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QQ群,2000人大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论中大青龙汤疑问多

君药剂量的大小决定要用什么臣佐药肯定是有的,针对症证个别药物的取舍,大概目的也基本明确。但是解释一个方子和一种药物,只能解释一个大概范围,因为任何一个方子一种药物的功能是多种的,无法做到很精确。
麻黄不加桂与加桂的区别,就是发汗力大小的区别,所以那几个方里,麻石杏甘汤是最弱的,不止没用桂枝,反加了石膏,且麻黄的量也小,所以这个方主要是清上焦郁热用的,因为单用石膏辛力弱,里热透不出去,所以加少量麻黄开毛窍助石膏透热,其实这个方子麻黄换苏叶加防风也行,我曾经就这样用过,效果也一样好。
问题是大青龙里面有桂枝生姜和大枣,但是麻杏石甘汤里面没有,这怎么解释?
 
我觉的这两个方子,治的病证差不多都可以用于寒包火证,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青龙方比麻石杏甘汤表寒更重,因为脉浮紧无汗,所以加用了桂枝生姜助麻黄散寒解表,既然发汗力强,那么伤津血也会更厉害,当然也要加用大枣之类护阴血。而麻石杏甘汤从方子来看也有表证,但不重,或者发汗后汗出不畅等,就不能再大发汗,所以单用麻黄就够,石膏既清里热又能抵消麻黄的热性,杏仁润燥下气,甘草护津液调和诸药己经够用,大枣补脾养血,而这个方子没用桂枝,只是作用于气分有甘草杏仁足够,所以不必用到大枣。
 
我觉的这两个方子,治的病证差不多都可以用于寒包火证,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青龙方比麻石杏甘汤表寒更重,因为脉浮紧无汗,所以加用了桂枝生姜助麻黄散寒解表,既然发汗力强,那么伤津血也会更厉害,当然也要加用大枣之类护阴血。而麻石杏甘汤从方子来看也有表证,但不重,或者发汗后汗出不畅等,就不能再大发汗,所以单用麻黄就够,石膏既清里热又能抵消麻黄的热性,杏仁润燥下气,甘草护津液调和诸药己经够用,大枣补脾养血,而这个方子没用桂枝,只是作用于气分有甘草杏仁足够,所以不必用到大枣。
大青龙汤中麻桂草比例为6:2:2,而麻黄汤中则为3:2:1;前者杏仁为40个,后者为70个。而前面你说“阳明内热又要用辛温发散药时,便要加下气润肠,和生津血的药物,这里杏仁,甘草,大枣都是这样的作用”,而对比下来,大青龙汤中麻黄加倍,杏仁反而几乎减倍,额外加生姜发散,这岂不更加加重津血耗散吗?当然,你也许会说大枣来帮忙了,但是通过对比可知,桂枝汤中桂芍姜草枣的比例是3:3:3:2:12枚。也就是说,桂枝和生姜三两,需要用十二枚大枣以及二两甘草、外加三两芍药去补充津血,对抗辛散。反观大青龙汤中,桂姜草枣比例为2:3:2:10枚,大约与桂枝汤相近,所以光是里面的桂枝和生姜就已经消耗了全部的甘草和大枣了,那大青龙汤中另外的六两麻黄靠谁来制约?四十枚杏仁吗?但你在上面说“治疗表证不重”的麻杏石甘汤,里面光是四两麻黄就需配五十枚杏仁了,那么这里的六两麻黄是不是该用八十枚杏仁?
你上面说的解释大的方向没错,但是我原本想问的是更加详细清晰的解释,请见谅。
 
(你上面说的解释大的方向没错,但是我原本想问的是更加详细清晰的解释,请见谅。)
前面我们都说过了,无法做到很精确,药量和比例也一样。我历来认为这个量和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比如书里常出现的钱匕,如鸡子大,等等。东汉用的重量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还没一种固定的说法,而且象小青龙汤里有说到加减:去麻黄加附子等等加减法,但是并无写出到底加多少量附子,还怎么论比例呢?更不用说精确了。伤寒书里有很多方子只告诉你加减的药物,而不给出量。这比例还怎么用?所以这个方里的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不用太死板。
 
