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健闻杂记

动物成长所需的饮食蛋白质比例为12%(约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克蛋白质),唯有在达到或超过这个比例时,病灶才会发展(勾注).jpg







摄入相同剂量的黄曲霉素,对饮食中蛋白质供能比例高达20%的个体的致癌性远远大于饮食中蛋白质供能比例只占5%的个体(勾注).jpg
 
   
 《智慧与健康——中外文化名人的健身故事》  

(手机QQ浏览器OCR|人工校对编辑)

 

  
代前言:智慧与健康可以兼长并进

  在某些人的观念中,一提到“文人”,比如作家、科学家等一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家,似乎都是些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四肢无力的人。好象动脑必伤身,文人无长寿,这是“必然”的结果。反过来,也有人认为,搞体育,动体力,虽然可以使身体健壮,四肢发达,却难免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在文化科学上不可能有高深的才智和成就。这样,就把智育与体育对立起来了。于是,有的人便重文轻体,有的人则重体轻文。比如,有些青少年只顾埋头读书,不重视身体锻炼,有的教师和家长拚命给孩子加重课内外作业负担,以致挤掉了他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休息时间,就是这种表现。  

  为使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急需迅速培养出大批,有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优秀人才,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可是,重智轻体就是好办法吗?显然不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不是。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德智体三方面不仅互为依存,而且能够相互促进,这是已被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就的名人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中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他一生既刻苦读书,又注重体育卫生,结果长寿一百零一岁,用他长年积累的渊博的医药学知识,写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专著,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宋朝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既精通武艺,又善写诗文。他活到八十六岁,仅诗歌就写下一万余篇,平均每两天多就有一篇诗歌创作,直到临终那天还头脑清醒地写下那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名作《示儿》诗。再如,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世界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由于注重体育锻炼,虽然终生与有损身体健康的放射性元素打交道,仍然活到六十七岁,直到老年还能精力充沛地从事科研活动和登山运动。近代科学巨星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学说,为力学、原子物理学及宇宙航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把自己的切身体验归纳成一个方程式:X=A+B+C。X代表成就,A代表劳动,B代表休息和娱乐,C代表少说废话。可见他的巨大成就也正是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及文体活动辩证统一起来的结果。  

  古今中外,文武兼备、智体并进而取得卓著成就的人不胜枚举。我们仅从古代到近代这一阶段的文化名人中,挑选出华佗、孙思邈、陆游、辛弃疾、徐霞客、顾炎武、颜习斋、富兰克林、普希金、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十二个人,在概述他们文化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他们体育健身的一些事迹。我们想,青少年朋友们从中也许可以受些到启发,印证智育与体育相互促进的道理,进而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706524460182.png

一、真正的灵丹妙药

——医学家华佗开创医疗体育的故事
  
 

  
1. 外科手术的鼻祖
  ​


  青少年朋友,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在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中,有一个“刮骨疗毒”的生动故事。说的是蜀国名将关羽在与魏军作战中,右臂中了毒箭,满臂青肿,非常危险。经四方访求,请来一位医生为他治疗。医生动刀割开关羽的皮肉,见箭毒入骨,已经变黑,便用刀刮骨,剔除毒秽,发出“嚓嚓”响声。军帐内外的人见此情景,无不心惊胆颤,掩面失色。可是关羽,却一边饮酒,一边下棋,毫无痛苦的表情。医生刮净了中毒变黑的骨肉,敷上了自制的药物,缝合了伤口。手术刚刚作完,关羽就大笑而起,把胳膊伸展了几下,非常高兴地对部下众将说:“我这只胳膊能屈能伸,也不疼了,就象好的一样。先生真是神医啊!”没过多久,关羽的箭伤就完全好了。这位“神医”,就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后人常常把医术高超的医生称为“华佗再世”。

  华佗,别名旉(fu)字元化(公元141一203年),沛国谯郡(即现在安徽省亳县)人。他一生刻苦钻研医学,不仅广读各种经书,继承前人经验,而且很重视向当代名医和民间学习。青年时,他就离开老家,去山东徐州一带游学,到处拜访名医,虚心请教医术,随时留心搜集民间的各种行之有效的验方,经过长年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知识。他对于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样样精通。其中外科医术尤其高明。据《后汉书.华佗列传》记载,他不仅能作体外手术,还能施行麻醉术,打开腹腔,或截除肠胃痈肿,或除去其他器官上的病毒,经过洗涤后,用线缝合,敷上膏药,经一月左右,病人就可恢复健康。可见当时华佗就已经能作肿瘤摘除,肠胃吻合等大手术了。难怪人们把华佗称为外科手术的鼻祖(也就是创始人)了。  

