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献学教案【转习】

却波渔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13
帖子
343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年龄
71
[font=华文中宋]第一章[font=华文中宋]
[font=华文中宋]中医文献学概说[font=华文中宋]第一节 概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
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学是关于中医中药历史文献的编纂、校勘、注释、整理与利用等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一种。该学科是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中医药文献的实际情况为具体内容构建起来的。本章主要对文献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中医文献的概况作简要介绍。

第二节 文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
将"文献"的概念说得更为明晰,且以之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学者马端临。他以“文献”二字命名自己所著的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书,即《文献通考》。书中阐明了“文献”的原始涵义:“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徵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按马氏所说,“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而"献"则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
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文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
 
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节 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中医药文献包括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在此主要介绍中医药古典文献。
一、古典文献概况
1.古典文献的时代下限。有3种不同的说法:
①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发端年限为界。
②以1911年辛亥革命年限为界。
③以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年限为界。一般认为,1911年以前,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雕版、活字版印刷及手抄的各种图书典籍)、文件、资料,都可称为古典文献。而在此以后的文献,则称为现代文献。
2.古典文献的载体。即记录古代文献的物质材料,按时代先后有甲骨、青铜器、玉石、简牍、缣帛、纸(卷轴、册叶、线装书)。
3.古典文献的内容范畴。总的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军事、天文、舆地、术数、医药、农学、方志、民族、民俗及宗教等学科。
4.古典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
5.古典文献的数量。迄今为止,我国古籍的总数目尚无定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估计数字为八至十万种。
二、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1.中医文献的数量。我国现存古医籍约有万种。
2.中医文献的载体。
3.中医文献的文字。
4.中医文献的大致类别。如果以载体形式区分,可分为抄刻文献与印刷文献两大类。
5.中医文献的继承性、实践性。中医文献乃是数千年来无数医家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的结晶,它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核心,记录了数千年来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对现今的医疗实践与医药科研仍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第四节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目的、要求及任务
中医文献学的研究目的,首先是对上述中医文献加以科学的整理,厘清其源流,匡正讹误,补其阙漏,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古医书原貌,为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其次,是在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的要求,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与方法,进行深入地发掘、研究,为中医药学术提高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医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有:
1.研究中医文献的源流及流别。
2.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体例及命名特点。
3.研究中医文献目录的特点和发展,介绍如何编撰和利用中医文献目录、提要、索引。
4.研究中医文献的版本体系,介绍鉴别古医籍版本以及选择与利用版本的方法。
5.研究中医文献的校勘沿革与古医籍校勘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6.研究中医文献注释的体例与方法。
7.介绍古医籍辑佚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8.调查、搜集、研究各种出土中医文献及珍本、孤本中医文献。
9.研究中医文献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为发展中医学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小结:中医文献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中医药研究深入开展的必然产生,本学科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必将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作出重要的基础性贡献。
思考题:
1. 什么是文献,古典文献时间限制以何为准。
2. 什么是中医文献学,其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3. 研究中医文献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记载的内容。知识要转化为一定的符号才能被人们感知与区别,也便于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文献的记录方式,是将由知识转化来的符号系统通过各种特定的人工记录手段与手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文献载体指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载物。因此,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
第一节 文献符号系统
文献中的符号系统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出来的。它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文献符号的职能是使知识在文献中表述的再现。
一、视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眼睛是感知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约占人们全部感知的60—80%.因此文献选择了视觉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图表、绘画、数字、公式等,它们主要是传递静态的离散知识,以线性方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人脑,一般便于重读,易于保存。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书写、印刷、摄像、摄像录音同步等记录方式记录在甲骨、金石、简帛(书写)、纸(书写、印刷)、感光材料(摄像)、录音录像材料(摄像录音同步)等载体上。
二、听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耳朵也是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因此产生了听觉符号系统。文献也选择了这一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说话、广播、朗诵、歌唱、演奏等。语言通过“说话”交际在历史上曾受到“空间”的限制,说话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只有当场才能听到;“说话”也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有正在说话的时候才能听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的材料和文献记录方式不断创新与改进,语言可以通过录音方式被记录在录音磁带上而固定下来,并可再现,成为一个固态附载物,从而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三、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
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是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两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外界的符号系统。它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该系统通过摄像、录音、摄像录音同步等方式记录在感
 
