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FONT=黑体]【补注】[/FONT]
[FONT=黑体]⑴道家和儒家都崇古:[/FONT]范文澜说:“儒家复古,只复到西周;道家却想复到‘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远古。”(《中国通史·第一册·第五章:兼并剧烈时期——战国》)
 
[FONT=黑体]⑵绝圣弃智:[/FONT]抛弃聪明与智巧。圣,自作聪明。智,智巧。郭店楚简《老子》作“绝智弃辨”,下文的“绝仁弃义”则作“绝伪弃诈”。北大汉简本作“绝圣弃智,民力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又陈鼓应云:“通行本‘绝圣弃智’,郭店简本作‘绝智弃辨’,为祖本之旧,当据改之。通观《老子》全书,‘圣人’一词共三十二见,老子以‘圣’喻最高人格修养境界,而通行本‘绝圣’之词,则与全书积极肯定‘圣’之通例不合。‘绝圣弃智’一词,见于庄子后学《胠箧》、《在宥》篇,传抄者据以妄改所致。”(《老子今注今译》)今扔其旧。(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下同)
[FONT=仿宋]洪钧按:汤、王把“圣”解作“自作聪明”不妥。“圣”就是聪明或天生聪明。又,把“圣”和“圣人”等同也不对。“绝圣弃智”中,圣与智相对,圣在这里就是聪明智慧。这样才和愚民主张相符。[/FONT]
 
⑶绝仁弃义:抛弃仁与义的道德规范。陈鼓应云:“通行本‘绝仁弃义’,郭店简本作‘绝伪弃诈’,为祖本之旧。《老子》八章主张人与人交往要尚仁(‘与善仁’,可见老子并无弃绝仁义之说,郭店简本出土,始知为人妄改。)《庄子·胠箧》有‘攘弃仁义’之说,由此可窥见原本‘绝伪弃诈’被臆改为‘绝仁弃义’,可能受到庄子后学激烈派思想影响所致,”(《老子今注今译》)丁原植云:“帛书甲、乙与王弼均作‘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简文并无‘绝仁弃义’这种激烈反对人文价值的思想,就《老子》哲学的发展来说,竹简《老子》似属较古文本。”(《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今扔其旧。
 
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外表单纯而内心淳朴,少有私心和欲望。见,显现。
《河上公章句》:“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陈鼓应说:“见素抱朴:简本作‘视素保朴’。‘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在这里是异字同义。”(《老子今注今译》)
 
⑸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高校教参《内经》:“高下,指社会地位、生活水准等而言。慕,倾慕。羡慕。《类经·摄生类·二》注:‘高忘其贵,下安其分,两无相慕。’朴,质朴,朴实。”
王冰注:“至无求也,是所谓心足也。《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盖非谓物足者为知足,心足者乃为知足矣。不恣于欲,是则朴同。故圣人云:‘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河上公章句》:“我常无欲,去华文,微服饰,民则随我为质朴也。”王弼注:“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朴也。”
《淮南子·本经训》:“憺然无欲,而民自朴。”
 
⑹返朴归真:“谓还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汉典》)
 
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时候善于以道治天下的人,不教百姓如何变得聪明,而是希望他们始终保持愚朴。(江凌注译《老子》)
《河上公章句》:“说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国者,不以道教民,明,智巧诈也,将以道德教民,使质朴不诈伪。”
王弼注:“明,谓多(见)[智]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

⑻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百姓之所以难以统治,在于他们有太多的智慧。《河上公章句》:“民之所以难治者,以其智太多而为巧伪。”王弼注:“多智巧诈,故难治也。”

⑼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用智慧治国,会引起相互争斗,是国家的祸患。贼,祸害。《河上公章句》:“使智慧之人治国之政事,必远道德,妄作威福,为国之贼也。”

⑽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福气。《河上公章句》:“不使智慧之人治国之政事,则民守正直,不为邪饰,上下相亲,君臣同力,故为国之福也。”

⑾世风日下:“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汉典》)
 
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放纵性欲损竭其阴精,因而消耗散其元真。
王冰注:“乐色曰欲,轻用曰耗,乐色不节则竭精,轻用不止则真散,是以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老子》曰:‘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曰:‘有欲者亡身。’《曲礼》曰:‘欲不可纵。’”《类经一卷·摄生类一》:“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

