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中药与方剂学习

9.白 芷Báizh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河南、河北。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厚片。

本品气芳香,味辛,微苦。以粉性足、棕色油点多、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

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百一选方》);

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

治疗风冷牙痛,可与细辛、全蝎、川芎等同用,如一捻金散(《御药院方》);

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蔓荆子、荆芥穗等药。

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

3鼻鼽,鼻渊,鼻塞流涕

本品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不通,流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

4带下

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

治疗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可与鹿角霜、白术、山药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同用;

若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宜与车前子、黄柏等清热利湿、燥湿药同用。

5疮疡肿痛

本品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若脓成难溃者,常与人参、黄芪、当归等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

此外,本品祛风止痒,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10.细 辛Xìxīn(《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两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后一种习称华细辛,主产于陕 西。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切段。

本品气辛香,味辛辣、麻舌。均以根灰黄,干燥,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温。归心、肺、肾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入肺经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

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证因脉治》);

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可配伍川芎、麻黄、附子等药。

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

若胃火牙痛者,又当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

若龋齿牙痛者,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

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

3鼻鼽,鼻渊,鼻塞流涕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鼽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4寒痰停饮,气逆咳喘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

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此外,本品辛温行散,芳香透达,研末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故可用治中恶或痰厥所致卒然口噤气塞、昏不知人、面色苍白、牙关紧闭之神昏窍闭证,常与皂荚共研末为散,如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燥咳或肺热咳嗽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用量不宜过大,素有“细辛用量不过钱”之说,《本草别说》谓“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 不通者死。”

【鉴别用药】细辛与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同可用治风寒感冒。

不同之处在于,细辛辛温走窜,达表入里,可散肺与足少阴肾经风寒,发汗之力虽不如麻黄,但散寒力胜,既治一般风寒感冒,尤善用于寒犯少阴,无汗恶寒、发热脉沉之阳虚外感;其辛散温通,长于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善治头面诸窍疾患、风湿痹痛及痰饮喘咳等证。

而麻黄辛开苦泄,重在宣发卫气,开通腠理,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主散肺与膀胱经风寒,为作用较强的发汗解表药,故主治风寒外束,肺气壅实,毛窍闭塞,表实无汗的风寒感冒重症;还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肺气闭遏的喘咳息促及风邪袭表、一身尽肿的风水水肿证。
 
11.藁 本Gǎoběn(《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藁本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辽藁本主产于辽宁。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 烘干。切厚片。

本品气浓香,味辛、苦、微麻。以外表皮色棕褐、切面黄 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本品辛温香燥,性味俱升,善达颠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祛风湿、止痛药同用;

若外感风寒夹湿,头身疼痛明显者,常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药,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温通香燥之性,又能入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以祛除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湿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12.苍耳子Cāng′ěrzǐ(《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 等杂质。

本品气微,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生用,或炒 去刺用。

【药性】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本品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可与防风、白芷、羌活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

2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痛者,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宜外用,为治鼻渊、鼻鼽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常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本品又常与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

其他鼻病,如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 等,本品亦较常用。

3风疹瘙痒

本品能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可治疥癣麻风,皆取其散风除湿作用。

4湿痹拘挛

本品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可单用,或与羌活、威灵仙、木瓜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附药:苍耳草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

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

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也可用于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证。

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

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

本品散气耗血,体虚者慎用。
 
13.辛 夷Xīnyí(《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湖北、安徽。玉兰多为庭园栽培。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 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本品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以完整、花蕾未开放、色黄绿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应用】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可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

若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亦可于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疏散风热药中,酌加本品,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

2鼻渊,鼻鼽,鼻塞流涕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

偏风寒者,常与白芷、细辛、苍耳子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苍耳子散(《济生方》);

偏风热者,多与薄荷、连翘、黄芩等疏风热、清肺热药同用。

若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可与黄连、连翘、野菊花等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14.葱 白Cōngbái(《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膜。

本品有葱臭气,味 辛辣。鲜用。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不燥烈,发汗不峻猛,药力较弱,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之轻证。

可以单用,亦可与淡豆豉等其他较温和的解表药同用,如葱豉汤(《肘后方》)。

风寒感冒较甚者,可作为麻黄、桂枝、羌活等的辅佐药,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2阴盛格阳

本品辛散温通,能宣通阳气,温散寒凝,可使阳气上下顺接、内外通畅。

治疗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常与附子、干姜同用,以通阳回厥,如白通汤(《伤寒论》)。