光材料、录音材料及录音录像材料上。这是近代随着声频、视频技术的发展及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录音录像材料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在文献符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最早的汉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绘画文字,是绘画走向象形文字的过渡体。近几年在山东省莒县出土的陶尊上,刻有图画文字称饲文.经古文专家鉴定,认为较甲骨文早约千年,可能是汉字的祖型,以后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中发生过多次的演变,成为现在通行的字体。大体经过甲骨文、金石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等阶段。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使用的文字,它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直到清朝末年才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因此也称殷墟文字。
金石文是商周时代使用的文字,因为它铸或刻在钟鼎等金属器具上,所以又称钟鼎文、吉金文、金文。因为刻在石鼓上,所以称石鼓文。两者合称金石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笔画较繁复,通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小篆是秦代使用的文字.是由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的,形成了一形、一字、一音的文字常规。隶书是发端于秦代,而盛行于汉代,是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划,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从此再也不能由字形看出其所象之形了。
楷书发端于魏晋,而盛行于唐代,为以后一千多年的通行文字。魏代钟繇、东晋王羲之是楷书的奠基者,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将楷书推向鼎盛时期,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汉初通行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划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到唐朝,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成为“狂草”。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通用的手写字体。
简化字是当代通行的文字,由简化汉字的笔画而成。简化字由来已久。简化字在甲骨
 
文中已发现,到金文中逐渐增多。建国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民大众使用,政府颁布简化字方案,使之成为今日法定规范用字。
相同的文字有书写、印刷等不同方式。

第二节 文献记录方式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一般要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各种人工载体上。文献的记录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文献载体种类的增加和材质的改善,文献的记录方式不断地得到拓宽。从古老的书写方式到今天运用各种现代化记录方式,不断丰富创新、进步,并记录了浩繁的历史文献。
文献记录方式种类繁多,职能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献记录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按记录方式可分为:写画(手写、绘画等),雕刻(刻画、刻石等),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油印、胶印等),摄制(拍摄、缩微等),录音(感光录音、磁性录音等),录像(光电录像、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方法,可分为手工记录(写画等),机械记录(打字、印刷等),光记录(摄影、光电录像等),电记录(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等),声记录(声学全息术等),磁记录(磁性录音、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过程可分为一次记录(书写,直接打字等),二次记录(印刷等),三次记录(翻拍等)。
一、书写
书写是应用广泛、持续时间长的一种记录方式。不仅印刷术发明以前,简帛文献、纸质文献是通过书写记录在载体上的,而且在发明印刷术以后,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文献记录方式。刻石、印刷(雕版印刷),也要首先书写在载体上,然后刻石或雕板。
二、印刷
印刷是常见的记录方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印刷阶段、机械化印刷阶段、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
 
手工印刷阶段包括雕版印刷与早期制作的活字印刷。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国古老的印章、石刻、砖刻、瓦刻和捶拓的传播工艺及造纸技术的空前发达,为印刷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雕版印刷起于唐代,风行于五代。五代时的国子监是政府设立的学校兼出版的机构。宋、金、元三朝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全面发展的时代。那时中央、地方、私人书坊无不从事雕版印刷工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出品之精都是空前的。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继续发展,印刷的地方和地区增多,印刷的书籍数量大增,除内销全国外,还远销日本等外国。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石印、铜版印刷以及铅字排版印刷等新技术兴起后,雕版印刷被逐步取代。
活字印刷是预先刻成一个个的单字,印刷时根据书稿的内容拣出所需要的单字逐一摆版印刷,印成后再把单字拆开分别放回字盘或字架,以备下次排印。早期的手工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铁活字等。泥活字印刷是由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明的。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即成为泥活字,再摆版印刷。元朝元贞元年~大德四年(公元1295~1300),王桢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明代创造了铜活字印刷。
我国传统的铅活字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弘治末正德初年陆深的《金台纪闻》说:“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妙便。”但未流传开,我国传统铅活字印刷实物也未保存下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我国。1858年,有外人在宁波创制一套电镀中文字模,把中文活字和英文活字都铸成同样大小,共分7种。以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也陆续铸造汉字,教会和外人不断出版报刊和中英合璧的字典。从此逐渐广泛采用机械排版印刷术。
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进入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主要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电子照排、印刷、装订。印刷方式主要包括凸版、平版、凹版、孔版等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作印版印行书刊。铅印即属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处不着墨部分处在一个平面上。最常见的平版印刷是胶印。凹版印刷,是指图、文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式。孔版印刷,即印刷的图文部分由大小不同或相同但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油墨从孔洞或网眼中印刷到承印物上。
 