  要顺利地进行外科手术,止痛是个重要条件。华佗能做剖腹除病的大手术,和他在医学上的另一个特殊的贡献麻醉术的发明分不开。《后汉书.华佗列传》中说,“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知觉”。就是说,华佗在动手术之前,先让病人用酒喝下他所发明的一种叫作“麻沸散”的麻药,病人就会失去知觉,剖腹割背也就不会感到疼痛了。据《世界药学史》记载。阿拉伯的医学家使用的一种口服麻醉剂,就是“从中国人学来的”,还说,阿拉伯人常把善于使用这种麻醉术的人称为“中国的华”。欧洲人发明麻药,到现在还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们在发明麻药之前,用的是放血的方法。血放多了,使病人昏还过去,再进行手术。这种方法很危险,病人多半死亡。后来们试用二氧化、一氧化二氮等做麻药,效果也都不够理想。直到一八四八年,美国人莫尔顿开始用乙醚[yimi]做麻药,才算成功,现在西医还经常用乙醚做全身麻醉。由此可见,远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华佗就能成功地进行全身麻醉手术,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和贡献。  

  此外,华佗在中医诊断学上也有不少宝贵的贡献。他善于察声观色,根据病人面色、举止、声音,便能知道患病部位和轻重,从而对症下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麻醉术,而且他一生热爱体育锻炼,讲究科学的健身方法,是我国古代精通体育保健,开创医疗体育的先驱者。下边,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这方面的故事。
  
 

  
2. 门轴转动的启示

  

  华佗遇事好动脑筋,善于进行独立思考。他长年在民间行医,见劳苦大众受各种疾病折磨,十分同情,决心想办法为民众解除病苦。古书上有句话,“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说,真正有德有才的人,不是在疾病已经发生时才去治疗,而要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去设法防止它。可是,怎样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呢?他日夜思考着这个问题。一次,他正在书房里静心读书,忽听外面有“吱吱扭扭”的响声。出屋一看,见有个孩子抓住门门来回悠荡着玩,原来是门轴转动,发出了响声。这时华佗联想到古书上说过:“户枢不蠹(da),流水不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门的枢纽由于经常转动,就不会被虫子蛀蚀掉,不停地流动着的水,也就不会腐臭。与此相反,那些静止不动的梁柱或椽檩,就容易被蛀虫咬蚀出一些孔洞,有些水泡子由于静止不流,便因杂物沉积腐烂而变臭。由此他又联想到草木的生长情形。有些草木生长在高山顶上,昼夜经受风吹雨淋,摇动不停,它的枝干就长得坚实茁壮,而那些隐藏在山谷中或树荫下的草木,由于少受风雨,枝干就长得细弱不坚。生命在于运动啊!华佗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生理和医学方面的知识,联系长年医疗实践,认为人体也必须经常运动,才能身强力壮,防止疾病的发生。于是,他明确提出。“人体必须经常劳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就能使消化力增强,血脉畅通,就不容易生病了。这就和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是一个道理。”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个认识不是很普通吗?可是你要想到,华佗是生活在东汉时代,那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的“死生有命”“祸福天定”的宿命论思想。华佗能够冲破宿命论的思想束缚,针锋相对地提出用运动去健身防病的科学见解,以“人定胜天”的唯物论去代替“祸福天定”的宿命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华佗不但认真钻研、积极倡导体育活动,而且还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他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庭院里进行体育锻炼,伸伸胳膊,踢踢腿脚,弯弯腰肢,扭扭脖子,使全身各部关节都得到些运动。天长日久,便感到身轻气爽,精力充沛。华佗很喜欢读书,但他不象有些书呆子,一头钻进书堆里就成天不动地方,搞得头昏脑胀的,实际效率不高。他看书时间长了,稍感疲倦时,就停下来出去活动活动,待头脑清醒些时,再继续看书,所以他读书的效果格外好。他外出治病,常常要爬山越岭走很多路,他不仅不把走路爬山看成负担,反而把它看作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为此,常常患者备了马车他也不坐。他还经常进山采药,爬陡崖,攀峭壁,风里来,雨里去。那本来是很劳苦的,但由于他把运动看作是健身、防病的法宝,就不仅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正因为华佗热爱劳动,坚持锻炼,所以,他的身体一直很健壮。直到他年过半百,须发飘白时,仍然满面红光,精神抖擞,许多人都说他是“仙人”。
  
 

  
3. 什么是灵丹妙药?
  

