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中药与方剂学习

五 中药的毒性

(一)概念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与此同时,古代还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以药物毒性的大小、有毒无毒作为分类依据的,并提出了使用毒药治病的方法。后世本草书籍在其药物性味下标明“大毒”“有毒”“小毒”等记载,则大都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大小。

(二)中药不良反应及相关的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符,且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主要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依据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出现程度、病理机制等,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致癌和致畸作用等。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中药在常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临床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中药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能,如常山既可解疟,又可催吐,若用治疟疾,则催吐就是副作用,可见中药副作用还有一定的相对性。

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所谓毒药一般系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 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一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一是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过敏反应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等,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

(三)中药毒性分级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两类。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将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级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中药毒性分级方法。

(四)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是安全用药的保证,这里包涵如何总体评估中药的毒性,如何正确看待文献记载,如何正确看待临床报道,以及加强毒性中药的使用管理。
1首先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目前中药资源已多达12807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许多还是临床很少使用的毒性大的中药。由于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一大优势,尤其与西药化学合成药造成 众多药源性疾病的危害相比,中药安全低毒的优势就更加突出了,这也是当今提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中药受到世界青睐的主要原因。

2其次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如《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中国药学大辞典》认为黄丹无毒等等,说明对待药物毒性的认识,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社会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修改、逐步认识、逐步完善的过程,实事求是,才是科学态度。

3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报告,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

其中植物药九十多种,如关木通、广防己、苍耳子、苦楝根皮、昆明山海棠、狼毒、萱草、附子、乌头、夹竹桃、雪上一枝蒿、福寿草、槟榔、乌桕、巴豆、半夏、牵牛子、山豆根、艾叶、白附子、瓜蒂、马钱子、黄药子、苦杏仁及曼陀罗花、苗,以及莨菪等;

动物药及矿物药各十多种,如斑蝥、蟾蜍、鱼胆、芫青及砒霜、升药、胆矾、铅丹、密陀僧、皂矾、雄黄等。

由此可见,文献中认为大毒、剧毒的固然有中毒致死的, 小毒、微毒,甚至无毒的同样也有中毒病例发生,故临床应用有毒中药必须要慎重,就是“无毒”的,也不可掉以轻心。认真总结经验,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相互借鉴,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对保证安全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4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还要加强对毒性中药的使用管理。

此处所称的毒性中药,系指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包括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五)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斑蝥、蟾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可导致中毒;

二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

三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

四是制剂服法不当,如川乌、草乌、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

五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川乌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

此外,药物贮存不当、品种不同、剂型不恰当、给药途径不同、药不对证、服药时间过长、自行服药、乳母用药、个体差异(病人的年龄、体质)以及管理不规范等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六)掌握中药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1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同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凡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毒副作用的禁止同用,并严格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对某些毒药要采用适当的制剂形式给药。此外, 还要注意个体差异,适当增减用量,告诫患者不可自行服药。医药部门要抓好药品真伪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毒中药。从上述不同的环节努力,保证用药安全,以避免中毒的发生。

2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雄黄治疗疔疮恶肿,水银治疗疥癣梅毒, 砒霜治疗白血病等等,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3掌握中药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对于搞好中药中毒抢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常见毒性中药分类​