⒀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不知道保持精气充满,不时时控制自己的精神情志。时,时时、时刻或随时。御,驾御,掌握,控制。
王冰注:“言轻用而纵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知其已。’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真诰》曰:‘常不能慎事,自致百疴,岂可怨咎于神明乎?’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持满,谓保持精气的充满。”
[FONT=仿宋]洪钧按:“持满”的本义指拿着盛满液体的容器——小心谨慎地不让洒出来。此处转义为保持精气充沛。[/FONT]

⒁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只顾贪图欢快的感觉,违背养生之乐的原则。
王冰注:“快于心欲之用,则逆养生之乐矣。”
《素问考注》:“案:生乐者,谓饮食男女之乐也。是为保生之至乐,故云生乐。王注云‘养生之乐’,即其义。”

⒂闻见和嗜欲太多了:闻见,听到的和看到的,即知识。嗜欲,嗜好和欲望。太多则为灾祸而影响身体健康,必然短寿。
 
⒃养生思想方面:养生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先生曾说:“传统中医的养生思想,可以用‘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八个字来概括。‘返璞归真’,包括‘恬淡虚无’和‘清心寡欲’,故也可以用‘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恬淡虚无,清心寡欲’十六个字来概括。……总之,传统养生哲学主要受道家‘无为’思想影响,所以总结为‘心无为则身体治’。”(《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二十讲中西结合说养生》)
 
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道则是顺着自然规律自成法则的。(江凌注译《老子》)
人法地,《河上公章句》:“人当法地安静和柔,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有功而不置也。”
地法天,《河上公章句》:“天澹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
天法道,《河上公章句》:“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
道法自然,《河上公章句》:“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FONT=仿宋]金栋按:人法地,地法天,是天人相应的道家表述。可见,天人相应思想,在汉代之前就为多数学者承认。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也有此说的苗头。只不过董仲舒将此说发展到极致,而且采入了神权思想。[/FONT]
 
⒅深根固蒂:见于《老子·第五十九章》。《汉典》云:“比喻根基坚固而不动摇。”蒂,通“柢”,树根。
 
道教跟内经是没有关系滴。道教没有影响内经。而是内经影响道教。
道可道。就可以说是道教?。。。
先秦哲学是各宗教共有。是世界文化共有。不是特指那一门派
 
道教跟内经是没有关系滴。道教没有影响内经。而是内经影响道教。
道可道。就可以说是道教?。。。
先秦哲学是各宗教共有。是世界文化共有。不是特指那一门派

是!
道家 道教 含义不同
 
【原文】3.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四种人(神)的说法见于现《素问》第一篇末段。这种系统说法不见于道家之外。儒家的最尊称呼叫“圣人”,在《内经》中屈居三等,一等人是“真人”。后来,这个名号成为高明道士的尊称。如孙思邈被称为“孙真人”,他身兼道、医两家,都可以当此尊号。下面把战国秦汉论真人、至人等较系统者摘如下。读者与《内经》对看,自能体会各家源流。
《道德经·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也。”
《老子》中还没有这种人的专门称号。

[FONT=仿宋]【自注】《老子》中“圣人”约28见。如何解释其中圣人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呢?“善摄生者”是否属于圣人呢?我看这是《道德经》或《老子》成书时圣人已经不是儒家的专利,而且这时真人、至人之说,也不再是道家的专利。不过,今本《老子》第一次出现的圣人,还是道家本色。
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FONT]

