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X 小茴香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45
声望
36
t0130857d8287e94e4a.jpg
t01e14caa8a966b07e1.jpg
t0149e274faaa7fbdc0.jpg
xha-x.jpg
xhb-x.jpg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强烈的香气。茎生叶互生,叶片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丝状,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复伞花序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花梗5~30,花小;无花萼;花瓣5,金黄色,中部以上向内卷曲;雄蕊5;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黄绿色,有5条隆起的纵棱。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骨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a5c0b548c37741a1.jpg
t01d30ffacf6770eef2.jpg
t01f4f7ac99220f3bc4.jpg
t0169aff749c39ed566.jpg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肝、肾、脾、胃经。
【功效】理气止痛,调中和胃。
【临床应用】1. 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坠,胃腹冷痛等症。本品功能散寒理气止痛,为治疗寒疝腹痛、睪丸偏坠的常用药,可与橘核、荔枝核等配伍应用;又能温中散寒止痛,对脘腹冷痛,可配合吴茱萸等药同用。
2. 用于胃寒呕吐、食少。小茴香有调中醒脾之功,能开胃进食,故可用于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之症。
【处方用名】小茴香(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大茴香:又称八角茴香。系木兰科常绿小乔木八角茴香树的果实。性味、功效与小茴香近。用量也与小茴香同。
【方剂举例】暖肝汤《景岳全书》:小茴香、肉桂、沉香、乌药、当归、枸杞、茯苓、生姜治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
 