1含生物碱类

含生物碱的较易发生中毒的植物有曼陀罗、莨菪(又名天仙子)、乌头、附子、钩吻、雪上一枝蒿、马钱子等。

2含毒苷类

目前因毒苷引起中毒的有三类:强心苷类、氰苷类、皂苷类。

强心苷类:主要有夹竹桃、万年青、羊角拗,还有罗布麻、福寿草、五加皮、铃兰、毒筋木等。

氰苷类:主要有苦杏仁、木薯、枇杷仁、樱桃仁等。

皂苷类:天南星、商陆、皂荚、黄药子、川楝子等。

3含毒性蛋白类

如巴豆、相思子,苍耳子、 蓖麻子、望江南子等。

4含萜类与内酯类

如马桑、艾、苦楝、莽草子、樟树油、红茴香等。

5其他有毒植物中毒

包括白果、瓜蒂、细辛、鸦胆子、甘遂等。

此外,含有或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寻骨风、朱砂莲等,

6动物性药物

本类动物药物常见的有蟾酥、全蝎、斑蝥、红娘子等。

7矿物类药物中毒

本类药物常见有砒霜、朱砂、雄黄、水银、胆矾、铅丹、硫黄等。
 
中药的配伍
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中药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1单行

是单用一味中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于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中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它符合简便验廉的原则。

如独参汤,即重用人参一味药,治疗大失血等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

清金散,即单用一味黄芩,治疗肺热咳嗽的病证;

再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鹤草芽驱除绦虫,柴胡针剂发汗解热,丹参片治疗胸痹心绞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相须

是两种性能功效类似的中药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

陈皮配半夏以加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平肝息风,止痉定搐的作用。

像这种同类相须配伍应用的例证,历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它构成了复方用药的配伍核心,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相使

是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中药配合应用,其中以一种中药为主,另一种中药为辅, 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黄芪为健脾益气、利尿消肿的主药,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枸杞子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主药,菊花清肝明目,可以增强枸杞子的补虚明目作用;

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石膏为清胃降火、消肿止痛的主药,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

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黄连为清热燥湿、解毒止痢的主药,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的功效。

可见相使配伍药不必同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即是相使的配伍。

4相畏

是一种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中药降低或消除。

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以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生半夏可“戟人咽喉”令人 咽痛音哑,用生姜炮制后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得到缓解;

甘遂畏大枣, 大枣可抑制甘遂峻下逐水,损伤正气的毒副作用;

熟地畏砂仁,砂仁可以减轻熟地滋腻碍胃,影响消化的副作用;

常山畏陈皮,陈皮可以缓和常山截疟而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反应,这都是相畏配伍的范例。

5相杀

是一种中药能够降低或消除另一种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羊血杀钩吻毒,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麝香杀杏仁毒,绿豆杀巴豆毒,生白蜜杀乌头毒,防风杀砒霜毒等。

由此可见,相畏和相杀没有本质的区别, 是从自身的毒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毒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来的配伍方法,它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6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一种中药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
7相反

是两种中药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若干药物。

上述中药的七情配伍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相恶则是因为中药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减弱其中一种中药的功效;相反则是中药相互作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是中医配伍用药的禁忌。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配伍,除上述中药七情所总结的配伍用药规律外,两药合用能产生与原有中药均不相同的功效。

如桂枝配芍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柴胡配黄芩以和解少阳,消退寒热;
枳实配白术以寓消于补,消补兼施;
干姜配五味子以开合并用,宣降肺气;
晚蚕沙配皂角子以升清降浊,滑肠通便;
黄连配干姜以寒热并调,降阳和阴;
肉桂配黄连以交通心肾,水火互济;
黄芪配当归以阳生阴长,补气生血;
熟地配附子以阴中求阳,阴阳并调等等。

都是前人配伍用药的经验总结,是七情配伍用药的发展。

人们习惯将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增强药效;或消除毒副作用,抑其所短,专取所长;或产生与原药各不相同的新作用等经验配伍,统称为“药对”或“对药”。这些药对往往又构成许多中医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 配伍禁忌

所谓配伍禁忌,就是指某些中药合用会产生或增强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应用,即《神农本草经》所谓“勿用相恶、相反者。”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中药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歌诀”最早见于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是指

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半夏、白及、白蔹;

甘草反甘遂、 京大戟、红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南沙参、北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

“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芒硝)畏三棱,官桂(肉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反药能否同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同用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同用。

此外,古代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

如《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以为攻坚积药;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辈,以治血块;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莲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剂,而妙处在此,是盖贤者真知灼见,方可用之, 昧者不可妄试以杀人也。”