此外,有石印术和影印术。
石印,又称“石版印刷”,为德人逊纳菲尔德公元1789年发明。利用水油相拒原理,以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作版材,用脂肪性的转写墨直接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通过转写纸转印于石面,经过处理即成印版。印刷时,先用水湿润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石印法于清朝末年传人中国。公元1876年石印术首先传入上海。英国人美查(F.Major)在上海设立点石斋石印书局。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粤人徐裕子(鸿复)设同文书局。宁人又开设了拜石山房,三家成鼎足之势。此外,武昌、苏州、宁波、杭州、广东等处,也相继开设石印书局。石印简便易行、速度快、字迹清晰,故所印书籍甚多,售价低廉。在20世纪初期,石印成为重要的印刷方法,基本上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中国古籍也赖此法广为传播。
影印,亦称“景印”。用照相方法将原件制成石版、金属版或珂锣版复制古籍、手稿和文献资料的总称。照相影印比旧时雕版印刷经济方便。可就原书版面放大、缩小而不失其真。公元189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用珂王罗版印刷“圣母”等教会图画。珂椤版色泽浓淡适宜,无异于照相,且不变色,最适宜于印刷美术作品。但缺点是印数不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铜版与锌版影印技术。网目铜版生动明晰,又可与活版同印。一版可印至数万张。照相锌版与铜版略同,惟无网目,精细稍逊,但更为耐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采用上二种影印制版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中国图书公司由顾掌全制造铜版、锌版;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商务印书馆徐进才制造照相铜锌版。
小结: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中医药文献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考题:
1.文献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2.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如何?
3.文献的记录方式的发展过程如何?
 
教研室主任:王振国
授课人:刘 耀

中医基础学院(部) 1999年级 中医文献专业 2001年2月20日

题 目: 第三章 文献载体(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甲骨、金石、简牍的概念及其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的作用。重点介绍马王堆汉墓出土简牍文献的文献学价值。
内容与时间分配:共3课时
第一课时:1.甲骨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第二课时:1.金石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第三课时:1.简牍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介绍出士的甲骨和金石的医药文献
2.中医药简牍文献
难点:马王堆汉墓中医药简牍文献的学术价值
教具准备:
 
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载体
自从有了文字,人们的知识、思想、经验,才有了更为切实可靠的传播和记录的手段。记事用文字,但文字必须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才能保持与流传。因而,又出现了记录文字的工具与载体,进而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文献。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我国古代文献的载体大体经历了从写刻范铸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最后发展到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节 甲 骨
甲骨即龟甲兽骨,是殷周时期的文献载体。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既十分偶然又富于传奇色彩,而且与中医药不无关系,
在甲骨医学文献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医政制度
二、人体概念
三、各科病名
四、治疗方法
五、药物应用
六、卫生习惯

第二节 金 石
“金”,特指青铜器,“金文”即指刻或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石"则指刻石,大至摩崖,中至碑碣,小至玉版、玉佩。
一、 金文文献
“铭文”、“钟鼎文”、“金文”。
历史上有两件与医药有关的铜器:一件是汉代的医工铜盆,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是熬、蒸加工药物的用具,盆上铸有“医工”二字铭文。另一件是北宋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体表上铸有穴位名称。但这两件有字铜器只能算作医学文物,金文医学文献尚有待于今后新的发现。
 
