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内经时代>补注》——第三节《内经》讲些什么?

⒃卫气行:今本《灵枢经》第七十六篇篇名。篇名含义是:论述卫气的循行。如《灵枢注证发微》说:“详论卫气之行,故名篇。”
本篇论述生理常识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天人相应的卫气循行。卫气昼行于阳——行于六脉中、夜行于阴——周于五脏内各二十五周次。
岐伯曰:“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十分身之二,阳尽而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之行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②论述卫气循行之半数,或有别解为不同学说。
伯高曰:“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少)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常以日加之于宿上也,(则知)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金栋按:刘衡如说:“此后半篇伯高所对与前半篇岐伯所对(本皆假托,今指出者,显其原非一篇)分歧之点有二:岐伯说卫气行于三阳,乃从目同时并出,而伯高则以为依次递注,此其一;岐伯说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而伯高则谓日行一舍或水下四刻,人气历三阳与阴分一周于身,此其二。……《内经》本非一时一人之作,此后半篇或为后人误解前半篇之意敷衍而成者,遂令两说合一。……唯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卷一《阴阳》曾予指出,惜少人注意耳。”(刘衡如校勘本《灵枢经》)
 
⒄大惑论:今本《灵枢经》第八十篇篇名。篇名含义是:论述何以登高“则惑”。如《灵枢注证发微》说:“首二节论大惑之义,故名篇。”惑,迷乱眩晕。大,甚也。
本篇论述生理常识的主要经文如下: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揣,而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
金栋按:眼目五体(骨、筋、血、气、肉)之分属,乃五脏五行化之推演。
 
【原文】3.病因病机:见《素问》“气厥论”、“举痛论”、“刺腰痛”、“风论”、“痹论”、“痿论”、“奇病论”、“脉解”、“示从容论”,《灵枢》“五乱”、“贼风”、“卫气失常”、“百病始生”等篇。
[FONT=仿宋]金栋按: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的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理论,而病机学说则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的学说。二者密切相关,是临床诊治疾病的基础。所以先生将《素问》中九篇、《灵枢》中四篇有关与“病因病机”的内容提出来,有利于读者从这十三篇经文中掌握其要点,领会其精髓。[/FONT]
 
【补注】
⑴气厥论(篇):
今本《素问》第三十七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九卷,与《厥论》相并。篇名含义是:论述寒热相移,皆由气厥所致。如《素问注证发微》说:“末有‘故得之气厥也’,则凡寒热相移,皆气逆使然,故名篇。”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⑵举痛论(篇):今本《素问》第三十九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三卷,名《五藏举痛》。篇名含义是:论述突然而痛。
金栋按:举,当作“卒”。举痛论,当作“卒痛论”。林亿等《新校正》说:“按本篇乃黄帝问五脏卒痛之疾,疑‘举’乃‘卒’字之误也。”《素问吴注》直接将篇名改为“卒痛论”,并说:“卒痛者,卒然而痛也,旧作‘举痛’,误之矣。”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痛证的病因病机及其鉴别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寒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血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②论述九气为病的病因病机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⑶刺腰痛(篇):今本《素问》第四十一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六卷。篇名含义是:论述针刺治疗腰痛。如《素问注证发微》说:“内刺腰痛,故名。”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据历代诸家所释及篇中内容分析,无病因病机之内容,若强加之或为“邪气侵袭经脉,经脉阻滞不利,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故腰痛。至今国人大都知道:不通则痛。故是很重要的病因病机。
金栋按:本篇主要论述足三阴、足三阳、奇经八脉病变而发生腰痛的各种症状,并着重指出随症求经,循经取穴的针刺治疗原则。由此可知,腰痛并非皆由肾虚所致,故马莳《注证发微》说:“后人不知诸经皆能腰痛,而只曰肾虚者,浅矣。”
 
⑷风论(篇):今本《素问》第四十二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论述风邪致病。《素问注证发微》说:“内论五脏六腑之风,故名。”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风邪的性质及风证的病机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循脉诸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疡。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②论述多种风证的病因及症状特点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金栋按:五脏风由五季与天干相配而来,乃天人相应之比类推演。
 
