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疑难杂症,大汗怕风怕冷三年了药越吃越严重。求高人指点。

反正我觉得还是开完药,病人吃了没那么痛苦并且可以很轻松的坚持下去才比较靠谱吧,否则说的在天花乱坠多么多么高明,病人抗住也白搭
是啊,一切都是你以为!
你以为自己是大师就是大师了!就可以随意指责别人了?
免费奉送你一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看不懂就去百度!
 
  如果真是实证,自己饮食不节、长期熬夜,做出来的病,病程又还仅有几年,尚在邪盛伤正阶段。
  那自然只管疏郁通瘀排浊就行了,邪去正自复,只要不再继续放纵就不会复发,不用进补善后了。

  我开始也判断为实证的,但她不承认自己饮食营养过剩,这是其一;激素六项不高,这是第二;她体脂率和腹部脂肪面积的检测数据不清楚,这是第三。所以实在不太好确认正虚是主导病因,还是邪盛为主导病因,难以判定是否偏于实证。
我倒是希望自己“营养过剩”呢。现在越来越没食欲晨起都觉得想吐,恶心,去哪里过剩呀先生。不知道你是在哪里看到我吃香喝辣啦??。不过还是感谢你我也会注意饮食的
 
是啊,一切都是你以为!
你以为自己是大师就是大师了!就可以随意指责别人了?
没有我只是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一切还是看用药后的效果见真章,中医是以人为本,西医是以物质为本,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
 
内经上说实是吃出来的吗?麻黄汤都是膏粱厚味的人得的吗?我常说藜藿常得伤寒,膏粱常得温病。但是这个虚实没关系。
你和我说的不对茬,你懂吗?你把人都按平均化来考虑,这是西医思维。中医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气候,饮食,情绪,劳累等等等等,都得考虑。
  
  “你把人都按平均化来考虑”--这只是您的认为,我觉得我并非如此。

  “吃-动”平衡,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的,并无统一标准,但是平均值(推荐值)是一个基准参考线。
  她的运动量、居室温度、空气湿度等等,这些细节难以知晓,变量太多也无法精确的计算,只能估算她每天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是否大致相当。
 
没有我只是客观看待这个问题,一切还是看用药后的效果见真章,中医是以人为本,西医是以物质为本,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
所以咯哦,都是你以为的真章!
一切都是你以为的,你不是大师谁是呢?
哦,中医的说不过又来扯中西医的区别?不好意思,西医的书我也有看,别人我不敢说,但总比一个抗拒西医的人是强吧?
中西医都不接受又非要人家说服他,哈哈哈。
你还是自己把自己先说服吧!
也可以就这样啊,等死呀!
说不说服你与我来说真的就是没意义的事情!
 
所以咯哦,都是你以为的真章!
一切都是你以为的,你不是大师谁是呢?
哦,中医的说不过又来扯中西医的区别?不好意思,西医的书我也有看,别人我不敢说,但总比一个抗拒西医的人是强吧?
中西医都不接受又非要人家说服他,哈哈哈。
你还是自己把自己先说服吧!
也可以就这样啊,等死呀!
说不说服你与我来说真的就是没意义的事情!
我只是复述很多中医名家讲座里的观点而已,并非我自己的观点,我只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文字的搬运工:021:,只是觉得这些中医名家讲出了我的心声让人醍醐灌顶
 
最后编辑:
  
  “你把人都按平均化来考虑”--这只是您的认为,我觉得我并非如此。

  “吃-动”平衡,是针对每个人体而言的,并无统一标准,但是平均值(推荐值)是一个基准参考线。
  她的运动量、居室温度、空气湿度等等,这些细节难以知晓,变量太多也无法精确的计算,只能估算她每天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是否大致相当。
现实是,运动量无差异时,生气和高兴比较,耗能差异巨大。
劳累程度,和吸收比率也不是线性相关。
当然了,在你的世界里,你是没错的。
 