单用捣烂,外敷脐部,再施温熨,治阴寒腹痛及寒凝气阻,膀胱气化不行的小便不通,亦取其通阳散寒之功。

此外,葱白外敷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可治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治疮痈肿毒,兼有解毒散结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15.胡 荽Húsuī(《食疗本草》)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全草。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八月果实成熟时连根挖起,去净泥土。

本品具浓烈的特殊香味。以色带青、香气浓厚者为佳。鲜用或晒干切段生用。

【药性】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应用】

1麻疹不透

本品辛温香散,能发散风寒,透疹外达,用治风寒束表,疹发不畅,或疹出而又复隐者,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或与荆芥、薄荷等解表透疹药同用。

亦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者,因其发汗解表之力较弱,故临床少用。

2饮食不消,纳食不佳

本品气味芳香,能开胃消食,增进食欲,尤多用于饮食调味。

若治疗饮食积滞,胃纳不佳者,可与健脾消食药、行气和中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热毒壅盛而疹出不畅者忌服。
 
16.西河柳Xīhéliǔ(《开宝本草》)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的干燥细嫩枝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花未开时割取细嫩枝叶,阴干。切段。

本品气微, 味淡。以色绿、枝叶细嫩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辛,平。归肺、胃、心经。

【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应用】

1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辛散透发,功专发表透疹,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或表邪外束,疹毒内陷,始见形而骤然收没者,常配伍牛蒡子、蝉蜕、竹叶等透疹药同用,如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

亦可煎汤熏洗、擦摩。此外,本品煎汤沐浴治风疹瘙痒,也可配伍防风、荆芥、薄荷等祛风止痒药。

2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有祛风除湿作用,治疗风湿痹证,肢节疼痛,可与羌活、独活、秦艽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宜使用。用量过大易致心烦、呕吐。
 
二 发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

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证。

1.薄 荷Bòhe(《新修本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切段。

本品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以叶多、 色绿、气味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本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

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风热上攻,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喉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眩晕,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

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

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等药。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柽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

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4肝郁气滞,胸胁胀闷

本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如逍遥散(《和剂局方》)。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常与香薷、厚朴、金银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理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2.牛蒡子Niúbàngzǐ(《名医别录》)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吉林、辽宁、浙江。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药性】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痰多

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 十分常用。

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银花、连翘、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柽柳、竹叶等同用, 如竹叶柳蒡汤(《医学广笔记》)。

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常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药,如消风散(《外科正宗》)。

3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

本品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咽喉肿痛等热毒病证。因其性偏滑利,兼滑肠通便,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

用治风热外袭,火毒内结,痈肿疮毒,兼有便秘者,常与大黄、栀子、连翘等同用。

治疗乳痈肿痛,尚未成脓者,可与金银花、栀子、瓜蒌等药同用。

本品配伍玄参、黄芩、板蓝根等清热泻火解毒药,还可用治瘟毒发颐、痄腮喉痹等热毒之证,如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3紫苏叶Zǐsūyè(《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本品气清香,味微辛。以色紫、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应用】

1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因其外能解表散寒, 内能行气和胃,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嗽痰多者,较为适宜。

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

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若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

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 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鱼蟹中毒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四两(12g)

甘草炙,一两(3g)

陈皮不去白,二两(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6g),入盐点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证治机理】

本证因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而成。

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

气郁不舒则胸脘痞闷,不思饮食;

苔薄白而不腻,说明湿邪不明显而偏于气郁。

风寒在表,宜用发散之药祛邪于外;气郁于里,当用理气之品解郁于内,故治法以解表与理气并行。

【方解】

本方苏叶辛温,归肺、脾二经,既可解表散寒,又能理气宽中,一药两用,切中病机,用为君药。

香附辛苦甘平,行气解郁,是为臣药。

君臣相伍,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著;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可上行外达以祛邪,此即李时珍所谓香附生用“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得紫苏、葱白则能解散邪气。”(《本草纲目》卷十四)

胸脘痞闷,虽因于气郁,但亦与湿滞有关,故佐用陈皮理气燥湿,一可助君臣行气以除气滞,二可燥湿以针对气滞所致津停。

甘草健脾和中,与香附、陈皮相合,则行气而不耗气,并调和药性,是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辛温疏表与理气行滞相伍,表里同治,重在解表。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附方】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

紫苏叶一钱五分(5g)

陈皮 香附各一钱二分(各4g)

甘草炙,七分(2.5g)

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一钱(各3g)

川芎五分(1.5g)

生姜三片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微覆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症见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鉴别】

香苏散与加味香苏散皆可治外感风寒而兼有气滞证,后方乃前方加荆芥以助苏叶辛温解表之力;加防风、秦艽、蔓荆子以疏风除湿止痛;加川芎祛风止痛,生姜辛散解表。故后方辛散解表止痛之功强于前方,宜用于外感风寒较重而兼有气滞者。