由版主最后编辑:
摘《用药心得十讲》:
小茴香味辛,性温。功能温肾祛寒、行气开胃。为治疝气疼痛的要药。
下焦有寒邪导致肝肾气逆而出现小肠疝气、少腹疼痛、小腹坠胀、睾丸肿胀疼痛、或睾丸偏坠牵掣疼痛等,可用本品配合乌药、桔核、吴萸、青皮、炒川楝子、荔枝核、木香、葫芦巴等同用。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睾丸结核、慢位睾丸炎等,取得良好效果。谨供参考。据近代研究,本品所含的茴香醛用于豚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可增强双氢链霉素的效力。
小茴香能入下焦,温经散寒,故也可用于治疗月经后错、行经腹痛、腹部喜暖、月经色黑有块等症。常配合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炒川楝子、元胡、五灵脂、南红花等同用。
小茴香还能行气开胃,对胃中寒气疼痛、气逆呕吐等,可配半夏、生姜、吴萸、茯苓、木香等同用。如因胃寒导致消化不好、食欲不振、饭后胀饱迟消等症者,可配合麦芽、陈皮、香稻芽、炒神曲、砂仁、木香等同用。
胡芦巴、小茴香均能温肾、散寒、治疝,但胡芦巴偏用于陈久痼寒,小茴香偏用于浅近新寒。
吴茱萸、小茴香俱治寒疝,但吴茱萸偏于温肝,小茴香偏于温肾。
小茴香生用偏于理气,盐水炒用,偏于温肾。
用量一般0.25~9克。
阴虚有热者忌用。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的果实。亦名茴香(《本草图经》)。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功能:温肾散寒、和胃理气。
主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内服:煎汤,3~9g; 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实含挥发油3%~6%,主要成分是茴香醚(Anethole)、小茴香酮(Fenchone)。尚含α-蒎烯(α-P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 drene)、莰烯(Camphene)、二戊烯(Dipentene)、茴香醛(Anisealdehyde)、茴香酸(Anisic acid)、爱草脑(Estrag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亦含脂肪油、豆甾醇(Stigmasterol)、7-羟基香豆精(7-Hydroxycoumarin)等。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茴香油能降低胃的张力,随后又能刺激胃使之蠕动正常化,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降低,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茴香油的这种作用能被局部麻醉药所取消,故其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茴香油可作为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显著抑制胃排空的作用;但对小鼠胃肠推进率以及蓖麻油或番泻叶性腹泻均无显著影响。
小茴香对胃液分泌、Shay溃疡和应激溃疡有抑制作用;并有利胆作用,随着胆汁固体成分增加促进胆汁分泌。
2. 其他作用茴香油尚有某些抗菌作用,其抗菌的有效成分可能是茴香醚。动物实验表明:茴香醛无抗结核作用,但能略微加强小量链霉素的效力。
小茴香酮为樟脑的异构体,有与樟脑相似的某些局部刺激作用。
实验表明:小茴香煎剂有抗凝和抗纤溶活性。煎剂给小鼠灌胃,能明显抑制酒石酸锑钾引起的扭体反应,显著延迟热板法测定的痛觉反应时间。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胃脘痛炒茴香、元胡、良姜、肉桂各150g,煅牡蛎、炒甘草各120g,共为细末,每服6g,早晚各1次,重者早、中、晚各1次,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治疗42例,症状与体征消失34例,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14例,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进步2例,服药后3天不见好转,而自行中断治疗2例。〔中医药学报1991;(2):22〕
2.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小茴香、威灵仙、茯苓、栀子各30g,地肤子20g ,白茅根、金银花各50g,加水2500ml,文火煎2次,浓缩至300ml,为1日量,早晚空腹白开水送服,每次150ml,7日为1 疗程。若出现急性尿潴留,可在服药期间留置导尿,若导尿不成功可行套管针膀胱穿刺置入尿管留置导尿以治其标、缓其急。治疗150例,经1疗程治愈10例,2疗程治愈42例,3疗程治愈46例,3疗程好转48例,无效4例。〔辽宁中医杂志1991;18(9):19〕
3. 治疗嵌顿性小肠疝小茴香10~15g,冲汤内服。治疗3例,皆能解除嵌顿。〔安徽卫生1960;(2):67〕
4. 治疗鞘膜积液小茴香15g,食盐4.5g,同炒焦研为细末,再与2个青壳鸭蛋(去壳)合煎为饼。每晚临睡前,用温米酒配服蛋饼,连服4天为1疗程;休息2天,再服第二疗程。必要时可连服数个疗程。治疗64例,结果痊愈59例,进步1例,无效4例。〔中级医刊1960;(5):11〕
5. 治疗血栓性外痔小茴香、延胡索、川芎、赤芍、生蒲黄各10g,炒五灵脂(包煎)15g,当归12g,炮姜、没药各6g,肉桂3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渣内加入开水,待温坐浴熏洗。亦可将上药加工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倒入少量温开水浸泡至透,再倒入沸水,待温凉后,揉搓药袋,使药液外溢,即可熏洗。每日熏洗2~5 次,每次20分钟。治疗30例,痊愈28例,好转2 例,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3.6天。〔辽宁中医杂志1990;14(12):26〕
6. 治疗小儿腹泻干姜、吴茱萸各10g,苍术、小茴香各5g。共研细末,每次用1~2g 敷于患儿脐中,用伤湿止痛膏封贴,每日换药1次。治疗86例,痊愈65例,好转17例,无效4例。〔广西中医药1991;14(3):106〕
7.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中毒性肠麻痹小茴香250g,炒至40~50℃,布包,熨摩腹部,每次30分钟,1~2小时1次,治疗14例,治愈10 例,死亡4例。与新斯的明组对照无明显差异。〔四川医学1991;12(2):129〕
方剂选用:
1. 治疗小肠气腹痛:茴香、胡椒等份。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三因方》小茴香丸)
2. 治疗寒疝疼痛:川楝子四钱,木香三钱,茴香二钱,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医方集解》导气汤)
3. 治疗疝气入肾:茴香炒作二包,更换熨之。(《简便单方》)
4. 治疗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证治要诀》)
5. 治疗伤寒脱阳,小便不通: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元方》)
6. 治疗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敷之。(《备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小茴香配伍补骨脂 小茴香辛温,既可暖肝肾,散下焦之寒邪;又可入中焦理气开胃,调中醒脾。补骨脂辛苦温燥,温补脾肾、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功善补命门之火而益脾土。二者伍用,其功效更著,入中焦则温脾暖胃;入下焦则温肾散寒。用于治疗遗精、遗尿、尿频,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呕吐、大便溏泻等证属脾肾阳虚所致者。
小茴香配伍葫芦巴 小茴香辛温,功擅温肾暖肝,散下焦寒邪而止痛,但以散寒为主;葫芦巴苦温,长于温肾阳,逐下焦寒湿而止痛,然以补肾阳为主。二药合用,其温肾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疝腹痛以及寒湿脚气、腰膝酸痛、步履无力等症。
小茴香配伍荔枝核 小茴香暖肝肾、祛寒湿、行气止痛;荔枝核行气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祛寒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疝腹痛、偏坠等症。
小茴香配伍肉桂 小茴香温肝肾、暖胞宫、行气止痛;肉桂温肾助阳、散寒止痛。二药合用,有温暖下元、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小腹冷痛、痛经属寒凝下焦者。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医家论药】
“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乃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本草汇言》)
“大抵此味之治,切于寒者或虚寒者,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于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本草述》)
“茴香,大补命门,而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肝胆亦命门之火,肝木气行,则水湿不留,虚风不作,故其功亚于附子,但力稍缓耳。”(《医林纂要》)
“茴香……治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温剂,为诸痿霍乱之捷方,补命门不足之要药也。男子疝气,妇人带白者,用之俱验。大都甘能补正,辛能散邪,有补以为之先,有散以为之后,此疝气带白之症,所以去也。”
 