  在华佗生活的东汉末年,各种疾病流行泛滥,人民不堪其苦。这本来是当时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造成的恶果。可是,一些庸医巫婆却趁机利用封建迷信活动来招摇撞骗。人们得了病,他们不是说冲撞了这个鬼,就是说触犯了那个神,装神弄鬼,求仙讨药,骗取民财。结果,不但病未治好,不少人反而被折磨致死。当时还盛行炼丹成仙的邪说。专门有那么一批搞这种邪门歪道的“方士”,到处骗人,说自己会炼“仙丹灵药”,吃了这种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其实他们用以骗人的丹药,就是用砒霜、硫磺和一些含有水银、铅、锡等金属的矿物炼成的弹丸。当时科学不发达,一般人(也包括一些方士在内),对于矿物冶炼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很不理解。见这些东西用火烧炼时,有时变红,有时变青,有时还能熔炼出一些金银样的物质,就莫明其妙,以为是什么灵丹妙药了。吃了这些东西,不仅不能健康长寿,甚至连命都丧掉了。在秦汉时期,有的皇帝也迷信炼丹术,为了使自己能长生不老,专门豢养了一批“方士”为他炼丹,结果反而送了命。秦始皇就曾选派一些人到东海“蓬莱仙岛”去访仙求药。可见秦汉时期,此风之盛了。而华佗对这一套根本就不相信。他长年为病人开刀做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人体解剖知识,掌握了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这就使他具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他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信仙丹信练身。  

  华佗不仅坚持真理,而且勇于实践。有一次他不慎着凉,患了风寒病,也就是今天的感冒病。华佗是名医,自然知道该服什么药治疗这种病。但他不服药,而是大胆地首先在自己身上采用了练身疗法。一开始,他先是做一些比较轻微缓慢的动作,然后做一些全身性的运动,最后再进行一些跳跃、攀登、爬越等剧烈运动。不一会儿,全身出了一场透汗,身体立即感到十分轻快,不久风寒病果真治好了。以后,有些身体较好的人偶感风寒,又不愿吃药,他就教给这个方法,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知道,好的医生都善于对症下药。华佗在施用练身疗法治病的实践中,也是根据不同病症和患者身体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一个人患了头晕目眩病,成天头痛得抬不起来,还两眼昏花,看什么东西都模糊不清。久病多年,非常痛苦,请华佗医治。华佗反复琢磨了病情,便让病人把衣扣和腰带都松开,在他人的帮助下,作一种倒悬的动作。每次倒悬时,脑袋离地二、三寸,就象熊攀枝倒悬的样子。这实际上是一种倒悬垂的运动姿势。然后用湿布遍擦全身,直到全身发红并且出了透汗为止。病人经过这样一段治疗后,病就好了:头不痛不昏了,视力也恢复了。人们都赞佩华佗医术的高超,说他不用吃药,施用一些法术就能治好病。后来他告诉他的弟子,练身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使人筋骨健壮,脚步轻快,延年益寿。可见,华佗是不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的。他认为,适当的身体活动才是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4. 奇特的运动
  

  中国是个拳术很发达的国家。有长拳、短拳、南拳、北拳,有少林拳、太极拳,还有猴拳等各种名称。在古代习练拳术,多数都是为了防身和制敌,把习练各种动作技巧,作为掌握各种兵器武艺的基础。到现代,各种拳术,除个别情况外,主要是作为一种健身运动的手段。清晨早起,你如果到一些公园、广场去,就会看到一些人在那里做操或打拳。有的动作轻盈缓慢,柔中有刚,使人感到协调优美;有的动作迅疾敏捷,错落有致,使人目不暇顾。那些动作还各有名称,如搅雀尾、斜飞武、白鹤亮翅、白猿献桃、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等等,十分生动形象。为什么许多拳术动作用动物的动作来命名呢?原来这些动作的创编,最初就是起源于对自然界各种动物动作的模仿。模仿动物的动作,创编健身体操最早的人,就是华佗。  

  在华佗之前,秦朝(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已经有一种称为“导引术”的方法在流传,那里边虽有些锻炼身体的做法,但却含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比如说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长生不老。华佗吸取了“导引术”中“锻炼身体、祛病延年”的合理部分,抛弃了封建迷信的东西,根据自己对健身的明确认识和切身经验,创编了一套很有特色的健身操--“五禽戏”。这套操是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自然动作编成的。“禽”字在现代是鸟类的总称,飞禽和走兽是有区别的。那么,虎鹿、猿、熊,也不是飞禽,怎么叫“五禽之戏”呢?原来在古代,“禽”字的含义和现在不一样,它是鸟与兽的总称。所以华佗把他所编的体操称为“五禽之戏”。  