【方论选录】

此手太阴药也。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汪昂《医方集解》)

【方歌】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3紫苏叶Zǐsūyè(《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本品气清香,味微辛。以色紫、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应用】

1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因其外能解表散寒, 内能行气和胃,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嗽痰多者,较为适宜。

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

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若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

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 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鱼蟹中毒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杏苏散《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9g)苏叶(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橘皮(6g) 半夏(9g) 茯苓(9g) 生姜(3片) 大枣去核(3枚)

甘草(3g) (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证治机理】 本证乃因外感凉燥,肺失宣肃,痰湿内阻所致。

凉燥袭表,则恶寒无汗、头微痛;

凉燥伤肺,则肺失宣肃,津液内结,则咳嗽痰稀;

鼻为肺之门户,肺气为燥邪郁遏,燥伤肺津,则鼻塞咽干。

治宜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解】

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汗解表,宣畅肺气,使凉燥之邪从表而解;杏仁苦温而润,肃降肺气,润燥止咳。二药配伍,苦辛温润,共为君药。

前胡既助苏叶疏风解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宣降肺气,既疏理胸膈气机,又化痰止咳祛邪。三药合用,有宣有降,使气顺津布,痰消咳止,共用为臣。

橘皮、半夏行气燥湿化痰;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滋脾行津以助润燥,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且合桔梗宣肺利咽,为佐使之用。

诸药配伍,外可轻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使表解痰消,肺气和降,诸症可除。

【配伍特点】 苦辛微温,肺脾同治,重在治肺轻宣。

【运用】 本方为治疗凉燥证之代表方。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原著曾载:“无汗,脉弦甚或紧者,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以资临证参佐。

【方论选录】 夫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即可见金燥之治法。经又云: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大凉肃杀,华英改容。当此之时,人身为骤凉所束,肺气不舒,则周身气机为之不利,故见以上等证。

方中用杏仁、前胡,苦以入肺,外则达皮毛而解散,内可降金令以下行;

苏叶辛苦芳香,内能快膈,外可疏肌。

凡邪束于表,肺气不降,则内之津液蕴聚为痰,故以二陈化之。

枳、桔升降上下之气,姜、枣协和营卫,生津液,达腠理,且寓攘外安内之功,为治金燥微邪之一则耳。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三)

【方歌】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3紫苏叶Zǐsūyè(《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碎。本品气清香,味微辛。以色紫、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应用】

1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

因其外能解表散寒, 内能行气和胃,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嗽痰多者,较为适宜。

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

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若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

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 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鱼蟹中毒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证治机理】 梅核气多由七情郁结,痰气交阻所致。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脾胃主运化转输水津,肺司通调水道之职。

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气相搏阻于咽喉,则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肺胃失于宣降,胸中气机不畅,则见胸胁满闷,或咳或呕;

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均为气滞痰凝之证。

治宜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方解】

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

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为臣药。

二药相合,化痰结,降逆气,痰气并治。

茯苓健脾渗湿,湿去则痰无由生;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以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配伍特点】辛苦行降,痰气并治,行中有宣,降中有散。

【运用】本方为治疗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以咽中如有物阻,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方论选录】 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

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

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

(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医案举例】 张奚亭乃眷,喉中梗梗有肉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头晕,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心惊胆怯,不敢出门,稍见风即遍身疼、小腹时疼、小水淋涩而疼。脉两寸皆短,两关滑大,右关尤搏指,此梅核气症也。以半夏四钱,厚朴一钱,紫苏叶一钱五分,茯苓一钱三分,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每用此汤调理多效。(《赤水玄珠》)

【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4生姜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 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 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

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

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寒痰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鱼蟹中毒

本品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用】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主治】饮停心下而致呕吐,或干呕呃逆,谷不得下,口不渴,小便自利,苔白滑者。

【加减】

若呕吐为外邪犯胃者,治宜疏邪解表,芳香化浊,加霍香、紫苏、厚朴、陈皮、伏苓。

痰饮内阻者,和胃降逆,加茯苓、桂枝、白术、川朴、陈皮。

肝逆犯胃者,理气降逆,加竹茹、石斛,若反胃且气阴并虚者,治宜益气生津,降逆止呕,加人参、白蜜。

若呃逆胃寒者,治宜温中祛寒,加肉桂、吴茱萸。

胃火上逆者,治宜清降泄热,加石膏、竹叶、寸冬。

若恶阻脾胃虚弱者,治宜健脾和中,降逆止呕,加党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

肝热犯胃者,治宜抑肝和胃,调气止呕,加竹茹、陈皮、黄连。

痰滞中焦者,治宜化痰降逆,健脾除湿,加茯苓、陈皮、藿香。

【方论】方中半夏燥湿化饮,和胃降逆,为止呕要药。配合生姜,既可制约半夏的毒性,又能加强温胃散寒、化饮止呕的作用,为治呕吐的基本方。
 
4生姜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 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 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