(你上面说的解释大的方向没错,但是我原本想问的是更加详细清晰的解释,请见谅。)
前面我们都说过了,无法做到很精确,药量和比例也一样。我历来认为这个量和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比如书里常出现的钱匕,如鸡子大,等等。东汉用的重量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还没一种固定的说法,而且象小青龙汤里有说到加减:去麻黄加附子等等加减法,但是并无写出到底加多少量附子,还怎么论比例呢?更不用说精确了。伤寒书里有很多方子只告诉你加减的药物,而不给出量。这比例还怎么用?所以这个方里的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不用太死板。
和抠字眼的人不能较真:021:
 
和抠字眼的人不能较真:021:
呵呵,没错,太抠字眼不好。不过每个人的解读理解不一样也很正常,要不然历代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不同的伤寒注释。
个人认为是没必要太抠字眼,因为伤寒这本书时间太过久远,书里到底有无错简或错字,至今谁也不敢保证。在这种大前提下,太过抠字眼并无意义,搞不好会偏离的更远。
 
就是西医也无法用到很精的,比如血压的标准,140一90,它也有个大至范围,而且这个标准也改变过几次,有的国家定的标准也跟我们不一样。既使按这样标准,那如果是142一89呢?该不该吃药?有没关系?算不算正常?最终还是说不清。
 
其实伤寒里的脉法和后世的脉法也不大一样,伤寒里说的紧脉就是弦加有力为紧,而后来说的紧脉是弦加有力加浮加数合起来叫紧脉,故后来的紧脉无沉,而伤寒里的紧脉是有沉位的,所以伤寒里描述后世说的紧脉就是:浮紧数。按脉跳动的形状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伤寒紧脉:弦脉直上直下而有力,浮沉都会出现,这个我摸过是有。后世紧脉:动如转索,脉的跳动并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向两边转动,这是因为阴阳相博在表,阴阳都强互不相让,阳往外托,阴往内进,造成脉沉不下去,又有点出不来,上下被强力挤压,只能往左右两边运动的形状,故名动如转索,而这种脉象只有浮位才有,至少我还没遇到过有沉位出现动如转索的紧脉。而伤寒里说的沉紧脉就是后来说的沉弦有力的脉。所以我认为早的脉法还是比较粗略的,还没有完全详细归纳统一。再如伤寒里并无怎么提到关脉,最多也是说关上或关下(有名无实较模糊),基本上是两分法,以关为界,只说寸尺脉,而后世脉法是有单独说关脉的,具体实践也有存在关部病脉。从这又可看出早前的脉法还是较粗略的。
 
(你上面说的解释大的方向没错,但是我原本想问的是更加详细清晰的解释,请见谅。)
前面我们都说过了,无法做到很精确,药量和比例也一样。我历来认为这个量和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比如书里常出现的钱匕,如鸡子大,等等。东汉用的重量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还没一种固定的说法,而且象小青龙汤里有说到加减:去麻黄加附子等等加减法,但是并无写出到底加多少量附子,还怎么论比例呢?更不用说精确了。伤寒书里有很多方子只告诉你加减的药物,而不给出量。这比例还怎么用?所以这个方里的比例只是一个大概范围,不用太死板。
如果说药量配比只是一个大概,那你真的该认真再看看伤寒论(主要是对比,而不是简单通读)。伤寒论中有两个方子很像,就是剂量配比不同,效果差别非常大(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具体是哪两个我就不说了,因为那个吹自己很牛逼又不愿拿出证据的人的又来开炮了(几乎把论坛里常见的的人都骂遍了吧,只有那些没反对他的人他才没下手,而且一旦提出不同意见,哪怕之前多次支持他,也照骂不误)。