[FONT=仿宋]遍查《老子》中其他圣人说,均与无为思想不矛盾。
据此,圣人也是善摄生的。
[/FONT]
[FONT=仿宋]【补注】[/FONT]
[FONT=仿宋]⑴《老子》中“圣人”约28见:不确,当为31见。
金栋按:据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十九章》转引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说:“通观《老子》全书,‘圣人‘一词共三十二见。”然笔者仅查到31见。
⑵圣人已经不是儒家的专利: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说:“圣人,老子以得道者为‘圣人’,即能够任体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的人。儒家的圣人指古代有徳之君,如五帝三王。但在老子书中也多次提出‘圣人之治’。钱钟书云:老子所谓圣人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管锥篇》第二册,第421页)”
金栋按:圣人,是老子理想中“与道同体”的人物,若以治国而言则为得道之国君,若以治身而言则为得道之“善摄生者”。与儒家的圣人所指不同,与《内经》之圣人同。
圣人,《内经》全书共见36次。《内经词典》:“圣人,36次。1.能通晓天地之理、先知先觉、精通养生、且次于真人、至人而高于贤人者称为圣人。……2.指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医生。”
⑶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无为,《汉典》云:“⑴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⑵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洪钧按:无为在政治上就是不要制定那么多制度和法令,也不要大兴工程,更不要发动战争。即统治者不要好大喜功。无为在养生方面就是恬淡虚无,不妄作劳,精神内守。
⑷行不言之教:实行以身作则之教,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也。《河上公章句》:“以身帅导之也。”
⑸万物作而弗始:万物兴起而不干预。汉帛书乙本同此。弗,不也。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作“万物作而不为始”。河上注本与王弼注本均作“万物作焉而不辞”。[/FONT]

[FONT=仿宋]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说:“彭浩说:‘辞、始两字同音而致误。’”辞,管理,干预。[/FONT]
[FONT=仿宋]⑹生而弗有:生养万物而视同无有。河上注本与王弼注本均作“生而不有”。
⑺为而弗持: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持,当作“恃”,依赖、依靠。河上注本与王弼注本均作“为而不恃”。《河上公章句》:“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⑻功成而不居:大功告成而不居功。河上注本与王弼注本均作“功成而弗居”。《河上公章句》:“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⑼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见《老子·第二章》。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永存。《河上公章句》:“夫惟功成不居其位,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王弼注:“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FONT]

[FONT=黑体]《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庄子·达生篇》:“至人潜行无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
《庄子·齐物论[21]》:“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22],恶乎至[23]?有以为未始有物者[24],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25]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庄子》有了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之说。对真人、至人说得最多[26]。
《淮南子·俶真训[27]》:“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28],报德炀[29]和,而万物杂累[30]焉。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31]。……是故与至人[32]居,使家忘贫,使王公简[32]其富贵而乐卑贱,勇者衰其气,贪者消其欲。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33],故不言而能饮人[34]以和,是故至道无为。”
《淮南子·本经训[35]》:“神明藏于无形,精神反于至真[36],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当而不以言[37],心条达而不以思虑。委而弗为,和而弗矜[38],冥性命之情[39],而智故不得杂焉。精泄于目[40],则其视明,在于耳则其听聪,留于口则其言当,集于心则其虑通。故闭四关[41]则身无患,百节莫苑[42],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淮南子》着重讲真人、至人[43],发挥很多。
《荀子·解蔽[44]》:“夫微者至人也[45]。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46]!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47]。圣人纵其欲[48],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49];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50]。仁者之思也,恭[51];圣人之思也,乐[52]。此治心之道也。”
老子、庄子是道家之宗。《淮南子》多述道家之言。荀子是儒家[53],故他把圣人抬到与至人平等的地位,甚至高于至人。[/FONT]
 
最后编辑:
[FONT=黑体]【补注】[/FONT]
[FONT=黑体] ⑴真人、至人、圣人、贤人:[/FONT]这是道家构筑的神仙系统四个不同的等级层次在《素问》中的反应。各家说法不一,等级层次不同。《庄子》是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及贤人,《淮南子》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及构设出传说中的具体的人物(如伏羲、神农、冯夷、大丙等),《太平经》是神人、真人、圣人、贤人。
[FONT=黑体]四种人(神)的说法见于现《素问》第一篇末段[/FONT]:《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新校正》云:“详‘被服章’三字疑衍,此三字上下文不属。”),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榆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顺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王冰注:“真人,谓成道之人也。夫真人之身,隐现莫测。其为小也,入于无间;其为大也,遍于空境;其变化也,出入天地,内外莫见;迹顺至真,以表道成之证。凡如此者,故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也。真人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故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体同于道,寿与道同,故能无有终时,而寿尽天地也”。“全其至道,故曰至人”,与真人“同归于道也”。“次圣人者,谓之贤人”。
[FONT=仿宋]金栋按:据王冰注,真人者,修炼(真)得道而成仙,与道同体之神仙也。《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FONT]
[FONT=仿宋]圣人,《汉典》云:“⑴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圣人一词,道家典籍如《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淮南子》等多家提及。《庄子·天下》篇:“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与儒家圣人之义不同。见下。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故有《汉典》所谓“有时也专指孔子”之说。孔子被誉为圣人,或始于西汉初。《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贤人,《汉典》云:“德才兼备的人。”这不是《内经》所谓贤人。
[/FONT]
 