  华佗长年在外行医,走些山野僻路,穿越沟壑林莽,时常会碰到各种飞禽走兽。他是个兴趣广泛,十分热爱自然,并随时留心观察各种景物的有心人。有时他看到黑熊在林间抱树摇晃或滚地嘻戏,动作粗憨有力;有时见猿猴攀缘树上,舒臂折枝或卷臂倒悬,技巧灵活敏捷;有时见野鹿疾驰,跳跃如飞,体态轻盈优美;有时见禽鸟栖息湖畔,转头伸颈环顾或展翅飞翔,动作协调自如。这一切,在华佗的心目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健美的运动形象。他便反复观察着,琢磨着,有时就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做几个动作。就这样,经过一段酝酿,他便根据人体生理特点和动作习惯,仿效五禽动作,编成了“五禽之戏”。当时“五禽戏”的动作,多数是在地面上俯卧进行的,同时也有类似今天单杠运动的一些悬垂、倒悬垂动作。“五禽戏”动作连续性很强,一节连着一节,循环反复,几乎没有什么中断。这种体操运动量很大,往往只做一节操,也就是“一禽之戏”,就会出汗。“五禽戏”的动作又十分形象,有的动作象猛虎扑食,前肢扑动;有的动作象野鹿疾驰,跃前跳后,探头转颈;有的动作象猿猴玩耍,左纵右跳;有的动作又象猫头鹰夜栖,身体虽然稳静不动,却双眼回顾,目光炯炯。这种体操,不仅姿势优美,生动有趣,而且便于模仿和记忆,所以不论老人和小孩都很喜欢。

1706525416726.png

  华佗不但自己把“五禽戏”作为健身体操,坚持锻炼,他还热心指导别人。起初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一块空场上练习。有的人见他在那里比比划划,感到很可笑,怀疑他可能是得了风魔病了。有些读书人觉得他这样很不体面,嘲讽他不务正业,有失读书人的体统。但华佗却不顾这些。相反,他积极宣传做体操对于健身祛病的益处。久而久之,人们见华佗筋骨健壮,满面红光,又很少生病,不仅信服了,而且都积极来参加。  

  华佗有个邻居吴牢头,他有个儿子名叫珍儿,自幼身体瘦弱,并且患有消化不良症,经常拉肚子。吴牢头为此发愁,总怕这孩子不能长大成人。经华劝说,珍儿参加了“五禽戏”的锻炼,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不懈。经过三个月的锻炼之后,珍儿不但拉肚子的病好了,而且吃饭也香了,饭量大大增加,人也胖了起来。吴牢头对华佗十分感激。  

  华佗还很注意将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经常对他的学生吴普讲解运动对身体保健的重要意义,讲解运动与胃肠消化、血脉流通以及防止疾病的关系。他说:五离戏就是模仿五种禽兽的运动姿势,使人的背部、腰部和各关节都得到充分舒展,通过运动,发出汗水,身体便会感到轻松畅快,风寒消解,食欲随之增加,身体也就自然日益强壮起来了。吴普和另一个学生樊阿,觉得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便按照他的办法,坚持锻炼,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吴普活到九十岁,满口牙齿还一个没掉,吃东西仍象青壮年时一样香甜,并且耳不聋、眼不花。樊阿活到将近百岁。  

  一般认为,瑞典是世界上开展医疗体育较早的国家,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华佗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实际上就已经大力提倡医疗体育,并且编出了象“五禽戏”这样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又相当完整的医疗体操了,这比瑞典还要早一千多年呢!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后又经过许多人的加工改编,不断充实,至今仍然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有效的医疗体操。  

  华佗一生勤奋,性情倔强,不为威武所屈,不为利禄所诱,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对医疗事业刻苦钻研,这正是他在医术上和医疗体育上能够做出卓越贡献的重要思想基础。一个真心热爱人民的人,也必然为人民所衷心爱戴。人民群众对于为自己做过宝贵贡献的人是不会忘怀的。直到现在,江苏徐州还有华佗的纪念墓地,沛县也有华祖庙。华佗的亲笔著作虽然流失了,但他的许多医术和医疗体育经验,却通过他的弟子和后人世代绵传下来。他为群众治病的许多生动故事,也广泛地传诵在民间,虽经千年之久,仍在闪耀着动人的光辉。
  
 

  

二、长寿百岁的秘密


——医药学家孙思邈健身的故事
  
1706583901931.p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