二、石刻文献
大约在春秋初期已在石上镌刻文字,至秦汉,刻石盛行。
“熹平石经”
“正始石经”
“开成石经”
中医药石刻文献
1.《行气铭》:现存最早的石刻医学文献,当推《行气铭》。《行气铭》刻于一件12面体小型玉器上,高约5厘米、径约4厘米左右。它下端有孔上通,但顶端未透,原先可能是套于木柄上。一般认为是战国前期的作品。至于原玉究为何物,至今尚无定论,郭沫若称之为"玉佩”。柱上每面刻3个篆体铭文,另有9字重文(用重文符号"="表示),共45字。据郭沫若、于省吾等人对铭文的考释,其内容为古代的"导引”,即"行气"之方。主要讲述呼吸吐纳之道,故称此件为"行气玉佩”,称其文字为"行气玉佩铭”。也有学者认为,这段文字是描述行气时作深呼吸的一个回合、过程。
2.《龙门药方》: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为《龙门药方》,在石刻中医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水两岸的龙门山上。自北魏至晚唐,经400余年营建,开凿石窟2000余座,造象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块。现存石窟1352个,题记3680种。其中有一座石窟名"药方洞”,洞窟门首两侧石壁上镌有100余首药方,刻于北齐后主武平6年(575)。
《龙门药方》内容相当丰富,有药方118首,针方1首,灸方1首,药物122种。涉及现代内、外、传染、泌尿、神经、皮肤等科病37种,所治疾病皆为民间多发病、常见病,所载治法有内服、外洗、外敷、针刺、温灸、导尿等,给药法分口服、噙含、漱、闻气、灌注、浸渍、冲洗、敷、盖等,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单方验方汇编。
3.《褚氏遗书》:旧题南齐褚澄撰。褚澄,字彦道,南齐时河南阳翟人,官至左民尚书、右军将军,精通医术,知名于时。事迹见于《南齐书》本传。著有《杂药方》十二卷,已佚。《褚氏遗书》一卷,凡十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主要内容是发挥人身气血阴阳之奥义,包括了其医疗经验、理论与心得。受形、
 
精血、问子三篇,是关于房室养生保健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云:“其书于《素问》、《灵枢》之理颇有发明,李时珍、王肯堂俱采用之。其论寡妇僧尼必有异乎妻妾之疗,发前人所未发,而论吐血、便血,饮寒凉百不一生,尤千古之龟鉴。"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宋仁宗大圣初年(1023),诏令尚药奉御王惟一铸针灸铜人。天圣四年(1026)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刊印。后又以大字刻石,以便后学考经案图。另辑《穴腧都数》一卷附之。其碑端题篆为宋仁宗御书,原置于汴京(开封)相国寺。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将刻石移置于北京。元成宗元贞初年(1295)在北京明照坊建三皇庙,将刻石放置于庙东之神机堂。时隔400年,至明英宗正统8年(1443),因"石刻漫灭而不完”,诏命太医院重加雕刻。明英宗朱祁镇还亲作序文,说明重刻原委。1965~1971年间,在拆除北京明城墙时,发掘出此书残石五方。1983年北京朝阳门雅宝路东口又发现此书残石两块,有人认为这些剩残刻石即北宋天圣原刻。本书以十四经为纲,以354穴为目,每穴下详列部位主治和针刺浅深,艾灸壮数,体例严谨,总结了宋以前针灸治疗的丰富经验,首次使中医针灸的经络及穴位名称定位规范化,并刻于石上,供人拓抄,影响很大。
5.《千金宝要》:南宋宣和六年(1124),郭思选取《千金方》中部分医方石刻成《千金宝要》一书,置于华州公署。郭思字得之,宋代河南温县人名画家郭熙之子,元丰年间进士,工于画,曾官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等职。他最推崇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故选其精要者集为《千金宝要》8卷,并将全文刻于碑石。自序中称:“取《千金方》中绪论,逐件条而出之以告人,使人知防之于未然之前;又将《千金方》中诸单方,逐件列而出之以示人,使人知治之于已病之后。其思家与知识家经用神验者,亦附之于中。……买巨石刊之,以广其传。”
第三节 简 牍
中国古代最早的正式书籍,当属那些以竹木为载体而写出的文字材料--简牍。
古人用以写书的狭长竹片叫“简”,也叫“策”。"牍"则是比简更宽大的木片,也叫做“方”。
简是组成整部书的基本单位,简用编绳串连起来就成为“简策”,也写作“简册”。“丝
 
