是太阳中风的主证,但临床也并不少见,同时提出,就可使认识更臻全面。

所以会出现上述脉证,固然因感受外邪,但更主要的是营卫障碍,不能协调,也就是营卫不和,治疗重点在于调和营卫,使营卫的机能协调起来,则诸证自除。营卫谐和则微汗邪解,所以称为解肌发汗。

具有这样作用的方剂,非桂枝汤莫属,所以桂枝汤为主治专方。由于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营卫不和的疗效卓著,其他任何方剂都难以代替,因而这一类证候又称为桂枝证。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

沈目南:桂枝行阳化气,芍药收阴敛汗,姜枣得桂,则宣和营卫,得甘草补中而散邪。然药味俱是一阴一阳,相合成方,调和营卫,俾微汗出而肌表自解,与麻黄汤开鬼门驱寒迥殊。

尤在泾:此方用桂枝发散邪气,即以芍药摄养津气,炙甘草合桂枝之辛,足以攘外,合芍药之酸,足以安内。生姜、大枣甘辛相合,补益营卫,亦助正气去邪气之用也。

柯韵伯: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发汗。若妄汗妄下而表不解者,仍当用此解肌。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味辛性温,辛能温通卫阳;芍药为臣,味酸性寒,酸能敛液和营,《金鉴》云:“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以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脾和胃,甘草补中气且调诸药,如此则甘与辛合而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甘与酸合而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诸药相伍,不仅能外调营卫,而且能内和脾胃,因此,不论外感病还是杂病,只要符合营卫不和或脾胃不和的病机,使用本方皆有良效。正如章虚谷所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周,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而能使塞者通,逆者顺,偏者平,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

[应用范围]

除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以外,广泛用于多种疾病:

①无名低热,久治不愈者。
②顽固自汗,服益气固表无效者。
③头汗,本方加桑叶。
④慢性功能性腹泻。
⑤虚寒性胃痛,痉挛性腹痛。
⑥血管性头痛,关节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⑦面神经麻痹,本方加僵蚕、蝉蜕。
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腿溃疡。
⑨妊娠恶阻。
⑩过敏性鼻炎,本方加葶苈子、蝉蜕。
⑪鼻无嗅觉,本方加石膏。

[医案]

吴氏23岁,头项强痛而恶寒,脉缓有汗,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二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二个。水五杯,煮二杯,头杯服后,即啜稀热粥,令微汗佳。有汗,二杯不必啜粥,无汗仍然。(《吴鞠通医案》)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用桂枝汤主治。

太阳主表,统辖营卫,是人身最外的一层。其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风寒之邪外袭,太阳首当其冲,因之头痛为必有症状。

风寒束于太阳之表,人体正气与邪相争,所以既恶风寒,又有发热。

但是由于人的体质不同,腠理的疏松致密不一,因而有自汗、无汗之异。

本证头痛发热,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的典型见证,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

头痛,三阳病皆有之。发热,三阳病也皆有之,太阳发热必恶风寒,阳明发热不恶风寒,少阳则寒热往来。

自汗出,太阳病阳明病皆有之,太阳汗出为邪在表而肌腠疏松,阳明汗出是邪在里而热蒸液泄。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太阳病,项部连背部强直拘急,俯仰不得自如,反而出汗恶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证,大多是无汗恶风,这是因为太阳经脉循行在脊背之间,风寒外束,太阳经脉阻滞,经气不利的缘故。应当无汗恶风,却见汗出恶风,故用一“反”字以资区别。汗出恶风是太阳中风证的主证,故用桂枝汤,太阳经脉不利,故加葛根以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

许宏:汗出恶风者,乃中风证也,属桂枝汤主之,今此汗出恶风而反几几,又复项背强者,乃风盛于表也,此属桂枝汤中加葛根主之。几几者,如鸟飞伸颈之貌。既项背强,又复几几者,当无汗,今反汗出恶风者,故知风盛于表也。葛根性平,能祛风邪,解肌表,以此用之为使,而佐桂枝汤之用,以救邪风之盛行于肌表也。

王晋三:桂枝加葛根汤,治邪从太阳来,才及阳明,即于方中加葛根,先于其所往,以伐阳明之邪。因太阳未罢,故仍用桂枝汤以截其后,但于桂枝芍药各减一两,既不使葛根留滞太阳,又可使桂枝芍药并入阳明,以监其发汗太过,其宣阳益阴之功,可谓周到者矣。

丹波元简:方氏以降,均以此方为太阳阳明之的方,只张志聪、张锡驹之解为太阳病项背强之主剂,其说似长矣。盖以葛根为阳明之药者,昉乎张洁古,诸家未察耳。仲景用葛根者,取之于其解表生津,痉病亦用葛根,其意可见也。

林亿提出本方应无麻黄,极是。《玉函经》中载本方亦无麻黄,成无己也提出了商榷意见,许宏更直接于方中删去麻黄,在煎法中也删去了麻黄去上沫,这都是正确的,以免再延误下去。

许释本方简明扼要。王注仍然因循葛根入阳明之说,未免脱离实际。临床实践证明,葛根用于项背强有特殊效果,离开实际去侈谈归经,是不恰当的。丹波氏的意见比较允当。

[应用范围]

①肩凝症,落枕。
②肩周炎。
③脊背痛。
④半身麻木。
⑤目斜视,复视。
⑥颜面神经麻痹。

[医案选录] 周某,男,45岁。四个月前由感冒引起左肩疼痛,项强,汗出怕风,左上肢发麻,不能高抬,不能持重物。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风寒侵犯,阻遏络脉。
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柔润筋脉。

以桂枝加葛根汤,加羌活12克、白芷9克、没药9克,十五剂治愈。(《经方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