本来不是找我的,但是我还是多说一句。
你看过热极之人只有皮包骨的吗?
你见过怎么补都不胖,喝粥吃素反而长肉的吗?
不是只有营养不良才会极瘦!
寒极和热极,最后会出相似的症状!
但这需要熟悉温病的人才懂得,只要比较一下温病和伤寒的医案就知道了。
  
你见过怎么补都不胖,喝粥吃素反而长肉的吗?
  见过啊,营养素比例失衡使人消瘦,均衡膳食把人养胖,吃粥长肉所以老祖宗五谷为养而不是五畜为养嘛!
  高蛋白饮食可以让人变瘦(所以老祖宗说“鱼生火”),现在有一种减肥法就是利用高蛋白饮食,可供没有肾病的肥胖人士选择。

不是只有营养不良才会极瘦!
  营养不良分为“总量不足型”和“结构不良型”两种,过度进补就属于“结构不良型”。
  打个比方吧:只供应砖瓦,不给混凝土,怎么盖得起房子来呢?
  饮食营养结构符合平衡膳食金字塔才最养人。

你看过热极之人只有皮包骨的吗?
  见过啊
  一种情况是瘦人阴虚火旺,这是虚证,得甘寒养阴清虚热。
  另一种情况是有骨髓造血等方面的疾病比如白血病,这种是本虚标实证,除了清火,缓解期还是得滋阴补液。
  
 
现实是,运动量无差异时,生气和高兴比较,耗能差异巨大。
劳累程度,和吸收比率也不是线性相关。
当然了,在你的世界里,你是没错的。
  您才是这样的吧,我发现自己有错就会承认并纠正。
 
  
你见过怎么补都不胖,喝粥吃素反而长肉的吗?
  见过啊,营养素比例失衡使人消瘦,均衡膳食把人养胖,吃粥长肉所以老祖宗五谷为养而不是五畜为养嘛!
  高蛋白饮食可以让人变瘦(所以老祖宗说“鱼生火”),现在有一种减肥法就是利用高蛋白饮食,可供没有肾病的肥胖人士选择。

不是只有营养不良才会极瘦!
  营养不良分为“总量不足型”和“结构不良型”两种,过度进补就属于“结构不良型”。
  打个比方吧:只供应砖瓦,不给混凝土,怎么盖得起房子来呢?
  饮食营养结构符合平衡膳食金字塔才最养人。

你看过热极之人只有皮包骨的吗?
  见过啊
  一种情况是瘦人阴虚火旺,这是虚证,得甘寒养阴清虚热。
  另一种情况是有骨髓造血等方面的疾病比如白血病,这种是本虚标实证,除了清火,缓解期还是得滋阴补液。
  
唉,都见过,那是你把中西医分的太清楚啊?
中医的阴虚内热常常兼有痰湿淤血,你觉得还是纯虚吗?单纯的阴虚证少得可怜,只是在刚刚阴虚的时候一晃而过!
有痰瘀,还算虚症吗?阴虚的患者常常是虚实杂家的复杂情况。如果不治疗就只能是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就是实证占主导地位了,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真实类虚证。
新冠肺炎患者的尸体解剖结果,你搜索一下,肺里面是什么?
到临死之前,患者是气短,喘息,卧床不起吧?那是虚弱呢还是壮实?
所以虚极和实极,到最后也是表现得很相似。虽然相似,但仍然不同,仔细分辨还是能发现的。
我一再的说不要用伤寒的思维来考虑温病的案例,就是因为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而你,看看你的回帖,几乎都是在用伤寒的思路解决温病的问题。当然,你自认为辩证无误,用药合适的就当我白说了。不过当你境界晋升,再回头看自己的回帖,不要觉得羞愧啊!
学了伤寒,中医算入了门,学了温病才算是整个中医体系学全了,但至于学的怎样那就是各人的悟性问题了。
 
我只是复述很多中医名家讲座里的观点而已,并非我自己的观点,我只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文字的搬运工:021:,只是觉得这些中医名家讲出了我的心声让人醍醐灌顶
哦,终于承认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了!
恭喜,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不过没有奖励!
不过你确定人家的原意和你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吗?
 