编”或“韦编”。更小的简称为“笺”,做读书笔记时用。小牍长、宽各一尺,称为“方”。古人的来往书信,常用一尺的木牍,故称书信为“尺牍”。
“杀青”、“汗青”、“青史”。
简牍的书写法,一般认为有两种:一为刀刻,一为笔写(用漆或墨)。近百年来,古代简牍多次成批出土,其中有不少中医药文献。
1.《流沙坠简》
2.居延汉简
3.睡虎地秦简
4.武威汉代医简
5.马王堆汉墓医简:即《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杂禁方》。前3种为竹简,以房中为主要内容,是现存最早的性医学文献。《杂禁方》为木简,内容是禁祝方术,属古代祝由一科。
《天下至道谈》中,对"七损八益"进行了详细论述,原来是指男女性生活过程中7种于人体有损害的做法,以及8种于人体有补益的做法,是秦汉之际盛行的房中术的基本内容。
6.阜阳汉简
7.张家山汉简

小结:甲骨、金石、简牍都是中医文献重要的载体存在形式,现存的三种文献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思考题:
1. 甲骨和金石中医药文献各有何学术价值
2. 简、牍、策、杀青的概念。
马王堆汉墓的简牍医书有何学术价值
 
缣是指细密的绢。帛为丝织品的总称,包括缟、素、绡、绢、缣等。
写上文字的缣帛称为帛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大批帛书,其中医学书籍11种,约3万字,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整理后,分别厘定名称:《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和《导引图》。兹选介如下。
1.《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足臂》、《阴阳》与《灵枢•经脉》作对照分析,即可发现它们的基本内容和编写体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三者的文字、内容来看,有着由简到繁、从不完善到逐渐周密完善的趋势,清楚地显示了由《足臂》到《阴阳》,再到《灵枢•经脉》的演变痕迹,代表了经脉学说在其早期形成过程中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认为《足臂》、《阴阳》是《灵枢•经脉》的祖本。
2.《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一种久已亡佚的医方专著,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医方书。医方反映的药物学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五十二病方》是方剂形成阶段的产物。
3.《导引图》
第五节 纸与卷轴

纸的本义,是在竹帘上漂洗丝絮时的一种副产品。古人在漂洗丝绵时,将积淀在竹帘上的丝絮摊平晾干,揭下以后便成为纸。《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据此可知,远在汉代,纸是缣帛的别名。在蔡伦之前,久已有了造纸的技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及出土实物分析,蔡伦之前也有了植物纤维纸,但是,蔡伦作为造纸技术的集成、改进者,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需要记录的文字较多,古人便将若干张纸粘连起来,成为一条长的横幅,末端用一细木棒作轴心,将横幅从左至右围绕此棒卷成一束,称“卷”或“书卷”,其中心木棒则称“轴”或"书轴”。这就是纸发明以后,盛行于六朝、隋唐时期的主要书籍形式——卷轴。
卷轴用纸,往往以中药黄柏汁染成黄色,经过这种工序处理后,可以使纸卷免遭虫蛀,有利于长期保存。为了保护纸卷不致断裂,常在纸的反面袜上一两层纸张,称为“褙”或“装背”。由于卷子的左端被卷在内层,故得到保护,而其右端露于外层,容易磨损,因而往往在右端再粘接一段纸,保护正文,免遭损坏。这段纸沿用帛书书首的称呼,称作“缥”或“首”,又称“包头”。也有用绫绢等丝织品做缥的,更显得华丽宝贵。缥首再连以丝带,以便在全轴卷好后缚扎。一部书若分写成若干卷,则将其集中用布、帛制的套子--帙包裹起来,一般5~10卷包为一帙。帙通常以麻布为里,外层裱以丝织品;也有以细竹丝为纬,以绢丝为经,交织而成,再裱以绢帛。帙只包套卷身,每卷的轴头仍然外露。在轴头上附缀一块小牌子,上写书名、卷次,便于识别查检,称之“签”,相当于现代的书标。卷轴用帙包好后横放在架子上,需要阅览时将其抽出,阅毕卷好插入原处,称作“插架”。
卷轴的书写方式:早期卷轴于卷首先写本文的篇、章名称及次第(即小题),下空数格,再写全书的总名(即大题),次行写作者的职衔、姓名,唐人卷轴已改为大题在前,小题在后。卷末一般留下若干空行,作题跋用。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写本,卷末往往附有抄写者、校阅者、审定者、装潢监制者的姓名及抄写时间,有的还写明用纸的张数。此外,也有将
 