《本草纲目》也说:“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

《金匮要略》甘遂半夏汤中甘遂、甘草同用治留饮;赤丸以乌头、半夏合用治寒气厥逆。

《千金翼方》中大排风散、大宽香丸都用乌头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

《儒门事亲》通气丸中海藻、甘草同用。

《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中海藻、甘草同用。

《景岳全书》的通气散则以藜芦配玄参治时毒肿盛、咽喉不利。

现代也有文献报道用甘遂、甘草配伍治肝硬化及肾炎水肿;人参、五灵脂同用治冠心病;芫花、大戟、甘遂与甘草合用治结核性胸膜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肯定了反药可以同用的观点。

尚未搞清反药是否能同用的情况下,临床用药应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对于其中一些反药若无充分把握,最好不宜配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二 证候用药禁忌

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对于某类或某种病证,应当避免使用某类或某种药物,称证候用药禁忌,也称为病证用药禁忌。​

如麻黄辛温,功能发汗解表、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利尿,故只适宜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肺气不宣的喘咳,而对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肺肾虚喘者则应禁止使用。

又如黄精甘平,功能滋阴补肺、补脾益气,主要用于肺虚燥咳、脾胃虚弱及肾虚精亏的病证,但因其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因此,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以及中寒便溏者则不宜服用黄精。

一般而言,除了药性极为平和者无须禁忌外,中药大多都有证候用药禁忌,其内容参见各论中每味中药的“使用注意”部分。
 
三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间治疗用药的禁忌。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不能使用的药物。

在传统的妊娠用药禁忌理由中,能损害胎元、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主要包括:①对母体不利;②对胎儿不利;③对产程不利;④对小儿不利。

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较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和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大类。

妊娠禁用药是指毒性强的药、作用峻猛的药以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马钱子、川乌、雄黄、砒石等。

妊娠慎用药主要包括活血化瘀药、行气药、攻下导滞药、药性辛热的温里药以及性质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枳实、大黄、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对于妊娠妇女,凡属于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而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的需要斟酌使用,但要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

如《金匮要略》以桂枝茯苓丸治妊娠瘀病;吴又可用承气汤治孕妇时疫见阳明腑实证。此即《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道理。

必须强调的是,除非必用时,一般应尽量避免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四 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服药时饮食禁忌的理由:避免影响疗效、诱发原有病证或异致新病、产生不良反应。

《本草经集注》说:“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生菜。服药,不可多食诸滑物果实。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及鱼臊脍。”指出了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又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

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肾病水肿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此外,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 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也应作为服药饮食禁忌的参考。​
 
中药剂量与用法

一 中药的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它主要是指每味中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古代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斤、两、钱、分、厘等)、数量(如片、条、枚、支、角、只等)、度量(如尺、寸等)、容量(如斗、升、 合、勺等)。此外,还有“刀圭”“方寸匕”“撮”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

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主要以法定衡制作为计量标准,以重量单位作为药物剂量的主要单位。

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1kg=1000g=1000000mg)。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

1市两(16进位制)=30克;
1钱=3克;
1分=0.3克;
1厘=0.03克。

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毒性大的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 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无毒的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

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

新鲜的动植物药因含水分较多,故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2~4倍),而干燥的动植物药则用量相对较小;

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

药材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无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再如羚羊角、麝香、牛黄、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2剂型、配伍、用药目的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

单味药使用比入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也有不同。如人参用以补益脾肺之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常用剂量为3~9g, 而用以大补元气、急救虚脱则须15~30g。

3年龄、体质、病情、性别、职业、生活习惯与剂量的关系

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

小儿用量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

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

小儿一般病例可按上述比例拟定药物剂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

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就性别而言,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时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另外,在患者方面还要考虑到患者在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的致密,因而使用发汗解表药时, 对体力劳动者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