另外,东汉度量衡,早就有考古出土的实物了——东汉司农权,由此可以确定东汉一两与现代换算关系。就算不知道也不要紧,因为这里谈到的是配比问题,根具体换算等于多少没关系。

如果认真对比思考伤寒论中的文字算是抠字眼,那不抠字眼的医生,比如现在很多市面上的医生,动辄各个药物都是10:10:20:10:10这种类似方式配药,也没见得疗效高到哪里去。所以,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大多都这样,还以此为借口,那不算是打哈哈,和稀泥吗?既然如此,还有必要发“伤寒论中大青龙汤疑问多”类似的帖子吗?这算不算也是抠字眼?再回头自己瞧瞧,论坛里面大多数帖子是不是都在抠字眼?

既然如此,那你们又何必回复这些帖子呢?反正都是在抠字眼。哦,我明白了,一上来说抠字眼的那个人,发的帖子大多都是在吹自己多牛逼,原来他看不上这些经典理论,所以也不屑去“抠字眼”。傲视天下,说自己出手从无败绩(但又没有任何记录)的那个人,现在论坛正好就有一个复杂情况的病人在(“求能治此病医生”帖子),我已分析过这个病很复杂。正好这次可以证明你的本事,来吧,用事实说话,让我心服口服。
 
哈哈哈,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所谓的分析你敢让病人去试吗?人家老早就说过温热药不能用,你是选择性看不见还是怎的?
我在那个病人的第一个帖子的二楼就回复过,人家用不用我也不关心,有缘者得之而已。
我不需要去证明,因为古人早就证明过了。前几天我发的好多个古医案,事实摆在那里,只要不是睁眼瞎就应该看得见的!还在这儿叫嚣!呵呵
 
嗯嗯,想起一个问题,伤寒论研究到抠字眼的程度,不会连清代的医案都看不懂吧?说出去可没人信的!所以别说你看不懂哦!要不然就漏了老底了,哈哈
 
如果说药量配比只是一个大概,那你真的该认真再看看伤寒论(主要是对比,而不是简单通读)。伤寒论中有两个方子很像,就是剂量配比不同,效果差别非常大(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具体是哪两个我就不说了,因为那个吹自己很牛逼又不愿拿出证据的人的又来开炮了(几乎把论坛里常见的的人都骂遍了吧,只有那些没反对他的人他才没下手,而且一旦提出不同意见,哪怕之前多次支持他,也照骂不误)。

另外,东汉度量衡,早就有考古出土的实物了——东汉司农权,由此可以确定东汉一两与现代换算关系。就算不知道也不要紧,因为这里谈到的是配比问题,根具体换算等于多少没关系。

如果认真对比思考伤寒论中的文字算是抠字眼,那不抠字眼的医生,比如现在很多市面上的医生,动辄各个药物都是10:10:20:10:10这种类似方式配药,也没见得疗效高到哪里去。所以,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大多都这样,还以此为借口,那不算是打哈哈,和稀泥吗?既然如此,还有必要发“伤寒论中大青龙汤疑问多”类似的帖子吗?这算不算也是抠字眼?再回头自己瞧瞧,论坛里面大多数帖子是不是都在抠字眼?