小茴香 - 茴香菜

茴香菜又原名小怀香,又称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贵州)丶浑香,嫩叶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茎部,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唐本草。苏颂说,北人呼为茴香,声相近为怀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时珍说,俚俗多怀衿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实(小茴香)作香料用,亦供药用,根、叶、全草也均可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全株表面有粉霜,无毛,
t0134c2539806138080.jpg
茴香具强烈香气。茎直立,有分枝。三至四回羽状复叶,最终小叶片线形,长4-40毫米,宽约0.5毫米;叶柄长约14厘米,基部成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 长4-25厘米,总苞和小苞片均缺;伞辐8-20个,不等长;花小,黄色;无萼齿;花瓣45,宽卵形,上部向内卷曲,微凹;雄蕊5枚,长于花瓣;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个。又悬果长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小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较耐旱但不耐涝。出苗后生育期65~85天。生育进程快,出苗35~45天进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获期6月中旬。常规株高30~55厘米,茎秆呈假二杈分枝。叶互生,叶片三出式全裂叶,有狭披针形叶鞘。伞形花序直径1~2厘米,白色或蓝白色,有5~7朵单花,双悬果呈长圆卵形,长5~8毫米,宽2~3毫米,内含两粒略带黄色的种子。
分布
主产于中国国西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和东北等地。另外,湖北、广西、四川等地亦有生产。中国出口的小茴香,以内蒙古、山西和甘肃产为主。
药用植物
小茴香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是重要的中药,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腹胁痛、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等。《本草汇言》记载"茴香为温中快气之药"。《唐本草》也记载"茴香善主一切诸气,为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之要品"。古朝鲜许浚编纂的《东医宝鉴》记载,炒茴香和何、人参、干地黄、麦门冬、天门冬、茯苓等七味药组成"七仙丹",用于治疗须发早白等症,有滋阴养肾、益气健脾之功。 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 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 另含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

此外,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组成中,洋芫荽子酸占60%、油酸22%,亚油酸14%、棕榈酸4%。

尚含大于C18的醇和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等所成的蜡,豆甾醇,7-羟基香豆精等。 苦茴香的果实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含茴香醚80%,茴香酮10%。 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爱草脑。

茴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之外,葫萝卜素及钙的含量也较高,种子可作药用或香料,具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止疼之功效。其具体用途如下:茴香

1.促进消化吸收

2.防感冒:可将少许茴香生汁加葱沫汤内喝下发汗。

3.治扁桃体炎:对成含汁液的水煎液,将其凉后漱口。

4.吸脓:将叶捣碎,贴于患部,每天换3次,自然消退。

5.治冻伤:可用生汁涂于患部,按摩。

食用价值
还有一种球茎茴香可以食用,它又称结球茴香或甜茴香,为茴香的一个变种,与茴香形态相似。其食用部位为叶鞘基部相互抱合形成的肥厚肉质球状茎,具有独特芳香和甜味,可凉拌、炒菜、做汤、腌渍,也可制成馅包饺子或包子。至于八角茴香或大料,则是指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 。

古方记载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 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1、《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 又治九种瘘。

2、《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3、《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4、《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5、李杲:补命门不足。

6、《伤寒蕴要》:暖丹田。

7、《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8、《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9、《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10《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11、《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 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阴虚火旺者慎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