4地区、季节、居处环境与剂量的关系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应考虑到地区、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如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用量可以稍大;

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毒性大的药,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药常用量为15~30g,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30~60g。
 
二 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20世纪30年代后, 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二)应用形式

传统中药剂型中

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滋膏剂、露剂等;
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等;
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
20世纪30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膜剂等剂型。

(三)汤剂煎煮法

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铝等金属锅具,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
3煎药火候

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

一般来讲,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

补益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某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 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先煎

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大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砂仁、沉香、豆蔻、肉桂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包煎

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的药物, 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 咳嗽及沉于锅底,或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飞滑石、旋覆花、 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

烊化

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及饴糖等。

泡服

又称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冲服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西洋参、鹿茸、人参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末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及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 全蝎、僵蚕、地龙和用于制酸止痛的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其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

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蜂蜜等也需冲服。

煎汤代水

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

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可煎汤代水用。

(四)服药法

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2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性质。

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

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食药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驱虫药、攻下药宜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物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

如截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2小时服用;安神药治疗失眠多梦时宜在睡前服1次;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1次;缓泻通便药宜睡前服,以便于翌日清晨排便。

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服药方法

汤剂

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以防格拒药势,此即《黄帝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丸剂

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散剂、粉剂

可用蜂蜜加以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

膏剂

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黏喉而引起呕吐。

颗粒剂、糖浆剂

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给药法。

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一 中药的命名

中药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名称各异。有以功效命名的,有以药用部位命名的,有以产地命名的,有以生长特性命名的,有以形色气味命名的,有以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的,有以避讳命名的,有以隐喻法命名的,有以人名命名的等。

1功效命名

如益母草功善活血调经,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等,为妇科经产要药;

防风功能祛风息风,防范风邪,主治风病;

续断功善行血脉,续筋骨,疗折伤,主治筋伤骨折,为伤科要药;

覆盆子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善治肾虚遗尿尿频、遗精滑精;

决明子功善清肝明目,主治眼科疾病,为明目佳品,都是以其显著的功效而命名的。
2药用部位命名

植物药中麻黄根、葛根药用其根;
芦根、白茅根用根茎入药,苦楝根皮、桑根白皮以根皮入药;
菊花、旋覆花、款冬花、芫花等以花入药;
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
紫苏梗、藿香梗、荷梗等以植物的茎入药;
桑枝、桂枝等以植物的嫩枝入药;
牛蒡子、苏子、莱菔子、枳实、榧实等以果实、种子入药。

动物药如龟甲、鳖甲、刺猬皮、水牛角、羚羊角、熊胆粉、海狗肾、全蝎等则分别是以入药部分甲壳、皮部、角、胆、外生殖器、虫体等不同组织器官来命名的。

3产地命名

自古以来医药学家就非常重视“道地药材”。

黄连、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续断;
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称新会皮、广陈皮;
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
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质量好,又名阳春砂;
地黄以河南怀庆府所产者最佳,故称怀地黄;
人参主产于东北三省,尤以吉林抚松产者为佳,故名吉林参;
泽泻以福建产者为佳,故名建泽泻,等等。
4形态命名

如大腹皮,即以形似大腹而命名;
乌头,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
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故名;
罂粟壳、金樱子都是因其形状似罂(口小腹大的瓶子)而得名;
牛膝的茎节膨大,似牛的膝关节,故名牛膝;
马兜铃则因其似马脖子下挂的小铃铛一样而得名;
金毛狗脊,其根形似狗的脊梁,毛如狗毛,故得其名。

5气味命名

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
丁香、茴香、安息香、檀香等香料药, 因具有特殊的香气,故以“香”字命名;
而败酱草、臭梧桐、墓头回等,则 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
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
6滋味命名

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俱全而得名;
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
细辛以味辛而得名;
苦参以其味苦而得名;
酸枣仁以其味酸而得名。