既然如此,那你们又何必回复这些帖子呢?反正都是在抠字眼。哦,我明白了,一上来说抠字眼的那个人,发的帖子大多都是在吹自己多牛逼,原来他看不上这些经典理论,所以也不屑去“抠字眼”。傲视天下,说自己出手从无败绩(但又没有任何记录)的那个人,现在论坛正好就有一个复杂情况的病人在(“求能治此病医生”帖子),我已分析过这个病很复杂。正好这次可以证明你的本事,来吧,用事实说话,让我心服口服。
好吧,就算你说的正确,那你明确回答我:一:桂枝汤,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升余具体是多重?1.1升和1.9升都可以叫1升余,两者相差多少?
(二)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炙甘草3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你说下大枣有无大个小个?大和小12个是多重?相差多少?附子大个和小个相差多重?有具体重量吗?这是不是大概范围?全文还有很多附子一枚或两枚。
(三)大青龙汤方下,石膏如鸡子大,碎。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鸡蛋也有大小,两者重量会一样吗?这是不是大概范围?
(四)栀子厚朴汤主之。栀子14个擘。栀子也有大有小,到底多重?
(五)大柴胡汤,枳实4枚?是多重?
其他就不多说了,还有很多地方都无给出具体具重量,是不能砰吗?其他药都能砰,为何象附子等这些不砰?附子也有大小,并不是每个附子一样大,而且大小还差有点多,书中也无说是大个或中等或小个。这难道不是取个大概范围吗?还怎么成比例,怎么给我精确?你说说看。
 
好吧,就算你说的正确,那你明确回答我:一:桂枝汤,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升余具体是多重?1.1升和1.9升都可以叫1升余,两者相差多少?
(二)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桂枝3两去皮,芍药3两,炙甘草3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你说下大枣有无大个小个?大和小12个是多重?相差多少?附子大个和小个相差多重?有具体重量吗?这是不是大概范围?全文还有很多附子一枚或两枚。
(三)大青龙汤方下,石膏如鸡子大,碎。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鸡蛋也有大小,两者重量会一样吗?这是不是大概范围?
(四)栀子厚朴汤主之。栀子14个擘。栀子也有大有小,到底多重?
(五)大柴胡汤,枳实4枚?是多重?
其他就不多说了,还有很多地方都无给出具体具重量,是不能砰吗?其他药都能砰,为何象附子等这些不砰?附子也有大小,并不是每个附子一样大,而且大小还差有点多,书中也无说是大个或中等或小个。这难道不是取个大概范围吗?还怎么成比例,怎么给我精确?你说说看。
一:看问题要先分清主次,不要为了争而争。喝粥是为了增液且助药力发汗,只要身体不是特别严重,不喝粥多盖被子或者喝几杯热水也能发汗。跟余不余有什么关系呢?粥在这里能和药相比吗?食物本来就平和,所以可以长期吃,就看个人承受能力,能多吃就可多吃,不能多吃就少吃。这没啥问题。

回头再来看,如果一种西药(指那些合成的化学药品,大多有副作用)里面的服用量都是xx余,或者3~6片,或者5mg~20mg,你觉得多少人会敢随便选一个剂量吃?实际上西药都会给出小孩、成人的服用量(或给出每公斤最大能服用多少)来指导说明,就是为了防止出事。

二:关于附子大小,根据实物称量,附子大者1枚大约20-30 克,附子中者1枚大约15 克。至于用大用小,仲景已经在四逆汤方后注了“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已经把用药规则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得很清楚了,读者自己去思考推理(其他地方也类似)。另外,附子能破八片的不会太小,否则也不容易破成八片。

三:根据出土权,东汉一两大概等于现在的15.625克,上面提到的大青龙汤中麻黄是翻倍了的,从三两变到六两,这可不是一个强人和羸人能承受量的差别(相差三两,等于45克的麻黄,注意这是强心猛药麻黄,它不是粥,不是枣,不是生姜,不是莲子,也不是水这些药食同源的东西)。如果你要说相差一两可以算是大概,那也勉强也说得通(比如芍药桂枝,相差一两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相差三两那就不能说是大概了。

回到正题。石膏如鸡蛋大小,大概40~60克。由于现在养殖和饲料比古代条件好多了,有的鸡蛋比较大,可能有70~80克。但在农村土鸡蛋一般50克左右,最小的也有35克左右。考虑在张仲景那个年代,人都吃不饱,何况鸡?所以仲景所在的社会环境,鸡蛋不可能比现在鸡蛋大。大小即使有差别,也不会出现一个鸡所下的蛋比另外一个鸡下的蛋要大很多(比如重量大1倍),除非这个鸡吃的比另一个好至少2倍以上的食物(古代农民还没有这种经济余力进行区别喂养),也不会出现同一只鸡两次下的蛋重量相差1倍以上。再来看麻杏石甘汤里面,石膏是半斤(八两)相当于120克这么多,这跟大青龙汤最多60克相比,相当于一个鸡蛋和两个鸡蛋大小的区别,能叫差不多嘛?