⑸痹论(篇):今本《素问》第四十三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八卷。篇名含义是:论述痹病证。如《素问直解》说:“痹,闭也,气血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藏外合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金栋按:以五脏论痹,乃五行化之推演。又,本篇论各种痹病的病因、病机、病状、治疗、预后等,为有关痹病的专题文献。痹按病因分有行痹、痛痹、著痹,按所属五体分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按所属脏腑分有五脏之痹、六腑之痹等。参考西说,痹病(证)与现代医学的某些风湿免疫病相合。
 
⑹痿论(篇):今本《素问》第四十四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四卷。篇名含义是:论述痿病证。如王冰注:“痿,谓痿弱无力以运动。”《素问直解》说:“痿者,四肢委弱,举动不能,如委弃不用之意。”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金栋按:痿分五脏,便于用五行推演。
 
⑺奇病论(篇):今本《素问》第四十七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五卷。篇名含义是:论述奇异的的病证。如《素问注证发微》说:“内论诸病皆异,故名篇。”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子瘖的病因病机: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
②伏梁的病因病机: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③疹筋的病因病机: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
④厥逆的病因病机:
“帝曰:人有病头痛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
⑤脾瘅的病因病机: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⑥胆瘅的病因病机:
“帝曰:病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⑦(五有余二不足)厥病的病因病机: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
金栋按:高校教参《内经》云:“颇,作亏少,不足解。《广雅·释古卷三下》:‘颇,亏、少也。’颇在肺与盛在胃相对而言,即胃有余,肺不足。故人迎胃脉躁盛,太阴肺脉微细如发。”
⑧胎病(癫疾)的病因病机:
“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其子发为巅疾也。”
⑨肾风的病因病机:
“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
 
⑻脉解(篇):今本《素问》第四十九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九卷。篇名含义是:解释经脉。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金栋按:据《灵枢·经脉》篇所云,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症状,有与此篇相合者,亦有未合处,疑与《灵·经脉》篇之症状无关,当非解《经脉》之义。观篇中之内容,比较凌乱,无规律可循,历代注家有认为或有缺文错简者,而《补识》云“则牵强甚矣”。故不再摘引经文。
 
⑼示从容论(篇):今本《素问》第七十六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八卷,名《从容别白黑》。篇名含义是:论述依从模式,援物比类(比类取象)。
示,告诉,告知。《玉篇·示部》:“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从容,依从模式。从,依从。容,容貌,模样、模式。
各家对此篇篇名所释不一,如:
《素问识》曰:“马云:‘从容,系古经篇名,见第二节。本篇详示从容之义,故名篇。’吴云:‘篇内论病情有难知者,帝示雷公从人之容貌,而求合病情。其长其少其壮,容不类也。’高云:‘圣人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从容中道。帝以此理示诸雷公,故曰示从容。’”
《素问补识》曰:“姚云:‘从容者,谓平心静气以诊病人之脉,帝言之以示雷公也。’天雄按:从容,为古汉语中常用词,且多具有褒义。《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即可见之。其具体训释如《书·立政》‘从容德’,注以‘宽容’训之;《书·君陈》‘从容以和’,注以‘动不失和’训之;《小雅·都人士》‘从容有常’,注以‘休燕’训之。至若《汉书·严助传》,谓助‘侍燕从容’;《陆贾传赞》谓其‘从容平勃之间’。则从容之义,尤灿然可见。医者见多识广,学验俱丰,一病当前,症情万状,而能于亲属惊慌、群师束手之际,成竹在胸,方寸不乱,游心于表里寒热虚实之间而得其症结之所在,即斩关夺隘而求之,亦从容中道之良工也。马以‘从容’为古经篇名,他处或然,若此篇题,则王氏据全本《从容别白黑》所改,仍是古语从容之意,非古经篇名之‘从容’也。”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曰:“但本篇名《示从容》,又下文多次‘比类’、‘从容’并提,甚至有‘明引比类、从容’,可知‘从容’与‘比类’皆为古医经篇名,而且是最重要的悟道治学方法。比列同类,分别异类,依从模式,求其所属,乃是中华医道独特的诊治方法。”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曰:“本篇指出临证诊断,应当循法守度,从容不迫,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对脉象、证状作具体分析。”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体重烦闷的病机,或肝虚、或肾虚、或脾虚
“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
②论述肾气不足,肾气内著,肾气上逆所出现的病证
“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脏者,以知其比类也。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
③论述脾气不足,失于固摄所出现的病证
“四肢解堕,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虚)……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四肢解堕,是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若夫以为伤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脏坏决,经脉傍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
 