⑵孙真人:真人孙思邈,其“真人”者,或受封于唐太宗,或自号也。宋徽宗追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

⑶摄生:养生。摄,调摄,养护。《河上公章句》:“摄,养也。”

⑷路行不遇兕虎: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兕(音四si),犀牛。《河上公章句》:“自然远避,害不干也。”

⑸入军不被甲兵:战争中不会受到杀伤。

⑹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犀牛无处用它的角,老虎无处用它的爪,兵器无处用它的刃。《河上公章句》:“养生之人,兕虎无由伤,兵刃无所加也。”

⑺无死地:没有致死的境地。《河上公章句》:“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
 
⑻逍遥游:“逍遥游”是没有拘束、悠闲自得地畅游于自然和社会的意思。这是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一个方面。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有其所依赖的对立面。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御风而行的列子,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庄子理想的“逍遥游”是“无所恃”,即如篇中所写的“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的“神人”,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也不凭借任何外力而自由自在地在自然和社会中畅游。而做到不依赖于外物的根本又是“无己”,无所作为,即对他人无用,才能保全自己,消除物我对立,在“无何有之乡”获得绝对自由,达到“逍遥”的境界。这种哲学和人生观带有唯心的、虚幻的色彩。(李真瑜、田南池、徐莉注译《庄子》)
[FONT=仿宋]洪钧按:李、田之说小有不足。盖解恃为依赖不错。本篇举例提及的依赖物,却不是对立面。大鹏、列子飞行都有所恃。如列子要御风——即恃风而行。风不是列子的对立面。对追求绝对自由的人来说,周围的一切、尤其是社会环境条件,都和他对立。故他所依赖的东西至少不是主要对立面。[/FONT]
 
⑼至人无己:至人,庄子理想中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无己,忘掉自己。

⑽神人无功:神人,庄子理想中次于“至人”的人,得道而超于常人。无功,不追求功名。

⑾圣人无名:圣人,庄子理想中次于“神人”的人,品德高尚。无名,不求有名。郭象注:“圣人者,物得性之名耳,未足以名其所以得也。”

⑿不逆寡:逆,违逆,拒绝。寡,少。郭象注:“凡寡皆不逆,则所愿者众矣。”成玄英《疏》:“寡,少也。引古御今,崇本抑末,虚怀任物,大顺群生,假令微少,曾不逆忤者也。”
[FONT=仿宋]洪钧按:“不逆寡“的字面含义不难解,以上所解却不足以理解道家真谛。愚见以为,寡是少数人(的意志)的意思。不逆寡就是对少数人的意志也不违逆,人人都有自由。道家追求自由,甚至追求绝对自由,必然给别人自由,即不逆寡。郭象注近是。据此,“不雄成”也不宜解为“不恃其成”,而应该解释为“不夸耀成说”,因为成说必然是众人的意志。众与寡相对。这样解六个字,都很通,也和庄子无是非、无区别,万物齐一的思想相符。[/FONT]

⒀不雄成:雄,夸耀。成,成功。郭象注:“不恃其成而处物先。”
成玄英《疏》:“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岂雄据成绩,欲处物先耶!”

⒁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下水不沾湿,入火不感到热。濡,沾湿。

⒂不以心损道:不用嗜欲之心损害天道。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说:“损:今本缺坏误作‘捐’。”

⒃不以人助天:不用人力辅助自然。
 
⒄达生篇:本篇的主旨在谈养生。所谓“达生”,乃养身以畅达生命之意。作者认为生命为自然所赋予,人对它无可奈何,所能做的是使自己“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也就是说要看破生死,排除功名等杂念,调节饮食色欲,以求心地纯净,达到“神全”的境界,这样才算得上“达生”。(李真瑜、田南池、徐莉注译《庄子》)
 
⒅至人潜行无窒:至人在水中潜行而不窒息。无,当作“不”。潜行,谓潜行水中。窒,窒塞。

⒆蹈火不热:《大宗师》篇作“入火不热”。其意相同。

⒇栗:发抖,哆嗦,恐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