四:栀子10 枚,平均10~15克。杏仁大者10枚约4 克,本身它就轻,仲景如果去药店买药,说要40枚,人家也不会专挑小的给他(就算人家想挑,在药斗里一个个寻找那还不累死?)必然是随手一抓,摆开在柜台上大概数出40枚就行了(因为质地轻,卖家买家都不会计较多或者少了一些,比如10枚),所以自然是大的小的都有,平均上可以用中等大小的重量来计算。故40枚至少也有16克,相当于一两,而70枚差不多二两。但是一两和二两的差别,那那就不叫大概了。

五:枳实1枚,约14.4 克。因为枳实木质成分很多,足够小才能让重量减下去很多,那么小的枳实,古代在向药农进药或者采药的时候肯定不会收取或者采集的(因为不达标)。这就好比那些渔民会把打捞上来的小鱼给丢回海里一样。古代药农采人参也是如此,那时候的人对自然是敬畏的,是懂的感恩的(不像现在竭泽而渔,商业为重),太小的不会去采,而是留着长到平均大小以上再去采。

上面那些常识仲景会在书里讲吗?别说那时候用竹片写书要省字,就是现在用纸张了,写书的人也不会讲得这么详细。
 
最后编辑:
中医伟大之处就在于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死板地用一套标准。剂量问题也是如此,该大概的时候可以大概,不能大概的时候就不能大概。不能因为仲景用药有些地方比较模糊,就认为其他药方配比全都是个大概。

我来举个例子。郝万山教授曾说自己的父亲应用十枣汤,给病人治病的故事。那个病人的病情正好符合这个药,他父亲就给了那个病人几粒胶囊,里面是甘遂、芫花、大戟磨成的粉,吩咐病人回家用10枚大枣煮水送服三粒胶囊。结果病人觉得大枣不就是个吃的嘛,用不用大概也没关系嘛,就用水送服了。服后结果很快就去拉了,一天中拉了好几次,但病没好。后来去询问郝父,说你的药没有效果呀。结果郝父说,你有没有用大枣煮水服用?那人说,大枣十枚煮水跟开水味道差不了多少,本身它也是吃的东西,我觉得没关系,嫌麻烦就用水送服了。对方说,不行,必须按我说的服用方法才有效。结果病人回去按法服用,过了好久都没拉肚子,直到傍晚才拉了一次,身体就舒服了。病人就很好奇,怎么就几个大枣的差别,效果差别这么大?回答说,别说是10枚,哪怕是3枚,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病人叹服而返。

你看,大枣十枚,三枚和零枚,差别大不大?看上去没多少差别,但药效就不同。单纯从数字上看剂量多少,是没有意义的。数学上的差不多,在配伍里面的作用效果就不一定是差不多,要分情况而定。学中医,就要学会用辩证地眼光看问题。
 
哈哈哈,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所谓的分析你敢让病人去试吗?人家老早就说过温热药不能用,你是选择性看不见还是怎的?
我在那个病人的第一个帖子的二楼就回复过,人家用不用我也不关心,有缘者得之而已。
我不需要去证明,因为古人早就证明过了。前几天我发的好多个古医案,事实摆在那里,只要不是睁眼瞎就应该看得见的!还在这儿叫嚣!呵呵
我可没说我能治,我只是给出自己的分析供她参考,而且我也没说要用温药呀?你是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你发古人医案就能证明自己正确了?那是不是考生在考试中只要套用了科学家的公式,就是对的?毕竟公式的正确性由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全世界都认可了,但为什么考试还是有人得不了满分?科学家不是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了吗?所以,理论的正确性不等同于应用的正确性(或者说不等应用得到的就是对/好的结果)——这是我一直以来质疑的地方,你似乎一直没找准重点,一直反复去强调自己的理论多么正确。古代成功医案相当于科学家证明了理论的公式定理,不能证明你也能在考试中用得好,拿满分。拿别人的满分试卷证明你的能力?真可笑。