7颜色命名

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大黄等;
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黑丑、墨旱莲等;
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葱白、薤白等;
色紫的中药有紫草、紫参、紫花地丁等;
色红的中药有红花、红枣、红豆蔻、丹参、朱砂、赤芍等;
色青的中药有青黛、青皮、青蒿等;
色绿的中药有绿萼梅、绿豆等。

8生长季节命名

如半夏在夏季的一半(农历五月间)采摘,故名半夏;
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字;
金银花以花蕾入药,花初开时洁白如银,数天后变为金黄,黄白相映,鲜嫩悦目,故名金银花,其中以色白的花蕾入药为好,故简称银花;
冬虫夏草是指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菌座,因夏天在越冬蛰土的虫体 上生出子座形的草菌而得名。

9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

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
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西”等字样,以说明最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番木鳖、胡椒、胡麻仁、西红花、西洋参等。
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破故纸等。

10避讳命名

如延胡索,始载《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简称玄胡,后因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称延胡索、延胡,至清代避康熙(玄烨)讳,又改玄为元,故又称元胡索、元胡。
玄参一药,因避清代康熙(玄烨)讳,改“玄”作“元”而得元参之名。
山药原名薯蓣,至唐朝因避代宗(名预)讳改为“薯药”,至宋代又为了避英宗(名署)讳而改为山药。

11人名命名

如使君子,相传是潘州郭使君治疗儿科病的常用药;
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传说这个药是由刘裕带兵打仗时发现的;
杜仲一药,相传是古代有一位叫杜仲的人,因服食此药而得道,后人遂以杜仲而命名;
牵牛子传说是由田野老人牵牛谢医而得名;
何首乌一药,据说是古代一姓何的老人,因采食此药,120岁仍然须发乌黑发亮,故名何首乌。
它如徐长卿等,皆与传说有关。​

12秉性命名

如肉苁蓉,为肉质类植物,补而不峻,药性从容和缓,故名肉苁蓉;
急性子因秉性急猛异常而得名;
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 其通经下乳之功甚速,虽有帝王之命也不能留其行,故名王不留行;
沉香以体重性沉降,入水沉于底者为佳。
它如浮小麦浮于水上者、磁石有磁性、滑石性滑腻、阿胶呈胶状等,均与秉性有关。
 
二 中药的分类

(一)古代中药分类法

1自然属性分类法

以药物的来源和性质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在《周礼》中已有五药(草、木、虫、石、谷)的记载,为后世本草学分类提供了一种模式。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首先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 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每类中再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中药分类法的一大进步。

唐代《新修本草》、宋代《证类本草》等书的中药分类法均与其大同小异。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后,自然属性分类法有了突破性进展。书中根据“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原则,将1892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虫、鳞、禽、兽、人16部(纲),62类(目)。如草部(纲) 又分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等11目。

2功能分类法

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首先采用的中药分类法。书中365种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补虚养命,中品治病补虚,兼而有之,下品功专治病祛邪,为中药按功能分类开拓了思路。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按药物的功用提出了著名的十剂分类法,即宣、 通、补、泻、燥、湿、滑、涩、轻、重,使此分类法有较大的发展,并对 方剂的分类具有重大影响。

经各家不断增补,至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功能分类法已较完善。书中将520种药分为补剂、收剂、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等7类。各类再细分,如补类中又分平补、温补、补火、滋水等小类,系统明晰,排列合理,便于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按功能 分类的方法。

3脏腑经络分类法

以药物归属于哪一脏腑、经络为主来进行分类, 其目的是便于临床用药,达到有的放矢。如《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按肝、心、脾、肺、肾、命门、三焦、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十二脏腑将药物进行分类。

《本草害利》罗列常用药物,按脏腑分队,分为心部药队、肝部药队、脾部药队、肺部药队、肾部药队、胃部药队、膀胱部药队、胆部药队、大肠部药队、小肠部药队、三焦部药队,每队再以补泻凉温为序,先陈其害,后叙其利,便于临床用药,以达有的放矢之目的。