全书总名写在卷末的,这又类似于简册的尾题。从发现的实物看,古卷轴一般每行书写10余字到20余字,一般只写单面,有时在正文的背面写注文,称作"背书"或"背记”。
现存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敦煌卷子和日本卷子两大类。
一、敦煌卷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清理第17号石窟(藏经洞)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的洞窟。洞中藏有一层层的经卷和抄本书籍,还有画着佛像的绢幡、织物、法器,总数约5万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遗书。遗书多数为手写本,不少写本是书法精品,也有少量稀世罕见的雕版印本。内容以佛经居多,另有不少道家、儒家经典,以及天文、地理、历史、医药、占卜、信札、帐册、户籍、契约等文献。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从1906年起,这些珍贵文献,先后被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俄国鄂登堡及日本橘瑞超等人盗劫,大量流入国外。
第11类是有关医学史的各种资料。
《敦煌中医药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述了敦煌石窟艺术以及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流失,并重点论述了敦煌中医药文献的重大学术成就和价值。各论将敦煌医药文献分为9类:(1)敦煌医理类著作(2)敦煌古藏医药类著作(3)敦煌针灸类著作(4)敦煌诊法类著作(5)敦煌本草类著作(6)敦煌医方类著作(7)敦煌遗书中的道医资料(8)敦煌遗书中的佛医资料(9)敦煌遗书中医事杂论类著作。
在已知出土的古代医学文献中,敦煌医学卷子的数量最为丰富,随着《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的全部出版,估计敦煌医学卷子总数将达100种。这批稀世之宝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1.弥补了隋唐时期医学文献大量散佚的缺憾。魏晋至唐末五代的医药著作种类繁多,隋唐史志所载,不下二三百种。如《隋书•经籍志》记有256部,4510卷;《旧唐书•经籍志》记有136部,3962卷;《新唐书•艺文志》有155部,4277卷。然而保存至今的却屈指可数:《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经效产宝》、《刘涓子鬼遗方》等。敦煌医学卷子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传世医书的空白。此外,敦煌医学卷子大多未见史志著录,这说明当时收入史志中的医学书目是有局限的,而散见、流传于民间的医药书籍非常广泛。
2.保存了古卷子的原始面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敦煌卷子医书大多是雕版印刷发明以前的古人墨迹,真实地展现了古卷子的型制、纸张、用墨、字体、书写格式。尤其是本草类著作中的"朱墨间书"及各种符号标识,保存了古代本草文献的原貌,是后世宋、元刻本医书无法比拟的。
3.为古医籍校勘、辑佚提供了重要资料。
4.反映了六朝隋唐时期的医学成就。
在药物学方面,敦煌卷子医书保存了我国唐以前4种重要本草著作的早期传本,
在方剂学方面,敦煌卷子医书中保存的医方达1024首,大都是六朝、隋唐时期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的验方、效方,其治病范围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
针灸学方面,《灸法图》、《新集备急灸经》等,是现存最古老的针灸图。
二、日本卷子
已知现存日本卷子医书有10种:
1.《黄帝内经太素》:19世纪初在日本仁和寺发现丹波氏抄本残卷,后又发现和气氏抄本残卷,此后中日两国均有据此抄本的刻本及影印本,但只存23卷。
2.《黄帝内经明堂》:日本文永元年医家和气朝臣抄录,存序及第1卷。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秘藏。1992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出版原色影印本。
3.《黄帝内经明堂类成》:19世纪初在仁和寺发现,日本永仁年间医家丹波长高等抄录,仅存1卷。
 
