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再说经络和卫气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很厉害,你用不着担心国人会废西医而独中医。西医的事让西医去做,做中医的要生存,

你说得太对了

目前医疗必须中西医并存

扶助中医,因为中医太弱~!

毕竟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治病的经验总结,属于国宝~

中医对综合病症治疗上面比西医有较大的优势

这些,我们都该看到哇~
 
中医的出路在重回经典,正本清源.

细读、精读经典,就知,经络无非血管。
经典中,找不出经络非血管的证据。

欢迎据经论辨。
 
细读、精读经典,就知,经络无非血管。
经典中,找不出经络非血管的证据。

一看你就没扎过针灸,要是经络是血管,扎在穴位上还不是针针冒血啊,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我感觉很多解释内经的人其实不懂医,尽在瞎解释,误导临床.
 
单就经络与脉,营气与卫气之分别的讨论看,中医界的颠倒无奈真让人心寒!
 
细读、精读经典,就知,经络无非血管。
经典中,找不出经络非血管的证据。

经文中亦有疑处,如:“十二经皆有动脉”。倘仅仅是血管岂不言“十二经皆是动脉”?
 
黃帝曰:
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

人体能量的储存库,有五大区域,即是五脏区

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其氣內於五臟,而外絡支節。

能量的来源,是通过六腑的同化作用而来的,水谷能量转化成人体可用能量后,大部分注疏到五脏储存备用,其余部分输布周身

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髓,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窮之。

人体能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分布在脉外(组织细胞间隙),为卫气;一部分分布在脉内,输送到全身,为营气。营卫之气,虽一在脉内,一在脉外,却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不断互通转换的,营气可以化卫气,卫气也可归营气,这种转换在活体中是持续进行中的,这种循环只要生命存在就不停歇,营卫间的关系太微观了,谁能真正说清楚呢?

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
营卫之气密不可分,但各自特性有异,故分为营为阴,卫为阳。营卫在全身的分布也不是均匀分布,有的地方‘虚’有的地方‘实’,有点地方是运行的主流,有的地方是运行的末端,这些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

十二经脉这些经脉,就是描述人体能量运转方向、路线的,能够熟练掌握,就能知道什么是常态,什么是病态了

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观察某部是比正常的‘虚’还是‘实’就知道病变部位了,

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

知道六腑转化来的能量是按照什么路线分布周身的,就能对因路径拥堵造成的疾病,通过疏通关键部位来恢复正常运转。

能知虛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
知道虚实,虚则补,实则泻之

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再进一步,能找到经脉运行的源头,关键点来治疗,就啥病都清楚了
 
其实,中医各个朝代都是瞎理解经脉,你理解一个,他理解一个
理解半天都跑不出内径的范畴
背书,谁不会呀
永远以内径为准,那中医永远也不可能有丝毫的进步咧
漫漫的凋零是中医唯一的出路
今古子关于经脉是血管的看法突破了内径的桎梏
我严重支持今古子先生的论断
经脉,就是血管
咋着
 
其实,中医各个朝代都是瞎理解经脉,你理解一个,他理解一个
理解半天都跑不

如果你学习过西医脉管学,你就知道现代医学对于脉管研究已经成熟定论,经络既然是血管,那么中医的经脉学说已经被西医全部解释完了,中医的经脉理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如果你学习过西医脉管学,你就知道现代医学对于脉管研究已经成熟定论,经络既然是血管,那么中医的经脉学

中医理论反正存在世上,我就支持金古子,经脉,就是血管~~~
 
经络和经脉不是一个道理,有混尧了,经络是无形的,而经脉与络脉是有形的,再看内经
 
地有十二水,天有二十八宿,人有十二经脉。
明天地之分度,则知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四经脉、西医的八大系统等,皆不过是对人体无处不在的血脉血管的、人体的方便分类方法。

就如并非地上只有十二条河、天上真有二十八个星座一样。非真有,非真无,方便类归。
 
经文中亦有疑处,如:“十二经皆有动脉”。倘仅仅是血管岂不言“十二经皆是动脉”?

是血管,而非哪一条血管,故经言“有”,而不言是。言其分部方法处有脉之动也。
 
1,首先,经脉不是血脉.理由1:素问水热论"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留溢,热熏分凑,内至于经,故取盛经

我认同你的看法。
 
微观处,血管周身上下,无处不在,经络肯定与血管相关

相关不等用
 
呵呵,看这样的帖子才有意义。
属于真正的学术讨论帖。
这里也要感谢金老师的大度,没有您的大度,这个帖子老早就成了一个口水骂架的帖子了。
学术讨论,就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
希望大家继续辩论下去,这样才可以找出真正的根本。
 
尊重一切不同的见解。
无论见解多么不同。我从不怀疑大家对中医事业的真诚。

临床久暂、读书多少、经历不同、经师不同,识见自然不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