所以,最简单的反驳办法是,直接证明你的理论应用得非常精当正确,即当着大家的面用你的理论治好(毕竟你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当然,没治好也不一定代表你的理论错误,只是说明你不能正确地应用而已——这也是我最初质疑你的地方,但你就一直不肯承认。之前你发帖我都不理你了,现在你还不断找上门来放炮,烦不烦啊。有本事就出来露两手,自然对你心服口服并道歉,光会嘴上放炮,自觉天下第一,这算什么本事?
 
我可没说我能治,我只是给出自己的分析供她参考,而且我也没说要用温药呀?你是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你发古人医案就能证明自己正确了?那是不是考生在考试中只要套用了科学家的公式,就是对的?毕竟公式的正确性由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全世界都认可了,但为什么考试还是有人得不了满分?科学家不是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了吗?所以,理论的正确性不等同于应用的正确性(或者说不等应用得到的就是对/好的结果)——这是我一直以来质疑的地方,你似乎一直没找准重点,一直反复去强调自己的理论多么正确。古代成功医案相当于科学家证明了理论的公式定理,不能证明你也能在考试中用得好,拿满分。拿别人的满分试卷证明你的能力?真可笑。

所以,最简单的反驳办法是,直接证明你的理论应用得非常精当正确,即当着大家的面用你的理论治好(毕竟你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当然,没治好也不一定代表你的理论错误,只是说明你不能正确地应用而已——这也是我最初质疑你的地方,但你就一直不肯承认。之前你发帖我都不理你了,现在你还不断找上门来放炮,烦不烦啊。有本事就出来露两手,自然对你心服口服并道歉,光会嘴上放炮,自觉天下第一,这算什么本事?
我不想和你打嘴炮,粥的解释还可以,但是从你解释附子的那些话,非常的勉强,臆想的成份居多!书中有个别地方有注明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且并无说其余类推等话,大部分没说大小,这充分说明仲景药用的附子是有大有小,如果差不多大的话,就不必注明大附子。先不必说太小的,就按你说的较小的15克来说和最大的至少也差10克以上,一个差10克,用两个,三个又差多少?且是有毒的药。难道无毒的药有严格按比例,有毒的反而连砰都不用砰?呵呵!你倒是很会替作者着想,书中没说的,你全替作者想象出来是如何如何,这完全就是在狡辩!
药物配比和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病人个体(从仲景有注明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就知道),什么叫强人懂不?这充分说明可以较灵活变动配比关系,而不是象你说的原方原量配比不能变动。否则仲景注明强人就是多余的,等于放屁,倒不如用砰子砰那岂不是更标准?为什么放着砰子不用?在实际运用中也是这样,照样效果很好。你根本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解释,靠臆想勉强去解释只能越描越黑!
 
这个就类似数学老师教你两位,三位数加法,只能给你举例如18加27等于45,200加300等于500这样,难道老师其余的没说你就不会了吗?难道老师要从0到999所有数字加法都要写出来给你看,你才懂吗?伤寒里的方子就类似数学老师的教的例题而己,标明量也只是对他说的证状例一个数字给你,好让后人明白好学而己,为什么后世的很多名方都不标明量,只写药方?就怕你这种学死的人生搬硬套,而且又不按伤寒的煎服法,更容易出事。而且你要知道,里面基本都是一付药煎一遍,分三次服,所以看起来量较大,不是后来的一付煎两遍分两次服。话己说尽,听不听在你,我也不想继续跟你耍嘴皮子,那没意思!
 
我可没说我能治,我只是给出自己的分析供她参考,而且我也没说要用温药呀?你是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怎么回事?

