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诚心请教!

九浅一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9/10
帖子
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在黄帝内经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中,关于五脏之俞的取穴位置与现代中医的取穴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内经中所描述的肝俞与脾俞位置是在同一水平线的,而现代中医的肝俞与脾俞是在膀胱经同一竖直线上,这是怎么回事?

附内经原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
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
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再看灵枢•背腧篇,五脏之腧的取穴位置与现现医学的取穴位置基本是一致的。本篇是黄帝与医臣岐伯间的问话的形式记录的,看来比较可靠。而素问•血气形志篇,是以叙述的方式记录的,其中关于背俞取穴的位置描述与灵枢背枢中岐伯说的不一致。对比之下,从中至少可以推论出血气形志篇非出自黄帝岐伯之口,其出处还有待研究

附灵枢•背腧篇原文:
背腧第五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