.《黄帝虾蟆经》:为汉代医著,撰人不详,1卷。16世纪医家和气奕世家藏旧卷子。1796年丹波元简抄录。
5.《伤寒论》(康治本):原为唐贞元乙酉(805)写本,不分卷。日本康治2年(1143)日僧了纯重抄。19世纪中期后有影印本和刻本。
6.《伤寒论》(康平本):日本康平3年(1603)医家丹波雅忠据家传卷子抄录,日本贞和2年(1346)医家和气朝臣重抄。本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私人藏书中发现。有1937年大冢敬节校注本。
7.(真本)《千金要方》:日本正和4年医家和气嗣成抄录,19世纪中期有影刻本,仅存1卷。
8.《新修本草》:日本天平3年医家田边史抄录,13世纪末有影抄本,19世纪中叶在日本仁和寺发现,仅存10卷。此后中日两国有多种影印本及影刻本。
9.《小品方》:公元16世纪中叶日本收藏家前田利常家藏,其后人建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秘藏。1992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出版原色影印本,仅存1卷(包括序、12卷总目录、卷1本文)。
10.《医心方》:30卷。日本针博士丹波康赖编撰,成书于公元982年。此书为日本现在最早的一部医书。现存延庆本(残卷)、仁和寺本(残卷)、御本及半井家本(30卷,配补本)等多种抄本。另有日本安政年间医家丹波元坚等人的影刻本,乃据仁和寺本、延庆本及丹波氏家藏旧抄零本汇校影刻,使此书得成完帙。本世纪日本又据安政本多次重印。1955年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日本浅仓书屋所藏安政本缩印出版。1996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文铸等的校注研究本《医心方》,是中日学者合作校注研究本书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小结:缣帛和纸都是中医文献重要的载体存在形式,其中纸质文献是中医药文献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文献研究的主要对象。
思考题:
1.缣帛的概念。
2.马王堆汉墓的帛书有何学术价值。
3.敦煌卷子的中医药学术价值如何。
 
第四章 古代文献的散亡与整理

第一节 古代文献的聚散
概述

前人关于文献散亡的论述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当推隋朝牛弘的“五厄”说和明朝胡应麟的“十厄”说。
一、牛弘的“五厄”说与隋以前文献的散亡
牛弘,隋人。史称其“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官至散骑常侍秘书监。《隋书》卷四十九“牛弘传”谓:牛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其上表之中历数中国典籍文献的几次大的劫难。
1、秦始皇焚书
这次“焚书坑儒”,其根本宗旨,是李斯所说的“别黑白而定一尊”,在李斯,是欲图确立法家的正统地位,在秦始皇则是其王朝思想的体现。他们的宗旨是:凡是对秦王朝以及对其所奉行的正统思想不利的书籍统统在禁毁之列。这种**宗旨,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中国**史的一大主潮。秦之焚书坑儒,开了中国古代**的恶劣先例,并且也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一个最典型的例证。
秦之焚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运动,其对文献的破坏,自不待言了。因此,牛弘将秦朝焚书列为书籍文献的“五厄”之首。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这个教训,对于封建统治阶级而言,也是十分深刻的。终至元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可与秦始皇相比的大规模**。
2、汉兴之聚书与王莽之乱
秦始皇焚书之后,迄汉之兴,又渐致力于收罗遗书,其最著者,是汉武帝。班固曰:“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之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
 