⑽五乱:今本《灵枢经》第三十四篇篇名。 篇名含义是:论述五种乱病。《灵枢注证发微》说:“内言气有五乱,故名篇。”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黄帝曰:何谓(相)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行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⑾贼风:今本《灵枢经》第五十八篇篇名。篇名含义是:论述贼风伤人。《灵枢注证发微》说:“内有贼风,故名篇。”贼风,又称虚邪贼风、虚风。泛指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类经卷十五·疾病类三十三》说:“贼者,伤害之名。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因加而发的机理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必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时,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金栋按:加,指加新感之邪,即文中所言“风寒”。如《类经十五卷·疾病类三十三》说:“谓因于故而加以新也。新故合邪,故病发矣。”故,故邪,即文中所言“湿气”、“恶血”等。
②论述故邪内留,情感波动,导致气血内乱而发病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⑿卫气失常:今本《灵枢经》第五十九篇篇名。篇名含义是:论述卫气循行失常。如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说:“本篇首先讨论卫气失常所引起的病变,及针刺治疗方法”,故名篇。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稸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
 
⒀百病始生:今本《灵枢经》第六十六篇篇名。篇名含义是:论述多种疾病发生的原因。如《灵枢注证发微》说:“内有百病始生,故名篇。”
百病,泛指多种疾病。始生,开始发生。《类经卷十三·疾病类二》说:“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而复有上中下之分也。”
本篇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病因的外感、内伤阴阳分类法及三部分类法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于)脏,脏伤则病起于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亦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②论述疾病的传变及虚邪客入人体不同部位的病证及其机理
“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病时痛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络,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③论述积的病因、病机和证候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者,故往来移行肠胃之外,湊渗诸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月真)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上)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足)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盛食多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外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凝涩,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④论述五脏所伤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水),则伤肾。”
 
【原文】4、诊法:见《素问》“五藏生成”、“移精变气论”、“玉版论要”、“诊要经终论”、“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三部九候论”、“经脉别论”,《灵枢》“师传”、“五色”、“论疾诊尺”等篇。
金栋按:《内经》的诊法,虽只是诊断学的雏形,但其理论原则,已为后世诊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先生将《素问》中九篇、《灵枢》中三篇有关与“诊法”的内容提出来,有利于读者从这十二篇经文中掌握其要点,领会其精髓。
 
【补注】
⑴五藏生成:
篇名含义见前文。
本篇论述诊法的主要经文如下:
①论述五色死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玉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金栋按:五色之死生,乃五脏附五行比类取象之推演。
②论述五脉诊法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见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③论述色脉合参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和色脉,可以万全。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⑵移精变气论:今本《素问》第十三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已佚)在第二卷。篇名含义是:论述转移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以治疗疾病。如王冰注:“移为移易,变为改变,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
本篇论述诊法的主要经文如下:
“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⑶玉版论要:今本《素问》第十五篇篇名。全元起《素问》注本在第二卷。篇名含义是:论述重要的内容当刻在玉版上。《素问注证发微》说:“篇内有‘著之玉版’及‘至数之要’,其末云:‘论要毕矣’,故名篇。《灵枢经》亦有‘玉版’,必同著之玉版也。”《素问直解》:“玉版,著之玉版也。论要,论色脉之大要也。色脉大要,以神为主,故首言神,次言色言脉,而论要毕矣。”
玉版,《素问识》曰:“吴云:‘古之帝王,闻一善道,著之方策,以纪其事,谓之玉版。’简按:《贾谊新书》云:‘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司马迁传》:‘金柜玉版,图籍散乱。’如淳注:‘玉版,刻玉版,书为文字也。’”
本篇论述诊法的主要经文如下: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夭色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