你发古人医案就能证明自己正确了?那是不是考生在考试中只要套用了科学家的公式,就是对的?毕竟公式的正确性由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全世界都认可了,但为什么考试还是有人得不了满分?科学家不是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了吗?所以,理论的正确性不等同于应用的正确性(或者说不等应用得到的就是对/好的结果)——这是我一直以来质疑的地方,你似乎一直没找准重点,一直反复去强调自己的理论多么正确。古代成功医案相当于科学家证明了理论的公式定理,不能证明你也能在考试中用得好,拿满分。拿别人的满分试卷证明你的能力?真可笑。

所以,最简单的反驳办法是,直接证明你的理论应用得非常精当正确,即当着大家的面用你的理论治好(毕竟你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当然,没治好也不一定代表你的理论错误,只是说明你不能正确地应用而已——这也是我最初质疑你的地方,但你就一直不肯承认。之前你发帖我都不理你了,现在你还不断找上门来放炮,烦不烦啊。有本事就出来露两手,自然对你心服口服并道歉,光会嘴上放炮,自觉天下第一,这算什么本事?
你自己觉得你的诊断不别扭就好!我看着实在是别扭,两种矛盾的观点在你的诊断中出现,还是我反复解释过的,哈哈,还在这里指责别人,至少我给出了治疗方案,还不止一种。类似的病例我也见过,并且效果良好。你呢?更多的只是猜测!哦,或许有少许推测吧?本不想在这里吵的,实在是有人越说越起劲!
看不出来哪里矛盾的别找我哈!我也没义务帮你指出来!
谈论到此为止!
 
我不想和你打嘴炮,粥的解释还可以,但是从你解释附子的那些话,非常的勉强,臆想的成份居多!书中有个别地方有注明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且并无说其余类推等话,大部分没说大小,这充分说明仲景药用的附子是有大有小,如果差不多大的话,就不必注明大附子。先不必说太小的,就按你说的较小的15克来说和最大的至少也差10克以上,一个差10克,用两个,三个又差多少?且是有毒的药。难道无毒的药有严格按比例,有毒的反而连砰都不用砰?呵呵!你倒是很会替作者着想,书中没说的,你全替作者想象出来是如何如何,这完全就是在狡辩!
药物配比和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病人个体(从仲景有注明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就知道),什么叫强人懂不?这充分说明可以较灵活变动配比关系,而不是象你说的原方原量配比不能变动。否则仲景注明强人就是多余的,等于放屁,倒不如用砰子砰那岂不是更标准?为什么放着砰子不用?在实际运用中也是这样,照样效果很好。你根本就没有能让人信服的解释,靠臆想勉强去解释只能越描越黑!
所以强人麻黄也可以多用45克?真厉害。
 
你自己觉得你的诊断不别扭就好!我看着实在是别扭,两种矛盾的观点在你的诊断中出现,还是我反复解释过的,哈哈,还在这里指责别人,至少我给出了治疗方案,还不止一种。类似的病例我也见过,并且效果良好。你呢?更多的只是猜测!哦,或许有少许推测吧?本不想在这里吵的,实在是有人越说越起劲!
看不出来哪里矛盾的别找我哈!我也没义务帮你指出来!
谈论到此为止!
别扭就别扭呀,我可没说我说的一定对,本来网络诊断就不可能到位准确,猜测成分居多,有矛盾存在很正常不过,哪怕是面诊,病人的信息叙述和理解出现问题,也会出现诊断的情况(哪怕是老中医也有失手的时候),这都能被你拿来回呛?

另外,你觉得其他人都比你差,那我有问题这不很正常吗?但你拿这个说事有什么用,我错了就错了,我又没向你一样强调自己理论100%无差错,诊断100%准确,但你却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有误的事实。既然如此,你只需要直接用医术证明自己就行,反复强调别人犯错,就等于你不犯错?没有这个逻辑。
 
后退
顶部