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

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寒痰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鱼蟹中毒

本品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三拗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各6g)

上㕮咀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症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
 
4生姜Shēngjiāng(《名医别录》)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广东、广西。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本品气香特异,味辛辣。以质嫩者为佳。切厚片,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 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3胃寒呕吐

本品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 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

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

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寒痰咳嗽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外无表邪而咳嗽痰多色白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鱼蟹中毒

本品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故对鱼蟹等食物中毒,以及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 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㕮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证治机理】 本证乃因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所致。

湿痰犯于肺,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痰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痞闷;

痰阻中焦,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

湿性重滞,故肢体困重;

湿痰凝聚,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痰浊凌心,则为心悸;

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亦为湿痰之象。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解】

方中半夏辛温而燥,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散结消痞,《本草从新》言其为“治湿痰之主药”,故为君药。

湿痰既成,阻滞气机,橘红辛苦温燥,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乃“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为臣药。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与半夏配伍,体现了朱丹溪“燥湿渗湿则不生痰”之理;生姜既助半夏降逆,又制半夏之毒;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祛痰而不伤正,且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均为佐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陈皮、半夏贵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患,故名二陈”(《医方集解·除痰之剂》)。

【配伍特点】 燥化之中寓行运之法,重在治脾以消痰。

【运用】 本方为治疗湿痰证之基础方。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若阴虚燥咳,痰中带血者,不宜应用本方。

【附方】

1.导痰汤 (《传信适用方》引皇甫坦方)

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g)

天南星细切,姜汁浸,一两 (3g)

枳实去瓤,一两(3g)

橘红一两(3g)

赤茯苓一两(3g)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9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厥证。症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舌苔厚腻,脉滑。

2.涤痰汤 (《奇效良方》)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g)

枳实麸炒,二钱(6g)

茯苓去皮,二钱(6g)

橘红一钱半(4.5g)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钱 (1.5g)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

功用: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症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鉴别】 导痰汤、涤痰汤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用。

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半夏与天南星相伍则燥湿化痰之力强,橘红与枳实相合则行气之力增,故祛痰行气之功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厥证,或痰饮壅盛所致的胸膈痞塞、咳嗽喘促等症;

涤痰汤是导痰汤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涤痰开窍、益气扶正之功优,适宜于中风痰迷心窍证。

【方论选录】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

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

痰因气滞,气顺而痰降,故以橘红利气;

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

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

(汪昂《医方集解·除痰之剂》)

【医案举例】 盛文纪以医名吴中。有训导病头疼,发热恶寒。初作外感治,或以风治,见热则退热,痛则止痛,或又以气虚治,由是病剧,人事不省,饮食已绝危哉。

盛诊视,曰:君几误死。

法当先去其滞,遂用二陈汤加大黄六七钱,令守者曰:急煎俾服。至夜分,左眼若动,肝气乃舒,大泄则有可生之机矣。至夜半时,腹中有声,左眼果开,遗秽物斗许,中有坚硬如卵之状,竹刀剖视,即痰裹面食也。此症断之痰裹食,非明眼不能。既而气舒结散,津液流通,即索食矣。

众医问故,盛曰:训导公,北人也,久居于吴,饮酒食面,皆能助湿,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交作,有是病服是药,更何疑焉?

众医咸服。

(《名医类案》卷三)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5香薷Xiāngrú(《名医别录》)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

青香薷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夏季茎叶茂盛、花盛开时择晴天采割,除去杂质,阴干。切段。

本品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以穗多、质嫩、叶青绿色、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应用】

1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

本品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于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多用于暑天感受风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腹痛吐泻,苔腻者,可收外解风寒、内化湿浊之功。

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香薷散(《和剂局方》)。

2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水湿,又能宣肺气启上源,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多用于水肿而有表证者。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以及脚气浮肿者,可单用或与健脾利水的白术、茯苓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薷去土,一斤(10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 各半斤(各5g)

【用法】上粗末。每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

【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所致。

夏感风寒,邪滞肌表,正邪相争,卫闭营郁,则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脉浮等风寒表实证;

露卧饮冷,则湿伤脾胃,气机受阻,升降失常,故胸脘痞闷,腹痛吐泻;