按你的道理,怎么去辨别什么时候是排病反应,或者什么是病情加重了,我觉得肯定是有方法可寻的,要么碰到庸医就算真是病情加重了也会说这是排毒反应去推卸责任
药下去,最坏的反应是什么?是没反应。
病情在什么时候最剧烈?实证阶段。正气足,病理产物也多。阴证转阳,万中无一。如果吃药吃出加重到剧烈,那么开泄通泻一下就好了。很多疑难病都得出现这种问题,我甚至有时特地去告诉患者,会加重。后来就用泻法去减掉这部分多余的。
如果病人面对不快反应,更加不快,那确实只能说医者也无能为力。毕竟治疗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果让我二十四小时根据病情去调整用药,那我的精力和时间也跟不上。
所以,只能出现问题后,针对性得治疗。
如果从非专业角度和病人感受看,确实没办法去解释。
[/QUOTE]
的确有些病治好的过程中会伴随症状”加重”,但这也不能否认有些医案中提到的误治而导致病情真的加重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两个人争论的核心无非只是qq同志觉得不可一味寒凉,围绕这一中心在很多细枝末节上在情绪的促进下越走越远。针对这些细枝末节继续展开辩论其实也没啥意思。
没反应是最坏的反映,不敢苟同。也许对某些医生是,对病人可不是。太多病人在负面反应下根本没有矫正的机会,楼主就是个典型案例。
 
哦,终于承认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了!
恭喜,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
不过没有奖励!
不过你确定人家的原意和你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吗?
学医本身就应该博采众长,多看各家言论从中总结,不要局限住自己,毕竟自己也是病人,可以感同身受去体会
 
最后编辑:
学医本身就是博采众长,多看各家言论从中总结,不要局限住自己,毕竟自己也是病人,可以感同身受去体会
哈哈哈,你博采了哪些众家之长啊?
只看到你采了伤寒入门的现代人士的某些你自认为对你有用的言论,呵呵,众家之长?温病的不算在你所谓的众家之内吧?
哈哈哈,真的是前言不搭后语啊!
 
药下去,最坏的反应是什么?是没反应。
病情在什么时候最剧烈?实证阶段。正气足,病理产物也多。阴证转阳,万中无一。如果吃药吃出加重到剧烈,那么开泄通泻一下就好了。很多疑难病都得出现这种问题,我甚至有时特地去告诉患者,会加重。后来就用泻法去减掉这部分多余的。
如果病人面对不快反应,更加不快,那确实只能说医者也无能为力。毕竟治疗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果让我二十四小时根据病情去调整用药,那我的精力和时间也跟不上。
所以,只能出现问题后,针对性得治疗。
如果从非专业角度和病人感受看,确实没办法去解释。
的确有些病治好的过程中会伴随症状”加重”,但这也不能否认有些医案中提到的误治而导致病情真的加重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两个人争论的核心无非只是qq同志觉得不可一味寒凉,围绕这一中心在很多细枝末节上在情绪的促进下越走越远。针对这些细枝末节继续展开辩论其实也没啥意思。
没反应是最坏的反映,不敢苟同。也许对某些医生是,对病人可不是。太多病人在负面反应下根本没有矫正的机会,楼主就是个典型案例。
[/QUOTE]
那你想要
哈哈哈,你博采了哪些众家之长啊?
只看到你采了伤寒入门的现代人士的某些你自认为对你有用的言论,呵呵,众家之长?温病的不算在你所谓的众家之内吧?
哈哈哈,真的是前言不搭后语啊!
有道医之称的徐文兵,他从新校订了黄帝内经增补版,著书有饮食滋味,梦与健康,字里藏医,梁东徐文兵对话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前传,反正他的内容一下让人耳目一新,你其实可以随便听一课,如果你要觉得他讲的没有道理也可以随时反驳,只要你反驳的有理有据就行,
感觉他是延续了倪海厦理论新生代,他讲的课能带人进入道医为核心的医学领域,
徐文兵(1966—)名小周,字文兵。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诊疗科目: 中医全科、针灸科。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研修《伤寒杂病论》及临床应用;师从周稔丰教授,学习五禽戏、病气诊断;师从苏有余先生,学习研修内丹功法;师从马世琦先生,研修形意拳。熟悉中药、经络、腧穴的形、气、性、用,以及组方配伍。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等。
 