(二)现代中药分类法

1中药名称首字笔画排列法

便于查阅。​

2功效分类法

功效分类法的优点是便于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禁忌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它是现代中药学最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

一般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益药、收涩药、涌吐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

3化学成分分类法

4药用部分分类法

根据中药材入药部分分为根与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与种子类、全草类及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等类。这种分类法便于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同类药物的比较,便于药材经营管理。

5自然分类法

根据生药的原植物或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采用分类学的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方法。​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本类药物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使用解表药时应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

由于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应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

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温病初起,邪在卫分, 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使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

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同时,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 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且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也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等作用。​
 
一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1麻黄Máhuáng(《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内蒙古、新疆。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

本品气微香,味涩、微苦。 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药性】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

因麻黄兼有平喘之功,故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麻黄汤(《伤寒论》)。

2胸闷喘咳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的要药,并常辅以苦杏仁等止咳平喘药。

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苦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治疗寒痰停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药,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若肺热壅盛,高热喘急者,每与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3风水浮肿

本品主入肺与膀胱经,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

故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如再配伍生姜、白术等发汗解表、利水退肿药, 则疗效更佳,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2~10g。本品发汗解表宜生用,且不宜久煎; 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小儿、老人及体虚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又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故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2桂枝Guìzhī(《名医别录》)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主产于广东、广西。

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本品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以质嫩、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 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 均宜使用。

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 发散风寒,如麻黄汤(《伤寒论》);

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

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脘腹冷痛、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等寒凝血滞诸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故可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

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等同用, 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若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

若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

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以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3痰饮,水肿

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水肿的常用药。

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之蓄水证,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4心悸,奔豚

本品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若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以助阳化气、平冲降逆,如桂枝加桂汤。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紫苏叶Zǐsūyè(《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本品气清香,味微辛。以色紫、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应用】

1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因其外能解表散寒, 内能行气和胃,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嗽痰多者,较为适宜。

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

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若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

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 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鱼蟹中毒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4生姜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 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 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

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

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寒痰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鱼蟹中毒

本品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5香薷Xiāngrú(《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

青香薷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夏季茎叶茂盛、花盛开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切段。

本品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以穗多、质嫩、叶青绿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1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暑天感受风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腹痛吐泻,苔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

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与健脾利水的白术、茯苓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6.荆芥Jīngjiè(《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多为栽培。夏、秋两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

本品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茎细、色紫、穗多、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应用】

1感冒,头痛

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银花、连翘、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

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

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

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 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

偏于风热者,每与金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附药:荆芥炭​


本品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性味辛、涩,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收敛止血。适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煎服,5~ 10g。
 
7.防风Fángfēng(《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春、秋两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厚片。

本品气特异,味微甘。以切面皮部色浅棕、木部色黄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

1感冒,头痛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治风热感冒,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

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外感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2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

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医学心悟》)。

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 同用。
3风疹瘙痒

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隐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隐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治疗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和剂局方》);

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

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宣明论
方》)。

4破伤风

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

用治风毒内侵, 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 外科正宗》)。​

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配伍,如升阳益胃汤(《脾胃论》)。

若用于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 皮同用,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及热盛动风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荆芥与防风均辛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 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者均可使用。同时,两者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

但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为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常选用;又能透疹、消疮。

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止痉,又可用于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证。
 
8.羌 活Qiānghuó(《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

本品气香, 味微苦而辛。以外表皮色棕褐、切面油点多、气味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头痛项强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 有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

故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若风湿在表,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一身尽痛者,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 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肩背酸痛

本品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有较强的祛风湿、止痛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止痛药配伍,主治风寒湿痹, 肢节疼痛。

因其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酸痛者尤为多用,常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

若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可与川芎、白芷、藁本等药配伍,如羌活芎藁汤(《审视瑶函》)。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