舌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此为外寒内湿之证,治当发散表寒、祛除里湿。

【方解】

方中香薷辛微温,芳香质轻,辛温发散,为夏月祛暑解表要药,故重用为君药。

厚朴苦辛性温,行气除满,燥湿运脾,为臣药。

白扁豆甘淡性平,健脾和中,渗湿消暑,为佐药。

入酒少许同煎,意在温经脉,通阳气,使药力畅达周身。

诸药合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有表里双解之功。

【配伍特点】 辛温芳香以解表,苦温燥化以和中。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于湿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为辨证要点。

【附方】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

香薷二钱(6g) 金银花三钱(9g) 鲜扁豆花三钱(9g) 厚朴二钱(6g) 连翘二钱(6g)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更作服。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夹湿,复感外寒证。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

【鉴别】 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均用辛温之香薷、厚朴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但香薷散配健脾化湿之扁豆,以散寒化湿见长,为辛温之剂,主治夏季感寒夹湿、寒湿较盛之证;

新加香薷饮又加扁豆花、金银花、连翘等辛凉轻清之品,药性偏凉,以清热解暑见长,为辛温复辛凉之剂,主治夏季感寒,暑湿内蕴,寒轻暑重之证。

【方论选录】 治夏月伤暑感冒,呕吐泄泻等证。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夹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呕,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泄之证,以湿盛于内,脾胃皆困也。

此方以香薷之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之邪;

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脾胃之湿;

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三)

【医案举例】 昔有人,暑月深藏不出,因客至坐于窗下,忽似倦怠,自作补中汤服之反剧。医问其由,连进香薷饮,两服而安。(《续名医类案》)

【方歌】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6.荆芥Jīngjiè(《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多为栽培。夏、秋两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

本品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茎细、色紫、穗多、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应用】

1感冒,头痛

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银花、连翘、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

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

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

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 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

偏于风热者,每与金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附药:荆芥炭​


本品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性味辛、涩,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收敛止血。适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煎服,5~ 10g。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 各一钱五分(各4.5g)
甘草五分(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

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疮肿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鉴别】荆防败毒散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其祛风散寒之力增强而无扶正之功,为祛风散寒、除湿解表之剂,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之常用方。原用治疮疡初起,寒热无汗者。
 
6.荆芥Jīngjiè(《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多为栽培。夏、秋两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

本品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以茎细、色紫、穗多、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应用】

1感冒,头痛

本品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用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者,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者,每与银花、连翘、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配伍,如银翘散(《温病条辨》)。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本品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

用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蝉蜕、薄荷、紫草等药同用;

若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药,又治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

本品能祛风解表,透散邪气,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 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

偏于风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独活等药;

偏于风热者,每与金银花、连翘、柴胡等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附药:荆芥炭​


本品为荆芥的炮制加工品。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性味辛、涩,微温;归肺、肝经。

功能收敛止血。适用于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煎服,5~ 10g。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

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薄荷六钱(18g) 牛蒡子六钱(18g)

淡豆豉五钱(15g) 芥穗四钱(12g)

鲜苇根 竹叶四钱(12g) 苦桔梗六钱(18g)

生甘草五钱(15g)

【用法】 上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加芦根18g,水煎服)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证治机理】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阖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

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咳嗽;

风热蕴结成毒,侵袭肺系门户,则咽喉红肿疼痛;

温邪伤津,则口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象。

法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解】

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多挟秽浊之气的特点。

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功善疏散上焦风热,兼可清利头目,解毒利咽;风温之邪居卫,恐惟用辛凉难开其表,遂入辛而微温之荆芥穗、淡豆豉协君药开皮毛以解表散邪,俱为臣药。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合牛蒡子宣肃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

生甘草合桔梗利咽止痛,兼可调和药性,是为佐使。

是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温病条辨》)的用药原则。

【配伍特点】 辛凉与辛温相伍,主以辛凉;疏散与清解相配,疏清兼顾。

【运用】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常用方。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原书记载本方加减:“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论选录】 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医案举例】 赵,二十六岁,乙酉年十一月初四。六脉浮弦而数,弦则为风,浮为在表,数则为热,证现喉痛。卯酉终气,本为温病之明文。虽头痛、身痛、恶寒甚,不得误用辛温,宜辛凉芳香清上。盖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桔梗五钱,豆豉三钱,银花三钱,人中黄二钱,牛蒡子四钱,连翘三钱,荆芥穗五钱,郁金二钱,芦根五钱,薄荷五钱。煮三饭碗,先服一碗,即饮白开水,热啜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饮热水。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热尽退。初七日,身热虽退,喉痛未止,与代赈普济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