喟然而称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汉书艺文志序》)当时聚书之多,据刘歆《七略》所说:“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这是当时中央聚集整理文献的大概情况。除中央以外,各地对文献典籍的收集,也是相当可观的。据《汉书》记载:“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秦旧书,多奉以进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辨;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从这些藩王对书籍的聚集,亦可见当时求书聚书风气之盛。这二百余年对书籍的收集整理,至西汉末年,经王莽之乱和赤眉起义之后,又告散亡。
《汉书.王莽传》载,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兵败而死,讨伐王莽的军队进入长安,仅仅“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宫馆,一无所损。”更始二年,刘玄入长安。次年夏,赤眉军入关,更始投降,“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行人,宗庙园陵,皆发掘”。(《汉书.刘玄传》)经过这一场动乱的浩劫,汉室所藏的文献典籍,荡然无存。故范晔《后汉书》中谓:“昔王莽更始之际,天下散乱,礼乐分崩,典文残落。”马端临《经籍考》也说:“王莽之乱,焚烧无遗。”都说明西汉末年的动乱,实是中国文献的一次大劫难。
3、东汉之聚书与东汉末年典籍的散亡
东汉开国之时,即忙于征书。《后汉书.儒林列传叙》称:“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又谓:“光武迁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辆。”其后诸帝,无不以右文为点缀,因而对典籍的征集颇为重视。自此,中秘所藏之书,又趋于盛。然至东汉末年,兵燹四起,厄及典籍。《后汉书.儒林列传叙》还说,自从光武聚书以后,及汉之盛,书增三倍。按这一说法推算,当为六千辆。然“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竟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
 
小乃制为布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道路艰远,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董卓移都,是东汉末年典籍的第一次大散亡。其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又经李淮.郭汜大交兵,不但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即使“符策典籍,略无所遗”。至此,东汉诸帝百余年之所收藏,班固等之所校定,多达六千余辆的典籍秘藏,又复归于荡然。这就是牛弘所谓“五厄”之第三厄。
4、西晋秘书阁藏书与“八王之乱”
牛弘所谓书之四厄,即在所谓“五胡乱华”时期到西晋沦亡这一阶段。
以上所述,即是隋以前中国文献聚散的大概状况。
就医药书籍而言,秦始皇焚书时,明令医书在保护之列。但在兵燹战乱中,对医书的破坏,也在所难免。《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中,载有“医经”七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说明在战国时代已有相当多的医书,但到了两汉时期,这些书大多也已经无存。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讲到其撰述《伤寒杂病论》的经过时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要说这些当时的参考书后世不能得见,即使《伤寒论》本身,在东汉末年成书之后,不久也几近散亡。赖东晋王叔和整理编次,才得以保存下来。金人代医家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明.王安道也说:“叔和搜集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
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医药方书非常盛行,《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李当之药方》、陈延之《小品方》、《范汪方》、《阮河南方》、《秦承祖方》、《僧深药方》、《徐王(之才)方》、褚澄《杂药方》及徐叔向《疗脚弱方》、谢谢南郡《疗消渴众方》等专病方;另有宋武帝《杂戎狄方》、《摩诃出胡国方》、《龙树菩萨药方》等外来药方。但这些医书现在均已失传,只能从一些文献中探得一鳞半爪而已。
二、胡应麟的“十厄”说与明以前典籍的聚散
1、隋朝藏书盛于开皇,不久毁于杨广之手。
2、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755年)。
3、唐代后期之聚书与唐末战乱
 
4、宋朝图书,一盛于庆历(1041-1045年),再盛于宣和(1119-1125年),而遭女真“靖康之灾”(1126年)
5、南宋图书,一盛于淳熙(1174-1189年),再盛于嘉定(1208-1224年),而遭蒙古骑兵“绍定之祸”(1228年)。
三、明代文献之聚散
1、甲申之乱与内府藏书的散亡
2、甲申之乱与私人藏书的散亡
四、清代文献之聚散
1、清初的文字狱对文献的破坏
文字狱,即因为己著的文字或者因为保留了他人的文字,因文而触祸,因文而罹罪,本人并没有相应的可以治罪的行为。虽然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并非自清朝始,但清朝文字狱之酷烈,却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
2、撰修《四库全书》时对图书文献的禁毁
3、太平天国战争中文献典籍的散亡
4、清末外患与中国文献典籍的散亡
5、清末敦煌卷子的散亡
五、中华民国年间文献的散亡
六、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献典籍的破坏

第二节 历代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献历经散失,情况十分严重。究其散亡的原因,大致有政治、兵燹、人事、其他原因。
一、政治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
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是典籍文献散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了消灭异端,往往是从思想文化开刀,焚毁和销禁文献典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