最后编辑:
药下去,最坏的反应是什么?是没反应。
病情在什么时候最剧烈?实证阶段。正气足,病理产物也多。阴证转阳,万中无一。如果吃药吃出加重到剧烈,那么开泄通泻一下就好了。很多疑难病都得出现这种问题,我甚至有时特地去告诉患者,会加重。后来就用泻法去减掉这部分多余的。
如果病人面对不快反应,更加不快,那确实只能说医者也无能为力。毕竟治疗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果让我二十四小时根据病情去调整用药,那我的精力和时间也跟不上。
所以,只能出现问题后,针对性得治疗。
如果从非专业角度和病人感受看,确实没办法去解释。

医者无能为力?医者无能为力会让他自动自觉的给诊费吗?不过我没要就是了。
可能就因为我没要,然后就怀疑了,这不是疑心病是什么?总觉得别人想害他?
你还没看出来吗?他就是到处偷师,然后选取自己觉得管用的方子里的几种药物反复地试?
然后出问题了就怨怪别人,呵呵。
你得先弄清楚到底是医者无能为力还是病人不尊医嘱自己折腾出的问题吧?
如果不清楚的,查一查原帖就明白了!
你应该庆幸躲过了一劫呀!
不过你俩的认识可能比较一致!
 
的确有些病治好的过程中会伴随症状”加重”,但这也不能否认有些医案中提到的误治而导致病情真的加重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两个人争论的核心无非只是qq同志觉得不可一味寒凉,围绕这一中心在很多细枝末节上在情绪的促进下越走越远。针对这些细枝末节继续展开辩论其实也没啥意思。
没反应是最坏的反映,不敢苟同。也许对某些医生是,对病人可不是。太多病人在负面反应下根本没有矫正的机会,楼主就是个典型案例。



这是真的要上天成仙了!
你都不用修炼已经在天上了!
好走不送呀!
好好飘!
 
药下去,最坏的反应是什么?是没反应。
病情在什么时候最剧烈?实证阶段。正气足,病理产物也多。阴证转阳,万中无一。如果吃药吃出加重到剧烈,那么开泄通泻一下就好了。很多疑难病都得出现这种问题,我甚至有时特地去告诉患者,会加重。后来就用泻法去减掉这部分多余的。
如果病人面对不快反应,更加不快,那确实只能说医者也无能为力。毕竟治疗受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果让我二十四小时根据病情去调整用药,那我的精力和时间也跟不上。
所以,只能出现问题后,针对性得治疗。
如果从非专业角度和病人感受看,确实没办法去解释。

药不瞑眩,厥疾弗廖。希望病人减少痛苦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病能有清楚的认识。毕竟医生也是普通人,并没有翅膀能渡人。
 
这是真的要上天成仙了!
你都不用修炼已经在天上了!
好走不送呀!
好好飘!
中医阴阳学说本身就是出自道家,脱离了道的中医就失去了他的原本含义,不读黄帝内经的人是很难懂的道的精髓所在,你还把道家东西当做迷信,感觉你的眼界太局限了
 
的确有些病治好的过程中会伴随症状”加重”,但这也不能否认有些医案中提到的误治而导致病情真的加重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两个人争论的核心无非只是qq同志觉得不可一味寒凉,围绕这一中心在很多细枝末节上在情绪的促进下越走越远。针对这些细枝末节继续展开辩论其实也没啥意思。
没反应是最坏的反映,不敢苟同。也许对某些医生是,对病人可不是。太多病人在负面反应下根本没有矫正的机会,楼主就是个典型案例。
药不瞑眩,厥疾弗廖。希望病人减少痛苦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病能有清楚的认识。毕竟医生也是普通人,并没有翅膀能渡人。
[/QUOTE]
能渡人也只渡有缘人,像这种疑心病重又不尊医嘱的人属于六不治范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